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2668-3
【精选】EN12668-3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表征及校验——第3部分:组合设备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参考标准 (1)3 测试与报告的描述 (1)3.1 综述 (1)3.2 超声仪器检查 (2)3.3 探头检查 (3)3.4 系统检查:探头、电缆与超声仪器组合 (5)1 适用范围本标准描述了利用适当的标准校验试块验证超声仪器(即按EN12668-1:1999 和EN12668-2:1998 确定的仪器与探头组合)的方法和验收标准。
这些方法并不提供设备对于实际应用的适用性。
所描述的方法适用于操作者在现场或车间条件下使用。
这些方法仅适用于A-扫描显示的脉冲回波装置,装置具有步进不大于2dB的增益控制或已校准的衰减器,并使用接触法试验。
这些方法规定用于手工检测设备。
对于自动化检测,可能需要不同的测试,以保证其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EN12668-3:2000 的要求不适用于专用超声测厚仪的组合。
2 参考标准(说明略)EN 12223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1 号校验试块规范PrEN 12668-1:1999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1 部分:仪器PrEN 12668-2:1998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2 部分:探头EN 27963 钢焊缝-焊缝超声检验用的2 号校验试块(ISO 7963:1985)3 测试与报告的描述3.1 综述本标准中所描述的方法连同校核频率已在表1中概述。
校核的依从性应记录在超声检验报告上。
表1 组合设备的测试3.2 超声仪器检查3.2.1 时基线性3.2.1.1 综述利用EN 27963 或EN 12223 规定的标准校验试块以及正常的纵波探头或横波斜探头进行本校核。
在至少等于后续测试应用的范围内的线性应作校核。
在适当情况下,钢中纵波91mm范围相当于横波50mm范围。
3.2.1.2 方法把探头置于校验试块上使背面/弧面回波等于或超过必须校核线性范围的位置。
调整时基,使第一和第六次底波分别与第一和最后的刻度标志一致。
EN 12668-3-2004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 第3部分:综合设备 中文

仪器 探头 综合设备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利用适当的标准校验试块验证超声仪器 即按 EN12668-1:1999 和 EN126682:1998 确定的仪器与探头组合 的方法和验收标准 这些方法并不提供设备对于实际应用 的适用性 所描述的方法适用于操作者在现场或车间条件下使用 这些方法仅适用于 A-扫 描显示的脉冲回波装置 装置具有步进不大于 2dB 的增益控制或已校准的衰减器 并使用 接触法试验 这些方法规定用于手工检测设备 对于自动化检测 可能需要不同的测试
至少应每隔几小时就进行校核 此外 对于每天使用的探头应进行每日校核
3.3.3 同时校核入射点与波束角度
这种方法需要利用的参考试块含有至少 3 个并最好是 4 个或更多的横孔 具有不同深度
依次使来自每个孔的直接反射回波达到最大 在每种情况下测量孔中心投影至探头前表面
的距离 a' 前沿距离-译注 在通过参考试块截面的刻度图形上对应孔深测绘这些距离
范围相当于横波 50mm 范围
3.2.1.2 方法
把探头置于校验试块上使背面/弧面回波等于或超过必须校核线性范围的位置 调整时基
使第一和第六次底波分别与第一和最后的刻度标志一致 用其余四次回波校核线性
依次提高底波到近似相同的高度 例如 80%满屏高 每个回波的前沿应位于相应的格线上
在第一和第六次回波位置固定的情况下 以相同屏幕高度校核 任何与理想位置的偏差应
3.3.2.2 方法
把探头置于校验试块上 建立一个来自选定孔的信号 前后移动探头 使孔信号最大 当
信号达到最大振幅时 可从所测定的探头入射点下方对应校验试块的刻槽读出波束角度
应记录测量值与标称角度之间的偏差
3.3.2.3 允差 利用上述方法测量的波束角度可精确到大约 1.5
EN 12680-3

○在未得到德国标准委员会许可之前,不得对本标准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
德国柏林10772 Beuth Verlag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对德国标准销售的独家代理权。
参照号:DIN EN 12680-3 : 2003-06销售编号:111110.03欧洲标准EN 12680-32003年1月ICS 77.040.22英文版铸造—超声检测第3部分:球墨铸铁件该欧洲标准由CEN于2002年11月21日批准。
CEN完全遵守CEN/CENELEC内部条例,没有做任何修改和调整,这些条例规定了使该欧洲标准成为国家标准的所需条件。
通过向管理中心或者任何CEN成员进行申请,可以获得与此类欧洲标准相关的最新清单和文献资料。
欧洲标准有英语、法语和德语三种官方版本。
如果CEN成员负责将其翻译成其本国语言,并通知管理中心,该译本与官方版本拥有同样地位。
CEN成员为各国标准团体,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CEN欧洲标准委员会参照号:EN 12680-3 : 2003 E ○c2003. CEN –CEN各成员国保留在世界范围内以任何形式和任何方法对本标准进行宣传和开发的权利。
目录前言 (2)1. 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要求 (4)4.1 订购信息 (4)4.2 检测范围 (4)4.3 容许的最大瑕疵 (4)4.4 人员资质 (4)4.5 铸件壁剖面分区 (4)5. 检验方法 (5)5.1 原则 (5)5.2 材料 (5)5.3 设备,耦合媒质,校准及灵敏度 (5)5.4 铸件表面检测准备 (8)5.5 检测步骤 (8)5.6 检测报告 (10)参考资料 (17)前言本文件(EN 12680-3 : 2003)由CEN/TC 190欧洲铸造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编写,该委员会的秘书处由DIN控制并管理。
BS-EN-12680-3-2003中文版--铸件-超声检测-第3部分-球墨铸铁件

BS EN12680-3:2003译文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要求4.1订货信息4.2检查范围4.3允许缺陷的最大尺寸4.4人员资格.4.5壁厚分区5检测方法5.1通则5.2材料5.3设备,耦合剂,校准以及灵敏度5.4铸件检测面要求5.5检测方法5.6检测报告铸件超声检测第3部分:球墨铸铁件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应用脉冲反射法检测球墨铸铁件内部缺陷的方法。
本标准不涉及球墨铸铁球化率的超声检测。
本标准不包含穿透法。
注穿透法对球墨铸铁中缺陷的检测不敏感,仅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
(译者注:穿透法主要用于形状适合的如板,片材,高衰减材料,薄壁件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在正文中引用了标注或未标注日期的下列相关标准。
凡标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订或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除非在新版本也包括相应的内容(译者注:应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包括修订)。
EN 583 -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第一部分:一般要求EN 583 -2,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第二部分:灵敏度和范围设定EN 583 -3.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第三部分:穿透法EN 583 -5.无损检测一超声检测一第五部分;不连续的特征和尺寸EN 1330 -4.无损检测—术语—第四部分:超声检测术语EN 12223.无损检测—超声检测—NO.1标准试块的规格EN 12668 -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特性和验证—第1部分:仪器EN 12668 -2,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特性和验证—第2部分:探头EN 12668 -3.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特性和验证—第3部分:组合设备EN 27963,钢焊缝—超声焊缝检测用NO.2标准试块(IS0 7963: 1985)。
注参考书目中列举了在编制本标准时使用了参考文件,这些参考文件引用在本标准适当位置。
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符合EN1330-4的规定.4一般要求4.1 订货信息使用本标准时,供需双方必须规定下面内容(也可参见EN 583 -1):---铸件的检测区域、数量或比例。
en12668-1-2000超声波无损检测

欧洲标准 EN 12668-1 2000年9月无损检测-超声检查设备的表征及验证-仪器本文件规范了脉冲式模拟式和数字式的A显示手动无损检测用超声波检验装置电气性能的评定方法和验收标准关键词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试验装置规范性能评定试验一致性试验可接受性目录前言1.应用范围2.参考标准3.定义4.符号5.依从性的一般要求6.超声仪器制造商的技术规范6.1 综述6.2 一般属性6.3 显示6.4 发射器6.5 放大器和衰减器6.6 数字超声仪器7.超声仪器的性能要求8.第1组测试8.1 第1组测试所需要的设备8.2 温度稳定性8.3 发射脉冲参数8.4 接收器8.5 监视器闸门8.6 带比例输出的监视器闸门8.7数字超声仪器9.第二组测试9.1 第二组测试需要的设备9.2 物理状态和外观9.3 稳定性9.4 发射脉冲参数9.5 接收器9.6 时基线性附录A标准化具有对数放大器的超声仪器的特殊条件A.1 说明A.2 基本要求A.3 测试参考书目前言说明略本标准由下述部分组成-EN12668-1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1部分仪器-EN12668-2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2部分探头-EN12668-3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3部分综合设备1.应用范围本标准规范了对使用中心频率范围0.5MHz到15MHz的单晶或双晶探头手动超声无损检测的模拟式与数字式A-扫描显示超声脉冲仪器评定电气性能的方法和验收标准在本标准中不包括使用连续波的超声仪器本标准也可以部分地应用于在自动化系统中的超声仪器但是可能需要其他的测试来保证其性能令人满意2.参考标准说明略EN 1330-4:2000无损检测-术语第四部分超声检测术语EN 12668-3:2000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表征及验证-第三部分组合设备EN ISO 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与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1:1994EN ISO 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与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2:19943.定义本标准使用的定义按EN 1330-4:2000以及下述定义3.1 放大器频率响应 amplifier frequency response放大器增益相对于频率的变化注通常用增益以峰值增益值为标准对应于频率的图形来规定3.2 放大器带宽 amplifier bandwidth高低截止频率间的频谱宽度本标准将增益低于峰值3dB的点作为极限3.3 传输过程中的串扰阻尼cross-talk damping during transmission确定超声仪器设置为双探头工作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开从发射器输出到接收器输入的脉冲能量传输量3.4 经校准的分贝开关 calibrated dB-switch以分贝校准的控制超声仪器总增益的装置3.5 发射脉冲后的阻塞时间dead time after transmitter pulse使用脉冲回波法时由于发射脉冲引致放大器饱和使得发射脉冲开始后放大器不能对进入信号作出响应的时间间隔3.6 数字化取样误差digitisation sampling error由于模拟/数字转换器引起的测量周期性使得一个输入信号显示幅度所产生的误差3.7 动态范围 dynamic range超声仪器所能显示最大信号与最小信号的振幅比最小信号可能受到系统噪声的限制最大信号可能受到放大器的饱和或能将大信号引入屏幕的最大衰减的限制3.8 等效输入噪音 equivalent input noise在超声仪器屏幕上观察到的电噪声电平的测量由接收器输入终端测量到的输入信号电平确定如果放大器本身无噪声则在屏幕上得到相同的电平3.9 外接衰减器 external attenuator用于测试超声仪器的可溯源并经校准的标准衰减器3.10 比例输出的下降时间fall time of proportional output比例闸门输出从峰值的90%下降到10%所需要的时间3.11 比例闸门输出的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of proportional gate output比例闸门输出振幅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的测量3.12开关输出持续时间hold time of switched output在监视器闸门中高于阈值的信号后面保持其最大输出50%以上的开关输出时间3.13 比例输出持续时间hold time of proportional output在监视器闸门中的信号后面保持其峰值输出90%以上的比例输出的时间3.14 比例输出的线性linearity of proportional output闸门电压输出直接与输入信号振幅成正比的接近程度的测量3.15 时基线性linearity of time base超声仪器屏幕上水平刻度读数直接与回波传播时间成正比的接近程度的测量3.16 垂直显示的线性linearity of vertical display超声仪器屏幕上信号的垂直刻度读数直接与输入信号振幅度成正比的接近程度的测量3.17 中间增益位置mid gain position超声仪器增益设置在最大和最小增益之间以分贝测量例如一台超声仪器最大增益为100dB最小增益为0dB则中间增益位置为50dB3.18 监视器闸门 monitor gateA扫描显示中的振幅与阈值比较和/或被转换为模拟输出的时基线的一部分3.19 监视器阈值 monitor threshold能使监视器闸门输出的最小信号振幅3.20 比例输出的噪声noise of proportional output比例输出的噪声测量3.21 比例输出 proportional output超声仪器监视器闸门内与最大接收信号振幅成正比的名义直流电压输出3.22 脉冲持续时间 pulse duration脉冲模数等于大于峰值振幅10%的时间间隔3.23 脉冲重复频率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发射脉冲被触发的频率3.24 脉冲上升时间 pulse rise time脉冲前沿的振幅从峰值的10%上升到90%所用的时间3.25 脉冲回响 pulse reverberation发射脉冲波形已经输出后的次极大值3.26 接收器输入阻抗receiver input impedance接收器按并联电阻和电容的内部阻抗的表征3.27 数字超声仪器的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of digital ultrasonic instruments在一个信号显示其峰值振幅90%之前被数字超声仪器检测到所用的时间3.28 比例输出的上升时间rise time of proportional output比例闸门输出从其峰值的10%上升到90%的时间间隔3.29 时间分辨率 temporal resolution通过振幅下降6dB分辨两个脉冲的最小时间间隔3.30 时间-增益相关TDG time-dependent gain适合于某些超声仪器的可用于校正反射振幅随距离减少的时间相关或扫描增益功能3.31 窄脉冲 short pulse脉冲幅度超过最大峰值振幅一半时间间隔小于1.5周期的未整流脉冲3.32 抑制 suppression优先抑制接近屏幕基线的信号有意除去草状回波和噪声或者使大回波的后沿变陡峭3.33 开关滞后 switching hysteresis接通和关断监视器闸门情况下信号之间的振幅差异4.符号表一:符号符号单位意义A o, A n dB测试时使用的衰减器设置C max pF最大增益时接收器的并联电容C min pF最小增益时接收器的并联电容D s dB发送过程中的串扰阻尼∆f g Hz实际测量的比例闸门输出的频率带宽f go Hz实际测量的比例闸门输出的中心频率f gu Hz实际测量的比例闸门输出-3dB频率上限f gl Hz实际测量的比例闸门输出-3dB频率下限f gmax Hz实际测量的比例闸门输出频谱中最大振幅的频率f o Hz中心频率f u Hz-3dB频率上限f l Hz-3dB频率下限f max Hz频谱中最大振幅的频率∆f Hz频带宽度I max A驱动比例闸门输出的最大电流振幅N测量编号n in V/(Hz)1/2接收器输入基本带宽的噪声R IΩ终端电阻器R maxΩ最大增益时接收器的输入电阻R minΩ最小增益时接收器的输入电阻S dB衰减器设定∆T s时间增量t d s脉冲持续时间T final s距离幅度曲线末端的时间T o s距离幅度曲线开始的时间t r s发射脉冲从峰值振幅10%上升到90%的上升时间t A1, t A2s时间分辨率V E V接收器输入电压V ein V接收器输入等效噪音V in V输入电压V l V带负载电阻的比例闸门输出电压V max V接收器最大输入电压V min V接收器最小输入电压V o V不带负载电阻的比例闸门输出电压V r V发射脉冲后的振铃电压幅度V50V发射器带有50Ω负载的发射脉冲的电压幅度V75V发射器带有75Ω负载的发射脉冲的电压幅度Z oΩ发射器输出阻抗Z AΩ比例输出的输出阻抗5.依从性的一般要求满足以下条件的超声仪器将符合本标准a)该超声仪器必须符合第7条款b)由通过EN ISO 9001或EN ISO 9002认证的机构出具的符合声明或根据EN 4500系列授权机构出具的证书或实行内部校验的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c)该超声仪器必须清楚地标明制造商型号和序列并在底盘和外壳上带有独特的序列号标记d)有该超声仪器特定类型和系列的使用说明书e)该超声仪器有适当型号和系列的制造商技术规范根据第6条款说明的性能指标注该规范可作为超声仪器使用手册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分开但应当说明所用超声仪器的型号和系列制造商的技术规范本身并不构成b)项所要求实测值的证书6.超声仪器制造商的技术规范6.1 综述对于特定型号的超声仪器制造商的技术规范最少应包括6.2至6.5项中所列出的信息在第7条款中所述测试得到的数值应提供作为标称值并简要说明允差6.2 一般属性下列项目应详细说明a) 尺寸b) 重量在工作阶段c) 电源类型d) 探头插座类型e) 电池工作时间新的在最大功耗情况下f) 符合技术规范的温度和电压电源和/或电池范围如果需要预热应说明预热的时间g) 当电池电压降低以至超声仪器性能超出技术规范的说明h) 在正常放电和充电周期的电池电压范围内标称恒定信号振幅和时基位置的变化百分比i) 脉冲重复频率PRFs切换位置和/或可变范围j) 通过插座得到的非整流即射频RF和/或整流信号输出k) 提供信号监视器输出即是/否和/或比例可适用的输出响应时间线性最大电流驱动能力以及比例输出稳定性任何是/否闸门阈值的滞后和精度以及任何开关输出的保持时间6.3 显示下列项目应详细说明a) 显示刻度区的尺寸b) 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主要与分刻度的编号c) 仪器内置的不受操作者控制的任何形式的抑制d) 时基速度和延迟范围以及时基线性6.4 发射器下列项目应详细说明a) 发射脉冲的形状即方波单向或双向可能还有极性b) 50W无电抗电阻负载输出时每个脉冲能量设定值和脉冲重复频率1发射脉冲电压峰-峰值2脉冲上升时间3脉冲持续时间对于方波还有脉冲持续时间可以设定的范围4有效输出阻抗带允差5脉冲下降时间仅对方波6脉冲回响振幅7频谱图6.5 放大器和衰减器下列项目应详细说明a) 已校正衰减器有时称增益控制器的特性即dB范围步长精确度b) 任何未校正的可变增益的特性即dB范围c) 根据屏幕刻度测量到的垂直线性d) 每一频带设定给出允差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在-3dB点之间对衰减器设定的影响如果有的话e) 在发射脉冲后的阻塞时间包括脉冲能量的影响阻尼衰减/增益控制和频率频带设定f) 所有频率设定的输入等效噪音mVg) 在所有指定频率范围上10%屏幕高度的最小输入电压h) 在所有指定频率范围上超声仪器的动态范围i) 在所有指定频率范围上超声仪器的等效输入阻抗j)任何距离振幅修正DAC功能的细节包括动态范围最大修正斜率dB/ms 修正方式以及任何DAC 控制的影响对于带有对数放大器的仪器见附录A6.6 数字超声仪器除了6.1和6.4中所给出的信息还应提供以下项目的详细信息a) 模数转换b) A 扫描显示的象素数目c) 数据输出和储存设备d) 打印机输出e) 校正储存设备f) 显示和调出设备g) 自动校正h) 显示类型及其响应时间如果适用的话这些细节也应包括所应用的采样率脉冲重复频率或显示范围对采样率和响应时间的影响另外应描述用于处理显示数据的任何运算法则的原理和提供任何所安装软件的版本7.超声仪器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本标准的性能要求应使用下述两组测试对超声仪器进行验证第1组由制造商或其代理对所生产的超声仪器作代表性抽样测试这些测试需要使用高等级的电子测量设备第2组逐台超声仪器进行的测试1由制造商或其代理在供应该超声仪器之前0点测试2由制造商业主或某个实验室在超声仪器寿命期间每隔12个月验证其性能3在超声仪器修理后第2组中的测试只需要基本的电子测量设备经当事人之间协商同意所包括的这些测试可以附加第1组的测试作为补充在EN 12668-3:2000中规定了对整个系统超声仪器和探头组合的第3组测试在其使用寿命期间这些测试是在现场定期进行表2汇总了对超声仪器所进行的所有测试在引用本标准前已经销售的超声仪器如果继续使用应每12个月进行第2组周期性测试在维修后所有可能受维修影响的参数都应按适用的第1组或第2组测试进行校核制造商的测试是第1组和第2组测试0点定期测试和维修测试是第2组测试表2 超声仪器测试项目列表第一部分超声仪器生产商测试定期和维修测试第二部分组合设备测试项目条款(Subclause)条款(Subclause)条款(Subclause)物理状态和外观9.29.23.4.2稳定性温度稳定性8.2预热后稳定性9.3.29.3.2显示晃动9.3.39.3.3电压变化稳定性9.3.49.3.4发射脉冲脉冲重复频率8.3.2有效输出阻抗8.3.3发射脉冲频谱8.3.49.4.2发射器电压上升时间回响和持续时间接收器8.4.2发射期间发射器到接收器的串扰阻尼发射脉冲后阻塞时间8.4.3动态范围8.4.4接收器输入阻抗8.4.5距离振幅修正8.4.6时间分辨率8.4.7放大器频率响应9.5.29.5.2等效输入噪声9.5.39.5.3灵敏度和信噪比 3.4.3已校正衰减器的精度9.5.49.5.4 3.2.2垂直显示线性9.5.59.5.5 3.2.2仪器增益线性 3.2.2时基线性9.69.6 3.2.1监视器闸门8.5.2带固定监视器阈的响应阈和开关滞后带可调监视器阈的开关滞后8.5.3开关输出保持时间8.5.4比例输出比例闸门输出阻抗8.6.1比例闸门输出线性8.6.2比例闸门输出频率响应8.6.3比例闸门输出噪声8.6.4闸门内测量信号位置影响8.6.5比例闸门输出脉冲形状影响8.6.68.6.7比例闸门输出上升下降与保持时间数字超声仪器的附加测试数字超声仪器的时基线性8.7.28.7.2 3.2.1数字化采样误差8.7.3数字超声仪器的响应时间8.7.48.第1组测试8.1 第1组测试所需要的设备以下为进行超声仪器第1组测试的基本设备项目a以下二者之一1最小带宽100MHz的示波器和最小带宽40MHz的频谱分析仪或者2最小带宽100MHz的数字示波器并且能计算快速傅里叶变换b50和751%的无电抗电阻c标准50衰减器具有1dB步进总范围100dB对于频率高于15MHz的信号该衰减器的累积误差在任意10dB范围中应小于0.3dBd以下二者之一1任意的波形发生器或者2两个脉冲信号发生器带有外接触发器或闸门能够产生两个正弦波射频信号的闸门脉冲这两个信号的振幅应能独立调节达20dB注如果使用两个脉冲信号发生器则应采用适当的匹配电路把两个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合成一个测试信号e保护电路如图一示例f数字计数定时器能在1000个触发脉冲后产生一个溢出脉冲并测量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精度为0.01%g阻抗分析仪h环境试验室除了温度稳定性测试8.2之外所有第1组测试都用电子方法产生所需要的信号使用设备的特性及其稳定性应适合测试用途注在连接示波器和/或频谱分析仪到超声仪器的发射器之前按本标准中某些测试的要求应检查确认其不会因为发射器电压过高而损坏8.2 温度稳定性8.2.1 方法利用例如中心频率为2MHz到6MHz之间的0纵波探头和试块在超声仪器屏幕上产生两个回波第一个回波的振幅调整为全屏高度的80%调整时基使信号为屏幕宽度的20%和80%在测试期间探头和试块的温度变化不能超过2并且需要注意避免耦合的变化超声仪器放到人工气候室中以经历环境温度变化在制造商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以最大10的间隔读取和记录回波高度和位置8.2.2 验收标准温度每改变10参考回波的振幅和范围变化分别不能超过5%和1%8.3 发射脉冲参数8.3.1 综述本条款包括脉冲重复频率输出阻抗和频谱的测试在9.4中给出了发射脉冲形状和振幅的测试方法和验收标准8.3.2 脉冲重复频率8.3.2.1 方法将超声仪器切换为双探头工作方式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开并连接一个示波器到发射器终端注意检查示波器输入不会由于发射器电压过高而损坏利用示波器以不同脉冲重复频率的设置下测量脉冲重复频率在相同脉冲重复频率通常为范围和脉冲重复频率中有超过一种控制结果组合则只需用一种组合测量脉冲重复频率对于具有连续可调脉冲重复频率控制的超声仪器应根据制造商的技术规范选择一种设定8.3.2.2 验收标准每种设置的脉冲重复频率测量值应在技术规范的20%以内8.3.3 有效输出阻抗8.3.3.1 方法把50利用9.4.2中的方法测量具有50无电抗电阻的发射器终端的发射脉冲电压V电阻更换为75电阻并利用示波器测量75电阻时发射器终端的发射脉冲电压V 75对应每个脉冲能量设定和发射脉冲频率最大和最小脉冲重复频率以及最大和最小阻尼下进行测量对于每种脉冲设定以下式计算有效输出阻抗Z0Z0=50x75(V75-V50)/(75V50-50V75) Ω (1)注电压V50和V75是分别对应基线的最大偏移值8.3.3.2 验收标准有效输出阻抗应在技术规范数值的20%以内并且不大于508.3.4 发射脉冲频谱8.3.4.1 方法利用频谱分析仪或能够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示波器测量发射脉冲频谱频谱应能绘出至少30dB范围的频率响应应记录脉冲设定和窗口参数窗口应两倍于脉冲持续时间并位于脉冲的中央8.3.4.2 验收标准频谱应在技术规范的允差范围内8.4 接收器8.4.1 综述本条款规定了用于测量发射器/接收器串扰阻尼接收器灵敏度由发射脉冲引起的阻塞时间动态范围输入阻抗距离振幅修正以及时间分辨率的测试而放大器带宽等效输入噪声已校正衰减器的精确度垂直显示线性的测试方法和验收标准在9.5中规定8.4.2 发射期间从发射器到接受器的串扰阻尼8.4.2.1 方法脉冲发生器和接收器的终端为50设备设置为双探头工作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开脉冲发生器输出的峰-峰电压V 50在9.4.2中测量和接收器输入的峰-峰电压V E用图2所示的示波器来测量两个电压之比的对数规定为发射过程中的串扰阻尼D以dB表示D S=20log10(V50/V E) (2)8.4.2.2 验收标准发射期间的串扰阻尼D S应大于80dB8.4.3 发射脉冲后的阻塞时间8.4.3.1 方法将超声仪器屏幕宽度校正为0s到25s的满刻度然后调整零点偏差使发射脉冲前沿与屏幕0刻度吻合将图3所示的电路与单探头工作模式的超声仪器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结合注图1所示的电路是用来保护函数发生器不受发射器的冲击大多数超声仪器适合使用的RF闸门脉冲是持续时间5s和间隔24s按顺序选择超声仪器每一个频带设置并调整输入信号的射频以便在屏幕上得到接近最大电平的信号如图4所示在屏幕的最大范围调整振幅到半屏高在此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电平检查超声仪器放大器应未达到饱和发射脉冲前沿到振幅为25%屏高的时基上的点之间的时间是以s为单位的阻塞时间即在屏幕末端其振幅的50%8.4.3.2 验收标准对于最坏情况下的频带设定发射脉冲后的阻塞时间应小于10s8.4.4 动态范围8.4.4.1 方法利用图5所示的测试设备在按9.5.2测量的每一个频带的中心频率f0下测试动态范围利用图6所示设备产生10周期的测试信号把超声仪器衰减器/增益控制已校准和未校准设定为最小增益增加输入信号振幅直到出现饱和或者信号显示为100%屏高测量注意标准衰减器设定输入电压振幅V max把超声仪器的增益控制已校准和未校准设定到最大增益如果在此增益设定下的噪声电平大于5%屏高则减小增益直到噪声电平达到5%屏高调整输入信号振幅使其显示为10%屏高测量注意标准衰减器的设定输入电压振幅V min 注如果脉冲发生器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低压则重新设定超声仪器比最小增益高20dB并对测量做必要的修正适用的动态范围为20log10(V max/V min) dB (3)除非V min小于输入等效噪声V ein动态范围限制为20log10(V max/V ein) dB (4)8.4.4.2 验收标准适用的动态范围应至少为100dB并且最小输入电压V min应在制造商技术规范的允差范围内8.4.5 接收器输入阻抗8.4.5.1 方法超声仪器设定为双探头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开和单探头接收器和发射器合一运作的情况下接收器输入阻抗的实数和虚数部分由阻抗分析仪决定在单探头模式并且没有断开接收器和发射器连接的情况下测量输入阻抗时应停止发射脉冲应在信号频率为4MHz最小Rmin Cmin和最大Rmax Cmax增益设置下进行这些测量如果有适当的阻尼控制在测试时该阻尼控制应设置为最小一般来说利用输入电阻和并联电容就足以确定输入阻抗8.4.5.2 验收标准在4MHz下最大增益时阻抗Rmax的实数部分应大于等于50并且小于或等于1K并联电容Cmax应小于或等于150pF在最大增益Rmax和最小增益Rmin下输入阻抗的实数部分应满足以下条件Rmax-Rmin/Rmax 0.1 (5)最小增益Cmin和最大增益Cmax下输入阻抗的电容分量应满足以下条件Cmax-Cmin/Cmax 0.15 (6)8.4.6 时间相关增益TDG8.4.6.1 方法通过操作者所要求的理论DAC曲线与超声仪器实际产生的曲线比较来验证TDG或DAC修正的性能理论曲线由制造商在DAC控制操作方面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得出通过在水平时基的数个位置上通过改变测试脉冲的振幅测量到的实际有效DAC曲线相比较用于该测试所选择的DAC曲线应包括超声仪器所可能的最陡的修正斜率当超声仪器设定为双探头工作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开时连接测试设备如图5所示调整超声仪器增益使DAC动态范围最大通过这个测试来避免前述DAC电路的前置放大器饱和启动测试所选择的DAC把测试信号设置在水平时基上刚好在DAC曲线开始之前的位置调整外接标准衰减器使得测试信号的振幅为80%屏高把标准衰减器此时的设置称作A0增大测试信号的延迟时间使之沿时基移动TT=(T final-T0)/N (7)式中T0为DAC曲线开始的时间T final为DAC曲线结束的时间N为所要进行测量的数目,N应大于等于11调整标准衰减器把测试信号设置到80%屏高记录衰减器设定AN进一步增加延迟时间T来增大测试信号的范围再记录将测试信号设定到80%屏高的衰减器的设定继续增大延迟时间并调整标准衰减器直到进行了N次测量在最后一次测量之后将外接已校准衰减器提高6dB测试DAC的饱和情况并保证信号在屏高38%到42%之间如果信号不在该范围内则降低T范围并重复饱和测试DAC 的动态范围在不再出现饱和的点进行测量绘制实际DAC曲线和理论的曲线对每个滤波器设定中心频率和最大中间最小DAC增益设定下重复进行测量8.4.6.2 验收标准操作者要求的理论DAC曲线和实际DAC修正之间的差异不应超过 1.5dB。
EN_12663:2003铁路应用_铁道车辆车体结构要求(中英文对照版)

Introduction 前言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railway vehicle bodies depends on the loads they are subject to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s they are manufactured from.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European Standard, i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uniform basis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vehicle body. 铁道车辆车体结构设计取决于其承受的载荷和其使用的材料特性。在本欧洲标准的范围内, 试图提供一个统一的车体结构设计基础。 The loading requirements for the vehicle body structural design and testing are based on proven experience supported by the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data and published information. The aim of this European Standard is to allow the designer freedom to optimize his design whilst maintaining requisite levels of safety. 车体结构设计和试验的载荷要求是基于试验数据评估支持的已证实的经验和已出版的信息。 本欧洲标准的目的是允许设计者自主的优化其设计,同时保持必须的安全水平。 This European Standard defines no specific arithmetical techniques in order not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s in analysis methods and permit innovative developments by vehicle designers and operators. Changes due to advance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at suitable intervals through revisions and/or supplements. 本欧洲标准不定义特殊的计算技术, 以不影响分析方法的发展; 允许车辆设计者和运用者革 新发展。由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发生的变化将在适当的阶段通过修订和/或补充的方法 加以考虑。
最新EN12668-3汇总

E N12668-3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表征及校验——第3部分:组合设备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参考标准 (1)3 测试与报告的描述 (1)3.1 综述 (1)3.2 超声仪器检查 (2)3.3 探头检查 (4)3.4 系统检查:探头、电缆与超声仪器组合 (6)1 适用范围本标准描述了利用适当的标准校验试块验证超声仪器(即按EN12668-1:1999 和EN12668-2:1998 确定的仪器与探头组合)的方法和验收标准。
这些方法并不提供设备对于实际应用的适用性。
所描述的方法适用于操作者在现场或车间条件下使用。
这些方法仅适用于A-扫描显示的脉冲回波装置,装置具有步进不大于2dB的增益控制或已校准的衰减器,并使用接触法试验。
这些方法规定用于手工检测设备。
对于自动化检测,可能需要不同的测试,以保证其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EN12668-3:2000 的要求不适用于专用超声测厚仪的组合。
2 参考标准(说明略)EN 12223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1 号校验试块规范PrEN 12668-1:1999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1 部分:仪器PrEN 12668-2:1998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2 部分:探头EN 27963 钢焊缝-焊缝超声检验用的2 号校验试块(ISO 7963:1985)3 测试与报告的描述3.1 综述本标准中所描述的方法连同校核频率已在表1中概述。
校核的依从性应记录在超声检验报告上。
3.2 超声仪器检查3.2.1 时基线性3.2.1.1 综述利用EN 27963 或EN 12223 规定的标准校验试块以及正常的纵波探头或横波斜探头进行本校核。
在至少等于后续测试应用的范围内的线性应作校核。
在适当情况下,钢中纵波91mm范围相当于横波50mm范围。
3.2.1.2 方法把探头置于校验试块上使背面/弧面回波等于或超过必须校核线性范围的位置。
调整时基,使第一和第六次底波分别与第一和最后的刻度标志一致。
滑板 欧洲标准

滑板欧洲标准
在滑板运动中,欧洲标准主要由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制定。
虽然没有特定的滑板运动的欧洲标准,但以下是涵盖滑板相关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欧洲标准的一些例子:
1. EN 13613: 运动用护具 - 滑板用鞋
该标准规定了用于保护滑板运动员脚部的滑板鞋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2. EN 1078: 自行车、滑板和滑轮溜冰头盔
该标准适用于自行车、滑板和滑轮溜冰等运动的头盔,并规定了头盔的冲击吸收性能、便利性和稳定性等要求。
3. EN 13688: 个人防护装备 - 通用要求
虽然不是针对滑板运动设计的标准,但该标准规定了个人防护装备的通用要求,如服装和护具,可能适用于滑板运动员的保护。
这些是一些与滑板运动相关的欧洲标准的示例,但请注意,具体适用的标准可能因地区、国家和滑板的使用环境而异。
建议你在欧洲地区从事滑板运动时,了解当地的安全标
准和规定,并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滑板装备和护具,以确保安全和合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表征及校验——第3部分:组合设备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参考标准 (1)3 测试与报告的描述 (1)3.1 综述 (1)3.2 超声仪器检查 (2)3.3 探头检查 (3)3.4 系统检查:探头、电缆与超声仪器组合 (5)1 适用范围本标准描述了利用适当的标准校验试块验证超声仪器(即按EN12668-1:1999 和EN12668-2:1998 确定的仪器与探头组合)的方法和验收标准。
这些方法并不提供设备对于实际应用的适用性。
所描述的方法适用于操作者在现场或车间条件下使用。
这些方法仅适用于A-扫描显示的脉冲回波装置,装置具有步进不大于2dB的增益控制或已校准的衰减器,并使用接触法试验。
这些方法规定用于手工检测设备。
对于自动化检测,可能需要不同的测试,以保证其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EN12668-3:2000 的要求不适用于专用超声测厚仪的组合。
2 参考标准(说明略)EN 12223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1 号校验试块规范PrEN 12668-1:1999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1 部分:仪器PrEN 12668-2:1998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2 部分:探头EN 27963 钢焊缝-焊缝超声检验用的2 号校验试块(ISO 7963:1985)3 测试与报告的描述3.1 综述本标准中所描述的方法连同校核频率已在表1中概述。
校核的依从性应记录在超声检验报告上。
表1 组合设备的测试3.2 超声仪器检查3.2.1 时基线性3.2.1.1 综述利用EN 27963 或EN 12223 规定的标准校验试块以及正常的纵波探头或横波斜探头进行本校核。
在至少等于后续测试应用的范围内的线性应作校核。
在适当情况下,钢中纵波91mm范围相当于横波50mm范围。
3.2.1.2 方法把探头置于校验试块上使背面/弧面回波等于或超过必须校核线性范围的位置。
调整时基,使第一和第六次底波分别与第一和最后的刻度标志一致。
用其余四次回波校核线性。
依次提高底波到近似相同的高度,例如80%满屏高。
每个回波的前沿应位于相应的格线上。
在第一和第六次回波位置固定的情况下,以相同屏幕高度校核,任何与理想位置的偏差应在规定的允差内。
3.2.1.3 允差线性的偏差不应超过满屏宽的±2%。
3.2.1.4 校核频率对于每周使用的超声仪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校核。
3.2.2 设备增益线性3.2.2.1 综述本校核是监视影响设备增益的两种特性的综合结果,即放大器线性和已校准增益控制的精度。
本测试可使用任意的标准校验试块,最好使用与后续测试相关的探头。
应在超声仪器控制(频率、范围脉冲、能量等)转换到后续测试使用位置的情况下进行线性校核。
可调抑制和扫掠增益应关闭。
3.2.2.2 方法把探头置于校验试块上,获得来自小反射体的反射信号,例如EN 27963试块上的5mm孔。
调整增益设置,使该信号达到80%满屏高,记下已校准增益控制的读数(dB)。
然后增加增益2dB,确认信号上升超过满屏高(101%)。
恢复增益为原始值,然后减小增益6dB,确认信号振幅下降到大约40%屏高。
连续三次以6dB增量减小信号,确认信号振幅分别下降到20% 、10%和5%屏高。
3.2.2.3 允差在下述表2给出范围内的信号振幅是可以验收的。
表2 增益线性的验收范围3.2.2.4 对数放大器如果超声仪器使用的是对数放大器,条款3.2.2.1和3.2.2.3应代之以按照制造商规范的仪器输入/输出振幅精度的全面测试。
测试应验证其误差在任意20dB 跨距内不超过±1dB和任意60dB跨距内不超过±2dB。
3.2.2.5 校核频率对于每周使用的超声仪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校核。
3.3 探头检查3.3.1 探头入射点3.3.1.1 综述本校验仅适用于斜探头。
可在EN 27963或EN 12223带有圆柱反射体(四分之一象限)的标准校验试块上校核探头入射点。
应在校核波束角度之前进行探头入射点校核。
3.3.1.2 方法把探头置于试块适当的侧面位置,获得来自四分之一象限的反射。
前后移动探头,使反射信号振幅最大,注意探头的移动应平行于试块侧面。
当振幅达到最大时,正确的探头入射点应对应试块上标志象限几何中心的刻线。
探头入射点的测量应具有可重复性并在±1mm之内。
如果测量的位置与标记偏差大于1mm,则应在探头侧面标记新的位置,并且记录和用于后续的探头校核以及缺陷测绘。
3.3.1.3 允差允差与应用有关。
但是对于缺陷测绘,推荐探头入射点为已知位置的±1mm 之内。
3.3.1.4 校核频率与探头使用及扫查表面粗糙度造成的磨损速率有关。
当探头连续使用时,应至少每几个小时进行校核;此外,对于每天使用的探头应该进行每日校核。
3.3.2 波束角度3.3.2.1 综述EN27963和EN12223中规定的参考试块提供了快速校核波束角度的方法。
如果需要较高的精确度,应利用prEN12668-2:1998中所述方法之一来确定角度。
3.3.2.2 方法把探头置于校验试块上,建立一个来自选定孔的信号。
前后移动探头,使孔信号最大。
当信号达到最大振幅时,可从所测定的探头入射点下方对应校验试块的刻槽读出波束角度。
应记录测量值与标称角度之间的偏差。
3.3.2.3 允差利用上述方法测量的波束角度可精确到大约±1.5°。
除非已经知道探头的使用历史,否则以前标记的探头角度不应看作是精确的,特别是70°或更大角度的探头,或者旧探头。
推荐的方法是在探头上标记最新测量的角度并记录作为以后探头校核和/或缺陷测绘应用的参考。
允差将取决于应用,但是对于某些方法来说,推荐的角度允差是在±2°以内。
3.3.2.4 校核频率校核频率取决于探头因为使用以及扫查表面粗糙度引起磨损的速率。
当探头连续使用时,至少应每隔几小时就进行校核;此外,对于每天使用的探头应进行每日校核。
3.3.3 同时校核入射点与波束角度这种方法需要利用的参考试块含有至少3个并最好是4个或更多的横孔,具有不同深度。
依次使来自每个孔的直接反射回波达到最大,在每种情况下测量孔中心投影至探头前表面的距离(a')(前沿距离-译注)。
在通过参考试块截面的刻度图形上对应孔深测绘这些距离,绘出通过这些点的直线,可以同时确定探头入射点和波束角度(见图1)。
图1 同时确定探头入射点和波束角度1 斜率=波束角度;x 探头入射点3.4 系统检查:探头、电缆与超声仪器组合3.4.1 基本数值的测量用户在最初应利用3.4.2和3.4.3给出的方法确定信噪比和脉冲持续时间的基本数值。
这些数值应当既是对于后续测试使用的实际探头与超声仪器的测量,也是所用探头型号与超声仪器型号每种组合的测量。
在这些最初的基本测量中,相关的超声仪器控制,例如频率、脉冲能量、抑制、脉冲重复频率,应与后续校核所用的参数相同。
最初的基本测量所用的试块型号与电缆型号及长度也应与后续校核所用的相同。
这些最初的基本测量所用的超声仪器和探头应依从prEN12668-1:1999和prEN12668-2:1998。
这些数值用作基本数值以便与以后校核的测量值进行比较。
3.4.2 物理状态与外观3.4.2.1 方法目视检查超声仪器、探头、电缆以及校验试块的外观有无能够影响系统当前操作或以后的可靠性的物理损伤或磨损。
特别要检查探头面有无物理损伤或磨损。
如果探头是分割型的组合探头,还应检查元件是否正确组合。
检查电接触的不稳定性。
3.4.2.2 校核频率每天使用的设备应每天校核一次。
3.4.3 灵敏度与信噪比3.4.3.1 综述本校核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以便于操作者鉴别组合设备的性能是否变坏。
这些校核仅用于监视原来工作良好的设备的固定组合的连续性能。
测量的信噪比与用户对特定型号的超声仪器与探头确定的基本数值进行比较。
这里给出一个校核灵敏度简单方法,但不能作为按检验及所用检测标准的要求来确定检验灵敏度的方法。
适合使用带有小直径孔的EN12223校验试块,或者带有5mm 直径孔的EN27963试块。
校核灵敏度应使用相关的超声仪器控制,例如频率、脉冲、能量、抑制、脉冲重复频率、范围设置,应设置到基本数值测量时所用的位置。
未校准的增益控制应设置到最大或者以前确定的位置。
所用电缆型号及长度应与基本数值测量时所用的相同。
在后面的测试中应使用同样的超声仪器设置。
3.4.3.2 方法灵敏度校核时,把探头置于选定的校验试块上,调整其位置,使来自所用横孔的信号最大。
调整校准控制(dB)把该信号设置为20%屏高并记下此时增益控制的读数。
把探头从试块上移走并将探头面上的耦合剂擦掉。
把探头放在一边,利用校准控制,增大增益,直至与目标孔相同范围上的整个系统噪声达到20%屏高,记下此时增益控制的新读数。
第一次的增益测量记录提供了探头与超声仪器灵敏度的校核,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之间的差异(dB)给出信噪比。
在每种情况下,都要在基本数值测量选定的特定范围上校核这些参数。
3.4.3.3 允差灵敏度和信噪比应在由用户对该种探头和超声仪器进行的基本数值测量的6dB以内。
3.4.3.4 校核频率对于每周使用的探头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校核。
3.4.4 脉冲持续时间3.4.4.1 综述这是探头和超声仪器组合校核,类似于prEN12668-2:1998 所述,测量对脉冲形状、匹配、放大器带宽、内置抑制以及滤波电路对信号显示的影响。
所测量的脉冲持续时间与用户对于一定型号的超声仪器和探头所确定的基本数值比较。
脉冲持续时间校核只需要显示在经校准的时基上,对于横波探头为EN27963 或EN12223标准校验试块的半径反射信号,对于纵波探头为底面回波信号。
校核时应使用相关的超声仪器控制,例如频率、脉冲能量、抑制、脉冲重复频率、范围设置,应设定在基本测量时使用的位置。
所用电缆的型号及长度应与基本测量使用的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后续的检测应使用相同的超声仪器设置和电缆。
3.4.4.2 方法利用经校准的时基来测量脉冲持续时间,通过适当的设定,调整反射信号振幅达到100%屏高。
测量10%屏高的信号宽度(以毫米为单位)。
如果有需要,可以把测量的毫米转换为微秒。
3.4.4.3 允差脉冲持续时间不应大于用户对这种型号探头及超声仪器在相同仪器设置下得到的基本测量的1.5倍。
3.4.4.4 校核频率每周使用的探头,至少每周校核一次。
对于横波探头,可以结合探头入射点进行校核(见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