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发展历史与现状
显卡简介介绍

显卡的组成
显卡的工作原理
显卡主要由图形处理器(GPU)、显存、 接口和其他组件组成。
显卡通过接收CPU发送的图形指令,进行 处理和转换,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显示器进 行显示。
显卡的分类
01
02
03
按用途分类
显卡可以分为游戏显卡、 专业图形显卡和服务器显 卡等。
按接口分类
显卡可以分为AGP接口、 PCI-E接口和PCI接口等。
光照步骤计算物体表面每个点的颜色, 考虑环境光、漫反射、高光反射等多种 因素。
显卡的硬件结构
GPU是显卡的核心,负责执 行图形渲染的计算任务。
显卡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 GPU、显存、接口和其他组
件。
01
02
03
显存是GPU用来存储数据和 指令的内存,分为帧缓存和
纹理缓存。
接口包括PCIe插槽和显示器 接口,用于连接电脑主板和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性能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显卡作为高性能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趋势与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密切相关。
详细描述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科学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显卡的发 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显卡需要具备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 小的体积。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是近年来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它们需要高性能的显卡来提供逼真的图像渲染和流畅的交互 体验。
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中,显卡需要处理大量的3D图像和实时数据,以保证虚拟环境和真实世界之间的无缝融合。这需 要显卡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图像处理技术。
科学计算与可视化
03
显卡的技术指标
了解显卡的架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显卡的架构和工作原理显卡是计算机中的重要组件之一,它负责处理图形和影像相关的运算任务。
对于一些对电脑硬件了解不多的人来说,显卡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可能会感到陌生。
本文将带您了解显卡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硬件设备。
一、显卡的架构显卡的架构包括芯片、显存、显示接口和散热模块等组成部分。
其中,芯片是显卡的核心部件,它由GPU(图形处理器)和其他辅助芯片组成。
GPU是显卡的主要计算单元,负责进行图形和影像的处理和计算。
辅助芯片包括显存控制器、显示接口控制器等,它们与GPU协同工作,完成显卡的各种功能。
二、显卡的工作原理显卡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图形渲染、显示输出和性能优化。
1. 图形渲染图形渲染是显卡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它将计算机中的图形数据转化为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当计算机执行图形任务时,CPU将图形数据传输到显卡的显存中。
GPU通过处理这些数据,将其转化为图像,并通过显示接口输出到显示器上。
在这个过程中,GPU通过使用复杂的算法和绘图技术,对数据进行光照、颜色、纹理等处理,提高图形的真实感和细节表现。
2. 显示输出显卡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在输出过程中,显卡首先需要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显示器的帧缓冲区中,然后通过辅助芯片中的显示接口控制器,将数据转换为显示器可识别的电信号。
接着,这些电信号被传送到显示器上的像素点,通过亮度、颜色等参数,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3. 性能优化显卡除了完成基本的图形处理和显示输出外,还有很多性能优化的技术。
其中,最常见的是调色板、纹理映射和3D加速等技术。
调色板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图像数据传输的压力,提升显卡的工作效率。
纹理映射技术可以增加图像的真实感和细节表现,并提高图像的处理速度。
而3D加速技术则可以优化和加速计算机对三维图形的呈现和处理,提供更流畅、逼真的游戏和虚拟现实体验。
总结显卡作为计算机中的重要组件,具有较复杂的架构和工作原理。
全面解析电脑显卡技术的演进历程

全面解析电脑显卡技术的演进历程电脑显卡作为重要的硬件组件之一,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全面解析电脑显卡技术的演进历程,从早期的图形处理到如今的高性能显卡,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
一、图形显卡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的电脑显卡主要用于显示文字和简单的图表,其功能有限。
最早出现的显卡是以字符为单位显示文字,而且分辨率也相当低。
随着图形界面的兴起,低分辨率的显卡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基于位图的显卡。
这种显卡能够显示更多的颜色和图形,并且分辨率也有所提升。
但是,由于硬件性能的限制,这些显卡仍然无法实现流畅的图形处理。
在20世纪80年代,图形显卡迎来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快速发展,3D图形技术逐渐成熟起来,图形显卡也面临着更高的性能要求。
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3D图形处理,图形显卡开始采用专用的图形加速芯片,这是图形处理技术的重要突破。
通过将图形加速芯片与主处理器分离,显卡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图形数据,大大提升了显示性能。
二、显卡技术的关键突破1.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引入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引入是电脑显卡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GPU是一种专门用于图像渲染和图形处理的处理器,它具有独立的架构和大量的高速缓存。
GPU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图形数据,提供卓越的图像处理能力。
随着GPU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显卡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计算机游戏和图形设计等领域带来了更加逼真、流畅的视觉效果。
2.制程工艺的进步制程工艺的进步也是显卡技术演进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革新,显卡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得到了快速增长。
制程工艺的更新使得芯片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散热更好,同时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为显卡在小尺寸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显卡在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显卡技术的应用拓展除了在游戏和图形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外,显卡技术还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卡技术发展史从早期到现代

显卡技术发展史从早期到现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显卡作为计算机图像处理的重要组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早期的显卡发展开始,逐步介绍显卡技术的演进过程,直至现代。
1. 早期显卡的诞生早期的显卡并非专门设计用于计算机图形显示,而是简单的文本显示卡。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兴起,显卡开始作为标配出现在计算机中。
这些显卡通常由字符发生器芯片和视频接口组成,能够将计算机的文本内容显示在屏幕上。
2. 静态显卡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图形应用的扩大,人们对显示性能的需求也提高了。
这促使显卡制造商开始研发更高性能的显卡。
那时的显卡采用的是静态RAM来存储图像数据,具有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刷新率,能够在屏幕上显示更丰富的图像内容,如简单的图表和几何图形。
3. 2D图形加速显卡的出现随着计算机图形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2D图形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增加了。
继早期的静态显卡之后,2D图形加速显卡逐渐兴起。
这种显卡添加了专门的2D图形处理芯片,能够加速图像的绘制和处理,提高图像显示的速度和质量。
4. 3D图形加速显卡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随着3D计算机图形应用的兴起,3D图形加速显卡成为研发的焦点。
这种显卡引入了专门的3D加速芯片,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三维图形,如实时渲染和3D游戏。
3D图形加速显卡也带来了更加逼真和流畅的视觉效果,成为计算机图形处理的重要里程碑。
5. 集成显卡的普及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显卡开始逐渐集成到计算机主板上,形成了现代计算机的集成显卡。
集成显卡通常使用共享内存的方式进行图形处理,能够满足一般计算机图形处理的需求。
虽然性能不及独立显卡,但其低成本和易用性使得集成显卡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6. 现代显卡的发展目前,显卡技术正在不断发展进步。
独立显卡在性能上有了大幅提升,支持更高分辨率和更复杂的图形处理。
同时,新兴技术如光线追踪和虚拟现实也对显卡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入了解电脑显卡的架构与性能

深入了解电脑显卡的架构与性能电脑显卡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图形处理和计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深入了解电脑显卡的架构与性能,对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电脑显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显卡架构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显卡架构1.显卡的基本组成部分显卡通常由图形处理器(GPU)、显存(VRAM)、显卡电路板和散热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图形处理器是显卡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处理图形计算和渲染。
显存则用于存储图像和纹理数据,提供给GPU快速访问。
2.显卡架构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显卡架构也不断演进。
早期的显卡采用的是固定功能管线架构,如NVIDIA的TNT和GeForce系列。
而现代显卡则普遍采用可编程着色器架构,如NVIDIA的GeForce和AMD的Radeon系列。
可编程着色器架构使得显卡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图形处理管线,大大提升了图形渲染的灵活性和性能。
3.显卡核心参数的解读显卡的性能受多个核心参数影响,如核心频率、显存频率和显存大小等。
核心频率指的是GPU的工作频率,决定了图形处理的速度;显存频率则决定了显存读写速度;显存大小则决定了显卡能够处理的图像和纹理数据规模。
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显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核心参数。
二、显卡性能1.图形处理性能显卡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图形处理,因此图形处理性能是衡量显卡性能的重要指标。
图形处理性能由GPU的架构、核心频率和显存性能等多个因素决定。
在选择显卡时,可以参考一些专业评测和比较数据,了解不同显卡在常见图形处理任务下的性能表现。
2.计算性能现代显卡不仅仅用于图形处理,还能进行通用计算。
GPU的计算性能可以通过浮点运算能力来衡量,通常以T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为单位。
对于需要进行科学计算或人工智能训练等任务的用户来说,选择具备较高计算性能的显卡将会提高工作效率。
3.散热和功耗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散热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
显卡的发展历程

显卡的发展历程显卡是计算机中一个重要的组件,它负责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送到显示设备上显示出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卡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1. 集成显卡(Integrated Graphics)早期的计算机并没有独立的显卡,图形处理能力是由集成在主板上的芯片完成的。
这些集成显卡的性能较低,只能满足基本的计算机图形显示需求,无法运行较为复杂的图形应用程序。
2. 离散显卡(Discrete Graphics)随着计算机图形应用的不断发展,对于图形处理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于是,出现了独立的显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显,它通过插槽与主板相连接,拥有独立的显存和图形处理单元(GPU),可以提供更快、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
离散显卡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对于图形性能的需求,如游戏、设计、视频编辑等。
3. 集显与独显混合(Hybrid Graphics)为了平衡性能和功耗,一些厂商开始尝试集成显卡与独立显卡的混合使用,以提供更好的图形性能和更高的能效。
这种技术被称为集显与独显混合,其中集成显卡主要负责一般的计算机使用,而独立显卡则在需要更高图形性能时被激活,以提供更出色的图形处理能力。
4. 高性能计算显卡(HPC Graphics Card)随着科学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显卡不再只是用于图形处理,而是开始发展为一种高性能计算设备。
高性能计算显卡具备更多的计算核心和更大的显存,在科学计算、深度学习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和并行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显卡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集成显卡到独立显卡的转变,再到集显与独显混合的发展,最终发展为高性能计算显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卡的图形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计算机图形应用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显卡的结构

显卡的结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
对生活在这样一个崭新的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来说,“电脑”一词我们早已不再陌生,它已经悄悄地渗入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电脑的构造有所认识与了解是必要的,本文对显卡进行部分的介绍。
显卡是目前大家最为关注的电脑配件之一了,他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显示性能的好坏及图像表现力的优劣等等。
回首看当今的显卡市场早已非当年群雄逐鹿的局面,昔日的老牌厂商随着时间地推移纷纷相继没落或死去,留下的只有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和怅然的落寞。
但是图形技术的不断革新,换来的是一次次的进步和不断攀越的性能高峰。
电脑是人们现在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在产品琳琅满目的商场里,关乎电脑性能的显卡是我们在挑选电脑时很头疼的问题,而大多数人对显卡的了解很少,很多人是模棱两可,本文就显卡的结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做一番简要的描述。
希望大家看了对显卡有一定的了解。
显卡的主要部件包括:显示芯片,显示内存,RAMDAC等。
一般来说显卡上最大的芯片就是显示芯片,显示芯片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显示卡的优劣,作为处理数据的核心部件,显示芯片可以说是显示卡上的CPU,一般的显示卡大多采用单芯片设计,而专业显卡则往往采用多个显示芯片。
由于3D浪潮席卷全球,很多厂家已经开始在非专业显卡上采用多芯片的制造技术,以求全面提高显卡速度和档次。
与系统主内存一样,显示内存同样也是用来进行数据存放的,不过储存的只是图像数据而已,我们都知道主内存容量越大,存储数据速度就越快,整机性能就越高。
同样道理,显存的大小也直接决定了显卡的整体性能,显存容量越大,分辨率就越高。
显示卡是系统必备的装置,它负责将CPU 送来的影像资料处理成显示器可以了解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屏上形成影像。
它是我们从电脑获取资讯最重要的管道。
因此显示卡及显示器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份之一。
我们在监视器上看到的图像是由很多个小点组成的,这些小点称为“像素”。
显卡架构简介显卡核心架构详解

显卡架构简介显卡核心架构详解显卡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组件之一,它负责处理图形和图像的渲染以及其他计算任务。
显卡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能力,因此了解显卡的架构对于提升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性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显卡的核心架构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显卡的基本原理显卡是由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和显存组成的。
GPU负责进行图形和图像的处理,而显存则用来存储和传输图形和图像相关的数据。
GPU的核心架构对于显卡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传统的图形处理架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显卡的架构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创新。
最早期的显卡使用的是固定功能管线架构,它由多个固定功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图形处理任务。
然而,这种架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显卡架构逐渐向着可编程的方向演进。
可编程管线架构的出现打破了固定功能管线的限制,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显卡进行编程和优化,从而提升图形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多数显卡都采用了可编程管线架构。
三、现代显卡的并行计算架构随着计算需求的不断增长,现代显卡的核心架构也在不断地演进。
目前,大多数显卡采用了并行计算架构,也被称为流处理器架构。
并行计算架构将GPU的计算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
它使用了大量的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计算任务,从而实现更高的并行计算性能。
与传统的图形处理架构相比,流处理器架构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四、显卡核心架构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升显卡的性能,显卡的核心架构还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
其中一项重要的优化是使用更快的内存技术。
显存的带宽和延迟对于显卡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采用更快的GDDR5X或者HBM2等内存技术可以提高显卡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处理效率。
此外,显卡核心架构还在数据缓存、数据压缩和降低功耗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以提升显卡的整体性能和功耗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发展历史与现状一、显卡的基本结构1.线路板。
目前显卡的线路板一般采用的是6层或4层PCB线路板。
显卡的线路板是显卡载体,显卡上的所有元器件都是集成在这上面的,所以PCB板也影响着显卡的质量。
目前显卡主要采用黄色和绿色PCB板,而蓝色、黑色、红色等也有出现,虽然颜色并不影响性能,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显卡出厂检验时的误差率。
显卡的下端有一组“金手指”(显卡接口),它可以插入主板上的显卡插槽,有ISA/PCI/AGP等规范。
为了让显卡更好地固定,显卡上需要有一块固定片;为了让显卡和显示器及电视等输入输出设备相连,各种信号输出输入接口也是必不可少的。
2.显示芯片:一般来说显卡上最大的芯片就是显示芯片,它往往被散热片和风扇遮住本来面目。
作为处理数据的核心部件,显示芯片可以说是显示卡上的CPU,一般的显示卡大多采用单芯片设计,而专业显卡则往往采用多个显示芯片,比如ATI RAGE MAXX和大名鼎鼎的3dfx Voodoo5系列显卡。
目前常见的显卡显示芯片主要有nVidia系列及ATI系列等等,如Geforce2 GTS,Geforce2 MX,Geforce3,ATI Radeon等。
显示芯片按照功能来说主要分为“2D”(如S3 64v+)“3D”(如3dfx Voodoo)和"2D+3D"(如Geforce MX)几种,目前流行的主要是2D+3D的显示芯片。
位(bit指的是显示芯片支持的显存数据宽度,较大的带宽可以使芯片在一个周期内传送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显卡的性能。
现在流行的显示芯片多为128位和256位,也有一小部分64位芯片显卡。
“位”是显示芯片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我们并不能按照数字倍数简单判定速度差异。
RAMDAC(数/模转换器)RAMDAC作用是将显存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显示器能够识别的模拟信号,速度用“MHz”表示,速度越快,图像越稳定,它决定了显卡能够支持的最高刷新频率。
为了降低成本,大多数厂商都将RAMDAC整合到显示芯片中,不过仍有部分高档显卡采用了独立的RAMDAC芯片。
3. 显存:显存是用来存储等待处理的图形数据信息的,显存容量决定了显卡支持的分辨率、色深。
屏幕分辨率越高,屏幕上显示的像素点也越多,相应所需显存容量也较大。
对于目前的3D加速卡来说,需要更多的显存来存储Z-Buffer数据或材质数据等。
显存可以分为两大类:单端口显存和双端口显存。
前者从显示芯片读取数据及向RAMDAC传输数据经过同一端口,数据的读写和传输无法同时进行;后者则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读写与传输。
目前主要流行的显存有SDRAM、SGRAM、DDR RAM、VRAM、WRAM等。
4. 电容电阻:显卡采用的常见的电容类型有电解电容,钽电容等,前者发热量较大,特别是一些伪劣电解电容更是如此,它们对显卡性能影响较大,故许多名牌显卡纷纷抛弃直立的电解电容,而采用小巧的钽电容来获得性能上的提升。
电阻也是如此,以前常见的金属膜电阻、碳膜电阻越来越多的让位于贴片电阻。
5. 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的作用是调整来自主板的电流以供显卡更稳定地工作。
由于显示芯片越造越精密,对显卡的供电电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供电电路中各种优良的稳压电路元器件是少不了的。
6.FLASH ROM:VGA BIOSVGA BIOS存在于Flash ROM中,包含了显示芯片和驱动程序的控制程序、产品标识等信息。
我们常见的Flsah ROM编号有29、39和49开头的3种,这几种芯片都可以通过专用程序进行升级,改善显卡性能,甚至可以给显卡带来改头换面的效果。
7. 其它:显卡上还有向显卡内部提供数/模转换时钟频率的晶振等小元器件。
此外,由于现在的显卡频率越来越高,工作时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显卡上都会有一个散热风扇。
二、显卡的工作原理我们看到的图像都是模拟信号,而计算机所处理的都是0101类的数字信号。
数据一旦离开CPU,必须通过4个步骤,最后才会到达显示屏成为图像:1、经过总线(bus) 进入显卡芯片——将CPU送来的数据送到显卡芯片里面进行处理。
(数字信号)2、从显示芯片进入显存——将显示芯片处理完的资料送到显存。
(数字信号)3、从显存进入RAMDAC (数/模转换器)——从显存读取出资料送到RAM DAC 进行数据转换。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4、从RAMDAC 进入显示器——将转换完的模拟信号送到显示屏(模拟信号)我们所看到的显示效果最后处理的结果,系统效能的高低由以上四步共同决定,它与显示卡的效能不同,如要严格区分,显示卡的效能只决定了中间两步。
第一步是由CPU 进入到显示卡里面,最后一步是由显示卡直接送资料到显示屏上。
最慢的步骤就是整体速度的决定步骤。
三,显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CGA显卡???? 民用显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了。
在1981年,IBM 推出了个人电脑时,它提供了两种显卡,一种是"单色显卡(简称MDA),一种是“彩色绘图卡”(简称CGA),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MDA是与单色显示器配合使用的,它可以显示80行x25列的字符,CGA则可以用在RGB的显示屏上, 它可以绘制的图形和字符。
MGA/MCGA显卡???? 1982年,IBM又推出了MGA,又称大力士卡,除了能显示图形外,还保留了原来MDA 的功能。
当年不少游戏都需要这款卡才能显示动画效果。
而当时风行市场的还有Genoa 公司做的EGA,即加强型绘图卡, 可以模拟MDA 和CGA,而且可以在单色屏幕上一点一点画成的图形。
?VGA,即显示绘图阵列,它是IBM在其PS/2 的Model 50, 60和80内建的影像系统。
它的数字模式可以达到720x400色,绘图模式则可以达到640x480x16色,以及320x200x256色,这是显卡首次可以同时最高显示256种色彩。
而这些模式更成为其后所有显卡的共同标准。
VGA显卡的盛行把电脑带进了2D显卡显示的辉煌时代。
而后其推出的Trident 9685更是第一代3D显卡的代表。
不过真正称得上开启3D显卡大门的却应该是GLINT 300SX,虽然其3D功能极其简单,但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D AGP接口显卡时代???? 1995年,对于显卡来说,绝对是里程碑的一年,3D图形加速卡正式走入玩家的视野。
1995年,3Dfx推出了业界的第一块真正意义的3D图形加速卡:Voodoo。
3Dfx的专利技术Glide引擎接口一度称霸了整个3D世界,直至D3D和OpenGL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面。
Voodoo标配为4Mb显存,能够提供在640×480分辨率下3D显示速度和最华丽的画面,当然,Voodoo也有硬伤,它只是一块具有3D加速功能的子卡,使用时需搭配一块具有2D功能的显卡。
?????????1997年是3D显卡初露头角的一年,而1998年则是3D显卡如雨后春笋激烈竞争的一年。
????在Voodoo带来的巨大荣誉和耀眼的光环下,3Dfx以高屋建瓴之势推出了又一划时代的产品:Voodoo2。
Voodoo2自带8Mb/12Mb EDO显存,PCI接口,卡上有双芯片,可以做单周期到多纹理运算。
但是Voodoo2依然作为一块3D加速子卡,需要一块2D显卡的支持。
Voodoo2的推出已经使得3D加速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凭借Voodoo2的效果、画面和速度,征服了不少当时盛行一时的3D游戏。
2009年最为流行的SLI技术也是当时Voodoo2的一个新技术,Voodoo2第一次支持双显卡技术,让两块Voodoo2并联协同工作获得双倍的性能。
?PCI Express显卡接口???? 2001年春季的IDF上Intel正式公布PCI Express,是取代PCI总线的第三代I/O技术,也称为3GIO。
该总线的规范由Intel支持的AWG(Arapahoe Working Group)负责制定。
2002 年4月17日,AWG正式宣布3GIO 1.0规范草稿制定完毕,并移交PCI-SIG进行审核。
最后被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
2006年正式推出Spec2.0(2.0规范)。
????????2009年,PCI-E 3.0规范已经确定,其编码数据速率,比同等情况下的PCI-E 2.0规范提高了一倍,X32端口的双向速率高达320Gbps。
七彩虹逸彩9800GT-GD3 冰封骑士3F 512M M10∙芯片厂商:NVIDIA GeForce 9800∙显存容量:512MB GDDR3∙显存位宽:256bit∙核心频率:600MHz∙显存频率:1800MHz∙显存速度:1.0ns∙散热方式:散热风扇+散热片(静∙I/O接口:HDMI∙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流处理器:112个七彩虹iGame260+ GD3 UP烈焰战神896M∙芯片厂商:NVIDIA Geforce GTX∙显存容量:896MB GDDR3∙显存位宽:448bit∙核心频率:Normal:576MHz Tur∙显存频率:Normal:2000MHz Tur∙显存速度:0.8ns∙散热方式:巨型涡轮散热器∙I/O接口:HDMI∙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流处理器:216个影驰GT240中将版∙芯片厂商:NVIDIA GeForce GT24∙显存容量:512MB GDDR5∙显存位宽:128bit∙核心频率:550MHz∙显存频率:3400MHz∙显存速度:0.5ns∙散热方式:散热风扇∙I/O接口:HDMI接口/DVI接口/VGA∙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流处理器:96个影驰GTX260+上将版∙芯片厂商:NVIDIA GeForce GTX∙显存容量:896MB GDDR3∙显存位宽:448bit∙核心频率:625MHz∙显存频率:1050MHz∙显存速度:0.8ns∙散热方式:散热风扇∙I/O接口:HDMI/S-video接口(TV-∙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流处理器:216个双敏无极2 HD5750 DDR5 V1024小牛版∙芯片厂商:ATI Radeon HD 5750∙显存容量:512MB GDDR5∙显存位宽:128bit∙核心频率:700MHz∙显存频率:4600MHz∙散热方式:散热风扇∙I/O接口:HDMI接口/DVI接口/VGA∙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流处理器:720个∙3D API:DirectX 11七彩虹IGAME250-GD3 冰封骑士5F 512M R08 ∙芯片厂商:NVIDIA Geforce GTS∙显存容量:512MB GDDR3∙显存位宽:256bit∙核心频率:740MHz∙显存频率:2200MHz∙显存速度:0.8ns∙散热方式:散热风扇∙I/O接口:HDMI接口/双DVI接口∙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流处理器:128个耕昇GTS250黄忠版∙芯片厂商:NVIDIA Geforce GTS∙显存容量:512MB GDDR3∙显存位宽:256bit∙核心频率:745MHz∙显存频率:2200MHz∙显存速度:0.8ns∙散热方式:散热风扇∙I/O接口:HDMI∙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流处理器:128个铭瑄极光GTS250终结者1024M∙芯片厂商:NVIDIA Geforce GTS∙显存容量:1024MB GDDR3∙显存位宽:256bit∙核心频率:675MHz∙显存频率:2000MHz∙显存速度:1.0ns∙散热方式:散热风扇∙I/O接口:HDMI接口/DVI接口/VGA ∙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流处理器:128个索泰GTX260-896D3 S192∙芯片厂商:NVIDIA Geforce GTX ∙显存容量:896MB GDDR3∙显存位宽:448bit∙核心频率:576MHz∙显存频率:1998MHz∙显存速度:1.0ns∙散热方式:涡轮风扇∙I/O接口:S-video接口(TV-Out) ∙总线接口:PCI Express 2.0 16X ∙流处理器:19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