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用户计算机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自考02326《操作系统》串讲笔记1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使用教材《操作系统》,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谭耀铭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课程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硬、软件资源越来越丰富,用户也要求能更方便、更灵活地使用计算机系统。
为了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以及方便用户有效地使用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操作系统课程也就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操作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阐述如何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软件资源进行管理,使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地、有效地为用户服务,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
三、课程学习与考试要求在自学过程中、考生应掌握操作系统对各种资源的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了解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为了能确切地学好本课程,要求考生具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的知识。
在学任何一门课程时,要能做到真正学有所得,就必须:认真阅读教材,边读边做笔记;及时做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做好阶段总结,正确理解课程内容。
但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具体课程来说,应按照课程的特点具体探讨如何进行学习。
要学好操作系统课程,关键在于弄清操作系统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所以,如能注意如下几点,将会对操作系统课程的自学起到促进作用。
(1)在开始阅读某一章教材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自学要求、重点,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原理必须彻底弄清,对设计技巧要能灵活运用。
(3)根据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你在学习操作系统课程时应围绕如下四个中心问题:①操作系统怎样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以及保证资源的使用效率。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电算化》:第二章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第⼆章会计软件的运⾏环境【基本要求】1.掌握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2.掌握会计软件的软件环境3.掌握会计软件的络环境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防范措施、检测与清除⼿段5.了解计算机⿊客常⽤⼿段及其防范措施6.掌握安全使⽤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考试内容】第⼀节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硬件设备硬件设备⼀般包括输⼊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输出设备和通信设备。
(⼀)输⼊设备计算机常见的输⼊设备有键盘、⿏标、光电⾃动扫描仪、条形码扫描仪(⼜称扫码器)、⼆维码识读设备、POS机、芯⽚读卡器、语⾳输⼊设备、⼿写输⼊设备等。
在会计软件中,键盘⼀般⽤来完成会计数据或相关信息的输⼊⼯作;⿏标⼀般⽤来完成会计软件中的各种⽤户指令,选择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功能菜单;扫描仪⼀般⽤来21完成原始凭证和单据的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存⼊会计软件相关数据库中。
(⼆)处理设备处理设备主要是指计算机主机。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主机的核⼼部件,主要功能是按照程序给出的指令序列,分析并执⾏指令。
(三)存储设备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即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On1y Memory),⼀般容量较⼩,但数据存取速度较快。
断电后,RAM的数据将消失。
外存储器⼀般存储容量较⼤,但数据存取速度较慢。
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U盘、光盘等。
会计软件中的各种数据⼀般存储在外存储器中。
(四)输出设备计算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器和打印机。
在会计软件中,显⽰器既可以显⽰⽤户在系统中输⼊的各种命令和信息,也可以显⽰系统⽣成的各种会计数据和⽂件;打印机⼀般⽤于打印输出各类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各种会计资料。
(五)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有线通信设备和⽆线通信设备。
⼆、硬件结构硬件结构是指硬件设备的不同组合⽅式。
会计信息系统中常见的硬件结构通常有单机结构、多机松散结构、多⽤户结构和微机局域络四种形式。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规定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规定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一、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本地DCN网络的安全,促进本公司各类信息系统、计算机终端、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保证DCN网络上的各个系统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的系统、网络、终端,是指运行在泰安本地DCN网络上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及个人使用的计算机终端。
三、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所有系统使用人员及所有计算机终端使用人员都有义务遵照本办法执行与维护系统、网络安全运行。
第二章硬件安全四、各种网络设备、接入网络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使用电源都必须符合设备安装使用规范。
网络设备所用电源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必须有可靠的稳压保护措施,重要的核心网络设备、小型计算机与客服相关计算机终端必须配有UPS。
五、各种系统、网络设备、计算机终端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装手册中指定步骤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各种设备通风散热良好。
六、本地DCN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系统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由信息化支撑中心负责,未经信息化支撑中心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安装、拆卸网络设备,不得私自增减和改动网络节点。
七、除信息化支撑中心网络管理员外,任何人不得修改网络设备的软硬件配置,不得更换交换机或路由器端口。
八、如确因工作需要调整网络配置或端口配置,应先征得信息化支撑中心的同意,调整完毕后将调整情况通报信息化支撑中心网络管理员,以方便网络资料的归档与更新。
九、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施工、建设时,不得危害计算机系统、本地DCN网络与计算机终端的安全。
第三章软件安全十、接入DCN网络的计算机终端,应确保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并安装相应的系统补丁(windowsXP操作系统至少安装SP2补丁)。
安装公司统一要求的防病毒软件诺顿后方可接入DCN网络。
十一、个人终端设置开机密码和屏保密码,入域机器自动符合符合集团的相关要求(密码长度至少为8位,且包含大写、小写、数字、特殊字符中任意两种字符),屏保时间设置为10分钟以内;未入域机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控制密码设置情况。
信息系统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

信息系统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终端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等级保护所需要的安全技术要求,并给出了每一个安全保护等级的不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按GB 17859—1999的安全保护等级要求所进行的终端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于GB 17859—1999的要求对终端计算机系统进行的测试、管理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2—2006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 术语和定义GB 17859-1999 GB/T 20271—2006 GB/T 20272--200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终端计算机一种个人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访问网络服务器提供支持。
终端计算机系统表现为桌面型计算机系统和膝上型计算机两种形态。
终端计算机系统一般由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包括为用户方位网络服务器提供支持的攻击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等部分组成。
3.1.2可信一种特性,具有该特性的实体总是以预期的行为和方式达到既定目的。
3.1.3完整性度量(简称度量)一种使用密码箱杂凑算法对实体计算其杂凑值的过程。
3.1.4完整性基准值(简称基准值)实体在可信状态下度量得到的杂凑值,可用来作为完整性校验基准。
3.1.5度量根一个可信的实体,是终端计算机系统内进行可信度量的基点。
3.1.6动态度量根度量根的一种,支持终端计算机系统对动态启动的程序模块进行实时的可信度量。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计算机终端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计算机终端被非法侵入、病毒感染等安全风险,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计算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等。
三、安全管理要求1. 计算机终端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计算机终端从事违法活动。
2. 计算机终端用户应妥善保管个人账户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
3. 计算机终端用户应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杀毒软件,确保系统安全。
4. 计算机终端用户不得安装非法软件、插件,不得随意修改系统设置。
5. 计算机终端用户不得使用外接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传输公司敏感信息。
6. 计算机终端用户不得在非工作时间内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7. 计算机终端用户不得在计算机终端上存储、传播、下载非法信息。
8. 计算机终端用户应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得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
9. 计算机终端用户应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立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公司计算机终端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加强计算机终端的安全检查,定期对计算机终端进行病毒查杀、漏洞扫描等。
3. 对公司内部网络进行安全防护,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4. 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计算机终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5. 制定计算机终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迅速响应。
五、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公司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2. 对因计算机终端安全风险导致公司信息系统遭受严重损失的责任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现代终端建设服务标准

现代终端建设服务标准
现代终端建设服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备:现代终端需要具备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网络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2. 软件环境:现代终端需要安装和配置相应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以满足业务需求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3. 网络连接:现代终端需要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以确保数据的传输和同步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4. 安全管理:现代终端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机密性。
5. 维护与支持:现代终端需要提供完善的维护与支持服务,包括设备巡检、故障排除、软件更新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6. 服务水平:现代终端需要提供高效的服务水平,包括响应速度、解决问题的时间、客户满意度等,以提升客户的体验和信任度。
综上所述,现代终端建设服务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安全要求进行定制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FSOP)

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FSOP)终端用户计算机系统运行环境要求为保障民航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以下简称:FSOP系统,访问地址:)正常稳定运行,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使用FSOP系统的用户计算机应依照本文档进行系统设置并满足本文档的相关要求。
1、终端用户计算机应安装微软Windows XP或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使用微软IE浏览器访问。
建议IE的主版本为7或8。
2、应将*://*加入到IE浏览器的可信站点,并自定义可信站点的安全级别。
具体操作方法详见附录二《设置可信站点并自定义安全级别的操作方法》。
3、使用FSOP系统的最佳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800,最低分辨率应为1024*768。
若分辨率低于最低要求,系统部分功能有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4、计算机应安装Flash插件、Silverlight5插件以及Adobe PDF 阅读器,未安装的可访问,在系统首页左下角点击相应的链接下载安装。
5、完成上述设置后,请访问进行检测验证,如仍有问题,系统将给出相关提示。
具体请参见附录一《客户端系统运行环境监测方法》。
6、为确保您本人账号和相关数据信息安全,使用FSOP系统的用户应向民航局信息中心申请并使用民航局政务外网身份认证卡(KEY)登录。
申请身份认证卡应填写《民航局政务外网身份认证卡申请表》、《民航局政务外网身份认证卡个人签名采集页》,具体安装、密码修改和使用方法参见《民航局数字证书使用手册》。
(以上可在 下载)7、终端用户计算机安装配置、身份认证卡安装使用以及FSOP系统使用中,如遇有技术问题,可与民航局信息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10-64091135/64091137。
客户端系统运行环境监测方法在使用系统前,请先访问,检查您的电脑使用环境。
系统首页会对您当前的电脑环境进行自动检查,如果您的环境不符合要求,系统会给出提示和建议;如果符合要求,将不会出现如下提示信息。
设置可信站点并自定义安全级别的操作方法一、设置可信任站点1、打开IE浏览器,点击“工具”菜单(或点击IE右上角齿轮图标),选择“Internet选项”菜单,打开窗口。
HP设备运行环境要求

HP设备运行环境要求1.机房总体要求1) 机房应避免下列因素:温度:20 ~ 25 ℃,最佳 22℃电磁场磁场腐蚀性气体易燃物或易燃性气体爆炸物品湿气2). 计算机的前后左右应有足够的散热空间。
3). 窗密封,机房场地保持清洁。
4). 房避免阳光直射。
5). 内不可铺设地毯,以防静电。
6). 无线电杂波干扰应低于0.5V/米。
2.电源要求1)电压和频率容许变动范围:电压:单相交流,220V +4%,-8%(198~232V)频率:50Hz +/- 0.5Hz2)瞬间电压波动不能超过220V+/-15%,且必须在25个周期(0.5秒)恢复,对于磁盘存储设备则需在三个周期内恢复。
3)总谐波(Harmonic)成分不得高于5%。
4)瞬间脉冲电压(Impulse)若大于100V(up to 200us)时,将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下表列出瞬间脉冲在不同情况下的摘要:5)电源插座及电缆(1) 如果购置了计算机机柜,请给每一个机柜由配电盘单独引出两条大于20安培的电缆及两套插头座。
(2) 若订购是V 系列主机,需为每台主机配一条50安培的电缆。
(3) 请为每条电缆配相应容量的空气开关并将电缆引致机柜所在位置的地板下面。
6) 请准备充足的电源接线板用于连接终端、Modem 、及其他非机柜中设备。
7) 请确认电源保护地线的专用接地线电阻小于 1欧姆且零地电压小于 1V 。
电源插座要求(俯视图):由于HP 服务器机柜原电源插头是美国标准,在发往中国时工厂已将插头取下,因此请根据所购买的机柜数量准备数套插头及插座,要求容量大于20A ,插座接法如上。
保护地和零线间的电压要小于1.0伏。
3. 机房内环境要求1) 温度与湿度:温度:20-25℃,最佳:22℃ 相对湿度:40%-60%,最佳:55% 机房最大温度变化率:10℃/小时 北部地区气候干燥,建议使用加湿器 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建议使用去湿器2) 机房散热量计算:保持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操作于最佳温/湿度空间,必须计算机房内总散热量,其中包括机房内机器散热量总和 灯光人员散热量:每人平均600BTU/小时未来扩充的设备机房空间散热量:50BTU/平方英尺总散热量为上述各项散热量之和,下列有公式可换算成冷气机使用千卡:BTU/hr = WATTS×3.413K/hr=BTU/hr*0.253). 空气含尘量:机房应保持清洁,空气中大于0.5Micron的杂质在每立方英尺不多于45000个,若空气灰尘过多,很容易造成资源读写错误及磁盘机中磁盘或读写磁头毁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FSOP)
终端用户计算机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为保障民航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以下简称:FSOP系统,访问地址:)正常稳定运行,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使用FSOP系统的用户计算机应依照本文档进行系统设置并满足本文档的相关要求。
1、终端用户计算机应安装微软Windows XP或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使用微软IE浏览器访问。
建议IE的主版本为7或8。
2、应将*://*加入到IE浏览器的可信站点,并自定义可信站点的安全级别。
具体操作方法详见附录二《设置可信站点并自定义安全级别的操作方法》。
3、使用FSOP系统的最佳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800,最低分辨率应为1024*768。
若分辨率低于最低要求,系统部分功能有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4、计算机应安装Flash插件、Silverlight5插件以及Adobe PDF 阅读器,未安装的可访问,在系统首页左下角点击相应的链接下载安装。
5、完成上述设置后,请访问进行检测验证,如仍有问题,系统将给出相关提示。
具体请参见附录一《客户端系统运行环境监测方法》。
6、为确保您本人账号和相关数据信息安全,使用FSOP系统的用户应向民航局信息中心申请并使用民航局政务外网身份认证卡(KEY)登录。
申请身份认证卡应填写《民航局政务外网身份认证卡申请表》、《民航局政务外网身份认证卡个人签名采集页》,具体安装、密码修改和使用方法参见《民航局数字证书使用手册》。
(以上可在 下载)
7、终端用户计算机安装配置、身份认证卡安装使用以及FSOP系统使用中,如遇有技术问题,可与民航局信息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10-64091135/64091137。
客户端系统运行环境监测方法
在使用系统前,请先访问,检查您的电脑使用环境。
系统首页会对您当前的电脑环境进行自动检查,如果您的环境不符合要求,系统会给出提示和建议;如果符合要求,将不会出现如下提示信息。
设置可信站点并自定义安全级别的操作方法
一、设置可信任站点
1、打开IE浏览器,点击“工具”菜单(或点击IE右上角齿轮图标),选择“Internet选项”菜单,打开窗口。
2、切换到“安全”页签,选中“可信站点”,点击“站点”按钮,打开“受信任的站点”窗口。
3、取消“对该区域中所有站点要求服务器验证(https:)”选项,在“将该网站添加到区域”栏输入“*://*”,点击“添加”按钮。
添加后效果如下,点击“关闭”按钮退出。
二、自定义安全级别
1、点击IE浏览器“工具”菜单(或点击IE右上角齿轮图标),选择“Internet选项”菜单,选择“安全”页签,选中“可信站点”,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
2、逐一将“对未标记为可安全执行脚本的ActiveX控件初始化并执行脚本”、“下载未签名的ActiveX”控件、“下载已签名的ActiveX控件”设置为启用。
设置好后,点击“确定”退回到“Internet选项”窗口,再次点击“确定”按钮退出并完成全部配置工作。
具体详见下图所示。
三、上述设置完成后,退出全部IE浏览器窗口,并重新启动I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