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测技术(10)--2010试卷A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名词解释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的吸光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计算公式: S=×C/A (ug/mL/1%)S——1%吸收灵敏度 C——标准溶液浓度——为1%吸收的吸光度A——3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c Kδ/A mD——元素的检出限ug/mL c——试液的浓度δ——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 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以I F—λ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TG基本原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

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

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现代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全文优选

现代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全文优选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现代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测试系统的灵敏度2、压电效应3、热电偶冷端补偿4、电阻应变效应5、虚拟仪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r表征系统的特性,一阶系统的被止频率表示为。

2、线性度是指。

也称非线性误差,常用的直线拟合方法有理论拟合、和等。

3、常用的应变片有与两大类,其中灵敏度较高的是,线性度较好的是。

4、为了加强居氏小区的安全,可以在小区围墙上加装传感器进行昼夜监控。

5、可以进行转速测量的传感器包括、和;可以进行金属工件厚度测星:的传感器包括、和。

6、在图像测量中,为了确定丄件的角点,常采用方法,它的原理是。

7、光电管、光电倍増管是利用效应工作的,光电池是利用效应工作的,光敏电阻是利用效应工作的。

8、极距变化型的电容式传感器常釆用差动结构,目的是以及。

9、为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提髙系统的灵敏度,应使桥臂上电阻应变极性相同,桥臂上电阻应变极性相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基本型现代检测系统包括哪些环节?2、什么是霍尔效应?为什么半导体材料适合于作霍尔元件?3、请从CCD的原理解释图像亮度与曝光时间的关系。

4、如果对1mm左右的微位移量进行检测,请问可以选用什么传感器?列举2种方案,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5、探底雷达可以完成哪些检测任务?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探测时与超声波传感器有何异同?现代检测技术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试系统的灵敏度一专感器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比2、压电效应一一某些材料(如石英)当沿着一定方向施加力变形,由于材料分子不具备中心对称性, 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此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是指当压电材料沿一定方向受到电场作用时,相应的在一定的晶轴方向将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应力,又称电致伸缩效应。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梅毒螺旋体的致病因素是()。

A.梅毒内毒素样物质和外毒素B.梅毒唾液酸和内毒素样物质C.梅毒外膜蛋白和外毒素D.梅毒外膜蛋白和透明质酸酶E.梅毒唾液酸和透明质酸酶【答案】 D2、患者,男性,15岁,外周血WBC2.0×10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答案】 D3、糖电极属于()。

A.玻璃电极B.酶电极C.杂合生物电极D.气敏电极E.离子交换电极【答案】 B4、在脂肪酸合成时NADPH主要提供A.氢B.递电子C.水D.氧E.氮【答案】 A5、正常成人RDW不超过()。

A.5%B.8%C.10%D.15%E.18%【答案】 D6、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直接供能物质是A.ATPB.GTPC.脂肪D.葡萄糖E.磷酸肌酸【答案】 A7、现代医患关系特点( )A.医患关系的间接性、多元性、易变性B.医患关系的个体性、稳定性、直接性C.扩大医学服务的范围D.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确立双向作用的医患关系E.医患关系的分解趋势和物化趋势【答案】 A8、下列与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有关的是A.抗人球蛋白试验B.红细胞镰变试验C.血红蛋白电泳D.血红蛋白包涵体试验E.抗碱血红蛋白测定【答案】 A9、分离霍乱弧菌应选择的培养基是()。

A.血清肉汤B.碱性蛋白胨水C.葡萄糖蛋白胨水D.肉浸液E.庖肉培养基【答案】 B10、下列描述符合正常精液的是A.精液量0.95mlB.精子活率77%C.精子畸形率30%D.pH7.0E.精子活动力c级【答案】 B11、血小板膜糖蛋白中作为vWF受体的是()。

A.GPⅠbB.GPⅡbC.GPⅢaD.CD62PE.CD63【答案】 A12、某患者ASTA.慢性活动性肝炎B.桥-本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银屑病D.急性支气管肺炎E.急性附睾炎【答案】 A13、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含有()。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A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A

一.填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 在酸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收波长将发生 变化。

2. 紫外吸收光谱的最重要应用是为我们提供识别未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具有的_____和估计共轭程度的信息,从而推断和鉴别该有机物的结构。

3. 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出现在4000~1350cm -1频率范围的吸收峰可用于鉴定官能团,这一段频率范围称为______。

4.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_____,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 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5.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食品检验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三大标记免疫技术即 、 、 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范应用。

6.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7. 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_____。

8. 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_原则。

9. 含氯农药的检测使用 色谱检测器为最佳。

10.HPLC 中通用型检测器是_______。

11.请按照能量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 射线,微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对于正相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的极性______固定液的极性。

13. 如果样品的相对分子量在200到2000之间,一般可考虑使用____进行分离。

14. 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

15. 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__ _。

16. 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大致可分为 _________ 定性和_________分析两个方面期 末 考 试 试 题(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开课学院 食品学院使用班级 考试日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查人签名得 分阅卷教师 命题教师:共 3 页 第1 页学生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1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光源的作用是辐射待测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供试样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的吸收。

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网课题目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网课题目和答案

第一讲:1、传感器是一种将特定的被测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可用输出信号的装置,它主要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基本型现代检测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采集、计算机、输出显示等五部分。

3、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开发主要体现在高精确度、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等方面。

4、检测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①不断拓展测量范围,努力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②传感器逐渐向集成化、组合式、数字化方向发展③重视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④检测系统智能化等方面。

5、一个完整的检测过程包括信息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信号记录、信号显示等方面。

6、现代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智能仪器、个人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等三类。

7、传感器按能量关系可分为能量变换型和能量控制型两类。

8、传感器按输出量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类。

9、智能传感器一般具有①自校零、自标定、自矫正②自动补偿③自动采集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④自动进行检测、自选量程、自寻故障⑤数据存储、记忆与信息处理功能⑥双向通讯、标准化数字输出或符号输出等功能。

第二讲:1.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指仪表的()A.绝对误差 B.最大误差C.相对误差D.最大引用误差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A.重复性B.线性度C.灵敏度D.固有频率3.按照分类,阈值指标属于( )A.灵敏度B.静态指标C.过载能力D.量程4.与价格成反比的指标是( )A.可靠性B.经济性C.精度D.灵敏度5.属于传感器静态指标的是( )A.固有频率B.临界频率C.阻尼比D.重复性6. 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A.量程B.过冲量C.稳定性D.线性度7.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 )A.线性度越好B.迟滞越小C.重复性越好D.灵敏度越高8.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表示传感器( )A.线性度越好B.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C.重复性越好D.迟滞越小9.传感器的标定是在明确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前提下,利用某种( )对传感器进行标定。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检测技术的主要分类?A. 分子生物学技术B. 电子技术C. 光学技术D. 化学分析技术答案:B2.以下哪项是检测技术的基础设备?A. PCR仪B. 手持式光谱仪C. 气相色谱仪D. 全自动分析仪答案:A3.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DNAC. RNAD. 糖类答案:A4.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仪器可用于精确测量溶液的浓度?A. PH计B. 紫外分光光度计C. 核磁共振仪D. 气相色谱仪答案:B5.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学和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DNAC. 药物D. 病原体答案:C二、填空题1. PCR全称为________。

答案:聚合酶链反应2. 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_分析仪器。

答案:质谱3.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作用下,在______________上分离和检测样品成分的一种方法。

答案:色谱柱4.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和测定物质的_____________。

答案:结构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层析技术,可用于检测_____________。

答案:抗体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PCR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答:PCR是一种通过不断复制DNA段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使DNA双链解链,然后引入引物(寡聚核苷酸链),再通过DNA聚合酶酶作用,使DNA段复制多次,最终得到大量指定DNA段。

PCR 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遗传病检测、法医学等领域。

2. 请简要介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答:质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化合物离子化,然后分离、加速和检测这些离子,最终得到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信息。

质谱仪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结构鉴定、定量分析、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等方面。

3. 请简要说明生物传感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现代检测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现代检测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现代检测技术基础试题——答案姓名:侯鹏庆学号:1201259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TEL:139********E-mail:2008hpq@一、阐述仪器线性度的概念,说明有哪些直线拟合方法。

阐述回程差、灵敏度和分辨力的概念。

答:线性度指检测系统输入输出曲线与理想直线的偏离程度,即非线性误差。

直线拟合方法有最小二乘法、端点连线法、最佳直线法。

回程误差指检测系统在正行程和反行程的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分辨力指能够检测出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表征测量系统的分辨能力。

灵敏度指测量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的增量与输入量的增量之比,即K=△Y/△X。

二、仪表的精确度等级是怎样规定的?写出计算公式。

某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600℃,准确度等级为2.5级;另一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1200℃,准确度等级为1.5级。

现欲测量温度为500℃的设备温度,问选哪种测温仪表会更好?计算说明为什么?答:精确度(精度)等级规定,仪器在规定条件下,其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值△A与满量程输出Y F.S之比的百分数,用A表示,即:A=△A/Y F.S×100%。

表示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第一台仪表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5%×600℃)/500℃=3%,第二台仪表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5%×1200℃)/500℃=3.6%,二者量程都满足测量要求,所以选第一种仪表。

三、(1)假设你开发一台称重仪,在实验室完成了传感器、放大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制作,但是没有条件施加标准砝码或标准力对传感器和你的系统进行实际标定,你只有一块可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的表(或万用表),在这种条件下你应该首先对仪器的那些指标进行测定?从误差的角度出发,你对你使用的表有何要求?(2)设传感器误差为0.1%;测量放大电路误差为0.03%;系统采用的A/D转换器为10位,试分析仪器最后能达到的最好精度等级是多少?答:(1)通过万用表可以首先对称重仪的零点漂移、重复性、再现性、回程误差几个指标进行测定。

检测技术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______________ 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_________________ 关系。

3、某一线性位移传感器,量程为0〜100cm,对应输出电压为0〜300mV,最大输出偏差为3mV,则传感器的灵敏度为________________ ,非线性误差为4、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的 _________ ,将测量物体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路(电桥)转换为输出电压的传感器。

5、电感式传感器按转换原理分为 ___________ 和自感两种。

6、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变极距型、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种。

7、霍尔传感器的零位误差主要山 ___________ 电动势和寄生直流电动势引起的。

8、热电偶的热电势由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组成。

9、激光器具有 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亮度高的优点。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CD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转换为o 其中M0S单元负责电荷的存储,M0S单元电荷在三相脉冲的作用下实现电荷的____________ ,通过输出装置实现电荷的 ___________ 。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实现的。

12、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感器一般由 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把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和一个电容器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感式传感器按结构分为、和螺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2. 图像测量系统框图如下;
目标
光源
光学系统 (镜头、光路)
图像传感器 (CCD/CMOS相机)
输出结果
嵌入式计算机
图像存储设备
图像采集卡
在需要对物体轮廓进行测量的场合常采用背光源,如各种尺寸测量、工件计数、缺陷检测等。
多孔质 陶瓷层
排 气
ZrO2-Y2O3
Pt电极
空气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题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 现代检测技术 课时: 48 考试时间:2010 年 12 月 22 日
1
5. 选 A,中间导体定律;t1 和 t2 相等,中间温度定律。 三、电路分析题(共 13 分)
1. (3 分)差动脉宽调制电路。 2. (10 分,每个波形 2 分)
3. 可以采用光纤测位移、电容式或电感式测位移。
4. 浓差电池型氧传感器采用具有氧离子导电性的氧化锆( ZrO2)固体电解质为工作介质,当氧化 锆两侧的氧气浓度不同时,高浓度一侧的氧通过晶体中的氧空位以离子形式向低浓度一侧迁移,形 成氧离子导电,结果使高浓度一侧的铂电极失去电子显正电,低浓度一侧的铂电极得到电子显负电, 在两铂电极之间就产生氧浓差电势。
一、填空(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15mm; 2. 双臂电桥,全桥; 3. 随机;随机; 4. 电阻率随压力改变的现象; 5. 时差法,多普勒效应,时差法; 6. 栅距,增加刻线密度,采用细分技术; 7. 导航电文(卫星系统),C/A 码或粗码,P 码或精码; 8. 热电偶有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冷端热端存在温差; 9. 能够发生全反射的空气中入射角的正弦值,小; 10. 镜面反射;物距;镜头放大倍数;
Uo
= KUiet max
3 = KUi
1- m2 8h2 E
r2 Pᄡ
P (2 分)
2
3
uG
uG
(a
(b
四、计算题)(共 27 分)

1. t=5.257/600*5.267=601.14℃ (4 分) 2. (1)光栅常数为 0.02mm,B=2mm(4 分);
(2)v=W/t=20m/s(4 分) 3. (1)R1、R4 相对,R2、R3 相对。(4 分)
( ) (2) e2
= e3
= et max
3 =
1- m2 8h 2 E
r2
P = 7.656 ᄡ10-4 , e1 = e 4
= -7.656 ᄡ10-4 ,
UoLeabharlann =K 4U
i
e1 - e2 - e3 + e4
= KUiet max
= 9.19mV
(5 分)
(3)具有温度补偿作用,全桥电路可以自动实现温度补偿。(4 分)
( ) (4)存在线性关系,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