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9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默不作声磨坊蓦然墨守成规B.怦然心动蓬勃烹饪朋比为奸C.摇唇鼓舌遥望造谣杳无音信D.束手无策宽恕赎罪述而不作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防范兼收并蓄流离失所过尤不及B.配给染眉之急貌合神离旗开得胜C.企盼相机行事手疾眼快置若罔闻D.滞留曲指可数借古讽今昭然若揭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吏何况,收拾起来的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

A.或即使仅是不是B.还如果仅是不是C.还如果不是只是D.或即使不是只是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②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古塔。

,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③任何人都可能被别人批评和议论,但必须是的和实事求是的。

④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边远小镇的经济发展。

A.晶位侵蚀善煮制约B,品格侵袭善意限定C.品格侵蚀诚意限定D.品位侵袭诚意制约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6.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C.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D.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真题————————————————————————————————作者:————————————————————————————————日期: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夹叙夹议B.情景交融C.寓情于景D.今昔对比2.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A.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B.小马没有食物C.儿子突然病故D.无处诉说丧子之痛3.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A.开端、发展、高潮、结局B.开端、发展、高潮、尾声C.序幕、开端、发展、尾声D.序幕、发展、高潮、结局4.《五代史伶官传序》、《张中丞传后叙》、《马伶传》的作者依次是A.欧阳修、侯方域、韩愈B.欧阳修、韩愈、侯方域C.韩愈、欧阳修、侯方域D.侯方域、韩愈、欧阳修5.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是A.《孟子·寡人之于国也》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C.《庄子·秋水》D.《礼记·大同》6.梁启超《论毅力》一文所表达的中心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7.李商隐《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A.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青鸟殷勤为探看。

D.夜吟应觉月光寒。

8.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A.“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B.“明道”、“致用”、“事信”、“言文”C.“惟陈言之务去”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9.关于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中期的游记散文B.文中的“故都”指六朝古都南京C.文章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天D.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10.下列关于作者、作品、文中涉及的人物搭配错误的是A.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B.李斯--《谏逐客书》--秦王C.柳宗元--《张中丞传后叙》--许远D.李密--《陈情表》--晋武帝11.下列作品中,同属叙事诗的一组是A.杜甫《蜀相》、李白《行路难》B.《诗经·氓》、自居易《杜陵叟》C.王昌龄《从军行》、陆游《关山月》D.《汉乐府·陌上桑》、《楚辞·国殇》12.“鲈鱼堪绘”、“求田问舍”、“司马青衫”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A.自居易、张翰、许汜B.张翰、自居易、许汜C.许汜、张翰、自居易D.张翰、许汜、自居易13.“孤苦零丁”、“天下为公”、“望洋兴叹”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B.《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礼记·大同》C.《陈情表》、《礼记·大同》、《庄子·秋水》D.《礼记·大同》、《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14.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A.《家》、《寒夜》、《爱尔克的灯光》B.《围城》、《论快乐》、《谈时间》C.《女神》、《红烛》、《屈原》D.《雷雨》、《日出》、《茶馆》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彷徨》、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优秀的长篇小说B.闻一多《发现》、戴望舒《狱中题壁》、艾青《我爱这土地》都是抗战时期的诗歌C.鲁迅、冰心、朱自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D.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都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16.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2009 年大学语文试卷、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有“寓言十九”之称的作品是 ()2、主张“辞必己出”的作家是 ()4、以下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 ( )5、贯穿《废园外》全文的线索是 ( )A .战争B .少女C 。

废园D .红花6、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7、《张中丞传后叙》全文的最大特色是 ( )8、陆游的《关山月》总领全诗的一句是 ()10、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是 (12、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使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式是 ()A .立论、B .边破边立C .驳论D .破中有立13、 赋形成于汉代,其本意为 ( ) A .“诵” B .铺陈C .“歌”D .押韵14、下列词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 ( )A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B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A .《诗经》B 。

《庄子》C •《战国策》D •《孟子》A •王安石B .欧阳修C .韩愈D .柳宗元 3、《再别康桥》中诗人为何说“我不能放歌”?其原因是 ()A •有意强行压抑心中的情感B •惟恐打扰他人C •诗人不会唱歌D •营造深情默契的东方式送别情景A •《呐喊》B .《朝花夕拾》C 。

《野草》D •《坟》A •《离骚》B •《九章》C .《九歌》D 。

《天问》A •议论与叙事并重B .抒情与描写并重C •议论与抒情并重D •叙事与描写并重A •遗民忍死望恢复B •和戎诏下十五年C •三十从军今白发D 。

岂有逆胡传子孙9、“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修辞手法有 ( )泣孤舟之嫠妇” ,这里运用的A .象征 比喻 排比 B. 比喻对偶 夸张 C .排比 象征 夸张D. 对偶 对比 比喻A •清新婉丽B •平和冲淡C .空灵飘逸D 。

2009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09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09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2009年考试试题大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 )A.曹丕外于B.曹操中C.曹植D.曹容2.李白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指( )A.杜甫B.孟浩然C.谢朓D.汪伦3.《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王安石B.司马光C.陶渊明D.刘义庆4.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5.下列诗人属于“新月派”的是 ( )A.艾青B.徐志摩D.田间6.《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7.元代从事杂剧及散曲创作、有“曲状元”誉称的是( )A.王实甫B.马致远C.关汉卿D.张养浩8.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9.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 )A.《秋水》B.《郑伯克段于鄢》C.《冯谖客孟尝君》D.《李将军列传》10.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 )A.颂歌B.战歌C.牧歌D.恋歌11.在《我愿是一条急流》的五组对应意象中,与“急流”相对应的意象是( )A.小鱼C.烈火D.太阳12.沈从文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是( )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13.小说《麦琪的礼物》的风格特征是( )A.含泪的微笑B.辛辣的讽刺C.痛苦的叙述D.冷峻的幽默14.侯方域在《马伶传》一文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B.借代C.象征D.拟人1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 )A.伶官 B.天命C.人事D.佞人16.《李将军列传》一文中,李广将兵的特点是 ( )A.谨守法度B.行无部伍行阵C.正部曲行伍营阵D.士吏治军簿至明17.下列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A.《聊斋志异》B.《孽海花》C.《儒林外史》D.《金瓶梅》18.先秦时期强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黑暗现实的人是( )A.庄子B.老子C.荀子墨子D.墨子19.在中国诗歌史上,格律诗定形于唐朝,发端于( )A.汉代B.南北朝C.五代D.隋朝20.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21.王昌龄诗“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梁启超倡导的“三界革命”的是( )A.诗界革命B.小说界革命C.文界革命D.艺术界革命2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不是象征着历史中国负重缓行的意象是( )A.雪被下古莲的胚芽B.破旧的老水车C.千瘪的稻穗D.淤滩上的驳船24.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25.下列作品不属于契诃夫的是( )A.《第六病室》B.《苦恼》C.《一个小官员之死》D.《警察和赞美诗》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此中有真意,。

2009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9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D若揭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吏何况,收拾起来的前夜的残梦,今日的游戏。

A.或即使仅是不是B.还如果仅是不是C.还如果不是只是D.或即使不是只是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②这座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古塔。

,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③任何人都可能被别人批评和议论,但必须是的和实事求是的。

④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边远小镇的经济发展。

A.晶位侵蚀善煮制约B,品格侵袭善意限定C.品格侵蚀诚意限定D.品位侵袭诚意制约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评选表彰那些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B.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领地,其他人不要以为凭借善良就可以随意闯入。

C.我深切体会到翻译在促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巨大的D.嘈杂的拍摄现场本来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大家都用眼神敬意地注视着这位敬业的老导演。

6.填人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A.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B.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C.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江面上帆影点点,波光粼粼,D.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六和塔在钱塘江边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波光粼粼,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科学把很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对忧郁的解析而不是对开怀喜悦的理解当中。

2009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试卷(大学语文)

2009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试卷(大学语文)

2009 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大学语文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值25 10 10 10 35 10 50 150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的试题答案应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睿2. 李白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指A.杜甫B.孟浩然C.谢眺D.汪伦3.《世说新语》的作者是A.王安石B.司马光C.陶渊明D.刘义庆4.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的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5. 下列诗人属于“新月派”的是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田间6.《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7. 元代从事杂剧及散曲创作、有“曲状元”誉称的是A.王实甫B.马致远C.关汉卿D.张养浩8. 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9. 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A.《秋水》B.《郑伯克段于鄢》C.《冯谖客孟尝君》D.《李将军列传》10. 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A.颂歌B.战歌C.牧歌D.恋歌11. 在《我愿是一条急流》的五组对应意象中,与“急流”相对应的意象是A.小鱼B.小鸟C.烈火D.太阳12.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是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13. 小说《麦琪的礼物》的风格特征是A.含泪的微笑B.辛辣的讽刺C.痛苦的叙述D.冷峻的幽默14. 侯方域在《马伶传》一文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A.比喻B.借代C.象征D.拟人15.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A.伶官B.天命C.人事D.佞人16.《李将军列传》一文中,李广将兵的特点是A.谨守法度B.行军无部伍行陈C.正部曲行伍营陈D.士吏治军簿至明17. 下列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A.《聊斋志异》B.《孽海花》C.《儒林外史》D.《金瓶梅》18. 先秦时强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黑暗现实的人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墨子19. 在中国诗歌史上,格律诗定形于唐朝,发端于A.汉代B.南北朝C.五代D.隋朝20. 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21. 王昌龄诗“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2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梁启超倡导的“三界革命”的是A.诗界革命B.小说界革命C.文界革命D.艺术界革命2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不是象征着历史中国负重缓行的意象是A.雪被下古莲的胚芽B.破旧的老水车C.干瘪的稻穗D.淤滩上的驳船24. 1951 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25. 下列作品不属于契诃夫的是A.《第六病室》B.《苦恼》C.《小公务员之死》D.《警察与赞美诗》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26.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 。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5. 古文阅读6. 现代文阅读7. 作文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夹叙夹议B.情景交融C.寓情于景D.今昔对比正确答案:D解析:茅盾《香市》一文共分两部分,分别写“香市”的昔盛今衰的场面和气氛。

昔日的“香市”是农民为祈神赐福、借佛游春而自发组织的,农民和儿童是这狂欢节的主角。

昔日民间的“香市”到处洋溢着欢快的节日气氛。

而“革命”后,重兴“香市”是由小商人发起的,呈现出萧条、冷清的景象。

这是本文总体上的对比,是《香市》一文主要的写作手法。

文章通过“香市”昔盛今衰的现象,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市镇面貌的变化,揭示了大革命以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和小商人转嫁危机所造成的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凋敝的现实,展示了旧中国由封建自然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反而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破产这一悲剧。

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

除了今昔对比之外,文章中还有场面对比、气氛对比、节日内容的对比等各方面的层层对比,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全面掌握。

[错误防范] 文章在写作上还将“理”与“情”、“议论”与“具象”互相融合,使作品形式精巧简练,立意深刻、蕴藉丰富。

因此前三项选项也比较切合《香市》的写作手法,但是注意,这些都是次要的写作手法,并不是主要写作手法。

因此此题的关键在于熟悉文章,总览全文,宏观把握,避免误选其他选项。

2.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A.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B.小马没有食物C.儿子突然病故D.无处诉说丧子之痛正确答案:D解析:《苦恼》是一篇反映劳动人民内心痛苦的抒情心理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个鳏居多年,又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姚纳,想找人诉说一下丧子的悲痛,但却屡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后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得向自己的老马诉说内心的哀痛与苦恼,揭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穷和得不到关心又无处诉说的悲惨处境。

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 夹叙夹议B. 情景交融C. 寓情于景D. 今昔对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香市》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写作手法。

第2题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A. 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B. 小马没有食物C. 儿子突然病故D. 无处诉说丧子之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苦恼》的中心线索是紧紧围绕着老车夫姚纳因死了儿子想跟别人倾吐一下内心的愁苦这个愿望展开的,所以D项正确。

第3题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A.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B. 开端、发展、高潮、尾声C. 序幕、开端、发展、尾声D. 序幕、发展、高潮、结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4题《五代史伶官传序》、《张中丞传后叙》、《马伶传》的作者依次是【】A. 欧阳修、侯方域、韩愈B. 欧阳修、韩愈、侯方域C. 韩愈、欧阳修、侯方域D. 侯方域、韩愈、欧阳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5题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是【】A.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B.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C. 《庄子·秋水》D. 《礼记·大同》【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秋水》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严肃而玄妙的哲学问题,河伯和海若都是虚构的人物,所以《秋水》是一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作品。

第6题梁启超《论毅力》一文所表达的中心是【】A.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 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 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7题李商隐《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A. 东风无力百花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茅盾《香市》一文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A. 夹叙夹议 B. 情景交融 C. 寓情于景 D. 今昔对比【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香市》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写作手法。

第2题契诃夫《苦恼》中老车夫姚纳的苦恼是【】 A. 风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 B. 小马没有食物 C. 儿子突然病故 D. 无处诉说丧子之痛【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苦恼》的中心线索是紧紧围绕着老车夫姚纳因死了儿子想跟别人倾吐一下内心的愁苦这个愿望展开的,所以D项正确。

第3题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 A.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B. 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C. 序幕、开端、发展、尾声 D. 序幕、发展、高潮、结局【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4题《五代史伶官传序》、《张中丞传后叙》、《马伶传》的作者依次是【】 A. 欧阳修、侯方域、韩愈 B. 欧阳修、韩愈、侯方域 C. 韩愈、欧阳修、侯方域 D. 侯方域、韩愈、欧阳修【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 《孟子·寡人之于国
也》 B.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C. 《庄子·秋水》 D. 《礼记·大同》【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秋水》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严肃而玄妙的哲学问题,河伯和海若都是虚构的人物,所以《秋水》是一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作品。

第6题梁启超《论毅力》一文所表达的中心是【】 A.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 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 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7题李商隐《无题》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
A. 东风无力百花残。

B. 春蚕到死丝方尽。

C. 青鸟殷勤为探看。

D. 夜吟应觉月光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青鸟”指神话中西王母的信使,这里表现了诗人不甘心命运的摆布,仍然抱着最后的希望和期待的感情,所以C项符合题意。

第8题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 A. \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B. \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C. \惟陈言之务去\
D.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9题关于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中期的游记散文 B. 文中的\故都\指六朝古都南京
C. 文章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天
D. 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文中的“故都”应指的是北京。

第10题下列关于作者、作品、文中涉及的人物搭配错误的是【】 A. 王安
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 B. 李斯-《谏逐客书》-秦王
C. 柳宗元-《张中丞传后叙》-许远
D. 李密-《陈情表》-晋武帝【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项中的作者应为韩愈。

第11题下列作品中,同属叙事诗的一组是【】 A. 杜甫《蜀相》、李白《行路难》 B. 《诗经·氓》、白居易《杜陵叟》 C. 王昌龄《从军行》、陆游《关山月》 D. 《汉乐府·陌上桑》、《楚辞·国殇》【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篇叙事诗,《杜陵叟》共分四个层次,叙述了当时官吏在灾年仍然瞒上欺下,勒索租税的黑暗现象,也是一首叙事诗,所以B项正确。

第12题\鲈鱼堪鲙\、\求田问舍\司马青衫\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 A. 白居易、张翰、许汜 B. 张翰、白居易、许汜 C. 许汜、张翰、白居易 D. 张翰、许汜、白居易【正确答案】D
第13题\孤苦零丁\、\天下为公\、\望洋兴叹\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 《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B. 《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礼记·大同》 C. 《陈情表》、《礼记·大同》、《庄子·秋水》 D. 《礼记·大同》、《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正确答案】C
第14题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A. 《家》、《寒夜》、《爱尔克的灯光》 B. 《围城》、《论快乐》、《谈时间》 C. 《女神》、《红烛》、《屈原》 D. 《雷雨》、《日出》、《茶馆》【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项中《谈时间》的作者是梁实秋,其他作品的作者都是钱钟书,C项中《红烛》的作者是闻一多,其他作品的作者都是郭沫若,D项中《茶馆》的作者是老舍,其他作品的作者都是曹禺。

第15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 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彷徨》、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优秀的长篇小说
B. 闻一多《发现》、戴望舒《狱中题壁》、艾青《我爱这土地》都是抗战时期的诗歌
C. 鲁迅、冰心、朱自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
D. 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都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沈从文的《边城》是中篇小说,闻一多的《发现》写于20年代,鲁迅不是文学研究会成员。

第16题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A. 排比、比喻、对偶、夸张 B. 对偶、比喻、排比、拟人 C. 顶真、拟人、对偶、夸张 D. 夸张、拟人、排比、比喻
一位日本女孩,自小嗓音沙哑。

同龄人都因她“丑陋的声音”而不愿与她交朋友。

但这个女孩一直积极而快乐地寻找着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一天,她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演出话剧的机会。

日本著名的漫画家藤子不二雄恰好观看了这次演出,女孩特异的声音立刻吸引了他。

此时他正为筹拍中的卡通片《机器猫》物色一名配音演员,而这位有着沙哑嗓音的女孩却让他如获至宝。

女孩果然不负众望,她能力无限的独特声音伴着卡通片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世界各地。

请依据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