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大学DXP实验课实验报告
protel_DXP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电路仿真设计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学生专业:学生姓名:实验时间:报告时间:1.实验项目名称:电路仿真设计2.实验目的、要求及主要内容:电路仿真即是对电路板进行可行性分析,在软件上模拟真实电路板的电流或电压输出。
电路仿真是指以电路分析理论、数值计算方法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和仿真算法,在计算机上对电路功能、性能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文字、图表形式在屏幕上显示电路电路性能指标的方法。
进行电路仿真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准确的获得电路的工作状况,从而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会使得对电路的研究变得更加容易!电路仿真大多用于高频数字电路中。
Protel DXP提供了各种仿真项目:动态(瞬态)特性分析,傅立叶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直流传输分析,传输功能分析,噪声特性分析,温度特性分析,参数扫描,蒙特卡洛分析3.实验条件:教学实验室;利用电脑运行Protel DXP 2004 实用软件进行实验内容4.实验过程:[1]:编辑原理图(在编辑原理图时,除了导线、电源符号、接地符号外,其它所有元件必须取自电路仿真专用电气图形符号数据库文件包Library\Sim。
)[2]:放置仿真激励源[3]:放置节点网路标号[4]:选择仿真方式并设置仿真参数[5]:执行仿真操作[6]:观察仿真效果(如果对仿真结果不满意,则可以修改仿真电路中的相应参数或更换元器件,重新进行仿真)[7]:保存仿真波形5.实验结果及分析:电路原理图如下:仿真图如下:6.结论与建议:仿真信号源要设置好,并要求是去自SIM元件库中,其参数也要设置好。
在进行仿真操作时要选好运行方式,收集数据的类型,网络接点,有效信号和激活信号,最后选择波形观察的设置,就可以进行仿真!。
DXP实验报告解析

目录1实习目的和意义 (1)2绘图软件设计基础 (2)2.1Altium Designer系统(绘图软件环境) (2)2.2原理图编辑器及参数 (3)3原理图设计 (4)3.1 原理图设计实例 (4)3.2 原理图设计常用工具 (5)4高级绘图知识 (7)4.1原理图编辑常用方法 (7)4.2原理图常用图件及属性 (8)4.3原理图元件库的使用 (9)5PCB设计 (10)5.1PCB设计基础 (10)5.2PCB设计实例 (11)5.3PCB设计规则 (12)6上机考试 (13)6.1电路原理图绘制 (13)6.2PCB设计 (14)7 总结 (16)1 实习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
因为专业在未来实际的需要,我们进行了专业软件实训。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要基本掌握Altium Designer的使用以及PCB的生成。
这是一款制图软件,将我们要设计的电路板先在图纸上画出来,然后经过电气检测生成没有错误的图样,导入PCB进行布局然后生成原理图。
这个软件的功能非常实用,在未来我们投身到工作时大大减少我们设计电路时的阻力以及避免浪费时间在一些小的事情上。
学了这款软件,我们对于专业的知识进一步了解。
通过模拟实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电路基本理论和模电数电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技术人员设计电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缩短与社会实际工作的距离,为我们进入社会相关岗位实习和从事本职工作或兼职工作奠定技能基础。
使自己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同时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未来我们要进行毕业设计,这次实训给我们未来毕业设计打下了一个基础,是未来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不至于发慌。
2 绘图软件设计基础2.1 Altium Designer系统(绘图软件环境)以上是Altium Designer的英文界面,所有的Altium Designer功能都可以从这个界面启动。
DXP实验报告_2

电子电路CAD课程实训报告系别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目录一、原理图绘制实训内容、主要步骤说明和小结(1)原理图的绘制(2)主要步骤二、原理图库的实训内容、主要步骤说明和小结(1)原理图库的绘制(2)主要步骤三、PCB封装库的实训内容、主要步骤说明和小结(1)PCB封装库内容(2)主要步骤四、PCB设计的实训内容、主要步骤说明和小结(1)PCB设计内容(2)主要步骤五、综合练习与结果(实验8内容)(1)原理图的绘制(2)PCB封装六、综合练习与结果(实验板)(1)原理图的绘制(2)PCB封装七、小结一、原理图绘制实训内容、主要步骤说明和小结(1)原理图的绘制图1 图4图2图3图5图6 图7第一步:选择之前建好的工程,点击鼠标右键—Add new to project—选择Schematic;第二步:点击软件右下角System,点击Libraries,出现元件库。
第三步: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原理图,从元件库内找到相应的元器件,选中元件拖动至画图界面。
第四步:合理布局,设定好各元器件参数,连线,画好原理图。
(3)、小结首先要新建一个Project,然后再追加项目,新建原理图文件;绘制原理图时,要注意对元器件的参数进行设置;二、原理图库的实训内容、主要步骤说明和小结(1)原理图库的内容(2)主要步骤第一步:在菜单栏中选择File | New | Liarbry | Schematic Liarbry 命令,进入元件编辑环境窗口,并自动生成一个元件库文件。
第二步:调整好绘图区域的大小,并在第四象限绘制元件。
象限的原点也是原件的基准点。
第三步:在菜单栏中选择下图的三角尺图标中的矩形框,画一个矩形。
第四步:在菜单栏中选择下图的三角尺图标中的指针,画元件端口的引出线。
与指针相连的一端是与元件实体相接的非电气结束端。
第五步:摆放的过程中,放置引脚前,按下tab键编辑引脚属性。
(3)小结新建原理图库的时候,要适当调整元件的大小尺寸,注意引脚的标号及属性。
dxp 实验报告

dxp 实验报告dxp 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数据处理和分析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
为了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了数据处理平台 dxp 的性能和功能。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及对 dxp 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二、实验设计我们的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数据导入、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份包含数百万条数据的实际业务数据集,用于测试 dxp 的数据导入功能。
其次,我们设计了一些常见的数据处理任务,如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聚合,以评估 dxp 的数据处理能力。
最后,我们使用 dxp 提供的可视化工具,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三、实验过程1. 数据导入我们使用 dxp 提供的数据导入工具,将实际业务数据集导入到 dxp 平台。
通过设置合适的参数和选项,我们成功地将数百万条数据导入到了 dxp 中,并进行了初步的数据预处理。
2. 数据处理为了评估 dxp 的数据处理能力,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数据处理任务。
首先,我们进行了数据清洗,删除了重复数据、缺失数据和异常数据。
接着,我们进行了数据转换,将数据从原始格式转换为适合分析的格式。
最后,我们进行了数据聚合,对数据进行分组和汇总,生成了新的数据集。
3. 数据可视化通过 dxp 提供的可视化工具,我们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
我们选择了合适的图表类型,如折线图、柱状图和饼图,以展示数据的趋势、分布和比例。
同时,我们对可视化效果进行了评估,包括图表的清晰度、易读性和美观度。
四、实验结果1. 数据导入通过 dxp 的数据导入工具,我们成功地将数百万条数据导入到了 dxp 平台。
导入速度较快,且导入后的数据保持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处理dxp 在数据处理方面表现出色。
我们进行的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聚合任务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dxp 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处理函数和操作符,使得我们能够轻松地完成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
DXP实训报告

DXP实训报告实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同时也正是考验的我们的动手能力的时候。
通过这次的实训让我更加的了解DXP这个软件,而每一件事物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更多的去用它,了解它你才能在运用它的时候使它能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把每张图完善,得到自己满意的图片。
然而,希望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这更需要我们在使用DXP的时候能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建立每张原理图之前需要建立一个PCB项目,保证每张原理图和其PCB版能在同一项目下,这样能在下一次使用该图的时候能马上找到,避免了去每张图打开的麻烦。
在画原理冬时应该注意导线和网络标号一起使用,有总线就一定有分线的存在,它们不该分开使用的。
同时,如果图多了时可以选择分母图与子图,可以通过母多生成子图,也可以子客生成母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原理图名称的对应及其母图和子图中端口放器的不同。
而当每张原理图画完的时候,确保每张图的准确性,应该去用项目管理来检查原理冬是否有没连好的线或自己不注意原件标识重复等一些错误的发生,也是为将把原理图导入PCB板做准备。
其次,每张原理图下面生成的PCB冬为了更好的去利用版图,在建立PCB版图的时候尽可能的用生成向导,使每张图合适,同时也避免了图纸过大原件占的面积太小或者图纸不够等情况的发生。
然后,将原理图导入PCB板中,通过自己的布置将原件放在板图中,尽量避免飞线的产生。
布局好后,按照自己需要的板图在设计的规则中,对其布线宽度,布线层,布线拐角等规则的设置,确定后退出。
接着选择自动布线的全部对象,当对话框最后为finishing是说明结束了布线。
然而,如果对自己的布线感到不满意时,可用工具栏中的取消布线来取消该次的布线。
同时,也可以用手动布线来完成布线,需要注意的是放置过孔,焊盘,泪滴焊盘等一些工具的选择的不同。
然而,并不是每张原理图都有对应的元件,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去画元件库。
在件库的时候也应该建立自己的集成元件库项目,然后在该项目下去建立原理图库和PCB库,而这两个库一定保证在同一个文件下。
电子线路DXP实习报告

电子线路CAD实习报告学生姓名曹磊所在系部自动化学院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卓越111学号203110805指导教师潘清明设计地点基础实验中心B302一、实习目的通过这次电子线路CAD实习能够掌握和会使用电子CAD常用软件PROTEL DXP,掌握电子CAD的设计步骤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注意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了解一些画图技巧和步骤,能够正确使用软件,熟悉常用的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够熟练的绘制电路原理图。
二、具体实习内容1、绘制原理图:(1)创建项目开始→启动Protel DXP→创建项目文件→创建原理图图1 创建好的项目(2)设置纸张类型:依次点击“设计→文档选项→标准类型A4”(3)装入所需要元件库观察电路图布局,了解电路图中所用的元件。
从原件库查找所要的元件。
一般元件都在miscellaneous Device .IntLib库中,有些元件库中没有,需要使用查找功能。
若库中没有所需的元件,我们可以自己画出该元件,具体方法参照下文。
(4)放置元件将所要的元件,按照电路图的布局,放在原理图上的大致位置。
在摆放元件的过程中可以按“Tab”键编辑元件属性,为元件添加合适的标号以及封装。
(5)将事先放好的元器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网络标号等连接起来,使各元件间具有连接关系。
注意:绘制导线时,需要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不能利用绘图工具栏的画线功能画线,否则在印制电路板时,导线不能生成。
图2 元件的连接2、创建新的SCH元件库:若库中没有所需要的元件,需要制作元件,步骤为:新建SCH元件库→工具→创建新元件→绘制元件外形→重命名并保存→放置引脚→设置封装形式→结束。
具体操作如下:(1)绘制元件体:利用各种绘图工具,在工作区绘制元件主体图;(2)放置元件管脚,在元件体上合适的地方放置管脚,可编辑管脚标号可见性及图形;(3)调整元件大小及管脚位置;(4)绘制完毕,进行封装;在模型对话框内单击追加,选择Footprint,按确定。
Protel__DXP实训报告

班级:电信1102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
一、实习名称:
Protel DXP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2009年6月1日至6月1 2日;实验楼:SY4304F。
三、实习指导老师:
马国瀚
四、实训目的:
1.熟悉protel DXP的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protel DXP设计线路板原理图;
3.掌握使用protelDXP尽心PCB板制作,排版,布线;
五、实验设备:
计算机一台。
六、实验内容:
1、电路原理图及PCB板绘制;
2、学会画会元件图和元件图的封装。
七、实验步骤:
1.运行protel DXP软件
2.选择文件—创建—项目—PCB项目建立一个新项目
3.点击文件—创建—原理图
4.在该文件中进行原理图的绘画
5.保存并进行检查
6.生成PCB板
7.进行规则调整
8.布线,对其进行修改
八、实习任务:
1、稳压器:
实验截图:
原理图:
PCB板图:
2、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截图:原理图:PCB板图: Nhomakorabea无覆铜)
PCB板图:①(有覆铜可增强电路的稳定性)top layer:
①(有覆铜可增强电路的稳定性)bottom layer:
3、单片机最小系统:
实验截图:
原理图:
PCB板图:
画元件图及封装:
并生成3D图:
实习体会:
这两周的实训,使我知道了电路板是如何生成的,由最初对protel DXP的原理图设计,到生成PCB板,再到雕刻PCB板完成每一项的学习,实际上都是对于这个软件了解的不断加深。
实验1DXP

实验一初步使用Protel DXP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Protel DXP主窗口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掌握Protel DXP工程和文件的新建、保存、打开。
3.熟悉添加原理图的各基本实体。
二、实验原理Protel DXP系统的文件管理,以及放置原理图的基本实体。
三、实验内容(一)熟悉Protel DXP的工作界面(二)在Protel DXP系统中,进行工程文件的新建、保存与打开。
(三)绘制图1-1的模拟电路原理图。
图1-1 模拟电路原理图四、实验步骤(一)熟悉Protel DXP系统的界面,并练习工程文件及设计文件的新建、保存、打开。
实验步骤:1.打开Protel DXP系统,熟悉Protel DXP的界面组成,2.新建工程文件,并在指定目录下保存为“本人名字-实验1. PrjPCB”。
3.在该工程文件中新建原理图文件,并保存为“原理图1.SCHDOC”。
4.关闭Protel DXP系统,再次打开已保存的工程文件“本人的名字-实验1.PrjPCB”。
(二)绘制图1-1的模拟电路原理图实验步骤:1.打开刚才新建工程文件“本人的名字-实验 1. PrjPCB”里的“原理图1.SCHDOC”。
如图1-2所示。
图1-2 打开“原理图1.SCHDOC”的界面2.利用快捷键Page up与Page down调整图纸的合适大小。
3.放置元器件:从元器件库中取出所需要的元器件,放在工作区。
电阻与电容从元器件库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中选取;三极管从元器件库Intersil Discrete BJT.IntLib中选取;场效应管从元器件库Motorola Discrete JFET.IntLib 中选取。
4.设置元器件的属性,并对元器件按图1-1要求进行布局调整。
5.绘制元器件间的电气连接。
电路图最总效果图就如图1-1所示。
五、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每一个元器件从哪一个元器件库中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电路CAD与仿真学院名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邓泉铃学生学号 201313020220指导教师吴雄英实验地点 5715实验成绩二〇一四年九月二〇一五年一月实验四验证戴维南定律实验电路一,实验目的:验证戴维南实验电路二,实验原理:含独立电源的线性电阻单口网络N,就端口特性而言,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单口网络。
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单口网络在负载开路时的电压uoc;电阻R0是单口网络内全部独立电源为零值时所得单口网络N0的等效电阻。
三,实验器材:参数设置:B1:voltage,12V;internal resistance,0R1:resistance,200;model type,analogR2:resistance,300;model type,analogR3:resistance,300;model type,analogR4:resistance,200;modeltype,analogR5:resistance,240;modeltype,analogV1:Displayrange,volts;loadresistance,100MA1:Displayrang,Amps四,实验原理图:五,实验操作过程:1:断开R5,接入A1,得到短路电流I=10MA;2:断开R5接入V1,得到开路电压V=2.4V;3:将A1接入电路,的输出电流I1=49MA:4:断开R5,短路ab,修改如下,测量电源的等效电阻:等效电阻r=v/A=240.4Ω实验五观察RCL电路的过渡过程的实验电路一,实验名称:观察RCL电路的过渡过程的实验电路二,实验原理:在具有电容 C 或电感L 的电路里,当发生"换路"(电路的接通、切断或电路参数突然改变等动作的统称)时,电路里的电压及电流,从"换路"前的一种稳定状态转换到另一种新的稳定状态往往不能突变,而是需要一定的"过渡过程"(时间)的。
三,实验器材:各个器件的参数设置如下:BAT1:voltage,5v;internal resistance,0.1R1:resistance.0.1;model type,analogR2: resistance.1;model type,analogC1:COMPONENT VALUE,0.1;WORKING VOLTAGE,5VL1:component value, 1V1:Display range,volts;load resistance,100MA1:Display range,milliamps四,实验原理图:五,实验操作过程和结论:选择systen/set animated options菜单项,选中show wire voltage by colour和show wire current with arrows。
点击运行,然后快速按下K1后释放,此时可以看到A1上出现瞬时电流,同时C1上出现累积电荷,A2上有电流流过。
释放之后,A1变为0,A2上依然有持续的电流通过,其电流方向呈交替正反向。
如下图所示:把实验中的电阻R2阻值改为2Ω,点击运行,调节示波器,关闭B,C,D通道,电压刻度设置为1V,扫描时间设置为200ms,按下按键然后快速松开,观测输出波形。
如图:实验六二极管的导通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验证二极管的导通性。
二,实验原理:PN结正偏时,正向电流较大,相当于PN结导通,反偏时,反向电流很小,相当于PN结截止。
这就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
三,实验器材:各个器件参数设置如下:B1:voltage,5v;internal resistance,0R1:resistance,1k;model type,analogD1:model type,analogA1:Display range,milliampsV1:Display rang,volt;load resistance,100m;TIME CONSTANT,100ms四,实验原理图如下:五,实验操作过程和结论:点击运行,可以看到电流表A1上没有度数,电压表有示数,此时二极管反向截止,电池输出的所有电压降都牵制在二极管的两端,如上图:修改电路,调换D1的方向,点击运行,可以看到A1上有电流流过,V1,A1均有读数,因为当二极管正向导通是存在一个导通压降。
将供电电流改为交流电压ALTERNATOR,并设置为5v,10hz并在电路中增加电压探针VD,如下图所示:在图纸中增加一个模拟仿真图表,并将VD添加,运行图表仿真,观测结果。
实验七三极管控制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三极管的性质;二,实验原理: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集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
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三,实验器材:参数设置如下:B1:voltage,12v;internal resistance,0R1:resistance,2k2;model type.analogC1:CAPACITANCE.22000u;working voltage,5vQ1:component value.npn;simulator primitives type,analogLAMP:nominal voltage,12v;resistance,240V1l:display range,volts;load resistance,100m;time constant,100ms四,实验原理图:五,实验操作过程和结论;选择systen/set animated options菜单项,选中show wire voltage by colour和show wire current with arrows.点击运行,可以看到C1上开始累积电荷,同时电压表的读数开始增加,当电压表上升到某值时,灯泡开始发光快速按一下按键并且释放,可以看到灯泡熄灭,然后过一段时间重新发光实验八放大器电压放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放大器的性质;二,实验器材:各个器件参数设置如下:R1:resistance,3k;model type,analogR2:resistance,1k;model type,analogR3:resistance,1k;model type,analogRV1: resistance,1k;law type linearB1:voltage,12v;internal resistance,0.1U1:voltage gain,1e6;positive rail voltage,15;negative rail voltage,-15;input impedance,1e8;out impedance,1.0V1:Display range,volts;load resistance,100M;TIME CONSTANT,100msV2: Display range,volts;load resistance,100M; TIME CONSTANT,100ms三,实验原理图:四,实验操作过程和结论:选择systen/set animated options菜单项,选中show wire voltage by colour和show wire current with arrows.点击运行,可以看到V2的读数是V1的3被。
调节RV1的抽头,可以看到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也随着变化,并满足一定的关系式:将电路中的OPAMP换成TL082,并修改电路如下图所示,使用一个正选信号激励原来代替电池分压输入作为电路的输入激励,使用一个电压探针监视输出信号的变化。
设置好正选信号为200HZ,2V。
添加仿真图表,将input和output加入仿真观察轨迹,运行图表仿真,观测图形。
实验九放大器实现差劲运算一,实验目的:放大器实现差劲运算;二,实验器材:详细参数设置:B1: voltage ,12v;internal resistance,0.1RV1: resistance,1k; law type, linearRV2: resistance,1k; law type, linearR1:resistance,2k; model type,analogR2: resistance,1k; model type,analogR3: resistance,1k; model type,analogR4: resistance,2k; model type,analogR5: resistance,1k; model type,analogU1: voltage gain, 1E6;positive rail voltage,15;negative railvoltage,-15v;inputimpedance,1E8;outputimpedance,1.0V1: Display range,volts; loadresistance,100M;V2: Display range,volts; loadresistance,100M;V3: Display range,volts; loadresistance,100M;三,实验原理图:四,实验操作过程和结论:选择systen/set animated options菜单项,选中show wire voltage by colour和show wire current with arrows.点击运行,调节R1,R2,可以看到V3的读书随着V1,V2的读书发生变化,并瞒住关系式。
将OPAMP换位OP07修改如图所示,使用一个正弦信号激励源来代替电池分压输入作为电路的输入激励,使用一个电压探针来监视输出信号的变化。
INPUT为1V,300HZ,INPUT2为3V,300HZ.实验十加法运算电路一、实验名称:加法运算电路;二、实验器材:三、实验原理图:四、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结论:选择systen/set animated options菜单项,选中show wire voltage by colour和show wirecurrent with arrows。
点击运行,调节RV1,RV2,RV3的中央抽头,可以看到电压表V4的读数随着V3,V2,V1的读数发生变化,并满足一定的关系式。
V4=V2+V3将电路中的OPAMP换成OP07,修改电路如图:使用三个正弦波信号激励源代替直流电压源,使用一个电压探针监视输出信号的变化,设置INPUT1的输出幅度为1V,频率为10HZ;INPUT2的输出幅度为2V;频率为10HZ;INPIT3为3V,1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