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救治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对心脏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影响

中 国综 合 临 床
20 0 2年 9月 第 1 8卷
第 9期
C i cl dcn f hn . p 2 0 , ) 1 N( 9 l ia Me i eo ia .0 2 V【. 8 n i C 1 1 .
.7 7 1.
严 重 烧 伤 延 迟 复 苏 对 心 脏 结 构 、 能 与代 谢 的 影 响 ‘ 功
灌 注 . 肌 对缺氧 有限 的耐受性 , 烧伤休 克 和复苏过 程中 , 心 是
严 重影响心功 能的重要 因素 。 究表 明 , 过程中心率 ( 研 此 HR) 、
殴 动 脉 平 均 压 ( AP) 肺 动 脉 楔 压 ( AW P) 肺 血 管 阻 力 F 、 P 、 ( VR) 周 围 血 管 阻 力 (VR) 心 肌 酶 谱 等 指 标 均 增 加 . P 和 S 、 而 c 、 室 作 功 ( VS I 、 室 作 功 ( I左 L W )右 RVS I变 化 等 指 标 明 显 W )
性 给 予 AC E抑 制 剂 可 显 著 降低 血 中 C L 含量 。 M C
3 严 重 烧伤 延 迟 复 苏 后 心 脏 功 能 的 变 化 烧 伤 后心 功 能 不 全 的 主 要 病 理 生 理 特 点 是 心 脏 指 数 ( I C)
下 降 , 心 室 收 缩 压 ( VS 下 降 左 心 室 内 压 变 化 的 最 大速 左 L P) 率 f p dma ) 著 降 低 些 变 化 是 心 肌 收 缩 性 减 弱 的 标 ±d /t x 显 这 志 丽 严 重 烧 伤 后 延 迟 复 苏 的 危 害 主 要 为 持 续 较 长 时 间的 低
解 放 军 兰 州 军 区 总 医 院 烧 伤 整 形 科 f 3 0 0甘 肃 兰 州 ) 70 5
烧伤外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三(精选题)

[单选题]1.符合三度烧伤创面病理改变及特点的是(江南博哥)A.表面肿胀不显示B.可见毛细血管网C.可见粗大的血管网,拔毛不疼D.基底微红或红白相间E.残存上皮组织少,愈合后瘢痕严重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三度创面苍白或焦黄、干燥、皮革样,伤及皮肤全层,局部发凉。
[单选题]2.成人与儿童,烧伤总面积最低超过以下限度就可发生低容量性休克,需静脉复苏补液?A.成人20%,儿童20%以上B.成人10%,儿童5%以上C.成人15%,儿童10%以上D.成人5%,儿童5%以上E.成人25%,儿童20%以上参考答案:C[单选题]3.深二度烧伤局部损伤的深度是A.表皮层,生发层健存B.真皮层,部分生发层健存C.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D.皮下脂肪层E.脂肪下层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深二度烧伤包括乳头层以下的真皮损伤,但仍残留有部分真皮[单选题]4.男性,31岁。
烧伤面积Ⅲ度30%。
伤后第3周出现体温不升,呼吸困难,精神差。
腹胀明显,茶绿色小便,量少。
创缘下陷,可见坏死斑。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
血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
诊断为脓毒症。
抗感染治疗首选()。
?A.亚胺培南B.头孢他啶C.米诺环素D.万古霉素E.卡泊芬净参考答案:C[单选题]5.防止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措施A.禁食B.早期应用H2受体阻滞药C.早期应用胃肠动力药物D.预防性应用止血药E.检测胃液pH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无酸无溃疡,应用抑酸剂可以显著的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单选题]6.按新九分法计算,小儿下肢面积所占的比例较成人小A.10%B.年龄数%C.(12+年龄)%D.(12-年龄)%E.2009-1-2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小儿下肢体表面积为46%-(12-年龄)%[单选题]7.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因素哪一项不正确A.与过早进食有关B.与胃黏膜血流量下降有关C.与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关D.与休克期渡过不平稳有关E.与严重感染有关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胃黏膜血流量下降,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休克期渡过不平稳,严重感染都是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因素。
3.2烧伤休克烧伤液体复苏

80%(Ⅱ0和Ⅲ0), 计算第一个24小时总的输入液量? 胶晶体:50×80×1.5=6000ml ∵胶:晶=1:1 ∴胶体=3000ml 晶体=3000ml 日需量 5%GS 2000ml 全日总输入量胶晶体+日需量,即6000ml+2000ml=8000ml 4
17
谢谢
18
一剂500ml2-3h滴完,不宜太快
• 速尿: 一般在甘露醇,利尿合剂失效时使用。剂量20-40mg/次,
应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
13
调整补液的依据
E、体温 一般变化不大,大面积烧伤可能发生高热
小儿发生高烧、昏迷、抽风,应考虑: 稀释性低钠血症,脑水肿
14
调整补液的依据
F 呼吸
• 保持通畅 • 若呼吸深大,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 肾前性: 血容量不足或水分过少。 处理:冲击疗法,1小时内输5%G.N.S1000m
• 肾性:
12
利尿剂使用
血容量基本纠正前提下,尿量少,考虑肾血管痉挛,应 用利尿剂 • 溶质性利尿剂:20%甘露醇,0.5-1g/Kg, 15分钟滴完,必要时
6-8小时重复一次。
• 利尿合剂:普鲁卡因3mg, VitC3g, 咖啡因1.5g加10%GS1000ml,
(5) 1.25%NaHCO3
(9)5%G.S 200ml
(10)1.25%NaHCO3 50ml
(14)5%G.S 200ml (15)N.S 50ml
50ml
8
调整补液的依据
A 口渴 B 烦躁 : 1 中枢性缺氧; 2 休克打击久,中枢神
经兴奋; 3 吸入性损伤; 4 错误当成是伤后紧张疼 痛而给予镇静止痛药,反而影响弧形中枢功能, 抑制呼吸; 5 颅脑损伤 处理:加快补液
规范化抢救护理在延迟复苏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冬 季的各种液体其温度往往很低 , 予以复温箱复温 。 要 在冬 季恒
温 箱 中要准 备 好 乳 酸钠 林格 氏液 温度 在 3  ̄~ 9O] 8 3  ̄2 C 。 1 . 抢 救 工作 流 程 .4 3 1 . 1 强调 护 士分 工 .4 3. 主 班护 士 负责病 情 观 察 、 吸道 护 理 以及 呼
1 一般 资料 . 1
本组为 19 年一 06 9 8 2 0 年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 , 延
迟复苏6 例 。 中男4 例 , 5 年龄 1 —2 。 7 其 2 女2 例。 8 6 岁 烧伤面积4 %一 0 9 %, 8 Ⅲ度 1%一 0 B A。 0 9 %T S 合并 轻、 中度吸入性损伤2 例 , 6 均伴有 烧伤休克。 气管切开 1例。 8 静脉切开4 例。 7
l . 环境准备 -1 3
抢救 室干净 、 整洁。 每天通风2 , 次 每次 1。 h 然后
湿式打扫, 紫外线照射 1。 h 保持室 温在3  ̄一 2C 相对 湿度4 %以 0C 3  ̄, 0 上【 患者用过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处理。 1 】 。 患者 出抢救室后彻
1 .. 抗休克治疗 .43 3
大面积烧伤后 , 由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 , 循
环血量和血浆容量 下降 , 造成低血容量休克【 患者就诊后应迅速 】 】 。 建立外周静 脉通 道 , 给予液体 复苏治疗。 于特 大面积烧伤 无正 对
常 皮 肤 或 常 因延 迟复 苏 患 者 外 周 血 管 塌 陷 , 刺 不 成 功 , 尽 快 穿 要 建立静脉通道, 一般 规定 在5 1m n 内 。 医生 负 责 静 脉 切 开术 — 0 i之 由
戴好 护 目镜 。
13 物品配备 _. 3
次班护 士将气管切开 、 静脉切开等物依次打在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纠正休克43例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4 3例
祁 俊 。 张 逸 , 蒋 平 , 克 苏 , 胡 张 云
( 通 大 学 附属 医 院烧 伤 整形 科 , 通 2 60 ) 南 南 2 0 1
【 摘
要 】 目的 : 讨 在 严 重 烧 伤 延 迟 复 苏状 况 下 , 床 迅 速 补 液 纠 正 休 克 。 方 法 : 烧 伤 面 积 > 0 B AⅡ。 Ⅲ。 探 临 对 3 %T S 一 ,
维普资讯
枷
医
i y e cl d Ju n ] fNa tn est M ia o r a no g Unv ri o m o
(
See 0 .7 ) 2
:J !’ 堡
[ 文章编号]0 0 2 5 (0 7 0 - 1 5 0 10 - 0 7 2 0 )2 0 2 - 2
并 发症 的 出现是 重要 的 。我 院从 1 9 9 8年 7月 一 0 6 2 0 年 1 0月 , 收 治大 面 积烧 伤 延迟 复 苏 4 共 3例 , 得 了 取 较 好 的疗 效 。
1 资料 与 方法
各 l 1 基 础水 分 量 .液 体种 类 同第 1 2 h用 液 。 m) + 个 4 电解 质液 及 胶体 液 实 际补 液 时 ,考 虑入 院前 补 液量
21 疗 效 .
经快 速 补 液 2 8 — h内休 克 获 纠正 2 9例 ,
> h纠 正 1 8 4例 , 量 > 0 / 血 压 、 吸 、 搏 等 维 尿 8 ml h, 呼 脉
休 克表 现 。 床 表现 为患 者 口渴 、 躁 、 临 烦 脉搏 细 速 、 四
持 正 常 ,红 细 胞压 积 降 至 05 00 。快 速补 液后 2 .+ .6 h
成批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治疗体会

医 护 人 员 快 速 前 伸 至 事 故 现 场 救 援 , 时 实 施 正 确 的 补 液 复 苏 治 及
疗 , 有效地 Biblioteka 防休 克 的发 生 。 能 【 键词 】 烧 伤 ; 休 克 ; 液 体复 苏 关
A e i i r x o ai n o ui r s c t to rng t s c t g fm a s bu p te t CAI S pr lm na y e plr to ff d e us iai n du i he ho k s a e o l s m ains hao pu,
结 果
难 度 ] 而 人 院 前 处 理 不 当 和 人 院 不 及 时 , 造 成 。 是
成 批 烧 伤 救 治 失 败 的 主 要 原 因 。笔 者 单 位 2 0 02 年 1月 对 一 批 严 重 烧 伤 患 者 进 行 现 场 补 液 复 苏 , 取 得 满意效果 。 资 料 与 方 法
ZHENG Qig i . y .CHEN ib C ibz e Jn e AIL n ih n.ZOU io g. p r n fBun .T e l 5 h Hopi lo Zb n De a t to r s h 7 t s t f me a
PLA 。Zb g ho an z u.36 300 Fu J a P o i e P. ,Ch a 0 i n r vnc B m
严 重 撕 裂 伤 患 者进 行 止 血 包 扎 。对 3例 7 % T S 0 BA 以上 和 1例 烧 伤 5 % T S 0 B A伴 头 皮 撕 裂 伤 患 者 建 立 2个 静 脉 通 道 , 给 予 吸 氧 治 疗 , 伤 后 2 h内送 人 并 在 烧 伤 科 。 另 7例 重 度 烧 伤 伤 员送 急 诊 室 处 理 后 再 收 入 专科 , 场 及 转 运 途 中补 液 10 0~ 0 。 现 0 20 0 ml 3 人 院 后 处 理 : 克 期 补 液 量 参 照 公 式 计 . 休 算 , 根 据 临 床 指 标 进 行 调 整 。 重 度 吸 入 性 损 伤 并 患 者入院后即行气 管切 开 , 浓度 吸 氧 , 道 湿 化 、 高 气 雾 化 和灌 洗 治 疗 , 气 胸 患 者 行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 创 对 面 清 创 后 涂 S — g暴 露 治 疗 , 形 焦 痂 予 以 切 开 减 DA 环 张 , 给予全身性抗 感染等 处理 。1 并 1例 患 者 伤 情 和 休 克期 补 液 情 况 见表 1 2 、。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烧伤外科学》(题库)考前点题卷一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烧伤外科学》(题库)考前点题卷一[多选题]1.临床上判断烧伤深度时,主要根据是(江南博哥)()A.有无休克B.烧伤皮肤有无变质与坏死C.烧伤创面的色泽D.烧伤皮肤的感觉E.热源温度参考答案:BCD[多选题]2.评价烧伤休克复苏效果的监测指标有()A.体温B.血压C.尿量D.电解质与酸碱平衡E.神志参考答案:BCDE[多选题]3.在成人烧伤面积的估计中,正确的是()A.头面颈各为3%B.两手臂为6%C.躯干加会阴27%D.双臀部5%E.两大腿、两小腿、两足为41%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4.冷伤包括()A.冻疮B.战壕足C.水浸足D.冻伤E.冻僵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5.严重烧伤病人有血红蛋白尿时,治疗上应注意哪些问题()A.及早使用利尿剂B.及早给予适量的碱性液体C.输液量应稍大些D.胶体液中应多输全血E.休克期成人尿量每小时应该维持在50ml以上参考答案:ABCDE参考解析:出现血红蛋白尿时,见于Ⅲ度烧伤面积大,红细胞破坏多,胶体液中应多输全血。
血红蛋白尿在酸性情况下容易聚集堵塞肾小管,应及时给予适量碱性液体,碱化尿液。
同时输液量应稍大并及早使用甘露醇利尿,以冲刷肾小管,防止肾功能衰竭,在休克期成人尿量应该维持在50ml/h以上。
[多选题]6.下列有关浅Ⅱ°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常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疱B.水疱基底常呈现红白相间C.痛觉比深Ⅱ°敏感D.拔毛试验阳性E.正常愈合后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7.烧伤的治疗原则是()A.保护创面防止外源性沾染和再损伤B.轻度烧伤主要是处理创面C.中度以上烧伤应着重处理创面和抗感染D.治疗重要器官的并发症E.中度以上烧伤病人应大量饮水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8.Ⅲ°烧伤的特点为()A.深度可达皮肤全层,甚至皮下、肌肉、骨骼B.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C.创面上看不到树枝状栓塞血管D.病人有剧痛和感觉过敏E.病人有休克参考答案:AB[多选题]9.特重度烧伤指()A.总面积>50%B.三度面积>10%C.三度面积>20%D.总面积>25%+三度面积>10%E.总面积>70%参考答案:AC[多选题]10.下列哪项是小儿烧伤特点()A.小儿循环容量代偿能力差,烧伤后易发生低血容量休克B.小儿皮肤较成人薄,在估计烧伤深度时,易把深度创面视为浅度创面C.小儿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烧伤后易出现惊厥、抽搐,感染发生率较高D.小儿皮肤较成人薄,在估计烧伤深度时,容易诊断偏深E.小儿体液总量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高,因而对创面丢失水分的耐受力强于成人参考答案:ABC[多选题]11.Ⅲ度烧伤的特点为()A.深度可达皮肤全层B.创面上看不到树枝状栓塞血管C.病人剧痛和感觉过敏D.创面呈焦痂状,或呈现苍白E.病人有休克参考答案:AD[多选题]12.关于电烧伤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触电肢体,关节常处于过伸位B.电休克的症状与典型烧伤相似,不易区分C.存在“入口”和“出口”的局部损害D.电休克的症状经过急救可完全恢复E.局部皮肤创面小,而深部组织损伤广泛参考答案:CDE[多选题]13.烧伤后肺栓塞的主要原因有A.严重感染B.休克C.血流淤滞D.静脉血管损伤E.血液高凝状态参考答案:CDE[多选题]14.烧伤休克期常伴有心率增快,以下哪些是恰当的A.可在输液量过多时加重B.可在输液量不足时加重C.经常需要强心甙类药物D.经常需要β受体阻滞药等能够平稳降低心率的药物E.是不可避免的,不需治疗参考答案:AB参考解析:输液量不足时,休克加重;输液量过多时,心脏负荷过重;这两种情况下心率增快均会加重。
成功早期救治批量烧伤的“五早”方案

成功早期救治批量烧伤的“五早”方案目的:总结成批烧伤病人的成功救治经验。
方法:对10年来10批78例烧伤病人实施的“五早”救治的方案,即:①正确及时的现场救治,有序的转运伤员;②合理的快速液体复苏;③保持气道通畅;④正确合理的创面治疗;⑤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支持疗法。
结果:成批烧伤病人应用“五早”方案,显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结论:只要组织措施和治疗方法得当,对于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标签:成批烧伤;早期救治自1997~2007年间我院收治了10批78例烧伤病人。
因成批烧伤需要集中力量抢救治疗,治疗难度较大。
我们采用了“五早”治疗方案,即:现场急救,有序的转运,液体复苏,防止休克,早期气管通畅、正确的创面治疗和早期胃肠营养等一系列有效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78例,男52例,女26例。
平均年龄(31±9.9)岁,烧伤面积(42.4±21.3)%。
Ⅲ度为(25.0±13.8)%。
其中特重度烧伤38例,重度烧伤18例。
烧伤原因有火焰烧伤、化学(酸碱)烧伤、交通意外、石油气燃和氧气爆炸伤、钢水烧伤以及暖气、液化气爆炸伤等。
烧伤合并伤有:休克、吸入性损伤、复合伤(颅脑、骨折、肺爆震伤、腹部闭合性损伤和软组织损伤等,)其中死亡11例,治愈率85.9%,死亡率14.1%。
1.2治疗方案1.2.1现场救治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急救中心,并向上一级主管单位汇报。
由其组织专家及安排医护人员根据伤情进行有条不紊的抢救。
可根据条件将技术力量延伸至抢救现场。
医院做好接受准备,成立领导小组,做到合理分工,有序工作。
并根据医院条件和接受能力适当分流。
1.2.2休克期液体复苏休克期抢救特别重要,是预后的关键。
休克期液体复苏和延迟复苏是重点中的重点。
在休克期补液第1个24 h补液量=1.5×体重(kg)×烧伤面积+生理需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救治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是指烧伤休克已发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的液体复苏治疗[1]。
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对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者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32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者,男28例,女4例,年龄3~61岁,19例合并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烧伤面积35%~76%,Ⅲ度12%~52%。
在入院时均有明显休克,最早开始液体复苏者为烧伤后6小时,最晚36小时。
1.2 治疗措施与方法:(1)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常规采取的是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制定快速、有效、充分的液体复苏方案。
(2)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面、颈部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3)尽早应用碱性药物及H2受体拮抗剂。
(4)合理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
(5)应用细胞保护剂,保护心、肾、肝等重要器官功能。
(6)无严重胃肠道症状者,尽早肠内营养。
(7)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8)请其他专科协助治疗。
(9)病情稳定后积极稳妥进行手术植皮,尽早封闭创面。
(10)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1.3 复苏指标:临床判断液体复苏效果的指标:神志清楚、毛细血管充盈良好、血压平稳,收缩压90 mmHg以上,脉压差30 mmHg以上;心率成人70~120次/分,儿童90~140次/分; 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成人尿量50~60 ml/h,儿童1.5~2 ml/(kg·h)。
2 结果
本组32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者,17例在24小时后各项指标逐渐平稳,3~5天平稳度过休克期,经后期的相关治疗均治愈出院。
15例死亡,其中10例死于早期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后期烧伤脓毒症,1例死于ARDS。
3 讨论
烧伤休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是一项尚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烧伤休克随着液体复苏时间的推迟,复苏的失败率、并发症、死亡率高。
因此,只有重视液体复苏的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提高液体复苏的成功率,从而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对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者更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1)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制定快速、有效、充分的液体复苏方案:我们常规采取的是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在严密的心肺监护下,对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者,参照我国通用的烧伤晶胶液体计算公式,进行早期、快速、充分、有效的液体复苏。
于入院后2小时内快速输液预算液体总量的一半,其余一半在伤后第一个24小时剩下的时间内输入,提高胶晶比例(1∶1) 和钠离子浓度。
第二个24小时胶晶减为一半,其他不变,以后根据情况酌情补充。
尽早、准确补液是防止烧伤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关键[2]。
(2)积极治疗吸入性损伤:由于吸入性损伤是当前烧伤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面颈部严重烧伤患者,我们主张尽早实施气管切开术,辅助机械通气,维持良好的氧动力学状态,防止了因窒息而死亡,必要时行支气管肺泡的灌洗和呼吸道的雾化吸入治疗,这样可提高烧伤休克患者的复苏质量。
(3)快速液体复苏的同时加强对细胞和重要器官的保护:如应用了多种细胞保护剂如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等;在补足血容量后,可给予缓慢静推西地兰加强心肌的收缩力,能量合剂加强心肌营养;防治应激性溃疡,保护肠黏膜,静脉输注奥美拉唑;保护肾功能,酌情应用碳酸氢钠和利尿剂等。
(4)早期合理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者不但内环境因休克受到打击,其创面多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早期我们主张选用高效广谱有效的抗生素,如头孢他啶、泰能等,原则是早用、足量、早停。
后期若需使用,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目的达到后,立即停用。
(5)重视早期肠内营养:如早期口服饮食、管饲饮食或者要素饮食等;加强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注10%白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及能量合剂等;提高免疫力如注射丙种球蛋白等。
(6)积极稳妥选择时机进行早期四肢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是解决供皮少而受皮面积大的难题,同时也大大减少感染途径,增加患者生存机会。
(7)积极防治并发症:严重烧伤可损害多个器官,延迟复苏又可加重心、肺、肝、胃肠的损害[3],严重烧伤后虽然给予了及时的救治复苏,但缺血缺氧仍难以避免,加上短时间内大量输液,再灌注损害各脏器功能,因此早期应全面保护主要内脏器官的功能。
救治复苏的同时及早应用碱性药物,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酸中毒;入院后常规应用H2受体拮抗剂、护肝药物及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心肌营养等。
(8)请其他专科协助治疗,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9)烧伤专业医务人员均要切实履行宣传烧伤急救知识和指导院前急救的职责[4]。
加强120救护人员和乡、村、社区医务人员烧伤急救知识的学习和院前急救培训,并借助媒体向群众普及烧伤急救常识。
参考文献:
[1] 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
[2] 黎鳌.我国烧伤救治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中华烧伤杂志,2001,17(1):5.
[3] 杨红明,盛志勇,郭振荣,等.严重烫伤大鼠后多器官功能损伤机制中的氧自由基作用[J].整形外科杂志,1995,11:106.
[4] 蒋章佳,涂红波,沈辉,等.烧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送经验[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