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新人教版必修3

(3)形式: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4)来源:可来自于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5)方向: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6)过程
阻碍其中的任一环节均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


3.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比较
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单向流动,逐级 循环运动,反 特点 往往是双向的 递减 复利用 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 生态系统中各 范围 生物圈 境之间 营养级 途径 多种 食物链和食物网 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动 生态系统的 地位 的方向和状态 力 基础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三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例3】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 )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 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解析:性外激素的重要作用是引诱异性个体交尾,生产中常用性 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植物的开花 需要一定时间的光照,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等。黑光灯可以 发出较大剂量的紫外线,诱杀一些对紫外线敏感的害虫。D项中生 长素类似物如2,4-D 等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一定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对此物质敏感,高浓度时可将双子叶植物 杀死,而对单子叶植物则是促进生长,这不属于信息传递。 答案:D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反思领悟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分类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为依据来 划分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传递的,如光、声、 温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 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五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五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特点: 丰富多彩
(3)举例
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等
巩固练习
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1,2,3,4,6,7,9,10,11 )
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5, 8
)
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12
)
1.哺乳动物的体温
2.鸟类鸣叫
3.红外线
4.萤火虫发光
5.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 6.电磁波
7.昆虫发出的声音
8.昆虫的性信息素
5.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信息是指标记在通讯系统或计算机上面的信号,在 生态系统中没有信息
B.信息是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 在生态系统中也偶尔存在
C.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且时常发挥着奇妙的 作用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就是指蜜蜂的“舞蹈”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问题回顾
1.碳循环的过程(碳进出生物群落的途径和形式、在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存在形式、在生物群落中的传 递途径和形式)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两个实验自变量、对照组、 实验组?
去看她/他? 写信? 打电话? 发E-mail?
……
一、什么是信息?
凤眼莲根部的分泌物可以明显地抑制由 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大量繁殖的藻类的生长。。
Hale Waihona Puke 孔雀开屏送礼或献食方式的求偶
加拿大北极鹅 的求爱
雄性北极雀的 求爱
两只雄羚羊为了一只雌羚羊而争斗
黄鼬遇到敌害 时能释放臭气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问 题 探 讨
三、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

高考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考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结果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负反馈 抵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 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 稳定
实例分析
12/8/2021
(2)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关系
3.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组成成分有关:食物链 越短,生产者越多,生物种类越多,关系越复杂,则营养结构 越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12/8/2021
[考向预测]
1.(2017 年山东德州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B.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关系
C.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D.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采食信息,这对牧
草不利
12/8/2021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
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结__构______与_____功__能_的协调。
12/8/2021
[判断正误]
1.飞蛾扑火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
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强。(
)
3.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12/8/2021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种类有关,与个体数量关系较 小。
(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 系
12/8/2021
①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 范围。
②m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
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 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

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人教版必修3

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人教版必修3

知识体系
01 探新知 自主梳理 02 破重难 讲练互动 03 固双基 当堂达标
04 课后 巩固提升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连线]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连线]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 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 传粉动物 , 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 结实率 。
4.类型
类别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生态系统 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 的结构与功能 保持原状 的能力 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实质 抵抗干扰、 保持原状
遭受破坏、恢复原状
5.自我调节能力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 食物网 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 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 高。
[易错警示] 关注信息传递的四个注意点
(1)生态系统的信息既可来自生物,也可来自环境。 (2)信息传递可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包括同种生物间和不同种生物间,还可 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既可以从低营养级向 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以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 (4)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 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 向。
项目 来源 特点
范围
能量流动 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
生物或无机环境
循环流动、反复利用
往往是双向的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生物之间,生物与无 机环境之间
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

答案 “稻草人”对鸟类构成了“物理信息”。
3.高等动物的神经信息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否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答案 二者都不属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是个体细胞、器官组织间的信息传递,遗传信 息的传递与表达是细胞内部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范围包括生物个体之间、 异种生物个体之间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味等
同种(种内互 助)或异种(种 间竞争)动物 个体
行为特征在同种 行为 ____ 信息 或异种生物之间 传递的信息
特定行
为特征
答案
合作探究
1.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和通过尖锐鸣叫的报警所涉及的信息类型有何不同? 答案 前者为行为信息,后者为物理信息(声音)。 2.农民常在农田中捆扎“稻草人”以驱赶鸟类,这是利用了哪种信息传递作用?当堂检测 Nhomakorabea自查自纠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信息的概念: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 指令 、 数据 与信号等。 知识梳理 2.信息的种类 类型 含义 来源 感受对象或 部位 传递 形式 实例
生态系统中的光、 物理 声、温度、湿度、 信息 磁力等,通过物理 ____ 过程 传递的信息 _____
动物的眼、耳、 无机环境(光、 皮肤等器官, 温度、湿度、 芽 物理 植物的叶、 _____ ____ 磁力等)和生 或细胞中的特 过程 物(声、颜色、 殊物质(光敏色 形状等) 素等)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课堂导入 方式一: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阳光和 温度的变化把春天的信息传递给了生物。信息像 能量和物质一样,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以
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哪些种类呢?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

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案目标案[复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6.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7.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8.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复习重点]1.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复习难点]1.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复习方法]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预习案学习案考点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在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

2.生态系统某某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

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的行为方式,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表达为行为信息。

〔4〕营养信息:是指通过营养交换所传递的信息。

食物和养分的供应情况也是一种信息。

如老鹰以田鼠为食,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

3.信息传递的作用〔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new)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new)

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分类.b。

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c.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分析归纳教材中的案例与素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提升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认同生命系统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二、教学重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学流程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四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四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基础巩固1.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答案 A解析蟑螂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光照是物理信息,不是行为信息,说明物理信息影响蟑螂的生命活动;题干中的内容不能说明B、D两项内容。

2.下列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没有信息传递,生物仍可正常生存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答案 C解析信息传递的作用有两个:其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其二,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所以,没有信息的传递,生物不可能正常生存。

3.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答案 C解析A、B、D三项涉及的分别是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而秋水仙素不是信息素,不能在个体之间传递信息。

巩固提升4.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答案 A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

5.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答案 C解析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聚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
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
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
解析许多动物有着高度特化的尿标志的信息,由此传达信息,以及用来标记领域,属于化学信息。

前三项皆为行为信息。

答案 D
2.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解析蟑螂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光照是物理信息,不是行为信息,说明物理信息影响蟑螂的生命活动;题干中的内容不能说明B、D两项内容。

答案 A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解析飞蛾扑火是通过光的作用,光属于物理信息。

花香引蝶、老马识途都是通过气味的作用,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答案 A
4.夏季既是鱼类摄食与生长的旺季,又是昆虫大量滋生的季节。

有些养鱼专业户发明了一种夜间在鱼塘水面上方安装黑光灯诱集昆虫喂鱼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昆虫的什么特性,给昆虫传递的是何种信息( )
A.趋光性物理信息
B.向光性物理信息
C.趋光性行为信息
D.向光性化学信息
解析黑光灯发出的紫外线对昆虫来说属于物理信息,生物对光作出的应激性反应通常可分为向光性(对植物而言)和趋光性(对动物而言)。

答案 A
5.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

答案 A
6.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前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解析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聚集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

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这种化学物质也属于化学信息。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声波属于物理信息。

答案 C
7.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 )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解析物质是循环的,可用甲图表示;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可用乙图表示;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可用丙图表示。

答案 C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有三种形式: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此外,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项中光照属于物理信息。

答案 C
9.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 )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
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
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A、B选项的描述为物理信息,C选项的描述为化学信息。

食物信息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化学信息也可以在同一种生物之间传递。

答案 D
10.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解析分析题图可以得出A、B之间是捕食关系,即B捕食A。

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之间是可以相互传递信息的。

答案 C
11.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
B.当日照达到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C.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解析 B项体现的是生态因素——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

答案 B
12.某种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很像小虫在蠕动。

这种信息传递的意义是引诱猎物,以利于捕食。

海龟的这种活动包含下列哪种信息( )
A.物理和化学信息
B.行为和化学信息
C.物理和营养信息
D.物理和行为信息
解析这属于海龟的特殊行为,是行为信息;因为是利用舌尖的红色突起模仿小虫蠕动,引起其他小虫的注意,所以也是物理信息。

答案 D
13.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种间关系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4.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图甲、乙两种招潮蟹。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

(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_______有直接关系。

(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

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同时可以知道,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解析招潮蟹的挥螯行为是一种求偶的行为信息,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绿色”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行为特征属于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1)行为 (2)性激素 (3)繁衍
(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种间稳定性
15.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________信息,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利用烟草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类似的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其优点是________。

(3)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解析题中烟草释放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烟草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而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作用于甲、乙两种昆虫,因此将三种生物联系起来,以调节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根据题干的描述,甲种蛾的幼虫与烟草之间是捕食关系。

由于甲种蛾和乙种蛾都以烟草为食物,所以甲、乙两种蛾之间是竞争关系。

答案 (1)化学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生物不污染环境 (3)捕食 (4)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