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罐技术1
液化石油气倒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倒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前言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燃料,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生产领域。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点,倒罐过程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以规范液化石油气倒罐操作,提高安全操作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倒罐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罐体。
检查罐体是否有明显变形、渗漏等情况,如有,应换罐或修理后方可使用。
检查罐体是否灰尘、油污等,如有要清洗干净。
2.检查配件。
检查燃料橡胶管、接头、万向接头等是否有老化、断裂等情况,如有要更换。
3.安全帽。
进行倒罐操作前,应戴好安全帽,保护头部安全。
4.灭火器。
准备一个符合要求的灭火器,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5.通风。
进行倒罐操作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室外进行,避免房间内滞留液化石油气。
二、倒罐操作步骤1.燃料开关关闭。
将燃料源开关关闭。
2.阀门开启。
将倒罐附近的阀门全部打开。
3.阀门关闭。
将安装在瓶体上的阀门关闭。
4.准备工具。
准备一个专用的管钳,用以拧紧万向接头。
5.拧紧接头。
使用管钳拧紧万向接头,使其固定。
6.倒罐。
将瓶口插入燃料橡胶管的接口处,然后将瓶子慢慢倒过来,将液化石油气注入橡胶管内。
7.瓶体竖立。
液化石油气注入后,将瓶体竖立,保持安全。
8.瓶体卸下。
将瓶体按顺序卸下并进行保管。
三、操作注意事项1.倒罐时,应尽可能选择平坦、干燥、通风好的地面。
2.液化石油气瓶体不得与锤击或者碰撞,以避免造成罐体损坏及麻烦。
3.倒罐时应仔细观察瓶体,如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倒罐。
4.倒罐时应有专人看护,以防瓶体不稳定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5.倒罐时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或者其它火源。
6.倒罐过程中应保持瓶体稳定,不得抖动或扫动等,避免瓶内液化气体情况。
7.倒罐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力过大,避免配件损坏。
四、应急措施液化石油气倒罐过程中,如发生火灾或者瓶体损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具体如下:1.立即关闭燃料源开关。
避免继续加剧事故。
液化石油气倒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倒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液化石油气,简称LPG,是一种高压液体气体,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易燃性。
LPG的运输和使用对操作人员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LPG的安全运输和使用,需要制定一套液化石油气倒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倒罐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LPG倒罐之前,必须对场地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LPG的罐体和管路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首先,安全人员需确认罐体中的LPG的种类和数量,以确定适当的防护措施。
在倒罐前,还需要确认一下倒罐时的风向和风力,避免罐中液体挥发产生的蒸汽直接流向操作人员或周围环境。
二、倒罐操作步骤1.备用罐的选择:颜色和标识要确认清楚,红色阀门一定要关闭,然后将顶部安全盖和底部螺旋盖拆开,检查好罐底和顶部的阀门,确保出口阀关闭。
2.检查倒罐管路:应对倒罐管路进行检查,检测有无渗漏,是否完好,同时需要确认好有关阀门开关情况。
3.连接管道:连接好倒罐管路,并开启倒罐阀门。
注意要用扳手轻轻旋紧,防止泄露或者爆裂等发生。
4.打开备用罐底部的阀门:确认好交接口的阀门关闭,用扳手小心轻旋启动,注意开启速度不要过快,防止压力骤升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5.等待液体流入备用罐:不要操作管路,等待流入过程完成。
6.关闭阀门:在液体流入备用罐结束后,需要先关闭罐内阀门,然后内外误差压力应调整好,确认无法校正后,再关闭倒罐口的阀门,同时关掉所有的阀门。
7.清洗倒罐管路:使用洗地器进行清洗。
8.保存数据库:存储所有相关操作的文档,以备查看。
三、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先确认好安全设施是否妥善运作,如洗地器是否已准备就绪、充好气体、电源连接是否良好等。
如果发现安全设施不良,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解决。
2.操作时不得穿着拖鞋、塑料鞋或工艺鞋等,要穿鞋带系紧的安全鞋,同时注意要穿上防火涂层的工作服和手套。
3.操作时应保持空气流通畅通,不要在密闭空间中操作。
同时要确保操作现场的温度不过高,以防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引燃。
液化石油气倒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板

内部管理系列编号:FS-ZD-04020液化石油气倒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Liquefied petroleum gas pouring tank safety technical operation
regulations
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员工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责任感、归属感,特此制定。
1.倒罐作业开始时,先打开出液和进液储罐的液相和气相阀门。
2.然后打开压缩机阀门组中至出液罐的排气阀门,打开进液罐的吸气阀门。
3.启动压缩机,将进液储罐的气态液化石油气抽出压入出液储罐,则出液罐的液化石油气经液相管道进入进液储罐。
4.倒罐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和控制出液罐和进液罐液位、压力、温度变化情况。
进出液罐达到规定高度时,压缩机立即停机。
5.按顺序关闭上述相关的阀门,倒罐作业结束。
请输入您的公司名字
Fonshion Design Co., Ltd
第1页/ 共1页。
液化气倒罐操作法

液化气倒罐操作法(1)根据生产检修及工艺等需要,倒罐前首先检查倒入,倒出罐的液位、压力情况,记入操作记录。
(2)计算接收罐的容积能否满足倒出罐量。
(3)确定倒罐工艺A.用压缩机倒罐操作法:打开两罐之间的气相阀门,使两罐和阀门组相连并与压缩机进出口连通无误,按压缩机操作规程开启压缩机,从进液罐中抽取气相,给出液罐即倒出罐加压,使倒出罐压力比进液罐压力高0.2Mpa左右时,打开两罐液相阀进行倒罐,倒罐结束后,停止压缩机工作,关闭两罐之间的气、液相阀门。
B.用液态烃泵倒罐操作法打开两罐之间气相阀,使两罐气相管连通,两罐之间液相管与泵进出口连通无误后,按液态烃泵操作规程开泵倒罐,倒罐完成后停泵。
关闭两罐之间的气液相阀门。
C.利用贮罐液位差倒罐操作法a)将两罐之间的气、液相阀门打开连通,靠两罐之间的液位差自动平衡倒罐。
b)倒罐时注意检查两贮罐的液位计液面变化,如果两罐大小不同,要防止小管超量充装。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倒罐方法——精选推荐

一、用灌区加气站6#泵倒4#罐油入2#罐方法可用:经4#罐出液到6#泵入口,6#泵出口到5#罐进液入口管再转到5#泵(去5#罐进液管的)出口和5#泵残液出口管,经残液东炼跨接阀转到总进口管线,即可倒入2#罐。
也可用压缩机升压法:经4#罐出液至北侧变径进入倒残进油管线后通过5#罐倒残跨接入5#罐进油管线后再通过5#泵的(去5#罐进液管的)出口和残液出口到残液东炼跨接阀转到总进油管线即可。
二、用灌区议价气泵倒4#罐油入2#罐方法可用:经4#罐议价气出液管到议价气泵入口、出口①到槽车台配送管线到残液管至罐区残液东炼跨接阀到总进油管线即可实现倒油方案。
②也可经议价气泵配送出口到议价气卸车管线进入3#罐进油管线,再转到总进油管线即可。
三、用罐区议价气泵倒5#罐油到配送车间方案可用:经5#罐出液转到4#罐出液管的议价气出液管,再经议价气泵入口、配送出口即可实现上述倒灌作业。
四、用罐区议价气泵倒5#罐油入2#罐方法可用①:经5#罐出液转到4#罐出液管的议价气出液管,再经议价气泵的入口,和议价气泵(去槽车台配送)的出口,到槽车台配送管线转到残液管线,经罐区残液东炼跨接阀转到总进油管线即可实现倒灌作业。
可用②:经5#罐出液转到4#罐议价气出液管,经议价气泵入口、配送出口⑴:到4#罐配送进液管,转到该罐残液进油管再到5#罐残液倒残跨接阀后,再经5#泵(去5#罐进液的)出口和5#泵的残液出口后再转到残液东炼跨接阀进入总进油管线可实现上述倒灌作业。
⑵:也可经议价气泵配送出口入3#罐进油管再转到总进油管线实现向球罐倒油作业。
五、用灌区加气站6#泵倒5#罐油入4#罐经5#罐出液管进入6#泵入口和(去5#罐进液管的)出口,经倒残跨接进入4#罐倒残进油管即可。
六、用槽车台加气站泵卸议价气槽车入3#罐方法可用①:经5#罐加气站进液管和5#泵(去5#罐进液管的)出口和5#泵的残液出口管,经4#罐残液回流转到4#罐配送回流即可实现向3#罐卸议价气槽车方法。
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倒罐作业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对液体物质进行倒罐、转罐或倒装等操作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所以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来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
以下是倒罐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含1200字以上的详细说明。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1.参与操作的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了解并熟悉相关安全作业规程,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术知识。
2.确保作业场所的整洁和通风良好,清除杂物、易燃物和防爆物品,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检查倒罐设备及附件的完好性和稳定性,防止因设备损坏或不稳定引发事故。
4.对待倒罐液体进行充分了解,包括液体性质、温度、压力等相关参数,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安全防护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2.建立作业区域隔离:在进行倒罐作业过程中,应建立作业区域的隔离区域,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3.设置警示标识:在作业现场周围显眼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提示周围人员注意危险,保持安全距离。
4.操作人员间的沟通:在进行倒罐作业时,应保持操作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操作流程的协调与安全。
5.使用专业工具:倒罐作业时应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操作过程控制1.检查液罐状况:作业开始前,对液罐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液罐无破裂、漏水等情况。
2.准确计量液体:在倒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液体计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液体倒装准确无误。
3.温度控制:对于高温液体的倒罐,应确保液体温度不超过设定值,避免烫伤和燃烧。
4.压力控制:对于高压液体的倒罐,应使用压力控制器,确保液体压力在安全范围内,避免爆炸和压力释放。
5.警报装置设置:在进行倒罐作业时,应设置液位检测器和过温报警装置等警报装置,一旦发生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四、紧急救援措施1.建立应急预案:在倒罐作业中,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倒罐操作规程

倒罐操作规程倒罐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罐装液体运输过程中的倒罐作业,以确保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二、作业前的准备1、检查液体的种类、顶部液位、温度、体积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确认液体是否有异味、异色等问题。
2、检查罐车的车况是否正常,包括轮胎、刹车、悬挂、转向等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好。
3、确认倒罐的场地平整、无障碍,且距离建筑物、水源、沟渠等有足够的距离。
4、检查防爆设备是否齐全,罐车是否装有防静电地线。
三、作业流程1、驾驶员到达场地后,应按照规定停放罐车,并向下装卸液开关处接地,关闭发动机并拉上手刹。
2、将罐车底部的减压阀关闭,并将排放管与底部切断阀门连接,将排放管排到安全位置。
3、拆卸被灌装液体罐体连接器的封盖,并检查罐体附加的卸料装置、溢流口等装置是否正常。
4、连接卸料软管,将卸料软管的另一端插到接收装置中。
5、打开罐车的排气系统,切断罐体三通急停阀门。
6、用空气泵将罐体内的压力降至零,并且打开底部切断阀门,开启卸料泵或者通过罐车自身压力卸料。
7、将卸料进行到75%时,关闭卸料泵或者关闭卸料启动机构,将底部切断阀门关闭。
8、关闭卸料软管的连接阀门,关闭排气系统,移除软管。
9、将卸料泵、卸料软管等相关卸料设备清洗干净,整理工作场地。
10、检查卸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电火花,确认场地的安全,并移除相关危险品。
四、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并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
2、作业过程中切勿抛掷物品,以免对设备、罐车或者液体造成伤害。
3、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保持警惕,随时注意罐体内的压力变化和液位变化。
4、在作业过程中,禁止吸烟、使用手机、玩耍等行为。
5、在卸料过程中,应避免产生静电,禁止在非防爆的场所使用电动工具。
6、在在卸料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发生酒精蒸气爆炸。
7、在作业过程中,发生超限事故或者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汇报有关管理人员。
五、作业后的收尾1、将卸料设备清洗干净,并进行安全存放。
液化气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液化气倒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概述液化气倒罐是指将液化气从一个储罐倒移至另一个储罐中的操作。
由于液化气是易燃易爆的,倒罐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环境要求1.倒罐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避免火源地点进行;2.倒罐作业现场应该设有专人负责监督和检查;3.倒罐作业现场应该清洁干燥,无杂物存在,避免滑动或者倾倒;4.倒罐桶、钢瓶、储罐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倒罐前的准备1.进行倒罐作业之前要先进行应急演练,制定详细的倒罐操作流程,确保各个环节无误;2.确认液化气种类、数量,检查罐体密封状态是否完好;3.配置好必要的设备,包括倒罐管、接头、气瓶等;4.预留好应急疏散通道,确保操作人员能够迅速撤离现场。
操作步骤1.由专人负责打开储罐安全阀门,使内部的压力降低至安全范围内;2.将接头连接至储罐出气口,连接倒罐管至接头,将倒罐管的另一端插入收气罐;3.打开储罐放气阀门,将液化气流向收气罐中;4.定期检查液位表或者质量重量,确保液化气处于正常状态;5.在倒罐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气瓶的状态,防止出现异常情况,如漏气或者气瓶受损等;6.倒罐作业完成后,关闭储罐放气阀门,将倒罐管和接头分别拆除并封存;7.确认储罐及周边现场恢复正常后,离开作业现场并关闭相关设备。
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证书,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了解液化气的特性和安全知识;2.在操作时必须穿着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服,系好安全帽和安全带等;3.倒罐操作现场禁止吸烟、明火或者进行任何形式的电气焊接作业等;4.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能超过指定区域,不得靠近倒罐点;5.倒罐作业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清理,包括清除气体泄漏处的残留物等;6.禁止将液化气装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容器中运输或者储存。
总结液化气倒罐操作是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规程和标准操作。
在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措施,对现场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清理,确保环境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倒罐定义及其必要性
所谓倒罐就是将液态液化石油气从事故储运装置通过输转设备和管道倒入安全装置或容器内的操作过程。
当液化石油气储运装置如储罐、液化石油气槽车等,因阀门损坏、密封圈老化、容器壁锈蚀等原因而发生泄漏,大量气态或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溢出并与空气混合,迅速达到爆炸极限。
在无法实施堵漏,且泄漏仍在继续,不及时采取措施就随时有爆炸、燃烧的危险的情况下,实施倒罐作业可消除泄漏源,控制险情。
当液化石油气储运装置裂口燃烧,且装置内液面较高时,实施倒罐作业可达到降低燃烧液面,缩短火灾扑救时间的作用。
2、实施倒罐的基本原则
对液化石油气储运装置实施倒罐,必须遵循“安全、高效、灵活、果断”的基本原则。
(1)安全。
即倒罐过程中做到安全第一,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搞好冷却、稀释等安全防护,注意动力电源防爆,防止发生燃烧、爆炸,造成二次事故。
(2)高效。
即提高倒罐效率,尽量争取时间。
这就要求在倒罐前加强技术论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倒罐方法,制订倒罐方案,确保倒罐的快速、顺利实施;
(3)灵活。
即根据现场复杂多变的形势,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方法,在具备科学依据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切忌生搬硬套,导致倒罐失败,甚至造成事故;
(4)果断。
即在积极采取灭火、堵漏措施,减小或制止泄漏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实施转移、倒罐,彻底排除险情,不能优柔寡断,延误战机。
3、常用的几种倒罐方法
3.1 压缩机倒罐
3.1.1 原理。
利用压缩机倒罐就是将两装置液相管相接通,事故装置的气相管接到压缩机出口管路上,将安全装置的气相管路接到压缩机的入口管路上,用压缩机来抽吸安全装置的气相压力,经压缩送入事故装置,这样在两装置之间压力差的作用下,液化石油气便由事故装置倒入安全装置。
3.1.2 优、缺点。
(1)优点:效率高,速度快。
(2)缺点:压力的增大会增加事故罐的泄漏量;在寒冷地区,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可降到0.05-0.2Mpa左右,且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单位时间内的气体量较少,很容易造成气化量满足不了压缩机吸入量的要求,使压缩机无法工作,需要附加加热增压设备来提高储罐内压力使压缩机倒罐正常进行。
3.1.3 注意事项
(1)事故装置与安全装置间的压力差应保持在0.2-0.3Mpa范围内,为加快倒罐作业,可同时启动两台压缩机。
(2)应密切注意事故装置的压力及液面变化,不宜使事故装置的压力过低,一般应保持在147-196Kpa,以免空气渗入,在装置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在开机前应用惰性气体对压缩机气缸及管路中的空气进行置换。
3.2 烃泵倒罐
3.2.1 原理
就是将两装置的气相管相连通,事故装置的出液管接在烃泵的入口,安全装置的进液管接在烃泵的出口,将液态的液化石油气由事故装置导入安全装置。
倒罐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3.2.2 优、缺点。
(1)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小。
(2)缺点:必须保持烃泵入口管路上有一定的静压头,以避免液态石油气发生气化。
事故装置内的压力及液位差应使烃泵能被液化石油气气体充满。
这就使得该方法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颠覆于低洼地带的液化石油气槽车,就无法保证静压头。
当事故装置内压力低于0.75Mpa时,就必须于压缩机联用,提高事故装置内气相压力,以保证入口管路上足够的静压头。
3.2.3 注意事项
(1)烃泵的入口管路长度不应大于5m,且呈水平略有下倾地与泵体连接,以保证入口管路有足够地静压头,避免发生气阻和抽空。
(2)液化石油气液相管道上任何一点地温度不得高于相应管道内饱和压力下地饱和温度,以防止液化石油气在管道内产生气体沸腾现象,造成“气塞”,使烃泵空转。
(3)气、液相软管接通后,应先排净管内空气,并防止空气进入管路系统。
软管拆卸时应先泄压,避免造成事故。
(4)根据事故装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型号的烃泵,以保证烃泵的扬程能麻木组液体输送压力、高度及管路阻力的要求。
3.3 压缩气体倒罐
3.3.1 原理
压缩气体倒罐就是将甲烷、氮气、二氧化碳等压缩气体或其他与液化石油气混合后不会引起爆炸的不凝、不溶的高压惰性气体送入准备倒罐的事故装置中,使其与安全装置间产生一定的压差,从而将液化石油气从事故装置中导入安全装置中。
倒罐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3.3.2 优、缺点。
(1)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2)缺点:液化石油气损失较大。
3.3.3 注意事项
(1)压缩气瓶的压力导入事故装置前应减压,进入容器的压缩气体压力应低于容器的设计压力。
(2)压缩气瓶出口的压力一般控制在比事故装置内液化石油气饱和蒸气压高1-2Mpa范围内。
3.4 静压差倒罐
3.4.1 原理
静压差倒罐的原理是将事故装置和安全装置的气、液相管相连通,利用两容器间的位置高低之差产生的静压差,使液化石油气从事故装置中导入安全装置中。
倒罐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3.4.2 优、缺点。
(1)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2)缺点:速度慢,两容器间容易达到压力平衡,倒罐不完全。
3.4.3 注意事项
必须保证两装置间有足够的位置高度差才能采用此方法倒罐,一般在两装置温度差别不大(即两者饱和蒸气压近似)时,两装置间高度差不应小于15-20米。
4、移动式倒罐设备的应用
从以往发生的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看,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占了很大的比例。
这类事故发生的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往往距离液化石油气输转站很远,将事故槽车转移到具有倒罐技术力量和设备的输转站的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大量人员、车辆、装备对事故槽车进行冷却、稀释保护,而且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2001年2月15日下午,甘肃新地商务有限公司一辆满载
10吨液化石油气地槽车,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向成都行驶途中,在距阿坝州理县县城5公里处,液相管发生大量泄漏。
事发地属峡谷地形,是进出阿坝州的公路主干道,车流量大,并且毗邻理县发电站。
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调派相关技术力量在采取措施基本控制泄漏的前提下,组织公安、消防车辆编队行驶,沿途冷却保护和不间断检测,辗转200多公里,历经20多个小时才最终成功实施倒罐,彻底排除险情。
为了解决在事故现场无法实施倒罐的问题,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研制开发了液化石油气移动输转设备,并在公安部消防局组织的全国消防部队器材装备设施技术创新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总之,倒罐技术要求很高,工艺操作复杂,必须与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论证研究,制定完善的方案,在确认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谨慎组织实施。
要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倒罐方法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以达到成功实施倒罐,彻底排除险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