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小读者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
”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B. 意大利C. 英国D. 美国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A. rǎngB. rángC. xiāngD. xiàng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
七本适合推荐给小学生的科幻读物

七本适合推荐给小学生的科幻读物1.《星际小探索家》推荐理由:《星际小探索家》是一部专为小学生打造的科幻冒险故事集。
通过主人公小航的视角,孩子们将跟随他一同穿梭于浩瀚的宇宙中,探索未知的星球、神秘的星系和奇异的太空现象。
书中不仅有精彩的探险情节,还融入了丰富的天文知识,让孩子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拓宽对宇宙的认知。
适合年龄:7-10岁2.《时间机器奇遇》推荐理由:受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经典作品《时间机器》启发,《时间机器奇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意外发现了一台时间机器,并随之穿越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未来的奇幻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史前生物、未来人类以及各种不可思议的景象,不仅体验了时间的魅力,还深刻理解了历史与未来的关系。
适合年龄:9-12岁3.《外星朋友来地球》推荐理由:《外星朋友来地球》是一部融合了科幻与友情的温馨故事。
当一位友善的外星人意外降临地球,并与一个小男孩成为朋友后,一系列有趣而温馨的故事随之展开。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友谊与理解,还巧妙地融入了天文、物理等科学知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增长见识。
适合年龄:8-11岁4.《机器人小伙伴》推荐理由:此书以机器人为主题,讲述了一个智能机器人成为小学生好朋友的故事。
通过机器人小伙伴的帮助与陪伴,小读者不仅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还能学习到团队合作、责任担当等品质。
书中穿插的趣味科学实验和机器人知识,也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适合年龄:7-10岁5.《未来学校奇趣记》推荐理由:《未来学校奇趣记》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作品。
在未来世界,学校不再是传统的模样,而是拥有高科技设施和先进教学方法的神奇之地。
孩子们将跟随主人公一起体验全息投影教学、虚拟现实实验等未来教育方式,感受科技给学习带来的无限可能。
适合年龄:8-12岁6.《环保星球保卫战》推荐理由:这本书以环保为主题,讲述了一群小学生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勇敢对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故事。
《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7篇)

《寄小读者》读后感(精选7篇)《寄小读者》读后感篇1这几天,我读了《寄小读者》这本书,其中的通信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母亲的爱包围着冰心。
母亲为她刺得手血肉模糊,母亲为她使出吃奶的劲挪移开一切,只为了能让她好好吃一顿饭……母亲对她的爱不附带任何条件,唯一的理由就是她是她的女儿!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那件事……暑假。
我烦躁地在蜡烛下看书,拿着本书,怎么也看不下去,心想:什么时候不停电,偏偏在这么热的时候停电,烦死了!豆大的汗珠流下,浸湿的衣服黏在身上,妈妈看到我的样子,对我说:“你先睡吧,马上应该就来电了"我洗漱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这时,一只手轻轻拍在我身上,还有一股微风传过来,我半睁开眼睛,发现妈妈正拿着扇子帮我扇风,不顾自己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流淌下来,感动立刻涌上心头……在充满着母爱的风中,我睡得很香……早晨,我睁开眼,发现妈妈趴在床边睡着了,手里依然拿着扇子,惯性地动着,我的泪,不由得涌上眼眶……母爱犹如涛涛大海,母爱犹如一片天空,母爱犹如一个“避风港”,母爱犹如一洼温泉,我们应当珍惜母爱,回报母爱,赞美母爱!《寄小读者》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更让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寄小读者》读后感篇2假期里,我看完《寄小读者》,心中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篇*。
其中,最让我记忆尤深的还是通讯五。
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到一对母女,那女儿缠着母亲撒娇,要这要那。
母亲面目蔼然,与孩子说话的态度,好似斥责,但其中又带着一丝爱怜。
这让冰心奶奶回忆起一段往事:临行前,姨妈问:“舍得母亲吗?”她从容一笑,回答:“怎么会?日子这么短,而且还有人照应。
”这时,冰心奶奶的眼眶湿润了,眼泪不住地往下掉。
可其实冰心奶奶的内心,一点儿也不舍得母亲和那浓浓的爱。
读到这里,一丝酸楚突然涌来,是啊,有谁能够扯断这浓厚的母女深情呢?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又把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我们的成长中,把所有爱都给了我。
这种爱是永恒的,温和的,细碎的。
试析冰心《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试析冰心《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摘要:《寄小读者》是冰心最早关注儿童文学的通讯散文合集,这部作品以母爱、童心、大自然为主题,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以爱和美为基调的思想艺术特色。
作品具有纯真的童心美,歌唱童真,珍视童心;具有圣洁的母性美,热情讴歌母爱;具有亲切的自然美,热切地歌唱自然美。
作品以其真挚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柔婉的语言为“五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起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
关键词:寄小读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1前言从小在这个充满着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冰心,在以后的创作中,“爱”这个字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艺术体验生成与她的童年经验有着主要的联系。
我们从冰心的诗歌、散文里,都能读出字里行间的深深爱意,如春风拂面。
在《寄小读者》的作品中,爱与美两大主题被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用“爱的哲学”去歌颂母爱,歌颂童真,歌颂自然,形成了以爱和美为基调的思想艺术特色。
2《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1纯真的童心美歌唱童真,珍视童心,这是冰心《寄小读者》其中的一个主题。
冰心以“童心来复”的情愫象一位知心的大姐与小朋友促膝谈心一般,写作“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因而产生了心弦共鸣的效果。
冰心正是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
通过自己幼年的琐事,教育儿童要同情、怜悯弱者,珍惜生命。
《通讯二》中,她忏悔自己“伤害”了一支出来寻食的小鼠,从内心谴责自己的这一“罪孽”,这就使儿童在故事中受到了教育,在儿童的天真,纯洁的心灵中播下了爱的种子。
冰心对童心看得十分珍贵。
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她竭力模仿小孩子口气,说天真的话,讴歌儿童神态的天真烂漫和心灵的晶莹剔透。
因为她从小就得到无限的爱,认为“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失爱于父母”,觉得一个人能在父母亲的膝下怀前,姊妹兄弟的行间队里过快乐甜柔的时光,是一种“浓福”。
《通讯十》就是充分体现了这一深挚而甜蜜的爱的一篇。
寄小读者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寄小读者》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巴金D. 老舍2. 《寄小读者》一书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是什么?A. 成年人B. 儿童C. 青少年D. 老年人3. 在《寄小读者》中,作者提倡的阅读方式是什么?A. 快速阅读B. 逐字逐句阅读C. 随意阅读D. 有选择性地阅读4. 《寄小读者》中提到的“读书三到”是指什么?A. 眼到、心到、手到B. 耳到、口到、心到C. 眼到、耳到、口到D. 手到、脚到、心到5. 《寄小读者》中,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A. 为了考试B. 为了消遣C. 为了增长知识D. 为了炫耀二、填空题6. 《寄小读者》是_________年出版的。
7. 书中提到的“读书三到”中,“心到”是指_________。
8. 作者在书中强调,读书应该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9. 简述《寄小读者》中作者对读书的态度和建议。
四、论述题10. 论述《寄小读者》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和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A5. C二、填空题6. 19267. 思考和理解8. 有目的性地读书,避免无目的性地读书三、简答题9. 作者在《寄小读者》中提倡认真、有目的性地读书,强调读书要“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即要看到文字、理解内容、做好笔记。
同时,作者建议读者要有选择性地读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阅读材料。
四、论述题10. 《寄小读者》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和意义在于,它鼓励青少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有选择性地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书中提倡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吸收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个人成长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冰心《寄小读者》个人观后感400字7篇

冰心《寄小读者》个人观后感400字7篇冰心《寄小读者》个人观后感400字1在书房里和孩子看书,看到了这本《寄小读者》着作时,仿佛又到了上学时在上课的情景。
真是令人回味。
于是,我立刻翻看这本书,好奇心驱使我要尽快读完,读完之后,令我感受颇深。
《寄小读者》这本书讲述了七八个主人公日常生活、学习的经历。
她们机敏、善良、正直,生活中,她们付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生活作了许多“抗争”。
最后,她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迎来了新天地……读了这本书,我对“寄小读者”又有了新的认识。
好孩子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全是由100分组成的。
智慧、宽容、正直、爱心、体贴、对家人、老师、朋友的关心,开朗的性格,高尚的品质,组成了一个优秀、全面的好孩子。
我们有时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要懂的关心他人,还要有高尚的品质,凡事只要努力了就行,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的过程。
遇到困难,要向冰心一样,乐观、勇敢地面对。
我们要善于鼓励孩子,帮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她想想有什么改进的方法。
有了一次小小的成功也不要骄傲,失败了也不气馁,想想自己为什么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有了老师、我们家长的鼓励,孩子们在学习的起跑线上,才能释放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夺取最后终点站的胜利。
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希望孩子们互相学习、天天向上!冰心《寄小读者》个人观后感400字2《寄小读者》是由冰心写给小读者的信合成的书。
书中故事很多,也告诉我们了许多道理。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在这开头,冰心就一直在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在冰心去上海的路上,经过苏州,便觉得风景如画。
她喜欢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
苏州美景,树围水绕,自成一村。
水漾轻波,树枝低丫。
从河旁走过,如诗如画。
书中写到,冰心小时候天真地问妈妈,到底为什么爱她。
妈妈毫不迟疑地回答:“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从这里,我觉得,母爱不能测量,不能推测,而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
《寄小读者》阅读题(有答案_内容全)

《寄小读者》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
”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沙穰)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伟大的母爱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母亲)。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白岭)和(华京)。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3)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冰季 ) 。
8.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圣诞)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瓜果节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一只小鼠)而忏悔。
11、冰心在《繁星》里回忆童年的美好:“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出自《繁星(节选)》p13812、冰心原名(谢婉莹),是著名的诗人、作家。
13、冰心常常引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
出自《寄小读者▪通讯一》p814、艰苦的岁月里,小姑娘和生病的母亲的年夜饭是(红薯稀饭)。
《小橘灯》p6915、一寸法师志闯天下,他的父母送给他三样东西,分别是:(船形的酒杯)、一双筷子和一把套在麦秆鞘里的小针刀。
出自《一寸法师》p7416、兵丁最后送给玲儿的礼物是(小木枪)。
出自《一个兵丁》p9417、玲儿和兵丁成了极好的朋友,兵丁又送给小玲一个名字叫做“(胜儿)”。
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7篇).doc

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7篇)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篇1这本书主要是以两个小小的日记为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我把这个主要内容分成三点:第一点是:“他总是专心的听讲,笔记也记得很好。
”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我上课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老要和别人说说话,有时还玩一会儿小东西。
那笔记就更不用说了,老师要求抄的我就随便抄点,不要求抄的我连看也不看,怪不得我的作文进步不大。
我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专心听讲,从课文中学习好的写作方法。
第二点是:“他尤其喜欢读书,辅导员和教师介绍过的书刊,他总是读得很仔细。
”多读课外书,积攒词语才能写好作文。
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我虽然课外书读得也很多,但总是读得很快,只注意了故事情节,而不注意记忆书里的优美词语,所以老师的评语中总是写着“词语不丰富”。
可我的姐姐却和我恰恰相反,她也喜欢读课外书,而且读得很仔细,她还特别爱看词语丰富,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书籍。
像《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啊,她读得可多了。
每次到家,我看她的作文评语中总是写着“词语丰富、语言生动”。
相比之下,我比姐姐差远了。
以后,我在看课外书时,一定要注意积累词语。
第三点是:“你们现在的语文课本,里面有很多思维性很强的,写得很好的故事和诗歌。
”我读到这里,回忆了一下,我们的课文里几乎都是思维性很强的,写得很好的故事和诗歌。
我不由得想到,解放前的穷苦孩子多可怜呀,他们渴望读书,可是连书都没有,怎么读呀!有的地方日本人还强迫中国孩子读日*字的书。
高玉宝想上学却只能是梦想。
相比之下,我生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既有老师辅导,又有家长关心,可我为什么不好好抓紧现在的有利条件认真读书呢?我读完这本书后,下决心一定要像冰心奶奶说的那个孩子一样,上课专心听讲,多看好的课外书,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寄小读者读书心得体会篇2轻轻翻开《冰心·寄小读者》,细细地读起来。
这是一本冰心奶奶写给小朋友的书,文笔清新佳丽,语调温柔亲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揭示课题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板书课题:7。
小读者
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预习过课文,文中的小读者是——板书:李真真(十来岁,所以称之为“小读者”)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他的身份是---板书:“我”编辑(正音:“辑”轻声)
●知道编辑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吗?(对资料和作品进行整理和加工的)
师:无论是内容还是文字表达,编辑都要经过精心挑选,认真校对,所以做这份工作的人必须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配合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2.交流故事大意(提供词语:不辞辛劳)
课后练习
(二)交流词义了解心情变化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编辑叔叔的心情、神情变化的词语。
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师板书:
甜滋滋(读出灌了蜜的感觉,心里甜滋滋的语气。
)
诧异(理解词语,感到惊奇或奇怪。
联系上文,说说“诧异”的原因(一般都是读者来信,就是直接到编辑部来的一般都是大人,从未出现过孩子)
将信将疑(理解词语,有一些相信,又有一些怀疑。
信什么,疑什么?信的是:小姑娘一本正经地说杂志上有两个错比字。
疑的是小姑娘只有十来岁,可能认错了。
)
尴尬(理解词语,神态不自然。
字形指导:(部首不是“九”,而是“尤”缺一点)联系课文想想当时我为什么会尴尬?
脸上火辣辣的(脸上像火烧的理由是什么?)
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文中作为编辑的“我”在与小读者李真真的对话中,心情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原先是“诧异”
最后心情怎么样了呢?自读最后一节
三.以“良师益友”为突破口,深入学习,攻破难点
1.出示句子:
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1)师引读:望着小姑娘离去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想---
(2)板书: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是指那些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能学到知识,懂得道理的好老师,好朋友。
说话训练:你的良师益友是谁?他给你什么帮助?(范围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书籍……)
(3)齐读句子
过渡:照理说编辑是小读者的老师和长者,那么一个堂堂大编辑为什么要把小读者称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呢??
2.抓神态词体会人物认真负责的品质
(1)自读2—11节,用直线划出描写小读者李真真的句子
(2)指名交流句子
(3)请你找出句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句,多读上几遍,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组织交流,适时点拨,指导朗读(可先在小组内交流)
适时板书:一本正经
像背书似的
悄悄地掏根据班实际情况,可提供想象说话训练:我看到编辑叔叔似乎有些尴尬,便说不下去了,心想:——于是,我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
不安、小声、低头
十分认真
●真诚:“悄悄地掏、不安、小声、低头”这些词中看出当李真真是个天真的女孩,向朋
友提出错误时是十分真诚的,毫无洋洋得意之感。
她的心灵晶莹纯洁,像冬天的雪,洁白无瑕。
●认真负责:“一本正经、像背书似的、十分认真”看出李真真把发现错别字当一回事,
认真指出朋友的错误。
其中“一本正经”要读好语气
★“唔,”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
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
”
(1)语句理解:李真真将杂志作为自己的朋友,要帮助朋友改正错误。
(3)现在你从这句话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小姑娘的认真、负责
(4)齐读
这三句话为交流重点,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读好句子,读出句子的语气。
1.小结:这些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能帮助我们把握读句子时的语气,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自己再读这些句子,感受李真真的真诚的心灵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
4.师生配合读2—11节,师读“我”的句子,生读“李真真”的句子。
5、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这句话的理解。
回答要点:
①小读者李真真不辞辛劳到杂志社提意见,“及时帮助“他的”朋友“改正错误
②小读者的行为使我受到了触动,鞭策“我”在今后工作中要更认真负责。
板书:
7.小读者
“我”(编辑)良师益友李真真(小读者)不辞辛劳诧异真诚、认真、负责一本正经
将信将疑像背书似的
尴尬悄悄地掏
羞愧(火辣辣)不安、小声、低头
激动(难以平静)十分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