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牛场饲养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措施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畜牧业也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规模化畜牧养殖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何有效地防治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模化畜牧养殖对土壤的破坏。
规模化畜牧养殖场所通常为密集的畜禽舍,大量的畜禽粪便、尿液等排泄物长期积淤在地面上,大大加重了土壤的负荷,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产生酸化等现象。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水资源的破坏。
养殖场的大量废水、粪便和尿液还会通过排放口排放到周边的水体,导致水质恶化,使得周边的草原、湖泊、河流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养殖场的大量粪便和尿液会产生氨气等有害气体,对周边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大规模畜牧养殖对周边的植被、动物种群构成威胁,长期的人为干扰往往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整个生态平衡。
加强环保措施。
养殖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政策要求进行排污处理,采取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措施,保证废水排放达标,减少对周边水资源的污染。
加强对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控制,减少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
推进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肥料价值,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进行生物发酵、生物制肥等技术处理,将其变废为宝,减少土壤的负荷,提高土壤肥力。
推进生态养殖。
对于规模化畜牧养殖,可以推动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采取科学的圈养方法,合理利用草场和饲料资源,实行旋养、旋作等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强监管和执法。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养殖场的环保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对于有违环保法规的养殖场进行严厉查处,确保环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畜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应当注重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牛规模化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的养牛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饲养品种方面、疫病防控方面、饲料营养方面、日常管理方面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在充分认识到规模化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至关重要,这样既可以保证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又能够促进养牛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牛规模化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文震(辽宁省喀左县白塔子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朝阳122315)收稿日期:2023-07-11作者简介:王文震(1976.09—),男,辽宁朝阳人,副高畜牧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动物卫生检疫防疫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及其相关产品成为消费者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整个养牛业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得知,2021、2022年,我国的牛只存栏量分别为9817.25万、10215.85万头,牛肉产量分别为697.51万、718.26万t ,牛奶产量为3682.70万、3931.63万t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养牛数量、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取缔小农小户饲养,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是大势所趋,也能够促进养牛业全产业链的发展。
基于此,充分意识到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高、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于发展养牛业具有重要意义。
1规模化养牛场概述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办法(试行)》中对规模化养殖场的规模定义得知,对于养牛业,其规定奶牛、肉牛规模化养殖量为年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年存栏奶牛、年出栏肉牛的数量。
2存在的问题2.1饲养品种杂乱肉牛、奶牛饲养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养殖场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牛分为不同的组别,如,根据生产用途可以分为乳用牛、肉用牛及乳肉兼用牛;根据生物学特点可以分为黄牛、牦牛、水牛等。
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X u m u s h o u y i牛肉是一种美味的食品,不仅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消费市场上广受欢迎。
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消费市场,需要进一步强化牛养殖工作。
基于此,本文将对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一、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1、饲养方式不够科学目前,养殖牛主要局限在农村地区,养殖规模都相对较小,并且通常采取放牧饲养模式,技术相对较为落后,养殖设施以及设备也缺乏健全性和完善性。
虽然通过放养的模式能够让牛接触到新鲜的牧草,但是却导致牛在蛋白质方面摄入不足。
特别是到了寒冷的冬季,由于牧草不足,养殖人员也会给牛喂食一些稻草或者廉价饲料,但是,稻草和廉价饲料严重缺乏矿物质以及氨基酸,无法满足牛健康成长的营养需求,不仅会制约牛的生长速度,同时也会造成牛免疫力大幅度降低,容易导致牛产生疾病,一旦疾病蔓延之后,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牛舍建设缺乏合理性在当前养殖牛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牛群健康稳定成长,就要加强对牛舍的建设,首先要做好牛舍选址工作,这对于保障养殖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选择牛舍地址过程中常常缺乏了前期调研工作,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牛舍通风采光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另外,在牛舍建设过程中,有些养殖人员一味地缩减建设成本,没有设置隔离分区,造成牛舍阴冷潮湿以及通风采光不足,容易滋生病菌,不利于牛群健康稳定地成长。
3、防疫体系不完善在养殖牛的过程中,为了使牛疫病发生概率得到大幅度降低,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
但大多数养殖场缺乏防疫体系构建,为了降低养牛成本,一些养殖人员对牛不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同时牛舍也没有做好消毒工作,这样很容易出现疫病。
二、牛规模化养殖的有效策略1、改善养殖条件,扩大养殖规模首先要改善养殖条件,同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通过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改善牛养殖的环境,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借助地域优势,为牛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保证牛舍的干净整洁,并且在饲养过程中做好粪便的清理工作。
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牛羊养殖业,在国内发展得十分迅速,由于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因此成为了许多农民的首选产业。
但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区域限制:由于中国南北方气候和牧草资源的影响较大,牛羊规模化养殖受到了一定的区域限制。
2、环境污染:规模化养殖大量饲养的牛羊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直接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食品安全。
3、人才短缺:规模化养殖要求需要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农村人才流失,难以保证行业中有足够的专业人才。
4、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大量牛羊的饲养所需庞大的投资和成本,特别是饲料价格的上升,可能会导致投资人获利下降。
二、应对策略1、加强饲料管理:科学调配饲料,确保饲料质量,减少浪费和破损,提高饲料利用率。
2、加强管理与监管:政府应加强规模化养殖管理和监管,制定科学的标准和规定,确保生产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
3、加强人才培养:应该鼓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发展,带动当地农村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有效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4、推广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发展高效、环保的养殖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5、挖掘市场价值:对于产品的推广和市场营销,应注重差异化和市场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牛羊规模化养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管,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扩大市场销售,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现代化牛羊养殖的质量和效益水平,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养牛场的饲养管理制度

养牛场的饲养管理制度饲养管理制度是养牛场科学管理和运营的基础,它对于保证牛群的健康成长和提高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养牛场的饲养管理制度,详细描述了养牛场的各项相关管理工作。
一、饲养标准与要求1.饲养场地:养牛场应选择开阔、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远离人口密集区、污染源和工业废弃物等区域。
2.牧场规划:根据牛的品种、数量和养殖方式,合理规划牧场的大小、分区和设施,确保牛群的饲养环境和空间满足标准要求。
3.饲料供应:养牛场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供应计划,保证牛群的日常饲料需求,并根据牛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饲养管理措施1.牛群分类饲养:按照年龄、性别和用途等因素,对牛群进行分类饲养,确保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照顾。
2.健康防疫: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制度,在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症状,防止疫情扩散,保证牛群的健康。
3.配种管理:按照繁殖计划进行配种管理,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进行选种,确保繁殖的质量和效益。
4.饲养环境管理: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牛粪和尿液,确保牛群的生活环境清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5.日常检查与观察:定期对牛群进行身体外观、食欲、精神等方面的检查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三、性能监测与资料记录1.体重测量:定期对每头牛的体重进行测量记录,根据体重的变化调整饲料供应和管理策略。
2.产奶量监测:对于乳牛,定期进行产奶量的监测和记录,分析产奶量的变化趋势,调整管理策略。
3.饲料消耗量记录:记录饲料供应和消耗量,对牛群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供应和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4.疫苗接种记录:对于牛群的疫苗接种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种类和接种剂量等信息,为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不良行为处理1.懈怠工作:对于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懈怠工作的工作人员,将根据情况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停薪留职、降职、辞退等。
2.违反管理制度:对于违反饲养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停职、降职、开除等。
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国是一个养殖业大国,其中牛羊养殖一直是我国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国家对农民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明显,然而在规模化养殖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养殖密度大、环保问题突出、疾病防控不到位、品种改良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介绍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 养殖密度大规模化养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养殖密度大,这既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又可以节约土地利用成本。
然而养殖密度大也给畜禽健康带来影响,会增加疾病的传播风险,增加畜禽死亡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养殖中需要充分的做好区域规划,对养殖密度进行科学的控制,避免过度密集,养殖场的空气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和卫生。
2. 环保问题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牛羊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沼气、粪污等都会对环保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养殖场的环保投入,创新技术手段,探索农业生态经营模式,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减少养殖废弃物的处理量,达到环保的目的。
3. 疾病防控不到位牛羊规模化养殖中,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疫病的爆发会对养殖业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防控疾病,需要加强对养殖场的检验和监管,落实病畜分离制度,建立和完善免疫接种制度,加强抗病品种培育,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等,保证牛羊健康状况。
4. 品种改良不足牛羊品种改良是提高养殖效益、优化牛羊品质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的牛羊品种改良还不够完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研究牛羊的遗传基础和育种方法,培育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提高饲养效益和产品质量。
综上,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的不断进步,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政策扶持,发挥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作用,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全面提高牛羊规模化养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牛羊规模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动物健康与福利、饲料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下面将对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环境污染是牛羊规模化养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规模畜牧业在排放大量畜禽粪便、养殖废水以及饲料残渣等过程中,会导致污染土壤、水体及空气,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引入科学的粪污处理技术,如沼气池、有机肥料生产线等,将畜禽粪便转化为能源或有机肥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养殖场的废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监测环境指标,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动物健康与福利也是牛羊规模化养殖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规模化养殖密集饲养,容易导致动物疾病的传播和发生,同时也容易忽视动物的合理饲养和生活条件。
为保障动物健康与福利,可以考虑以下策略:1. 加强养殖管理,确保动物的合理饲养和生活环境。
提供清洁舒适的栏舍,合理配置饮水设施和饲料,避免过度拥挤。
2. 定期进行合格的兽医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3. 建立健全的动物福利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与执法,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推动养殖场的良好管理。
饲料和饲养管理问题也是牛羊规模化养殖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饲料是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合理饲养管理能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和养殖环节的高效运作。
为解决饲料和饲养管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探索和采用新型饲料资源,如秸秆、饲草等替代天然草原,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
2. 引入一体化畜禽养殖模式,将牧草种植和畜禽养殖相结合,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加强饲料管理,合理配置饲料成分和营养需求,确保牛羊的正常生长发育。
4. 引入科技手段,如智能化饲喂系统、远程监测设备等,提高饲养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效率。
规模化牧场饲养和管理的关键点

奶牛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
• 奶牛的产前产后阶段是奶牛干乳期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时 期,在这个期间,由于奶牛要分娩,整个生理代谢发生了 重大的变化。这个异常的变化一般到产后两周,奶牛的生 殖、消化系统,泌乳机能等代谢功能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此时,如果不注重奶牛产前产后饲养管理的实施,或者实 施了错误的护理方法,奶牛的产科和代谢类疾病就会接踵 而至,例如,乳房炎,乳房恶性水肿,乳热症(产后瘫 痪),酮血病,酸中毒,瘤胃积食,胎衣不下,真胃移位, 真胃积食,真胃炎,奶牛产后综合症等,轻则花费巨大的 治疗费用,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重则治 疗不愈,不得不淘汰奶牛。为此,我们从饲养管理和预防 措施上,提出一些产前产后的护理方法来避免和减少上述 问题的发生,以保证奶牛产前产后正常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TMR(全混合日粮)技术
5、正确使用TMR混合设备 制作TMR时要边混合,边添加原料,使TMR混合更 加均匀。 对于卧式的TMR混合机,按照先精后粗,先干后湿, 先轻后重,先长后短的原则来加入原料。 对于立式的TMR混合机,按照先粗后精,先干后湿, 先轻后重,先长后短的原则来加入原料。
TMR(全混合日粮)技术
奶牛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
4、产后护理方法 产后一小时之内给奶牛补液,消炎,止血。 方法:1、5%葡萄糖盐水1500ml+(10 ml)宫炎 洁5支 ,一次静注。 2、(10ml)安络血5支一次肌注。 产后5天内,每天给奶牛饮一次营养粥。 配方是:麸皮0.5kg+红塘0.5kg +催衣排露散一 剂,用10-15kg开水冲开,候温饮用。连用5天。 消炎,补充营养,清理子宫,恢复活性,预防 子宫内膜炎及并发症。
奶牛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
乳房恶性水肿的治疗 1:乳房水肿消,每日一次,一次250g, 三天为一疗程。 2:食用醋+开水热敷。每日一次,三天为 一疗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规模化牛场饲养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措施
哈丽达·
阿依别克(新疆乌鲁木齐市畜牧水产草原技术推广中心83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规模化牛场的不断发展,积极的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降低牛病发病几率的同时,确保其健康生长。
本文首先概述了牛饲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规模化牛场的管理措施,最后探讨了规模化牛场疾病防
治对策。
关键词:规模化牛场;饲养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人们对于牛肉以及牛肉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规模化牛场作为饲养牛的重要场所,必须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为牛犊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牛饲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概述1.1人为因素
人作为规模化牛场饲养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饲养管理人员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牛犊的健康生长以及经营效益。
规模化牛场人员主要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工人。
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经营理念;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人的业务熟练度以及自身素质,均严重影响着饲养管理水平。
1.2物质因素
规模化牛场在饲养管理的过程当中,物质因素是必不可缺的。
物质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对象、手段以及生产设施设备等等。
规模化牛场的劳动对象主要包括奶牛、肉牛、饲料等等;劳动手段主要指的就是饲料加工设备、挤奶设备等等;生产设施主要指的就是场地、牛舍以及库房等等[1]。
这些方面的因素,均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着规模化牛场的稳定发展。
1.3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管理体制,这一因素主要包括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等等;第二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经营理念,是影响规模化牛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是管理手段,主要包括监控、计量等等,因此规模化牛场要想更好发展,必须要具备科学的管理手段。
1.4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自然环境,例如:自然条件(规模化牛场的场地状况、水源、饲草等);气候条件(温度以及湿度等)。
第二是社会环境,例如:市场供需、商业行情、疫病防疫以及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等等。
规模化牛场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更好的促进规模化牛场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起外部环境因素,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融合,促进规模化牛场稳定发展。
2规模化牛场的管理措施分析2.1打造专业团队
规模化牛场的发展,需要专业团队的大力支撑。
因此规模化牛场必须要加快构建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队伍,为规模化牛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加强料槽管理,提高日粮和饮用水质量
规模化牛场应充分的重视起对于料槽的管理,最大限度的确保料槽18h 以上有料,切实提高牛的采食量。
与此同时,做好饮用水管理工作也至关重要,确保饮用水质量,避免饮用水污染。
对于水池,在炎热的夏季,应做好遮阴工作,吸引牛前来饮水。
如果出现饮水不足的情况,应及时的更换饮水装置,最大限度的满足牛群饮用水需求,确保其健康成长。
2.3加强牛场的巡视管理
作为规模化牛场,工作人员积极的做好巡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下班之后,应设置相应的值班人员照看牛群,一旦出现停水停电、犊牛出现异常等现象,应及时的做好应急工作。
2.4保证牛场的饲养环境优良
牛场四周应设置相应的遮阴网,为牛群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但是,在这里需要我们指出的是,要避免过分的注重遮阴效果从而降低遮阴高度,避免影响到牛舍的正常通风。
除此之外,在建设牛舍的时候最好使用白色建筑材料,降低紫外线辐射。
2.5加强牛的保健管理
规模化牛场保健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牛的生活质量。
在保健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防蚊灭蝇工作,定时喷洒灭蚊蝇药。
在炎热的夏季,要及时的修剪牛尾,防止潜在的污染源。
3规模化牛场疾病防治对策3.1牛舍的消毒管理
规模化牛场工作人员要积极的做好对牛舍的消毒管理工作。
至于消毒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充分的结合牛群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气候以及季节等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的采用消毒方法、药物做好消毒工作,同时要合理的控制消毒次数。
如果在疫病高发阶段,或者规模化牛场出现疫情的话,应及时使用漂白粉等消毒药进行消毒,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将场地挖一层土,然后放入漂白粉,使得漂白粉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漂白
作用,杀灭病毒细菌[2]。
除此之外,针对牛群所使用的料槽、墙面,也要及时的喷洒消毒药,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
3.2需要做好牛场卫生检疫工作
规模化牛场常见的疫病主要包括口蹄疫、炭疽以及破伤风
等等。
炭疽和破伤风有着极高的死亡率,因此规模化牛场每年都要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做好牛场卫生检疫工作至关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疫机制,提高疫病防疫效果,降低发病几率,确保牛群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规模化牛场积极做好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过程当中,应严格的做好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为牛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疾病发生几率,确保规模化牛场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延博.探讨牛饲养管理及疫病预防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7(04):108.
[2]石凯.规模化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技术[J].当代畜牧.2015(29):28-29.
作者简介:哈丽达·
阿依别克(1987.05-),女,硕士研究生学历,哈萨克族,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