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微生物学答案第二、三章

合集下载

(完整版)大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大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微生物学二、填空题1、微生物学的先驱者是____,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细菌学的奠基人是_____ 。

2、微生物都是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____ 和古生菌 )、放线菌、蓝细菌、 ____、立克次氏体、 ____;属于真核类的真菌(____、____和蕈菌)、原生藻类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____(____、拟病毒和 ____)。

3、微生物由于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五个重要共性,即体积小,____;____,____;生长旺,繁殖快;____, ____;____, ____。

4、微生物的种类多主要体现在________、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

5、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________、 ________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6、按是否具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型微生物和 ________型微生物。

7、细胞型微生物根据其细胞结构特征又可分为________微生物和 ________微生物。

8、按照 Carl Woese 的三界论,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9、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10、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三、选择题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2、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术语或名词1.微生物(microorganism) 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

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 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 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 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 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 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微生物学教程》课后答案

《微生物学教程》课后答案

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答: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3.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答: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1861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1953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和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4.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5.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和重大贡献?为什么能发挥这种作用?答:微生物由于其“五大共性”加上培养条件简便,因此是生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最乐于选用的研究对象。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各章节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各章节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各章节第一章:微生物学概述1. 请简要介绍微生物学的历史和研究内容。

微生物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科,早在古代人类就开始对微生物进行了研究。

其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群落结构、生态功能等方面。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分类。

常见的微生物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藻类等。

3. 简述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帮助身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抵御病原微生物、创造食品和药物等。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1. 请介绍细菌的结构特点。

细菌一般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核酸等结构,其中细胞壁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

2. 简述细菌的运动方式。

细菌的运动方式有旋转鞭毛、抖动纤毛、滑动等。

3. 请说明好氧菌与厌氧菌的区别。

好氧菌需要空气氧气进行代谢,而厌氧菌则需要在无氧或极低氧化环境中生长。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1. 请简述微生物的营养分类。

微生物的营养分类可分为自养营养和异养营养两种类型。

2. 请说明厌氧呼吸和发酵的区别。

厌氧呼吸需要使用无氧电子受体进行代谢,而发酵则是在没有外部电子受体的情况下进行代谢。

3. 请列举几种细菌产生的有用代谢产物。

细菌产生的有用代谢产物包括酸、碱、乳酸、酵母、乳酸菌、醋酸菌等。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 请说明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

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为潜伏期、对数期、平稳期和死亡期。

2. 请介绍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孢子形成、生殖、代谢产物的分泌等。

3. 请解释生长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生长速率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增殖的数量,其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营养成分、水分含量、pH值等。

第五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基因重组1. 请介绍细菌的基因组特点。

细菌基因组具有单倍体性,一般为单环状DNA分子,其中包含有关其生存的全部信息。

2. 请列举几种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重组技术包括PCR扩增、DNA测序、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

微生物课后习题题目及答案

微生物课后习题题目及答案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答: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病毒,亚病毒,细菌,古生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

微生物学指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基因和基因组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2.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个体小,结构简单,繁殖快,易培养,易变异,分布广3.为什么说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重要并不能被其他生物所代替答:微生物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涉及到人类的生存。

许多重要产品如面包,奶酪,抗生素,疫苗,维生素和酶的生产离不开微生物,同时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

但它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许多疾病及食品腐败等也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虎克,巴斯德和柯赫对微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贡献答:虎克: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巴斯德:a.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b.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首次制成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c.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d.创立巴斯德消毒法柯赫:a.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证实肺结核的病原菌c.提出柯赫原则d.创立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5.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根据你的观点描述发展前景答:a.20世纪40年代,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生物学难以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遗传学上的争论问题,是微生物这样一种简单而又具有完整生命活动的小生物成了生物学研究的“明星”,微生物学被推到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获得迅速发展,为声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b.未来微生物学更加绚丽多彩,多学科交叉,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和扩展将使微生物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1、为什么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什么叫无菌技术?因为在天然条件下,所采集的用于培养的材料中,多种微生物呈共生关系,而一般情况下只有纯培养物才能提供可重复的结果,故需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习题A部分一、选择题1. 青霉(Penicillium)和曲霉(Aspergillus)的无性繁殖产生()。

A.外生的孢囊孢子B.外生的分生孢子C.外生的节孢子D.外生的游动孢子2. 酵母菌的菌落类似于()。

A.霉菌菌落B.链霉菌菌落C.细菌菌落3. 指出错误的回答,真菌的无性孢子有:()。

A.分生孢子B.接合孢子C.游动孢子D.节孢子4.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无性繁殖是:()。

A.裂殖B.芽殖C.假菌丝繁殖D.子囊孢子繁殖5. 指出错误的回答,根霉菌的孢子囊具有:()。

A.囊轴B.囊托C.囊领D.囊梗6. 酿酒酵母的无性繁殖是:()。

A.一端出芽B.二端出芽C.多边出芽D.三端出芽7. 指出错误的回答,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A.真菌B.粘菌C.枝原体D.原生动物8. 木耳(Auricularia)的有性孢子是:()。

A.担孢子B.子囊孢子C.接合孢子D.卵孢子9. 子囊孢子总是:()。

A.单倍体B.二倍体或b兼有10. 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

A.有隔菌丝B.无隔菌丝C.假菌丝11. 寄生真菌靠吸器吸收养料,吸器存在于:()。

A.寄主体外表上B.寄主细胞外表上C.寄主细胞间隙中D.寄主细胞里面12. 根霉菌的假根是长在:()。

A.基内菌丝上B.气生菌丝上C.匍匐菌丝上D.附属菌丝上13. 指出错误的回答,青霉菌的无性结构有:()。

A.足细胞B.分生孢子梗C.梗基D.副枝14. 指出错误的回答,曲霉菌的形态结构有:()。

A.足细胞B.分生孢子梗C.小梗D.副枝15. 酵母菌细胞壁中含有:()。

A.甘露聚糖B.葡聚糖和B D.几丁质16. 匍匐曲霉(Aspergillusrepens)的有性生殖产生:()。

微生物学(云南农业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微生物学(云南农业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微生物学(云南农业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绪论单元测试1.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教授发现并分离出_________。

( )参考答案:沙眼病原体2.青霉素的发现者是:( )参考答案:弗莱明(Fleming)3.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是:( )参考答案:没有细胞结构4.哪位科学家最终将自然发生理论终结? ( )参考答案:Louis Pasteur5.以下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参考答案:昆虫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一个显着区别是:()参考答案:真核生物中存在细胞核7.对产荚膜细菌进行负染色,可在普通光镜下观察到荚膜,而黏液层则无此特性。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脂多糖(LPS)是G-细菌的内毒素,其毒性来自分子中的( )。

参考答案:类脂A2.生物的三域理论的提出者是:( )参考答案:Woese3.真菌在许多特征上不同于细菌。

真菌的细胞壁由组成,而细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

( )参考答案:几丁质4.“抗生素”一词是指: ( )参考答案:微生物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5.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参考答案:灭菌6.Winogradsky描述的细菌硝化过程为:( )参考答案:从氨到硝酸根离子7.通过使用病毒载体将 DNA 从一种生物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被称为:( )参考答案:转导8.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____分子中:( )参考答案:DNA9.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

()参考答案:错10.高压灭菌时需要注意水位、压力、排气等。

( )参考答案:对11.微生物都是单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放线菌在生长阶段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菌丝是()。

参考答案:基内菌丝2.以下属于蓝细菌细胞特化形式的有()。

参考答案:静息孢子;链丝段;内孢子;异形胞3.以下不属于蓝细菌细胞典型形态的有()。

参考答案:窄球蓝细菌群4.蓝细菌与属于真核生物类的藻类的最大区别是()。

微生物课后答案——微生物第二版课后答案【最新整理word版】

微生物课后答案——微生物第二版课后答案【最新整理word版】

[微生物课后答案]微生物第二版课后答案微生物,微生物学1、什么是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微生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微生物的特点与人类有何利害关系?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3、主要微生物先驱者及其对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列文虎克:自制间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巴斯德: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1章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一般结构与特殊结构一般结构:1、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2、细胞膜: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如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多糖构成。

3、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4、核区: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特殊结构:1、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2菌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上的功能。

3性毛:构造与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

一般见于G-细菌的雄性菌株中,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用。

4、芽胞: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度的休眠结构。

是生命世界中抗逆性最强的一种构造5、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6、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几乎都是革兰氏阳性菌)7、质粒:某些细菌的细胞内含有除染色体外的小分子环状DNA,称作质粒8、肽键桥:是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中起着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的分子试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异同同:都有通过肽聚糖单体相互交联成的肽聚糖异:阴性菌的细胞壁的厚度较阳性菌的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层很薄,且肽聚糖的交联度只有25%左右,故机械强度较阳生菌弱,阳性菌含有磷壁酸,而阴性菌则不含此成分;阳性菌一般不含类脂质,而阴性菌含有较高的类脂质;阳性菌一般不含有蛋白质,而阴性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一、水、干物质、碳素、氮素、矿质元素、生长因素
二、营养类型:
①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
②光能异养型微生物(光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
③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
④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
三、呼吸类型:
㈠好氧菌①专性好氧菌②兼性厌氧菌③微好氧菌
㈡厌氧菌①耐氧菌②(专性)厌氧菌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依靠于细胞质膜的作用
透过细胞膜的方式:①单纯扩散(被动扩散)②促进扩散(协促扩散)③主动扩散④基团传递
五、培养基: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一种基质
按物理状态:①固体培养基②半固体培养基③液体培养基
按使用目的:①基本培养基②加富培养基③鉴别培养基④选择培养基
六、①细菌②放线菌③真菌④酵母菌
七、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明胶和硅胶三种
八、天然培养基:采用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还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制成的培养基,称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完全利用已知成分和数量的化学药品配制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条件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称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有利于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血、血清、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用以培养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某些异养微生物,称为加富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称为鉴别培养基腐生性微生物:凡是以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为碳源和能源的,统称为腐生性微生物
寄生性微生物:必须在有生命的有机体上生长或细胞组织中生长的,称为寄生性微生物
九、产能方式:发酵作用、呼吸作用、无机物氧化、光合磷酸化
十、将呼吸分为好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分子氧)与厌氧呼吸(除氧以外的物质如硝酸盐或延胡索酸)
第三章
一、变异:任何一个物种,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与个体之间,无论在形态结构或生理机能方面,总会有差异,不会完全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基因重组或遗传重组:凡把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细胞内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经过遗传分子的重新组合后,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
方式
接合: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传递DNA 的过程称为接合
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
转导:通过温和噬菌体(或称缺陷噬菌体)的媒介作用,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了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
二、
三、不对应性、自发性、稀有性、稀有性、诱变性、稳定性、可逆性
四、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等诱变剂处理均匀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体,促进其突变频率大幅度提高,从中筛选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供生产和科学研究使用
五、紫外线X射线r射线激光离子束快中子
紫外线波长以260毫微米左右效果最好
六、基因工程:指在基因水平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为方法将所需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切割,把它和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导入某一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来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育种技术。

主要过程:获得目的基因→选择基因载体→体外重组→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细菌、植物、动物)→筛选和鉴定→应用
七、方式:接合、转化、转导
八、细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病毒的拆开和重建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