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为本的公共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民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原则1。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住宅的外部空间环境,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要,这是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居住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
下面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概念设计展开叙述,详细分析住居住区的景观的营造理念与方法。
2。
关键词:住宅区、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生态1.正文:3。
1居民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原则分析3。
1。
1住宅区景观设计意义:居住区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解决了住房问题后,人们开始关注人居环境问题来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满足居民对空间环境的不同需要,不仅仅是提供居民游憩活动设施和供居民参与的休憩场所,同时要满足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美观舒适、生态自然的目标。
3.1.2住宅区景观设计主要内容: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对道路、水景、路面、照明、公共设施方而的处理等,这些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
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做好景观设计工作.3.1。
3住宅小区景观的现状及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依然要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环境的质量。
目前的景观设计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常常忽略它的功能,甚至把功能简单理解为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
很多已建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造价高昂,没有实用功能性,更别提人性化设计等较为深入的方面.住宅小区应以人的舒适要求为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来建设生态型、人性化居住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富有人情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绿色生态的舒适方便的人性化居住环境.3。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 1 总则1.0.1 为提高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满足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如厕需要,制定本标准。
▼ 展开条文说明1.0.1 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使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符合城市发展需求,提高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满足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如厕需要。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厕所的新建、改建设计。
▼ 展开条文说明1.0.2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城市各类公共厕所的新建、改建及扩建设计。
1.0.3 公共厕所的建设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的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1.0.3 公共厕所是城市公共设施的组成部分,公共厕所的建设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的要求。
1.0.4 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1.0.4 公共厕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 术语2.0.1 公共厕所 public toilets,lavatory,restroom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的供公众使用的厕所。
▼ 展开条文说明2.0.1 公共厕所(公厕) 厕所在英国标准中称为toilets,公共厕所在英国称为public toilets,在美国称为restroom,两个国家都能用的简称是WC。
2.0.2 独立式公共厕所 independence public toilets不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固定式公共厕所。
▼ 展开条文说明2.0.2 独立式公共厕所独立式公共厕所是不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它的周边不与其他建筑物在结构上相连接。
2.0.3 附属式公共厕所 dependence public toilets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固定式公共厕所。
▼ 展开条文说明2.0.3 附属式公共厕所附属式公共厕所是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一般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可以在建筑物的内部,也可以在建筑物的邻街一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007年02月06日13:17 | 作者: | 阅读660 次| 字体: 大小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保等基本要求,制定本通则,作为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必须共同遵守的通用规则。
1.0.2 本通则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5 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7 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使用,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8 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1.0.4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通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民用建筑civi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0.2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0.3 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0.4 无障碍设施accessibility facilities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
2.0.5 停车空间parking space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室内、外空间。
2.0.6 建筑地基construction site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
2.0.7 道路红线boundary line of roads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便民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方案

便民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民服务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本项目旨在规划设计一套完善的便民服务设施方案,涵盖了便民市场、社区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垃圾分类收集站等多个方面。
二、规划目标1. 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2. 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营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3. 促进社区参与和共建,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设计方案1. 便民市场:在社区内建设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便民市场,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市场内设有蔬菜、水果、肉类等多个摊位,还有小吃店、饮料店等休闲设施。
同时,市场还配备了充电桩、公共座椅等便民设施,方便市民购物和休息。
2. 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务。
中心内设有政务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等多个功能区,还有志愿者服务站和公益活动区,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 公共厕所:在社区内合理布局公共厕所,解决市民如厕难的问题。
厕所内部配有卫生纸、洗手液等卫生设施,还有残疾人专用设施,方便不同人群使用。
4. 垃圾分类收集站:在社区内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站,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率。
收集站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等多个类别,还有垃圾袋发放机和智能回收箱等设施,方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四、实施方案1. 建设周期:本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一年,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为市场建设,第二阶段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第三阶段为公共厕所建设,第四阶段为垃圾分类收集站建设。
2. 资金来源: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和社会投资。
政府拨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投资主要用于运营和维护。
3. 运营模式:本项目采用公私合作模式进行运营和维护。
政府负责监督和管理,社会资本负责建设和运营。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 服务模式:本项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基于使用者基本行为方式的城市广场设计研究——以杭州吴山广场与庆春广场为例

( ) 于 “ 二 基 小坐 ”的广 场 质 量研 究 结 论与 建 议
基 于 对 “ 坐 ” 行 为 的分 析 ,笔 者 得 出表 3 两 个 广 场 小 。
座椅 数量 过多 ,而这也正是 导致该广场在使用者 不多时显得
的布 置 这 一 问题 ,庆 春 广 场 表 现 较 佳 ,吴 山广 场 则 有 两种 座 椅 的布 置 较 差 ,属 于 基 本 没 有 人 光 顾 的 座 椅 。据 此 ,笔 者 认 为两 个 广 场 均 应 考 虑 增 设 座 椅 数 量 。 此 外 ,吴 山广 场 还 应 对 背 后 毫 无 遮 挡 的座 椅 应 进 行 适 当改 建 ,增 强其 安 全 感 与 私 密 性 。 庆春 广 场 则应 设 法适 当减 少正 式 座椅 比例 。 、
庆 春广场
过 低 过 高 8
布置一般 的座椅种类
布 置 较 差 的座 椅 种 类
3
2
0
O
表3杭 州城市广场对三类步行方式的适应性 分析表
其 总 面 积 的 6 ,其 中 正 式 座 椅 不 得 少 于 总 座 位 数 的 1 % , % O
背受敌” ,或 完全孤 立于 空间中, “ 无依无靠 ”。 因此即便 有人在此小坐 ,其停 留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墙 、柱子 等为依托 的座 椅 ,私密性与安全感较强 ,受人们 的 喜爱 。相 比之下 ,背后或是水池 ,或是大 片平坦的草坪 ,毫 无 依 靠 与 遮 挡 ,无 法 给 人 提 供 安 全 的 庇 护 感 受 , 因此 其 使 用 效率也相对较低 。最 不受欢 迎的座椅 背后为人行通道 , “ 腹
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要求在城市道路设计时,把人性化设计理念应用其中,努力为社会群众呈现一个无障碍交通、城市健康发展的生存环境,在满足人们倡导的绿色、安全出行要求同时,也要展现出人文关怀,提高城市群众对道路设计的满意度。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城市道路设计;应用引言在当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在以往城市道路建设中,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给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带来一定影响,人们在道路设计中更主张务实,一般会结合人们的出行要求来确定设计方向,缺少对人性化设计思考。
而随着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道路设计理念和标准发生变化。
1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概述在这个比较复杂的交通背景下,城市道路使用强度升高。
机动车成为城市道路的使用主力,是城市道路设计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对于行人、自行车等弱势交通群体,往往会遭到忽略。
在实际中,道路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要求,还要思考人们的精神需求。
城市道路自身是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会给城市群众生活体验带来直接影响。
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思想要求,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应从多方面入手,满足不同群体的客观要求,展现城市道路设计价值。
2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2.1美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环境作为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最重要的价值,从客观角度来说,道路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将城市各个功能区域进行连接,因此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功能性特点。
针对现代城市来说,道路建设不但要满足城市群众日常出行要求,还要符合各个区域功能要求。
通过科学设计,改善城市发展面貌,提升城市美观度,对城市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促进经济发展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中,城市道路作为经济发展载体,是一个区域优先发展的关键。
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道路在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价值逐渐凸显。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以新加坡城市规划为例拥有马六甲海峡这一无法复制的自然禀赋和高科技、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新加坡的产业优势毋庸置疑。
但是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这却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地方:土地面积仅714平方公里,只比珠海的香洲区稍大,有人称为“跑步一不小心就会跑到马来西亚”的国家,人口和产业却高度密集,平均每平方公里要容纳7300人。
但是经过数十年来不懈科学规划的建设,新加坡却已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究竟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密码是什么?珠海党政代表团经过连日的实地考察,得到了不少启示。
从花园城市到“可感绿化”夜幕低垂,在新加坡海滨湾地区,从最繁华的金沙娱乐城56楼楼顶往下看,只见遍布着数十棵25-50米不等的“超级树”。
这是新加坡政府特意“栽种”的环保人造树,在钢筋搭成的“树干”上,攀援着各种绿色植物,原来这是新加坡解决绿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垂直花园”的妙着。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人造树同时承担着收集雨水、太阳能发电、通风管道等作用,为周边101英亩的温室、226000种植物提供生态能源。
这样的奇思妙想在这里并不鲜见,在机场通向市区的道路两旁,则根据新加坡赤道国家日照时间长的特点,种植了树冠覆盖面积大的“雨树”,偌大的公路竟看似林荫道,没有高速公路常见的炙热和耀眼,给人平添一股清凉感,城市绿化带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某个树种“列队”在路边,而是高矮、颜色、姿态各自不同的上百种花草树木错落种植。
“相比珠海,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但可以通过绿色空间的多样化,将绿地分散在各个市民有明显感受的地方,让市民和游客一出门就真切感受到绿地,而不是采取集中建设几个绿地公园的方式。
”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道出了其中的秘诀。
据介绍,新加坡还从绿色空间吸引鸟类和其它生物的角度看待绿化,“要吸引更多人才落户,不仅要绿化城市,还要把野生动物也引来。
目前路两旁种植的树木品种单一,但并不适合鸟类玩耍,它们喜欢更错落和多样的绿色空间。
办公室室内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分析

办公室室内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分析摘要:信息化社会中,电子产品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广泛应用,人们对办公室室内设计质量及效果均提出更高的要求。
既往国内很多办公室室内设计时过度追求个性化,对其基本使用功能的实现情况不够重视。
将人为本理念融合至办公室室内设计工作中,能在实现室内个性化设计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使办公室使用过程中创造更多价值。
本文以办公室室内设计作为论点,分析传统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策略,以供同行借鉴学习。
关键词:办公室;室内设计;以人为本理念;应用策略引言众所周知,办公室现代人日常工作的一个常见场所,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办公室使用情况关系着民计民生。
室内设计也被叫做室内环境设计,具体是运用相关技术方法、造型艺术及工程学知识等建设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室内环境,通过室内设计能改善空间功能,提升舒适度。
办公室和常见的居家空间有很大不同,其在空间功能、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办公室室内设计水平。
能为人们工作、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故而应积极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合到办公室室内设计中,为职工建设出一个舒适度更高、便捷性更强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质效。
一、项目案例上海浦东国际人才港展厅布展项目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环科路999号1号楼十二、十三层,建筑面积1800㎡,合同造价高达2400万元(其中多媒体部分2000万元,展厅装修400万元左右)。
其中引进人才报告交流在设计建设时充分考虑现代电子产品给人体带来的敷设问题,尽可能少设置或不设置电脑、机箱等设备,并配置柔和光线,进而为人们创造优质的办公气氛(图1)。
本项目内还设计了“人才树”(图2),明显提升了室内设计内涵,极为奇特别致,传递出现代人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理念。
图1 人才引进交流室图2 人才树二、办公室室内设计中以人为本的体现形式(一)物理环境物理环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办公室中各种物质构成的环境,包括光、声音、空气等,办公室室内设计中的物理环境主要由光、声、热环境构成,科学选择及布置物理环境是设计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以使用者为本的新的公共设计模型 。
键词:使用者为本;公共事务;公共设计
b t a t Th b i s g b oft e Ho g Ko g Po y e h c Un v r i o d t d a c s t y o u lc t ies T e e r h am s sr c: e Pu l De i n La n n l t c ni i e st c n uce a e sud n p b i o lt . he r s a c i c h y
召
SuKnWa c a l i i i he Mi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 9 9 7 T e o gK n o tc n n e i,9 0 7H n o g) 9 0 7( h n o gP le h iU i rt 9 9 7 o gK n H y c v sy
tn g me t M o e v r “ s r ”s o l o sd r d a h o eo h s h e e e st a e - e te e i n a pr a h s ou d b d p e . a a e n . r o e , u e s h u d bec n i e e s ec r ft e et r e lv l t us r c nr d d sg p o c h l ea o t d t h a e r s Us r c n r d; u lca ar ; u lcd sg y wo d : e - e te P b i f i P b i e i n s
V I o221 DSG EERH设计艺术研究 l o 2N 01 EINRSAC 1
I
9 使用者为本的 1 公共设计六
Us - n r d Ap o c n Pu l sg er Ce t pr a hi bi De in e c
目 I鹾 目 g
 ̄ is a n e e t,d f e e tg v r me t , ol y k r , r f s i n l a d t u i v h i wn a d d f e e tf c e n r a . f r nd i t r s s i r n o e a n n s p i ma e s p o e s o a s n he p bl ha e t e r o n i r n o us sa d a e s c c t ft m mph sz o i y a d p a ni g o m p a ie i no a i n d sg n mp e n a i n n t e s e h sz na e nt 3 me o he e a i e p lc n ln n ;s me e h s z n v to , e i n a d i l me tto ,a d o r mp a i e ma g me h a i tn n e P r ft e p e e o t k r o it p r a h t o s d r a lo e a e s Ho v r wih u o d fa wo k d ma n a e c . a to m r f r t a e a mo e wh lsi a p o c o c n i e l ft r a . we e , t o ta g o me r h c h r n i g u t e d fe e tf c e n r a ,mo to e tme t e r s l i o a ia t r . c r i g t h n— e t a e s d n Ho g k n p wi t i r n o us s a d a e s hh s ft i e u t s n t s tf c o y Ac o d n o t e i d p h c s t y o n h h u
o g p bi oi t, h euta v c tsta e in s o l o sd rt relv l i aa c d wa , a l, a nig i lm e tto n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 l t l s t ers l d o ae h td sg h ud c n ie e e es nab ln e y n mey pln n , mpe n ain a d c e h
l x l r o p r a h i ovngt ed sg su srltd t u i far. p o eag od a p o c n s li h e i n is e eae op bl a is Thers ac to n ld sl eau erviw,fed e c ee rh meh dsicu e i r tr e e i l t 3e v to ,i—e t n eviw, n n io m e tla d p o u ta ay i.T euti iae h t t e lwi h su sr ltd t u l sr ain nd ph itr e a d e vr n na n r d c n lss hers l ndc tsta,o d a t te is e eae o p bi h c
要 :香港理工 大学公共设计研 究室对公共洗手 问进行 个案研究 ,探讨 如何能 以较理想 的方法 解决关于公共事 务问题的设计方 ; 和策略 。研 究方 法包括文献研 究、实地观察 、深入访谈 、环境及产 品设计分析。结果显示 在解 决一些关于公共 事务和公众利益 j 问题 时,不 同的政府、决策者 、专业 人士和市 民会把 重点放在不 同的层 面和领域 。然而 ,由于缺乏一个联系 不同层面和领域 的 E 心枢纽 ,在很 多情 况中,使用一些所 谓全面的方法所得 到的效果并不如 设想 中的那么理想 。根据 香港公共洗手 间设计的深入个 研究 ,结论是 设计应平衡地考虑 规划、实施和管理 这 3个层面 ,并 以使用 者为中心来联系 它们 ,从而在公共 设计领 域中,提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