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七律·长征_生字词学习

合集下载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桥、岷山。
26
课下作业
1.毛泽东的很多诗词都充满了这种乐观向 上的精神。课后搜集一些毛泽东的诗词,感受 诗人的情感。
2.这么多年过去了,远征者的足迹早已 被岁月的流水磨平,但长征的精神是永恒的。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 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请同学 们课外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
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桥、岷山。
16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3
夸张:描写了 山势凶险。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描 写其渺小。
17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4
拟人:战士们打 完胜仗的欢快心 情。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形容飞夺泸定桥 的惊险。
体现出红军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 前的战斗精神。
18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5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写出了红军 战士的喜悦的心 情。
19
重难点解析
岷山,绵延千里,大雪覆盖,终年不 化,可是红军战士把翻越岷山看作一件令 人欢喜的事情,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是一种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20
写作手法
总—分—总结构
含义:全诗仅用了短短四句话,采用了“总 起—分述—总结”的叙述方法,生动概 括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首先,概括地讲了红军 “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主义; 其次,列举了“跨五岭、越乌蒙、渡金 沙、夺泸定、过雪山”的典型事例并加 以具体说明;最后以“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句来总结全诗,热情地赞颂了红军战 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 铁索组成的桥。
7
字词乐园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课文知识要点:字词句段篇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课文知识要点:字词句段篇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课文知识要点:字词句段篇1.我会认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泥丸.(wán)岷.(mín)山云崖.(yá)大渡.(dù)桥2.词语解释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细浪: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诗情分析这是一首七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诗眼是“不怕”,描述的五幅图画是:1〉腾越五岭山2〉疾跨乌蒙山3〉巧渡金沙江4〉飞夺泸定桥5〉喜踏岷山雪。

4.诗意: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七律长征笔记整理

七律长征笔记整理

七律长征笔记整理
字词的学习
生字组词:
律:律师、律动、韵律
崖:悬崖峭壁、断崖
渡:渡口、远渡重洋、偷渡
索:索取、铁锁、按图索骥
翻译全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

译: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很平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译: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一样。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一样。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译: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觉到深深的寒意。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
朗,个个笑逐颜开。

中心思想
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险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朗读指导
同学们,可以借助老师书上画的间隔符号、重音等符号进行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要保持慷慨激昂的语调,语气要富有变化。

首联一二句要读出不怕难的语气,要坚定充满信心,“只等闲”要轻读,语气平淡。

颔联三四句朗读时,要突出五岭绵延不绝和乌蒙山的气势磅礴。

读颈联的第一句要用欢快的语气,第二句要低沉一些。

(低沉是表达对牺牲了的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


大家在读尾联时,要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更喜要读得重一些,尽开颜三个字一字一顿,高昂有力才好。

《七律·长征》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教材简说

《七律·长征》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教材简说

《七律·长征》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教材简说导读: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习重点: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3、通过学文,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4、分析诗句,给诗分层,归纳各层意思。

教材简说: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

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七律长征》PPT课文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文课件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 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 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 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 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 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 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 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 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 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 10月定稿。


·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背景知识 认字识词 诗文赏析 拓展学习
CHAPTER ONE
背 景 知 识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 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 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 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 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 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 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 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 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 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 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 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 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 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 跌宕,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 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带拼音

七律长征带拼音

七律长征带拼音《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长征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展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首诗,下面我们将为它加上拼音。

qī lǜ ·cháng zhēng七律·长征máo zé dōng毛泽东hóng jūn bù pà yuǎn zhēng nán ,wàn shuǐ qiān shān zhǐ děng xián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wǔ lǐng wēi yí téng xì làng ,wū méng páng bó zǒu ní wán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jīn shā shuǐ pāi yún yá nuǎn ,dà dù qiáo héng tiě suǒ hán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gèng xǐ mín shān qiān lǐ xuě ,sān jūn guò hòu jìn kāi yán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而“不怕”则展现出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无所畏惧的勇气。

“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形容路途遥远艰险,“只等闲”则把这些艰难险阻都视为平常之事,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对困难的蔑视和从容不迫的态度。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颔联承接首联,具体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高山峻岭的情景。

5《七律·长征》知识点详解及练习(解析版)

5《七律·长征》知识点详解及练习(解析版)

六年级上课文知识点详解七律•长征(一)开卷有益1.课文简介《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2.课文主旨本诗生动地描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险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知人论世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

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手不释卷七律①·长征②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③,万水千山只等闲④。

五岭⑤逶迤⑥腾细浪⑦,乌蒙⑧磅礴走泥丸⑨。

金沙⑩水拍云崖暖○11,大渡桥○12横铁索○13寒○14。

更喜岷山○15千里雪,三军○16过后尽开颜○17。

(1)词句注释①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②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③难:艰难险阻。

④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⑤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⑥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2023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课件-5 七律·长征

2023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课件-5 七律·长征

字义:高地或山石陡立的侧面。
返回
律 崖 渡 索
笔顺: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渡过 渡船
形近字:度
字义:①横过水面。②渡口,渡头,
过河的地方。
返回
律 崖 渡 索
笔顺:
平舌音
suǒ
部首:糸 结构:上下

组词:铁索 索然无味 形近字:素
不要写成“系”。
字义:大绳子。
返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首页
点击汉字学习笔顺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律崖渡索
律 崖 渡 索
笔顺:
边音

部首:彳 结构:左右

组词:规律 千篇一律 形近字:肆
横画较多,不要漏写。
字义:[七律]七言律诗。一首八句,
每句七个字。
返回
律 崖 渡 索
笔顺:


部首:山 结构:上下 组词:云崖 悬崖峭壁 形近字:岸
横画较多,不要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七律〃长征
会认字:
w8i y! p1ng b5
w1n m!n
迤磅逶
拼音
会写字:拼音
丸岷礴
w8i y! p1ng b5 w1n d& su6 m!n
迤磅
逶丸渡
礴索岷
w8i

逶迤
天际,山岭逶迤,景色好不壮观!
y!

逶迤
天际,山岭逶迤,景色好不壮观!
p1ng

磅礴
管风琴是全世界最大、气势最磅礴的乐器。

b5

磅礴
管风琴是全世界最大、气势最磅礴的乐器。

w1n
泥丸丸
丸药
这种丸药治好了我的头痛。

m!n

岷山我怎样才能到岷山饭店?
w8i
半包围结构
逶迤
天际,山岭逶迤,景色好不壮观!
辶部
y!
半包围结构
逶迤
天际,山岭逶迤,景色好不壮观!
辶旁
p1ng
左右结构
磅礴
管风琴是全世界最大、气势最磅礴的乐器。

石部
b5
左右结构
磅礴
管风琴是全世界最大、气势最磅礴的乐器。

石部
w1n
独体结构
泥丸丸药这种丸药治好了我的头痛。


d&
左右结构
渡船远渡重洋小河边停着一艘渡船。

氵部
su6
上中下结构
铁索索取
过这种铁索桥要有点胆量才行。

十部
m!n
左右结构
岷山
我怎样才能到岷山饭店?
山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