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期中(2)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评价语文(2)满分:150分成绩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7分)这里有许多学识渊bó()且和蔼可亲的教师。
汪老师把张岱年写的一篇作文推荐到当时的师大附中校刊上发表,这让张岱年喜出wàng()外,感kǎi()万千,对其起了不可估量的鼓励作用。
时光流转,很多年过去了,张岱年在回忆母校时总是充满深情。
母校静谧的图书馆、庄严的礼堂、宽敞的教室以及美不shèng()收的小花园,一直令其记忆yóu ()新,每每回忆起来,敬意和怀念都会yóu()然而生。
(1)文段中前四个带拼音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搏忘概盛B.搏望慨盛C.博忘概胜D.博望慨胜(2)在阅读文段时,遇到不确定的字可以结合词语含义判断字形。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两个yóu字的理解和写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A.记忆yóu新,指的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其中,yóu对应的汉字表示“还”的意思,因此yóu应当写作“犹”。
B.yóu然而生,形容不由得产生(某种思想感情),其中,“yóu然”表示“不由得的样子”,因此yóu应当写作“由”。
C.记忆yóu新,指的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yóu对应的汉字表示“尤其”的意思,因此yóu应当写作“尤”。
D.yóu然而生,形容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yóu然”表示“自然而然地”,因此yóu应当写作“油”。
2.请从下面张载的《横渠四句》中选择一个语句,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到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3.部分西药的中文译名,既是英文谐音,又标示药物功能。
例如“维他命(Vitamin)”,与其英文读音相似,且标示了维持生命机能的作用。
五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模拟试卷(二)(部编版 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二)范围:第1—4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8分)..、整洁..、端正pínɡzhànɡqīn fàn nán kān zhuā ěr náo sāidù jìshǎnɡshíqí dǎo xīn jīnɡdǎn zhàn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yǎo) 倭.(wō)瓜赏识瞑目B.涟漪.(yī) 附庸.(yōng)相貌难勘C.困窘.(jiǒng) 擒.(qíng)拿碗碟怔住D.薄.弱(bó) 虬.(yá)枝胁骨哗笑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养尊处忧手忙脚乱心惊胆战爱憎分明B.悦悦欲试自相矛盾踉踉跄跄面不改色C.半信半疑一声不吭情不自禁神机妙算D.粉身碎骨肃然起敬马革裹尸手急眼快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B.这时天快黑了,一轮红日逐渐慢慢地落了下去。
C.他如果要是来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D.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答应承认下来就是了。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B.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C.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D.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的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
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
B.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
C.“墨客”是指古时候专门卖墨汁的人。
D.周瑜纯粹是为了打败曹操的大军,才找诸葛亮商议军事,让诸葛亮造箭。
广西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2

广西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他应是怕我诘.(jié)责,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B.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guì),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C.这是达卡多拉游泳馆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ào)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D.我家是佃.(diàn)农,母亲一辈子不缀劳作....。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到点上、拱到根上。
B.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获得许可,因此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C.在那些心胸宽广、性格温良教师所教学生身上,往往更具幸福感,更有自信心,更富创造力。
D.把新冠肺炎诊疗救治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确保患者、医院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救治,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消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口一年的口粮。
B.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筋疲力尽....。
C.电影《夺冠》预告片中的部分片段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要平抑中国崛起的势头。
4.下面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③犹如春风野草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常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2套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一、写好铅笔字。
小朋友,你一定能把下面的字写得正确又美观,快试试吧。
(每字写两个)具族 幸二、仔细拼,认真写。
m ǎn y ì gū niɑng r è n ɑo zhōu w éi b ō wénw ēn nu ǎn w èi d ào ch ǎo f àn j īng l íng g ān ti án三、我会比较,并组词。
烧( ) 桃() 菜( ) 推( ) 绕( ) 挑( ) 彩( ) 堆( ) 四、选字填空。
培 陪1.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伴着我们成长。
2.老师希望能把每位同学都( )养成优秀的人才。
湾 弯3.我的家乡很美,村子东头有一条( )曲的小路,两旁种有美丽的月季花,小路的尽头是一片河( )。
五、我会查字典。
六、按要求完成练习。
1.例:月亮挂在天空中。
月亮像个大玉盘一样挂在天空中。
苹果挂在树上。
苹果像。
2.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美食有名的一道鱼香肉丝是。
3.例:衣服被明明弄脏了。
明明把衣服弄脏了。
小猫被妈妈送人了。
4.妹妹一会儿,一会儿。
5.连一连。
春节去祭扫端午节看花灯清明节赛龙舟元宵节贴对联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忙趁放纸鸢。
2.平时肯帮人,。
3.台湾岛,隔,与大陆,。
4.过中秋,,当空照。
5.妈妈告诉我,不要轻易许诺,因为“必寡信。
”八、请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河水清清,过了河是座山,山旁有竹林。
()我的故乡是一座小村庄,村后有条小河。
()秋天,我们摘柿子,吃葡萄。
()夏天,我们在河里游泳。
()春天,我们上山采野花。
九、我会使用礼貌用语。
1.看见同桌偷偷把没吃完的早餐从教室窗户丢了出去,我会对他说:“。
”2.你的同桌买了一本新书,你想借过来看一看,你会怎么和他说呢?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你的书,你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就先借给我看看吧!B.你刚买的新书我已经拿走了,让我看两天,我看完了就还给你。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2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丰富,但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和传播时,往往因为晦涩难懂、缺乏新颖角度而曲高和寡。
如何让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跨越历史的时空阻隔,引发普遍共鸣?这是诸多短视频创作者面对的共同难题。
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注重“以古观今”,致力于把中华文化长河的人和物带入当下生活,构建跨越历史、古今互通的共情空间。
这些短视频往往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寻找选题,如“情绪来了怎么办”“当你无可奈何时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等。
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合的人、事、物,例如苏东坡的故事、李白的诗歌、庄子的言行等来探讨这些问题。
于是,这些短视频就能切中当下人们的普遍困惑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使其创作直击现代人的灵魂,具备最大公约数,广泛吸引受众。
当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接,古人和今人展开对话,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故事、人物变得鲜活,并借助根植于受众心中的文化记忆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要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和凝聚性。
而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故事、诗文、理念等,更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等深刻地烙印在大众的记忆中,成为人们知识体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
短视频创作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具有的超越性的情感动力和扎实深刻的认知基础,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认知认同、情感情绪、集体记忆等,与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和思想观念等建立连接。
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精心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特定元素,来激活大众的文化情感,从“以古观今”的共情视角,使受众对历史传统的抽象记忆与固有认知,转变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动力,产生情感共振,从而建构起今古互通、悠远深长的共情空间。
(摘编自张志坚《以短视频构建诗意的共情空间》)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搭乘短视频的“东风”,加速“破圈”,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大众通过掌上小屏就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之魅力。
【精品】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8分)1.这首小诗构思 j īng qi ǎo ( ),但 m ěi zh ōng b ù z ú( )的是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2.家乡有句 s ú y ǔ( ):“紧走搭石慢过桥。
”。
一排排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 q íng g ǎn ( )。
3.这些雕塑品富有 sh ī qíng huà yì( ),不禁让人拍手ch ēng zàn(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6分)蓑.(shu āi su ō)毛 懒.(l ǎn n ǎn)惰 间.(ji ān ji àn )隔 好处.(ch ǔ chù) 客舍.(sh ě shè) 僵硬.(yìng yìn)三、找出下面词语的错别字画“——”,并在括号里改正。
(6分)香漂十里( ) 胁调有序( ) 付荆请罪( )狂风恕号( ) 完壁归赵( ) 金壁辉煌( )四、把下面句子中画“ ”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成语。
(6分)1.我喜欢那套房子, 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的是离上班的地方太远。
( )2.我们是班级干部,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以身作则。
( )3.我们先要自己以身作则,然后才能很有道理,底气十足地指出别人的缺点。
()五、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分)虽然……但是……只有……才……即使……也……无论……都…1.()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觉得大了一些。
2.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到地上来。
3.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4.花生()不好看,()它很有用。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8分)1.《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修改病句)2.桂花真香。
广西省贺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2)

广西省贺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积累(21分)1.阅读回答问题。
桂江如屈原笔下盛装打扮的不在仙列的神女山鬼,从屏障般的山坳那边款款而来。
她风姿绰约地穿过县城,把县城拨开为东西两岸。
如神女漫步的桂江,江面浩浩荡荡,亘.()古以来,几乎都是如满怀期待去赴约的神女山鬼的脸—般笑意盈盈。
她缓缓抬手轻抚,两岸丰饶的土地便生幽篁。
她一呼一吸,气若幽兰,拂过林梢,奏出悦耳的仙乐,使长途跋涉而来的游子终于可以酣然入梦,使荷着镐头踏着暮色归去的淳朴、谦逊的农民消散一身的疲bèi (),使悠然结网的渔夫想象着阳光下金鳞竞跃,①(1)阅读上面的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亘.古②疲bèi(2)上面的文章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两个词语。
①酣然入梦②幽篁(4)请仿照划线句,在文章末尾①处补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B.中法两国元首的会谈,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模拟试卷(2)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模拟试卷(2)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日期:2024.11 姓名:班级:得分:一、积累运用(28分)1.(4分)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鲁迅不愿意看到东京“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发髻一般油光可jiàn 的辫子,便来到仙台的课堂;听着藤野先生那抑扬顿cuò的讲解,增进了他学医的信心;而那封nì名信和看时事片时的喝采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戎马一生,功勋显hè,但他永远忘不了母亲那勤劳简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也永远忘不了母亲教给自己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2.(2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C.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D.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3.(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B.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快?D.高尔基对它们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A.《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B.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已盛大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0亿。
C.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D.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09.11一、基础知识(共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犄.(jī)角甄.(zhēn)别嗥.叫(áo) 按捺.不住(nà)B.桑梓.(zǐ)搭讪.(shàn)啮.噬(nüâ) 入不敷.出(fū)C.悄.然(qiāo) 戕.(qiānɡ)害摭.拾(zhí) 引吭.(hánɡ)高歌D.灰烬.(jìn)恣.(zì)意诳.(kuánɡ)语妄自菲.薄(fěi)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岁月沉缅锲而不舍磕绊B.含辛茹苦仓皇幽深奇诡纹身C.急躁不安跋涉毛骨悚然斑斓D.无动于衷谛造熠熠闪光嘹亮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句:而今安在哉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09级的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县南京路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毫无知识储备,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C.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作者是具有“近代环保之父”之称的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之手。
D.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吮吸着我们的心灵,啮噬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挥斥方遒.(遒:强尽有力)B.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外与天际.,四望如一(际:交会)D.君子不齿..(不齿:不以……为耻辱)举酒属.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7.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同享快乐。
B.《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C.《赤壁赋》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伟大,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却“知不可乎骤得”。
D.柳宗元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9.请参照下句,仍以“父母的爱”领起,仿写两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要求句子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同。
(6分)父母的爱是一种本能,他们无怨无悔地为我们付出,直到我们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吸;分)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0.选出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早实.以蕃:结实 B.致.其性:尽C.其培.欲平:培土 D.有类.橐驼者:这一帮人11.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驼业种树”中“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中“硕茂”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句话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中“焉”是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12.对文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三段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继从种植的当与不当对比。
B.第四段揭出文旨,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为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C.文章集中“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D.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语言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9分)(1)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题。
(6分)闻雁韩洽朔风吹雁渡江干,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14(1)本诗前两句渲染怎样的氛围?如何表现出“寒”?(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5.(1)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 。
(荀子《劝学》)(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__ , _ 。
(苏轼《赤壁赋》)(4),,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劝君惜取少年时。
(《杂诗十九首》)(6),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五、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站着读与跪着读(节选)陈四益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说,读古人的书,同古人交朋友,是最没有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
我想,这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
但是,也并不尽然。
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
因为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
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
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
魏晋时代的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的李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迫害致死,都是现成的例子。
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
跪着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
中国历来多陋儒,多腐儒,盖缘于此。
然而也有例外,虽是凤毛麟角,却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汉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个。
单看他《论衡》中《问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
安能皆是?”“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这几句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旺。
到了后世……不但孔、孟这些钦定“圣人”,谁也不敢雌黄月旦,流风所被,就是一些行业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蝉。
譬如杜甫,确实写了许多好诗,但任何一个诗人,哪怕是极伟大的诗人,也难免会有败笔。
但是,一自杜甫被称作“诗圣”,他也便沾上了点圣人气。
说到杜诗,大抵很少敢有不敬之辞。
不过,也有例外。
手头有一部《杜工部集》,是粤东翰墨园光绪年间刊印的五家评本。
印工虽也精致,但并不是什么古本、善本。
所谓“五家”,是指王弇州、王遵岩、王阮亭、宋牧仲、邵子湘。
各家评语,分别以紫、蓝、朱、黄、绿几种颜色套印。
它的好处,在于评点诸家,有站着读的勇气,没有只磕头不说话的陋腐气,不时会有“不成旬”、“亦无意味”、“不见佳”、“亦不好”、“不足诵也”之类的评语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