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面积和面积单位2_北京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面积和面积单位2_北京版(含答案)一、填空:1、物体的()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铅笔盒宽10();数学课本长19();课桌高7();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一块橡皮的面积是8();一支钢笔长13();学校操场的面积是720();一棵大树高1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3、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5、20分米=()米=()厘米.6、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7、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边长是()分米,周长是()分米。
8、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分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
长方形的长是23厘米,宽是15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5、黑板的面积是4米。
()6、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7、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8、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它的面积就增加9平方米。
()三、选择题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 相等B 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 长度 B 面积 C 重量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A 16米B 8米C 16平方米4、铁丝的长度是()。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全册)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全册)第一单元除法1.1分桃子1.()里最大能填几?()×8<89 ()×3<95 5×()<56 2.直接写结果,你有什么发现?8÷4=42÷6=10÷2=80÷4=420÷6=100÷2=800÷4=4200÷6=1000÷2=3、单位买来64盏灯,能装几根柱?已知每根灯柱装4盏灯。
参考答案:1.(1)11、31、112 .2、7、5、20、70、50、200、700、500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
3、64÷4=16(根)答:能装16根柱。
三年级下1.2搭一搭(一)课时练一、请你来填空。
1、在9÷2=4.......1中,2是(),1是(),余数一定比除数()。
2、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是6,余数最大是()。
3、在一个除法算式中,如果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二、分一分,填一填。
11只蝴蝶,每2只为一份,分成了()份,还剩几只。
11 ÷ 2 = ()........... ()三、填表格。
苹果总数有27个苹果每盘摆的个数 3 5 7可以摆几盘()盘()盘,还剩()个()盘,还剩()个算式答案:一、1、2是(除数),1是(余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2、53、9二、11 ÷ 2 = 5(份)........... 1(只)三、9盘5盘.......2个3盘.......6个27÷ 3 =9 27÷ 5=5.......2 27÷ 7=3. (6)1.3商是几位数1.填空。
(1)246÷2=()423÷3=()(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最多有()个0.2、判断。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数都得0 ()(2)540÷3=18 ()3、解决问题。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认识年、月、日1.一年有()个月,大月有()天,小月有()天。
一年中有()大月,有()个小月。
2.判断(1)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 )(2)一年12个月中,除了大月就是小月。
()3.选择每个月至少有()个星期六。
A.3B.4C.5答案:1.12、31、30、7、42.×、×3.B判断闰年和平年1.一般公历年份是()的倍数的那一年是闰年,但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是,必须是()的倍数的那一年才是闰年。
2.选择(1)2010年的二月份有()天。
A.28B.29C.30(2)平年的四个季度中,天数最少的是()。
A.第一季度B.第二季度C.第三季度D.第四季度3.判断(1)因为2100÷4=525,所以2100年是闰年。
()(2)2020年2月28日是星期五,2020年3月1日是一定是星期六。
()答案:1.4、4002.A、A3.×、×练习一1.填空(1)李芳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她是()月()日出生的。
(2)2008年是闰年,接下去的3个闰年依次是()、()、()。
2.判断(1)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是相等的。
()(2)国庆节的前一天是9月31日。
()3.选择(1)下面的月份中,小月的是。
()A.1月B.6月C.7月(2)下列年份中,是闰年的是。
()A.1988年B.2100年C.2006年答案:1.(1)2、29(2)2012年、2016年、2020年2.√、×3.B、A闰年1.填空(1)2160年的第二月有()天,一年有()天,合()个星期。
(2)一年有()个季度,平年的第一季度有()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天。
2.选择(1)下列年份中,不是闰年的是()。
A.1998年B.2000年C.2100年(2)闰年上半年有()天。
A.181B.180C.1823.连一连1700年 1632年 1988年平年闰年2006年 2016年 1025年答案:1.29、366、52、22.C、C3.1700年 1632年 1988年平年闰年2006年 2016年 1025年口算乘法1.填空口算15×10时,可以这样想:10个10 是(),5个10是(),15个10是();还可以这样想:1个15是(),10个15是()。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吨的认识1_北京版(2022秋)(含解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吨的认识1_北京版(2022秋)(含解析)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打算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制造和进展。
一、认真分析后再填空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称较重的物体一样用()做单位,称较轻的物体一样用()做单位。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1枚2分硬币大约重()克,6个苹果大约重()千克。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吨的认识1_北京版(含答案)

《吨的认识》同步练习1一、仔细分析后再填空1、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做单位,称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做单位。
2、1枚2分硬币大约重()克,6个苹果大约重()千克。
3、1千克=()克7000克=()千克9千克=()克3千克50克=()克4、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重3(),所生的中,其中一个重50()。
(2)一个重150(),一个重5()。
(3)小明身高143(),体重33(),他的脉搏1()跳动80下。
(4)王华的身高是104厘米,比去年增加了4厘米,那么去年身高是()米。
5、在○里填上“>”、“<”或“=”。
900克○1千克45克○45千克1千米○ 999米3千克○2999克8千克○8000克10毫米○1厘米6、看图填空。
每只重70克每个重5千克每听重500克4只重()克()个重15千克()听重2千克二、用心推敲后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5克重的口香糖和5克重的棉花糖()。
A、口香糖重B、棉花糖重C、一样重2、要称一元硬币的重量,应该选用()来称。
A、磅秤B、天平C、弹簧秤3、一辆汽车载重量约为()千克。
A、40B、400C、40004、一袋洗衣粉重500克,2袋洗衣粉的重量是()。
A、500克B、1千克C、1克5、一只鹅重3千克,2只鹅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一只鸡重()。
A、4千克B、3千克C、2千克三、反复辨别后再连线2千克 300千克 500克 25千克四、运用生活经验估计妈妈 小红1、现在妈妈和小红的体重一共多少千克?2、小红比刚出生时体重增加多少千克?五、应用题1.列式计算. (1)把96米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米?(2)比27吨多18吨的数是多少?2.应用题.工厂原有铝材3吨,车间用去500千克.问工厂还剩多少千克铝材? 答案一.1. 吨 千克2. 5 13. 1000 7 9000 30504.(1)千克 克 (2)克 千克 (3)厘米 千克 分钟 (4)15. < < > > = =6. 280棵 3 4二.1. C2. B3. C4. B5. C三.四.1. 54+36=90千克你出生时才3千克!我的体重36千克。
最新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每课一练试题全册(课课练)

1.1 年、月、日1. 一年有()个月,闰年全年有()天。
2. 判断: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3. 下列年份中不是闰年的是().A.2000年B.2008年C.1902年.4. 有一个逃犯持日期为2009年2月30日的假海关通行证企图逃走,经过验证口时,警察叔叔一下子就发现了这是个假通行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参考答案1.12 2662.×3.A4.2月没有30日。
2.1 口算乘法1. 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10个零件,一个月工作22天能加工()零件。
2. 50个20相加得();1000乘3得()。
3.一架飞机每分飞行20千米,每时飞行()千米。
A.120B.1200C.120004. 口算。
8×10= 10×20= 20×40= 100×5=参考答案1.2202.1000 30003.B4.80 200 800 5002.2 笔算乘法(1)1. 1个桃子重33克,12个这们的桃子重()克。
2. 判断: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121。
()3. 列竖式计算。
12×11 23×124. 一本词典21元,王老师买了14本这样的字典,一共花了多少元?参考答案1.2862.×3.132 2764.21×14=294(元)2.3 笔算乘法(2)1. 26×48的积是()位数。
2. 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掉65克水,1时浪费掉()克水。
A.650B.65C.39003. 竖式计算。
(15×27= 52×25=4. 某工厂有男职工63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20倍,这个工厂有职工多少人?参考答案1.四2.C3.405 13004.63×20=1260(人)2.4 两位数乘法的估算1. 一张作文纸共21行,每行18个格子。
这张纸一共大约有()个格子。
2. 判断:估算的结果都比原数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面积和面积单位2_北京版(含答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同步练习一、填空:1、物体的()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铅笔盒宽10();数学课本长19();课桌高7();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一块橡皮的面积是8();一支钢笔长13();学校操场的面积是720();一棵大树高1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3、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5、20分米=()米=()厘米.6、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7、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边长是()分米,周长是()分米。
8、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分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
长方形的长是23厘米,宽是15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5、黑板的面积是4米。
()6、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7、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8、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它的面积就增加9平方米。
()三、选择题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 相等B 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 长度 B 面积 C 重量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A 16米B 8米C 16平方米4、铁丝的长度是()。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乘法_北京版(含答案)

《乘法》同步练习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口算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5×3= 3×4= 14×4=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10×3= 50×8= 40×2=3.40×40= 30×80= 24×30=4.60×20= 50×20= 130×20=二、填空1.56×2=112 560×2=()2.14×5=70 140×5=()3.25×8=200 250×80=()4.29×3=87 290×3=()5.96×17=1632 960×17=()三、判断1.一个数乘1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0也等于它本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年、月、日1.一年有()个月,大月有()天,小月有()天。
一年中有()大月,有()个小月。
2.判断(1)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 )(2)一年12个月中,除了大月就是小月。
()3.选择每个月至少有()个星期六。
A.3B.4C.5答案:1.12、31、30、7、42.×、×3.B判断闰年和平年1.一般公历年份是()的倍数的那一年是闰年,但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是,必须是()的倍数的那一年才是闰年。
2.选择(1)2010年的二月份有()天。
A.28B.29C.30(2)平年的四个季度中,天数最少的是()。
A.第一季度B.第二季度C.第三季度D.第四季度3.判断(1)因为2100÷4=525,所以2100年是闰年。
()(2)2020年2月28日是星期五,2020年3月1日是一定是星期六。
()答案:1.4、4002.A、A3.×、×练习一1.填空(1)李芳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她是()月()日出生的。
(2)2008年是闰年,接下去的3个闰年依次是()、()、()。
2.判断(1)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是相等的。
()(2)国庆节的前一天是9月31日。
()3.选择(1)下面的月份中,小月的是。
()A.1月B.6月C.7月(2)下列年份中,是闰年的是。
()A.1988年B.2100年C.2006年答案:1.(1)2、29(2)2012年、2016年、2020年2.√、×3.B、A闰年1.填空(1)2160年的第二月有()天,一年有()天,合()个星期。
(2)一年有()个季度,平年的第一季度有()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天。
2.选择(1)下列年份中,不是闰年的是()。
A.1998年B.2000年C.2100年(2)闰年上半年有()天。
A.181B.180C.1823.连一连1700年 1632年 1988年平年闰年2006年 2016年 1025年答案:1.29、366、52、22.C、C3.1700年 1632年 1988年平年闰年2006年 2016年 1025年口算乘法1.填空口算15×10时,可以这样想:10个10 是(),5个10是(),15个10是();还可以这样想:1个15是(),10个15是()。
2.口算13×100时,可以这样想:1个13是(),100个13是();还可以这样想,先算()×()=(),再算()×()=(),最后算()+()=()。
3.计算10×90= 36×10=16×10= 82×100=5×1000= 10×35=91×100= 1000×16=答案:1.100、50、150、15、1502.13、1300、3、100、300、10、100、1000、300、1000、13003.900、360160、82005000、3509100、1600练习二1.口算13×100时,可以这样想:1个13是(),100个13是();还可以这样想,先算()×()=(),再算()×()=(),最后再算()+()=()。
2.算一算10×90= 36×10=16×10= 82×100=5×1000= 10×35=91×100= 1000×16=3.在○中填上“>”“<”“=”30×70○3×70070×50○60×60答案:1.13、1300、3、100、300、10、100、1000、300、1000、13002.900、360、160、8200、5000、350、9100、160003.=、<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1.填空在计算32×12时,先计算()×()=(),再算()×()=(),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即()+()=()。
2.选择(1)用竖式计算21×23时,因数23十位上的2乘21得()。
A.42B.420C.63(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A.990B.1089C.1893.买一辆玩具小汽车42元,买12辆玩具小汽车要花多少元?4.竖式计算21×41= 52×11=33×22= 14×11=答案:1.23、2、46、23、10、230、46、230、2762.B、A3.42×12=504(元)4.861、572、1386、154进位的笔算乘法1.32×5=32×20=32×25=2.判断(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2)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3.选择(1)下列各算式的积是四位数的是()。
A.23×32B.400×30C.57×24(2)最大的两位数与22相乘,积是()。
A.2078B.2178C. 22784.竖式计算34×16= 73×28=51×42= 63×49=答案:1.160、640、8002.×、×3.C、B4.544、2044、2142、3087练习三1.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做38个,做了11天后还剩52个没做。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2.红红每天写23个毛笔字,照这样计算,她6月份能写多少个毛笔字?3.木工组做一批书架,每天做33个。
做了20天后,还有48个书架没做,这批书架架有多少个?4.竖式计算38×50= 79×40=83×70= 45×80=答案:1.38×11=418(个)418+52=470(个)这批零件共有470个2.23×30=690(个)6月份有30天,她能写690个毛笔字。
3.33×20+48=708(个),这批书架共有708个。
4.1900、3160、5810、3600估算1.估算29×22时,可以把29看作(),因为()×()=();所以29×22≈();也可以把22看作(),因为()×()=(),所以29×22≈()。
2.算一算31×20≈69×90≈30×49≈24×82≈29×32≈11×68≈3.一页稿纸有22行,每行能写19个字,一页稿纸能写下450个字的作文吗?答案;1.30、30、22、660、660、20、29、20、580、5802.600、5600、1500、1600、900、7003.22×19≈440(个)440<450 一页稿纸不能写下450个字的作文。
理解和复习1.填空(1)29×14的积的个位是()。
35×14的积的个位是()。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2.选择(1)一个足球86元,14个足球共需()元。
A.1194B. 1204C.1214(2)50×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B.3C.43.一辆玩具汽车39元,玩具店想购进28辆,大约需要花多少钱?4.竖式计算43×12= 26×50=47×39= 18×65=答案:1.(1)6、0(2)9902.B、B3.39×28≈1120(元)大约需要花1120元4.516、1300、1833、1170吨的认识1.填空常用的质量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是()、()、(),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
2.判断(1)1棵大白菜重7克。
()(2)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
()3.选择测量煤的质量,通常用()做单位。
A.克B.千克C.吨答案:1.克、千克、吨、10002.×、√3.C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1.填空1吨=()千克4t=()千克3000kg=()t5t=()kg2.比大小5吨○5100千克400千克○3吨1000吨○1000千克9999千克○1吨100千克○100克10吨○2000千克+8000千克3.如果欣欣家每月节约用水300千克。
那么半年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千克?合几吨几千克?答案;1.1000、4000、3、50002.<、<、>、>、>、=3.300×6=1800练习四1.7t=()kg5000kg=()t4000kg=()t8t=()kg2.一批水果共3吨,卖了2吨600千克还剩下()千克。
3.比大小5t○5kg 80t○8000kg3kg○2900k 500kg○1t400kg○4t 10t○980g4.按顺序排列大小(1)70吨 7000千克 7000克 700吨()>()>()>()(2)3100千克 3吨 3000克 30千克()>()>()>()(3)600克 6吨 60千克 6000可()<()<()<()答案:1.7000、5、4、80002.3吨=3000千克,2吨600千克=2600千克3000-2600=400(千克)3.>、>、>、<、<、>4.(1)700吨>70吨>7000千克>7000克(2)3100千克>3吨>30千克>3000克(3)600克<6000克<60千克<6吨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体育小组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0个,每个3元,一共花了多少元?(1)每盒羽毛球多少元?一共花了多少元?综合算式:(2)买了多少个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元?综合算式:2.一封信共有2页,每页有20行,每行24个字,这封信一共有多少个字?3.一本相册共30页,每页能插6张照片。
5本相册一共能插多少张照片?答案:1.(1)3×10=30(元)30×5=150(元)30×10×5=150(元)(2)10×5=50(个)50×3=150(元)10×5×3=150(元)2.20×20=480(个)480×2=960(个)3.30×6=180(张)180×5=900(张)5本相册一共能插900张照片。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2台织布机3小时共织布720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没小时织布多少米?(1)先算2台织布机平均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2)也可以算平均每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多少米。
2.三年一班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人。
现在有240本练习本,平均每人分几本?3.判断王师傅和李师傅一星期(每星期5个工作日)共加工350个零件,平均每人每天加工70个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