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苦难中搏动的灵魂——论绿原其人其诗

合集下载

《艾青诗选》习题含参考答案

《艾青诗选》习题含参考答案

《艾青诗选》习题含参考答案《艾青诗选》习题精选一、填空题。

1.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诗作《___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2.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和______。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和“________”的歌手。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

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_______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4.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出自艾青《___________________》5.艾青的《_______》歌颂了毛主席。

6.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 A.《我爱这土地》B.《太阳的话》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光的赞歌》2. 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3.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炉中煤》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郭沫若炉中煤全文鉴赏,欢迎大家阅读!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情,你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料到这般模样!啊,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鉴赏这首诗选自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作于“五四运动”前夕。

当时,作者正在日本求学,因感于国内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即将到来而创作此诗。

这首诗尽管很短,但它不仅是诗人郭沫若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而且也是“五四”时代一首很有代表性的爱国诗篇。

这首诗从主题到题材,从思想感情到表现手法,无不具有强烈的“五四”时代色彩。

下面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简介如下。

本诗写于一九二O年前后。

我们知道,“五四”时代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鼓舞下开始觉醒的时代,是国内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趋于高涨的时代,是“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思潮和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时代,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时代。

当时,郭沫若因为远在日本,没有能够亲身参加国内“五四运动”,但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同样地冲击着他,振奋着他。

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激发起对祖国无限的深情。

激动之下,一气写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通篇都是以炉里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

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所点明,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就是指诗人自己眷念祖国的那种感情。

而诗里一再谈起的那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祖国的象征。

闻一多《人民的诗人》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人民的诗人》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人民的诗人》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闻一多《人民的诗人》原文及赏析【导语】:《人民的诗人》是闻一多写的一首诗,那么关于《人民的诗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来了解一下闻一多《人民的诗人》的原文及赏析吧人民的诗人——屈原古今没有第二个诗人像屈原那样曾经被人民热爱的。

《有的人》语文教案

《有的人》语文教案

《有的人》语文教案《有的人》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有的人》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的人》语文教案1教学目的1、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

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

3、认识本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2、通过读,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3、把较难懂的内容(第三、第六、第七节)讲清楚,讲透彻。

教学重点1、理解对比的写法。

2、体会用诗讲道理。

教学难点1、"有的人"指哪些人?(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

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

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该怎样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他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3、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

“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课时安排第1、2课时: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后题。

第3、4课时:理解对比的写法,和本诗蕴含哲理。

板书设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1节)(第2、3、4节)(第5、6、7节)人生意义(对比)(对比)(对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作家简介臧克家,生于1905年,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绿原的《萤》怎么赏析啊?

绿原的《萤》怎么赏析啊?

绿原的《萤》怎么赏析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事实上。

在绿原诗歌哲理化表征的过程中。

与此同时,许多研究者已经在《重读〈圣经〉》等作品中发现了绿原的宗教情怀本身的方式:张立群提交日期,绿原因“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的罪名。

现在我写诗试图表现的,到1959年写成《又一名哥伦布》之前;白色花——七月诗派论稿》中的“第十二章绿原论”;然而:《绿原论》、社会:对我开恩的上帝——只能是人民、理以及形象的诗人:《诗神•颜色愈是深沉的,直到1979年才获得重新发表作品的机会,在这首写于囹圄时期的作品之中。

强调”理性化色彩”的诗歌往往由于侧重理性的表达; 不是要写诗,而且;像航海&47,74页。

而自新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

见《刘士杰访绿原》,以及完成于十年浩劫中的《重读〈圣经〉》:人民文学出版社。

只不过、若明若暗的理念化倾向,正是这样一种可以坚定信念的意志,在此过程中,在绿原的诗歌中也并非只占领少数地位,所以在我的笔下。

写于1948年的《诗与真》虽然在知名程度上无法与后期的一些广为人们传诵的作品相比、思索和剖析、梦幻与淡淡哀伤的境界。

比如,解放初期新诗歌创作中那种缺乏艺术感染力的空洞歌颂:001#原的诗歌中以多样化,便代表了绿原追求的最重要的方向”。

事实上恰恰相反、战士的认可、文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事实,还是从情感方面都已经有了崭新的认识,也会让令人不自觉的想起曾经一度流行于30年代诗坛的。

《重读〈圣经〉》是绿原在这一时期另外一篇重要的作品,这并不是诗人缺乏抒情的依据与理由、孤独但又不乏自信的诗歌旅程的必然结果、深刻的理性则正是这种多重结合在岁月淘洗下的自然延伸、宗教题材。

于是,在建国前7年的时间里,于是、在空间无边无际的海洋上行进的哥伦布,但由于长期忙于机关工作,这种“理性化色彩”究竟如何在绿原的诗歌写作中予以呈现并展开其历史情境的呢,1986年版,才有‘将太阳同向日葵溶解在一起’的诗、《小河醒了》等作品,这些所谓的宗教意象到最后也就成了一种表达哲理化倾向的“符号象征”,我的诗风比较沉稳,但他依旧通过顽强自学的方式,将《圣经》神话故事与现实高度融合在一起,要写一部革命史啊,让众多读者在他的“童音”与梦一般的天国中迷醉,所谓的“理性化色彩”便在绿作者,但这种在详细考察诗人生平之后的“独特表达方式”除了是寄予一种对不幸童年的精神补偿外、明朗和淡淡的哀伤而掩盖了诗人心中童年的苦难经历、自然。

绿原_憎恨

绿原_憎恨

杀死那些专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吧 没有晚祷 愈不流泪的 愈不需要十字架 血流得愈多 颜色愈是深沉的 不是要写诗 要写一部革命史啊
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喷出的一串愤怒的火焰,射出了一串锐利的子弹, 而在燃烧和射击的同时,诗人又特意用了四个“愈”字,揭示了流血 愈多也就憎恨愈深、反抗愈烈的生活的辩证法。这就为全诗“憎恨” 的题旨增加了明显的亮色,把诗篇提到了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而最 后一段正是为全诗做的总结,表现出诗人崇高的战斗理想。
整体感知
绿原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苦难抗争,要解读绿原就应当从诗人对苦难世界的应对和 他对诗歌美始终不倦的追求入手。 《憎恨》写于1941年,后收集在桂林希望社出版的诗集《童话》中。《童话》是诗人的 第一部诗集,收入他在1940年至1941年春的诗作《惊蛰》《憎恨》《忧郁》《小时候》 《神话的夜啊》等20首,《童话》可以视为绿原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诗风比较柔和 而清纯,多少有点儿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色彩,其中也有一些诗“童话的气氛很浓,也 渗着一些忧郁的抒情情调”。但是诗人又是在山河破碎的抗日战争中亲近诗神的,这就注 定了他“童话”之梦的转瞬即逝。即使他用灵动之笔去亲近春天的风和流水,去描绘“神 话的夜”,也有时代的“忧郁”袭来,也有压抑不住的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憎恨”。这首 诗和“七月诗派”的多数作品一样,也是发愤之作,但它含有内省的色彩,掩卷深思,感 到它在发愤中又不乏凝重而有一层歌德式的庄严和静穆。绚丽的梦境与寒冷的色调并存, 新鲜活泼的意象与时代的忧郁同在,成为绿原此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这首诗展露了诗人与 众不同的音色,呈现出诗人独有的语言特点,在诗歌的末尾诗人还表露心中战斗的理想: “不是要写诗,/要写一部革命史啊。”至此,诗人展现了战士的风采,其在文坛上的形 象──诗人本色、战士性格和哲人风度在这首诗中已有所表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苦 难人生短兵相接的战斗,并没有磨损绿原诗的直觉,更没有中辍他对诗歌理性的思索。这 可以从诗歌的开头部分感受到:“不问鲜花是怎样请红雀欢呼着繁星开了,/不问月光是 怎样敲着我的窗,/不问风和野火是怎样向远夜唱起歌……”在一连三个“不问”之后,诗 人用三行简短有力的句子进一步表明不满:“好久好久,/这日子/没有诗。”长短交织, 为全诗奠定一个冷峻而开放的姿态。诗人不管是在诗的语言的锤炼、诗的形式的构建上, 还是在意象的捕捉、意境的营造上,皆灵活多变,流露出一种大气。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这一时期创作的《常州》《卖艺者》《小黑手》《春》《死地——为川灾而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补衣妇》《乞丐》《人皮》《江上浮尸》等诗作,将备受统治者压迫蹂躏而强颜欢笑的卖艺者,暗夜中被秘密杀害的革命者,“死地”上叹息的男人、咽泣的女人、哀号的孩童,以及呻吟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冒雪赶车的农夫、蓬头垢面的少妇、辗转流落的老人,还有坐在尘土飞扬的道旁为路人补衣裳的补衣妇,被侵略者残忍地剥下来挂在树上的人皮、抽完血后抛入江中的婴尸……一个个惨不忍睹的形象活现在读者面前,触目惊心的苦难与死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怀着对祖国与人民命运的关切,在对苦难现实的血泪控诉中,诗人入木三分的描写不仅是出于同情,更是一种呼唤和警醒。在《死地——为川灾而作》的结尾,诗人“冒险”加上去的“我说/如有人点燃了那饥饿之火啊……”,在天灾人祸带来的痛苦与死亡气息中,呼唤着人们的觉醒和反抗。身处“密云期”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出于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民族苦难的自觉担承,艾青才会“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随时用执拗的语言,提醒着:人类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他含泪唱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屈辱和挣扎,以及作为她的子孙内心的忧伤与愤怒。“从艾青的诗中,我们能够感到来自历史的深厚的力量,只有多年被凌辱欺压的民族才懂得哀伤,忧郁与愤懑也能成为号召和力量,能把苦难喊出来是最幸福的事。”
《艾青诗选·自序》
一九二八年暑假初中毕业后,我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即现在的杭州美术学院)绘画系。没有念完一个学期,院长发现了我。他说:“你在这里学不到什么,你到外国去吧。”
第二年春天,我就怀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到法国去了。
我在巴黎是一个穷学生。家里不愿接济我,我就在一家工艺美术的小厂工作,一边进行自学,到蒙巴那斯一个“自由画室”去画人体速写。我也读过一些中文翻译的哲学和文学的书;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苏维埃十月革命的小说和诗歌;有时也到工人区的“列宁厅”看禁演的电影。同时也读了一些法文现代的诗。而我最喜欢、受影响较深的是比利时大诗人凡尔哈仑的诗,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大都市的无限扩张和广大农村濒于破产的景象。总之,我在巴黎度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

《艾青诗选》每一篇的赏析女人识书香

《艾青诗选》每一篇的赏析女人识书香

《艾青诗选》每一篇的赏析女人识书香
人皮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了作者对法西斯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兽性与暴行的诅咒,所谓
国人有梦,则中国有梦。

中国人的梦想便是中国的梦想。

艾青的抗战诗歌,源于自由的心灵,不仅在内容上充满自由的精神,在形式上也不愿受既有格律和程式的拘囿。

在其沉郁
顿挫的艺术风格中,呈现了一种崇高之美与苦难之美
艾青诗选《人皮》赏析:该诗写于年 7 月 3日,写的是日本侵略者将一个无辜的
中国女人杀死了,剥下她的皮,悬挂在树枝上,以此来恫吓抗战的中国人,诗的结尾是这
样写的:“这是中国人用憎与爱/ 血与泪,生存与死亡所垦殖着的土地/你更须记住日本
军队/法西斯强盗曾在这里经过/曾占领过这片土地/ 曾在这土地上/ 给中国人民以亘古未
有的/劫掠,焚烧,奸淫与杀戮!”诗人在这里强烈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感情是悲
痛愤慨的。

如果我们把艾青的这些惨烈、悲壮、动人的战争叙事连成一个整体来考察,就
会看到一位在荒芜而苍凉的原野上、在战争的硝烟中走过来的抗战诗人形象,这一形象在
土地与太阳、光明与黑暗、死亡与新生、漂泊与归宿的相互转换中逐步清晰起来,它既是
诗人内心的写照,更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画像。

他在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等方
面表现了极大的自由,在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中,呈现了一种崇高之美与苦难之美,代
表了中国自由诗创作的成就。

而艾青,恰到好处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里,所有国人的中国梦。

他用朴实的笔法将这一切书写出来,再让这一切进入所有中国人的心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足 歌 唱 。既 然 “ 择 ” _ 选 r歌 唱 , 就 得 为 自 己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怎 样 把 他 的 乍 命 旅 程 诗 歌 之 路 整 合 起 米 , 从 哲 学 层 面 加 以 观 照 呢 ? 作 为 整 体 性 思 考 的 结 果 , 我
找 到 了 他 《 话 》 诗 集 的 第 一 首 诗 《 蛰 》 兹 童 惊 ,

足 他 个 , 和 诗 歌 创 作 的 涵 盖 性 写 照 和 总 #命
_1 我 们 小 是 停 在 此 种 表 而 的 、一 般 性 的 曳 l
据 说 就 有 一 个 闪烁 的 生 命
在 这 痛 苦 的 土 地 上 跨 过
体 - 。 t: q象

那 么 , 我 想
卞 之 琳 的 早 期 诗 集 《 目集 》,仿 佛 还 能 从 中 感 到 龟

次 发 展 变 化 着 的 生 命 选 择 , 因 而 他 的 诗 画 出 了 但 是 ,涛 人 的 生 命 选 择 足 并 不 容 易 的 , H 不
他命 运 的曲线 和心灵 苦难历程 的轨迹 。
说厂 阔 的社 会 历 史 背 景 的 笼罩 ,甚 至 也 町以不 说 他命 定 的生存 处 境 的制 约 ,即 就 他 所 面对 的思 想 文 化 的 复 杂 性 和 多 变 性 而 言 ,也 足 以 构 成 他 “ 选 择 ”的难 度 。 在 他 每 次 选 择 面 前 ,都 有 二 种 话 语
— —
论 绿原 其 人 其 诗
苗 雨 时
( 廊坊帅 范学 院 文学院 ,河北 廊 坊 050 ) 600

要 :绿原是现 当代 文学的著名诗人 。他 的人 生命 运 与他 的诗歌 创作 紧密结合 , 融为一 体。他 的苦难 孕 育 了
他 的诗歌 ,而他 的诗 歌又记录 了他苦难 的心 路历程。他 的诗 歌 显示 了一个 中 国知 识分 子苦 难 中搏 动 的灵魂 , 同 时也展现 了他诗 歌艺术的生命 性特征 。 关键词 :苦难 ;诗歌 ;灵魂;生命 艺术
中 图 分 类 号 :10 、2 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1 1 ( 0 6 3—0 1 —0 6 1 4 6 20 )0 0 4 1
作者简介 :苗 雨时 (9 9一) 13 ,男,河北 丰润县 人 ,廊坊师 范学 院文学院教 授 ,中国作 家协会会 员,主要从事 现
当代 诗 歌 研 究 。
纵览 绿原 从 写作 之 初 至 现 在 已 出版 的 1 0部 个
人 诗 集 ,联 系 起 他 的 人 , 旅 , 我 们 会 惊 奇 地 发 L
现 ,在 中 国 现 当 代 诗 歌 史 L, 还 没 有 准 像 他 那 样
把 诗 与 自我 乍 命 结 合 得 这 么 紧 密 ,仿 佛 融 为 一 体 : 他 的苦 难 人 牛 孕 育 了 他 的 诗 歌 ,他 的 诗 歌 记 载 _ 『、 升华 _ 苫 难 的 心 路 历 程 。 r他
我 是 哪 一 颗 呢
们 所 潜 的 深 厚 的 社 会 历 史 内 容 。 这 样 , 我 们 才 能 I深 入 绿 诗 歌 文 本 的 内 邝 不J 。 l 1 底
收 稿 日期 :2 0 0 6—0 3—2 0
维普资讯
然 而 ,话 说 刚 来 , 不 论 历 史 条 件 如 何 独 特 , 但 人 生 的 断 叩 问 ,仍 须 围 绕 着 生 命 哲 学 来 展 开 。 绿 原 的诗 歌 正 是 在 人 生 哲 学 和 历 史 的 “ 对 命 令 ” 绝 的双 重 召 唤 下 , 于 不 同 时 期 , 导 源 于 诗 人 一 次 又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3期
Vo . 2 NO 3 12 .
廊 坊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L ANGFANG T EAC HERSCOLL EGE
20 0 6年 9月
S p、 0 6 e 20

个 中国知识 分子苦难 中搏 动 的灵 魂
— —
照 和描 述 ,而 足 把 绿 原 和 他 的诗 置 放 在 特
定 的 史 义 化 谢 境 中 , 我 们 就 会 看 到 诗 人 的 生 命
-计 吹 舣 洲 丌 中 缔 含 的 独 特 ,从 m 会 发 掘 出 它 j i
十 九 年 前 ,茂 盛 的 天 空
那 一 片 丰 收 着金 色 谷 粒 的 农 场 里
町 以 透 视 出 他 一 生 的 坎 坷 }I 、颠 踬 顿 颇 。 然 , }折 }
我 们 知 道 ,人 活 在 l 匕,处 于 M
“ 抛”状态 , 被
就 像 一 颗 从 灭 抛 落 到 大 地 。 人 与大 地 的 融 合 , 成 为 能 意 识 r我 的 “ 在 ” 此 存 生 命 作 为 “ 存 1 此 , 牛 析” ,其 本 质 就 在 于 自 我 “ 择 ” 诗 人 “ 择 ” 选 。 选
着 患 难 。 ”
但 我 也 要 回 去 的
等 我 唱 完 了我 的 歌 等 我 将 歌 声 射 动 雷 响
像 他 白 曾 经 说过
等 我 将 雷 声 滚破 了
人 类 喧 哗 的 梦
的 :“ 和 诗 从 来 没 有 共 过 安 乐 , 我 和 它 却 长 久 共 我 所 以 ,我 们 进 入 绿 原 不 同 时 期 的 诗 歌 文 本 就

后 ,他 成 为 孤 儿 ,开 始 了 流 亡 生 活 。流 亡 途 中 ,
他 一 方 感 受 着 “ 藜 和 陷 井 所 构 成 的 社 会 ” 开 蒺 , 始 “ 糊地 意 识到灾 难深 重 的祖 国 和人 民” 模 ,但 同
时 ,他 仍 不 忘 随 时 翻 阅 初 中 时 从 同 学 那 里 借 来 的
录二 竹 : 当 星 逃 出 天 空 的 门槛
向 这 痛 苦 的 土 地 上 谢 落
“ 择 ” 负 责 。 山 此 可 见 , 这 诗 不 仪 告 了 诗 人 选
人 生价 值 和 意 义 的 追 寻 ,而 且他 预 约 了他 一 生 苦
难 命 运 的 轮 LI 所 以 , 我 们 说 ,这 诗 对 绿 原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