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竹》阅读答案
[说竹]说竹阅读理解答案
![[说竹]说竹阅读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8c52049649b6649d747b8.png)
[说竹]说竹阅读理解答案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修竹。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风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土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
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过十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荫可人;繁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
摇风弄雨,铿然有声。
或低矮数寸,或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玻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可见人们对其评价不薄,古人认为,竹空心,象征虚心好学;竹有节,象征节操高尚;竹修长秀美,姿态动人,诗意无限;竹性坚韧,可编可织。
因其可赏可赞、可画可诗、可食可用,而深得古今文人雅士青睐。
竹,可赏可赞。
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丽,色彩缤纷,千姿百态。
凤尾竹,枝叶挺秀细长;琴丝竹,在金黄色的枝干上镶有碧绿的线条;湘妃竹,枝干上生有花斑,青秀婀娜;斑叶苦竹,在叶片上生有斑白图案;紫竹、黄竹、赤竹,其枝干分别带有紫色、黄色和紫红色;花身竹,在绿色的竹竿上镶有黄色的线条;佛肚竹,枝干短粗,并向外凸出,好似罗汉的大肚子。
此外,还有龙鳞竹、碧玉竹、鸡爪竹等,也是竹中的珍稀品种。
紫竹为传统的观杆竹类,竹杆紫黑色,柔和发亮,隐于绿叶之下,甚为绮丽。
此竹宜种植于庭院山石之间或书斋、厅堂、小径、池水旁,也可栽于盆中,置窗前、几上,别有一番情趣。
紫竹杆紫黑,叶翠绿,颇具特色,若植于庭院观赏,可与黄槽竹、金镶玉竹、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种同植于园中,增添色彩变化。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第八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mǔ zhǐ()sāo yǎng()huì wù()luó sī()xiàng mào()miǎo xiǎo()xiǎng lè()fù yōng()二、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窈窕.(tiǎo)爱憎.(zèng) 祸.患(huò)B.痴.迷(chī)困窘.(jiǒng)琴弦.(xián)C.薄.弱(bó) 天赋.(fù) 鼻涕.(tì)D.揿.电铃(qìn) 轧.伤(yà) 造诣.(yì)三、巧填同音字。
(9分)niǔlián g cāng()扣高() ()库()动()国船()按()()食()松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6分)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乃: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儿: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还不笑塌房2.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顶!(用加点词语写句子)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写为陈述句)六、精彩回放。
(7分)1.君子喻于义,。
2.恻隐之心,。
3.人有耻,。
4.《杨氏之子》一文中,面对孔君平的发问,杨氏子以“”来进行回答,他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
5.《手指》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6.《童年的发现》一文中的“我”是一个的孩子。
七、口语交际。
(5分)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笑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快乐,请你也为同学们讲一则笑话吧!八、课内阅读。
(13分)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低头与昂头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
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
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嘭”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
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牢记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
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
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当头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以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自己的脸出来了。
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
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站直身子,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在同样的位置,给主考官同样的一个耳光,说:“就是这样滋味。
”因此,这位年轻人被录取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而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起头颅而被聘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在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着做人。
(1)“低头”的寄意是什么?(2)为什么说富兰克林被撞是最大的收获?(3)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为什么许多人会落聘?年轻人被录取对你有什么启发?【答案】(1)谦虚。
(2)因为这次被撞教育他一生要学会谦虚。
(3)落聘的人因为没有维护自己的尊严。
年轻人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他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一个人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如果连自己的尊严都维护不了,又有什么能力去胜任一份工作。
【解析】【分析】(1)、(2)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第一自然段概括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课内阅读(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第七单元课内阅读(有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喝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请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理解“波澜壮阔”的意思。
波澜壮阔:________(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3)“音乐会”“小曲”“大合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请连一连。
音乐会________ 大海哗啦啦小曲________ 小雨滴敲敲打打大合唱________ 小溪淙淙(4)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并仿写一句。
【参考答案】(1)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小雨滴敲敲打打;小溪淙淙;大海哗啦啦(4)小河哗哗的流淌,好像在唱着欢快的歌。
【解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找到答案。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二、《大自然的声音》课内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不一样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
竹子阅读答案

竹子阅读答案竹子阅读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竹子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竹子阅读答案1竹子赞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lì)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
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méng)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
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平凡()品格()不畏()3、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5、“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把竹笋比做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利息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妙用。
2023高考语文小说专题训练--以小见大手法(含答案)

2023高考语文小说专题训练--以小见大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王愿坚林大妈住在东山岛的一个小山上,山前是一列大山岭,山后靠海是一片开阔的平地。
林大妈的屋后有一片竹林。
她和小儿阿根,就靠这片竹林过日子。
说起这片竹林,那真是全岛上数一数二的。
地面虽然不大,竹子可长得挺旺,远看,青艳艳的一片,像一块绿油油的大绒毯;近看,一棵挨一棵,密密麻麻的,像一片大篱笆。
林大妈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偏偏不服老,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给笋芽松松土,一磨蹭就是一天,有时不小心踩断了一棵笋芽,她就心疼得一天吃不下饭去。
林大妈这样没死没活地干,她是有打算的,这个打算在她心里已有十几年了。
十几年前,她老伴临死的时候,对她说:“你跟着我苦了一辈子……咱俩受点苦也算不了啥,只要孩子……无论如何得给他成个家,抱个孙子……”从那时起,林大妈就想积蓄点钱,好给孩子成家。
可是,她刚积了几个钱,要给大儿子阿桂成亲,却碰上蒋军撤退,阿桂被抓去了,几年的积蓄被抢得一干二净,林大妈只好带着小儿子过着苦日子。
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苦,林大妈给儿子成家的念头始终没有断。
蒋军抓去大的还有小的,现在小儿子也长大了,当上了民兵;听说在山下村里还找了个对象呢。
于是,林大妈干得更起劲了,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地拣出来,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一有空就来看看竹垛,点点根数,数数捆数,心里盘算着:“到时拿几捆换木料搭三间房子,剩下的卖给合作社,买布、买猪肉一定把喜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就在这个时候,东山岛的战斗打响了。
林大妈家前的那座大山成了战场,数不清的解放军战士攻上山去打敌人。
夜里伸手不见五指,阿根到民兵队去集合了,林大妈靠在竹子垛上,摸着心爱的竹子。
大炮“咕咚咕咚”震得人心跳,林大妈望望战场,想起了那些抓走大儿子的蒋军又来了,这群狗东西啊,我这竹子……忽然,一阵脚步声从竹林后面传过来,越来越近,接着几十条黑影窜过来,为头的压低嗓子喊:“什么人?过来!”林大妈吓坏了,她哆哆嗦嗦地走过去,一下被那家伙抓住了。
《竹》阅读答案

《竹》阅读答案《竹》阅读答案《竹》阅读答案1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
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
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
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旺期中期)。
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
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
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
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到横线处。
(只填序号)①竹②竹笋③竹林④竹器(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
这些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A.疑问句B.设问句C.反问句(6)通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①竹林②新竹③春笋()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不到一年能长成()。
(7)选字填空:梢竿叶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8)本文主要写了竹(),赞扬了竹()。
A.成材迅速B.无私奉献C.用途广泛D.默默无闻参考答案:(1)①(2)旺期中期干旱(3)申由甲目(4)Z艹14(5)B(6)③②①(7)竿梢叶(8)BD《竹》阅读答案2【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黄浦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2.,雪尽马蹄轻。
(《观猎》)3.,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何哉?,。
(《岳阳楼记》)5.,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欲说还休〞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2分〕7.对本词中的“却道天凉好个秋〞,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冷空气突然南下,气温跌至冰点,行人个个“却道天凉好个秋〞。
B.考试成绩公布,小辛再次名列榜首,兴奋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C.恒大痛失足协杯冠军,队长郑智接受采访时“却道天凉好个秋〞。
D.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共同回忆四年的时光“却道天凉好个秋〞。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7分〕醉翁亭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也。
8.在文中的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1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
〔3分〕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0.太守因何而乐?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守因宾客从而乐。
B.太守因禽鸟乐而乐。
C.太守因人之乐而乐。
D.太守因述以文而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4分〕魏公子无忌①方.食,有鸠飞入案下,鹞②逐而杀之。
公子暮为不食,曰:“鸠避患归无忌,竟为鹞所得,吾负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竹》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说竹》一文,完成12~15题。
(共10分)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竹。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
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
摇风弄雨,铿然有声。
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
便是有九分素洁,也还有一分的妖媚。
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的“朴”何以用“木”表意?
并非贬低。
草自有草的优势。
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
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
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
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
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就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
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
在这里,竹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惟留人间风骨。
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窗纸,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
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
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想真隐逸山林。
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画根竹枝插过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渲染?
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
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
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
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
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有着质朴无华的贡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乃竹。
东方的竹。
——选自《灵性散文》,有删改。
12.作者认为“月下听萧,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回答竹的境界是什么?(3分)
13.文中谈及郑板桥时说“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试根据上文内容,说说郑板桥的“抱负”是什么?(2分)
14.作者说“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分三条列出竹渗透的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
(3分)
①
②
③
15.文章写的是竹,为什么还写到了自然界许多花草树林,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话概括。
(2分)
参考答案:
12. ①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或:“集花草树木之长”或“集洁、幽、淡、清柔、豪爽、高远于一身”) ②箫与笛取材于竹(或与竹的外形相似)箫、笛之音是竹之灵性(或生命)的吟唱(或:听萧与闻笛就是聆听竹的生命的吟唱;听箫、闻笛能让人领悟竹的灵性与神韵)(3 分)
13. 想为百姓做点好事,想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或“济天下”)。
(2分)
14. (1)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6分)
15. 作者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作陪衬,层层铺垫,写活了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的东方之竹。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