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省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的指导意见 [2010]274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部署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交财发[2010]274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部署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交财发[2010]274号](https://img.taocdn.com/s3/m/f1dc57c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8.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部署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部署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交财发[2010]274号)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定,部与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部分单位还存在“重资金、轻资产”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等突出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既是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廉政建设和建立节约型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要求。
为全面落实2010年4月部在南京市召开的部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暨政府采购工作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部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部属单位的实际和特点,以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制定和实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为主线,紧紧抓住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三个关键环节,实施科学管理,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理念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应树立4个理念: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相结合;实行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均属于国家和部门监督管理的国有资产;依靠信息化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三、目标任务部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经过1-2年的努力,争取出台1-2个行业特色显著的资产配置标准规定;所有部属单位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2010年内实现政府采购网上审批,两年内实现资产处置网上审批。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4.04.01•【字号】•【施行日期】202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水利(水务)局,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厅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为,保证检测工作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6号)等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压实质量检测工作责任质量检测是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项目管理权限,监督指导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规范开展质量抽检、平行检测及自检工作,压实质量检测工作责任。
鼓励各地建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实时监管平台,积极引导项目法人及工程参建单位优先选择具有质量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能力的检测单位。
(一)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负首要责任,认真组织开展质量抽检工作,并对监理单位平行检测及施工单位自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有条件的项目,鼓励项目法人开展全过程质量检测。
项目法人应委托与工程规模对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开展质量抽检,编制质量抽检方案,并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项目法人委托的质量抽检单位与施工、监理、原材料供应商及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隶属同一经营实体及其他利害关系。
(二)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应严格按《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和《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有关规定,开展平行检测、见证取样和跟踪检测工作,并对施工自检检测单位资质和自检计划进行审核把关。
施工自检检测单位在工地设置检测实验室的,监理单位还应对其工地实验室检测能力、检测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检测行为等进行审核把关和动态监管。
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

5.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工作安排,年度质量监督可与阶段、专项质量监督合并开展,但检查内 容不得简化、省略或替代;随机抽查质量监督只出具质量监督意见和建议,不出具对工程质量状况的 总体评价。
前言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 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 号)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 工作,保证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组织修订了《水电建 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意 循了以下原则: 求 (一)坚持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为依据,强化依法依规的原则。 征 (二)坚持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并重,加强质量责任监管的原则。
(三)坚持阶段性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结合,突出水电工程建设特点。 (四)坚持重点抽查验证的检查方式,促进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和标注化。 (五)坚持适应科技发展、兼顾技术进步的原则,吸收水电工程建设的技术发展、新材料和新方 法的应用。 三、调整的主要内容 原《监督大纲》由原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于 2014 年 3 月印发试行版,2016 年 6 月正式印发实 施。2018 年 2 月,《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意见的通知》(国能发 安全[2018]21 号文)颁布实施,文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质监工作的各项要求。本《大纲》充分体现了 国家能源局对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新的要求,突出阶段性监督检查、强化随机抽查、简化分项 工程监督检查内容,提高了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与原《监督大纲》相比,本《大纲》主要的调整和变 化如下: 1. 对原《监督大纲》正文内容进行了整合和简化,作为《大纲》第 1 部分“质量监督检查基本 规定”。包括“总则”、“监督受理”、“主要依据”、“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参建各方资料准备” 和“监督报告的主要内容”共 7 个章节。 2. 《大纲》突出阶段性监督检查,专门增设了第 2 部分“阶段性质量监督检查”;强化随机抽查, 在第 1 部分有关章节中增加了“随机抽查监督报告的主要内容”。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1、过街通道塌方导致道路坍陷事故 (1)2、黄土隧道DK345+884~+925段初支变形 (4)3、隧道ZK169+870~+890段地质性坍方事件 (7)4、工序质量不良造成隧道坍方 (11)5、错误使用中线导致隧道测量偏差 (13)6、工作失误导致隧道测量偏差 (15)7、桩位偏移导致路基工程质量事故 (17)8、隧道DZIK50+319~+274段初支测量偏差事件 (19)9、测量管理不到位导致结构侵限 (21)10、工序质量不良导致隧道病害事故 (24)11、分包管理不到位导致混凝土质量事故 (27)12、分包管理不到位导致仰拱铺底严重质量问题 (29)13、隧道2号横洞砼质量问题 (31)14、铁路砼隔离栅栏质量事故 (33)15、雨期野蛮施工导致砼缺陷质量事故 (35)16、隧道DK109+565~DK110+100段欠挖质量事故 (38)17、挡墙坍塌导致铁路行车事故 (42)18、京隧建杭州擅自拆除支模架事件 (44)过街通道塌方导致道路坍陷事故一、事故概况该工程过街通道为暗挖,两侧为明挖基坑,通道顶部70cm处为市政排水暗渠。
2006年5月27日,隧道工地地表值班人员李小奇听到地面发出响声,发现过街通道南端西侧结构边缘约3m处地表出现小范围塌陷,便一边电话报告有关情况,一边走到明挖基坑边缘观察明挖基坑及暗挖通道情况,未发现涌水。
随后听到明挖基坑内传来很大的流水声,发现大量水和砂从通道左侧下断面处涌出,南基坑内已全是积水,积水深度约50cm。
此后,坍塌坑内发出电火花,随即着火。
项目部人员立即向119、煤气公司等报警。
数分钟后,消防员投入灭火工作,火势得到控制并被扑灭,基坑内积水深达4m。
5月29日,通道东侧暗渠北出现断面4.5*5.3m2,深度约4m塌坑。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在高水位、大水量水流作用下,引发暗渠底板开裂,水流通过底板裂隙渗出,致使暗渠底部的间隙扩大,逐步形成空穴,周围及下部土层迅速饱和,地下水位升高;有压水流携带粉细砂通过降水井周边通道,冲破下断面初期支护与掌子面交汇处的薄弱点,进入通道,同时导致暗渠底部空洞突然增大,随之暗渠沉断垮塌,继而牵引部分地面塌陷。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RFJ01-2015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RFJ01-2015)人防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记录表目录第一章工程质量验收 (7)1.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7)1.1.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7)1.2 结构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8)1.2.1土方工程 (8)1.2.2逆作法施工 (9)1.2.3模板工程 (10)1.2.4钢筋工程 (11)1.2.5混凝土工程 (12)1.2.6爆破掘进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7喷射混凝土工程 (13)1.2.8砌体工程 (14)1.3 孔口防护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15)1.3.1门框墙制作 (16)1.3.2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防爆波活门安装 (18)1.3.4自动排气活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安装 (19)1.3.5密闭穿墙管施工 (20)1.3.6平战转换封堵构件施工 (21)1.4 防水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22)1.4.1防水混凝土工程 (22)1.4.2水泥砂浆防水层工程 (23)1.4.3涂料防水层工程 (24)1.4.4卷材防水层工程 (24)1.4.5金属板防水层工程 (25)1.4.6塑料防水板防水层工程 (27)1.4.7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工程 (28)1.4.8止水带防水工程 (29)1.5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30)1.5.1—般抹灰工程 (30)1.5.2涂饰工程 (31)1.5.3饰面板(砖)工程 (32)1.5.4整体面层铺设工程 (34)1.5.6吊顶工程 (36)1.5.7门窗安装工程 (37)1.6 给水排水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 (38)1.6.1给水管道安装 (39)1.6.2给水管道附件及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安装 (40)1.6.3给水附属设备安装 (42)1.6.4排水管道安装 (43)1.6.5卫生器具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电线路工程检测试验项目计划

500千伏线路工程检测试验项目计划50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2021年 3月批准:职务:日期:审核:职务:日期:编制:职务:日期:目录1.编制说明 (1)2.编制依据 (1)3. 工程概况 (3)3.1 工程参建单位 (3)3.2 工程设计情况 (3)3.3 本工程质量目标 (4)4. 施工试验项目检测计划 (6)4.1 检验工作准备 (6)4.2 检验设备 (6)5. 试验管理 (7)5.1 管理人员职责 (7)5.2 试验现场管理 (7)5.3 材料源管理 (7)5.4 见证取样试验管理 (8)5.5 试验检测结果 (8)5.6 试验检测资料管理 (8)6.各材料的取样方法及送检计划 (9)6.1钢筋原材及机械连接见证取样 (9)6.2混凝土试块取样及留置 (10)6.3 导、地线压接试验 (10)附表1主要工程项目试验计划表 (17)检测试验项目计划1.编制说明1.根据《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的相关内容规定,强化输电工程质量控制,在项目开工前,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编制此方案,基础、组塔、架线、接地分部工程检测试验按照本计划进行。
2.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工作量,依据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国家法律法规、原材试验及施工试验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工程的检测试验计划,以便在施工过程中知道检测试验工作,确保原材料及其成品的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保证工程质量。
2.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2)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1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4.《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15版)》(GB50204-2015)6.《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9.《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1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1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4)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13)16.《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 50621-2010)1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18.《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1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2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22.《钢筋机械连接套筒》(JG/T163-2013)23.《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2012)25.《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26.《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0-2001)27.《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28.《110-75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29.《110-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8-2016)30.《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31.《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93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11]146)33.《国家电网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934.《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10248-2016)3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36.《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9。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https://img.taocdn.com/s3/m/589c78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1.png)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正文:---------------------------------------------------------------------------------------------------------------------------------------------------- 信息产业部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规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行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
(一) 信息网络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和分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二) 信息资源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的资源系统;(三) 信息应用系统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应用系统。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监理单位是指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并具备规定数量的监理工程师和注册资金、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固定的工作场所和相关的监理工作业绩,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证书》,从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业务的单位。
监理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
第二章主管部门及其职责第六条信息产业部负责全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 制定、发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法规,并监督实施;(二) 审批及管理甲级、乙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三) 负责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的资格管理;(四) 监督并指导全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
城市探测规范

城市探测规范篇一: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测试题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测试题一、单选题1、地下管线探测按探测任务可分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厂区或住宅小区管线探测、施工场地探测和()四类。
(A)专用管线探测(B)电力电信电缆管线探测(C)工业管线探测(D)给排水管线探测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得大于±5cm,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得大于()。
(A)±5cm(B)±3cm(C)±4cm(D)±3.5cm3、地下管线检查取样应分布均匀,随机抽取,在不同时间,不同操作员进行,且每一个工区必须在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中分别抽取不少于各自总点数的()。
(A)6% (B)5% (C)4% (D)3%4、地下管线的测量成果质量检查时,应随机抽查测区管线点总数的()进行复测。
(A)2% (B)3% (C)5% (D)4%5、地下管线开挖验证点应随机抽取,均匀分布,且开挖验证点数不得少于工区内隐蔽管线点总数的(),且不少于()个。
(A)3% 2 (B)2% 3 (C)1.5% 3 (D)1% 36、地下管线定线测量宜采用解析法,解析法包括:解析实钉法和()。
(A)实地调查和量测(B)仪器探测(C)实地调查和仪器控测相结合(D)解析拨定法7、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相邻管线及规划道路中心张的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A)0.6mm(B)0.5mm(C)0.4mm(D)0.3mm8、地下管线探测报告书包括:工程概况、()、应说明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质量评定、结论与建议、提交的成果和附图与附表。
(A)项目目标与任务(B)技术措施(C)探测原始资料(D)成果资料9、被抽查成果中原始资料齐全,但记录不工整美观,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图面清晰,各工序数学精度统计结果,误差分布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此成果质量等级为()。
(A)合格(B)不合格(C)良级品(D)优级品10、使用大功率仪器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我省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的指导意见
粤建质函[2010]274号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佛山市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质量检测(试验)数据是工程结构安全得到保证和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的主要判断依据,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公正性非常重要。
随着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逐步开放,工程质量检测的监管难度加大,传统的监管方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对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因此,实施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推进我省工程质量检测实施信息化管理,我厅决定今年在建设规模较大的珠三角地区先行一步,明年全省全面推行,现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全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落实相应经费,全力以赴地做好有关工作,实现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目标。
二、我省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省、地级以上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监管平台和检测机构三个层次的管理信息系统,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地级以上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监管平台,从而有效监控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实效性,及时跟踪不合格检测结构及其处理情况,对检测报告签发实施管控,实现全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系统工程质量检测的联网管理。
三、省监管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借助地级以上市监管平台对各地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和监督;借助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监管平台对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情况进行了解和监督;对不合格检测结果的处理情况进行抽查;对全省工程质量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地级以上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监管平台是实施工程质量检测日常监督管理的主要信息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
(一)对纳入本监管平台监管的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登记管理;
(二)给检测机构统一发放专项检测项目检测报告编号;
(三)保证检测报告与相应工程项目的准确对应,形成工程项目完整的检测报告信息;
(四)监控检测数据的采集和报告的签发,完整保留对检测数据的修改记录;
(五)跟踪不合格检测报告及其处理情况;
(六)对本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七)有条件的地区可对检测机构工作场所实施视频监控。
五、检测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DBJ/T15-45-2005)的要求。
其中见证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编号应格式统一并按年度形成流水,凡常规材料、门窗、建筑幕墙等检测项目中的力值数据要做到自动采集。
检测机构应确保管理信息系
统的正常运行和正常接入所在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监管平台,因网络异常无法与监管平台连接时,应及时告知监管平台,并尽快排除故障。
六、工作实施要求:
(一)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负责建立省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并与各地级以上市监管平台数据对接,形成全省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为依托,建立本地的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供辖区内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使用。
除佛山顺德区外,各地级市的县(市、区)原则上不再自行建立监管平台。
广州、深圳市因建设规模较大,可自行决定是否建立各区(市)的监管平台。
(三)省、市两级监管平台和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
(DBJ/T15-45-2005),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
各地级以上市监管平台必须按形成全省联网管理的要求开放端口给省级监管平台。
在满足省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各地监管平台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增加个性化的功能。
(四)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的建设应在今年9月底完成,年底前基本实现与本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联网。
其他各地级市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及其与本地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联网要在2011年底前完成。
二O一O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