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3.3 汽化与液化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课件_(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课件_(新版)新人教版
2.吹风机、干手器吹热风比吹冷风哪种干得快?
小结: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
蒸发得越快。
• 1)放在碟子中的水比放在窄瓶口中的水, 哪个干得快? • 2)晒粮食的时候,摊开的粮食比堆在一 块的哪个干得更快? • 3)晒衣服时候,展开的衣服比团着的哪 个干得快?
小结: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
蒸发得越快。
• 湿衣服挂在通风处和不通风处哪个干得快。
6
水沸腾后,虽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此时液面上的气压________1标准大 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小于
98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_图是 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请指出丙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1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 100°C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 什么?
100°C的水蒸气液化为水时, 要放出大量的热。
下面的现象是液化现象,请记住: • 打开冰箱,烟雾冒出来。
• 夏天,我们看到冰棒冒烟。 • 冬天,我们口里呼出白气。 • 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会 蒙上一层小水珠。 • 夏天,地面的自来水管经常会冒汗。 • 雾的形成。 • 露水的形成。 • 注意:这些雾和气都是水汽遇冷形成的液体水。
气态
分析和论证:
• 1.水未沸腾时,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其内部出现了什么现象?
内部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由小变大,不断上升,到水面后破裂
3.液体沸腾必须具备那两个条件: (1)_______(2)____ 温度达到沸点 这时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 3 节汽化和液化练习题1:如图所示,秋天的清晨,石阡出现了大雾。

而当太阳升起后,大雾逐渐消散,大雾消散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汽化现象D.液化现象练习题2:从水里游泳上岸,感觉有点冷,这主要是因为身上的水()A.液化,放热B.汽化,放热C.液化,吸热D.汽化,吸热练习题3: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

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练习题4:喝开水或喝汤时,因为水和汤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用嘴对水或汤的表面吹气,可以使其变得不烫,其主要原因是()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高温带走B.吹的气体比开水的温度低,能吸收开水的热量C.向水面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D.向水面吹气时能加快蒸发,蒸发吸热,使液体温度降低练习题5: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

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吸水性好的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

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下列关于简易冰箱制冷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①纱布有较好的吸水性,可以增大水的蒸发面积;②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③水蒸发时吸热,可以使食物的温度降低;④提高水的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练习题6:关于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腾同时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B.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沸腾是液体汽化的唯一方式D.只要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就一定沸腾练习题7: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的酒精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内盛有醋,乙试管内盛有酒精,(酒精沸点78 ℃,醋的沸点60 ℃)加热至烧杯内液体沸腾,继续加热较长时间(烧杯、试管中仍有液体),则甲、乙两试管()A.都会沸腾B.都不会沸腾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练习题8: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A.吉林雾凇B.草上露珠C.浓雾消散D.冰雪融化练习题9:冬天,人们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

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共25张PPT)

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共25张PPT)

思考题
当甲中的水沸腾时,乙中的水是 否沸腾?为什么?


巩固小结
1、湿手在干手器下,一会儿手上的水就不见了。 2、说说当你刚从游泳池上岸时,有什么感觉? 3、装水的纸锅可以烧水,当水烧开时,纸锅却不 会燃烧。 4、喝开水烫嘴时,常向水面吹气并用两个杯子来 回倒水
人教版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下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 状态叫物态变化。
【活动1】 ㈠请同学们在手背上涂些酒精,
观察酒精的变化,体会手背上的 感觉。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㈡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 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 变化?
(记录有关数据)
沸腾的特点
(1)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2)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 发生
(3)沸腾过程要吸热,温度保 持不变
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点与液面气压的关系:
液面气压越大,液体的 沸点越高
说出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
汽 不同点 1
2
3
化方式
蒸发 在任何 在液体 缓慢的
温度下 表面
汽化
沸腾 在一定 在液体的 剧烈的 的温度下表面和内部 汽化
(3)、从“火洲”坎儿井的 结构你能得出影响液体蒸发 快慢的因素吗?
(((123)))———液液液—— —体 面体———温空表———度气面———的流积———高动的———低的大———快小———慢———
4、医生常将中暑患者,扶到通 风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檫酒精, 这样能使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 这一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
(1)通风处能加快酒精的蒸发 (2)酒精蒸发时吸热使病人的 体温降低
6、自制简易“冰箱” 饭菜
利用蒸发吸热
纱布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 / 5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在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 )
A .酒精温度计
B .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C .水银温度计
D .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3、在图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4、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A .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 .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
C .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 .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5、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36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36张)
思考: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的水一会儿就 干了,水到哪里去了?早晨,树叶上 的水从哪来的呢?
活动 • 在手背上涂些酒精,手背上涂酒精处有什么感 觉?想一想,酒精哪里去了?酒精的状态产生 了怎样的变化?
现 象 酒精逐渐消失、 同时有凉的感觉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态
汽液 化化
(1)降低温度 (2)紧缩气体体积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问题讨论 1、为什么给100摄氏度的水蒸气 烫伤比被你100摄氏度的水烫伤更 严重?
解释:因为100摄氏度的水蒸气液化 成100摄氏度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 (液化是放热过程)
学到2.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放热)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要吸热
不 产生温度 同 点 产生部位
程度
温度变化
蒸发 任何温度
液体表面
缓慢
降低
沸腾 到达沸点 且 继续吸热
液体表面和 内部
剧烈
保持不变


它们都是水的液态, 都是有水蒸气变来的,

二、液化
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3.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气体温度
(2)紧缩气体体积
巩固练习
1.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 从寒冷的室外回到暖和的室内时, 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但过一段 时间又会变清楚,这是由于室内 的水蒸气先在镜片上遇冷 ___液__化_____成小水珠后又产生 ____汽_化_____所导致的现象。
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
沸腾前
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 、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 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
返回目录
1.(3分)把一支温度计从20 ℃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 ℃的
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D
)
A.不变
B.一直下降
C.一直升高
D.先下降后又升高
返回目录
2.(3分)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会很
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看,这种做法
(D )
A.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返回目录
知识点2 沸腾 2.沸腾是液体___内__部___和__表__面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 __汽__化____现象。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 度叫做__沸__点____。不同液体的___沸__点___不同。在1个标准大 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1_0_0____℃____。 3.沸腾的规律:液体沸腾前不断__吸__热____,温度___升__高___; 液体沸腾时不断__吸__热____,温度___不__变___。
B.是错误的,湿毛巾包裹牛奶使牛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
会更快变质
C.是错误的,湿毛巾的水渗到牛奶瓶内使牛奶变质
D.是正确的,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蒸发制冷起到降温作用
,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录
3.(3分)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不良影响的是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 )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及时更换干衣服
第三章 物 态 变 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目录
01 知识梳理 02 课堂演练 03 课堂检测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课程要求
2.了解沸腾现象及其温度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蒸发的作用(可以制冷)

3.3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3.3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汽化过程要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______热过程。

【答案】固,气;蒸发,沸腾;吸收;汽化,吸。

【解析】①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②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所以此时酒精发生了汽化现象。

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2.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和________,液化过程要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气,液;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放出;液化。

【解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

医护人员护目镜内侧产生的“雾气”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图1 图23.医院氧气瓶(图2所示)中的氧是以_____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在常温下对氧气________的方法,使之_____后储存在氧气瓶中(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压缩体积;液化。

【解析】医院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在常温下对氧气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后储存在氧气瓶中。

4.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___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好动手,但能力不强。

他们刚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掌握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内容。

汽化与液化在生活中最为常见,与生活联系紧密。

与内能热量、分子运动论的学习也有联系;研究方法是很多探究的模式;能解释很多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热现象。

所以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

2、教学目标根据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能区别物质三种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知道汽化与液化及对应的吸放热。

知道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沸腾现象、沸腾的特点和沸点。

进一步熟悉温度计的使用。

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经历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物理中常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3、重点、难点与关键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1)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让事实说话)(2)难点:有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学生的数学知识决定)(3)关键:做好水的沸腾实验。

三、选用的教具及设备(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酒精、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打火机、平底烧瓶、水槽、玻璃导管、停表、课件。

四、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安排两个课时连堂上,用实验导入,创设情景,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晒衣、晒农作物来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做好沸腾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事实说出沸腾的特点;通过身边事例导出液化放热,汽化吸热;信息浏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物理走向社会)五、教学过程1、物质的三态直接问学生水有哪三态?别的物质是否也有这三态?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其他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状态,老师总结:固态、液态、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归纳法)2、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用酒精在黑板上写出“液体”两个字,老师抓紧时间把盛有少量酒精的烧杯绕教室走一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上——物理 第三章 物体变化 3.3 汽化与液化
1 . ( 2013 •日 照 ) 关 于 水 沸 腾 实 验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 测 沸 水 的 温 度 可 以 使 用 酒 精 温 度 计 )
B . 当 水 温 达 到 100 ℃ 时 , 水 一 定 会 沸 腾
C. 水 沸 腾 时 大 量 气 泡 上 升 、 变 大 , 至 水 面 破 裂
D. 水 在 沸 腾 时 , 继 续 吸 热 , 温 度 会 升 高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 析 : A、 通 过 比 较 酒 精 和 水 的 沸 点 得 出 结 论 ; B、 掌 握 液 体 沸 腾 的 条 件 : 达 到 沸 点 和 不 断 吸 热 ; C、 掌 握 水 沸 腾 时 的 现 象 : 有 大 量 气 泡 产 生 , 气 泡 在 上 升 过 程 中 体 积 逐 渐 增大,到达水面处破裂; D、 根 据 水 沸 腾 时 的 特 点 : 吸 热 但 温 度 保 持 不 变 进 行 判 断 . 解 答 : 解 : A、 由 于 水 的 沸 点 比 酒 精 的 沸 点 高 , 所 以 不 能 用 酒 精 温 度 计 测 沸 水 的 温度,所以 A 错误; B 、水 要 沸 腾 需 达 到 沸 点 ,并 需 不 断 吸 热 ,而 水 在 不 同 气 压 下 的 沸 点 不 同 , 所以水沸腾的两个条件都不确定,因此 B 说法错误; C 、水 沸 腾 时 由 于 水 剧 烈 汽 化 ,产 生 大 量 的 水 蒸 气 ,以 气 泡 的 形 式 在 水 中 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所以 C 说法正确;
1/5


D、 水 在 沸 腾 时 , 继 续 吸 热 , 但 温 度 保 持 不 变 , 所 以 D 错 误 . 故 选 C. 点 评 : 此 题 考 查 了 学 生 对 液 体 的 沸 点 、沸 腾 的 条 件 、 沸 腾 时 的 现 象 及 沸 腾 时 特 点 的掌握,考查得比较全面,也很典型. 2 .( 2013 •海 南 ) 冬 天 , 刚 出 锅 的 热 汤 上 方 冒 着 “ 白 气 ” .“ 白 气 ” 的 形 成 所 对 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 熔 化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解答:解:冬天,刚出锅的热汤上方冒着“白气”.白气是锅内出来的水蒸气遇 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的空气中. 故 选 D. 点 评 :生 活 中 看 到 的 白 气 都 是 水 蒸 气 液 化 形 成 的 ,水 蒸 气 的 来 源 不 同 ,有 的 来 源 于空气、有的来源于口中、有的来源于锅内. 3 .( 2011 •宜 宾 )如 图 所 示 ,正 确 反 映“ 探 究 水 的 沸 腾 ”过 程 中 温 度 随 时 间 变 化 关系是( ) ) B. 凝 华 C. 汽 化 D. 液 化
A.
B.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图析法.
C.
D.
2/5


分 析 :沸 腾 是 在 液 体 表 面 和 内 部 同 时 发 生 的 剧 烈 的 汽 化 现 象 ,沸 腾 必 须 在 一 定 的 温 度 下 才 能 发 生 . 水 的 沸 腾 是 温 度 先 不 断 升 高 , 达 到 沸 点 时 ,继 续 加 热 温 度保持不变. 解 答 :解 :水 从 加 热 到 沸 腾 的 过 程 中 ,温 度 呈 总 体 上 升 的 趋 势 ,排 除 C 、 D 选 项 ; 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B 项不合题意; 故 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沸腾,水的沸腾要达到两个条件:一、达到沸点;二、 继 续 加 热 ; 同 时 应 该 清 楚 , 在 一 标 准 大 气 压 下 , 水 的 沸 点 为 100 摄 氏 度 . 4 . ( 2008 •眉 山 ) 下 表 是 一 些 物 质 的 熔 点 和 沸 点 ( 标 准 大 气 压 ) , 根 据 下 表 , 在 我 国 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物质种类 酒精 水 ) 水银 乙醚
熔 点 /℃
-117
0
-39
-114
沸 点 /℃
78
100
357
35
A. 酒 精 温 度 计
B. 水 温 度 计
C. 水 银 温 度 计
D. 乙 醚 温 度 计
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液体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最低不低于它的凝固点,最高不高于它的沸点. 解 答 : 解 : 我 国 有 的 地 区 气 温 低 于 水 银 的 凝 固 点 -39 ℃ , 故 BC 错 误 . 有 的 地 区 气 温 超 过 35 ℃ , 故 D 错 误 . 我 们 各 地 区 气 温 最 高 不 会 超 过 78 ℃ , 最 低 也 不 会 低 于 -117 ℃ , 故 酒 精 在
3/5


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故 A 正确. 故 选 A. 点 评 :本 题 考 查 了 熔 点 、凝 固 点 和 沸 点 的 有 关 知 识 .液 体 温 度 计 使 用 时 必 须 保 证 里 面 的 物 质 是 液 态 ,所 以 最 低 不 低 于 它 的 凝 固 点 ,最 高 不 高 于 它 的 沸 点 . 5 . ( 2013 •山 西 ) 在 “ 探 究 水 的 沸 腾 ” 实 验 中 : ( 1) 安 装 实 验 器 材 时 应 按 照 序进行. ( 2) 水 沸 腾 时 温 度 计 示 数 如 图 中 所 示 , 为 ℃.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中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 因 .(一条即可).
( 3) 甲 组 同 学 撤 去 酒 精 灯 后 , 发 现 水 未 立 即 停 止 沸 腾 , 试 分 析 其 原 因 (合理即可).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 析 : ( 1) 实 验 时 , 需 用 酒 精 灯 的 外 焰 加 热 , 所 以 要 调 整 好 铁 圈 的 高 度 , 然 后 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 2) 在 进 行 温 度 计 的 读 数 时 , 注 意 其 分 度 值 ;
4/5


影响沸腾加热时间的因素有:水的多少、水的初温等; ( 3) 根 据 水 沸 腾 的 条 件 进 行 分 析 : 达 到 沸 点 并 要 继 续 吸 热 . 解 答 : 解 :( 1 ) 酒 精 灯 需 用 外 焰 加 热 , 所 以 要 放 好 酒 精 灯 , 再 固 定 铁 圈 的 高 度 ; 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 ( 2 ) 由 图 知 , 温 度 计 的 分 度 值 为 1 ℃ , 其 示 数 为 98 ℃ ; 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火力过小或者水量大造成的.由图可 知,它们的初始温度相同,所以乙组加热时间较长可能是水量大或酒精 灯火焰小造成的. ( 3 )撤 去 酒 精 灯 后 ,由 于 石 棉 网 与 烧 杯 底 的 温 度 高 于 水 的 沸 点 ,所 以 水 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 故 答 案 为 :( 1 )自 下 而 上 ;( 2 ) 98 ;水 量 大( 或 酒 精 灯 火 焰 小 );( 3 )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点评:此题“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考查了温度计 的读数、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及液体沸腾条件的分析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