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设计

合集下载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22
❖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1)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 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于养护管 理的植物,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 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提高绿化 覆盖率,体现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以及地域特点,起到良好 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13
❖ 屋顶绿化的好处
改善热岛效应:吸收热能,有助散热。 降低顶层温度,进而减低耗电量。 美化环境。 改善空气质量。 绿化用的泥土、隔滤层可以使用建筑废料,物尽其用。 隔音。 调节雨水流量。 提供休憩园地。 屋顶甚至可以种植农作物,提供食物。
14
15
(3)公共绿地应考虑不同年龄的居民,按照他们各自 的活动规律配备设施。
大于或等于1 ㎡/人;居住区(含小区和组团)大于或 等于1.5 ㎡/人; (3)旧区大于或等于新区的50%。
9
❖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要求:
(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 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 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相协 调。
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平面设计同时进行、 统一规划,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使绿地指标、功能 得到平衡。各级绿地应有恰当的服务半径,便于居民 使用,重视宅间绿地的规划设计,形成点线面相结合 的绿地系统。
(2)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节约用 地和投资。尽量利用劣地、坡地 和洼地等作为绿化用 地,并对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和利用。
宅旁和庭院绿地——指住宅四周的绿地。 街道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的行道树等绿地。
7
名称
功能
一般设置要求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栽植树木的铺装场地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材料。
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应平整耐磨,应有适宜的粗糙度,并做必要的防滑处理。
绿地内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设计应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绿地内的活动场地提倡采取林下铺装的形式。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高度一般应大于。夏季时的遮荫面积一般应占铺装范围的45%以上。
5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
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的设计。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等。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
1.绿地规划设计原则:绿地布置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建筑布局,统筹考虑绿化功能和美观性;应根据不同区域和用途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应充分考虑绿化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2. 绿地面积标准:根据居住区类型和密度,规定了绿地面积的最低标准,例如高层住宅区的绿地面积不得少于25%。

3. 绿地布局标准: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和要求,规定了绿地的布局标准,例如遮荫绿地应布置在热岛效应较严重的区域,生态绿地应布置在居住区周边等。

4. 绿地设施标准:规定了绿地中各种设施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座椅、休息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

5. 绿地养护管理标准:规定了绿地养护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包括绿地的日常维护、病虫害防治、绿化用水管理等。

6. 绿地建设环保标准:规定了绿地建设中环保要求,包括绿地建设材料的选择、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措施等。

以上是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1 -。

DB11T214—2003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DB11T214—2003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DB11/T 214—2003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 214—2003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5 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6 开放式绿地设计7 封闭式绿地设计8 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附录A(资料性附录)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化常用园林植物种类一览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适宜在北京地区应用的主要攀缘植物栽培管理一览表前言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

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绿地作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好的居住区绿地设计,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居住区绿地设计的规范。

一、绿地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绿地空间。

例如,设置足够的休憩设施,如长椅、亭子等,方便居民休息;规划合理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满足居民的运动需求。

2、生态优先注重保护和利用原有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选择本土植物进行绿化,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成活率,降低养护成本。

同时,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群落,增加生物多样性。

3、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绿地不仅要美观,还要具备一定的功能。

如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区、老年活动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如地形塑造、水景营造、植物搭配等,提升绿地的美观度。

4、整体性与协调性绿地设计应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包括建筑风格、色彩、布局等。

同时,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绿地布局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居住区内,应设置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作为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

同时,在各个组团或楼间,分散布置小型绿地,方便居民就近使用。

2、均匀分布绿地应在居住区内均匀分布,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在较短的距离内到达绿地。

这样可以提高绿地的使用率,让更多的居民受益。

3、与公共设施相结合将绿地与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如幼儿园、学校、社区中心等相结合,既可以为公共设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又能方便居民在使用公共设施的同时享受绿地带来的舒适。

三、植物配置1、多样性选择多种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形成丰富的植物层次。

不同植物的花期、叶色、形态等各不相同,可以营造出四季有景的效果。

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

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三、居住区绿地的总体设计
• (一)公共绿地的设计 • (二)道路绿地的布置 • (三)单位附属绿地的布置 • (四)住宅组团绿地的布置 • (五)宅旁绿地的布置
1.规模
• 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内,集中整块面积的公共绿 地,其用地的大小,应与全区总用地、居民总人 数相适应。目前我国新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公共 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人1~2平方米的指标。如居 住小区内人口为1万人,则小区公共绿地应为1万 平方米左右。若居住小区内无整块地可供利用, 则可分成两部分,在小区内搞两个小花园。
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 游园时间集中,多在一早一晚,因此,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 物的布置,成为居住区公园布局的特色。
公共绿地
(一)居住小区级绿地
• l.居住小区中心绿地 • 2.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 • 3.居住小区道路绿地 • 4.居住小区组团绿地 • 5.居住小区宅旁绿地
地形
地形
(5)园林建筑及设施
• 园林建筑及设施能丰富绿地的内容、增添景致, 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由于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公共 绿地面积不大,因此其内的园林建筑和设施的体 量都应与之相适应,不能过大。
园林建筑及设施
园林建筑及设施
1)桌、椅、坐凳
• 宜设在水边、铺装场地边及建筑物附近的树荫下, 应既有景对观。又不影响其他游人活动。
1.统一布局,系统规划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以绿地为主,小品点缀 4.利用为主,适当改造 5.突出特色,强调风格 6.功能实用,经济合理
三、居住区绿地规划概述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居住区内,为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游玩等活动需求而设置的绿化和景观空间。

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质量,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下面我们将从景观规划、绿化设计和功能设置三个方面介绍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一、景观规划1.制定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根据居住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点和人口需求,制定清晰的景观设计总体规划,明确绿地的位置、范围、结构和功能。

2.考虑人流线和视觉景观。

合理设置人流线,使居住区绿地与居民的生活区域相连通,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活动。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视觉景观,合理布局花草树木、水体等景观元素,打造美丽宜人的绿地环境。

3.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景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合理设置湿地、水系等生态景观,促进水循环、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

二、绿化设计1.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确保植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同时,根据居住区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合理布局绿地空间。

根据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合理分配绿地区域,确保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同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尽量将绿地设置在居民活动频繁的区域,例如社区广场、公园入口等。

3.加强绿地养护管理。

制定完善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绿地进行修剪、除草、施肥等养护工作,以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功能设置1.设置休闲娱乐设施。

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设置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廊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

2.设置文化活动场所。

合理设置文化活动场所,例如公共广场、露天剧场等,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居住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第六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六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⑷住宅组团一角
⑶住宅间距扩大处
⑹ 在 临 街 处
⑸两组团之间
⑺穿插于 住宅之间
2.布置方式:
(1)开敞式:可供游人进入绿地内开展活动。
(2)半封闭式:绿地内除留出游步道、小广场、出 入口外,其余均用花卉、绿篱、稠密树丛隔
(3)封闭式:一般只供观赏,而不能入内活动。
从使用与管理两方面看,半封闭式效果较好。
以草坪景观为主的小区游园
可供停留的小区游园
(三)组团绿地
1.绿地规模:面积≥0.04hm2
2.位置 ⑴在周边式住宅之间 ⑵在行列式住宅山墙间 ⑶在住宅行列的间距扩大处 ⑷在住宅组团的一角 ⑸在两组团之间 ⑹在临街处或街口 ⑺穿插在几栋住宅之间
住宅组团绿地的位置
⑴周边式 住宅之间
⑵行列式的山墙之间
视线,行道树要考虑行人的遮阳及不妨碍车辆的运行。 2)道路与居住建筑之间可考虑利用绿化防尘和阻挡噪声。 3)当车道为尽端式道路时,绿化还需与回车场地结合,
使活动空间自然优美。 4)有的步行道路及交叉口可适当放宽,与休息活动场
地结合。 5)组团路、宅间小路路旁植树不必都按行道树的方式
排列种植,可以断续、成丛地灵活配置,与宅旁绿地、公共绿 地布置配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4、宅旁绿地:也称宅间绿地,一般包括住宅前后的基础绿 化及建筑物本身的绿化,它是住宅空间的转折、过渡。

二、居住区绿地的指标
居住区绿地的指标,指国家有关条文规范中规定的在居住 区规划布局和建设中必须达到的绿地面积的最低标准通常 使用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区绿地率两项指标来 衡量居住区绿地水平。
四、 植物配置的视觉效果
(1) 外形配置
(2) 层次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