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经济重心的南移 (共32张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32 人教版课件

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你认 为如何解决?
宋代的商业——纸币产生
个人自学,总结知识:
1、纸币产生的时间?地点?名称?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 点?
3、今天的商品交易又有哪些新的 支付方式?
宋代的造船业
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指 南 针
宋代的海外贸易
在图中指出“宋海外贸易”的范围
宋代的海外贸易
宋代的海外贸易
1、占城稻 2、太湖流域 3、棉花 4、茶树
苏州、湖州
1、丝织业 2、棉织业 3、制瓷业 4、造船业
浙江哥窑 景德镇 广州 泉州
宋代的农业——粮食作物
苏
湖
猜谜:
水稻
熟
水里生来水里长, 小时绿来老时黄。 去掉外面黄金甲, 里面煮熟喷喷香。
, 天 下
足
宋代的农业——生产工具
秧马
用途:
插秧
优点:
省力 提速
小组探究,发表观点:
1、经济发展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 2、技术
3、政策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2、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
3、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
经济腾飞铸辉煌 ——今日发展的成就
唐 黄河流域
经 济 重
朝 中 后
心
期
—
南
移
南
宋
长江流域
农业发展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商业繁荣
宋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
大寿图(景德镇瓷器)
童趣(景德镇瓷器)
石榴(景德镇瓷器)
2012年4月4日,香港 苏富比拍卖行的北宋 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以2.786亿港元 成交,创造宋代瓷器 新的世界拍卖纪录。
宋代的商业——纸币产生
个人自学,总结知识:
1、纸币产生的时间?地点?名称?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 点?
3、今天的商品交易又有哪些新的 支付方式?
宋代的造船业
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指 南 针
宋代的海外贸易
在图中指出“宋海外贸易”的范围
宋代的海外贸易
宋代的海外贸易
1、占城稻 2、太湖流域 3、棉花 4、茶树
苏州、湖州
1、丝织业 2、棉织业 3、制瓷业 4、造船业
浙江哥窑 景德镇 广州 泉州
宋代的农业——粮食作物
苏
湖
猜谜:
水稻
熟
水里生来水里长, 小时绿来老时黄。 去掉外面黄金甲, 里面煮熟喷喷香。
, 天 下
足
宋代的农业——生产工具
秧马
用途:
插秧
优点:
省力 提速
小组探究,发表观点:
1、经济发展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 2、技术
3、政策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2、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
3、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
经济腾飞铸辉煌 ——今日发展的成就
唐 黄河流域
经 济 重
朝 中 后
心
期
—
南
移
南
宋
长江流域
农业发展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商业繁荣
宋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
大寿图(景德镇瓷器)
童趣(景德镇瓷器)
石榴(景德镇瓷器)
2012年4月4日,香港 苏富比拍卖行的北宋 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以2.786亿港元 成交,创造宋代瓷器 新的世界拍卖纪录。
【精品历史课件】435经济重心的南移(共32张PPT)

五、家国情怀
(一)概念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二)目标 (1)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 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2)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 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 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 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小结:
A、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B、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 力,
1、原因: 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经
C、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济
D、统治者的重视
重
全国经济重心 由_黄__河__流__域__转移到_长__江__流__域__
心
南 3、时间: 唐朝中后期
南宋
移
4. 表现
农业: 水稻 棉花 茶树 手工业:制瓷 纺织 造船
宋代水稻、茶叶、棉花的种植在南方有很大的 发展,表现在哪里?其中又以那一项最为突出?
两宋时水稻的推广
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 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 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苏
湖
——
熟
南 宋 谚 语
, 天 下 足 。
宋人《耕获图》
反映农民劳动的耕获图
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经济落后到得到发展。 主要原因: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这一变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展南 方 经 人口南迁 济 发
北 方 战 乱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纸币较金属货币的优越性主要有:
①印刷纸币的成本较之铸造金属要低; ② 避免了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流失,可 以节约贵金属货币; ③便于携带,降低了运送货币的成本与风险。 总之,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更有利于商 品流通,促进商业发展。 当然纸币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易损坏、易 伪造等。
东晋南朝时期 南移的过程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1.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
业繁荣的史实, 2.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 成于南宋。 3.分析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 济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重难点: 1.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2.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南移 2、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继续南移
拓展延伸:
动脑筋
1.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 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 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 明什么?(课本58页“动脑筋”)
动脑筋
2.结合课本59页绿色小字部分的材 料,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 币? 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3、靖康之变至南宋:完成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
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
4.3.5__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 设有何启示?
1.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2.要重视科技进步 3.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小试牛刀
1 .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 方的原因是(A )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 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2.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 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C ) A.定窑 B.钧窑 C.景德镇 D.哥窑
3 .宋代丝织品“号为天下冠”的是
( ) A A.四川 C.广州
B.江浙 D.长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出 现在( D)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1.———————:奠定基础 2 唐 末 宋 :开始逐渐南移 : 完成南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南
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隋唐时期 两宋时期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农业发展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人口南迁
朝代
3.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 西汉 247万 19.8% 998万 80.2% 先进的技术、工具 唐 392万 43.2% 515万 56.8%
北宋 1122万 62.9% 662万 37.1%
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材料四: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 4. 政府重视生产 由是境内无弃田。
外贸港口 货币
开封、杭州 广州、泉州;市舶司 交子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南方地广人 (南朝时) (宋朝时)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旳衣经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旳原因是 什么?
名锦。
对外贸易
商业 哥窑鱼耳炉
货币
四南方经济发展旳体现
农业
粮食作物 占城稻旳引进与推广;苏湖成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蜀锦系纯真纺丝织织业品丝,织业质超地出柔北软方(。江以浙华、蜀丽 精美、手色工调业明艳、文饰地典)。雅棉著织称业。推广蜀锦距今
已经有2023数年制旳瓷历业史重,心在它江源南于(上哥窑古、、景兴德镇于)
秦苏汉州、旳盛宋于锦唐、商宋广业造。西城船南市四旳业宋川壮宋棉旳锦代毯蜀并居首锦称位、 为(南中广州京国、旳旳泉云四州锦大) 、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商业城市繁华(临安)
对外贸易
商业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有何 体现?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旳衣经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旳原因是 什么?
名锦。
对外贸易
商业 哥窑鱼耳炉
货币
四南方经济发展旳体现
农业
粮食作物 占城稻旳引进与推广;苏湖成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蜀锦系纯真纺丝织织业品丝,织业质超地出柔北软方(。江以浙华、蜀丽 精美、手色工调业明艳、文饰地典)。雅棉著织称业。推广蜀锦距今
已经有2023数年制旳瓷历业史重,心在它江源南于(上哥窑古、、景兴德镇于)
秦苏汉州、旳盛宋于锦唐、商宋广业造。西城船南市四旳业宋川壮宋棉旳锦代毯蜀并居首锦称位、 为(南中广州京国、旳旳泉云四州锦大) 、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商业城市繁华(临安)
对外贸易
商业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有何 体现?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堂PPT)

2、某学生上网查阅了有关两宋时期的经济 现象,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景德镇成为瓷都 B、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 C、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D、在江浙地区种植占城稻
B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 域是在( ) A.魏晋南北朝
D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4.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是( )
南宋棉毯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制 瓷 业: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有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景德镇瓷器
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造 船 业: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车 船
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 楼船战船 而且质量高,船体巍峨高大,结 (复原模型) 构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 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 指南针进行导航,开辟了航海史 的新时期。
宋代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宋代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 市 布 局:商业活动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市场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有了早市和夜市 市场商品种类:市场上的商品更加丰富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唐海外贸易区域范围比较
宋、唐海外贸易区域范围比较 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原因是„„?
(宋代)国家根 本,仰给东南。 谚语曰:“苏湖 熟,天下足”。
西汉
南朝
国 仰 北 给家 南 东根 《南本 宋。, 史南宋 》
——
课堂练习
1、“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 发生了转移,其方向( A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济发展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
02
南方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促使全国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加速
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增加就业机会
03
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
,缓解了就业压力。
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增强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
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机遇
南方地区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潜力巨大、创新活力强等优 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政策与制度的优化与创新
政策
政府应制定更加灵活、有针对性的政 策,支持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化营商 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制度
加强制度创新,探索适应南方地区特 点的新型治理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近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工 业革命的兴起,沿海地区逐渐成为经 济重心。
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逐渐崛 起,成为经济中心。
现代经济重心的趋势
现代经济发展呈现多 元化趋势,经济重心 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 地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 球化趋势加速了经济 重心的转移和分散。
内陆地区随着交通和 通讯技术的进步,逐 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
01
03
西南地区正在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进城市群建设 ,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
04
西南地区依托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能源、化工 、农业、旅游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并积极发展新兴 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人口增长
随着人口增长,南方地区 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加,促 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主要事件
安史之乱、两宋更迭、蒙古入侵等。
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内容
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与目的
02
经济重心南移的起因
北宋时期,北方气候变冷,致使北方农业生产和经济遭受打击,从而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鉴
要点三
推广普通话,普及现代教育
加强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文化交流的基础。
要点一
要点二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通过文化交流、文艺演出、学术研讨等方式,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气候变迁
随着北方水资源日益恶化,河流湖泊干涸,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吸引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水资源变化
自然环境变化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大量人口南迁以寻求安全保障。
靖康之难
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促使更多北方人口南迁。
北方战乱的影响
自然资源
南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土地等,吸引北方人口南迁以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世界文化中心
05
经济重心南移的现代启示
03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利益共享
通过政府补贴、市场交易等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供给。
重视生态保护
01
保持水土,提高森林覆盖率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保护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态平衡。
安史之乱、两宋更迭、蒙古入侵等。
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内容
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与目的
02
经济重心南移的起因
北宋时期,北方气候变冷,致使北方农业生产和经济遭受打击,从而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鉴
要点三
推广普通话,普及现代教育
加强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文化交流的基础。
要点一
要点二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通过文化交流、文艺演出、学术研讨等方式,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气候变迁
随着北方水资源日益恶化,河流湖泊干涸,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吸引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
水资源变化
自然环境变化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大量人口南迁以寻求安全保障。
靖康之难
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促使更多北方人口南迁。
北方战乱的影响
自然资源
南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森林、土地等,吸引北方人口南迁以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世界文化中心
05
经济重心南移的现代启示
03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利益共享
通过政府补贴、市场交易等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供给。
重视生态保护
01
保持水土,提高森林覆盖率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保护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图
哥窑冰裂纹碗
景 德 镇 瓷 器
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
玉荷瓶(景德镇瓷器)
南海1号
•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 是目前
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
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
其搭载的文物也有可能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材料二: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
(江苏苏州、湖州),天下足。---宋朝
提问:这两段史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原 因)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大量的 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
❖统治者重视。
南北方人口比例
朝代 北 南方 方
西汉 80 20% %
南宋 37 63% %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 1、引进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经济落后到得到发展。 主要原因: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这一变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书》
请大家再阅读两段史料,看看西汉之后南方经济发生
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
小结:
A、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B、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 力,
1、原因: 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经
C、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济
D、统治者的重视
重
全国经济重心 由_黄__河__流__域__转移到_长__江__流__域__
心
南 3、时间: 唐朝中后期
南宋
移
4. 表现
农业: 水稻 棉花 茶树 手工业:制瓷 纺织 造船
商业: 城市 贸易 纸币
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发展 经济提供了哪些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 3、要充分利用当地和外来的人力资源。
谢谢大家
再见
其文物考古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距今800多年。此后试
探发现,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
的国宝级文物。
•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 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 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 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 郁的阿拉伯风情。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南朝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最早的纸币——交子
讨论: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 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 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 变化:
• 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
• 魏晋到隋唐:江南得到开发, 南北双方经济并驾齐驱
• 从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到南宋,南移完成。
南海1号复原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
1、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广州、泉州 市舶司
3、纸币: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提示
1.城市布局打破“坊”、 “市”界限, 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
3.出现娱乐场所“瓦子”;
4.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PPT教学课件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耨,
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回答: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区的经济状况?
西汉,江南地区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两宋时水稻的推广
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 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 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苏
湖
——
熟
南 宋 谚 语
, 天 下 足 。
宋人《耕获图》
反映农民劳动的耕获图
这张图里有牛耕、插秧、 收获、打场、舂米、入仓 等场面,反映了农民从事 农业生产的过程。
谜语三则: (1)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 宝。(答一农作物) (2)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 花。(答一农作物) (3)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 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答一农作物)
宋代水稻、茶叶、棉花的种植在南方有很大的 发展,表现在哪里?其中又以那一项最为突出?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表现)
丝 织 业: 蜀地 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棉 织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造 船 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在南方兴 起
浙宋江人出《土纺的车南图宋》棉毯
哥窑冰裂纹碗
景 德 镇 瓷 器
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
玉荷瓶(景德镇瓷器)
南海1号
•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 是目前
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
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
其搭载的文物也有可能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材料二: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
(江苏苏州、湖州),天下足。---宋朝
提问:这两段史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原 因)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大量的 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
❖统治者重视。
南北方人口比例
朝代 北 南方 方
西汉 80 20% %
南宋 37 63% %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 1、引进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经济落后到得到发展。 主要原因: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这一变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书》
请大家再阅读两段史料,看看西汉之后南方经济发生
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
小结:
A、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B、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 力,
1、原因: 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经
C、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济
D、统治者的重视
重
全国经济重心 由_黄__河__流__域__转移到_长__江__流__域__
心
南 3、时间: 唐朝中后期
南宋
移
4. 表现
农业: 水稻 棉花 茶树 手工业:制瓷 纺织 造船
商业: 城市 贸易 纸币
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发展 经济提供了哪些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 3、要充分利用当地和外来的人力资源。
谢谢大家
再见
其文物考古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距今800多年。此后试
探发现,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
的国宝级文物。
•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 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 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 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 郁的阿拉伯风情。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南朝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最早的纸币——交子
讨论: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 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 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 变化:
• 战国到两汉:经济重心在北方
• 魏晋到隋唐:江南得到开发, 南北双方经济并驾齐驱
• 从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到南宋,南移完成。
南海1号复原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
1、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广州、泉州 市舶司
3、纸币: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提示
1.城市布局打破“坊”、 “市”界限, 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
3.出现娱乐场所“瓦子”;
4.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PPT教学课件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耨,
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回答: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区的经济状况?
西汉,江南地区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两宋时水稻的推广
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 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 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苏
湖
——
熟
南 宋 谚 语
, 天 下 足 。
宋人《耕获图》
反映农民劳动的耕获图
这张图里有牛耕、插秧、 收获、打场、舂米、入仓 等场面,反映了农民从事 农业生产的过程。
谜语三则: (1)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 宝。(答一农作物) (2)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 花。(答一农作物) (3)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 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答一农作物)
宋代水稻、茶叶、棉花的种植在南方有很大的 发展,表现在哪里?其中又以那一项最为突出?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表现)
丝 织 业: 蜀地 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棉 织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造 船 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在南方兴 起
浙宋江人出《土纺的车南图宋》棉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