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ppt37 人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

29
A.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B.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C.要重视科技进步。
D.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 政策。
30
1.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居南宋首位的(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粟
B)
2.中国瓷器史上辉煌时代( D)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宋代
3.宋朝居当时世界首位的手工业( D)
表现: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范围广;有闻名 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设置市舶司; 宋朝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20
临安 明州
广泉 州州
21
农业
南
方 手工业 经
商业 1.商业城市繁荣
济
都市 开封.临安
发 展 的 商业
对外 2.海外贸易发达 贸易 市舶司
表
3.北宋四川的出现交子
现
货币
南宋纸币和铜钱并行
12
农业
南
方 手工业 经
商业 1.商业城市繁荣
济
都市 开封.临安(最大)
发
展
对外
的 商业 表
贸易
现
货币
13
14
15
城市:与前代相比 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产品种类: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
16
《清明上河图》
17
《 货 郎 图 》
A.丝织业 B.棉织业 C.制瓷业 D.造船业
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D)
A.唐朝中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31
18
农业
南
方 手工业 经 济
商业 1.商业城市繁荣 都市 开封.临安
A.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B.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C.要重视科技进步。
D.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 政策。
30
1.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居南宋首位的(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粟
B)
2.中国瓷器史上辉煌时代( D)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宋代
3.宋朝居当时世界首位的手工业( D)
表现: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范围广;有闻名 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设置市舶司; 宋朝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20
临安 明州
广泉 州州
21
农业
南
方 手工业 经
商业 1.商业城市繁荣
济
都市 开封.临安
发 展 的 商业
对外 2.海外贸易发达 贸易 市舶司
表
3.北宋四川的出现交子
现
货币
南宋纸币和铜钱并行
12
农业
南
方 手工业 经
商业 1.商业城市繁荣
济
都市 开封.临安(最大)
发
展
对外
的 商业 表
贸易
现
货币
13
14
15
城市:与前代相比 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产品种类: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
16
《清明上河图》
17
《 货 郎 图 》
A.丝织业 B.棉织业 C.制瓷业 D.造船业
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D)
A.唐朝中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31
18
农业
南
方 手工业 经 济
商业 1.商业城市繁荣 都市 开封.临安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思考题212
2020年10月2日
泉州海运
返回
13
2020年10月2日
14
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 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返回
2020年10月2日
15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 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 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 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 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 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济南移的参考资17 料
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 史过程,一般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上古到西晋末年,是北 方强盛时代,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 中下游流域。从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到 东晋政权南渡,有一次大规模的持续的人 口南迁运动,为第二阶段南方经济的迅速 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因素。
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 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 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2020年10月2日
3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表现
条件: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
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
2020年10月2日
4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 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5、茶 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孩儿枕
返回
9
三、商业的发展
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七年级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PPT教学课件

二、手工业的兴旺
• 纺织业: 丝织业、棉织业
• 制瓷业: 冰裂纹瓷器、景德镇
• 造船业: 世界首位
三、商业的繁荣
• 比有了哪些发展?
•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 产品种类: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
三、商业的繁荣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北宋时期从越南引入的优良品种 ,得到 大力推广。 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2.北宋兴起的 ,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 泽莹润,后来发展为著名的 。 3.宋朝时,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水平最先进的 国家,东南沿海的 、 、 都有发达的 造船业。 4.宋朝市场上,流通大量金属货币,为了携 带方便,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 。 · 5.宋朝重要的外贸港口有 —、 。两宋 政府在这些港口设立 ,管理海外贸易。
• 城市: 城市商业繁荣
• 贸易: • 货币:
三、商业的繁荣
• 城市: 城市商业繁荣
• 贸易: 海外贸易发达
• 货币:
动脑筋: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 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 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 货币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 城市: 城市商业繁荣
• 贸易: 海外贸易发达
• 货币: 出现了纸币
小结:经济重心的南移
• 农 业 的 发 展: 水稻、茶叶、棉花 • 手工业的兴旺:
纺织、制瓷、造船 • 商 业 的 繁 荣:
城市、贸易、货币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书》
知史鉴今:
• 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 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 (3)要重视科技进步。 •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学 习
要求: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要专 注;
2.明确各“类”,各 “目”;
2021/5/27
3.确定同组同学“分工” 7
任务;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 (江南变化后的 成就)
1、南方农业的发展: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3、南方商业的繁荣:
2021/5/27
8
1.南方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
宋朝的农业,有哪些新的发展?
材料三:吴田越。王募民3能.南垦荒方田政者府,勿重收视其税生,产由。是境内无弃
材料四:
4.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
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2021/5/27
5.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29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 设有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28
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乱使关中地区经济
受到严重破1坏.北。其方后多,北战方乱经,历靖南康方之安难,定宋。金对
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
。加之长期2经.济南发方展自中,然北条方环件境优遭越到严。重破坏,
而南方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唐代后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
——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 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2021/5/27
6
探寻江南变化后的成就
(小组合作)观看视频,结合“经济重心的 含义”、书本及图册P68 思考:江南宋经代济经高济成度就发(展经主济重要心表南现移为的表哪现些) 方自主面?具体成就有哪些?
要求: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要专 注;
2.明确各“类”,各 “目”;
2021/5/27
3.确定同组同学“分工” 7
任务;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 (江南变化后的 成就)
1、南方农业的发展: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3、南方商业的繁荣:
2021/5/27
8
1.南方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
宋朝的农业,有哪些新的发展?
材料三:吴田越。王募民3能.南垦荒方田政者府,勿重收视其税生,产由。是境内无弃
材料四:
4.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
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2021/5/27
5.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29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 设有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28
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乱使关中地区经济
受到严重破1坏.北。其方后多,北战方乱经,历靖南康方之安难,定宋。金对
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
。加之长期2经.济南发方展自中,然北条方环件境优遭越到严。重破坏,
而南方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唐代后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
——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 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2021/5/27
6
探寻江南变化后的成就
(小组合作)观看视频,结合“经济重心的 含义”、书本及图册P68 思考:江南宋经代济经高济成度就发(展经主济重要心表南现移为的表哪现些) 方自主面?具体成就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天下足
二、成绩斐然的经济重心南移----看表现 之农业
水稻 棉花 茶树
水 稻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 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 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 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茶 叶 棉 花
获胜同学的礼品
二、成绩斐然的经济重心南移----看表现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江南”,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苏湖”指今天的哪里? 苏州、湖州 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 了何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宋
邀你继续
学习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你想不 想到宋朝的大街小巷去转转,感受1000 多年前宋代人的社会风貌? 课下预习: 第11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
A.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1.原因
B.北人南迁,增加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 进的劳动技术
C.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D.统治者的重视
农业:
水稻 棉花 茶树
手工业: 制磁 纺织 造船
2.表现
商业:
城市
贸易
纸币
3.过程:魏晋——唐中后期——五代十国—— 南宋
4.启示
1
2
3
4
5
6
能力提升
材料分析: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呢?
交子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2.最早的纸币叫什么?产生的时间?地点? 3今天的商品交易又有哪些新的方式?
三、时间漫长的经济重心南移-----理过程
“国家根本,仰 给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苏 湖 粮 仓
北方诸路
纺织中心
南方诸路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南方地广人 (南朝时) (宋朝时)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旳衣经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旳原因是 什么?
名锦。
对外贸易
商业 哥窑鱼耳炉
货币
四南方经济发展旳体现
农业
粮食作物 占城稻旳引进与推广;苏湖成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蜀锦系纯真纺丝织织业品丝,织业质超地出柔北软方(。江以浙华、蜀丽 精美、手色工调业明艳、文饰地典)。雅棉著织称业。推广蜀锦距今
已经有2023数年制旳瓷历业史重,心在它江源南于(上哥窑古、、景兴德镇于)
秦苏汉州、旳盛宋于锦唐、商宋广业造。西城船南市四旳业宋川壮宋棉旳锦代毯蜀并居首锦称位、 为(南中广州京国、旳旳泉云四州锦大) 、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商业城市繁华(临安)
对外贸易
商业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有何 体现?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旳衣经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旳原因是 什么?
名锦。
对外贸易
商业 哥窑鱼耳炉
货币
四南方经济发展旳体现
农业
粮食作物 占城稻旳引进与推广;苏湖成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蜀锦系纯真纺丝织织业品丝,织业质超地出柔北软方(。江以浙华、蜀丽 精美、手色工调业明艳、文饰地典)。雅棉著织称业。推广蜀锦距今
已经有2023数年制旳瓷历业史重,心在它江源南于(上哥窑古、、景兴德镇于)
秦苏汉州、旳盛宋于锦唐、商宋广业造。西城船南市四旳业宋川壮宋棉旳锦代毯蜀并居首锦称位、 为(南中广州京国、旳旳泉云四州锦大) 、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商业城市繁华(临安)
对外贸易
商业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有何 体现?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堂PPT)

2、某学生上网查阅了有关两宋时期的经济 现象,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景德镇成为瓷都 B、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 C、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D、在江浙地区种植占城稻
B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 域是在( ) A.魏晋南北朝
D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4.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是( )
南宋棉毯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制 瓷 业: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有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景德镇瓷器
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造 船 业: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车 船
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 楼船战船 而且质量高,船体巍峨高大,结 (复原模型) 构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 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 指南针进行导航,开辟了航海史 的新时期。
宋代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宋代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 市 布 局:商业活动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市场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有了早市和夜市 市场商品种类:市场上的商品更加丰富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唐海外贸易区域范围比较
宋、唐海外贸易区域范围比较 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原因是„„?
(宋代)国家根 本,仰给东南。 谚语曰:“苏湖 熟,天下足”。
西汉
南朝
国 仰 北 给家 南 东根 《南本 宋。, 史南宋 》
——
课堂练习
1、“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 发生了转移,其方向( A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济发展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
02
南方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促使全国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加速
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增加就业机会
03
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
,缓解了就业压力。
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增强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
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机遇
南方地区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潜力巨大、创新活力强等优 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政策与制度的优化与创新
政策
政府应制定更加灵活、有针对性的政 策,支持南方地区的发展,优化营商 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制度
加强制度创新,探索适应南方地区特 点的新型治理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近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工 业革命的兴起,沿海地区逐渐成为经 济重心。
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逐渐崛 起,成为经济中心。
现代经济重心的趋势
现代经济发展呈现多 元化趋势,经济重心 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 地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 球化趋势加速了经济 重心的转移和分散。
内陆地区随着交通和 通讯技术的进步,逐 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
01
03
西南地区正在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进城市群建设 ,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
04
西南地区依托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能源、化工 、农业、旅游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并积极发展新兴 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人口增长
随着人口增长,南方地区 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加,促 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都景德镇
宋代小孩持景真北德宗宋镇年时原号改名名景德镇的“昌为景南景德镇德”,镇,宋。
荷
青
叶
白
景瓷枕德镇青白今瓷天瓷的景德镇
景德镇白瓷
宋船模型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最大的是开封、杭州(临安) 早市、夜市,还有各种小贩、货
郎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大商港有广州、泉州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纸币-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造 船 业: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名冠天下的蜀锦、蜀绣
《纺车图》(局部)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浙宋江人出《土纺的车南图宋》棉毯
纺织图
定窑白瓷
哥窑冰裂纹碗
孩儿枕
汝窑莲花温碗
宋朝定窑、钧窑和哥窑
钧 窑 青 瓷
定 窑 白 瓷
哥窑瓷器钧窑青瓷
哥窑瓷器定哥钧窑窑窑孩瓷青儿器瓷枕
汝 窑 青 瓷
经济发展 南 移
一、南方农业发展
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 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 2、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丘陵地区新辟茶 园
前期
夏国皇帝)
宋夏议和
第二个阶段:金、西夏和南宋
民族 建国 政权 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重大事件 (相互关系)
金
12世纪 初期
女真
阿骨打 (金太祖)
会宁
宋金对峙
南宋 1127年
汉
赵构
临安 宋金对峙
(宋高宗)(杭州)
情景导入
五代开始南方的农业生产超过了北方
经
北方战乱频繁
经济萧条 济
人口南迁
重
心
南方相对安定
水稻的推广
江南丘陵的茶园
自主学习
耕获图
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
有牛耕、插秧、收获、打场、舂米、入仓 等场面,反映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丝 织 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海岛兴起的棉纺织业发展到东 南沿海
制 瓷 业:江浙南江成哥为窑制的瓷冰业裂的纹重瓷心器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结束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板书
1、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表现在: (1) 农业:水稻成为南方的粮食作物。 (2) 手工业: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宋朝的 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 商业的繁荣。 2、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负责 管理海外贸易。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 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6、从魏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 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D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苏湖熟,天下足” 7、《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 B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宋朝的纸币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
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要 求,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 说明了什么?
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 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 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 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二中
复习上节课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
民族 政权
建国 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重大事件 (相互关系)
辽
10世 纪初
契丹 阿保机 上京 (辽太祖)
辽宋澶渊之盟 被金灭亡
宋 960年 汉 赵匡胤
东京
辽宋澶渊之盟 宋夏议和
(宋太祖)(开封) 被金灭亡
西夏 11世纪 党项 元昊(大 兴庆
3、北宋时,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指的是什 么地方( A ) A、四川 B、江西 C、江苏 D、浙江 4、有位文物商人向你推销一件冰裂纹瓷器, 你推测该文物最早可能出自( B ) A、唐代刑窑 B、宋代哥窑 C、唐代越窑 D、北宋景德镇 5、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英镑
小结提升
农业的发展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
区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巩固练习
1、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 经济重心的是( C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无徽不成
镇。” 2、两宋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A,从下列哪一个 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 A、越南 B、朝鲜 C、印度 D、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