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3.1 大气压强的测定和变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压强》(上课用)PPT课件

伪气功师称有“空手吸盆” 伪气功师称有“空手吸盆” 的特异功能,进行招摇撞骗。 的特异功能,进行招摇撞骗。其 做法是先偷偷的把塑料挂衣钩的 吸盘紧密的压在平滑的脸盆底面, 吸盘紧密的压在平滑的脸盆底面, 然后只要用手抓住隐藏的挂衣钩, 然后只要用手抓住隐藏的挂衣钩, 就能把装有一定质量的水的脸盆 提起来。 提起来。 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退出
思考
?
5、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 、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 小心地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 小心地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这是 因为( 因为( B ) A 纸片太轻了 B 空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C 水把纸片粘住了 D 水由于惯性处于静止状态
退出
思考
汞
1
大气压强的测定
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 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1、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2、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使液面上升2cm。 3、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4、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5、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学海 导航
活动三:大气压的测量 活动三:
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想知道世界上 第一个精确 测出大气压值 的实验吗?
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值
问题的引出:我们做过“覆杯” 实 验,不用纸板,你还有办法不 让杯 的中水流出来吗?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分析: 分析:
1.托里拆利( 1.托里拆利(意大利 )实验 托里拆利
退出
思考
?
5、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 、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 小心地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 小心地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这是 因为( 因为( B ) A 纸片太轻了 B 空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C 水把纸片粘住了 D 水由于惯性处于静止状态
退出
思考
汞
1
大气压强的测定
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 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1、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2、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使液面上升2cm。 3、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4、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5、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学海 导航
活动三:大气压的测量 活动三:
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想知道世界上 第一个精确 测出大气压值 的实验吗?
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值
问题的引出:我们做过“覆杯” 实 验,不用纸板,你还有办法不 让杯 的中水流出来吗?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分析: 分析:
1.托里拆利( 1.托里拆利(意大利 )实验 托里拆利
华《大气压强》第一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共13张)

(2)将杯内装满水,不留气泡,仍用硬纸片盖住瓶口,用手 按住,并颠倒过来,放手后,发现_纸___片__并__未__落__下___。 (3)将杯转向不同的方向,视察硬纸片发现_纸__片___也__未__落__下___。
想一想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 强。那么,存在于地球周围的大气是否会对浸入它内 部的物体产生压强呢?
2、大气压强是可以测定的: 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可维持760mm水银柱 1atm=1.013×105Pa
3、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大气压强的测量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大气压很大,为什么没有把房子压塌?
因为房子内也有大气,房子内外受到大气的压力 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房子不会被压塌内有空气。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托里拆利实验: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1643年通过实验进行了 大气压强的测定。
结论:
1、大气压可维持760mm水银柱 2、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ρgh = 13.6 103kg/m3 9.8N/kg 0.76m = 1.013 105Pa
3、1atm= 1.013 105Pa
一、大气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这个压强称为 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及方向
1、大气压是如何产生的呢? 2、方向又是如何呢? 3、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什么?
马德堡半球实验
早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一个著 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两个铜半球紧紧地靠在一起,16匹 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 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体会一下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想一 想这是为什么?
想一想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 强。那么,存在于地球周围的大气是否会对浸入它内 部的物体产生压强呢?
2、大气压强是可以测定的: 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可维持760mm水银柱 1atm=1.013×105Pa
3、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大气压强的测量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大气压很大,为什么没有把房子压塌?
因为房子内也有大气,房子内外受到大气的压力 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房子不会被压塌内有空气。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托里拆利实验: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1643年通过实验进行了 大气压强的测定。
结论:
1、大气压可维持760mm水银柱 2、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ρgh = 13.6 103kg/m3 9.8N/kg 0.76m = 1.013 105Pa
3、1atm= 1.013 105Pa
一、大气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这个压强称为 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及方向
1、大气压是如何产生的呢? 2、方向又是如何呢? 3、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什么?
马德堡半球实验
早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一个著 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两个铜半球紧紧地靠在一起,16匹 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 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体会一下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想一 想这是为什么?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2.3《大气压强》ppt课件(3)

大 气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___。
实验:
把一支玻璃管插入水中,当用另一支玻璃管对 它的上端吹气时,有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现 象? 实验现象:有水从管口喷出。 当用另一支玻璃管对它 的上端吹气时,此处空 气流速大,气压小,在 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杯中 的水从玻璃管中压出, 所以会有水喷出。
空气
化 油 器 示 空气、汽油 意 混合气体 图
1.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在空气中飞 行,利用了下列什么原理( C ) A.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小 B.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大 C.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小 D.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大 2.想象一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 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C ) A.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压也喷不出雾来
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的
机 翼 B
A
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 横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 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流速上方比 下方大。因此上方压强小,下方压强大。
结论: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
同产生压强差,这就是飞机向上的升力.
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 “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 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 图所示),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 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
当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吹 气时,硬币上方气体的流速大于下方气体的 流速。硬币跳起来是因为硬币上下方的空气 产生的压强大小不同。
流动空气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是:
流动的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为什么列车站台上都有 一条安全线,列车行驶 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 以内的区域?
大气压强课件ppt

大气压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结词
大气压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天气和气 候方面。
详细描述
大气压强的变化会引起天气的变化,如低气压条件下 容易出现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这会给人们的生产 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可以 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天气的影响,比如在恶劣天气条 件下减少外出或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对于 一些需要户外作业的行业,如建筑、农业等,可以在 低气压条件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避免意外事故的 发生。
空气流通和舒适度。
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如建筑物高度过 高或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可能 会导致空气流动不畅或出现负压 现象,影响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
。
高压锅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原理
高压锅中存在高温高压的环境,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锅内的压 力高于正常大气压,使得水的沸点升高,烹饪时间缩短。
应用
高压锅常用于烹饪难以煮熟的食物,如肉类、豆类等,可缩短烹饪 时间并提高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对流
由于大气温度的变化,大气压强会 产生对流现象,即高压区和低压区 之间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流动。
02
大气压强的测量
气压计的种类及原理
气压计的种类
主要包括水银气压计、数字气压计、真空表等。水银气压计 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表示大气压强;数字气压计则是利用传 感器和电子电路来测量大气压强;真空表则通过测量真空压 力来反映大气压强。
来晴朗的天气。
气压的差异还影响了降水的类型 和强度,例如在低压系统中常常 出现暴雨和飓风等强降水天气。
05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建筑物通风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原理
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建筑物通 风系统中的空气会受到压力作用 ,使得空气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压力 压强 3《大气压强》课件2 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12/3/2021
第十一页,共十二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大气压强。通过以上的许多例子,得到结论:大气压强是真实地存在(cúnzài)于我们周围的。我们通常 把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5) 生物实验室里使用的“移液管”。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大气压强
No 工作的。1.大气压强是真实地存在(cúnzài)于我们周围的,通常把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3.测量大气
压强的常用仪器: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其原理都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工作的
Image
12/3/2021
第十二页,共十二页。
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12/3/2021
第四页,共十二页。
3.既然大气压强 是真实存在 着的,
(cúnzài)
那么,大气压强到底 有多大呢?
12/3/2021
第五页,共十二页。
4.如何 测量大 (rúhé) 气压强呢?
12/3/2021
第六页,共十二页。
结论:托里拆利实验表明(biǎomíng): 无论玻璃管的粗细有多大或是玻璃 管是否倾斜,大气压强都能够支持
验表明在海拔为3000m以内,海拔
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
100Pa.
(2)天气的状况
12/3/2021
第八页,共十二页。
6.测量(cèliáng)大气压强的仪器:气压计
7.气压计分为两类: (1)水银气压计;
(2)金属合气压计。
12/3/2021
第九页,共十二页。
8.大气压强的应用若干(ruògān)实例
大气压强
12/3/2021
第一页,共十二页。
1.想想议议
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具有 压强 ,空气和液体一样 (yāqiáng) 也具有流动性和重量,那 么,大气是否也一样具有 压强 呢1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大气压强》(共28张PPT)

三、大气压强的大小 约为76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的数值 为1.01×105帕
练习
1、小江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 操作能达 到目的的是 ( B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易拉罐变瘪 D.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通过虹吸管换掉鱼缸中的水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打针 吸饮料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鸡 蛋 入 杯
打 针 打气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离
心 式 水 泵
液 压 机 活塞式抽水机
一、大气压强的定义 大气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这个
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二、大气压强的方向 —— 各个方向
2
大气压强
几个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据:
1、覆杯实验; 2、易拉罐被压扁的实验; 3、瓶“吞”蛋实验;
……
二、大气压强的测定
水银柱产 生的压力 和大气压 产生的托 力是相等 的。
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 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1、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2、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3、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4、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5、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大气压很大, 为什么没有 把房子压塌?
因为房子内也有大气,房子内 外受到大气的压力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房子不会被压塌内有空气。
2 大气压强的变化
海拔与大气压强
气体压强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2 大气压强的变化
气 体 压 强 对 液 体 沸 点 的 影 响
练习
1、小江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 操作能达 到目的的是 ( B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易拉罐变瘪 D.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通过虹吸管换掉鱼缸中的水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打针 吸饮料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鸡 蛋 入 杯
打 针 打气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离
心 式 水 泵
液 压 机 活塞式抽水机
一、大气压强的定义 大气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这个
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二、大气压强的方向 —— 各个方向
2
大气压强
几个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据:
1、覆杯实验; 2、易拉罐被压扁的实验; 3、瓶“吞”蛋实验;
……
二、大气压强的测定
水银柱产 生的压力 和大气压 产生的托 力是相等 的。
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 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1、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2、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3、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4、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5、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大气压很大, 为什么没有 把房子压塌?
因为房子内也有大气,房子内 外受到大气的压力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房子不会被压塌内有空气。
2 大气压强的变化
海拔与大气压强
气体压强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2 大气压强的变化
气 体 压 强 对 液 体 沸 点 的 影 响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节-大气的压强(课件-60张ppt)

现象
高原上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低,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需要用压力锅来做饭
原理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实例分析
探索思考3.当外界气压较低时,液体的沸点也会较低,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那么,食物就更容易烧熟,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因为虽然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但由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不能达到足够的温度,所以较难被烧熟。(注意:不要将液体容易沸腾跟食物容易烧熟混为一谈)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学习目标
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3.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产和生活器具。
4.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
×
B
×
C
√
D
×
知识点3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生活用具
真空压缩袋
吸尘器
离心式水泵
图示
生活用具
真空压缩袋
吸尘器
离心式水泵
工作原理
将要存放的物品放入真空压缩袋里,抽出袋内的空气,外界的大气压就会把物品压得扁扁的
C
[解析] 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时,会因为气压减小和缺氧等,产生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
知识点6 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重点
1.教材第61页活动:探究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实验操作
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气压增大
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气压降低
覆杯实验
高原上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低,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需要用压力锅来做饭
原理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实例分析
探索思考3.当外界气压较低时,液体的沸点也会较低,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那么,食物就更容易烧熟,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因为虽然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但由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不能达到足够的温度,所以较难被烧熟。(注意:不要将液体容易沸腾跟食物容易烧熟混为一谈)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学习目标
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3.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产和生活器具。
4.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
×
B
×
C
√
D
×
知识点3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生活用具
真空压缩袋
吸尘器
离心式水泵
图示
生活用具
真空压缩袋
吸尘器
离心式水泵
工作原理
将要存放的物品放入真空压缩袋里,抽出袋内的空气,外界的大气压就会把物品压得扁扁的
C
[解析] 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时,会因为气压减小和缺氧等,产生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
知识点6 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重点
1.教材第61页活动:探究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实验操作
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气压增大
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气压降低
覆杯实验
《大气压强》(上课用)PPT课件讲课讲稿

这个示数 和大气对 活塞的压 力怎样?
这是受力 面积吗?
二: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想知道世界上 第一个精确 测出大气压值 的实验吗?
托里拆利的实验--水银气压计 单位:毫米汞柱
巩固练习
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下一张
原理: P大气=P水银=ρgh
h=76cm
A
A
讨论: (1)为什么管子倒转时, 管内水银面会下降? (2)为什么降到一定程度 后又不继续下降? (3)哪一段水银柱是由大 气压强托住的?大气压用 什么来表示?
原理是什么? 评估有何问题
对吸盘来说受到两个力作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向上的拉 力,一个是大气压向下的压力 作用。当慢慢向上拉时,刚刚 拉脱时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大气 对吸盘的压力,用刻度尺测出 吸盘的直径或者半径求出它的 面积,利用P=F/S可求出大气 压的大小。
(1)这个实验根据什么公式来测大气压? (2)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3)为什么要把吸盘吸在光滑水平板上而不直接吸在桌子
活动一: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运用你手边的材料怎么 证明出大气压强的存在呢?
观察实验
趣味实验—你来观察
“变形”实验 1
瓶子吃鸡蛋
鸡蛋压入瓶中是什么原因?
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放入瓶中, 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 蛋会慢慢进入瓶内
“覆杯”实验2
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一件令 人既惊奇叉困惑的事情:他们的市长、发明抽气机的奥 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35.5 cm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 起,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每队各八匹马)向相 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如图所示.当这16匹马竭尽全力终 于把两个半球拉开时,竟然像放炮一样发出了巨大的响 声.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_大__气__压___的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
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__实__验____。
整合方法·提升练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 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 识证明你的判断。
S乙
A、B、D 错误。 【答案】C
整合方法·提升练
15.如图所示,吸盘由于受到_大__气__压___的作用会紧紧“吸附” 在墙壁上;又由于吸盘与墙壁间有_摩__擦__力_,所以即使在吸 盘的挂钩上挂一定的物体,吸盘也不会脱落。
整合方法·提升练
16.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 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设每个正方体的重力为 G,底面积为 S,甲、乙两图中正方 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甲图中 5 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 F 甲=5G,受力面积:S 甲=3S;乙图中 3 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F 乙=3G,受力面积:S 乙=2S;根据 p=FS可得,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
F甲 比为 p 甲∶p 乙=FS甲乙=FS甲甲×FS乙乙=FF甲乙×SS甲乙=53GG×23SS=10∶9,故 C 正确,
2.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马__德__堡__半__球____ 实验。
夯实基础·巩固练
3.意大利科学家_托__里__拆__利__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1个 标准大气压p0=__1_.0_1_3_×__1_0_5 Pa。
夯实基础·巩固练
4.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D )
【点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S
=
V h
=
2.5 cm3 4.00 cm
=
0.625
cm2 =
6.25×10-5 m2,p=FS=6.256×.140N-5 m2=1.024×105 Pa。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用易拉罐、水、橡皮泥和酒精灯按图示装置体验大气压的存 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易拉罐被压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B.易拉罐被压瘪也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用酒精代替水注入罐中也能完成实验 D.罐口不用橡皮泥堵住也能观察到罐被压瘪
夯实基础·巩固练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 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 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6_.4____N。
【点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所以拉力大小是6.4 N。
夯实基础·巩固练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_1_.0_2_4_×__1_0_5__Pa。
夯实基础·巩固练
11.【2018•无锡】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 mL的注射器、0~10 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 验步骤如下。
(1) 如 图 甲 , 用 刻 度 尺 测 出 注 射 器 有 刻 度 部 分 的 长 度 L = ___4_.0_0___cm。
【点拨】注射器可容纳药水的容积为2.5 mL=2.5 cm3,这 2.5 cm3的刻度长度由刻度尺可读出为4.00 cm。
整合方法·提升练
解: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 证明: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取管底液片 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因为液体深度h左>h右,所以p向右>p向左, 因为F=pS,而液片左右的面积S相等,所以F向右>F向左,液 片将向右移动,管内的水从A端流出。
夯实基础·巩固练
8.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 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 高度差将力
C.手握饮料瓶的力 D.饮料瓶对饮料的支持力
夯实基础·巩固练
7.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 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 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探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_大__气__压___存在的证据。
整合方法·提升练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黏住了硬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硬纸片掉下来了,排除 了硬纸片是被水黏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 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 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_变__短_____(填“变短”“变长”或 “不变”)。
12 D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3 C
14 (1)大气压 (2)变短
17 B
15 大气压;摩擦力
16
(1)大气压 (2)实验 (3)如果把手指移 开,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
答案显示
夯实基础·巩固练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__重___力___并且具有 _流__动__性___。
夯实基础·巩固练
探究培优·拓展练
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
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 Pa
B.1.1×105 Pa
C.1.01×105 Pa
D.0.96×105 Pa
探究培优·拓展练
【点拨】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G1=(0.88+0.1) kg×10 N/kg=9.8 N,设活塞受到的摩擦力为 f,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F,对 活塞受力分析得 f+F=G1=9.8 N;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G2=(0.46+0.1) kg×10 N/kg= 5.6 N,对活塞受力分析得 F-f=G2=5.6 N; 两式联立解得 F=7.7 N; 所以 p=FS=7×71.07-N5 m2=1.1×105 Pa。
夯实基础·巩固练
9.如图所示,塑料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并压紧, 然后将杯悬空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落下,是因为 _大__气__压___的作用。若此时在杯底用针扎一个小孔,观察到 的现象是水__会__洒__落__(填“水会洒落”“水不会洒落”或“水 会从小孔喷出”)。
夯实基础·巩固练
10.【2018•恩施州】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 地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 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__小__于____(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760 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 管内水银柱最终会__下__降__至__管__内__外__液__面__相__平___。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 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 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
夯实基础·巩固练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答案】B
A.60 N
B.600 N
C.6 000 N
D.60 000 N
夯实基础·巩固练
5.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 嘴唇上,原因是( B ) A.唾液把瓶黏住了 B.瓶内气压减小了 C.瓶外气压增大了 D.瓶子质量减小了
夯实基础·巩固练
6.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A )
探究培优·拓展练
17.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 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 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 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 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 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 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
华师版 八年级上
第二章 压力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的测定和变化
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__实__验____。
整合方法·提升练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 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 识证明你的判断。
S乙
A、B、D 错误。 【答案】C
整合方法·提升练
15.如图所示,吸盘由于受到_大__气__压___的作用会紧紧“吸附” 在墙壁上;又由于吸盘与墙壁间有_摩__擦__力_,所以即使在吸 盘的挂钩上挂一定的物体,吸盘也不会脱落。
整合方法·提升练
16.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 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设每个正方体的重力为 G,底面积为 S,甲、乙两图中正方 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甲图中 5 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 F 甲=5G,受力面积:S 甲=3S;乙图中 3 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F 乙=3G,受力面积:S 乙=2S;根据 p=FS可得,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
F甲 比为 p 甲∶p 乙=FS甲乙=FS甲甲×FS乙乙=FF甲乙×SS甲乙=53GG×23SS=10∶9,故 C 正确,
2.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马__德__堡__半__球____ 实验。
夯实基础·巩固练
3.意大利科学家_托__里__拆__利__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1个 标准大气压p0=__1_.0_1_3_×__1_0_5 Pa。
夯实基础·巩固练
4.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D )
【点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S
=
V h
=
2.5 cm3 4.00 cm
=
0.625
cm2 =
6.25×10-5 m2,p=FS=6.256×.140N-5 m2=1.024×105 Pa。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用易拉罐、水、橡皮泥和酒精灯按图示装置体验大气压的存 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易拉罐被压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B.易拉罐被压瘪也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用酒精代替水注入罐中也能完成实验 D.罐口不用橡皮泥堵住也能观察到罐被压瘪
夯实基础·巩固练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 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 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6_.4____N。
【点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所以拉力大小是6.4 N。
夯实基础·巩固练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_1_.0_2_4_×__1_0_5__Pa。
夯实基础·巩固练
11.【2018•无锡】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 mL的注射器、0~10 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 验步骤如下。
(1) 如 图 甲 , 用 刻 度 尺 测 出 注 射 器 有 刻 度 部 分 的 长 度 L = ___4_.0_0___cm。
【点拨】注射器可容纳药水的容积为2.5 mL=2.5 cm3,这 2.5 cm3的刻度长度由刻度尺可读出为4.00 cm。
整合方法·提升练
解: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 证明: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取管底液片 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因为液体深度h左>h右,所以p向右>p向左, 因为F=pS,而液片左右的面积S相等,所以F向右>F向左,液 片将向右移动,管内的水从A端流出。
夯实基础·巩固练
8.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 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 高度差将力
C.手握饮料瓶的力 D.饮料瓶对饮料的支持力
夯实基础·巩固练
7.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 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 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探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_大__气__压___存在的证据。
整合方法·提升练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黏住了硬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硬纸片掉下来了,排除 了硬纸片是被水黏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 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 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_变__短_____(填“变短”“变长”或 “不变”)。
12 D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3 C
14 (1)大气压 (2)变短
17 B
15 大气压;摩擦力
16
(1)大气压 (2)实验 (3)如果把手指移 开,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
答案显示
夯实基础·巩固练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__重___力___并且具有 _流__动__性___。
夯实基础·巩固练
探究培优·拓展练
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
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 Pa
B.1.1×105 Pa
C.1.01×105 Pa
D.0.96×105 Pa
探究培优·拓展练
【点拨】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G1=(0.88+0.1) kg×10 N/kg=9.8 N,设活塞受到的摩擦力为 f,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F,对 活塞受力分析得 f+F=G1=9.8 N;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G2=(0.46+0.1) kg×10 N/kg= 5.6 N,对活塞受力分析得 F-f=G2=5.6 N; 两式联立解得 F=7.7 N; 所以 p=FS=7×71.07-N5 m2=1.1×105 Pa。
夯实基础·巩固练
9.如图所示,塑料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并压紧, 然后将杯悬空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落下,是因为 _大__气__压___的作用。若此时在杯底用针扎一个小孔,观察到 的现象是水__会__洒__落__(填“水会洒落”“水不会洒落”或“水 会从小孔喷出”)。
夯实基础·巩固练
10.【2018•恩施州】如图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 地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 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__小__于____(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760 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 管内水银柱最终会__下__降__至__管__内__外__液__面__相__平___。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 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 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
夯实基础·巩固练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答案】B
A.60 N
B.600 N
C.6 000 N
D.60 000 N
夯实基础·巩固练
5.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 嘴唇上,原因是( B ) A.唾液把瓶黏住了 B.瓶内气压减小了 C.瓶外气压增大了 D.瓶子质量减小了
夯实基础·巩固练
6.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A )
探究培优·拓展练
17.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 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 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 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 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 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 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
华师版 八年级上
第二章 压力 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的测定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