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测培优卷1(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东莞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培优练)(1)

东莞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培优练)(1)

一、选择题1.下图中火柴长()厘米。

A. 1B. 3C. 42.在尺子上,从刻度4到刻度9之间的长度是()厘米。

A. 4B. 5C. 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猫比1米高B. 房间高4厘米C. 跳绳长2米4.100厘米长的铁丝和1米长的绳子的长度()。

A. 铁丝长B. 绳子长C. 一样长5.图中小刀长()厘米A. 9B. 5C. 46.下面的物体中,()的高度最接近1米。

A. 台灯B. 写字台C. 教室的门7.二年级小朋友1小时大约能走()。

A. 3千米B. 50米C. 30分米8.下图铅笔长为()。

A. 5cmB. 5cm5mmC. 4cm5mm9.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是()。

A. 时B. 角C. 米10.用一根皮尺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这条线段长()。

A. 62厘米B. 60厘米C. 72厘米D. 52厘米11.明明身高是1米5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的水塘中游泳()A. 一定会有危险B. 一定不会有危险C. 可能会有危险12.王军身高180()。

A. 分米B. 厘米C. 毫米13.小美沿着操场跑了一圈,大约跑了()。

A. 400米B. 200千米C. 200厘米14.一棵大树高14()A. 米B. 分米C. 厘米D. 毫米15.一节火车车厢长25米,下面()描述比较合适。

A. 20个小朋友肩并肩B. 走20步C. 20个小朋友手拉手二、填空题16.下面所量的线中,最长的线是________,最短的线是________。

A.B.C.D.17.量一量,两个小动物的家隔了多远呢?________厘米18.1米=________厘米 45厘米-17厘米=________厘米19.把1米5厘米、1米50厘米、1米15厘米、2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0.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厘米,也就是________米,10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米,1亿张纸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米。

【解析版】泉州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经典练习题(专题培优)

【解析版】泉州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经典练习题(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1.下面()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A. B. C.2.我走一步的长大约是()。

A. 40厘米B. 4米C. 100厘米3.下面线段中长为2厘米的是()。

A. B. 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猫比1米高B. 房间高4厘米C. 跳绳长2米5.100厘米长的铁丝和1米长的绳子的长度()。

A. 铁丝长B. 绳子长C. 一样长6.公共汽车站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约是500()。

A. 米B. 千米C. 厘米7.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A. 文具盒的厚度B. 液晶电视机的厚度C. 食指的宽度8.把2米9厘米改成用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是()A. 2.090米B. 2.009米C. 2.09米D. 2.900米9.在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8,长度是()厘米。

A. 6B. 8C. 1010.有一条90厘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了22厘米,第二次用去了48厘米,现在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列式正确的是()。

A. 90-22-48B. 90-(22+48)C. 22+4811.明明身高是1米5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的水塘中游泳()A. 一定会有危险B. 一定不会有危险C. 可能会有危险12.王军身高180()。

A. 分米B. 厘米C. 毫米13.小亮3小时()行了300千米。

A. 步行B. 骑自行车C. 坐小汽车14.小美沿着操场跑了一圈,大约跑了()。

A. 400米B. 200千米C. 200厘米15.一节火车车厢长25米,下面()描述比较合适。

A. 20个小朋友肩并肩B. 走20步C. 20个小朋友手拉手二、填空题16.下面所量的线中,最长的线是________,最短的线是________。

A.B.C.D.17.小刀长________厘米;铅笔长________厘米。

18.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教学楼高大约12________ 一支粉笔长大约7________一张书桌高大约70________ 衣柜高大约2________19.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培优卷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培优卷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一填。

1.厘米尺上的刻度从“0”到“3”是( )厘米,从“7”到“9”是( )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剪刀长约16( )。

(2)书桌高约70( )。

(3)蜡笔长约5( )。

(4)椰子树高约10( )。

(5)房屋高约4( )。

(6)小华高1( )20( )。

3.在( )里填上“>”“<”或“=”。

6厘米( ) 6米1米9厘米( )10厘米100厘米( )2米7米+1米( )8厘米20厘米+80厘米( )1米100厘米( )9米+1米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一支粉笔长约11米。

( )2.学校教学楼高约18米。

( )3.一根黄瓜长约17米。

( )4.小强的身高是1米30厘米。

( )三、计算。

7厘米+8厘米=( )厘米3米+6米=( )米11米-4米=( )米8厘米+12厘米=( )厘米13米-6米=( )米90厘米+10厘米=( )厘米=( )米四、下面哪一种量法是正确的?在正确的括号里面打“√”。

1. 2.( ) ( )3. 4.( ) ( )五、看图填空。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条( )条( )条2.填一填。

(1)( )家离学校近一些。

(2)蜜蜂去上学,至少要飞( )米。

(3)蜜蜂从家出发先到蜗牛家,然后与蜗牛一起去学校。

蜜蜂到蜗牛家要飞( )米。

六、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短的线段。

3.画两条线段,使它们的长度和为5厘米。

七、数一数。

1.1厘米长的线段有( )条。

2.2厘米长的线段有( )条。

3.3厘米长的线段有( )条。

4.4厘米长的线段有( )条。

5.5厘米长的线段有( )条。

6.6厘米长的线段有( )条。

7.7厘米长的线段有( )条。

8.8厘米长的线段有( )条。

9.一共有( )条线段。

八、解决问题。

1.一棵大树高12米,另一棵大树高7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培优题型汇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培优题型汇总

第一节统一长度单位1.判一判。

哪只蜗牛爬的路线长?在对的括号里画“√”。

①A爬的路线比较长。

()②B爬的路线比较长。

()③A和B爬的路线一样长。

()2.小明家到超市有两条路线(如下图),哪条路线长?哪条路线短?3.动物乐园举行爬行比赛,它们分别爬了多远?填一填,谁是冠军?在对应的□里画“√”。

4.发生在裁缝店里的故事。

5.比一比,()走的路线最短。

第二节认识厘米用厘米量1.每个边长都是1厘米,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排成一排后长()厘米。

……2.看看他们有多高?3.下面这破损的尺子只能看到3个刻度(如下图),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出哪些长度。

4.下面这把尺子上的刻度大都被磨损了,只剩下4个刻度,用这个尺子可以直接量出哪几种不同的长度?请写出来。

5.算一算,填一填。

6.机器人能从拱桥下通过吗?7.用下面的积木搭一搭,每个图形有多高。

8.把两根12厘米的木条钉在一起,接头处长2厘米,接好后木条长多少厘米?9.水果店刚进了一批水果,东东统计了一些水果的长度,发现黄瓜长17厘米,火龙果长23厘米,芒果长32厘米。

那么火龙果比黄瓜长多少厘米?黄瓜比芒果短多少厘米?10. 下图中,黑色纸条长( )厘米,白色纸条长( )厘米。

( )色纸条更长,比( )色纸条长( )厘米。

第三节 认识米 用米量1. 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米 50厘米 5米50厘米 5厘米( )<( )<( )<( ) 2. 在( )里填上米或者厘米。

3. 在○里填上“>”“<”或“=”。

1米○90厘米 4米○40厘米 32厘米○40厘米 6例○600厘米 35厘米+64厘米○1米 45厘米○54厘米20厘米○2米 178厘米○1米64厘米 400厘米○4米4. 动物赛跑。

(1)从起点到终点有( )厘米,也就是( )米。

(2)蜗牛行了( )厘米,离终点还有( )厘米。

(3)乌龟爬了( )厘米,还要再爬( )厘米才能到终点。

(4)蜘蛛比乌龟多行了( )厘米。

浙江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培优)

浙江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培优)

一、选择题1.下面()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A. B. C.2.我走一步的长大约是()。

A. 40厘米B. 4米C. 100厘米3.下图中火柴长()厘米。

A. 1B. 3C. 44.下面()比1米长。

A. B. C.5.1米-14厘米=()A. 13厘米B. 不够减C. 86厘米6.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A. 文具盒的厚度B. 液晶电视机的厚度C. 食指的宽度7.想测量长方形的长,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8.二年级小朋友1小时大约能走()。

A. 3千米B. 50米C. 30分米9.下图铅笔长为()。

A. 5cmB. 5cm5mmC. 4cm5mm10.下图中的钢笔长()厘米。

A. 6B. 7C. 811.2米长的绳子和200厘米的长的线段比()。

A. 2米长B. 200厘米长C. 一样长12.3个二年级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和教室的高度差不多,学校的教学楼是4层楼,教学楼的高度大约是()。

A. 25米B. 15米C. 5米13.“1.01米○1米1厘米”,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B. <C. =D. ×14.小亮3小时()行了300千米。

A. 步行B. 骑自行车C. 坐小汽车15.看图列式,算式正确的是( )。

A. 3+5=8B. 3+7=10C. 3+4=7二、填空题16.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食指宽约1________;小朋友的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约是1________;井深约18________;台灯高约45________。

17.把1米5厘米、1米50厘米、1米15厘米、2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在横线上填上“>”“<”或“=”。

60厘米________6米 2米________19厘米 30cm________13cm19.大树高约 8________ 爸爸身高 175________橡皮长约 4________ 教室高约 3________20.在横线上填厘米或米。

【解析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经典练习卷(培优)(3)

【解析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经典练习卷(培优)(3)

一、选择题1.量小强身高1米33厘米,小丽比他高一些,小丽身高()。

A. 138厘米B. 130厘米C. 1米67厘米2.下图中火柴长()厘米。

A. 1B. 3C. 43.公共汽车站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约是500()。

A. 米B. 千米C. 厘米4.图中小刀长()厘米A. 9B. 5C. 45.下面()比1米长。

A. B. C.6.下面的物体中,()的高度最接近1米。

A. 台灯B. 写字台C. 教室的门7.有一条90厘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了22厘米,第二次用去了48厘米,现在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列式正确的是()。

A. 90-22-48B. 90-(22+48)C. 22+488.一根彩带长60米,李叔叔剪去7米,钱叔叔剪去18米,一共剪去()米。

A. 35B. 25C. 429.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是()。

A. 时B. 角C. 米10.用一根皮尺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这条线段长()。

A. 62厘米B. 60厘米C. 72厘米D. 52厘米11.这根铁钉长()。

A. 4厘米8毫米B. 48毫米C. 2厘米8毫米12.“1.01米○1米1厘米”,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B. <C. =D. ×13.小美沿着操场跑了一圈,大约跑了()。

A. 400米B. 200千米C. 200厘米14.小红像下图那样错误的量了这只钉子的长度,下面关于长度的叙述中()正确。

A. 比4厘米长B. 正好4厘米C. 比4厘米短15.看图列式,算式正确的是( )。

A. 3+5=8B. 3+7=10C. 3+4=7二、填空题16.小刀长________厘米;铅笔长________厘米。

17.量一量,两个小动物的家隔了多远呢?________厘米18.将正确的读数写在图片下的横线上。

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19.铅笔长________厘米。

铅笔上面的回形针长________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周测培优卷及答案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周测培优卷及答案1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周测培优卷1加与减的计算能力检测卷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22分)1.比69大26的数是()。

2.34比52小()。

3.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4.三次跳绳比赛,明明分别跳了32下、26下和30下,乐乐分别跳了37下、29下和20下。

()跳得多一些。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0-62-=2065-+16=546.在里填上“>”“<”或“=”。

36+836-825+30+248032+23-4015 二、我会计算。

(共58分)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题1分,共9分)42+8=25-7=26+30=75-40=40+17=9+24=80-6=65-60=91-8=2.用竖式计算。

(每题4分,共12分)38+32+17=46-19+24=100-31-9=3.耐心地计算下面各题。

(共37分)(1)算式接龙。

(每空2分,共8分)(2)求出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

(每空3分,共21分)(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算一算。

(每题4分,共8分) 连加。

连减。

三、我会应用。

(每题10分,共20分)1.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2.爱看书的小红一共买了多少本书?答案一、1.952.183.9910894.明明5.8276.><=二、1.50185635573374 5 833.(1)50246933(2)(3)三、1.26+8=34(人)34+26=60(人)答:二班有34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60人参加。

2.27-8=19(本)27+19=46(本)答:爱看书的小红一共买了46本书。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培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培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一盒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5颗,还剩下2颗,这盒糖一共有()颗。

A.18B.20C.222.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8, 算式可能是()A.2×9B.9×9C.9+93.有一堆苹果, 比20个多, 比40个少, 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24B.25C.354.学校第一个星期用了30盒粉笔, 第二个星期比第一个星期少用去4盒粉笔, 第三个星期比第二个星期少用2盒, 问第三个星期共用去()盒粉笔。

A.26B.24C.285.下面算式中, 得数比50大的算式是()。

A.62-8B.21+25C.76-296.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用()法计算。

A.加B.减C.乘7.小明买了一辆玩具车, 付了3张5元, 这辆玩具车□元。

□内应填()。

A.5+3=8B.5×5=25C.5×3=158.6+6+6+6+6可以用()来计算。

A.5×6B.5×4C.5×3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和是100的两个加数一定是40和60。

( )2.两个乘数都是7, 积是14。

()3.图①的直角比图②中的直角小。

()4.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5.二(1)班有38人, 二(2)班有45人。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73人。

()6.下图中共有2个角。

( )7.5×3既可以表示3个5相加, 又可以表示5个3相加。

()8.烟囱高20厘米。

()三.填空题(共8题, 共31分)1.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________时, 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________分。

2.填上>、<或=。

(1)19+4+5_______19+5+4 (2)65-49+22_______44+56-8(3)9+5-5_______14-9+9 (4)13+34+45_______33+44+153.小明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测培优卷1
加与减的计算能力检测卷
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22分)
1.比69大26的数是()。

2.34比52小()。

3.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4.三次跳绳比赛,明明分别跳了32下、26下和30下,乐乐分别跳了37下、29下和20下。

()跳得多一些。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0-62-=2065-+16=54
6.在里填上“>”“<”或“=”。

36+836-825+30+248032+23-4015 二、我会计算。

(共58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题1分,共9分)
42+8=25-7=26+30=
75-40=40+17=9+24=
80-6=65-60=91-8=
2.用竖式计算。

(每题4分,共12分)
38+32+17=46-19+24=100-31-9=
3.耐心地计算下面各题。

(共37分)
(1)算式接龙。

(每空2分,共8分)
(2)求出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

(每空3分,共21分)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算一算。

(每题4分,共8分) 连加。

连减。

三、我会应用。

(每题10分,共20分)
1.
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2.爱看书的小红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答案
一、1.95
2.18
3.991089
4.明明
5.827
6.><=
二、1.50185635573374 5 83
3.(1)50246933
(2)
(3)
三、1.26+8=34(人)
34+26=60(人)
答:二班有34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60人参加。

2.27-8=19(本)
27+19=46(本)
答:爱看书的小红一共买了46本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