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学汇总

合集下载

2022年西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西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西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芽孢的形成须经过7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典型的类病毒是由美国学者______于1971年发现的______,它的成分是一种______分子。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一切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4、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前者来自于______的氧化放能,而后者则来自于______的氧化放能;生长所需的碳源前者以______为主,后者则以______为主要来源。

5、真核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个大类。

6、微生物在其体制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7、微生物的细胞分裂有两种模式:______和______。

8、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9、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菌种保藏机构美国的ATCC仅使用两种保藏方法,即______和______。

10、免疫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均来自骨髓多能______。

二、判断题11、菌毛是一部分G-细菌特有的、具有运动功能的蛋白质附属物。

()12、用稀释摇管法分离获得的微生物均为厌氧微生物。

()13、化能自养菌还原力的产生是在消耗ATP的情况下通过反向电子传递产生的。

()14、E.coli的P1噬菌体和P2噬菌体都是温和噬菌体。

()15、所有子囊菌的子囊孢子都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异型配子囊雄器和藏卵器相结合后发育而成的。

()16、微生物的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它的某一菌株才可作为具体的“模式种”。

()17、真菌菌丝体的生长一般不需要光线。

2024年度最新最全食品微生物学电子教案精华版

2024年度最新最全食品微生物学电子教案精华版
探讨食品中微生物引 起的腐败变质机理及 其控制措施。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 质量控制体系,保障 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
2024/3/24
研究食品中有益微生 物的利用及其发酵工 程。
8
02
食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 特性
2024/3/24
9
细菌
01
02
03
革兰氏阳性菌
如乳杆菌、链球菌等,主 要存在于乳制品、肉类等 食品中,能够产生乳酸等 有益物质。
2024/3/24
革兰氏阴性菌
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 ,常引起食物中毒,对食 品安全具有较大威胁。
芽孢杆菌
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 孢杆菌等,能够产生芽孢 抵御不良环境,是食品腐 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10
真菌
酵母菌
如酿酒酵母、面包酵母等,在食品发 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产生酒精、 二氧化碳等物质。
霉菌
实验内容
02
包括微生物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生长繁殖实验、食品
中微生物的检验和鉴定等。
实验方法
03
采用经典的微生物学实验方法,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确
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1
实验操作演示
实验准备
介绍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材料等,以及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 无菌操作台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等。
食品微生物学概述
2024/3/24
3
食品微生物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2024/3/24
定义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 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 、与食品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食品 安全控制等方面的一门科学。
重要性
食品微生物学对于保障食品安全 、提高食品质量、开发新食品资 源以及推动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2024年食品微生物学总结范本

2024年食品微生物学总结范本

2024年食品微生物学总结范本____年食品微生物学总结摘要:本文对____年食品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首先,介绍了食品微生物学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概述了____年的研究进展,包括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本文的目的是为食品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第一部分:引言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分布,生长,存活,代谢以及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的学科。

食品中的微生物可以是细菌,真菌,酵母,病毒和寄生虫等。

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食品污染,降低食品中毒的发生率。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增加,食品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日益重要。

第二部分:____年研究进展概述1. 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在____年,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者们深入探索了食品中微生物的分布和生长机制,研究了与食品微生物相关的生物学、生化和分子学知识。

此外,食品中微生物的遗传学研究也得到了重视,揭示了不同微生物株系之间的变异和遗传机制。

2. 食品微生物学的实践应用在____年,食品微生物学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者们开展了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发展了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

同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普遍引入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检查措施,以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

第三部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1. 提高食品微生物学的快速检测技术当前的食品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操作繁琐,耗时长等。

因此,应该加强对食品微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安全监测的需求。

2. 深入研究食品微生物与食品质量的关系了解微生物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机制,可以为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024年食品微生物总结

2024年食品微生物总结

2024年食品微生物总结____年食品微生物总结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食品微生物学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____年我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和发现。

在这篇综述中,我将为您提供____年食品微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食品微生物的分类、检测、控制和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食品微生物的分类在____年,通过对食品微生物的系统学研究,我们对食品微生物的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主要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

1. 细菌:细菌是食品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____年,我们发现了许多新的食品细菌,包括一些潜在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同时,我们也对传统的食品细菌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以提高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控制。

2. 真菌:真菌在食品中的分布广泛,可以产生毒素并导致食品中毒。

____年,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真菌属和种,同时也对已知的真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制和抑制方法。

3. 病毒:食品中的病毒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品加工环节传播。

____年,我们开发了一种快速检测和控制食品中病毒的方法,使得食品中病毒的污染得到了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二、食品微生物的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____年,我们开发了一系列快速、敏感和可靠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以提高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控制水平。

1.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在食品微生物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____年,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PCR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个致病微生物,并在数小时内给出结果。

2.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主要基于抗体的特异性识别。

____年,我们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

3. 快速检测: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的监测至关重要。

____年,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西南大学考研)

食品化学名词解释(西南大学考研)

835—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名词解释1、过冷(supercooling):一般情况下,纯水只有被冷却到低于冰点(0℃)的某一温度时才开始冻结,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2、共晶现象:当食品中未冻结液浓度增加达到一种溶质的过饱和状态时,溶质的晶体将和冰晶一起析出,这种现象称共晶现象。

3、疏水相互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在水环境中两个分离的疏水性基团有趋向于聚合的作用。

4、笼形水合物(clathrate hydrates):在水中的疏水性基团实际上是被一个有秩序排列的水壳所包裹的,把这个结构称为笼形水合物,在笼形水合物中,水通过高密度氢键形成类似于笼的结构,通过物理方式将非极性物质截留在笼中。

5、水分活度(a w):指食品中的水分被微生物可利用的程度,可用食品中水的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表示。

6、水分吸附等温线(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描述食品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关系的曲线。

7、滞后现象(hysteresis):将同一食品的回吸等温线与解吸等温线不重叠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8、食品水分子流动性(molecular mobility,Mm):指食品中水分子转动与平动的总动量。

9、无定形(amorphous):指物质所处的一种非平衡、非结晶状态,当饱和条件占优势且溶质保持非结晶时形成的固体就是无定形态。

10、玻璃化温度又称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能使非晶体的食品从玻璃态向橡胶态转变所需的最低温度。

11、疏水水合作用:在疏水性基团的排斥作用下,靠近疏水性基团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结合作用加强的现象。

12、结合水:指与非水物质发生着很强的作用而被非水物质牢固束缚的水。

13、自由水:指与非水物质作用强度很低,没有被非水物质束缚的水。

14、水分子的缔合作用:指在液态水中的每个水分子都与它周围的另外4个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一个四面体。

(NEW)西南大学《835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西南大学《835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 导致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有哪些,如何防止变质罐头食品的 腐败?
3 酸奶的凝固机理。
4 如何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
2014年西南大学835食品化学与食 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不完整)
食品化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油脂的氢化比
2 水分活度
3 涩味 二、看化学结构式写出该物质的名称 略(注意课本上的重要物质的化学结构式)。
2017年西南大学835食品化学与食 品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食品化学部分 一、写出下列缩写或英语的中文词条 略。
二、简答题 1 根据多糖凝胶的温度依赖性可将其划分为哪种类型?并举例解释。
2 简述降低水分活度抑制非酶化学反应的原理。
3 简述淀粉糊化的阶段划分及每阶段的变化。
4 简述蛋白质凝胶的过程及具体变化。
三、论述题
1 论述油脂氧化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止腊肉过度氧化。 2 论述食品香气来源及形成途径,并举例说明。 食品微生物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L型细菌 2 商业灭菌 3 转化 4 互生 二、填空题 1 细菌的形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 生物的能源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略。
四、判断并改正 略。
五、简答题 1 味觉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
2 水分活度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3 油脂的氧化腐败变质机理。
4 面包淀粉老化的相关问题。 六、分析题 给出一个数据表格,对于实验进行简短介绍,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表格略。
食品微生物部分
真题内容几乎全部来自于往年的真题,重题率较高,将以往试题全部掌
3 根据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