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触摸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

触摸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触摸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触摸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触摸春天优秀第二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命的价值。
【教学准备】搜集残疾人的不平凡事迹,准备游戏材料。
【教学过程】一、游戏《盲人摸笔》老师这儿有几支钢笔,想要吗?想要的话得站在这里转两圈,再上去拿。
想要吗?由于时间关系,每个同学只能伸手拿2次,大家做监督。
(给学生蒙上眼睛)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还得蒙上眼睛,现在你们是盲人了。
怎么样?徐老师的铅笔不好拿吧!游戏呢结束了,我想问问刚才的几个盲人,你们被蒙上眼睛,走了一回,当时的感受怎样?二、回顾故事情节是呀,失去光明,连走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盲童──安静的故事。
1、闭上眼睛,回想起安静,你的脑海里浮现了她哪些画面?看到了吗?你看到什么?(板书:穿梭、拢住、放飞、失望)(理解:穿梭、拢住)2、大家看到的真多,你能用上这些词,把安静这件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吗?(自由说、指名说)三、体会奇迹1、出示课件:看,这就是──安静,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一个拢住了一只蝴蝶的女孩。
望着她,你最想对她说什么呢?2、是呀,这真是个奇迹!(板书:奇迹)读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到了神奇啊?把它找出来,想想为什么?3、朗读,多么神奇的一幕啊!想通过朗读感受一下她的神奇吗?(你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受到了震撼。
你像安静一样的高超。
)四、感悟安静内心1、睁着眼睛的蝴蝶竟然被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抓住了。
这真是太神奇了。
这怎么可能哪?难道安静真的那么神奇?她真的具有神仙般的灵性吗?2、安静,你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为什么还要在花间流连呢?(学生:我想……我要……)(就只是为了闻闻花香,用的着整天流连吗?)3、引读:是呀,安静怀着对春天的憧憬,怀着对春天的那份爱,在花丛中(穿梭)。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导语:《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主要讲的的是我看到一个盲童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一次竟无意中拢住落在月季花上蝴蝶,在放飞的一刹那,感受到飞翔的概念。
作者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受到无论是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下面是本文的。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1分钟)上堂课同学们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听写了生字词。
这堂课我们抓住描写安静触摸春天的语句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和安静及作者来一次心灵对话二、读书感悟(30分钟)(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语句具体描写盲童――安静用手和心触摸春天的。
(1分钟)1、请看屏幕:这就是课文描写安静用手和心触摸春天的语句。
你们找得对吗?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这些语句(配乐),请你们边听边想像安静触摸春天的画面。
(2分钟)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二)假想阅读,体情悟道。
(分钟)假如你现在就是安静,自由地读读这些语句,做做触摸春天的动作,抓住红颜色的词语体会体会当时的感受。
1、指名读第一语段。
上台做“穿梭”的动作;回答:从“穿梭”“极其准确地伸向”你感受到什么?再读这个语段,把刚才说的感受读出来。
(板书:伸向)2、指名读第二语段。
回答:“竟然”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上你体会到什么?她以前抓住过蝴蝶吗?从哪里知道的?(在安静指间扑腾的蝴蝶在安静的心中不就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机勃勃的春天啊)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语段,把刚才说的感受表达出来。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通用8篇)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通用8篇)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第1篇一、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春天的美好多媒体展示奏的美丽景象七嘴八舌说春天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用眼睛去捕捉春天的色彩,用鼻子去闻春天的气息,用耳朵去倾听奏的旋律,我们打开了所有的通道和春天对话,感受春天的美好。
然而有个盲童安静,学会了用灵性去“触摸春天”。
二、自读课文,感受美1、想读读这篇美丽的课文吗?自读,遇到暂时不理解的词句就画下来,做上记号。
2、自读课文三、交流阅读感受1、读完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在说感受时,引导学生读出相应的印象深刻的句子,顺势为生字正音。
四、走入文本,深入读文深入读文,找到最能触动你心弦的句子。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地方。
”引悟:你从“竟然”、“神奇的灵性”中读出了什么?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灵肯定会涌起“!”请你细心体会我的心情,把我心中的“!”变成语言文字。
生:……引读:此时此刻的安静,“她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再读这段话,体会我和安静当时的心境。
顺势引读下一节:“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
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师:是啊,安静的眼睛失明了,但她的心是充实的,渴望春天,热爱生活,她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她身上的神奇的灵性,这神奇的灵性使她创造了奇迹,竟然……再联系前在的课文,谈你从哪儿感受到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2、“许久,她张开手指……张望”安静在望什么?你听到她的心在说话了吗?在说什么?引读下文:“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3、“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结全课文和对生活的理解,谈自己的感悟。
先写后交流。
(1)美丽生活自己创造(2)生活对每个人是公平的(3)心灵的充实是幸福五、阅读链接1、读海伦凯勒的话2、写生活名言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第2篇学习目标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1、体会盲童安静的内心感受。
2、体会难句,重点句。
3、教学难点: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在你们眼中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轻轻地闭上你们的眼睛,你们还能看见刚才那五彩缤纷的春天吗你那盲人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的盲童女孩安静一起去触摸春天。
二、品析语言,探究体悟。
自由读课文,思考“安静在触摸春天的时候创造了哪些奇迹”1“她在花丛中穿梭,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体会“穿梭”“流畅”,赞叹奇迹。
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体会“极其准确”请一名同学配合完成极其准确的动作。
3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竟然”是什么意思(出乎意料)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神奇的灵性来自哪里小女孩的力量神奇吗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感悟:突出安静对月季花、对春天的爱心和好奇心,尽管她的眼睛看不见,但她用双手、用心灵来触摸春天。
可见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出示春天的图片。
品读:“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出示“许多......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读一读‘许久……张望。
’想一想:A“张望”是什么意思B“张望”应该是用来形容有视觉的人,而安静是一个盲人,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准确吗(准确,因为安静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她的心看到。
)C安静用心看到了什么D明媚的阳光,芬芳的花多,美丽的蝴蝶沿着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翩翩起舞,多美的文字呀!划过一条极其优美的曲线,按时着她这8年来人生道路的曲折坎坷。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编了4篇有关生命的课文,从而使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善待生命,热爱生命。
《触摸春天》讲诉了盲童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样的一个故事。
编选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明白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前三年的学习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够较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容,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另外,学生缺乏对盲童生活方式的体验,他们很难真正体会盲童对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这个美丽的春天,我们有幸结识了盲童——安静。
虽然她的眼睛看不到光明,但是她却能以独特的方式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踪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学生齐读课题)——《触摸春天》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安静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出示PPT)“盲童安静的表现,令我。
2023最新-《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7篇)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7篇)《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以读为本,强化体验,激活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反复诵读、理解想象中与文本充分对话,做到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真正走进文本,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思想。
[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8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编了4篇有关生命的课文,从而使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善待生命,热爱生命。
《触摸春天》讲诉了盲童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样的一个故事。
编选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明白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前三年的学习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够较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另外,学生缺乏对盲童生活方式的体验,他们很难真正体会盲童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学会“径,畅,磕”等9个生字,认识“畅,磕,弧”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能借助“三读(读通,读准,读好)”学会自主学习,乐于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2.学习如何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
3.体验诗歌的美妙语言,感受春天的魅力。
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的基础语言和表达方式。
2.理解梅花与春天的内在联系。
3.学会用简单的诗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艺术概念和修辞手法。
2.用自己的话语诠释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春天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春天所体验的美好,希望学生能够把这些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
2. 认识诗歌1.教师通过读诗和分析诗歌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诗歌的基本元素。
2.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读出首句“梅花香自苦寒来”。
3.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概念和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梅花与春天的内在联系。
3. 理解诗歌内涵1.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作者用象征手法将梅花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2.指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真正内涵。
3.引导学生通过意象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鼓励他们做出自己的诗歌表达。
4. 课堂演练1.要求学生阅读《触摸春天》这首诗,听老师的朗诵,体验诗歌的美妙语言,充分感受春天的魅力。
2.分组练习,邀请每组学生朗读自己的诗歌,让同学们评价和分享,从中发现不足和取长补短。
5. 总结回顾1.老师讲解诗歌的基础知识和理解方法。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美好的语言和意象。
3.让学生自评自己在此次课堂中的表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篇个人对春天的感悟的诗歌,可以用每组练习得到的经验,诠释自己的春天故事。
2.要求学生阅读一篇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艺术概念和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美妙的语言和意象。
总结通过上述教学步骤,学生将感受到诗歌的美妙、春天的魅力和诗词的情感内涵。
学生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和发现诗歌的韵律和美丽的意象。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篇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篇【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好句。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揣摩其中蕴涵的道理。
3、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在反复读的根底上背诵、积累优美的语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朋友——安静。
安静,虽然她的眼睛看不到光明,但是她却能以独特的方式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去——触摸春天。
1、复习字词:流连流畅权利奇迹灵性磕磕绊绊极其准确悄然合拢多姿多彩缤纷世界清香袅袅2、过渡:安静看不见春天,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安静却真实地触摸到了春天,她内心中的春天和我们一样的多姿多彩。
她做到了一个明眼人所做到的一切。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安静创造了什么?——奇迹!大声地读(出示幻灯:奇迹!——齐读)二、自主探究、整体感悟1、找一找,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过渡语:(出示幻灯片)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用“ ”画出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并在句子旁写上你自己的感受。
2、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
三、品析语言,感悟“奇迹”1、全班交流汇报:教师:与同伴交流是快乐,与大家分享是更大的快乐。
那么谁来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结合重点句子进展深入体会:1、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 ,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1)提问:那你能说说你认为是奇迹的原因吗?(2)教师:其他同学呢?同学们可以联系上文中的句子“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你又有了什么感受?教师:认真读书了,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
也许是安静活泼聪明,也许是安静对春天无限的热爱,所以她才会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从中穿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初步学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铺垫:
1、教师出示一则人生名言,请学生读一读: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海伦凯勒
2、小结过渡:这是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的对生命的思考。
在《触摸春天》一文中也有这样的一句意味深长的的话,它藏在哪呢?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吧。
二、直奔中心,领悟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作者从安静的行为中感受到的道理。
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课件出示这句话,请学生读一读。
2、学生从字面上的解释,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结:文中的主人公小安静也正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来创造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缤纷世界。
三、辐射全文,深入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①划一划,划出安静的行为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②想一想,你为什么而感动。
2、组织交流,议一议: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为什么能够在花丛中穿梭?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有感情地朗读。
(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A、学生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竟然、神奇的灵性体会安静此时的心情。
B、有感情地朗读。
(3)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A、作者从她的这一动作中想象到什么?
B、你从张望一词想到什么?
(4)配乐朗读安静安静的行为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课件出示相关的句段。
3、再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力,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联系课文谈谈自己的新感受。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师适时出示张海迪、邰丽华、海伦凯勒的相关图片资料。
2、放声朗读我们都有生活的权力,我们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五、拓展实践。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下来。
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以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