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路隧道二衬砼开裂在施工中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阐述二次衬砌裂缝产生原因和防治策略技术要点

阐述二次衬砌裂缝产生原因和防治策略技术要点1.前言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等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衬砌裂缝是一种常见质量缺陷。
有些裂缝是由施工原因造成的,这种裂缝多发生在衬砌上部,而且,由于隧道内光线昏暗,能见度差,出现裂缝后难以及时发现,往往导致同类裂缝在整条隧道中多次出现。
由于二衬砼裂缝会对隧道结构体的受力、防排水、外观等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必须对裂缝有个客观的认识,对其形成原因加以认真分析,同时在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裂缝的产生,以降低二衬砼裂缝对隧道的影响。
2.对二衬砼裂缝的认识2.1 裂缝产生的时间二衬砼裂缝产生的时间各有差异,可能出现的时间分别为砼拆模后、砼浇筑后5d~6d、隧道贯通后.最长的可能达几个月甚至一、二年。
2.2 二衬砼受力状况分析由目前较先进、并被广泛采用的隧道新奥法(NATM)设计及施工理论的基本思想发现,隧道的外部荷载主要是围岩压力.隧道承载抵抗力主要是靠隧道初期喷锚支护将隧道周边围岩和初期喷锚支护结构组成综合结构层形成的弧形拱力。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计算复合式衬砌时,初期支护应按主要承载结构计算:在Ⅲ类及以下围岩时二次衬砌砼考虑用作部分承载结构,在Ⅳ类及以上围岩时考虑用作安全储备。
” 当二衬砼结构受到与设计状态不同的应力,且这个应力超过二衬砼自身所能承受的应力时,二衬砼表面将出现水平、竖向、斜向等方向的裂缝。
3.裂缝成因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地质影响因素存在的不可预见性而不可避免地产生裂缝:主观上一方面是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当造成的。
3.1 不可预见的地质影响因素隧道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其受力结构与外部荷载均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隧道地质环境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在不断变化,但具体如何变化,变化量多大,难以精确地把握;其次,隧道施工时需爆破开挖,施工后要通车运营,这势必会破坏隧道区域内原有岩体内的内力、水文地质等的原有平衡。
公路隧道衬砌裂缝成因与处治技术分析

公路隧道衬砌裂缝成因与处治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09-30T07:27:39.055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1期作者:王桂睿[导读] 混凝土结构产生开裂是难以避免的王桂睿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成都 641400摘要:混凝土结构产生开裂是难以避免的,宏观的来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材料特征,只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将裂缝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隧道工程现场来讲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及经济技术意义。
关键词:公路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分析;处治技术1.衬砌裂损原因1.1环境因素造成隧道衬砌裂损的环境因素有很多,例如温度、湿度等。
温度主要指在反复冻融循环作用下,位于寒区的隧道围岩的物理特性发会发生较大变化,低温形成的冻胀圈,会对衬砌产生冻胀压力,围岩冻胀会形成较大的冻胀附加应力,这会进一步加剧衬砌的收缩、膨胀和破裂现象。
高地温隧道产生的附加温度应力也会引起隧道初期支护及衬砌开裂,影响隧道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湿度引起的干缩应力对隧道衬砌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长期处于高水压状态下的隧道,在突水与渗透变形的正反馈机制下由于层间充填介质透水性差,致使混凝土性能劣化,最终导致衬砌产生开裂、突水等病害。
另外,地下水的存在会加剧衬砌的裂损,致使衬砌产生渗漏水。
在有侵蚀性地下水的隧道中,地下水的侵蚀将造成衬砌疏松、剥落、开裂加剧等现象。
季节性降水造成的围岩淹水也会影响衬砌的受力状态,导致衬砌开裂。
1.2设计因素隧道在进行设计前准备时,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行深入勘察,无法准确确定隧道围岩等级,隧道的支护结构和整体线位布置设计依据不充分。
此外,限于个别设计单位缺乏相关经验及自身专业水平欠佳,导致设计过程极不规范,常任意改变或推翻原有设计。
这些现象都是隧道产生病害的关键因素。
1.3施工因素隧道的施工要求较高,良好的施工技术是隧道质量的基本保障。
混凝土水灰比不当、钢筋配筋率不当、骨料品种选择不合理、外加剂种类选用及用量不当都会导致隧道干热地段衬砌产生开裂。
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和修补及预防

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和修补及预防作者:申栓锁郑辉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16期摘要: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并受外界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质量难以把握,在二次初砌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裂缝病害,不仅影响了工程美观,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关键词:二次衬砌;隧道施工;地质环境;裂缝病害;修补预防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090-010引言在众多的隧道施工项目中,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病害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
作为隧道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工序,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直接影响了隧道结构体的受力、防水性能,如果在二次衬砌施工中避免裂缝产生,确保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隧道施工中所面临的重要技术课题。
下面,本文在全面、深入分析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及修补措施。
1二次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在实际应用案例中,二次衬砌产生的时间各有差异,有的在拆模后即出现裂缝,有的在隧道贯通后出现裂缝,有的在使用后几个月甚于数年出现裂缝。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1 环境因素地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病害,尤其是地质环境,直接影响了二次衬砌的受力结构和外部荷载,一方面除了地质运动的影响难以精确把握外,另一方面还有施工过程中对岩体结构的破坏造成地质变异,影响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受力特性。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则影响着二次衬砌的拉应力,不同温度和湿度,对于混凝土所采用的品种、骨料级配、添加剂掺量都有要求,当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所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混凝土砼即会产生裂缝病害。
1.2 材料因素水泥品种、骨料大小、配合比、添加剂种类等因素,都会对二次衬砌质量形成影响。
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骨料粒径过小、用灰量用水量过大、外加剂选择不当、水泥用量过多、水泥品种批次混用、设计强度过高等,都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
隧道二衬混凝土开裂的施工因素分析及措施

第46卷第8期Gijg坊2020年8月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Vol.46,No.8 August,2020隧道二衬混凝土开裂的施工因素分析及措施吕潇(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四川成都610200)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加,隧道工程项目越来越多。
隧道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二衬混凝土开裂问题。
结合灰嘎隧道工程案例,对常见的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导致二衬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
对于提升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避免二衬混凝土出现裂缝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隧道工程;二衬混凝土裂缝;施工措施中图分类号:U455.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20)08-0081-02DOI:10.3969/j.issn.1672-4011.2020.08.0410前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隧道被施工⑴O特别是在修建高速公路时,为了让道路更加顺畅,节省行程时间,当道路遇到山体时就需要进行隧道开挖。
但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隧道二衬混凝土经常出现裂缝⑵。
不仅对隧道工程的美观程度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对其正常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因此,有必要对隧道二衬混凝土开裂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到导致二衬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预防,提升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⑶。
1工程概况灰嘎隧道位于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出口位于攀枝花仁和区太平乡境内,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左线全长2342 m,最大埋深529m;右线全长2358m,最大埋深524m。
路基段左线长210m,右线长188m o隧道设计速度为80km/h,隧道路面直线段单向坡为2%,曲线段超高不大于±4%,最大纵坡小于3%,大于0.3%。
浅谈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是隧道施工中最常用的衬砌形式,该砌体能够为地面提供稳定的支撑,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营。
但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会出现一些裂缝现象,这些裂缝对隧道结构安全和运营状态具有潜在的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一、成因分析1.温度应力混凝土与环境温度不一致时,会由于热膨胀或收缩而产生较大的应力,这种应力常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隧道运行时,温度变化较大,因此,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表面会受到较大的温度变化影响,形成温度应力,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2.水泥减水剂不当如果使用的水泥减水剂不当、配比失误,会导致混凝土内部过度收缩,出现裂缝。
尤其是隧道混凝土施工时,因操作不当,或者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将引发裂缝。
3.结构设计不合理如果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或是结构不符合力学原理,都会导致裂缝产生。
此外,施工不规范、工作环境不清洁等也会导致工艺缺陷,间接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
二、防治对策1.正确配比为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在混凝土调配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配比,按照混凝土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搭配,并选用合格的水泥减水剂。
采用优质的混凝土,在配比时也须考虑摆脱纯理论设计,实践和案例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据。
2.合理施工正确施工工艺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重要保障。
混凝土施工前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隧道基础的处理和支撑等,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施工方案,将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泵送距离等因素掌控得当,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隧道的设计要求,采取合理的施工顺序,比如采用分步施工和依次养护的方式,这样能够控制温度应力和保证混凝土的初强性,防止混凝土失水干缩引发裂缝。
4.采用外加剂外加剂可以帮助减少混凝土内部应力,进而防止裂缝的产生。
隧道混凝土衬砌中的使用剂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防止结构裂缝的目的。
浅谈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
近年来,在隧道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这给隧道的使
用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
是保障隧道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举措。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质量不良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的一大原因是施工质量不良,例如混凝土拌合不匀、砂浆使
用不当、坍落度不足等,这些问题会导致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不够,易出现裂缝。
2、设计不合理
3、地质条件
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也是影响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之一。
例如隧道处于地
震带,地下水丰富等因素都会引起地面变形,而这些变形都会对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产生
影响。
4、使用环境
二、防治对策
施工完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意混凝土拌合、浇筑工艺,避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以及空鼓、脱模等问题。
在设计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以及使用环境,合理布置钢筋、
增加混凝土厚度等,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3、加强监测
通过搭建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的检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及时进行维护和处理,防止裂缝扩大。
4、加强维护管理
为了保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延长隧道寿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及时
清理隧道杂物、维护隧道附属设施,减少使用环境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是隧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解裂缝成因,
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能够降低隧道裂缝的发生率,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
隧道衬砌砼开裂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隧道衬砌砼开裂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摘要:导致隧道衬砌砼开裂的原因多且较为复杂,管控不好会对隧道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抗渗性、结构稳定性、使用年限等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主要从现场施工及管理等方面对造成隧道衬砌砼开裂的诸多原因与相应防治对策展开探讨,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隧道衬砌开裂原因预防结构受力注浆1隧道衬砌砼开裂的原因分析1.1地质勘察不详细设计前未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或勘察深度不够,对围岩地质情况掌握不准确,导致衬砌支护参数选择不合理,衬砌实施后局部集中受力或衬砌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变形、开裂。
1.2设计不合理(1)洞室受力计算时没有考虑水、高地应力、偏压等不良地质对围岩受力的影响,计算模型和实际情况存在偏差,选择衬砌支护参数时针对性不强或安全系数偏低。
(2)施工中隧道围岩受力处在不断变化、调整以形成新的稳定结构的过程,建立的静态计算模型和相关计算忽略了动态的受力过程,无法保证衬砌结构在动态受力过程中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安全系数,造成衬砌混凝土开裂。
1.3衬砌砼质量不达标1.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和水等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水泥稳定性差等因素导致混凝土质量不满足施工及规范要求。
(2)拌合站计量设备未按期校准或精度差,无法保证混凝土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
(3)没有及时测定粗细骨料含水率,并调整施工配合比。
(4)碱集料反应导致开裂。
(5)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不好。
(6)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运输过程不规范,导致混凝土泌水、离析,现场浇筑前没有再次搅拌。
(7)混凝土私自加水。
1.4施工工艺不规范1.未严格执行爆破设计,钻眼、装药随意,导致隧道开挖轮廓线型差,超欠挖明显且不处理,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偏差大,产生应力集中而变形或开裂。
(2)初支变形还未稳定或因进度需要,提前施做衬砌,衬砌结构受力超过设计荷载。
(3)对基面上松动的喷砼,岩块未清理,形成的软弱夹层不但影响二衬混凝土均匀受力,还降低了围岩对衬砌的约束力,导致衬砌砼开裂。
隧道衬砌砼开裂的成因与处治探讨

交通科技与管理221工程技术1 隧道衬砌砼开裂的所致成因1.1 地质勘察方面隧道开挖施工前,地质勘察不到位,对施工环境、水文地质等情况掌握不够细致,以致隧道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参数选择不合理,由此导致隧道围岩应力的影响超出二衬砼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而出现裂缝。
1.2 施工材料方面首先,二衬砼用水泥、砂石等材料质量差,不满足衬砌砼施工的要求,以致后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开裂;其次,二衬砼所用原材料计量不精准、拌制不规范、配比不合理、供料不及时,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加大二衬砼开裂的几率。
另外,二衬砼浇筑后受时间推移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碳化,降低砼的强度及密实性而导致出现裂缝。
1.3 现场施工方面(1)施工测量不精准。
隧道开挖施工中,对于围岩变形及稳定情况的监测不够及时到位,或是仅凭技术人员个人经验或肉眼观察,致使隧道初支变形未完全稳定便施作二衬,由此造成二衬结构随时间推移超出最大承荷而出现裂缝。
(2)施工操作不规范。
一方面,隧道爆破开挖控制不严,局部超挖或欠挖现象未及时处理,以致二衬砼浇筑时的厚度不均,导致砼收缩不一致而出现开裂;其次,在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因支护强度不足造成初支侵限,导致二衬砼厚度过小,甚至出现局部脱空而造成衬砌砼开裂。
(3)围岩基面未清理。
隧道开挖时易对围岩造成较大扰动,而造成围岩基面存在松动碎石及浮渣,若在衬砌砼前未将围岩基层的软弱岩层进行细致清理,就会造成与二衬砼间形成软弱夹层,降低了围岩对二次砼层的约束,从而大大削弱围岩的弹性抗力,造成衬砌砼结构强度受到影响而易形成裂缝。
(4)衬砌施工不规范。
采用整体式钢模台车进行衬砌砼作业时,如若下料不均匀、振捣不到位,就会造成衬砌砼不密实、不均匀,而影响砼的强度及受力,以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衬砼的薄弱部位就会出现裂缝;其次,衬砌砼施工过程中,温控措施控制不到位,从而导致浇筑后砼因内外温度存在较大的梯度而形成温度裂缝,或是浇筑后未及时做好养护,以致衬砌砼面失水过大而出现干缩裂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公路隧道二衬砼开裂在施工中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要:文章针对公路隧道二衬砼裂缝的质量病害,从衬砌结构承受偏载和过大的温度和干缩应力两个方面,总结归纳了造成隧道二衬砼开裂的施工因素。
开展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定量分析偏载和温度、干缩应力对二衬砼产生裂缝的影响,并提出规范施工、减少隧道二衬砼开裂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隧道;二衬裂缝;施工;因素;对策
目前,我国公路隧道普遍采用锚喷支护和模筑混凝土的复合衬砌结构,国内外隧道衬砌调查结果表明,二次衬砌砼开裂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原因众多。
本文主要从衬砌结构承受偏载和过大的温度及干缩应力两个方面,分析隧道施工因素对隧道二衬混凝土开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影响隧道衬砌混凝土受力状态的施工因素
(一)造成衬砌砼偏载的施工因素
光面爆破效果欠佳(超欠挖明显),超挖回填不密实将在衬砌背后形成空洞,欠挖则再次扰动围岩、造成围岩再次松弛,超欠挖均会产生应力集中,使衬砌结构承受非均匀荷载。
大断面开挖施工工序欠合理以及未适时施做二次衬砌,均能够导致围岩力学性质的恶化,二次衬砌局部承受集中荷载。
施工测量放线发生差错、模板拱架支撑变形等原因,均造成局部衬砌厚度偏薄或衬砌结构受力不对称;二衬砼浇筑管理欠到位会造成拱背部位出现拱顶衬砌与围岩不密贴的空隙,形成拱腰承受较大荷载,拱顶在一定范围存在空载。
钟世航对70多座隧道的调查结果表明整体式模筑混凝土衬砌出现厚度偏薄的比例较高,二次衬砌砼厚度不均现象在隧道工程中普遍存在。
赖金星等对石匣隧道的左右拱脚、左右拱腰和拱顶五条测线采用探地雷达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见图1和图2所示,由图可知,衬砌的厚度具有很大的离散性,且衬砌背后脱空区普遍存在。
图1 隧道二次衬砌检测厚度
图2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空隙分布
钟新樵对偏压隧道衬砌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围岩状态、地表坡率、覆盖厚度、洞室尺寸及形状、施工方法等五个方面是隧道形成偏压的影响因素。
(二)造成二衬砼温度和千缩应力过大的施工因素
施工质量管理松弛和不善,混凝土材料检验不力,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捣实质量不佳,二衬砼施工中养护不到位,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及由于混凝土失水引起的干缩应力。
当应力值超过混凝土的
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
耿伟采用王铁梦的计算公式进行收缩应力的计算,通过应变等效将干缩应变转化为等代的变温、再加上与周围环境的温差、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
二.数值计算分析
(一)计算模型
采用平面八节点缩减积分等参单元CPE8R对初衬和二次衬砌进行有限元离散,在初衬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接触单元,在初衬外边界上设置法向弹簧,有限元模型见图3所示。
接触单元仅在隧道上部二次衬砌结构上设置接触单元,而在二次衬砌与余下部分相重合部位通过绑定约束(Tie Constraint)。
图3 实体单元及荷载示意
围岩压力通过衬砌表面传递到隧道结构上,根据地应力场的特点,垂直作用于隧道衬砌结构上的均布压力集度由拱脚向拱顶逐渐增大,为了简化起见,假定均布荷载集度沿着衬砌外壁呈线性增长,同时考虑隧道围岩的不均匀等导致隧道
衬砌的荷载分布不对称,见图4所示。
图4隧道衬砌上施加荷载示意
在隧道二次衬砌砼浇筑后,砼特别是表面会失水产生的干缩和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收缩,干缩或是温缩沿着隧道二次衬砌厚方向都是衰减的,假定失水和温度岩壁厚分布为线性变化,最大变化量发生在隧道壁表面。
二根据失水与温度等效进行处理的原则,在进行环境变化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时,均采用变温作用下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应力对隧道二次衬砌的影响不仅与混凝土水化热有关,还与二次衬砌施工浇筑时的气温有关。
如果二次衬砌浇筑时为运营期内最低温度,则隧道内温度变化为升温,温差将导致混凝土的压应力;反之二次衬砌是在最高温度下浇筑,则温差将导致混凝土的拉应力。
为此,本文从不利于衬砌砼受力的角度考虑,取最大降温幅值为12℃,分别对二次衬砌内表面发生1℃~12℃降温时温度应力进行数值分析。
表1 材料参数
(二)温度应力对二次衬砼的影响分析
二次衬砌内部发生变温后的整体应力分布和拱顶附近区域环向应力分布,随着温度幅度下降增大,最大环向应力逐渐增大,由最初的压应力逐步变化为拉应力,且当降温幅度大于8℃后,二次衬砌上的最大拉应力位置已经有拱脚过度到拱顶附近区域。
图5给出了二次衬砌最大环向应力随降温的变化情况。
随着变温幅度的增加,最大温度应力呈线性增加,采用线性进行拟合可得到相应的拟合方程,最大相关数达0.999。
最大环向应力随内侧变温幅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的原因在于初衬与二次衬砌并未发生明显的脱离,因此拱顶附近区域最大环向应力与降温成线性关系。
当最大降温幅度达到12℃时,最大环向应力达到2.429MPa,已超过C30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二次衬砌混凝土将在拱顶区域产生开裂。
图5 二次衬砌拱顶附近最大环向应力随温度变化
(三)混凝土失水收缩的影响分析
本文将混凝土失水收缩影响以降温来模拟,根据《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混凝土干缩试验。
通过试验得到不同失水率时混凝土收缩率,建立于之相同收缩率的当量温度变化值,将失水收缩率转换为等效温度变化值,见表2。
假定失水沿着二次衬砌厚度方向线性衰减至零,根据温度与失水等效原则,相当于换算后的降温沿着二次衬砌厚度线性衰减至零。
表2 龄期28d不同配合比砼的平均干缩系数和平均温缩系数的对应关系(四)偏载、温度及干缩应力耦合作用分析
将沿着隧道初砌对称轴右侧的荷载集度乘以n倍,模拟不同偏载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混凝土的温度及于缩应力均以温度变化来模拟,图7给出偏载幅度为2倍及降温6℃耦合作用时的二衬砼的环向应力分布,图8给出偏载及降温耦合作用与二衬砼最大环向应力的关系。
图7 偏载倍数为2时环向应力分布
图8 降温及偏载情况对二衬砼最大环向应力影响
三.结论
(1)光面爆破效果欠佳、大断面开挖施工工序欠合理以及未适时施做二次衬砌、模板拱架支撑变形等原因,均造成二衬结构局部承受偏载。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水灰比过大、二衬砼施工中养护不到位均会造成二衬砼承受过大的温度及干缩应力。
(2)降温作用下,二衬砼的最大拉应力随温差成线性增加,且最大拉应力位置已经由拱脚过渡到拱顶区域。
(3)二衬结构在偏载、降温及干缩耦合作用下,二衬砼的最大拉应力将超过砼的抗拉强度而发生开裂。
(4)为避免隧道二衬砼发生开裂,应规范隧道开挖和二衬砼施工,提高光面爆破质量,规范二衬砼施作时间及砼养护等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钟世航.从隧道衬砌检测结果看施工和设计中的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o02’21(增),2201-2207.
【2】赖金星谢永利赵严峰.公路隧道衬砌裂损病害检测与治理对策[J]_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23(1):37 .
【3】钟新樵.土质偏压隧道衬砌模型试验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6,31(6):602-606.
【4】耿伟.隧道加设防水层复合式衬砌收缩应力计算及裂缝检算(考虑超欠挖)[J].西部探矿工程,2004,16(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