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电气安全技术习题五

电气安全技术习题五

电气安全技术习题五•一、单项选择题1.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伤害,使人体表面留下伤痕,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电流对人体的这种伤害叫做()。

A.触电B.电击C.电伤D.过电2.电动机漏电时,直接触及电动机金属外壳属于( )电击。

A.直接接触B.间接接触C.跨步电压D.双线3.按电能的形态分,电气事故不包括()。

A.触电事故B.电气火灾爆炸危险C.雷击事故D.电磁辐射事故4.电流途径最危险的是()。

A.右手到后背B.右手到前胸C.左手到后背D.左手到前胸5.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进行直接连接,称作()。

A.保护接地B.保护接零C.工作接地D.工作接零6.在建筑物电源线路进线处将PE干线、接地干线、总水管、总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竖管等相连接,最好也能将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和其他金属管道也连接起来。

此措施称为()。

A.过载保护B.等电位联结C.不导电环境D.辅助等电位联结7.采用安全特低电压是()的措施。

A.仅有直接接触电击保护B.只有间接接触电击保护C.用于防止爆炸火灾危险D.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8.保护接零系统的安全原理是()。

A.限制短路电流B.迅速切断电源C.限制故障电压D.提高绝缘水平9.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挡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m。

A.0.7B.0.8C.0.9D.110.下列属于Ⅰ类爆炸危险物质的是()。

A.爆炸性纤维B.矿井甲烷C.丙烷D.氢气11.最为危险的爆炸性物质分类是()类。

A.ⅡB.ⅡAC.ⅡBD.ⅡC12.可燃性飞絮是规格大于()μm的固体颗粒。

A.100B.300C.500D.60013.T4组爆炸性物质的引燃温度是()。

A.300<t≤450 300="" p="" t="" style="border-radius: 0px !important;">14.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的主要措施。

消防员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消防员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消防员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8题,每题1分,共58分)1.党员的党龄从()通过其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 )A、支部党员大会B、支委会C、党委党员大会D、党委会正确答案:A2.消防救援人员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领导和向领导报告.回答领导问话.升降国旗.迎送队旗.奏唱国歌和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歌等( )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立正A、庄重B、严肃庄重C、庄严D、严肃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止血带使用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止血带既能用于捆扎四肢,也能捆扎头部、颈部或躯干部。

B、止血带会阻断血液的流动,捆扎的时间过长会严重损伤组织,甚至导致肢体坏死。

C、不能长时间的利用止血带捆扎肢体,除非是在施行动脉结扎手术的时候,迫不得已才那么做。

D、绷带包扎完毕后,应经常检查脚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发乌的紫斑,以及该处的体温有无下降等现象。

正确答案:A4.点验前,应当进行( ),宣布点验的具体内容.范围规定和纪律A、讲评B、整队C、动员D、集合正确答案:C5.消防员下列事项符合规定的是( )A、工作需要和有眼疾时佩戴有色眼镜B、纹身C、着制服时化妆D、留长指甲正确答案:A6.消防员晋升消防救援衔严格依据编制、计划、条件和程序组织实施。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抢险救援头盔是消防员在地震、建筑倒塌、交通事故等现场进行抢险救援作业时佩戴的用于( )防护时防护装备。

(易)A、颈部B、手部C、肩部D、头部正确答案:D8.不属于火灾烟气的危害( )。

A、火灾烟气的减光性B、火灾烟气的毒害性C、火灾烟气的恐怖性D、烟气抑制火灾蔓延正确答案:D9.跑步行进速度每分钟( )步A、170-180B、150-160C、140-150D、160-170正确答案:A10.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最高工作压力是( )MPa。

A、30B、20C、35D、25正确答案:A11.进入有毒缺氧区域时,必须佩戴( ),着相应的防护服装。

环境监测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 1.测定溶解氧时所用得硫代硫酸钠溶液需要()天标定一次。 A、每天 B、四天 C、二天 D、三天 正确答案:A 2.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次数需。() A、每年至少1次 B、每三年1次 C、每两年1次 D、每年至少2次 正确答案:A 3.根据《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开垦种植农作物的陡坡的度数是() A、15度以上 B、20度以上 C、25度以上 D、30度以上 正确答案:C 4.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正确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 A、控告 B、检举 C、检举和控告 D、投诉 正确答案:C 6.下列情况不适用瞬时采样:()。() A、所测污染物性质不稳定,易受到混合过程的影响; B、不能连续排放的污水,如间歇排放; C、需要考察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或特定时间的污染物浓度; D、需要得到污染物平均值的数据; 正确答案:D 7.释水的BOD5不应超过()mg/L. A、1 B、2 C、0.2 D、0.5 正确答案:C 8.分光光度计通常使用的比色皿具有()_性,使用前应做好标记。() A、透光性 B、选择 C、方向 D、渗透 正确答案:C 9.下列操作哪一种是正确的()。 A、滴定之前用操作溶液将滴定管淋洗几次 B、称量某物时,未冷至室温就进行称量 C、滴定之前用被滴定的溶液淋洗锥形瓶 D、发现某砝码有腐蚀时,仍使用该砝码 正确答案:A 10.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等于零 B、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C、越小越好 D、没有要求 正确答案:B 1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环境保护这项_____()。 A、方法 B、政策 C、工作 D、基本国策 正确答案:D 12.EDTA被广泛应用于配位滴定是由于()。 A、EDTA配位过程中没有酸效应 B、EDTA溶解性能好 C、EDTA具有特殊的结构 D、EDTA与金属配位1:1比例便于计算 正确答案:C 13.一组测量值的精密度用()或()表示。() A、偏差、标准偏差 B、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C、误差、相对误差 D、相对误差、标准偏差 正确答案:B 14.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从而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紫外线 B、红外线 C、γ射线 D、可见光 正确答案:A 15.我国《森林法》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 A、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B、用材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C、经济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D、薪炭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正确答案:A 16.测定水中余氯时,最好在现场分析,如果做不到现场分析,需在现场用过量NaOH固定,且保存时间不应超过()小时。 A、24 B、48 C、6 正确答案:C 1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因素? () A、混合物多少 B、容器的大小 C、混合物的含氧量 D、混合物温度、压力 正确答案:A 1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汽中待测元素的()。 A、基态原子 B、激发态原子 C、离子 D、原子 正确答案:B 19.滴定法测定水中氨氮、(非离子氨)时,若NH4+浓度为1mg/L,则相当于NH3的浓度为()mg/L。 A、1.023 B、1.059 C、0.944 D、0.777 正确答案:C 20.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和传输结果的要求。 A、检验结果 B、电子存储 C、技术记录 D、质量记录 正确答案:B 21.瞬时采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相关环境管理工作中规定可采集瞬时水样的情况。 B、需要得到污染物最高值、最低值或变化情况的数据; C、需要得到短期(一般不超过10min)的数据以确定水质的变化规律; D、需要确定水体空间污染物变化特征,污染物在水流的不同断面和(或)深度的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C 22.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会引起误差的操作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留有少许蒸馏水便注入待测液,再滴定 B、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用来移取待测液 C、滴定管用蒸馏水冼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溶液,再滴定 D、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再滴定 正确答案:A 23.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水样冲洗。 A、200 B、100 C、300 正确答案:C 24.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制定实施细则,报()批准施行。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环境保护部 D、国务院 正确答案:D 25.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证书归档留存,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证书的保存期限通常不少于()年。 A、10年 B、永久 C、6年 D、3年 正确答案:C 26.腐蚀性药品进入眼睛内时,应()。 A、直接涂烫伤膏 B、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急诊 C、直接去医院 D、立即用毛巾擦眼睛 正确答案:B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液体; C、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正确答案:D 28.加标回收率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A、准确度 B、精密度 C、灵敏度 正确答案:A 29.沉淀池的形式按()不同,可分为平流、竖流与辐流三种形式。 A、池的容积 B、池的结构 C、水流速度 D、水流方向 正确答案:D 30.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A、4 B、5 C、6 D、3 正确答案:C 31.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配制纳氏试剂时进行如下操作:在搅拌下,将二氯化汞溶液分次少量地加入到碘化钾溶液中,直至()。 A、产生大量朱红色沉淀为止 B、将配好的氯化汞溶液加完为止 C、少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为止 D、溶液变黄为止 正确答案:C 32.测定含氟水样应是用()贮存样品。() A、硬质玻璃瓶 B、不锈钢 C、聚乙烯瓶 D、聚丙烯瓶 正确答案:C 33.若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牧渔业废水污染,会导致水中溶解氧浓度()。 A、下降 B、无影响 C、上升 正确答案:A 34.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为()家及()家以上排污单位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污水处理设施。() A、两、两 B、四、四 C、一、一 D、三、三 正确答案:A 3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A、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B、缩小读数标尺 C、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 D、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正确答案:D 36.排放口应满足现场采样和流量测定的要求,原则上设在厂界内,或厂界外不超过m的范围内。() A、5 B、10 C、50 D、1 正确答案:B 37.测定重金属的水样,通常加入()作为保存剂。() A、硫酸 B、硝酸 C、磷酸 D、盐酸 正确答案:B 38.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 A、地方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B、地方球境基准 C、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正确答案:C 39.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气体进入大气后形成的。() A、HCl B、CO2 C、SO2 D、HF 正确答案:C 40.欲配制As2O3标准溶液以标定0.02mol/LKMnO4溶液,如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大致相等,则As2O3溶液的浓度约为()。 A、0.016mol/L B、0.025mol/L C、0.032mol/L D、0.050mol/L 正确答案:B 41.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为()。 A、三年 B、十年 C、长期 D、六年 正确答案:D 42.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A、向上 B、可随意放置 C、向下

一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培参考习题

一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培参考习题
答案:正确
32、职业病没有法定职业病和非法定职业病之称。()
答案:正确
3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其指定并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品牌安全设备、器材。()
答案:错误
34、呼吸防护用品只能用于防御尘、毒等有害物质吸入呼吸道。()
答案:错误
35、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答案:正确
8、在机器运行的正常状态下没有危险,只有在非正常状态才存在危险。()
答案:错误
9、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口头或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答案:错误
10、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答案:正确
1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答案:错误
12、驱避型护肤剂能驱避蚊、蠓、蚋等刺叮骚扰性卫生害虫对皮肤的刺叮,防止皮肤受损或由此引起疾病。()
答案:正确
13、事件树又称故障树,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事故分析方法。()
一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培参考习题
1、生产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答案:正确
2、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或者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是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
答案:正确
3、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工艺参数可促进静电的产生。()

大学生安全教育习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生安全教育习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生安全教育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8题,每题1分,共38分)1.如果银行卡丢失,正确的做法是____。

A、有密码没问题B、重新办卡C、及时挂失|有密码没问题|等别人还回|重新办卡D、等别人还回正确答案:C2.地铁车厢内发生火灾,你会选择____方式逃生。

A、使劲拉门争取拉开门逃跑|留意车上广播,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用坚硬的物品砸窗,然后从窗户跳出去|跳车,只要能逃命就行B、留意车上广播,听从工作人员指挥C、跳车,只要能逃命就行D、用坚硬的物品砸窗,然后从窗户跳出去正确答案:B3.在大学生宿舍里,蚊香要点在____。

A、窗口|桌子上|空地上|书架上B、BC、CD、D正确答案:C4.有的大学生失恋了,便贬低对方,说不值得自己爱,叫“酸葡萄心理”是自我心理调节中的____技巧。

A、理智|转移|升华|合理化B、BC、CD、D正确答案:D5.发现存在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应当向____投诉。

A、质量技术监督部门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正确答案:B6.组织义卖、义演及各类社团活动时,以下正确的是____。

A、需经过学校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只要是本校学生组织,参加的就无关大碍|可以随意组织进行|不可以组织类似活动B、BC、CD、D正确答案:A7.当遇到有人触电后,正确的应急措施是____。

A、就地使用铁器或潮湿的棍棒拨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电器用具|用手拉触电者的身体|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两只手拉触电者的干燥衣服|赶快拉掉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B、BC、CD、D正确答案:D8.有自称学长或教职工的人员上寝室要求征订学校指定的教辅资料,你应该____。

A、别人买的话,自己也买B、看质量好坏后,再决定买不买C、一律拒绝并向辅导员、宿管和保卫处举报|配合对方工作,交钱征订|别人买的话,自己也买|看质量好坏后,再决定买不买D、配合对方工作,交钱征订正确答案:C9.路边用化工桶烤的红薯能吃吗,原因是____。

习题册参考答案-《客房服务习题册》-A11-2692

习题册参考答案-《客房服务习题册》-A11-2692

第一章客房部概述一、填空题1. 出租客房提供服务、以暗的服务为主、服务的随机性较大2. 规模、客源、服务要求3. 换房客人、离店客人的信息,换房客人、离店客人的查房结果4. 无行李房、请勿打扰房、双锁房5. 宾至如归感、舒适感、安全感6. 主动、耐心、周到7. 微笑到、敬语到、香巾到、茶到8. 服务项目、服务方式、客房环保9. 客人的需要、饭店的实际情况二、选择题1.C 2.B 3.C 4.D 5.A 6.A 7.D 8.A 9.C 10.D 11.C 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1)客房是饭店的基本设施和主体(2)客房收入是饭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3)客房产品的质量是衡量饭店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4)客房部的管理直接影响饭店的运行管理2.答案要点(1)当客人入住时,前厅部应将住客的信息及时、准确地通知客房楼面或客房服务中心。

(2)当客人换房或离店时,前厅部应将换房客人、离店客人的信息通知客房部,而客房服务员应将换房客人、离店客人的查房结果立即通知总服务台或客房服务中心。

(3)前厅部应及时地向客房部提供“客人特殊要求通知单”、“重要客人接待通知单”等,以保证客房部提前做好准备,满足客人的需求。

(4)客房部应及时与前厅部交换“客房房态报告”及“客房房态差异报告”,协调好客房销售和客房管理的关系。

(5)客房部应配合前厅部对提供叫醒服务而无应答的客人进行探视,保证叫醒服务准时落实。

(6)为了防止客人逃账或发生意外,客房服务员在查房时发现外宿房、轻便行李房、无行李房、请勿打扰房、双锁房,应及时通知总台。

(7)客房部应积极协助前厅部做好大型团队、会议客人行李的运送工作,保证客人的行李安全。

(8)客房部与前厅部员工应经常进行交叉培训,互相了解工作程序,更好地配合工作。

(9)根据前厅部提供的客情预报,合理做好客房的清洁维修计划。

3.答案要点(1)在某些饭店中,客房部负责所有餐厅的地面清洁(厨房除外)、外窗清洁、餐厅布件的洗涤、员工制服更换清洗及式样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职业病的来源主要是:a、劳动过程中;B、生产过程中;C、()。

A、生产环境中B、生活环境中C、个体差异D、遗传因素正确答案:A2.燃烧三要素是指()。

A、可燃物、助燃物与极限浓度B、可燃物、助燃物与点火源C、可燃物、氧气与温度D、可燃物、助燃物与着火点正确答案:B3.化学工艺按原料的不同来分类不包括下列( )。

A、天然气化工B、精细化工C、石油化工D、煤化工正确答案:B4.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蔓延的措施是()。

A、分区隔离B、设置安全阻火装置C、配备消防组织和器材D、以上三者都是正确答案:D5.干燥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A、物料内部温度必须大于物料表面温度B、物料表面水蒸气压力必须大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压力C、物料内部水蒸气压力必须大于物料表面水蒸气压力D、物料表面温度必须大于空气温度正确答案:B6.最小回流比( )。

A、不能用公式计算B、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价值C、回流量接近于零D、是一种极限状态,可用来计算实际回流比正确答案:D7.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有()。

A、催化剂的活性B、生产能力C、停留时间D、生产成本正确答案:B8.下列哪些不是化工污染物()。

A、双氧水B、汞C、苯D、四氯二酚正确答案:A9.化学反应热不仅与化学反应有关,而且与()。

A、反应温度和压力有关B、参加反应物质的量有关C、物质的状态有关D、以上三种情况有关正确答案:D10.吸收操作中,减少吸收剂用量,将引起尾气浓度( )。

A、升高B、无法判断C、不变D、下降正确答案:A11.固定床反应器( )A、原料气从床层上方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B、原料气从床层下方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C、原料气可以从侧壁均匀的分布进入D、反应后的产物也可以从床层顶部引出正确答案:A12.化工生产上,用于均相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器主要有()A、釜式B、固定床C、流化床D、鼓泡塔式E、移动床正确答案:A13.离心泵发生气蚀可能是由于( )。

实验室安全知识习题 (2)单选

实验室安全知识习题 (2)单选

201. [单选题] 用于有机玻璃的粘合的三氯甲烷(氯仿),应注意:A.不可接触人体B.可以接触人体C.无所谓D.特殊情况可以参考答案: A202. [单选题] 进行照明设施的接电操作,应采取的防触电措施为:A.湿手操作B.切断电源C.站在金属登子或梯子上D.戴上手套参考答案: B203. [单选题] 受污染的移液管放在( )消毒灭菌, 再用自来水冲洗及去离子水冲净。

A.适宜的消毒剂中浸泡和高压消毒锅中;B.高压消毒锅中;C.适宜的消毒剂中浸泡参考答案: A204. [单选题] 大多数氧化剂和()都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有毒气体。

A.强酸B.弱酸C.碱参考答案: A205. [单选题] 化学药品库中的一般药品应如何分类?A.按生产日期分类B.按有机、无机两大类,有机试剂再细分类存放C.随意摆放D.按购置日期分类参考答案: A206. [单选题] 剧毒物品保管人员应做到:A.日清月结B.帐物相符C.手续齐全D.以上都对参考答案: D207. [单选题] 对实验室危险药品的使用规则,下列哪一项不对( )A. 绝不允许把各种化学药品任意混合,以免发生意外事故B. 可燃性试剂不能用明火加热,必须用水浴、油浴、沙浴或可调电压的电热套加热C. 使用不挥发药品时,试剂瓶盖可敞口至实验结束D.取用钾、钠和白磷等必须使用镊子参考答案: C208. [单选题] 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A.穿工作服B.佩戴呼吸器具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参考答案: C209. [单选题] 过滤除菌操作时,滤器和过滤瓶等装置使用前用什么设备进行消毒灭菌?A.烘箱B.高压灭菌锅C.加热真空烘箱D.微波炉参考答案: B210. [单选题] 如果睡觉时被烟火呛醒,正确的做法是()。

A.寻找逃生通道B.往床底下钻C.找衣服穿或抢救心爱的东西参考答案: A211. [单选题] 黄磷自燃应如何扑救A.用高压水枪B. 用高压灭火器C.用雾状水灭火或用泥土覆盖D.以上都对参考答案: C212. [单选题] 对α源的防护主要是:A.内照射防护B.外照射防护C.不用防护参考答案: A213. [单选题]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包括:()A.食品安全性;B.生态安全性;C.食品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D.人类健康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火防爆》习题及参考答案 《防火防爆》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 BCD )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A. 国家机关 B. 影剧院 C. 歌舞厅 D. 饭店2. 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必须向( C ) 申报。 A.当地政府 B.公安治安机构 C.公安消防机构3.《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 C ),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A 应急疏散计划 B. 安全保卫计划 C.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4.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多长时间一次:(C ) A. 每4小时 B. 每5小时 C. 每2小时 D. 每3小时5.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项目竣工时,( C )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 A. 必须 B. 可以 C. 应该6.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 A )监督管理。 A. 分级 B. 分类 C.统一7. 军事设施、(C )、核电厂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A. 矿井地上部分 B. 矿井 C. 矿井地下部分 D. 整个矿井8. 依据公安部第61号令,企业应当至少( A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 每月 B. 每星期 C. 每季度9.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 B )负责。 A.建筑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二、简答题1.《消防法》是何时通过审议,何时正式实施的?又是在那一年进行了修订并颁布实施?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 新修订的《消防法》有什么特点? (1) 消防设计审核交由专业中介机构———建设工程图纸的设计与审核是专门性技术工作,应当由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承担责任。 (2)建立消防产品公告管理制度———消防产品实行公告管理、出厂批次检验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管理。 (3)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企业应当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4)单设执法监督一章加强监管———集中和增强了关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消防机构监督管理责任的规定。 (5) 限期整改不再是处罚前置条件———草案取消了处罚前“限期整改”的前置条件,并且增加了妨碍安全疏散或灭火救援、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生产、销售不合格消防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了罚款幅度。 (6)赋予公安派出所消防管理职责———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同时,还赋予了公安派出所对消防违法行为“警告、5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权 (7)强化企事业单位的消防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规定,在火灾隐患消除前,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措施确保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用。 3.中国消防工作的总方针是什么?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B )反应。 A. 物理 B. 化学 C. 生物2. 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C ),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3. 下列 ( A ) 物质是点火源? A. 电火花 B.纸 C.空气4. 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遇到点火源时,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称为( C )。 A. 爆炸 B. 蒸发 C. 闪燃5.燃烧是一种(A B )氧化还原反应。A.反应速度较快 B. 放热量较多 C. 反应速度较慢 D. 放热量一般6. ( D )是燃烧的化学实质,( D )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A. 氧化、声 B. 氧化、光 C. 氧化、光和热 D. 游离基连锁反应、光和热7. 燃烧现象的基本特征是(ABC )。A. 放热 B. 发光 C. 生成新物质 D. 产生浓烟8.燃烧的三要素是( BCD )。A. 受限空间 B. 氧化剂 C. 引火源 D. 可燃物9.点火源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是( )A. 电火花 B. 火焰 C. 热表面 D. 高温气体 E. 热辐射10. 国家标准GB/T 4968-2008根据可燃物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ABCDEF )。A. 固体物质火灾 B. 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 气体火灾 D. 金属火灾 E. 带电火灾 F.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11. 易燃、易爆物质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ABCDEF)A. 爆炸性物质 ; B. 易燃和可燃液体; C. 易燃和助燃气体; D. 遇水和空气能自燃的物质; E. 氧化剂(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或能引起燃烧的物质) ; F. 易燃物体。12. 按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火灾等级标准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BC )A. 一般火灾 B. 重大火灾 C. 特大火灾13. 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并一闪即灭的现象称为(B )A. 自燃 B. 闪燃 C. 轰燃 D. 爆燃 14. 按燃烧性,红磷属于( 易燃 )固体。A. 易燃 B. 可燃 C. 难燃 D. 不燃二、判断题1.灯泡发光是燃烧现象。( ×)2.铁生锈不是燃烧现象。( √)3.根据可燃物在生成、储存时的火灾危险性,甲烷属于丙类气体,砖、石等建筑材料为丁类固体。( ×)4.燃烧三要素中的助燃物(即氧化剂)是指氧气。( × )5. 高温时热自燃是着火的主要原因,而在低温时支链反应是着火的主要原因(√)6. 点火温度一般要比自燃温度高得多 (√)7. 可燃混合气的压力越高,最小点火能越小,该混合气体的火灾危险性越小。( ×)8. 当管子直径减小到某个尺寸时,火焰就不能传播,燃烧就停止了。( √)9. 可燃液体水溶液的闪点会随水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升高( √)10.只有液体具有闪点。( × )11.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因为燃点是可燃物开始持续不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所以可燃物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12. 发生了燃烧就发生了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才是火灾。)13. 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源统称为点火源。(√)14. 从消防观点来说,液体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 15. 灯泡发光是燃烧现象。( ×)16. 铁生锈不是燃烧现象。( √)17.燃烧三要素中的助燃物(即氧化剂)是指氧气。( × )18. 高温时热自燃是着火的主要原因,而在低温时支链反应是着火的主要原因(√)19. 可燃混合气的压力越高,最小点火能越小,该混合气体的火灾危险性越小。( ×)20. 当管子直径减小到某个尺寸时,火焰就不能传播,燃烧就停止了。( √)21. 可燃液体水溶液的闪点会随水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升高( √)22. 只有液体具有闪点。( × )23.有机过氧化物对热、震动、冲击或摩擦都极为敏感,所以当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时即分解。( √ )24. 自燃物质若存在某些杂质如氧化剂、酸及铁粉等,会影响其氧化过程而使自燃机会减少(×,应该是增加 )25.遇水燃烧物质着火时,可以用酸碱泡沫灭火剂及泡沫灭火剂扑救。(×,不可以 ).。26. 可燃混合气的初温增加,最小点火能增加,火灾危险性降低。(×,可燃混合气的初温增加,最小点火能减小,火灾危险性增加 ).。27. 同一种物质的开杯闪点要高于闭杯闪点。( √ )28. 闪点与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大,闪点越低( √ )29. 按燃烧性,汽油属于易燃液体。( √ )三、应用分析题1. 案例分析:某厂的变压器油箱因腐蚀产生裂纹而漏油,为了不影响生产和省事,冒险直接进行补焊。由于该裂纹离液面较深,所以幸免发生事故。于是有不少企业派人到该厂参观学习,为给大家演示,找来一个报废的油箱,将油灌入,使液面略高于裂纹,来访者四周围观。由于此次裂纹距液面甚浅,刚开始补焊,高温便引燃液面上的蒸气,发生爆炸,飞溅出的无数油滴都带着火苗,在场的人员被烧的烧、烫的烫,造成多人受伤事故。 答: (1)违反了焊接作业规定,焊接作业前未进行置换处理 (2)可燃液体首先挥发生成可燃蒸气。可燃液体火灾首先是可燃气着火。 第三章 爆炸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爆炸分为( ABC )几大类。A. 物理爆炸 B. 化学爆炸 C. 核爆炸 D. 粉尘爆炸 E. 喷雾爆炸2.粉尘爆炸必备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ABCDE )A. 可燃粉尘 B. 助燃物 C. 点火源 D. 空间受限 E. 粉尘形成云状3. 粉尘爆炸的敏感度是指炸药在热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包括( ACD )三个指标。A. 爆炸下限 B. 极限压力 C. 粉尘云(层)最低着火温度 D. 最小点火能4. 爆炸品一旦发生爆炸,爆炸中心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物会迅速向外膨胀,形成很强的( B )并迅速向外传播。A. 压力波 B. 冲击波 C. 蘑菇云 B. 噪音5. 粉尘防爆措施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等。 A. 控制粉尘扩散范围 B. 清除积尘 C. 控制火源 D. 适当增湿 E. 采用抑爆装置二、判断题1.粉尘爆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化学爆炸。( √)2.爆炸过程区别于一般化学反应过程的最重要的标志反应的快速性。( √ )3. 爆炸反应的实质就是瞬间的剧烈燃烧反应,因而爆炸需要外界供给助燃剂(空气或氧气)。( ×)4.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