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Nand Flash控制器的ECC校验原理及验证

合集下载

NandFlash+ECC原理和实现

NandFlash+ECC原理和实现
if (d1 & c) add |= a;
c >>= 2; a >>= 1; } c = 0x80; for (i=0; i<4; i++) { if (d2 & c)
add |= a; c >>= 2; a >>= 1; } bit = 0; b = 0x04; c = 0x80; for (i=0; i<3; i++) { if (d3 & c)
/* Initialize variables */ a = b = 0x80; tmp1 = tmp2 = 0;
/* Calculate first ECC byte */
for (i = 0; i < 4; i++) {
if (reg3 & a) tmp1 |= b;
b >>= 1; if (reg2 & a)
bit |= b; c >>= 2; b >>= 1; } b = 0x01; a = dat[add]; a ^= (b << bit); dat[add] = a; return 1; } else { i = 0; while (d1) { if (d1 & 0x01)
NAND FLASH ECC 校验原理与实现
ECC 简介 由于 NAND Flash 的工艺不能保证 NAND 的 Memory Array 在其生命周期中保持性能的
可靠,因此,在 NAND 的生产中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坏块。为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在应 用 NAND Flash 的系统中一般都会采用一定的坏区管理策略,而管理坏区的前提是能比较可 靠的进行坏区检测。

ecc校验工作原理

ecc校验工作原理

ecc校验工作原理ECC(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加密算法,它在现代密码学中被广泛应用。

ECC校验是一种用于校验数据完整性的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可以验证数据是否被篡改或损坏。

下面将详细介绍ECC校验的工作原理。

1. 椭圆曲线的选择ECC校验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椭圆曲线。

椭圆曲线由一个方程定义:y^2 = x^3 + ax + b,其中a和b是曲线的参数。

选择合适的椭圆曲线对于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2. 密钥生成在ECC校验中,参与加密和解密的实体需要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

私钥是一个随机数,用于加密数据;而公钥是私钥通过椭圆曲线运算生成的点。

3. 加密过程在加密过程中,发送方使用对方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

首先,发送方将明文数据映射为椭圆曲线上的点;然后,发送方选择一个随机数作为加密密钥,并通过椭圆曲线运算生成一个临时点;最后,发送方将明文数据和临时点的坐标进行异或运算,得到密文数据。

4. 解密过程在解密过程中,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密文数据进行解密。

首先,接收方使用私钥对收到的密文数据和临时点的坐标进行异或运算,得到明文数据;然后,接收方将明文数据映射为椭圆曲线上的点;最后,接收方使用对方的公钥对临时点进行运算,验证解密是否成功。

5. 校验过程在校验过程中,接收方使用对方的公钥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

首先,接收方将收到的数据映射为椭圆曲线上的点;然后,接收方使用对方的公钥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运算,得到临时点;最后,接收方将解密得到的临时点与收到的临时点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说明数据完整性未受到篡改或损坏。

6. 安全性分析ECC校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椭圆曲线的特性,相较于传统的RSA算法,ECC校验可以使用更短的密钥长度,从而提高了加密和解密的效率。

同时,ECC校验也具有抵抗量子计算攻击的能力。

总结:ECC校验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加密算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可以验证数据是否被篡改或损坏。

基于FPGA的NAND Flash ECC校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NAND Flash ECC校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易失性,存取速度快,低功耗,抗震性等优点[2],已广 错纠错机制来提高可靠性[5]。
泛 取 代 传 统 磁 介 质 存 储 设 备 ,成 为 嵌 入 式 设 备 中 解
基 于 汉 明 码 的 ECC(Error Correction Code)校 验
决高密度存储的主流方案[3]。
算法可纠正一位错误,检测两位错误,对多于两位的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各类移动设备已广泛 靠性,且考虑星载设备工作在空间环境的恶劣性,可
应用在各个领域。在人们对高速化,续航能力,高可 能会导致单粒子事件造成其存储数据在某些位发生
靠性上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对其中的存储设备提出 反转 。 [4] 虽然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较低,通常只有一
越来越高的要求 。 [1] NAND Flash 设备具有的掉电非 位或几位。不过对于重要的数据仍需采用必要的检
第 26 卷 第 18 期 Vol.26 No.18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2018 年 9 月 Sep. 2018
基于 FPGA 的 NAND Flash ECC 校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 轩 ,常 1,3,4 亮 2,李 杰 2
(1.中国科学院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 200050;2.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上海 201203; 3.上海科技大学 信息学院,上海 201210;4.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图分类号:TN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8)18-0184-0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ND Flash ECC check⁃out system based on FPGA

基于FPGA的NAND Flash ECC校验

基于FPGA的NAND Flash ECC校验

基于FPGA的NAND Flash ECC校验
移动产品应用领域,NANDFlash设备已成为人们解决高密度固态存
储的专用方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大量数据在系统内部以及网络之间存储和传递时,对数据进行检测并更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尤为重要。

纠错码ECC(ErrorCorrect-ionCode)满足这一需求,其被称为ECC校验,是一种常用于NANDFlash读写控制器的校验编码。

ECC校验负责检测错误、维护ECC信息、更正由原数值改变了的单比特错误。

所有ECC的操作处理都可由一个ECC模块来控制,其作为一种简单地存储一映射接口,放置在NAND器件和处理器接口之间。

该模块一般包含Hamming编码产生模块和出错位置模块,分别用于产生ECC校验码和计算出错位置。

1Haremina编码。

ecc校验原理

ecc校验原理

ecc校验原理
ecc(椭圆曲线加密)校验原理是用来处理信息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作为加密技术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抵抗电磁干扰,保护数据免受细微的改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ecc校验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利用ecc算法在信息安全中实现可靠的传输。

ecc校验原理的基本概念
ecc校验原理是基于椭圆曲线加密来处理信息安全的一种技术,它通常被用来检测网络数据包和通信数据的完整性,并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保护。

ecc校验原理主要利用椭圆曲线点的可靠性来确定特定点的坐标值。

椭圆曲线点的坐标值受到一系列复杂的数学变化的影响,这导致椭圆曲线点的坐标值在实际使用中极难改变。

因此,领先于特定点坐标值之前的计算得出的校验码被用作检查信息完整性的依据。

如何利用ecc算法实现安全传输
利用ecc校验原理实现可靠的传输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发送方使用ecc算法根据发送的信息生成一个ecc 点,并获取其坐标值,并用坐标值生成校验码;
第二步:接收方将发送方传来的信息和校验码一起发给ecc算法,ecc算法检验这个校验码是否正确,如果验证成功,就表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改变,如果失败,表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通过以上步骤,保证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使传输的信息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结论
ecc校验原理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加密来处理信息安全的可靠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检测网络数据包和通信数据的完整性,并能够有效地保护数据免受细微的改变。

通过利用ecc校验原理,可以在信息安全中实现可靠的传输,使传输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护。

ecc校验机制

ecc校验机制

ecc校验机制ECC(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椭圆曲线密码学)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学原理的加密算法,它在现代密码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ECC校验机制是指利用ECC算法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ECC校验机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椭圆曲线的数学性质和离散对数难题来实现加密和解密的过程。

在ECC算法中,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事先约定好的公钥和私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公钥是公开的,用于加密数据,而私钥则是保密的,用于解密数据。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方首先利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数据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利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获取原始的数据内容。

同时,接收方还可以利用ECC算法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ECC校验机制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安全性和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RSA 算法,ECC算法在相同的安全级别下,所需的密钥长度更短,计算量更小,加密速度更快。

这使得ECC算法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具有更高的适用性,比如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等。

ECC校验机制还具有抗量子计算攻击的优势。

由于ECC算法是基于椭圆曲线数学原理构建的,而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难题在量子计算机的条件下也是难以解决的,因此ECC算法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量子计算攻击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然而,ECC校验机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ECC算法的安全性高度依赖于椭圆曲线的选择和参数设置,不当的选择可能导致安全性的降低。

其次,ECC算法的实现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对于一些资源受限的设备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ECC校验机制的安全性,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椭圆曲线和参数,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其次,需要对私钥进行严格的保护,避免私钥泄露导致数据的安全问题。

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新密钥,以增加安全性。

DDR基础之ECC校验

DDR基础之ECC校验

DDR基础之ECC校验
⼀、ECC概述:
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错误检查及纠正,常⽤与内存的纠错技术(Nand Flash中也会⽤到ECC技术)。

该技术出现在“奇偶校验”技术之后,是更为先进的内存错误检查和更正的⼿段。

多应⽤在⾼档台式电脑、服务器等,这将使整个电脑系统在⼯作时更趋于安全稳定。

ECC校验:
对于数据位宽的增长,奇偶校验的位数也需要增加;⽽且数据量巨⼤时,数据出错的⼏率也就越⼤。

只能排查简单错误的奇偶检验的⽅法就显
三、ECC注意事项:
1)带ECC校验的内存还得要主板⽀持,并在BIOS中进⾏相应的设置,应⽤在⼤多数服务器主板及⾼端电脑。

2)使⽤ECC校验的内存,会对系统的性能会造成微弱的降低,但是这种纠错对服务器等应⽤⽽⾔是⼗分重要的,带ECC校验的内存价格⽐普通内存要贵许多。

flash ecc工作原理

flash ecc工作原理

flash ecc工作原理Flash ECC(Error Correction Code)是一种用于错误检测和纠正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闪存存储器中。

本文将介绍Flash ECC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存储器性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Flash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常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手机、相机和固态硬盘。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Flash存储器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损坏,例如电子噪声、电压变化和自然衰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Flash ECC被引入到存储器控制器中。

Flash ECC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和纠正存储器中的错误。

它通过在存储器中添加冗余位来实现这一目标。

冗余位是通过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编码生成的,以便在读取数据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当数据被写入Flash存储器时,ECC编码器会根据特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一起存储在存储器中。

在读取数据时,ECC解码器会对读取的数据进行解码,并与存储器中的冗余位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错误,ECC解码器将尝试纠正错误,并输出正确的数据。

这种纠正错误的能力使得Flash存储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干扰和损坏,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Flash ECC的工作原理基于汉明码或更高级别的纠错码。

汉明码是一种常用的纠错码,它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汉明码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异或运算,生成冗余位,并将冗余位与原始数据一起存储在存储器中。

在读取数据时,通过对读取的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并与存储器中的冗余位进行比较,可以检测和纠正错误。

除了汉明码,还有其他更高级别的纠错码,如BCH码和RS码,它们具有更强大的纠错能力。

这些纠错码通过更复杂的算法和更多的冗余位来实现更高的纠错能力。

然而,由于存储器容量和性能的限制,Flash存储器通常使用较简单的纠错码,如汉明码。

Flash ECC在提高存储器性能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nd Flash控制器的ECC校验原理及验证***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Nand Flash控制器的ECC校验原理及验证姓名学号所在单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Nand Flash控制器的ECC校验原理及验证摘要移动电话的功能日益丰富,其对系统中数据存储容量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Nand Flash具有速度快、密度大、成本低等特点,在各种数码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各种片上系统芯片中(SOC)集成Nand Flash控制器正成为一种趋势。

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局限性,在Nand Flash控制器设计时应具有处理存储数据出错的功能。

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分析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ECC)算法,以提高Nand Flash的读写速度,采用该编码可有效减少存储器数据纠错时间。

关键词:Nand Flash控制器,ECC算法,汉明码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ltifunctional mobile telephone.the demand for the capacity of the chip’S memory is growing at a phenomenal rate.Nand flash memory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data storage solution for many digital products due to its fast access time,high desity,cost,performance and SO on advantages.It becomes a tendency that Nand Flash controller iS integrated in diversified SOC.Beca use of limit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condition,a Nand Flash controller is required to handle the bits errors.For solving this question,this essay expoun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 (ECC)design method to accelerate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process for Nand Flash.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emory data error correction time.Keywords: Nand Flash,ECC Algorithm,Hamming目录目录Nand Flash控制器的ECC校验原理及验证 (2)摘要2Abstract3目录4第一章引言 (6)1.1 Nand Flash的研制背景 (6)1.2 Nand Flash的应用领域 (6)1.3 Nand Flash的研究前景 (7)第二章 Nand Flash控制器的特点 (8)2.1Nand Flash控制器和Nor Flash 控制器 (8)2.1.1性能比较 (8)2.1.2接口差别 (9)2.2 Nand Flash控制器的特点 (9)2.2.1Nand Flash的容量和成本 (10)2.2.2Nand Flash的物理构成 (10)2.3Nand Flash 控制器的缺点 (10)2.4Nand Flash的存储结构 (11)2.4.1Nand Flash的规格说明 (11)2.4.2 Nand Flash的接口说明 (11)第三章 Nand Flash控制器的总体结构 (15)3.1Nand Flash控制器的总体架构 (15)3.2Nand Flash控制器的接口模块设计 (16)3.2.1 AMBA AHB总线介绍 (16)3.2.2 接口模块设计思想简介 (17)3.2.3 控制器接口模块的设计 (18)3.3Nand Flash控制器的主控逻辑模块设计 (20)3.4Nand Flash控制器的ECC模块 (24)第四章 ECC模块的校验原理 (26)4.1 汉明码算法 (26)4.2 ECC生成模块的设计 (28)第五章 ECC模块的验证 (31)5.1汉明码验证 (31)5.1.1汉明码验证的原理 (31)5.1.2汉明码验证的不足 (33)参考文献34第一章引言1.1 Nand Flash的研制背景Nand Flash 结构最早是在1989年由日本东芝公司引入。

Nand flash是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一种,是非线性存储单元。

具有大容量、成本低等特点。

如今, Nand Flash 和Nor Flash已经占据了Flash市场的支配地位。

由于Nand Flash具有高密度, 低功耗, 低成本等特点, 而且是可升级的器件, 所以它是多媒体产品导入市场的理想选择。

先进的在系统内设计也使得为降低成本, 在传统的设计应用上采用Nand Flash来替代Nor Flash成为可能,这种优良的特性使得Nand Flash控制器开始广泛的研发出来。

图1-1 Nand Flash芯片举例(三星系列)1.2 Nand Flash的应用领域Nand型闪存,主要功能是存储资料,目前Nand Flash已开始广泛运用到电子市场领域。

其主要的应用市场在数码相机,比重高达50%,其次为手机,比重在12%~15%。

种种迹象显示,Nand Flash将作为中、高端手机的一种主流存储解决方案正成为一种趋势。

因此,Nand Flash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3 Nand Flash的研究前景在Flash Memory的所有现有的实现架构中,Nand Flash结构相对其他的实现技术可以在给定的模具尺寸内提供更高的容量,换句话说即使选用别的Flash Memory 能做到相同的容量也会有着更大的尺寸,而通常体积方面的问题往往是像手机等小型移动电子设备的一个限制,从市场上出现的一些Flash Memory的典型容量规格上看,也只有Nand Flash才具备GB级甚至更大这样的典型容量规格,因此从容量需求规格上来说,选Nand Flash更合适手机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要求,而且Nand Flash的复用接口为所有最新的器件和密度都提供了一种相似的引脚输出。

这种引脚输出使得设计工程师无须改变电路板的硬件设计,就能从较小的密度移植到更大密度的设计上。

从Nand Flash本身的应用特点来说, Nand Flash适合应用在顺序存取的场合,而手机的多媒体系统从实际应用需求看,无论音乐的播放、照片的存取还是视频的播放基本都是要求顺序存取的,Nand Flash适合于这样的应用场合。

最后一点即成本因素,电子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价格的竞争,具体到存储器所有的趋势都指向最关键的单位比特成本最小化,在这一点上按目前的情形可以说Nand Flash相较于Flash Memory其他的实现技术有着非常明显的性能价格比优势,特别是Flash Memory的另一个主流实现技术Nor Flash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做到比Nand Flash更低的单位比特成本。

而且Nand Flash单位比特成本的下降速度很快,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这种下降趋势已经放慢脚步。

Flash Memory的其他实现技术要做到和其在相同的单位比特成本基础上竞争将是困难的。

因此,研究Nand Flash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第二章Nand Flash控制器的特点2.1Nand Flash控制器和Nor Flash 控制器Flash Memory中文名字叫闪存,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

功能特性分为两种:一种是Nor型闪存,以编码应用为主,其功能多与运算相关;另一种为Nand型闪存,主要功能是存储资料,如数码相机中所用的记忆卡。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

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 一统天下的局面。

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的创意思想,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

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和Nand闪存。

所以,下面一章来说一下两者的区别。

2.1.1性能比较f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

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

Nand器件执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简单的,而Nor则要求在进行擦除前先要将目标块内所有的位都写为1。

由于擦除Nor器件时是以64~128KB的块进行的,执行一个写入/擦除操作的时间为5s ,与此相反,擦除Nand器件是以8~32KB的块进行的,执行相同的操作最多只需要4ms。

执行擦除时块尺寸的不同进一步拉大了Nor和Nand之间的性能差距,统计表明,对于给定的一套写入操作(尤其是更新小文件时),更多的擦除操作必须在基于Nor的单元中进行。

这样,当选择存储解决方案时,设计师必须权衡以下的各项因素。

●Nor的读速度比Nand稍快一些。

●Nand的写入速度比Nor快很多。

●Nand的擦除速度远比Nor快。

●Nand的擦除单元更小,相应的擦除电路更加简单。

●Nand的实际应用方式要比Nor复杂的多。

●Nor可以直接使用,并在上面直接运行代码,而Nand需要I/O接口,因此使用时需要驱动。

2.1.2接口差别Nor flash带有SRAM接口,有足够的地址引脚来寻址,可以很容易地存取其内部的每一个字节。

Nand器件使用复杂的I/O口来串行地存取数据,各个产品或厂商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

8个引脚用来传送控制、地址和数据信息。

Nand读和写操作采用512字节的块,这一点有点像硬盘管理此类操作,很自然地,基于Nand的存储器就可以取代硬盘或其他块设备。

Nor的特点是芯片内执行(XIP, eXecute In Place),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

Nor的传输效率很高,在1~4MB的小容量时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但是很低的写入和擦除速度大大影响了它的性能。

Nand结构能提供极高的单元密度,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并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

应用Nand的困难在于flash的管理需要特殊的系统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