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章节练习(2014-7-16)
2014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技术第四章(新)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012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技术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B、放热的氧化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2、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A、无需着火源作用B、无需明火作用C、无需加热D、无需氧化剂作用3、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4、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属于( )火灾。
A、A类B、B类C、C类D、D类5、属于D类火灾的物质( )。
A、钠B、铜C、磷D、木材6.《火灾分类》(GB/T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和F类火灾,其中带电电缆火灾属于()火灾。
A.A类B.B类C.C类D.E类7、油脂滴落在高温暖气片上发生燃烧现象是属于( )。
A、着火B、闪燃C、自热自燃D、受热自燃8.《火灾分类》(GB/T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和F类火灾,其中在家做饭油锅燃烧发生火灾属于()火灾。
A.A类B.B类C.E类D.F类9、煤堆在空气中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属于( )。
A、受热自燃B、自热自燃C、着火D、闪燃10、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着火的危险性()。
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11、在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轰燃发生于( )。
A、初起期B、发展期C、最盛期D、减弱期12、火灾的初期阶段,( )是反映火灾特征的主要方面。
A、烟气B、温度C、烟气浓度D、特殊产物含量13、下列火灾探测器中( )适合监视易燃物质区域火灾。
A、感烟式探测器B、感光式探测器C、感温式探测器D、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14.下列火灾探测器中( )适合有机物燃烧区域的。
如油井,液化气罐等。
A、紫外火焰探测器B、红外火焰探测器C、感温式探测器D、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15。
感光式探测器可以在离起火点较远的位置进行探测,适宜探测( )的火灾。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过关必做习题集(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圣才出品】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征,《火灾分类》(GB/T 4968)将火灾分为6类,其中“D 类火灾”是指()。
[2018年真题]A.液体火灾B.金属火灾C.气体火灾D.带电火灾【答案】B【解析】根据《火灾分类》(GB/T 4968—2008),第二条火灾分类的命名及其定义规定,火灾的分类有:①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②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③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④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
⑤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⑥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2.可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如图所示,图4-1-1中1、2、3处依次应为()。
[2018年真题]图4-1-1A.氧化分解;光;辐射B.氧化分解;光;冲击波C.达到点燃温度;光;热量D.蒸发;氧化分解;光【答案】D【解析】由可燃物质燃烧过程可以看出,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其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气,其蒸气进行氧化分解后达到自燃点而燃烧。
在固体燃烧中,如果是简单物质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如果是复杂物质,在受热时首先分解为气态或液态产物,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进行氧化分解着火燃烧。
有的可燃固体如焦炭等,不能分解为气态物质,在燃烧时则呈炽热状态,没有火焰产生。
可燃液体燃烧的具体过程如下: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可燃蒸气,不断吸热其可燃蒸气达到燃点后发生氧化分解反应—着火—燃烧,燃烧一般伴有发光以及放热。
防火防爆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燃烧与防火基本原理1.1举例说明闪燃、着火和自然有哪些特征及其危害性?闪燃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前奏,闪燃是危险的警告。
物质的缓慢氧化作用放出热量,或靠近热源等原因使物质温度升高散热受阻碍,造成热量积蓄,当达到一定温度引起燃烧,是物质自发引起的燃烧,所以危害性更大。
着火,可燃物质在某一点被着火源引燃后若该点上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足以把邻近的可燃物质层提高到燃烧所必需的温度,火焰就会蔓延开来。
1.2论述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并举例说明它在防火与灭火措施中的应用?根据燃烧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的道理,采取措施,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者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则是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
所有防火的技术措施都是在这个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的,或者可这样说,全部防火技术措施的实质,即是防止燃烧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汽油库里或操纵乙炔发生器时,由于有空气和可燃物(汽油和乙炔)存在,所以规定必须严禁烟火,这就是防止燃烧条件之—火源存在的一种措施。
而灭火器,例如干粉灭火器,利用隔绝燃烧物与氧气的接触,则是基本理论在灭火措施中的应用。
1.3试述消除着火源的基本技术措施有哪些?消除明火,工艺操作过程中,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当采用热水,水蒸气或密闭的电器以及其他的安全设备。
防止摩擦和撞击,机械运转部分的材料要采用不发生火花的。
防止电器设备漏电,按照要求选择规定电器。
减少静电的产生,改进防静电工艺。
1.4试述控制可燃物的的基本措施有哪些?在生活中和生产的可能条件下,以难燃和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降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防止可燃物的跑、冒、滴、漏;对于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汽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1.5简述火灾报警器的类别及其工作原理?感温报警器,作用原理是低熔点的金属在达到预定温度时感温元件熔断。
感烟报警器,利用烟雾改变仪器的参数从而达到改变设备原始数据,达到报警的目的。
安全生产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课后练习题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2015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课后练习题
总分:130分及格:78分考试时间: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有,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当爆炸性混合气体中惰性气体的浓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
(2)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种。
其中属于化学过程的是穿()。
(2006年考题)
(3)随着液化石油气中氧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尤其是爆炸()提高很多。
(4)火药燃烧的能量特征,一般是指()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5)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按顺序排列是()。
(6)摩擦与冲击火花属于()。
(7)以下有关混合爆炸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8)设置在地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m。
(9)建筑火灾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满足()。
(10)在规定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是()。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下列属于预防民用爆破器材燃烧爆炸事故应采取主要措施不包括()。
A.在生产、储存、运输时,不允许使用明火,不得接触明火或表面高温物B.在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要防止摩擦和撞击C.要有防止静电产生和积累措施D.火炸药生产厂房内不允许有任何电气设备【答案】 D2、金属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压入或吸人铸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
铸造作业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铸造作业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不正确的是()。
A.火灾及爆炸、机械伤害、尘毒危害B.灼烫、机械伤害、噪声振动C.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D.电离辐射、高处坠落、高温和热辐射【答案】 D3、有一种防雷装置,出现雷击过电压时,击穿放电,切断过电压,发挥保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这种装置是( )。
A.接闪器B.接地装置C.避雷针D.避雷器4、2015年6月10日,某市一化工企业配电室发生火灾,经值班安全员确认是一台400V开关箱产生火源并引发火灾。
但由于发现时间较晚,着火时间已较长,此时,值班安全员应选用灭火器是()。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1211灭火器D.二氧化碳灭火器【答案】 B5、烟火药制成湿效果件应摊开放置,摊开厚度小于或等于()cm。
A.0.5B.1C.1.5D.2【答案】 C6、锅炉通常装设防爆门防止再次燃烧造成破坏。
当作用在防爆门上总压力超过其本身质量或强度时,防爆门就会被冲开或冲破,达到泄压目,下列锅炉部件中,防爆门通常装设在()易爆处。
A.过热器和再热器B.高压蒸汽管道C.锅筒和锅壳D.烟道和炉膛7、接零保护系统中,要求发生对PE线单相短路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对于相线对地电压220TN系统,手持式电气设备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
A.5sB.0.2sC.1sD.0.4s【答案】 D8、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力学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引下线截面()应予以更换。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建筑防爆24道(带答案解析)

消防技术实务(一级)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防止液体流散的其中一种做法就是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慢坡,该慢坡高度一般不小于()mm。
A.50B.100C.150D.3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防止液体流散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慢坡,一般高为150~300mm;二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300mm的门槛,再在门槛两边填沙土形成慢坡,便于装卸。
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C。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爆炸性粉尘属于()爆炸性物质。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三类: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Ⅲ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
考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123页。
第 3题:单选题(本题1分)燃煤发电厂的碎煤机房设置照明灯具时,应选择()灯具。
A.外壳保护型B.隔爆型C.增安型D.充砂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防爆电气设备。
隔爆型灯具: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
第 4题:单选题(本题1分)某金属部件加工厂的滤芯抛光车间厂房内设有一地沟,对该厂房采取的下列防爆措施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用盖板将车间内的地沟严密封闭B.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C.设置除尘设施D.采用粗糙的防滑地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建筑防爆。
D项错误,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第 5题:单选题(本题1分)下列关于建筑的总平面布局中,错误的是()。
A.桶装乙醇仓库与相邻高层仓库的防火间距为15mB.电解食盐水厂房与相邻多层厂区办公楼的防火间距为27mC.发生炉煤气净化车间的总控制室与车间贴邻,并采用钢筋混凝土防爆墙分隔D.空分厂房专用10kV变配电站采用设置甲级防火窗的防火墙与空分厂房的一面贴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爆炸危险厂房、库房的布置。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题库及精品答案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题库及精品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外,在低压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
A.1.0mB.0.7mC.0.35mD.0.1m【答案】 D2、气瓶附件是气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瓶安全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气瓶附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气体瓶阀的出气口螺纹为右旋B.防止超压泄放导致爆炸,瓶帽上要设置一个泄气孔C.液化石油气瓶阀的手轮材料必须有防爆性能D.溶解乙炔气瓶阀铜合金材料含铜量不能超过70%(质量比),否则会生成爆炸性物质乙炔铜【答案】 D3、某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工作出现进度偏差,但该偏差未影响总工期,则说明该项工作的进度偏差()。
A.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B.小于该工作的总时差C.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D.小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答案】 B4、下列关于光电感应式安全防护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高度不低于滑块最大行程与装模高度调节量之和,保护长度要求能覆盖危险区B.光电保护幕被遮挡,滑块停止运行后,恢复通光,滑块恢复运行C.光电感应装置在滑块回程时仍起作用,此期间保护幕破坏,滑块停止运行D.光电感应装置不具备对自身故障进行检查控制,但有失效报警装置【答案】 A5、(2014年真题)特种设备中,压力管道是指公称直径≥50mm 并利用一定的压力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道。
下列介质中,必须应用压力管道输送的是()。
A.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0.1MPa(表压)的气体B.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化气体C.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D.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答案】 D6、企业应委托专业机构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测检验,下列关于气瓶检测检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乙炔气瓶每2年检验一次B.氮气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C.腐蚀性气体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D.氧气气瓶每3年检验一次【答案】 D7、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用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按照防止触电的形式分类,屏护和间距应属于()。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理论考试练习题(100题)含答案

5、(单选题)油浸纸绝缘电缆是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电气装置。
电缆起火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下列电缆线路起火的原因中,属于外部原因的是()。
A电缆终端头密封不良,受潮后发生击穿短路B电缆终端头端子连接松动,打火放电C破土动工时破坏电缆并使其短路D电缆严重过载,发热量剧增,引燃表面积尘参考答案:C6、(单选题)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对人体危害各异。
下列关于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性毒物只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B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10~20μmC烟的直径大于0.1μm的悬浮于中的固体微粒D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参考答案:D7、(单选题)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来自()。
A物质危险性B油相材料的配制C装药包装的结构D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参考答案:A8、(单选题)在装卸履带式起重机、挖掘机、压路机时,拖车与地面夹角不应大于(),装卸履带式推土机、拖拉机时,不应大于25°。
A10°B15°C20°D25°参考答案:B9、(单选题)分层开采的工作面发生事故,底板是岩石,遇难者位于金属网或荆笆假顶下面时,可(),寻找和救出遇难人员。
A掏小洞或采用撞楔法B另掘开切眼C沿煤壁掏小洞D另掘巷道参考答案:C10、(单选题)省煤器损坏是指由于省煤器管子破裂或其他零件损坏造成的事故。
下列关于省煤器损坏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烟速过低或烟气含灰量过大,飞灰磨损严重B给水品质不符合要求,特别是未进行除氧,管子水侧被严重腐蚀C出口烟气温度高于其酸露点,在省煤器出口段烟气侧产生酸性腐蚀D吹灰不当,损坏管壁参考答案:D11、(单选题)“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它有时爆炸,有时无声而逝,有时在地面上缓慢移动,有时跳跃行走,有时在地面上不高处悬浮……”这句话形容的现象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着火源。
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
A.化学反应热、原料分解自燃、热辐射
B.高温表面、磨擦和撞击、绝热压缩
C.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
D.明火、雷击和日光照射
E.粉尘自燃、电磁感应放电
烟花爆竹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非法生产现象严重
B.有些企业不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
C.安全管理制度健全
D.从业人员素质较差
控制生产粉尘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是_。
A.扩大粉尘扩散范围
B.控制火源
C.适当增湿
D.消除粉尘
火灾过程的双重性是指_。
A.偶然性
B.突发性
C.确定性
D.随机性
重大火灾是指_的火灾。
A.死亡3人以上
B.死亡及重伤10人以上
C.重伤20人以上
D.受灾30户以上
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_m。
A.13
B.15
C.20
D.25
若对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时,应使装置中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
A.10%
B.20%
C.30%
D.40%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类气体。
A.甲
B.乙
C.丙
D.丁
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是_。
A.分子碰撞理论
B.燃烧素学说
C.过氧化物理论
D.链式反应理论
疏散标志牌设在墙面上时,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应不大于_m。
A.0.9
B.1.0
C.1.1
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