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热学部分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热学专题(最新整理)

中考复习热学专题(最新整理)

第 1 页 共 4 页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一)第一部分:热现象 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定义:表示物体的 程度0度温度规定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为1℃将___的温度定为100度原理:根据液体的____性质 (若液体受冷凝固后将不能使用)使用前:要观察___和___值使用测量工具:___ 使用时:(1)玻璃泡要 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__和__,(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___相平。

熔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 热 凝固:物质从 态变成 态; 热汽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 热 液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 热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 热 凝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 热。

熔点和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和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__体具有一定的熔点,__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不断吸热; 特点:温度__, 需 热物态变化 蒸发 因吸热而具有致冷作用汽化两种方式条件: (1)达到沸点汽化和液化 沸腾 (2)不断吸热特点: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液化的两种方法:__和__例子:(1)剥开冰棍冒出的“白气”(2)液化石油气升华和凝华 常见例子:(1)在北方冬天里冰冻的衣服干了(升华)(2)用“干冰”保鲜、人工降雨(升华) (3)冬天早晨瓦上的霜或下的雪(凝华) ▲注:早晨的雾、露(液化)【典例分析】例1、如图1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 )例3、松香在熔化过程中( )(A)温度不变,放出热量 (B)温度不变,吸收热量 (C)温度升高,吸收热量 (D)温度降低,放出热量例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2003.2)A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 、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变模糊C 、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例5.烧开水时,会冒出很多“白气”,这是由汽化出来的水蒸气____而成的;在南方春夏之交的“回南”天里,地板常“冒汗”,即出现许多水珠,这是一种____现象。

2013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热部分

2013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热部分

2019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一一热部分(2019广州中考)5•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4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 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 40C ,这个过程中()A .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CB .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C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D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答案】A【分析】此处考察比热容吸热公式:Q=cm A t 。

已知c 水c 煤油,质量、初温相同,A t 相同时,Q 水Q 煤油;Q 相同时,A t 煤油- A t 水,同时加热,对于两个试管来说,加热时间对应吸 收热量。

因此,答案为A 。

(2019广州中考)6.图5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t 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 . t 2、t 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 .『时刻物体能能比t 3小D . t 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 2时大【答案】D【分析】此处考察物态变化中凝固图像中的能量变化。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不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内能不为零,因此答案为D 。

(2019广州中考)7 .图6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D .甲是固态-.【答案】C【分析】此处考察固液气三种状态对应的分子排布。

甲为液态,乙为固态,丙为气态。

因此 答案为C 。

(2019广州中考)22. (1)在某地做探究水沸腾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翻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此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______ 烧杯内的水是否已沸腾? 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 .甲是气态B .乙是气态C .丙是气态 d »& ,»曲$$@ ©妙&UO( 2)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用同一套装置测得不同楼层的大气压值如图 20 甲、乙所示,乙图大气压值等于 __________ mm 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013-2016年重庆中考真题——填空作图题2——热学综合

2013-2016年重庆中考真题——填空作图题2——热学综合

重庆中考真题——填空作图题2——热学综合班级:姓名: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6个小题,第14小题每图1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013A)10.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__ (选填“大”或“小”)的性质。

如果散热器中装有3 kg的水,当温度升高了20℃时,它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

[已知c水=4.2×103 J/(kg·℃)](2013B)10.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若发动机的水箱中贮=4.2×103J/(kg·℃)]有10kg水,当水温升高2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J。

[C水(2014A)10.在“火炉”重庆,露天停放的轿车在夏日强光照射下车内温度可高达70℃。

许多车主在前挡风玻璃内侧放置挡光板(如图7所示),利用光的________现象来减缓车内温度上升。

若车内有,一瓶500 mL的矿泉水,由于挡光板的放置水的温度少升高了20℃,水少吸收了__________J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2015A)10.小林将质量为2kg的水从 28℃加热至沸腾时测得水温为98℃,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吸收的热量是J。

[c水=4.2×103J/(kg.℃)](2015B)11.额定功率是1500W的电热水壶正常工作3.5min,把质量为1kg温度为30℃的水加热至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是=4.2×103J/(kg•℃)]J。

[c水(2016A)10. 将一瓶容量为550 mL的矿泉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水温从30℃降低到10℃,这是用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矿泉水的内能;在这个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

[c水=4.2×103J/kg·℃](2016B)10.小彬同学取0.5kg的碎冰,用温度计测出其初温如图7所示为℃,冰在空气中吸热至刚好达到熔点0℃的过程吸收热量J[c冰=2.1×103J/kg·℃]。

2013年广东省物理中考试题光热部分

2013年广东省物理中考试题光热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B .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C .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D .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

10.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

12.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

如题12 图所示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冲程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 /kg ,则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J .13.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13 图中图线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l)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和(选填图中“a ”、“b”、“c”或“d ”)15.(1)(3 分)如题15 (l)图所示,请画出入射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17.(7 分)如题17 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l)下面步骤a 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实验步骤a 、b、c、d的合理顺序是(填写步骤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题17 图乙所示)。

201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热现象

201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热现象

2013年全国各地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热现象(内能与热机)(2013年武汉市)12.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答案:D(2013年武汉市)13.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A(雅安市二○一三年)11.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答案:CA.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 内能一定也为零B.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C. 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 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 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雅安市二○一三年)23. 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 同等条件下, “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 说明“可燃冰”的很大; 以10 倍的关系粗略计算, 1kg “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kg 的水从20℃加热至60℃。

[ q煤气= 4. 2 ×107 J/ kg, 水的比热容c = 4. 2 ×103 J/ ( kg·℃) ]答案:热值, 2. 5 ×103(泰安市二〇一三年)10.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泰安市二〇一三年)1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D(2013年温州市)8.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答案:B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2013年浙江省舟山)21.下面是用气球做的两个小实验,试回答相关问题。

【2013真题汇编】第14专题 热学

【2013真题汇编】第14专题  热学

第十四专题热学【2013海南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每选错I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B.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为是因为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E.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答案】ACD【解析】针浮在水面试表面张力的结果,A对,水对油脂表面是不浸润的所以成水珠状,水对玻璃表面是浸润的,无法形成水珠,B错;宇宙飞船中的圆形水滴是表面张力的缘故,C 对,毛细现象中有的液面升高,有的液面降低,这与液体种类和毛细管的材料有关,D对,薄玻璃板夹有水膜难于拉开是大气压强的缘故,E错。

(2013北京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答案】A【解析】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A正确B 错误;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有可能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增加,同理,物体对外做功,有可能同时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减少,故CD错误。

本题选A。

[2013福建卷29(1)]下列四﹣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 P随分子间距离r 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填选图下方的字母)[答案]B[解析]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分子作用力为零;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作用力随r减小而增大;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作用力随r增大而增大,当r>10r0时,作用力又趋近于零。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热综合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热综合

241 (2013·菏泽中考)太阳能路灯设计优美,为城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

如图是一款路灯的图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灯泡供电B.两只灯泡可以用一个开关控制,说明两灯是串联连接的C.灯罩的作用除防尘外,还可以使灯泡发出的光经过反射变得柔和D.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解析:选B.本题综合考查多个物理知识.太阳能电池板就是把太阳能转化成光能的供电装置,A正确。

,当两只灯泡是并联的,把开关安在干路上一个开关也可以控制两只灯泡。

B选项错误.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发生漫反射时反射的光射向各个方向,看起来不那么刺眼,感觉光线柔,CD都正确。

241 (2013·济宁中考)如图所示,不是..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的是【解析】选B。

本意考查物理方法运用,由题图可知A、C、D选项分别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物质吸收热量、相玻璃棒相同,比较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电荷性质与棒的材料有关,只有B选项a、b实质相同,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

故选B。

241 (2013·济宁中考)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

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是A.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B. 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深度,测量对应的压强值C. 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电流D.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解析】选D。

本题考查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ABC选项多次测量都是为了寻求物理量之间的规律,而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中,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精确度,故D正确。

241 (2013·滨州中考)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各知识点杰出人物的的认识。

中考化学热力学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热力学知识点归纳

中考化学热力学知识点归纳热力学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物质系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化学中,热力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热力学基本概念:-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

- 热能: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能量。

2.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方程式。

- 需要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以及反应的焓变。

3.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

4. 焓变:- 焓变(ΔH)是系统在恒压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能量的变化量。

- 吸热反应的焓变为正,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

5.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述,即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加上对外做的功。

6.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定律表述了能量转换的方向性,即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7. 熵:- 熵是表示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 熵增加通常与系统变得更加无序相关。

8. 热力学第三定律:- 第三定律指出,在绝对零度下,所有完美晶体的熵为零。

9. 热力学过程:- 等温过程:系统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

- 等压过程:系统压力保持不变的过程。

- 等容过程:系统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

- 绝热过程: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

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吸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进行的反应。

- 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反应。

结束语:热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还对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深入理解化学现象和进行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在中考化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中考热学部分1.右图是“探究某种物质融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50℃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B.热能只能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3、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是零。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5、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A、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5、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6、下列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池塘上结了一层薄冰B、盛夏,打开冰棍纸见到“白气”C、深秋,树枝上结了一层薄霜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7、小青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B沸点C凝固点D比热容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的水内能相同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9、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10、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11、对下列四幅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11、2分)(2013•济宁)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15、1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B.搓手取暖C.钻木取火D.水蒸气将木塞冲出1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7.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1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19、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考点:水的三态变化.20、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9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象中的_______段是熔化过程,已知冰的比热容是2.1×103 J/(kg•℃),在对100g冰加热的前2 min内冰吸热 __________ J。

21.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将于2013年8月在南京举行.2013年5月8日上午10点20分许,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采火成功.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之后,用采集的火种点燃亚青会火炬,此过程是通______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22.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热(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____℃.(2)在CD段时,此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c2=________ 23、用燃气灶烧水时,把2.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45g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水的内能增加了多少?(2)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多少?24、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2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中B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1)甲组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分钟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组同学选择的是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中B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1)甲组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分钟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2)乙、丙两组同学都选择了另外一套实验装置,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____不同.(3)实验后,甲组的同学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能抽气的密闭玻璃罩中,如图D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_____ 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降低(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26、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复习题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________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此时液面上的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__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请指出丙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

(6).请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的坐标中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8).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9).小华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0).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红和小兰同学也在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她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B所示。

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酒精”或“煤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