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备 课

合集下载

备课的五个步骤

备课的五个步骤

备课的五个步骤备课一般可分五步进行,这五个步骤是:一、开学前备课二、单元备课.三、课时备课四、课前备课五、课后备课通常大家只注意前三者,尤其一、三两步,而对后者比较忽视。

事实证明,四、五两步也非常重要,可做为前三步的必要补充。

现将五个步骤的备课分别阐述于下:一、开学前备课开学前备课也就是学期备课,这是备课中的第一步。

‘在一般况下,学校领导在上一个学期,至晚在放假以前就把下一个学期教学任务告诉教师,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余和假期备课。

开学前备课要做到“三明确,一拟订,这三明确就是:1、钻研教学大纲以明确所承担课程的特点,要求,原则,依据。

2,通读全部教材以明确课程内容的逻辑系统和内在联系。

3、了解学生情况以明确所教学生的业务基础和精神状态。

在以上“三明确”的基础上,拟订出学期教学计划,关于教计划的拟订,下一节将要讲到。

外在通读教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单元、重点课题,以便在拟订教学计划时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2)找出教材中的主要难点、新的概念、新的常识、新的方法,看哪些讲不分明,利用假期研究补课,找参考书看和向别的老师请教。

总之,开学前备课一定要起到“综览全局、通读全、周全规划”的作用。

二、单元备课1、便于XXX分析一个单元的教材,我们知道,有些教学目的和要求往往需求连续几节课才能完成。

进行单元备课便可以对该单元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项从团体出发,作通盘考虑。

2、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钻研课本中的疑难问题,事先加以解决,而不致于“临阵磨枪”、“临渴掘井”、“现趸现卖”。

能尽早尽快地把该单元的教材内容备深备透备熟。

3、能使课程教材的系统明晰,重点突出,可避免上一节、备一节课,不考虑这一节课在该单元中的位置,而使得常识离零碎,主次不分。

采取“单元备课,分节讲授”便可以有全观点;能有计划分步调地提出教学要求,可从前后呼应,上下衔接而避免脱节或重复。

4、可以把单元备课和业务研究结合起来,对教材深钻细研,以利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把单元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起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年级数学单元备课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单元备课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单元备课教案范文一个完全的教学设计应当具有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者、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资源、教学进程、板书、教学评判反思等。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二年级数学单元备课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二年级数学单元备课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 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运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发觉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换能力。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落后行运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知道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一、豪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好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导游阿姨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们非常聪明,想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30+8×4 5×2+3 80-60+8 5×9-525-7×3 35÷7-5 64-24÷6 3+4-5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7×6=42 60-42=18 6÷2=3 18-3=15二、新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河边准备坐船过河去春游。

齐读课题,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看图回答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解决问题。

会做吗?(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1、学生试着做一做。

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部分学生板书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A.29+25=54(人)54÷9=6(只)B.29+25÷9C.(29+25)÷9D.29÷9+25÷92、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交换,讨论不同的算式,对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说明。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单元集体备课
分析
本单元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11条“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而编写。通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代表着自己又长大了;帮助学生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从行为习惯上,帮助学生学会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重难点
突破
本单元可采用趣味分享、讨论交流、创设情境、自我展示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体验与感受。

单元
课时
安排
《开开心心上学去》2课时
《拉拉手,交朋友》2课时
《我认识您了》2课时
《上学路上》2课时

教学
内容
《开开心心上学去》重在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角色的变化,熟悉学校环境,并逐步做到适应新环境下的生活。
《拉拉手,交朋友》主要让学生在新环境下多认识几个朋友,尽快熟悉自己的新同学。
《我认识您了》让学生对新老师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消除学生对陌生人际环境的紧张焦虑的情绪。
《上学路上》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安全、自卫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单元
教学
目标
1.感知角色的转换,体验到上学的快乐,能尽快地适应、喜欢上小学生活,并融入到校园生活里。
2.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初步树立安全及遵守规则的意识,学习保护自己。

德育
目标
1.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快心情。
2.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知道常见的交通标志的含义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项目
主备人备课内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课时划分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
单元
第一单元
单元
解读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和《繁星》4篇课文组成。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根据提示,自己阅读,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和同学交流。
这一1。请你试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关走月亮的词语。(课件出示)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作者开篇就对钱塘江大潮做出了评价,是怎样评价的?
(天下奇观)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从哪些部分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潮来时和潮来后)
(二)带着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找出关键词并标注体会。一会儿我们交流讨论。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总备课
科目
语文
教材解读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为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课文的朗读和作文。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学习的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比如,展开想象走进小女孩的心灵,感受它的情感变化;带着问题走进故事,体会一粒种子到阳台地板的生命历程;画出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惊险旅行路线并讲这个故事等等。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真正体会童话世界的奇妙。
对应评价的就是书面表达学习活动。
任务
评价
要素
评价指标
自评
互评
师评
任务一:
小精灵来了
会积累
1.能发现文中生动的语言,并能够1、首先“说说我认识的可爱小精灵”,让学生来说说自己读过的童话中的小精灵与他们的故事,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青铜级
青铜级
青铜级
2接着“想想这些小精灵的故事”,以“我来编童话”中的“国王、黄昏、啄木鸟”等词语为话题,展开丰富的想象,一起来说说“小精灵的故事”。
在习作方面,从第一单元“体会习作的乐趣”的习作要素,到本单元的“创编童话故事”的习作要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习作方法,并能够将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习作中来。不仅如此,在阅读要素的学习加持下,学生也掌握了一些修辞手法并清晰的表达出来。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审视教材单元,精准定位任务群是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设置了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将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列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相关联的核心要求为: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识字(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土》《对韵歌》五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了韵语识字、看图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

本单元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为主,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指导学生学习汉字。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35个生字,会写15个字和10个笔画。

2.学习利用生活经验,借助韵母识字、看图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从横后竖”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

4.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习惯。

5.学生能大声说话,并且能注意听别人说话。

6.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乐趣。

三、单元重难点1.借助日常口语正音,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能对照田字格里的字按笔顺正确书写,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四、课时安排天地人 1课时金木水火土 2课时口耳目 2课时日月水火 2课时对韵歌 2课时我说你做 1课时语文天地一 3课时读书真快乐机动合计 13课时第二单元汉语拼音(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了汉语拼音的教学。

本单元共有8课,主要学习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和“yi、wu、yu、zi、ci、si、zhi、chi、shi、ri”10个整体认读音节。

编排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读准6个单韵母的四声及轻声;准确地拼读23个声母与6个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爸、妈”等21个生字,朗读儿歌,体验童趣。

“语文园地二”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连一连、摆一摆、比一比、做一做、涂一涂等方式,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和书写6个单韵母、2个隔音字母、21个声母,10个整体认读音节。

单元集体备课设计

单元集体备课设计

单元集体备课设计
学科生物年级八年级2018年9月 5 日
)虾的体表包着坚韧的○1_____,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起防止体内_____的作用。

虾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称为_____动物。

)鱼的骨骼在身体内部,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2____,称为_____12
23.观察图5-1-2,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12分)
(1)观察图中○1所示,鸟的身体呈____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2)观察图中○2所示,鸟的前肢变成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____,适于搏击空气。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______。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4____。

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3____,产生飞行的动力。

3.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原因是,由此可以设想捕捉蚯蚓的一种方法,雨过天晴后,我们在马路上又经常会发现被晒死的蚯蚓,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4.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家兔和狼的牙齿,请据土图回答:
⑴给出图中各指示线所指结构的名称
1 2 3 4
⑵图是家兔的牙齿,图是猫的牙齿,这样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只有和没
有。

[ ] 适于切断植物纤维,
[ ] 适于磨碎食物。

7.家鸽或麻雀总是不停地找食吃,它们吃进去那么多东西,难道不会增加体重,影响它们的飞行吗?
3
124。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我上学了教学目标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听讲等习惯。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写字听课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

1.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新的学校。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

2.板书课题《我上学了》,教师带领学生读课题。

3.当小学生高兴吗?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多么光荣的事。

二、师生自我介绍。

1.教师自我介绍。

我姓x,名叫xx,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站起来,和你的同桌、前后同学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我叫xxx,今年x岁,我家住在xxx,我喜欢xx,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认识校名、年级、班级。

1.小朋友们,全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美丽的学校学习,我们这所美丽的学校的校名谁知道?谁知道我们是几年级,几班的学生?2.教师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请学生跟老师念,请个别同学念。

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

3.教师正确地介绍学校所在的道路名称,学校周围的环境。

带领学生参观校园。

第二课时一、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想干什么?2.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

3.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课件播放天安门广场视频,出示升旗仪式场面、中国地图。

②教师小结。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4.了解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①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图上都有谁?他们穿的衣服一样吗?他们在干什么?②学生交流后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液体倒进水里------------1课时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题
1、认识固体
教学时间
共1课时第1课时
备课
山口
整理
赵晓红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轻重等方面的性质。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教学重点
知道液体的不同性质与相同性质。
教学难点
认识液体轻重,黏稠度等方面的性质。
教学准备
色拉油,水,醋,蜂蜜,烧杯,蜡光纸,天平,玻璃板,滴管等。
教学过程
复备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来一些液体,能说说你们带来了哪些液体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液体的名称?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液体。(板书课题)




课型
新授
课题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时间
共1课时第1课时
备课
山口
整理
赵晓红
教学目标
1、知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具体方法,如改变物体的形状,利用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往水里加盐等。
2、在活动中体会制作什么样的船浮力比较大。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愿意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区分固体和液体。
2、知道不同的固体或液体能混合,固体混合后还能分离;
3、混合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不变、体积改变。
4、通过探究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认识固体------------------1课时
把固体放到水中------------1课时
认识液体------------------1课时共计5课时
二、研究液体的沉浮现象
1、教师演示把色拉油和蜂蜜倒进水里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交流。
2、分组实验。
(1)思考:按什么顺序把色拉油和蜂蜜倒入水中?
(2)学生按自己设计的顺序把油和蜂蜜倒入水中,观察现象并交流。
(3)小结:无论按什么顺序倒,油总是浮在水面上,蜂蜜总是沉入水底。
(4)你觉得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介绍鸡尾酒的调制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固体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相同的性质?
2、导入:如果我们把固体放入水中,就可以认识固体更多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研究固体的沉浮现象。
1、谈话:每个小组都带来了不少固体,说说你们小组带来了哪些固体?
2、预测:如果把这些固体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三、“水底火山”实验
1、关于热水你了解多少?如果把热水倒进冷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
教学过程
复备
2、实验操作方法:把系好线的小玻璃瓶装满红色热水,把小玻璃瓶轻轻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实验现象。
4、小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热水比冷水轻,所以热水就会往上浮,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火山现象。
2、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固体更多的性质。通过实验认识到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排开水的重量。
3、体会到固体与水的混合、分离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溶解现象与混合现象。
教学准备
水糟,过滤装置,面粉,盐,烧杯,玻璃棒,彩色结晶树枝,苹果。
本单元只是引领学生粗浅地认识固体和液体,如轻重、软硬、形状、颜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点。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不能挖掘得太深,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概念的深浅度。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不要讲密度的概念,沉浮的原因等,要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活动来认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用途及相互作用。本单元偏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形式描述观察结果;指导学生科学观察,通过观察获得证据。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渗透科学精神,科学品质的培养。
9、小结: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排开水的重量。
三、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1、提问:如果把面粉和盐分别放到水里并进行搅拌,会发生什么现象?
2、学生活动。
3、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观察两个烧杯的底部,说说有什么不同?
小结:盐能够溶解在水里,面粉不能够溶解在水里。我们经常利用面粉这类固体的性质,把固体从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的方法叫沉淀。
2、运用多种感官、借助工具观察比较固体,并加以描述。会将不同的固体分离。
3、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工具的判断比感官更有效。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固体,知道固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
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
水糟,放大镜,铁钉,天平,量杯,报纸,面粉,黄豆,大米等。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些常见的物体,现在请你拿出这些物体,说说它们的名称。
把液体倒进水里,认识液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解释热水在冷水中的流动现象和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现象。
教学准备
烧杯,色拉油,染色的热水,蜂蜜,水槽,酒精,天平,量筒等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液体有哪些性质?
2、你还想知道关于液体的更多性质吗?今天我们通过把液体倒进水里来认识液体更多的性质。(板书课题)
2、如果让你把这些物体按照固体、液体分为两类,你能做到吗?试试看。
3、交流分类的结果。对有争议的物体,引导学生讨论。
二、研究固体的性质。
1、每个小组选择四种固体进行研究。提问: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它们?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2、交流后分小组研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3、交流研究结果。表扬研究项目多的小组。
4、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固体有这么多的性质,你觉得它们的共同性质有哪些?
三、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一)认识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认识固体的混合
2、认识固体的分离。
(二)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和体积变化情况。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变化。
(1)提问:(黄豆,大米,面粉)如果我们把这三种固体混合在一起,它们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吗?
知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想办法使沉在水里的土豆浮上来。
教学准备
小潜艇,土豆,橡皮泥,水糟,烧杯,泡沫塑料等。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猜一猜,如果老师把这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演示)你们有没有办法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上来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引导:科学研究不能只靠猜测,要利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这三种固体混合前后的重没有变化,它们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吗?
(三)固体分离活动。
如果让我们把刚才三种混合的固体再分离出来,你有办法吗?
四、总结拓展。
1、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请你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吧?
6、什对某一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7、通过探究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8、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9、愿意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物质是以三种形式存在的(固态、气态、液态),各种形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学生按要求活动。
③全班交流实验现象。
④总结:这是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说明液体都有表面张力。
三、课堂总结。
1、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
2、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质,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3、认识液体
不同:透明度,颜色,气味,味道,轻重,黏稠度
相同:没有固定的形状,表面张力




2、把固体放到水里
有的沉有的浮
溶解——分离(沉淀,过滤,蒸发)




课型
新授
课题
3、认识液体
教学时间
共1课时第1课时
备课
山口
整理
赵晓红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液体在透明度,颜色,形状,气味,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是不同的。知道液体的共同性质。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性质。
3、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液体的性质,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2)比较同体积液体的轻重。
①提问:要想知道两种液体谁轻谁重,你认为怎样比较更加科学?
②强调天平的用法,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③要求:把四种各30ML的液体与30ML的水相比较,比较时要轻拿轻放。
教学过程
复备
④学生利用天平进行比较。教师指导。
⑤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⑥小结: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轻重是不一样的。
单元备课
课题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能够正确区分固体和液体。
2、知道不同的固体或液体能混合,固体混合后还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不变、体积改变。
3、知道固体的共同性质,液体的共同性质。
4、知道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