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欢乐谷小燕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欢乐谷《小燕子》教学设计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欢乐谷《小燕子》教学设计

小燕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四四拍的节拍和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赏、听、唱、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歌曲的动态美,激发学生表演、合作和思维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教育学生懂得爱护环境,热爱保护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四四拍的节拍和唱法。

难点运用赏、听、唱、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歌曲的动态美,激发学生表演、合作和思维创作的能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开动你们的脑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想把小剪刀,爱吃害虫保护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

生:燕子师:哇,你们都好聪明呀!二、教师出示小燕子的图片。

师:那么同学们一般都是什么季节看见小燕子的?生:春天。

师:我们一《3》班学生好棒啊!接下来有没有同学能告诉吴老师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生:……师: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出了小草,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诵读歌谣)师:大家想不想听《小燕子》的音乐,像小燕子那样自由自在的飞一飞呀?生:想,同学们随着《小燕子》歌曲的伴奏音乐,模仿燕子飞的动作。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抓住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边听音乐边扮演的形式进行歌曲的导入,调动了同学的兴趣,同学兴致很浓。

)三、学唱歌曲1、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遍〈小燕子〉这首歌曲。

2、欣赏歌曲:[播放课件]听赏2遍.同学依次了解歌曲的内容、情绪、拍号,和其延长记号。

3、读歌词,按照节拍读歌词。

4、学习节拍。

5、请同学跟着老师学习节拍的打法。

6、学唱第一段。

7、分小组唱。

8、跟着旋律试着唱第二段。

9、点同学上台演唱,比比看谁唱得好,为什么?10、全班合唱。

小燕子音乐课教学设计

小燕子音乐课教学设计

小燕子音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欣赏并欢唱《小燕子》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通过唱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演唱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准备:
1. 《小燕子》的音乐录音;
2. 歌词卡片;
3. 小组活动所需的分组卡片。

教学过程:
引入:
1. 教师播放《小燕子》的音乐录音,学生跟着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问学生是否听过这首歌,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展示:
1. 教师将歌词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读一遍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2. 教师边唱边指导学生唱歌,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几遍,逐渐熟悉歌曲。

实践: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分组卡片。

2. 教师提醒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3. 教师提示学生,每个小组分工合作,一些同学负责领唱,其他同学合作演唱和伴奏。

合成:
1. 各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的合唱版本,其他同学可以用掌声和欢呼声鼓励和支持其他小组。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总结今天的音乐课,感谢学生的努力和合作,并夸奖学生的表现。

延伸活动:
1.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编写自己的歌词,创作新的歌曲,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2. 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欣赏和唱歌《小燕子》这首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音乐课《小燕子》优秀教案

音乐课《小燕子》优秀教案

音乐课《小燕子》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小燕子》这首歌,了解汉族民歌的演唱技巧。

2.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小燕子》这首歌的演唱技巧。

3.学生通过学习《小燕子》这首歌,感受到中国传统民歌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教授《小燕子》这首歌的歌词和曲调。

2.通过练习,掌握《小燕子》这首歌的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1.学生在演唱《小燕子》这首歌时,需要把握好演唱技巧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歌曲中的有些单词、句式和曲调。

教学过程预习环节1. 初步了解《小燕子》这首歌老师播放这首歌的音乐,引导学生仔细听歌,并了解这首歌的历史和演唱风格,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听歌理解歌词老师播放这首歌的音乐,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这首歌,注重理解歌词的情感内涵和演唱技巧。

正式教学环节1. 教唱《小燕子》这首歌老师将《小燕子》这首歌进行分段教唱,并引导学生进行跟唱,掌握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2. 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老师重点教授《小燕子》这首歌的演唱技巧,包括发声、吐字、节奏感等演唱技巧,并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3. 练唱《小燕子》这首歌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练唱,逐渐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并注重演唱情感的表达。

课后拓展环节老师布置参观音乐会、录音、听更多的民族音乐等多种拓展方式,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熟悉和喜爱自己的传统文化。

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学生的不足之处和可改进的地方。

2.学生互相进行演唱比赛,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和自信心。

小燕子-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燕子-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燕子-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歌曲《小燕子》的歌词意义;2.能够正确演唱歌曲;3.能够感受到歌曲旋律的节奏感;4.能够较为了解动物的习性。

教学准备:1.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材;2.《小燕子》歌曲卡片;3.活动卡片。

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听一遍。

2.让学生反复听,并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要点,如:曲调、歌词、基本乐理知识等。

2. 歌曲学唱1.首先,教师唱一遍《小燕子》,让学生跟着唱两遍。

2.教师逐字逐句地教唱歌曲,并教授发声和节奏的基本要点。

3. 动物习性了解1.教师发放动物卡片,让学生看一遍。

2.教师介绍每个动物的基本生活习性,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向大家介绍它的习性,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让学生与伙伴一起交流,分享自己所选择动物的生活习性,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4. 歌曲演唱1.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前段,一组演唱中后段2.先让两组分别练习各段歌曲,然后再分别合起来演唱完整的歌曲。

5. 活动拓展1.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编创歌曲或小剧情。

2.教师运用各种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知识,开拓视野。

教学建议:1.歌曲教唱的部分,要注重学生发声和节奏的训练。

2.在动物习性了解部分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展示相关习性信息,比如:PPT、视频资料等。

3.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判断,适当增加有趣、互动性强的活动。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理解《小燕子》的歌词意义,经过教师训练,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提高了许多。

2.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3.在多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提高,能够为今后更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小燕子》唱游与律动学科教案

小学音乐教学《小燕子》唱游与律动学科教案

小学音乐教学《小燕子》唱游与律动学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歌曲《小燕子》,掌握其旋律和歌词。

2. 通过唱游与律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小燕子》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能够进行唱游与律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小燕子》乐谱,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乐器(如打击乐器、手铃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适合进行唱游与律动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c. 分组进行唱游与律动,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用手势和动作表现出歌曲的特点。

3. 春天的主题讨论(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感受和观察,鼓励他们用词语或画面来表达。

4. 创作与展示(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小燕子》的旋律和歌词,创作自己的唱游与律动动作。

b.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和展示,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c.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和展示进行评价和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小燕子》,并能够进行唱游与律动。

2.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和展示,表现出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和观察。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课堂表演,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社区的音乐演出,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写自己的歌曲或进行音乐绘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学音乐教学《小燕子》唱游与律动学科教案

小学音乐教学《小燕子》唱游与律动学科教案

小学音乐教学《小燕子》唱游与律动学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歌曲《小燕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唱游与律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燕子》的学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歌词,了解歌曲的背景。

2. 唱游与律动:通过歌曲《小燕子》的唱游与律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歌曲《小燕子》,并能进行唱游与律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唱游与律动,体验音乐的韵律美,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欣赏、学唱、唱游与律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唱游与律动任务。

3.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信。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轻松愉快的歌曲进行唱游,感受音乐的快乐。

2. 歌曲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小燕子》,让学生熟悉旋律、歌词。

3. 唱游与律动:教师示范唱游与律动,学生跟随模仿,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唱游与律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环节:每组学生展示唱游与律动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唱游与律动中的表现,关注其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价学生对歌曲《小燕子》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等方面。

3. 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其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音乐教材《小燕子》相关内容。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 乐器:如口琴、小鼓等,用于辅助教学。

4. 教学PPT:展示歌曲《小燕子》的图片、歌词等。

八、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进行唱游与律动。

2. 音响设备:保证音乐播放效果良好。

3. 座位编排:采用圆圈形式,方便学生互动和团队协作。

音乐课《小燕子》优秀教案

音乐课《小燕子》优秀教案

音乐课《小燕子》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燕子》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2.学习《小燕子》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演唱习惯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和掌握《小燕子》的歌词和旋律。

2.学生模仿唱习惯优秀的唱法和演唱风格。

教学难点1.学生唱准音准和节奏感。

2.学生表现出音乐性和良好的声乐习惯。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口音、情感、自然、流畅等方面来理解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教师通过教授唱歌方法,让学生了解唱歌的具体技巧。

3.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来提高歌曲的演唱效果。

教学过程1. 热身1.教师与学生们进行互动,让学生们松弛身体并体现音乐的感情。

2.教师教授口腔旋律的唱法,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

2. 正式教学1.教师首先通过投影向学生们展示《小燕子》的歌词,然后唱一遍给学生们听,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2.教师演示歌曲的唱法及指法并让学生模仿。

3.教师让学生根据唱法和音高标准来练习《小燕子》,并让学生分组演唱这首歌曲。

4.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改正,使音乐效果更佳。

3. 结束1.教师让学生进行评价提升,如提问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的理解、学习的心得体会等。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强调习惯性的良好声乐习惯和唱法。

3.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以及反馈给予鼓励、肯定。

作业布置让学生对于《小燕子》这首歌曲进行自我练唱,并且自由发挥,发挥创意想象来展现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该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音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腔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也让学生们更加喜欢音乐,更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

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交流互动,增进师生感情,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小燕子》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小燕子》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小燕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燕子》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具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燕子》,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节奏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小燕子》,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乐器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小燕子》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歌:教师示范演唱《小燕子》,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4.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模拟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所学,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词:小燕子,天上飞,飞来飞去真快乐。

节奏:X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小燕子》的熟练程度;2.学生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掌握程度;3.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情况;4.学生情景表演的音乐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欢乐谷小燕子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朗读歌曲优美的歌词,学习歌词内容,,认识休止符。

过程和方法: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小燕子优美飞舞的情趣,进而学唱歌曲,结合歌曲节拍认识休止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受小燕子自由飞翔的境界,知道小燕子是益鸟的基本常识,懂得保护小燕子,为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属于培智学生,智力水平属于中等偏上的有3人,中等水平的有6人,其余属于学习能力较差。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优美的学唱歌曲《小燕子》。

教学难点:认识休止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小燕子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燕子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唱唱《小燕子》,认认休止符。

(利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教师配音乐讲故事:静静的森林里飞来一位小客人—小燕子,小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片庄稼地上空,忽然,小燕子发现一条害虫正准备破坏庄稼,于是,小燕子“嗖”地从天空中飞下来,消灭了害虫,保住了庄稼,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欢呼起来,称赞小燕子真勇敢、真了不起!小百灵自告奋勇地唱起了赞美歌。

(播放录音歌曲《小燕子》)冬天到了,小燕子去南方的路很远,中途要经过音乐王国,那里有武士把守。

小燕子要学会四项音乐本领才能顺利过关飞到南方去。

小燕子想请大家帮忙闯关,你们愿意吗?(愿意)小燕子飞过崇山峻岭,飞过江河湖海,来到第一关,第一关要考考小燕子的什么本领呢?(让学生边看课件边听歌曲)之后,师问:屏幕上都有什么?小燕子在干什么?这副画面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指名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