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西方古代建筑之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感谢下载
1
一、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与宝库。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更是对西方建筑艺术 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特点主要是和谐、完 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则是这些风格 特点的集中体现。
(一)柱式及以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 庙建筑 1、柱式 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
感谢下载
10
the end.
感谢下载
11
(三)造型特点 1、柱式 古罗马建筑在造型方面有意识地借鉴和继承了古希
腊建筑造型的一般特点,特别是柱廊的使用,常常 鲜明地表现出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承继关系。
万神庙(Pantheon),它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带穹顶的巨大的混凝土圆桶,这种以“圆”
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而在它的大门入口处,又靠着一个典型的
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更准确 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追 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 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 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 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感谢下载
2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 也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 有三种,即多立克 (Doric Order)、爱奥 尼(Ionic Order)和科林 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这些柱式,不仅 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 谐、完美、崇高的风格, 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 出和谐与完美的特点。
感谢下载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 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科林斯,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克相似。以科林斯柱式 为构图原则的宙斯神庙。
感谢下载
6
二、古罗马建筑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两者的区别
一)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开欧洲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明地 建筑的先河。古希腊建筑以明快、端庄、典雅的造 型成为后世建筑艺术的典型,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 柱结构,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石梁一般是5—6米, 最长不过7—8米。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 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 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粘材料。柱式体系是古希 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建筑风格与流派古希腊建 筑主要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柱廊、广场 等。
二)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 ,在建筑形 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材料是火山灰混 凝土,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古罗马建筑新 创了拱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 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 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发展了古希腊 的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 造出柱式同拱的组合.如柱式和连续点,古罗 马建筑不仅是对古希腊建筑造型风格等各方 面的继承,更是一种革新与发展。
Thank you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二)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二)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透明感:古希腊建筑注重光线的利用,建筑内外的空间流通,创造出开放、通透的氛围。
•对称性:古希腊建筑非常注重对称美,建筑的各个部分左右对称,使整体看起来平衡和谐。
•柱式建筑:古希腊建筑中使用柱式结构,以多种不同的柱式进行装饰,如多立克式、科林斯式等。
•建筑材料:古希腊建筑主要采用大理石、石灰石等天然石材,并注重建筑的雕饰和细节处理。
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空间感:古罗马建筑具有广阔的空间感,多采用穹顶、拱形结构等,使建筑内部显得宏伟壮观。
•强调实用性:古罗马建筑注重实用性,建筑结构稳固坚实,内部设施完备,如公共浴场、温泉、剧院等。
•拱门与穹顶:古罗马建筑中广泛使用拱门和穹顶,使建筑更加稳固,并创造出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
•园林建筑:古罗马建筑也注重园林设计,通过花园、喷泉等元素营造优美的环境氛围。
以上为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一些特点,这些建筑风格在当今世界仍然影响着我们,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
关于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比较

关于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比较摘要:古希腊柱式的经典,古罗马穹顶的宏伟,中世纪教堂的压抑与沉重,文艺复兴建筑中叹咏的人文情怀,巴洛克的光芒,古典主义的理性,18世纪之前的建筑一路走来,脉络清晰得可以让那些美丽的词汇作为历史坐标,代替枯燥的数字。
关键词:拱券技术,混凝土,承重墙,木结构,拱顶体系,柱式的发展与定型正文: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是西方古典建筑的根源,在学习中我们掌握其建筑特点与艺术技术成就。
一、建筑风格的比较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它的建筑集中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
古希腊艺术杰作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肃穆的伟大。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
古罗马的建筑则是全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宝贵成就,但生性奔放的罗马人却没有继承希腊建筑中的凝重,却赋予建筑一种热烈、富丽、喧闹的气氛。
古罗马建筑以其辉煌的拱券和公共建筑向世界展示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古罗马将柱式与拱券完美的结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柱式的比较A古希腊柱式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
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1. 多立克其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2. 爱奥尼柱式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3. 科林斯它的柱身与爱奥尼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檐口檐壁额枋柱头柱身阶座阶座从比例与规范来看,多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西方古代建筑之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2、世俗的情感性 在艺术风格方面,它们也追求和谐,追求完美,追求崇高, 但已不是一种“神圣”的和谐、完美、崇高了,而是现实刺 激的“崇高”,有的“崇高”还直接与某种“悲剧”情绪相 联系,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它那完美、和谐、崇高的造 型,因与其功能性的悲剧意味相联系着,是沐浴着奴隶血泪 的一种崇高。所以,这种崇高、完美,更具有了世俗性,它 能让人赞叹、使人振奋,但难以产生像希腊神庙的那种“神 圣”感。这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和谐、完美、崇 高与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最大区别。
2、“穹拱” 在屋顶造型方面,古罗马人更是极大地革新了古希 腊建筑的造型方式,将古希腊习用的梁柱结构,代 之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从而在屋顶造 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 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 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 别。古罗马建筑在表现和谐、完美、崇高的同时, 具有了一种明显的“圆”味。
(四)意义 古希腊建筑:建筑的配置与环境紧密结合,采用几何 性对称性和直交网格为控制因素。富有雕塑性表达明 晰的结构内外廊以及创造的三大柱式对世界建筑的影 响深远。 古罗马建筑:它们常以严格的轴线为基础来组织, 并赋予轴线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性以及其对室内空间的 拓展和多样化的使用,这与其积极的外部空间相呼应。 罗马使用了古典柱式,却用了一种根本上创新的方式 使它赋予了一种在空间上整合的新型环境的特征。罗 马庙宇森林柱子发展为深的门廊而内殿成为了一个与 进坛同宽的统一空间。其行式被日后的教堂影响深远。
为构图原则的宙斯神庙。
二、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 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这 种“继承”不仅是从时间先 后来说的,而是从建筑艺术 的根本风格来讲的。二者根 本风格的内容都是人的意识 与人的尺度。不过,这种人 的意识与人的尺度,在古罗 马建筑中又有了新的含义, 正是这种新的含义,推动了 古罗马建筑艺术在古希腊建 筑艺术的基础上大踏步地前 进。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一)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一)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简洁与对称:古希腊建筑强调简约和对称美,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平衡感。
建筑物的主体通常为矩形或正方形,形式上源自寺庙设计的典型例子。
•柱廊和柱式:柱廊是古希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排排直立的柱子支撑着墙面或屋顶。
古希腊的柱式包括多种类型,如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等。
•使用大理石:古希腊建筑多采用大理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大理石具有坚固耐用、容易雕刻和美丽的外观特点,成为古希腊建筑的标志之一。
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大规模建筑:古罗马建筑强调宏伟和大规模,许多建筑物如竞技场、浴场和巨型剧院都是史上最大的建筑之一。
这些大规模建筑体现了罗马帝国的雄伟和威严。
•拱和穹顶:古罗马建筑在建筑结构上引入了拱和穹顶的技术,使建筑物能够更好地支撑重量和分布压力。
这些结构创造了宽敞、开放的空间。
•圆形建筑:罗马建筑师发明了圆形建筑,如斗兽场和万神殿等。
这些建筑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并成为罗马建筑的标志。
以上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水平,也对后世的建筑设计产
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了解和研究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并传
承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价值和魅力。
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分类

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分类
西方传统建筑风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主要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典型特点包括柱式结构、正立面、圆顶、拱形结构等。
2. 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尖拱形的拱门、尖顶和复杂的装饰而闻名,主要用于大教堂和城堡。
3.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是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
兴时期的一种建筑风格,它复兴了古典希腊和罗马建筑的元素,如柱形、拱门和穹顶。
4. 巴洛克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兴起于17世纪欧洲,以其华
丽的装饰和复杂的曲线为特点,它的建筑物通常具有大型尖顶、装饰雕塑和对称的设计。
5.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建筑兴起于18世纪晚期
到19世纪初期,它恢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经典元素,
如正立面、柱廊和浮雕。
6. 亚当式建筑风格:亚当式建筑是18世纪英国建筑师罗伯特·亚当的风格,以其优雅的对称和精细的装饰而著名,通常
用于城堡、府邸和公共建筑。
7. 19世纪建筑风格:19世纪欧洲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包括新罗马式、新文艺复兴、哥特复兴、神秘主义等。
8. 現代主義建筑风格:20世纪初出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具有
简洁、功能性和几何形状的特点,如包豪斯派和国际风格。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遗产之一,其特点包括建筑风格、结构、材料和装饰等方面。
以下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进行的详细说明。
1.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采用了三种主要的建筑风格:多立克、伊奥尼亚和科林斯。
多立克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特征,以其粗壮、简洁和有力的外观而著名。
伊奥尼亚柱式则更加优雅和精致,其顶端饰有曲线状的卷须。
科林斯柱式相对于其他两种柱式更为装饰华丽,其顶端的柱首以叶子和华丽的装饰为特征。
古罗马建筑受到古希腊建筑的影响,但在建筑风格上更加注重实用性。
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主要有共和时期的罗马-伊塔卡风格和帝国时期的罗马-科林斯风格。
罗马-伊塔卡风格保留了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特征,如多立克柱式和采用带有正方形柱子的带有柱廊的建筑。
罗马-科林斯风格相比之下更加华丽,拥有大规模的圆拱、拱顶和穹顶。
2.建筑结构:古希腊建筑的主要结构特点是使用石头和大理石,建造坚固耐用的建筑物。
古希腊建筑采用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元素,包括柱廊、三角墙、石头階梯和顶部的封条。
柱廊是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通常由一排排的柱子组成,支撑着建筑物的屋顶。
三角墙是由三块石头构成的封闭结构,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正面和侧面。
石头階梯通常用于建筑物的入口处,以便人们进出。
封条是位于屋顶顶部的装饰带,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天气侵害。
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是宏伟和精确。
古罗马工程师使用了拱形、穹顶、圆顶和拱顶等创新结构来建造庞大的建筑物。
拱形和穹顶是古罗马建筑最重要的结构特点之一,通过使用拱形构成稳定的重量转移到建筑物的基础上。
圆顶和拱顶则用于创造大型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3.建筑材料:古希腊建筑主要使用大理石和石头作为建筑材料。
大理石是古希腊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其耐用性和美观性使其成为首选材料。
石头也被用于建造建筑物的柱子、階梯和墙壁等结构。
古罗马建筑使用了各种建筑材料,包括石头、大理石和混凝土。
混凝土是古罗马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用于建造大型建筑物的结构,并采用拱形结构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角斗场内
大角斗场外
古罗马的广场
• 古罗马城市一般都有广场,开始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 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甚 至举行角斗。 • 广场多为长方形,在自发形成的城市中,广场的位置 因城而异;在按规划建造的营寨城市中,大多位于城中心 交叉路口。 • 共和时期广场 公元前6世纪时开始建设, 公元前6世纪时开始建设, 广场的主 要部分约长134米 要部分约长134米,宽63米。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巴西利卡, 63米。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巴西利卡, 供审判和集会用。广场东端凯旋门,西端是检阅台和另一 座凯旋门。广场西北角的元老院和门前的集议场形成政治 中心;建造了第度凯旋门。 • 帝国时期广场 罗马城旧广场的北面,从公元前1 罗马城旧广场的北面,从公元前1世 纪到公元 2世纪初陆续建造了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和 图拉真广场等。它们各自按设计一次建成,平面为长方形, 图拉真广场等。它们各自按设计一次建成,平面为长方形, 四周柱廊的一端建造神庙。凯撒广场有钱庄和演讲台,奥 古斯都广场有演讲堂。这些广场都是为纪念个人功绩而建 的。
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又称雅典娜神庙)建于公 元前447—438年,帕提农采用希腊神庙中最 元前447—438年,帕提农采用希腊神庙中最 典型的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建在一个 三级台基上。屋顶(已被毁损)是两坡顶, 顶的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墙,上面有精 美的高浮雕。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 格的基本形式。神庙矩形长69.49米,宽 格的基本形式。神庙矩形长69.49米,宽 30.78米,符合古代黄金分割的审美规律。整 30.78米,符合古代黄金分割的审美规律。整 座神庙用贵重的白色大理石为材料,并以大 量镀金的青铜作装饰。柱廊的东西面各有8 量镀金的青铜作装饰。柱廊的东西面各有8根 柱,南北面各有17根。柱高为10.4米。立柱 柱,南北面各有17根。柱高为10.4米。立柱 采用雄浑、刚健的多立克柱式, 采用雄浑、刚健的多立克柱式,显得壮实有力, 也适当采用爱奥尼柱式的某些长处,如柱长 略高一些,上部略瘦。
卡拉卡拉浴场的装饰十分华丽,墙上贴着大理 石板,地上满铺镶嵌画。精致的壁龛里陈设着雕像。 柱子都是大理石的,大量使用了最华丽的复合柱式。 而且它是一个艺术品的宝库,有一些古罗马著名的 雕刻和镶嵌画是从这个浴场的废墟里发掘出来的。 浴场有很好的采暖设施。地面架空几十厘米, 墙体和拱顶内表面都砌着一层扁方的空心砖,形成 管道,从锅炉房输来热烟,从空心砖里和地面下空 隙里通过,地面、墙面和拱顶都散发着热气,室内 温度均匀且舒适,人们在冬季也可以入浴。这种供 暖的方法依附于混凝土的拱券结构,在木结构的房 子里很难安全地办到,所以公共浴场是最早采用拱 券结构的建筑之一,卡拉卡拉浴场把这种结构运用 得最纯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角斗场
•
•
•
•
• • •
大角斗场长轴188m,短轴156m,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m,短轴 大角斗场长轴188m,短轴156m,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m,短轴 54m。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为五区。总的升起坡度接近 54m。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为五区。总的升起坡度接近 62%,观览条件很好。 62%,观览条件很好。 底层有7圈灰华石的墩子,每圈80个。外面3圈墩子之间是两道环廊, 底层有7圈灰华石的墩子,每圈80个。外面3 用环形的筒形拱覆盖。由外而内,第四和第五、第六和第七圈墩子之间 也是环廊,而第三和第四、第五和第六圈墩子之间作混凝土的墙,墙上 架拱,呈放射形排列 。 第二层,靠外墙有两道环廊,第三层有一道。整个庞大的观众席就架在 这些环形拱和放射形拱上。这一整套拱,空间关系很复杂,但处理得井 井有条。 这样一个容纳5~8万人的大角斗场,观众的聚散安排得很妥贴。外 这样一个容纳5 圈环廊供后排观众交通和体息之用,内圈环廊供前排观众使用。楼梯在 放 射形的墙垣之间,分别通达观众席各层各区,人流不相混杂。出入口 和楼梯都有编号,观众按号索座。 兽槛和斗角士室在地下,有周密的排水设施。角斗士和兽的入场口在底 层。 大角斗场的立面形式分为4层。下3层各80间券柱式,第四层是实墙。 大角斗场的立面形式分为4层。下3层各80间券柱式,第四层是实墙。 大角斗场外立面:高48.5m,分为4层。下3层各80间券柱式,第四层 大角斗场外立面:高48.5m,分为4层。下3层各80间券柱式,第四层 是实墙。形成了立面的虚实、明暗、方圆的对比很丰富。
奖杯亭 希腊早期科林斯柱 式代表作。是雅典富商 列雪格拉为了纪念由他 赞助的合唱队在酒神节 比赛中获胜而建的。亭 子高约3.86米,立在约 子高约3.86米,立在约 4.77米高的方形基座上。 4.77米高的方形基座上。 圆锥形顶上是卷草花饰 构成的架子,放置音乐 比赛获得的奖杯。亭子 为实心,环绕着六根科 林斯式倚柱。
大型公共浴场: 大型公共浴场:卡拉卡拉浴场
卡拉卡拉浴场是古罗马拱券结构的最高成就之一。卡 拉卡拉的热水浴大厅的穹顶直径35米,在整个世界建筑史 中没有几个。大温水浴厅是三间十字拱,其规模和结构平 衡体系的完善,在古罗马建筑中也是非常杰出的,对后世 影响很大。所有的拱券都用天然火山灰混凝土浇注,它们 形成整体,所以到了现在,拱、券和穹顶都已残破,却并 不完全坍塌,高高耸立,给人极其强烈的印象。
凯撒广场遗址
罗马广场复原图
凯旋门
为炫耀侵略战争胜 利而建,是建筑艺术和 雕刻艺术的混合。凯旋 门一般都横跨在一条大 道上,作为庆祝战争胜 利时队伍的纪念性入口。 罗马凯旋门的基本形式 是:方的立面,高高的 基座和女儿墙,一开间 或三开间的券柱式门洞。 女儿墙上有象征胜利光 荣的雕刻。
提图斯凯旋门
穹顶的材料有混凝土,有砖。先用砖沿球面砌几个大发券, 然后才浇筑混凝土的。为了减轻穹顶重量,越往上越薄。并且 在穹顶内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混凝土墙厚6 2m。墙体内沿圆 在穹顶内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混凝土墙厚6.2m。墙体内沿圆 周发8个大券,其中7 周发8个大券,其中7个下面是壁龛,一个是大门。外墙面划分 为3层,下层贴白大理石,上两层抹灰。
君士坦丁凯 旋门 建于公 元312年, 312年, 是一座三个 拱门的凯旋 门,高21米, 门,高21米, 面阔25.7米, 面阔25.7米, 进深7.4米。 进深7.4米。 横跨在道路 中央,显得 形体巨大。
巴西利卡
•
古罗马一种世俗的公共 建筑物(议事厅)。通常是 一座大型长方形建筑,里面 有一开放式大厅,纵向的几 排柱子把它分为几长条空间, 中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 侧的窄一点,是侧廊。中厅 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 差在两侧开高窗。这种建筑 物容量大,结构简单,便于 群众聚会,所以后来被天主 教会选中,依照传统的巴西 利卡修建教堂,形成一种建 筑形制。
纪念柱
歌颂皇帝战功的纪念 物。位于图拉真广场,总 高达35.27米的纪功柱, 柱头上有图拉真的全身像。 柱子上环绕着全长200多 米的浮雕带,绕柱23圈。 雕刻着图拉真率领军队征 战的场面。
图 为 拉 真 纪 念 柱
柱身饰以1 柱身饰以1.2米宽的螺旋带浮雕 23匝,表现101~106年图拉真先后两 23匝 表现101~106年图拉真先后两 次征伐达契亚人的史实。 次征伐达契亚人的史实 。 螺旋带浮 雕全长 200 余米, 刻画人物2500 余 200余米 , 刻画人物 2500余 人 。 整个人物画面按时间先后顺序 排列, 表现了备战出发 , 安营扎寨 , 排列 , 表现了备战出发, 安营扎寨, 俘获敌人,凯旋归来等内容。 俘获敌人,凯旋归来等内容。第1圈 中央刻画一半身河神代表河流, 中央刻画一半身河神代表河流 , 左 面的几条船上满载着军需品, 面的几条船上满载着军需品 , 岸边 岩石上是罗马城, 岩石上是罗马城 , 右面有一队士兵 通过浮桥走向岸边;第 2 圈中央是 堡垒,图拉真正在向军队动员;第3 堡垒,图拉真正在向军队动员;第3 圈军队正在安营扎寨, 架设桥梁 , 圈军队正在安营扎寨 , 架设桥梁, 一队骑兵离营巡逻;第 4 圈中央是 图拉真的步兵渡过山溪, 图拉真的步兵渡过山溪 , 右面表现 图拉真在达契亚城堡外对部队发号 施 令 。
万神庙
罗马城的万神庙是 单一空间、集中式构 图的建筑物的代表, 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 的最高代表。在现代 结构出现以前,它一 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 的大空间建筑。万神 庙是圆形的,穹顶直 径达43.3m,顶端高 径达43.3m,顶端高 度也是43.3m。它中 度也是43.3m。它中 央开一个直径8 央开一个直径8.9m 的圆洞。
古希腊古罗马 建筑
雅 典 卫 城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人进行祭神活动的地 方,位于雅典城西南的一个高岗上,由一系 列神庙构成。卫城入口是一座巨大的山门, 山门向外突出两翼,犹如伸开双臂迎接四面 八方前来朝拜“神”的人们。左翼城堡之上 座落着胜利神庙,在构图上均衡了山门两侧 不对称的构图,山门因地制宜,内外划分为 两段,外段为多立克式,内段为爱奥尼克式, 其体量和造型处理都恰到好处,既雄伟壮观 又避免了体量过大而影响卫城内主体建筑的 效果。
加尔水道桥
公元前19年
雅典风塔 位于雅典中心广场上,是希腊化时期希腊本土上出现的观测气象的新的 建筑类型。这是个八角形塔楼,高约12.1米,底层有三层阶梯的基座,顶上 建筑类型。这是个八角形塔楼,高约12.1米,底层有三层阶梯的基座,顶上 有风标。上部檐壁刻石浮雕,表现飞行着的风神,整体造型十分优雅。美中 不足的是檐壁上的雕刻尺度过大,使建筑物比例多少有些失调。
伊瑞克提翁 神庙 建于公元前 421年~前405 421年~前405 年之间,是雅 典卫城建筑中 爱奥尼样式的 典型代表,建 在高低不平的 高地上,建筑 设计非常精巧。 神庙东区 是传统的6 是传统的6柱 门面,南端用 实墙,实墙向 前突出6 前突出6根女 郎柱廊。
埃皮道拉斯剧场是 古典晚期最著名的露天 剧场之一。由小波利克 里托斯设计 剧场一般型制:观 众席作半圆形,利用山 坡的地势逐渐升高。以 放射形的纵过道为主, 顺圆弧的横过道为辅。 表演区位于剧场中心的 一块圆形平地。其后面 有供化妆和存放道具的 小屋。 埃皮道拉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