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4年国家公务员模拟 题库(二十四)

合集下载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题目与答案(完整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题目与答案(完整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题目与答案(完整版)1.(单选题)关于世界地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B. 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C.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D.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里海南北长约120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320公里,面积约386400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

刚果盆地面积约337万平方千米,是非洲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巴西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海拔在600―800米之间,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故答案为C。

2.(单选题)关于日常生活用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牙膏的成分中包括摩擦剂B. 添加了高级脂肪酸的肥皂,质量更好一些C. 加碘盐应注意防潮,保存在有阳光照射、干燥通风的地方D. “生抽”是酿造酱油,而“老抽”是配制酱油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牙膏是复杂的混合物,通常由摩擦剂、保湿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甜味剂、活性添加物、色素、香精等混合而成;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加碘盐的存放容器应加盖,并放置在干燥、避光、避高温处;生抽以大豆、面粉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种曲,经天然露晒,发酵而成。

老抽是在生抽酱油的基础上,把榨制的酱油再晒制2-3个月,经沉淀过滤即为老抽。

故答案为A。

3.(单选题)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楚辞”以屈原的诗歌为主B. 《琵琶行》是杜甫的作品C.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D. 《懦林外史》反映的是当时的科举制度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全真题汇总(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全真题汇总(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全真题汇总(答案)1.(单选题)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最能准确概括这段话意思的是()。

A. 通过改革促进发展,是现阶段经济建设的主要思路B. 要注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C.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 要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对原文信息进行读取,寻找中心句。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这是文段的中心所在,即说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和B项都是概括不全,只说明了一方面。

D项是无中生有。

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2.(单选题)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传统,同样不可能有离开传统的人。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生活在先辈为我们所创造的文化传统之中。

他不仅靠传统哺育,同时又深受传统的制约。

他不能离开传统.就像他不能离开大地和空气一样。

因此,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传统是打不倒的,也不应该试图去打倒它。

实际上,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彻底同传统脱了关联的人。

这段文字最恰当的概括是:()A. 不可能打倒传统。

B. 不可能有离开传统的人。

C. 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传统。

D. 人是传统的产物。

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

A选项是以偏概全,它是为主旨的服务,辅助证明主旨。

文段的首句出现“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传统,同样不可能有离开传统的人”,要重点论述的是后者,所以,排除C选项。

选项D是无中生有。

再对原文信息进行读取,寻找中心句。

文段最后“实际上,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彻底同传统脱了关联的人”首尾呼应,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单选题)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而是为了()A. 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B. 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C. 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D. 突破计划经济为主的传统观念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的锲而不舍的思考,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

故答案选B。

2.(单选题)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A. 刘少奇B. 周恩来C. 邓小平D. 陈云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的工业企业要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政治教育工作制度。

他指出: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是扩大企业民主、吸引广大职工群众参加企业管理、监督行政克服官僚主义的良好形式,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应该充分运用和全面推广。

故答案选C。

3.(单选题)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的著作是()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 《论十大关系》C. 《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D.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故答案选A。

4.(单选题)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 正确认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C. 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参考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1.(单选题)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将是( )广西人事考试网A. 可持续发展阶段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C. 科教兴国的阶段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参考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步走”战略。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故答案选D。

2.(单选题)()是党永远保持活力的根本因素。

A. 执政力 B. 凝聚力 C. 创造力 D. 想象力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党的建设。

增强党的创造力,是党永远保持活力的根本因素。

而增强党的创造力,保持党的活力,其关键因素在于创新。

故答案选C。

3.(单选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目的和归宿都是()A. 批判主观主义B. 实事求是C. 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D. 排除“左”的思想的干扰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内在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故答案选B。

4.(单选题)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根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A. 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B.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C. 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D.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参考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根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D选项更为全面。

故答案选D。

5.(单选题)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A. 人口多,底子薄B. 地区发展不平衡C.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参考答案:C 广西人事考试网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卷二)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卷二)

2014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注意事项本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35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题本上做任何标记。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4.在这项测试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7.严禁折叠答题卡!※※※※※※※※※※※※※※※※※※※※※※※※※停!请不要往下发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A.行动指南B.重大战略思想C.重大指导方针D.必然要求2.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A.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B.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C.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D.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3.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跃居全球第_____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______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14年国家公务员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真题汇总(答案解析)1(单选题)在某国的总统竞选中,争取连任的现任总统在竞选演说时强调:“本届政府执政期间,失业率降低了两个百分点,可见本届政府的施政纲领是正确的。

”如果下列哪项为真,则能有力地削弱以上的申辩?()A. 政府用调低利率的办法来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了40%B. 由于减轻了失业压力,从而减少了犯罪率C. 就业人数增加,减轻了政府福利开支D. 失业率下降,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容易了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现任总统认为失业率下降了,证明本届政府的施政纲领是正确的。

要削弱这个结论,就要证明政府在除失业率问题外,其他问题处理的不好;A项有效地削弱了该结论.而B、C、D项实际是加强了该结论。

答案选A2.(单选题)流感通常由受感染的个人传染给在他附近工作的人,因此抑制流感症状的药实际上增加流感的受感染人数,因为这种抑制流感的药使本应存家中卧床休息的人,在受感染时返回到工作场所。

如果以上论述正确,下列哪项最有力地反驳了这一推断?()A. 这种抑制流感的药,能抑制流感的主要传染方式——咳嗽B. 某些常用于抑制流感的药,也常常被用来治疗未感染流感的病人C. 很多感染了流感本应呆在家中休息的工人在继续工作,因为流感症状降低了他们工作的效率D. 为了避免将流感传染给超过65岁退休在家的人,大多数成年人采取了防疫手段预防流感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题干推断为抑制流感症状的药实际上增加流感的受感染人数,理由是这种抑制流感的药使本应在家中卧床休息的人.在受感染时返回到工作场所,要削弱这个推断就要指出这种药物能控制疾病的传播,而不会增加受感染人数,只有A项是能从这个角度对推断进行削弱的选项,B、C、D三项都与推论无关。

答案选A。

3.(单选题)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舒适环境里工作的人比在不舒适环境里工作的人生产效率高25%。

评价工作绩效的客观标准包括承办工件数和工件的复杂程度。

这表明: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若选择两项或两项以上,按答错处理)1.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

A:请示B:通告C:函D:报告2.公务员培训原则的关键是( )。

A:讲求实施B:按需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3.关于我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B:实行议会民主制和两党竞争的制度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D: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4.各级政府是各级人大的( )。

A:领导机关B:执行机关C:派出机关D:行政机关5.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 )。

A:用才机制B:求才机制C:留才保障机制D:育才机制6. 2005年4月,台湾( )党、( )党主席访问了大陆。

A:国民民进B:国民亲民C:国民民主D:亲民民进7.不属于外资经济的有( )。

A:宏基公司B:微软公司C:康柏公司D: TCL集团8.下列( )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A:原告与代理律师的法律关系B:证人与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C:原告律师与被告律师之间的法律关系D:人民法院与指定的鉴定人之间的法律关系9.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

A:演讲稿B:送审稿C:征求天津市意见稿D:定稿10.可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员年龄为( )。

A: 22岁以下B: 30岁以下C: 35岁以下D: 30岁以上40岁以下11.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 )。

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C:完全行为能力人D:完全限制行为能力人12.十六大报告要求,要在全党开展以( )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

A: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13.关于收入分配政策,错误的说法是( )。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1.(单选题)人类许多古老文化在与时间的拔河中没能挺到最后。

中国的文化资源在历史长河中究竟________了多少,恐怕没有人能估量得出。

在被________扫荡过无数次的非洲大陆,人们只能在废墟中凭吊和猜测辉煌的古代文明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流失饥饿B. 流逝饥馑C. 流逝饥饿D. 流失饥馑参考答案:D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察区别词义的范围。

“流逝”主要指时间消逝。

“流失”主要指有用的物质或美好的东西散失掉。

结合题意可知第一空应选“流失”,排除B、C。

“饥馑”,五谷收成不好称为“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称为“馑”,两者合起来就是灾荒、荒年的意思。

相比“饥饿”,“饥馑”的程度显然深得多,也更贴合题意,故第二空选“饥馑”。

2.(单选题)夫妻双方有互相________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________的义务,子女有________父母的义务。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扶养抚养赡养B. 抚养赡养扶养C. 赡养扶养抚养D. 抚养养育赡养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察区别词语的特定方向性。

扶养:扶助、供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夫妻间应是相互扶养。

抚养:爱护并教养,用于长对幼。

赡养:成年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其他长辈在物质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顾。

养育:专指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

根据词义和语境,A项更恰当。

3.(单选题)吉祥物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________是20多年前的事。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连结B. 合作C. 结缘D. 互助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察分析句子的语境(主题、上下文、情景等)。

结合上下文语境,本题需要我们填入表达吉祥物与奥运会之间关系的词汇,“合作”、“互助”搭配的对象一般是人,用在此处不恰当。

“连结”放入句中不通顺,而“结缘”意为结下缘分,这里指吉祥物与奥运会在20多年前就结下缘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3
城乡收入差距从1994年开始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是可支配收入这一指标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指标并无完全可比性。

前者往往由于一些不计作收入的如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待遇而使数据被高估;而后者则往往由于一些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也被作价计入了纯收入而使数量被高估,如果将两者调整到完全可比状,则差距会更大,据专家测算,若按可技配收入计算,城乡差距约为3∶1,若只考虑货币收入,差距扩大为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清华大学李强教授的一项调查显示,90.1%的农民进城务工后年收入比在家乡时有了明显上升,平均比进城前多收入8738.3元,其中,约20%的人高出10000元以上,52.4%的人高出5000元及以上。

安徽肥西县的一位农民曾和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去年他家种一季稻花去种子费420元,复泥肥750元,尿素450元,收割费900元,旋耕费900元,人工费1125元,水费1275元,农药费2250元,转包费2370元,共支出104440元;一季稻收获粮食7500公斤,按每50公斤100元计算,共收入15000元,刨去成本后,将收入约4500元,以一年两季计算,种地年总收入为9120元。

而他在西安读大学的儿子一年学费与生活费支出就要15000元,缺口十分明显,关于农民工外出打工原因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务农挣钱太少”、“挣钱补贴家用”、“挣钱盖房成亲”等与经济相关的选项所占比重之和高达61.8%,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选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农村工业化战略与小城镇建设等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大量的乡办、村办企业依凭“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迅速崛起,并一度占据了工业发展的“半壁江山”,为农业人口进入非农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不仅原有的经营优势减退,也开始遭遇到资金短缺、管理落后和市场约束增强等挑战和冲击。

乡镇企业除少数成功转型外,大部分无力维持并逐渐破产消失,原来被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重新被释放出来,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程度。

有学者指出,劳动力流出最多的往往是当地非农产业并不发达的地区,而非农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农村劳动力往往更趋向于就地转移。

与农村相比,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平整的道路,琳琅满目的商品,各式各样的休闲娱乐设施,以及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活环境。


时,资本高度聚集的城市,提供了比农村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工作条件,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城市工作,也能及时地接受到现代思想与观念的熏陶和感染,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丰富社会关系,扩大生活圈子。

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与发展机会,对那些比较年轻、文化水平较高且不安于现状,有较高追求的农村劳动者来说,尤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材料4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流动人口生存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流动人口收入较低,限制了他们的社会保险参保率。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00元的农业流动人口中,11.6%的人参加了养老保险;收入在1000~1500元的流动人口中,养老保险参保比例为13.9%,在2500元以上收入的流动人口中,养老保险参保比例上升到25.9%。

流动人口对劳动保障政策直销程度较低。

受雇流动人口中,12.7%的人不知道“老板与员工双方应该签订劳动合同”;12.1%的人不知道“签订劳动合同后,企业/老板应当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37.7%的人不知道“有关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保险方面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约三成流动人口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8.2%的受雇流动人口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流动人口劳动时间偏长。

流动人口平均每周工作58.2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的 44小时的占75.2%。

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52.1小时、68.9小时和58.6小时。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现状不容乐观。

仍有39.0%的流动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五险一金”)。

各类社会保险中,除医疗保险外,农业流动人口参保比例均低于非农流动人口,其中工作保险低13个百分点,养老保险低32个百分点,失业保险低17个百分点。

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工伤保险条例》要求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调查显示,只有51.1%的流动人口参加了工伤保险,77.3%的流动人口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流动人口保险统筹层次低,地区间政策不统一,保险关系难以转移接续等是影响流动人口参保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异地报销困难。

农业户口流动妇女住院分娩率仅为89.5%,这低于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城镇居民97.5%的水平;有17.7%的农业流动人口子女未能在流入地得到计划免疫接种,患病时,只有不到70%的农业流动人口表示会去流入地县级及以上医院就医,有将近10%的农业流动人口选择回老家治疗。

在参加了医疗保险的流动
人口中,如果在流入地就医,仅有26.8%的流动人口表示医药费可以部分报销,64.9%仍需全部自己支付。

正在上学的流动儿童中,在流入地入读公立学校的比例仅为69.0%,流动儿童入读初中的比例比小学低6.5个百分点,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初中教育存在困难,学籍管理制度是影响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初中教育的主要原因。

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流动儿童必须回到户籍地参加中考,部分流动人口只能把子女送回户籍地上初中。

流动人口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就学是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有43%的流动人口把孩子入托和上学的问题列为最需要流入地政府提供的服务之一。

社会资源大量汇聚大城市,使得流动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问题非常突出,不少城市已感到不堪重负,在一些大城市调研发现,一些流动人员到大城市后就不愿离开,融入大城市的愿望强烈。

这使得大城市人口流动形成“盆地聚集效应”。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聚集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对流动人口吸引的“盆地效应”。

目前,超量的外来人口,使这些城市土地、环境、水资源难以承受。

统计显示,北京市70%的犯罪是外来人口所为,违法犯罪被侵害人中有70%是外地人口,上海有72%以上的犯罪为非本地户籍人口所为,杭州已经突破了90%,而深圳近10年来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和被犯罪侵害的对象中,非深圳户籍的分别占到98%、95%以上,作案人员和受害对象“两头在外”的特点非常突出。

备考资料可以看下这本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