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件(ppt 40页)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资产价格决定因素
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其 决定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政策因素、公司业绩等。经济增长和 公司业绩提高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和政策紧缩则可能导致资产 价格下跌。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 平衡等。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过控制 通货膨胀来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则是通过调 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则需要关注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
展。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
福利国家建设战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促 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全球化发展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 自由化便利化。
绿色发展战略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产业 和绿色技术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与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平衡表
详细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包 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探讨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 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分析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外因素, 如经济结构、国际竞争力、汇率等。
开放经济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
1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分别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中的传 导路径及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分析不同政策组合对内外均衡的影响,如“双紧 ”、“双松”、“松紧搭配”等。
3
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政策目标一致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共同致力 于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 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
济目标。
政策工具互补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有不同的调 节机制和工具,可以相互补充,形 成政策合力。
政策实施协调性
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时,应加强沟通和协调,避免政策 冲突和相互抵消。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 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选择
1 2
能源结构调整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供给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降低碳排放强度。
产业绿色转型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失业率计算及类型划分
失业率计算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劳动力总数 × 100%。其中,失业人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 作但目前没有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数。
收入法
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 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 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 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经济增长率计算及分析
01
02
03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
通常采用GDP或人均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源泉
包括资本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生态文 明制度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从 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在这一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市场经 济体制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其中主要是 垄断现象的出现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 加剧。垄断限制了竞争,市场无法自动 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市场效益低下,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看不见的手”失灵了。此时,以马歇 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诞生了。
三 庸俗经济学 (十八世纪末~)

创始人 萨伊 (十九世纪初)
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学(十九世纪末)
1890《经济学原理》

凯因斯主义经济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新古典综合派 萨谬尔森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七十年代后) 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凯因斯强调,只有实行国家的调节, 才能使现行的经济形态免于全面毁灭, 才能使个人的动力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而国家调节的重心在于“有效需求”的 管理。因此,凯因斯的理论又被称为需 求管理理论。 凯因斯的思想带来 30 年的繁荣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凯因斯的需求管理理论 和政策主张被西方许多国家所接受,从 而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凯因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返回
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 18 世 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萨 伊的市场均衡理论,即“供给能够自动 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观点,也被称为 “萨伊定律”,是对斯密关于资本主义 “自动调节”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与斯 密一样,萨伊确信供给和需求终将均衡, 并把它上升为市场规律。
供给者一方面总是通过劳动创造效用 及产品价值,另一方面他同时要作为需 求者从市场上得到与供给价值相等的效 用。因此他得出结论:生产给产品创造 需求。 从而萨伊主张,政府不应干涉市场的自 发运动,不要限制价格和限制资本的流 向;要发展对外贸易,不要对外封锁。 萨伊的三位一体理论 返回

宏观经济学课件ppt

宏观经济学课件ppt
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贸易 政策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可以了解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和 规则体系。
04 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和调节 总需求,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失业、调整经济结构 的目的。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支出包括公共工 程、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投资;税收包括个人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
03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经济增长分析
总结词
GDP增长率
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 活动水平的关键指标,通过分析经济增长, 可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总体趋势和变化。
GDP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GDP增长率,可以了 解经济活动的扩张或收缩。
生产力提高
投资与消费关系
生产力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通过技术创新、生产流程优化等方式提高 生产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1 2 3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提高 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等。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和收 入差距扩大,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促进劳动力市场 的适应和调整。
技术进步的未来趋势 未来技术进步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 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将更 加深远。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的周期和市场环境。在经济增长过快或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 行可能需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抑制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期,则需要 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定义: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
和。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规定:

第一,“一国之内…”。GDP按国
土原则计算

GDP以领土为统计范围,强调无
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是属于本
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本
国的GDP。,
企业家愿意提供的产品越多。

—— 供给定理
34
(2)经济理论的图形表达
P
S
O
Q
35
(3)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达




用函数的形式表达供给定理,该理
论可以表示为:
Q
= f(P)
供给量
价格
函数
上式表示供给量是价格的函数。
36
(4)著名的经济学模型 :供求模型

例如,猪肉的需求函数:

Qd = D(P、Y)
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
度为单位度量。
存量 VS .流量

存量:
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数量。
(洗脸盆中的水,你书架上的书和
你储蓄账户上的货币量也是存量。)

流量:
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量。
(打开的水龙头流到洗脸盆中的水。
我们在一个月里买的书和我们在一个
月里赚到的收入也是流量。)
存量 VS .流量

化等。
26
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决定因
素是什么?

(2)如何准确测量经济增长的速度
和成本,经济增长如何维持?如何实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宏观经济学课件(绝对全)

宏观经济学课件(绝对全)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践发展概述
古典贸易理论
基于比较优势原理,解 释不同国家间商品交换 的原因和结果。
新古典贸易理论
引入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分析国际贸易对要素 价格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
新贸易理论
强调规模经济、不完全 竞争和产品差异化在国 际贸易中的作用。
当代贸易实践发展
全球价值链、服务贸易 、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 形式的涌现。
国际经济政策合作
各国政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如气候变化 、贸易保护主义等,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各国政府加强经济政 策协调和合作,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 利化。
04 劳动市场与就业问题分析
劳动市场结构及其功能
01 02
劳动市场的定义与构成
劳动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场所和机制,包括劳动 力供给方(劳动者)、劳动力需求方(企业、政府等)以及劳动力交易 中介机构等。
货币市场概述
定义、参与者、交易工具等。
货币市场结构
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等子市场的 构成与运行。
货币市场功能
提供短期资金融通、调节市场流动性、传导货币 政策等。
利率决定理论与传导机制
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等。
利率传导机制
利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路径和效应。
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全球 疫情形势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 面临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谢谢聆听
宏观经济学课件(绝 对全)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运行规律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应用 • 劳动市场与就业问题分析 • 国际贸易与汇率制度研究 •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现象剖析

《宏观经济学》课件

《宏观经济学》课件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 详细描述: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金融市场的失灵会导致金融 不稳定和金融危机。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管 理,例如实行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过度杠杆化等措施,以及 通过货币政策干预来维护金融稳定。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总结词
强调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详细描述
2023
PART 0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REPORTING
经济增长
01
经济增长的定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总量和水平的增
加。
02 03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常用指标,它反映了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及其政府单位在其领土范围内所进行的生 产活动的总成果。
总结词
主张财政紧缩,反对政府增加支出。
古典主义学派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学派认为政府 应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 和增加税收来控制通货 膨胀,而不是通过增加 政府支出刺激经济。
总结词
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 易保护主义。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学派认为自由 贸易能够促进全球经济 增长和发展,而贸易保 护主义会阻碍经济发展 。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中央银行 通过调节这些手段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影
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是宏观调 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财政政策通常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较大的刺 激作用,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赤字和债务的积累; 而货币政策则更注重稳定物价和金融市场,但可能会 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总结
4.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 在收入暂时波动时,消费者用借贷或储蓄达到平稳 消费。
5. 霍尔的随机游走理论 综合了持久收入假说和理性预期理论 主要结果:消费变化不可预期,只是在对预期持久 收入的未预期变动作出反应时才会发生。
法得到借款,最 好的选择是E点。
E D
Y1
C1
对于想借款又借不到资金的消费者来说,消费只取决于现期收入。
生命周期假说
• 由莫迪利亚尼(1950s)提出 • 费雪的模型表明,消费取决于一个人的一生收入,而且人们
努力实现平稳性消费。 • 生命周期假说指出,在消费者的“生命周期”阶段,收入有
系统地变动,而且,储蓄使消费者能够实现消费的平稳化。
C = aW + bY
其中:
a = (1/T )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b = (R/T ) :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生命周期假说的含义
生命周期假说可以解开消费之谜:
生命周期函数中的平均消费倾向APC为 C/Y = a(W/Y ) + b
对不同个人或短期数据而言,财富与收入并不同步变动,因此与低收 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APC较低。
• 消费者选择受到跨期预算约束(intertemporal budget constraint), 该约束反映着当前和未来消费可获得的资源。
基本的两期模型
• 一期:当前
• 二期:未来
• 符号:
Y1为第1阶段的收入 Y2 为第2阶段的收入 C1 为第1阶段的消费 C2 为第2阶段的消费 S = Y1 - C1 是第1阶段的储蓄 (如果消费者在第1阶段发生借款,则S < 0。假设借贷利率和储蓄利率 相 同)
消费函数之迷
C
从长期时间序列数据
看的消费函数(APC不 变)。
从家庭横截面数据看 的消费函数(APC下降)。
Y
费雪和跨期选择
• 费雪提出的跨期选择模型构成后来许多有关消费著作的基础 (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
• 假定消费者是向前看的,他们既考虑现在的消费又考虑将来 的消费,以最大化其一生的满足。
C
Y
凯恩斯消费函数
当收入上升时,APC 下降 (消费者储蓄了 C 其收入的一大部分)。
C C cY
APC
C Y
C Y
c
斜率 = APC Y
早期经验上的成功:
早期研究结果
• 高收入家庭:
消费更多 MPC > 0
储蓄更多 MPC < 1
储蓄了其收入中的大部分 当Y 时APC
随机游走假说
• 由霍尔(1978)提出 • 基于费雪的跨期选择模型和持久收入假说,在两个模型中,
向前看的消费者将消费建立于预期的未来收入的基础之上。 • 霍尔加入了理性预期假设 ,人们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预测
如收入等未来变量。
随机游走假说
• 假如持久收入假说是正确的,并且消费者具有理性 预期,则消费遵循随机游走,即消费的变化不可预 测。 • 可预期到的收入或财富的变动已经被预期的持久 收入中,因此不会改变消费。 • 只有未预期到的、可以改变预期持久收入的收入 或财富变化,才能改变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 消费者对收入暂时变动的反应是用储蓄和借贷来稳定消费。 • 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
C = aY P 其中a 是持久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可以解开消费函数之谜: 持久收入假说意味着:
APC = C/Y = aY P/Y 当高收入家庭的暂时性收入达到比低收入家庭更高的程度,高收入家
庭的 APC会比低收入家庭的APC低。
在长期中,收入变动主要(如果不是唯一的话)来自持久收入,这就
意味着一个稳定的 APC 。
持久收入假说与 生命周期假说
• 在两个理论中,面对现期收入的变化,人们都努力达到平稳 的消费。
• 在生命周期假说中,现期收入随生命周期发生系统性变化。 • 在持久收入假说中,现期收入取决于随机、临时性的波动。 • 两种假说都能解释消费之谜。
在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相当强的相关关系
收入似乎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问题
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经济学家预言:经过一段时间后, C 的增长远低于 Y 。
这一预言没有被证实:
随着收入的增加, APC 不会下降, C 也同 样增长很快。 库茨涅兹(S. Kuznets)的研究表明:在长期 时间数据中,C/Y 是相当稳定的。
跨期预算约束的推导
• 第2阶段预算约束:
C2Y2(1r)S
Y2(1 r)(Y1- C1 )
整理上式,把 C 移到一边,Y 移到另一边:
rCCY rY ( 1 )122 ( 1 )1
最后,两边同时除以 (1+r ):
跨期预算约束的推导
C11C 2 r Y11Y 2r
凯恩斯的猜测
1.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数额。
,
也记作 MPC。
0 < MPC < 1
2. 收入上升时,APC下降 其中APC :平均消费倾向 = C/Y
3. 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
凯恩斯消费函数
反映凯恩斯猜测的消费函数:
C
C C cY
c
1
c = MPC
= 消费函数的 斜率。
无论收入的增加发生在第一期还是第二期,消费者都把 C1 它分摊在两个时期的消费上,称为消费平滑化。
凯恩斯与费雪
• 凯恩斯: 现期消费主要取决于现期收入
• 费雪: 现期消费仅仅取决一生收入的现值;而与收入的时间无关, 因为消费者可以在各期之间相互借贷。
实际利率r如何影响消费C
r增加时, 预算线绕 C2
第十五讲 : 消费(第十七章)
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终点
———亚当•斯密
2019/12/25
0
本章概述
• 本章考察有关消费的几个重要论述:
• 凯恩斯(J.M.Keynes): 消费与当前收入 • 费雪(I. Fisher):跨期选择 • 莫迪利阿尼(F. Modigliani): 生命周期假说 • 费里德曼(M. Friedman): 永久收入假说 • 霍尔(R. Hall): 随机游走假说
B
1
(1+r )
Y2
A
C
Y1
C1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反
C2
映能给消费者
带来相同满足
的 的消组费合C。1 与 C2
无差异曲线越 高,表明获得 的满足程度越 大。
IC2 IC1
C1
消费者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 ): 为获得1单位的C1 ,消 费者愿意放弃的 C2 的 数量。
C2
无差异曲线上
任一点的斜率
在长期时间序列数据中:APC并不随收入增加 而下降。
本章总结
2. 费雪的跨期选择理论 消费者在面临跨期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在现期与未 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以最大化其一生的满足水平。 如果消费者可以储蓄和借贷,消费就取决于消费者 一生的资源,而非现期收入。
3. 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人一生中收入发生系统性的变动。 消费者用借贷和储蓄去平稳自己一生的消费。 消费既取决于收入又取决于财富。
财富总量与收入总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增长,使APC保持稳定。
生命周期假说的含义
$
生命周期假
说表明:在
人的一生中,
储蓄呈系统
性变动。
收入

终结
持久收入假说
• 由弗里德曼(1957)提出 • 持久收入假说将现期收入Y 视为两部分之和:
• 持久收入Y P(平均收入,人们预期持续到未来的那一部分) • 暂时收入Y T (暂时偏离持久收入的那一部分)
借贷约束
• 在费雪的理论中,收入的时间与现在消费无关, 因为消费者可以进行跨期借贷。 • 例:如果消费者知道自己将来的收入会提高, 他就可以借助现期借款而增加两期的消费。 • 然而,假如消费者面临借款约束 (也称 “流动性 约束”),他就无法增加现期消费。此时,哪怕他 是理性而富有远见的,其消费行为就会像凯恩 斯理论所说的。
随机游走假说的含义
如果消费者遵从持久收入假说 并且具有理性预期
那么只有未预期到的政策变动 才会影响消费。
本章总结
1. 凯恩斯消费理论 凯恩斯的猜测 MPC 介于 0和1之间
收入增加时,APC 下降
现期收入是现期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 经验研究
家庭数据或短期时间序列数据证实了凯恩斯的 猜测
终生消费的现值
终生收入的现值
跨期预算约束的推导
C2 (1r)Y1Y2
C收2预入的算。组约合束刚线好表耗示尽所消有费C者1 与的
Y2
C11C 2 r Y11Y 2r
储蓄
总消费 = 两时期的收入
借款
Y1
C1
Y1Y2 (1r)
跨期预算约束的推导
预算线的斜 率等于
-(1+r )
C2
C11C 2 r Y11Y 2r
借贷约束
C2
无借贷约束 时的预算线
Y2
Y1
C1
借贷约束
借款约束采取如下
C2
形式:
C1 Y1
Y2
有借贷约 束时的预 算线
Y1
C1
借贷限制没有约束性时的消费者最优化
C2
如果消费者的最 优化C1 小于Y1 , 则借款限制没有 约束性。
Y1
C1
当借款约束存在时消费者的最优化
最优选择在D点。
C2
但由于消费者无
(Y1,Y2 )点旋转。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