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PPT5

合集下载

科普知识ppt

科普知识ppt

科普知识ppt科普知识:暖色和冷色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科普主讲人。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暖色和冷色这两个概念。

首先,什么是暖色和冷色呢?它们是指颜色的一种分类方式,根据颜色所传达的感觉和效果来进行划分。

暖色是指那些让人感觉温暖、亲切的颜色,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

这些颜色在视觉上非常活跃,能够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和能量。

我们常常将暖色和阳光、火焰等温暖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因此人们一般会觉得暖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冷色则是指那些让人感觉冷静、沉稳的颜色,比如蓝色、绿色和紫色。

这些颜色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冷却的感觉,能够使人感到清凉和平静。

与暖色不同,冷色通常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常常与大海、高山等冷静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那么,为什么暖色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呢?这是因为暖色在视觉上具有较高的明亮度和较低的饱和度,能够给人以明亮、活跃的感觉。

此外,暖色通常与太阳、火焰等温暖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些事物引发了我们对温暖、活力的感知。

因此,当我们看到暖色的时候,大脑会发出信号,让我们感到温暖和舒适。

与此相反,冷色在视觉上具有较低的明亮度和较高的饱和度,给人以冷却、沉稳的感觉。

冷色通常与高山、大海等冷静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些事物让我们产生对冷却、平静的感知。

因此,当我们看到冷色的时候,大脑会发出信号,让我们感到冷静和安宁。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暖色和冷色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比如,在设计室内空间时,我们可以选择暖色调的墙壁和家具,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氛围。

而在设计海报或画作时,我们可以运用冷色来表达出沉稳和冷静的情感。

总结一下,暖色和冷色是根据颜色所传达的感觉和效果来进行分类的。

暖色给人一种温暖、活跃的感觉,而冷色给人一种冷静、沉稳的感觉。

我们可以运用暖色和冷色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这就是今天的科普知识。

谢谢大家的聆听!。

《健康科普知识》课件

《健康科普知识》课件
坚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塑造 健康的身材。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冥想
通过冥想和放松的方法,可以 减轻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健 康。
阅读
阅读有助于放松大脑,丰富心 灵,提高专注力和思考能力。
大自然
与大自然亲近,如散步或郊游, 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情绪。
健康生活的习惯和技巧
保持良好的睡眠
每晚睡眠7-8小时,保持规律 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心健 康。
适量摄入蛋白质
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肉和豆类, 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和肌肉。
避免过量盐分
减少盐分摄入,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
合理锻炼的好处
1
增强免疫力
2
定期锻炼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抵
抗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3
增强心肺功能
适度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 体的整体代谢水平。
保持身材
预防疾病
掌握健康科普知识能够帮助 我们更好地预防疾病,避免 生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困扰。
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健康科普知识能够让我 们更好地管理自身的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享受更多美 好的时刻。
常见的健康问题
肥胖 心血管疾病 抑郁症 糖尿病
饮食不均衡 运动不足 睡眠问题 吸烟和饮酒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 勤洗手
《健康科普知识》PPT课 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我们将了解健康科普知识的重要性,探讨常见健康问题, 分享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揭示营养均衡的饮食建议,探讨合理锻炼的好处, 讨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分享健康生活的习惯和技巧。
了解健康科普知识的重要性
提高健康意识
了解健康科普知识能够让我 们更加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 保护自己的健康。

科普知识小讲堂PPT课件

科普知识小讲堂PPT课件

近代科学技术
总结词
工业革命,飞速发展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蒸汽机、电力、 内燃机等重大发明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同时也在交通、通讯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 的变革。
现代科学技术
总结词
信息技术,改变生活
详细描述
现代科学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包括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挑战。
科学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
课外拓展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科学知识、 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和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规 律。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探究, 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实践 和应用,培养实验技能和实 践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 化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等, 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教育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 培养,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 新精神。
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推 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善人类生活 质量和水平。
提高国民素质
科学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 质,增强国家竞争力。
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教育旨在培养人们求真务实、开 拓创新、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推动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目的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 ,促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增强 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意义
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推动社 会文明进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 力。

科普故事ppt课件

科普故事ppt课件

生命进化的历程
总结词
生命进化的历程
详细描述
生命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的演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形态、生物结构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04
科普故事三: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总结词
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大爆 炸理论和宇宙的演化史。
科普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 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帮助他 们理解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概念 。
培养科学思维
科普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 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 力。
促进科学教育
科普故事作为科学教育的辅助 手段,能够提高科学教育的趣 味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
习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和启示
黑洞和宇宙射线
要点一
总结词
介绍黑洞和宇宙射线的性质、形成和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黑洞是一种极度神秘的天体,具有强大的引力,连光也无 法逃脱。宇宙射线则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对地球 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影响。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研究黑 洞和宇宙射线,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05
科普故事四:科技的力量
VS
详细描述
宇宙起源于一个极度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 ,被称为大爆炸。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宇宙 微波背景辐射等证据,揭示了宇宙的起源 和演化过程,包括宇宙的膨胀、星系的形 成和演化和宇宙的最终命运。
星系和恒星的形成
总结词
解释星系和恒星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在宇 宙中的角色。
详细描述
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组成的庞大系统 ,而恒星则是由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凝聚而 成。在宇宙演化过程中,星系和恒星的形成 与演化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壮丽景 象。

科普小知识ppt课件

科普小知识ppt课件

幕降临。当太阳全被遮住时,夜幕完全笼罩
大地。突然,在原来太阳位置四周喷射出皎
洁悦目的淡蓝色的日冕和红色的日珥。此后,
太阳西边缘又露出光芒,大地重见光明,太
阳圆面上被遮的部分逐渐减少,太阳渐渐恢
复了本来面貌。
仔细观察,在全食即将开始或结束时,
太阳圆面被月球圆面遮住,只剩下一圈弯弯
的细线时,往往会出现一串发光的亮点,像
1、宇宙有多大? 2、有趣的太空睡眠 3、金星真面目 4、为什么宇航员要穿航天服? 5、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6、航天飞机有哪些优点? 7、日食 8、一天有多少东西掉入地球呢?
9、火星有绿色植物吗?
10、什么是太阳系?
1
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 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 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这130亿光年的距离 便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的范围。再说得明确一些,我们今天所 知道的宇宙范围,或者说大小,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以130亿光 年的距离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当然,地球并不真的是什么宇宙的中 心,宇宙也未必是一个球体,只是限于我们目前的观测能力,我们 只能了解到这一程度。
是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这是由于月球表面
高低不平的山峰像锯齿一样把太阳发出的光
线切断造成的。英国天文学家倍利(Berrie)
于1838年和1842年首先描述并研究了这种现
象,所以称为倍利珠。
8
地球日复一日地绕着太阳运转, 在轨道上遇到的微尘, 会 因为地球的重力而被地球带走. 因此每天地球都吃进了不少东 西, 根据估计, 每天大约有五十吨的物质(五万公斤)掉入地球 中, 是不是很惊人呢?
5
树上的苹果熟了,会掉到地上来。新年放爆竹“砰”一声,飞得 很高,但还是会掉下来。但是,天空中那么多的星星,为什么不会 掉到地上来呢?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了几 千年。一直到300多年前,有一个叫牛顿的科学家,他想通了这个问 题。牛顿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相互间都有一种吸引力,东西越 大,吸引力也越大。苹果啦、爆竹啦,所以会掉到地上来,就是地 球的吸引力把它们吸引下来的。天上的星星,并不是挂在什么地方, 而是自己浮在那里,还沿着轨道飞奔着。它们一面飞奔,一面吸引, 这两种力量合在一起,就造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星星世界。

儿童科普通信知识ppt课件

儿童科普通信知识ppt课件

更加健康
未来需要小朋友们来创造!
精选ppt课件
19
精选ppt课件
20
互联网使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精选ppt课件
13
请小朋友们想 象一下,未来 通信能够做什 么?
精选ppt课件
14
神奇的物联网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你的车速 太快 ,小
心撞车

精选ppt课件
17
宝贝,你很健康,只 要多吃青菜就可以了
精选ppt课件
18
更加安全
更加智能
更加舒适
更加便捷
最早数摩的字托苹模智移罗拟果能动拉手手和电和机机话诺:三时基时大代星亚代哥大
精选ppt课件
11
打电话、发短信、微信视频;
在手小机朋上看友电视们、知听音道乐;
在手机上看地图、导航;
在手智机能上看手天气机预都报、能看汽车有没
? 有违做章什、看么最新吗的新闻;
在手机上办公。
精选ppt课件
12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电话是美国的贝尔发明的1876年6月25日6百年电话发展史7百年电话发展史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没有拨号键盘的电话8百年电话发展史早期带有旋转拨号盘的电话9百年电话发展史10百年电话发展史最早的模拟手机
精选ppt课件
1
什 么 是
通 信

通信就是人与人或人与自 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 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从一点传递至另一点的过
沟 程。 通
精选ppt课件
2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
我们想把学校的学习情况告诉远方 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该怎么办呢?
精选ppt课件

趣味科学科普知识PPT课件

趣味科学科普知识PPT课件

弗洛伊德认为:
梦绝对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不停地 产生着愿望和欲望,这些愿望和欲望在梦中通过各种伪装和变 形表现并释放出来。也就是说,梦能够帮助人排除那些无法达 到的愿望和欲望,是保护睡眠的卫士。
梦游:
一般来说,睡着的人都会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可是有的人却会在梦中起 来活动,这就是梦游。


科 方

学 燚
我们来自星辰 终将归于星辰
(1942-202X)
前言
宇宙是怎么产生的?银河系里有什么?看了这本书,科学领域是一 个新奇而又充满诱惑力的世界。
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
4.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语 5.我们一世为人被教导很多常识,但常识往往只是偏见的代名词。

:
银河系
银河不是河
银河是由许多星星组成,包括太阳,都是一个 大集体——银河系中的成员。
关于银河系,你知道多少呢?
1、银河系的主要居民是谁? 2、银星是什么? 3、银河系的结构是怎样的?
那黑洞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DNA检测结果出炉之后,的确让人大吃一惊,这个生物的确不拥有地球人的基因,是一种未知的生 物,它拥有比灵长类动物更为发达的大脑和四肢,其思维能力可以跟人类媲美,而运动能力可以跟 任何一只地球上的动物匹敌。这种类型的生物在目前人类所知道的地球生物里,绝对没有出现过, 但是茂森不敢冒下断言这生物一定是外星人,他告诉我们说,或许是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太少或 者我们对于一些生物根本不够了解,在得到完全的确认之前,我不敢妄下断言!不过我主观臆断认为 这生物应该不属于地球。

科普PPTPPT课件

科普PPTPPT课件

❖ 4.如正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场所。装有避雷 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 场所,具有完备的金属车厢也可以利用,雷雨天 停留在汽车内是安全的,但别把头或身体其他部 位伸出窗外,也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 没有掩蔽场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 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应找一低洼处双 脚并拢蹲下,尽可能降低高度;进入山洞避雨时 ,不要触及洞壁岩石;不在建筑物顶部停留;不 在大树、广告牌、烟囱、旗杆、电线、干草堆、 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避雨、停留; 要远离铁轨、金属栏杆及其他金属物体。在身体 附近发生高压电线遭雷击断时,应双脚并拢跳离 现场。
12
遇到交通意外,跳车逃生时,应该向前跳还 是向后跳比较安全呢?
❖ 遇到这么紧急的情况,生死攸关,千万不能做错 决定,假如你决定朝车子行驶的方向跳出去的话 ,你必死无疑,因为离开车子的身体会遵守“惯 性法则”随着车子的速度向前,身体会加速,然 后狠狠的摔在地上,如果向后方跳的话,速度会 相对抵消,着地时会减少一些撞击力道。此外, 向前跳的话,着地的时候,身体会向后仰,后脑 撞到的危机性较大,死亡率亦较高。
13

预防煤气中毒 谨防七大误区
❖ 1)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 ❖ 2)室内没有煤烟不会引起中毒 ❖ 3)用湿煤封火或放一盆水不会引起煤气中毒 ❖ 4)炉上烤枣核、橘皮能解煤毒 ❖ 5)装设烟筒就不会煤气中毒 ❖ 6)装上风斗就不会引起煤气中毒 ❖ 7)门窗上有缝隙不会引起煤气中毒
14
为什么会中暑??
简单科普知识
1
目录
•何为科普 •趣味小科普 •冷知识 •实用小科普
2
何为科普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 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 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 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
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
身年 高儿 比童 较、 青 少 年
92 02

3 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4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城市:男性由92年的13.4%下降到
10.6%;女性由23.3%下降到17.0%; 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 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脂肪摄入总量<40~50克 少用含动物脂肪高的食物 肉类宜选用脂肪含量低的 品种 烹调选用植物油,每天用量<25克

冠心病的饮食防治原则
(三)限制胆固醇摄入,每天食物中摄入 胆固醇<300mg

每100克食物的胆固醇含量(mg): 蛋白0 牛奶13~24 鸡60~90 瘦猪肉77 鲩鱼81 兔肉65~83 鲫鱼93 排骨105 肥猪肉107~126 猪心158 虾158 猪肚150~160 猪肠150 奶油168 鸭肫180 河蟹235 鱿鱼265 墨鱼275 鸡肝454 蚬 454 蟹黄466 全鸡蛋450~680 虾子896 猪脑3100
(5)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与膳食营养密 切相关
高热量、高脂肪与超重、肥胖、糖尿病
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密切相关 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密切相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新)
膳食指南前言
今年1月15日由卫生部正式发布 制订指南目的 帮助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 体活动,以改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 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
根据体质指数(BMI)判断 体质指数=体重(kg)/ 身高2 (m)


18.5<BMI<24 BMI<18.5 BMI>24
正常 消瘦 超重
肥胖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某些肿瘤发病率增加 骨质疏松

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
建议成人每天进行相当于步行6 000步以上的
身体活动
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天摄入烹调油42g ,
1997《指南》推荐量25g 每天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2g,是WHO建议的 2.4倍 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 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烹调的原则
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
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
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蛋白的良
好来源,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 含较多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和矿物质 大多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过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不同肉类的营养特点
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且含有较多的多不
饱和脂肪酸 海鱼类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 六烯酸(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 病等有一定作用 禽类脂肪含量也较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较高,其脂肪酸组成优于畜类脂肪 畜肉类一般含脂肪较多,但瘦肉脂肪含量较 低,铁含量高利用率好
(2)糖尿病患病增加
(3)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 势
我 国 成 人 超 重 率 为 22.8% , 肥 胖 率 为
7.1% 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达 30.0%和12.3% 儿童肥胖率达8.1%
(4)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患病率为 18.6% 高胆固醇血症2.9% 高甘油三酯血症11.9 %
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正确采购食物 合理储藏,避免污染
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
烹调加工避免交叉污染
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和用具的洁净
均衡营养的含义



饮食中提供的热能能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 和活动需要 提供身体所需各种营养素 摄入营养素的量和营养素之间的比例 适当,维持平衡。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冠心病的饮食防治原则
(四)少吃含精糖的食物,尤其是高甘油 三酯血症者。 (五)用盐不宜过多,高血压者宜限盐饮食。
(六)适当提高植物蛋白的比例。
冠心病的饮食防治原则
(七)多吃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蔬菜、水果,大多数蔬菜、水果含丰富维生素C、


膳食纤维等保护因子。 豆类、硬果类及制品,如:豆腐、豆浆等, 银杏、核桃等。 菇菌类、海藻类,如香菇、金针菇、云耳, 海带、紫菜等。 有挥发性气味的蔬菜,如洋葱、香芹、大蒜等。 茶叶,主要是绿茶饮料。 适当吃海鱼类,如红杉鱼、马鲛鱼等。
腌制食物。 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或30 g; 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g,包括酱油、咸菜的食 盐量。
六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体重与能量的关系 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 存,体重增加 能量摄入<能量消耗,体重减轻
保持健康体重的主要因素 进食量和运动
判断体型胖瘦
膳食指南的构成
三部分内容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 少年和老年人 平衡膳食宝塔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每种食物含不同的营养成分,任何天然食物
都不能提供完全的营养 多种食物搭配,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
食不要过精


谷类食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应保持中国传统饮 食习惯,避免高能量、高脂肪的弊端 常吃粗杂粮和全谷类,最好50~100g/天,米面 类不宜加工过细,避免维生素B、矿物质等营养素 和膳食纤维的丢失
营养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四)蛋白质
豆类蛋白等植物蛋白对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
(五)维生素
维生素C可改善血管弹性,加速胆固醇降解
维生素E可降低血清LDL-胆固醇 烟酸、维生素B6也都有降脂作用。
(六)膳食纤维

可减少肠道对脂肪、胆固醇的吸收
冠心病的饮食防治原则
(一)保持理想体重,控制饮食热量 (二)注意饮食中油脂的质和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物 无机盐(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 水 膳食纤维
平衡膳食宝塔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
确定适合自己的能量水平,根据自己的能量 水平确定食物需要 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范围适用于一般健康成人, 应用时要根据个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劳动强度调整。 食物同类互换,多种多样,因地制宜调配膳食 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三餐能量分配(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 早餐 25%~30% 午餐 30%~40% 晚餐 30%~40 % 早餐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宜节制
八、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水的排出:主要以尿的形式, 其次是经肺
呼出、经皮肤和随粪便排出。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人每日 最少饮水1 200 ml (约6杯)。 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

调查范围
调查内容
一般情况和膳食调查 医学体检 实验室检测

调查结果(一)
----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1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基本满足,肉禽蛋等 动物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 升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 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 克。
较明显关系 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 有助于防癌 膳食纤维减少肠道肿瘤的发生 植物的特殊成份黄酮类可抑制某些致癌物质 的作用
预防肿瘤的饮食原则(一) --避免从食物中摄入致癌物质
少吃腌制食品和含防腐剂的肉类食品。
少吃烟熏、明火烧烤、高温煎炸的食物及 反复多次煎炸过食物的油。 不吃疑有霉变的食物。 不宜过多使用花椒、八角、 茴香等含黄樟脑的天然香料。
营养与健康
主要内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背景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解读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什么是有益健康的饮食 膳食宝塔 -----健康饮食的份量 营养与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全国31个省、市 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划分为大城市、中小 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 类农村,共6类地区。 共抽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 户),调查总计272023人。
合理选择饮料
最好喝白开水 乳饮料和纯果汁饮料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素和
有益膳食成分,有些饮料添加了一定的矿物 质和维生素,适量饮用可作为膳食的补充。 避免喝只含糖和香精香料饮料
九、如饮酒应限量



过量饮酒的危害 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精中毒、脂肪肝、肝硬化。 增加高血压、中风等的危险 建议 如饮酒选低度数 成年男性酒精量<25g/天,成年女性<15g /天 孕妇和儿童青少年应忌酒

预防肿瘤的饮食原则
菇菌类和海藻类食物
富含特殊的多糖物质,可增强免疫
多吃豆制品、酸奶
多吃粗粮、杂粮及硬果类,如:

玉米、小米、燕麦 、核桃、杏仁等 含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 抗癌营养素
膳食营养与肿瘤预防
膳食与肿瘤关系
膳食中的常见致癌物质
亚硝胺: 与胃癌、食道癌、鼻咽癌、肝癌等相关 多环芳烃: 与胃癌、肺癌、皮肤癌相关 黄曲霉素: 与肝癌发生有明显关系。
植物中化学毒素
膳食营养与肿瘤关系
热量摄入过多与某些肿瘤的发生相关 高脂肪与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有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
学物质的重要来源 薯类含丰富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建议每天吃蔬菜300~500 g,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