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鸣《一根竹子上的名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仁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仁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仁和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鞭笋过墙聂鑫森年近古稀的节新篁,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在这个下午,回到了古城曲曲巷中的家。

在这个祖传的院子里,他最钟情的是那十几棵粗粗细细的竹子。

不是普通的竹子,是稀有的斑竹、罗汉竹、方竹,都是他历年从外地购回并栽种、培植的。

他此生爱竹、师竹,不可一日无此君。

他的名字是已故父亲所赐,姓节名新篁字解箨,长大了才知道典出唐诗人元稹《新竹》中的句子:“新篁才解箨。

”箨是笋壳,竹笋挣脱箨才能成为竹子。

老伴华素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们在石桌边的石凳上坐下来。

节新篁搔了搔满头银发,忽然叹了一口气。

“新篁,又有心事了?”“华素,我从大学的历史系毕业,先教书,后调到文史研究馆。

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写的书、主编的书虽不能说等身,至少可以等臀。

”“你活得直而有节,也活得充足、高贵。

口碑很好。

”“夫人话外有音?”“没有。

比如那天深夜,你突发心脏病,偏偏赞美这箱子逼仄,救护车根本开不进来,我只好去敲邻居的门,立刻惊醒了好多家好多人,他们用竹睡椅扎上两根大竹竿变成了抬轿,抬起你就往外走。

一到医院,你被送进了急救室。

大夫说再晚来十分钟,你就没法救了。

”“不是我平日做得好,是他们以德报怨。

你不是不知道,我这高傲的秉性,就有过分的地方。

左宗棠说:‘人不可俗,不可不随俗。

’我就忽略了,真的很愧疚。

”两个人沉默下来。

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

见面点点头,多话不说;劈面相遇,侧身让人先过去;邻居有什么婚丧大事,礼貌地去送个包封,但不会去吃酒宴……石凳边斜出一棵罗汉竹,竹根边点缀几朵蓝色的矢车菊。

华素欲弯腰把花扯去,节新篁说:“别动!”“你一直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

”“这一刻,我觉得它们都很入眼。

”节新篁怔怔地看着矢车菊。

他六十岁退休时,平日不但学问做得好,而且书法也颇具名声,尤以楷书和隶书为人激赏,过大年了。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考前专项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考前专项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考前专项练习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与“功”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坐着羡慕别人“成”,倒()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A.水滴能穿透石头。

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C.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谈谈看法。

【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外类文阅读提升训练含答案

【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外类文阅读提升训练含答案

【课外阅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外类文阅读提升训练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类文阅读训练第一单元的文章体现一花一鸟总关情,以物抒情,借物说理。

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特设计本单元配套类文阅读训练,旨在提升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认知能力:1.文章主旨内容,结构脉络2.重点词句含义3.作者中心思想,蕴含哲理4.文章表现手法。

1.课外阅读又见樱花在我工作单位的楼下有很多樱花树,三五一丛或独自一株,没有任何规律地散落在楼下的花坛中。

午后的阳光是那样的和煦,没有夏日的炎热与冬日的寒意,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温暖。

而眼前的樱花,就在这春寒料峭里三五一簇,淡淡地开着,没有浓烈扑鼻的花香,也没有光艳夺目的花色,有的只是如云似锦的花簇,随风轻轻地摇曳,像极了少女们浅浅矜持的微笑。

最难忘的是乡下我家楼下那一株樱花树。

树很老了,但枝繁叶茂,粗壮、高大。

儿时的我总爱在阑珊的春日中,待到无数璀璨的星辰挂上天空时,“少年不知愁何在”的我便会淘气地____上枝干,惬意地半____半靠在树枝上享受着乡村的幽僻。

一阵微风____过,雪白的花瓣伴着风、____着舞飞进了我永远的梦里……后来,上大学了,大学校园里也有两株樱花树,低矮得让人总是容易忽略。

花期时花开得也不多,大抵就是那么几簇,在鲜花似锦的大学校园里的确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

但每到夜晚,那些开着大团大团花儿的树下总会集聚纳凉的学子,或读书或低声交流。

此时的我虽然站在樱花树下,但思绪已不在樱花树下了。

故乡和母校那些樱花,它们也正开着吗?1)请将下列四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跳拂躺攀2)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填序号)文章一共写了三个地方的樱花,其中最难忘的是______,第二段中“眼前的樱花”是指______,尽管______在校园里算不得是一处赏春的风景,但是仍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A.工作单位楼下的樱花B.家乡的樱花C.大学校园里的樱花3)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作者的“思绪”在哪儿?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2.课外阅读杨柳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一)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这是一种的写法,写出了。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我还看见5. 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二)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

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

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旺期中期)。

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

【暑期拔尖】五升六语文暑假专项练习:名家名作-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暑期拔尖】五升六语文暑假专项练习:名家名作-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名家名作捏着鼻子吹洋号汪曾祺①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he hè)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pū pù)户、大人小孩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熟了。

②“有旧衣烂衫…….找来卖……”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sì shì)的。

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③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卖杨梅—!玉麦粑粑—!”④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都长得很秀气。

⑤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最令我难以忘却的是:⑥“椒盐饼子西洋糕!”⑦椒盐饼子,名副其实....:发面饼,里面和.(huòhèhuó)了一点椒盐,颜色黄黄的。

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

这东西和“西洋”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为“西洋糕”。

⑧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

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

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⑨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

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阴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⑩“椒盐饼子西洋糕!”⑪他每天下午都要去逼死坡看马。

他很爱看那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厖有一匹白马,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

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⑫“椒盐饼子西洋糕!”⑬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

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⑭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

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模仿:“捏着鼻子吹洋号!”这又不含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

⑮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统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竹林深处有人家”——中国竹文化探源千百年来,竹子不仅扎根在独属于它的那片山岭,还扎根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竹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更像一种精神的象征,在不同历史年代里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为人们所向往并借鉴。

自古以来,中国人喜爱竹子所蕴含的“正直”“虚心”等品质,因而将其视为君子品格的象征。

提到竹子,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子具有强烈的生存意志和厚重的文化意蕴,其忍寒冬而生、历暴雨不倒、甚冬夏而常绿,其精神品质成为了传统文人所追求的高洁和刚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士大夫多以庄重整饬的笔调来描绘竹子的种种美好与高洁。

比如白居易在《题令狐司繁厅前竹》中写到“独有秋风好,萧萧满步廊”,表现了竹子在秋风里的飒爽英姿。

又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适。

约窗竹疏满,冷落讼户白。

”在这里,无肉意味着饮食上的瘦弱,而无竹则意味着精神上的空虚。

苏轼言“可以食无肉”,却谓“不可居无竹”,足见他对竹子的喜爱。

同样,元代杨载在《庚子夏同程伯纯履行者赋二咏其一》中赞美竹林的清雅:“生来本无肉,肯使食有皮。

英英新篁,绝寿信无欲。

”对竹子这一特点进行具体描述,赞美竹子不沾尘俗、天马行空的精神境界。

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在古人的描绘中竹子不仅是坚韧不拔的生命写照,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自魏晋以来,由于士人群体觉醒而产生的隐逸与独立的文人生活方式,对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竹子文化内涵更倾向于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归宿,即构造出竹子与隐士形象的统一。

元代方回的《简郑子开三首》中“画心有风竹,吟思无云林。

为君和逸士,卧见长年心”、“伊余久寂寞,回首一洗清。

吾以伊庞约为平生,与君若竹林之遗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淡然与世外的宁静,而竹子更是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与外化的载体。

【双减期中】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课外阅读测试卷(一)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双减期中】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中课外阅读测试卷(一)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课外阅读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春天的楠竹林①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

像鸡雏顶破蛋壳,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

在春天的楠竹林里看爆笋,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蔚为壮观。

②我见过竹竿上有着紫褐色斑点的斑竹,即传说中的“湘妃竹”。

这种竹子缺少一种清新和挺拔的朝气。

我见过一丛丛的慈竹。

慈竹虽美,竹竿却过于纤细。

我见过不耐强烈的阳光和风雪严寒的凤尾竹。

我也见过满山满岭的毛竹……然而,众多品种的竹子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要数遍布鄂南大地上的楠竹。

③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竹椅、竹床、竹席和竹毯,农民头上的竹笠、肩上的扁担、手上的提篮,建筑工地上的竹板、脚手架,江河里的竹排,新农村建设中的屋舍栋梁,还有集贸市场上的竹筷、竹帘、竹杖、竹扇,甚至我们书桌上的竹纸、笔杆、笔筒和各种竹器工艺品……哪一样不是楠竹的奉献呢?④一片片楠竹林,在那幽深而多雾的山冈和山谷间,以群体的坚强、蓬勃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乡土的忠贞、依恋和守望。

⑤春天的楠竹林,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无可阻挡的自然力与生命力的启迪,而且蕴含着勇于进取、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诗人郭小川在《楠竹歌》中赞誉道:“(她)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风来雨来,满身飒爽英姿;霜下雪下,照样活跃不息……”透过阳春三月楠竹林里爆笋的奇观,你还会发现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是金色的。

1. 第①段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幼笋____________的精神和蓬勃的生命力。

2. 第②段中,作者提及斑竹、慈竹、凤尾竹和毛竹的原因是_________。

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统编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统编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统编版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故乡人汪曾祺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的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

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

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

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

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中国以淡人为字的好像特别多,而且多半姓王,他们大都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一定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门口倒没有特别的标志。

望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

匾上写的是“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杏林春暖”“妙手回春”……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

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

送给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是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凤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

王家三代都是如此。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而且大都是七八岁狗都嫌的半大小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根竹子上的名字
王春鸣
我去赶集,看见有人卖竹子,想起一根25年前的竹子。

那根竹子的故事我跟谁都没有讲过。

它和其他的竹子没有两样,在密密的林子中间,春天一到脚下就开满了婆婆纳,枯叶松软,我踩上去是一个午后,我手里拿着削铅笔的小刀。

我承认我喜欢我的同桌,他成绩好,还仗义,给我抄作业。

他是体育委员,有一次喊眼保健操的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我接下去喊“九十十一十二”,正好老师进来,说你怎么乱喊哪!站起来!老师以为是他自己喊的“九十十一十二”,他很委屈地站起来,没有供出是我在捣乱。

肯定还有些别的事。

我就喜欢他了。

喜欢到不知道怎样喜欢才好。

实在没有办法,我拿了刀走到宅子后面的竹林里,阳光纷纷扬扬地,落在手背上,金色的,晃动的。

被选中的是一根颜色碧绿的新竹子,不粗也不细,它的质地还嫩,便于镌刻。

一刀一刀地划下去,又细又轻的竹茹卷起来,一共三十划。

将那个名字一刀一刀刻下去,当着落叶纷飞,我的心里慢慢地就好了。

手上还有劲,我想了想,又将自己的名字,一刀一刀划下来,二十一刀,位置在左边稍上。

是的,这次期末考试,要轮到我考第一名了。

我并不想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就是刻一个名字而已。

金针菜开着修长的黄花,有一个瞬间我觉得,十一岁真好,它像一只飞扇蚂蚁悄悄地歇在光影里。

在竹子和竹子之间,蜘蛛网晃啊晃的,我根本看不见密密枝叶之上的天。

我把最要紧的一件事做了,后来就没有再想起来。

直到有一天,妈妈和我说,明天要去卖竹子了,一来林子太密,二来要卖了钱给我买一双高帮的彩色雨靴——这些奢侈之物,都是乡野里的植物给我置办的。

我被高兴冲昏了头,又在眩晕中惊起。

妈妈已经拖着竹刀出门了。

那根刻着男生名字的竹子啊,在哪里?我不是不舍得妈妈把它砍掉,而是害怕她看见了上面的名字要问我。

她问我我怎么回答?我得把它藏起来。

我希望天快黑。

当我站到那根竹子面前的时候,我的鼻涕忘记了缩回去,长久长久。

它长高了,它也长粗了,这是无庸置疑的,因为离我上一次看见它,已经隔了两月有余。

现在,金红的夕阳正把它翠绿的枝杆照得透亮,那个名字长大了,它为什么会长大?三点水转到了竹竿的另一边,笔画之间的空隙大得惊心,但是仍然是这三个字。

现在我隔了遥远的时光站在那根竹子前面,仍
然听到心在狂跳。

妈妈正在窸窸窣窣地过来,我慌乱地靠住那个名字,执意要帮忙。

竹刀砍在它根部嘣嘣地响,叶子尖尖地落下来。

我手忙脚乱地帮妈妈把断了的竹子摁倒,飞快地拖出去。

院子里已经有一小堆砍下并削了叶子的竹子,我用我的手和铅笔刀,把这一根上的浮枝刨去,又用力又艰难。

然后,掩藏在其他竹子下面,名字朝下,在模糊的夜色里只看见三点水。

我甚至后悔刻了这个名字,那时我的心思还没有长好,脆弱,经不起一点震动。

看着妈妈单膝跪在那捆竹子上,嘴里咬住绳子的另一头,一收紧,我的心里就一抽疼,甚至觉得透不过气来。

我肯定是哭了的,但是如今我不再记得。

只记得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还没有到头,就被妈妈摇醒了,她的辫梢和一点点昏黄的晨曦落在我脸上。

对呀,我们要去卖竹子了,妈妈抬着竹根那头,我抬着竹梢那头。

天很冷,走了一会儿,不仅肩膀疼,睫毛上也结了一点霜,不时有行人,赶早集的人经过我们,有的会回头看我一眼。

我是走得太慢了,这一捆可能有二十根,也可能有三十根,妈妈也不催我,我听见她在后面踩断了一截枯树枝,特别重的声音,因为她的肩膀上抬着竹子,而且我的重量,也沿着竹子传到她那里去了。

那重量在经过两个名字的时候,也许要打一个颤,有些笔画重,凹下去的地方还没有长满,空隙也很大。

我忘不了它们在竹子上长大的样子——长得魂飞魄散的。

集市上已经是人影晃动,月亮正在沉下去,有人提着马灯,当那捆竹子从我肩膀上滚下来的时候,我的身体猛然一轻,几乎要飞起来,而一路上压出的印痕,则重重地落进肩胛骨里。

妈妈开始站在竹子旁边等。

她先掏出钱给我买了一个豆沙包子,蒸笼打开的时候热气扑进眼里,睫毛上的霜立刻化了。

那个包子有雪白的皮肤,正中点了一个红点,很圆很圆。

这世界上其他人做下的记号,似乎都比我好看。

我把它双手合抱,它的香甜热气就倏地顺着灯芯绒棉袄袖管往上去了。

一直抱到学校。

肯定很好吃,但是我也不记得是怎么吃完它的了。

许多许多年以后,今天,我站在集市上,忽然怀念:我的那根竹子,它到哪里去了?后来是成为一根锄头柄,被不知情的乡邻将两个名字日日攥在手心里;还是一刀刀劈开做了篮子,由一个说家乡话的奶奶挽在臂间好多年?
但是,无论是谁,谁也不要说出我刻下的那个名字来。

14.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削.铅笔(______)②晃.动(______)③眩.晕(______)④窸窸窣窣.(______)
15.文章开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16.“阳光纷纷扬扬地,落在手背上,金色的,晃动的。

” 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17.文章感情饱满,平和的笔调中不乏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感召。

这得力于作者真挚细腻的描写,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评析。

我手忙脚乱地帮妈妈把断了的竹子摁倒,飞快地拖出去。

院子里已经有一小堆砍下并削了叶子的竹子,我用我的手和铅笔刀,把这一根上的浮枝刨去,又用力又艰难。

18.文中作者看着妈妈捆竹子的时候,为什么当绳子一收紧,“我的心里就一抽疼,甚至觉得透不过起来”?
19.文中作者的情感丰富细腻,从在竹子上刻名字到卖掉竹子,这期间作者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20.文章结尾处,作者满怀深情地设想当年的竹子被卖掉后的命运,令作者怀念的仅仅是那根竹子和竹子上的名字吗?这根竹子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4.①xiāo②huàng③xuàn④sū
15.内容上突出那根竹子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25年仍然记得;结构上引起下文关于竹子的故事。

16.环境描写,渲染了静谧、美好的氛围,烘托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17.动作描写,写出了当时要掩藏竹子上名子的急切和忐忑。

18.围绕“作者那时年龄还小,心智尚不成熟,缺乏承担后果的能力,对即将卖掉纪念物的伤痛”回答即可。

19.围绕“从开始的幸福、愉快、陶醉到害怕、担心到轻松”回答即可。

(注意审题,到卖掉竹子为止)
20.围绕“令作者怀念的不仅是竹子和竹子上的名字,而是童年的那份喜欢,那份忐忑、伤心和童年的那份懵懂心情。

这根竹子寄予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和童年心境的一种怀念和追思”回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