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无创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准确性论文
全身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药物 与人 2 0 1 4年 9月第 9期 第 2 7畚 总 第 3 2 1 期 M i &p e 。 p 1 S e p t e m b 2 0 1 4 V o l 2 7 N O . 9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血糖相关指标恢复情况对比( x 土s 。 n 一7 5 )
【 中圈分类号I R4 5 3
【 文 献 标 识 码】A
【 文章编号1 1 O O 2 —3 7 6 3( 2 0 1 4 ) O 9 0 1 5 8 —0 l
呼 气 末二 氧 化碳 分 压 ( PE TCO ) 作 为 一 种 较 新 的 无刨 伤 监 测 技 术 , 是 全 身 麻 醉 手 术 患 者 中通 气 监 测 重 要 指 标 , 它具 有 高 度 的灵 敏 性 , 不 仅 可 以监 测 通 气 也 能 反 映 循 环 功 能 和 肺 血 流情 况 , 目前 已 成 为 麻 醉监 测 不 可 缺 少 的 常 规 监 测 手 段 。现 就 我 院 近 三年 来 在 全 身 麻 醉 中应 用 P E TC O 监 测 取 得 良好 效 果 。现 报 告 如 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临 床 资 料 :全 身 麻 醉 择 期 手术 患者 2 5 8例 , 其 中男 1 1 5例 , 女 1 4 3例 。年 龄 3 ~8 5岁 , 小儿 5 2例 , 老年 3 5例 , 其余中青年 1 7 1例 , 体重 1 2 ~8 2 k g 采 用喉 罩 气 管 插管通气 1 0 8例 , 气 管 插管 通 气 1 5 0例 , AS A分 级 I~ Ⅱ级 。 病 人 来 自普 外 科 、 神 经 科、 骨科、 妇 科 胸 科 等 科 室 。本 组 观 察 的 患 者 均 无 呼 吸 系 统 及 循 环 系 疾 患 并发 症 。 1 . 2方 法 :患 者 术 前 各 项 准 备 充 分 , 体 查 各 系统 无 特 殊 , 各 项生化检查无 异常。 进人手术 室 后开放 静 脉通路 输液 , 补 充血 容量 , 麻 醉前 予 以阿托 品 ( 小 0 . 0 1~ 0 . 0 2 mg / k g , 成人 0 . 5 ag r ) 静脉注 射, 抑制呼 吸道分 泌物 ,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面 罩 吸 纯 氧, 使 肺 内 充 满 纯 氧 。 昕诊 双肺 呼 吸 音是 否 清 晰 , 对 比 双 肺 呼 吸 音 是 否强 弱相 等 用
全身麻醉时机械通气控制对老年患者呼气末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差值的影响

全身麻醉时机械通气控制对老年患者呼气末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差值的影响沈锦春;孙杰;马丽;杨建军;徐建国【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05(18)9【摘要】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过程中正压通气对老年患者呼气末和动脉血CO2差值的影响,以间接评估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行骨科和腹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机械通气方法如下:组1吸入氧浓度(F1O2)=100%,机械控制通气(CMV):潮气量(VT)=6~8ml/kg,频率(f)=10~14次/min,吸呼比为1:2;组2F1O2=100%,CMV:VT=6~8ml/kg,f=10~14次/min,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 emH2O,吸呼比为1:2.所有患者机械通气后维持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25~40mmHg之间.持续行收缩期血压(SBB)、舒张期血压(DBP)、心率(HR)及PETCO2监测,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同时计算PaCO2与PETCO2的差值.结果:机械通气后5 min、1 h和2h两组患者PaO2下降,PaCO2-PETCO2差值升高,但组2这种变化的幅度较小.结论:当PEEP为5 cmH2O时,可明显改善全身麻醉CMV时的PaO2与PaCO2-PETCO2差值.【总页数】3页(P818-820)【作者】沈锦春;孙杰;马丽;杨建军;徐建国【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2;江苏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市妇产医院,江苏,南京,210004;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相关文献】1.呼气末正压及吸入氧浓度对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患者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J], 戴启明;黄凯涛2.持续机械通气增大呼气末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J], 李永军;沈锦春;胡益民3.新生儿自主呼吸时鼻前庭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J], 马丙送;孙佃军;高子波;胡金绘;花少栋;武荣4.喉罩通气时潮气量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值的影响 [J], 张怡;姚俊岩;王慧娟;王赟;陈莲华;李士通5.不同体位腹腔镜手术对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值的影响 [J], 王赟;陈莲华;黄施伟;张莹;李士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麻术中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体会

全麻术中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体会石翊飒;李体中;罗炜【期刊名称】《麻醉与监护论坛》【年(卷),期】2005(012)004【摘要】目的:本文摘取25例全麻病人的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25例,心肺功能不常,无通气障碍,常规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以Ohmeda210型麻醉机行机械通所,潮气量10ml·kg-1,呼吸频率12次·min-1,静吸复合维持麻醉。
病人入室后Datex-Ohmads AS-Ⅲ监护仪监测Bp、HR、ECG及SpO2。
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好D-lite传感器开始监测PetCO2数值及波形、机械通气30分钟后足背动脉穿刺抽取血气标本并记录取血时的PetCO2。
结果:PetCO2与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r=0.339,P〈0.05。
术中监测到的异常情况:一例胃癌病人,PetCO2 3.6%,查血气PetCO2升至4.8%。
1例肾积水病人,手术50分钟后PetCO2在10分钟内从5%升至5.6%排除机器故障后检查钠石灰已发硬,发白,更换钠石灰5分钟后PetCO2降至4.9%。
25例中有19例术中呼吸开始恢复时看到PetCO2波形肺泡平台期有深切迹。
17例查血气后减小潮气量,依据PetCO2及PaCO2进行相应调整。
结论:本文观察到PetCO2与PaCO2呈直线相关,提示用Pet CO2可以估计PaCO2值,这与既往的报道相一致。
由于应用了PetCO2监测,使得术中酸碱失衡、钠石灰失效、通气量过大等情况都能及时发现和调整,大大提高了全麻病人术中管理的客观性和安全性。
PetCO2还能用于判断神经肌肉阻滞的部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时几个正常的PetCO2波形中间可以夹着一个深切迹波形。
我们体会到PetCO2监测这一指标灵敏、准确、稳定、可靠,建议全麻病人术中常规监测PetCO2为宜。
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

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边 防,于秀云,李慧英(黑龙江省医院道外院区,黑龙江哈尔滨150056)摘要:目的 对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临床观察。
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行乳腺肿块或区段切除术。
年龄在18~45岁。
体重40~70kg。
AS AⅠ~Ⅱ级。
对40例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观察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在麻醉过程中S pO2均维持>96%,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结论 采用此种方式监测PetCO2,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它具有无创、连续监测的特点,可即时反映通气状态。
对于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用PetCO2结合SpO2监测,能准确、及时地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有效的提高静脉全麻患者的安全性。
关键词:二氧化碳;静脉全麻学科分类代码:320121 中图分类号:R6141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775(2009)02-0133-02Clinical Obser vation on Intravenous Anesthesi a Patientwith CO2Monitor at End o f B r eathBI A N Fang,Y U X iu-yun,LI Hui-ying(The Provi nci al Hospit al of Heilongjian g,Ha rbi n150056,Chi na)Abstract:Object ive To observe the CO2monitor at end of breath for i ntravenous anesthesia patient1Methods 40cas2 es of mam mary mass resection patient at age of18~45in40~70kg AS AⅠ~Ⅱpatient w er e per formed t his measure and analyzed1Result s The S pO2of all patient in this gr oup w as m ore than96%dur i ng operation t han alm ost same as be fore operation1Concl usion The PetCO2m onitor m ight have s ome err or but it c ombined w ith S pO2might impr ove the sa fety of patient during anesthesia and learn the respiratory situation1K ey w or ds:CO2;P etC O2;SpO23 讨论311 影响牙弓形态的因素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牙弓形态。
术中调控不同呼气末CO2分压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术中调控不同呼气末CO2分压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术中调控不同呼气末CO2分压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术中调控呼吸参数维持气腹后PETCO2为35~39mmHg的34例为A组;另维持PETCO2为40~45mmHg的34例为B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
结果:A组相对于B组,VT在T1-T3时出现明显升高的现象,RR也显著增快,Ppeak在T2、T3时显著升高, PaCO2、PETCO2在T1~T3时显著降低, CERO2、Da-jvO2在T3时显著升高(P<0.05)。
结论:术中调控PET CO2为40~45mmHg,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短时字词记忆能力损害。
【关键词】术中调控;不同呼气末CO2分压【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099-02本研究主要探讨术中调控不同呼气末CO2分压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8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来源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以1:1分为2组,A组:34例,其中男8例,女26例,平均年龄(68.76±2.21)岁。
B组:34例,其中男9例,女25例,平均年龄(68.74±2.34)岁。
2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入室后,对患者的BIS、SPO2、HR以及BP进行监测,给予两组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方式:给予患者0.05mg/kg咪达唑伦、0.3μg/kg芬太尼、0.2mg/kg顺式阿曲库铵、2mg/kg丙泊酚静注,三到五分钟之后进行气管插管,将呼吸机连接,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控制,同时要对其PET CO2进行监测。
调控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

·临床研究·调控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的影响韩银奎1,胡平1,王芳1,许智强1,陆建军2,沈波1(1.解放军63680部队医院 麻醉科,江苏 江阴;2.江阴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江苏 江阴)0 引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患者术前未出现精神异常,而术后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精神错乱、记忆力受损以及人格改变等问题[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该疾病主要依靠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精神心理测试结果对比来诊断。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全麻手术时PaCO2和PETCO2密切相关,该指标可在手术时进行实时监测[2]。
鉴于此,为分析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老年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对我院32例实施腹腔镜手术全麻的老年患者采用两种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具体研究内容和讨论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全麻的32例老年患者。
纳入标准:年龄≥60岁;体重在46-60 kg之间;BIM<30 kg/m2;排除标准:近三个月行过手术、服用过抗精神类药物或镇静类药物;凝血功能异常、重度脏器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术前酗酒以及通气异常患者;文化程度较低,无法完成认知测评患者。
Ⅰ组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在60-74岁之间,平均(66.63±2.21)岁;ASA分级:Ⅰ级患者10例、Ⅱ级患者6例。
Ⅱ组16例患者中,男8例、女8例;年龄在60-77岁,平均(67.01±2.47)岁;ASA分级:Ⅰ级患者9例、Ⅱ级患者7例。
Ⅰ组和Ⅱ组上述资料中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保持均衡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方式:运用咪达唑仑注射液(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197)0.05 mg/kg进行肌肉注射,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526)0.4 μg/kg依托咪酯(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2379)0.3 mg/kg、维库溴铵(生产企业: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177)0.1 mg/kg进行静脉注射,于5分钟后,实施气管插管,利用呼吸机呼吸进行调控,并监测PETCO2,开始气腹参数设置如下:VT控制在6-8 mL/kg之间,氧气浓度在60%-80%之间,通过RR调控PETCO2气压控制在35-39 mmHg。
临床麻醉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临床麻醉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麻醉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1046例全身麻醉(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监测发现的异常情况。
筛选神经外科收治并能够完成研究的患者5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在机械通气15、30、60 min 3个时间点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回顾性分析:1046例患者,其中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成功处理52例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插管损伤12例、低氧血症11例、通气过度8例、气道阻塞7例、植物神经紊乱6例、机械故障6例、恶性高热2例。
前瞻性分析:50例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段均存在相关性,且为高度相关(r>0.7,P<0.05)。
机械通气30、60 min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高于机械通气15 min,机械通气60 min患者上述两指标均高于机械通气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麻醉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助于发现呼吸道相关异常,其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临床麻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气分析;安全管理呼吸功能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功能之一,全麻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监测是麻醉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呼吸功能的监测项目非常多,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是常用的检测项目。
二氧化碳通过组织有氧代谢、无氧代谢产生,通过血液循环经肺脏排出体外,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技术能够无创、连续的检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反应迅速[1]。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临床麻醉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指导麻醉管理处理不良事件情况,同时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全麻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手术室1046例开展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1例、女505例,平均年龄(46.1±10.3)岁。
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对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意义

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对维持呼吸道通畅
的意义
吴卫平;范晓琳;黄辉
【期刊名称】《青海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8(28)11
【摘要】通过对70例气管插管全麻术中进行持续ETCO2监测病例的观察、分析,认为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持续的ETCO2监测较优于SpO2、呼出潮气量等其他监测方法,具有发现气管导管扭曲、堵塞、脱管、导管移位、呼吸环路脱开等呼吸道不畅更加及时、准确的优点。
因而对于气管插管全麻,尤其是术中无呼出气潮气量监测,麻醉者远离病人头部的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及时发现、处理呼吸道不畅,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总页数】2页(P9-10)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麻术;呼吸末二氧化碳;呼吸道通畅
【作者】吴卫平;范晓琳;黄辉
【作者单位】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2
【相关文献】
1.自制呼气末二氧化碳型吸氧面罩在非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效果 [J], 李贵良
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用于非全麻甲状腺手术的体会 [J], 莫家全;黄坚;陈剑波;顾彩洁;唐波
3.全麻术中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体会 [J], 石翊飒;李体中;罗炜
4.自制呼气末二氧化碳型吸氧面罩在非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效果 [J], 王寿根;高特生;朱波;张树保;杨亦斌;朱琳
5.氯胺酮全麻下儿童眼科手术中鼻腔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可行性 [J], 杨文华;包少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 Medical
Science
Information,Shijiazhuang
050071,China
(Liu YH)
Zhang Yuanyuan and Liu Yuhua
are
the
first
authors
who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article.
Corresponding author:Yu Yonghao,Emait:yuyonghao@126.tom
196
史堡壁竖兰苤查!!!!堡!旦箜!!鲞箜!塑
垦堕!!垒鲨!尘!!!!!!!!!翌!型!!!!!!!!:!!!!!:!
・监;!贝0・
全麻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无创二氧化碳 分压监测的准确性
张媛媛
300052
刘玉华
于泳浩 石家庄市,河北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张媛媛、于泳浩);050071
医学情报研究所《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刘玉华) 前2位作者对本文有同等贡献,均为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于泳浩,Email:yuyonghao@126.t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continuous
noninvasive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monitoring in the old diabetic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Methods
PaCO,and
repeatability
P ETC02 was一3.1,95%C1 was一3.5一一2.7,and coefficients of
PaC02,TcPC02 and PETC02
Continuous
as an
were
and 2.3,respectively,at 30 and 60 min after dioxide monitoring provides good
资料与方法ຫໍສະໝຸດ 异丙酚50~150恤g・kg~・min。1和瑞芬太尼0.03~ 0.50斗g・kg~・min~,维持MAP和HR平稳,使其 波动幅度不超过术前水平的20%。 分别于气管插管后30、6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
1
m1,采用Premier 3000分析仪(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公司,美国)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并于上述时点记录TcPCO:和P。,CO:。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 料以均数±标准差(i±s)表示。采用Bland—Altman 法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PaCO:与TcPCO:和 P。,CO:的偏离度(两者差值的均值)、一致性界限 (偏离度±2×标准差)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 (CI);计算2个时点的重复系数:分别计算2个时 点检测结果的差值,对每个差值取平方并相加,除以 样本数后再开平方根,所得到的值再乘以2就得到
program: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471842)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是反映机体氧合状况的金标 准,但是有创性采集血样,可能诱发穿刺部位感染, 虽然准确度高,但是难于实施连续监测。经皮二氧 化碳分压(TcPCO,)监测技术根据毛细血管对热的 反应的特性监测TcPCO,,具有无创且能连续监测的 特点。1。,又可避免穿刺部位的感染。有研究表明, 对毛细血管功能未见异常的新生儿、儿童和成年患 者TcPCO,监测的准确性较高’2。1。老年人的皮肤角 质层厚,而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使血管调节功 能减弱,减少了皮肤的氧供,因此角质层厚度及毛细 血管状况可能影响TcPCO:监测的准确性。本研究 拟评价全麻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无创二氧化碳分 压监测的准确性。
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 签署知情同意书。 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6例,糖 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负荷试验中 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重复系数H。。
结 果
于气管插管后共得到132组数据,气管插管后
30
性别不限,年龄65~76岁,体重49~95 kg,ASA分级 I或Ⅱ级,无吸烟史。 入室后常规监测ECG、HR、BP及SpO:,建立外 周静脉通路,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用于有创动 脉压监测和动脉血样采集。采用TCM400经皮二氧 化碳分压监测仪(Radiometer公司,丹麦)监测 TcPCO,,电极加热到44℃,置于左侧上臂尺侧。麻 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舒芬太尼0.5
管插管后接Vamos麻醉气体监测仪(Draeger公司, 德国)行机械通气,采用间歇正压通气模式,V,为6~
年糖尿病患者连续无创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准确性高,可代替PaCO:监测,且准确性高于P。,CO:。 【关键词】
二氧化碳;监测,生理学;
糖尿病;
麻醉,全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1842)
Accuracy of continuous patients
noninvasive partial press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esthesiology,Tianjin 300052,China(Zhang YY,Yu YH);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Hebei Provincial Institute
60
ra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并记录TcPCO,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 ETCO,)。采用Bland-Ahman法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气管插管后30 min时Bland.Ahman一致
性分析结果:PaCO:与TcPCO:的偏离度为1.3,95%可信区间(CI)为1.0~1.6,一致性界限为一1.1~ 3.7;PaC02与P。.CO:的偏离度为一3.2,95%CI为一3.6—一2.8,一致性界限为一6.6~0.2。气管插管后
of carbon dioxide
monitoring
in
old diabetic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Zhang Yuanyuan,Liu Yuhua,Yu Yonghao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General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carbon
collected
at
30
and 60 min
endotracheal intubation,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02)was monitored,and
recorded.Bland—Ahman analysis
万方数据
生堡壁醍堂苤查!!!!生!旦箜!!鲞箜!塑
坠i!』垒!!!!!!堑!!:坠!型!型!!!!!!!!:!!!堕!:!
197
一3.2,95%CI:一3.6一一2.8,and the limit of agreement was一6.6—0.2.At 60 min after intubation.the
I.rg/kg、异丙酚1~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气
min时PaCO 2为(38 4-3)mmHg,TcPC02为(37±
4)mmHg,P ETCO 2为(41±4)mmHg;Bland・Altman一
致性分析结果:PaCO:与TcPCO:的偏离度为1.3, 95%CI为1.0~1.6,一致性界限为一1.1~3.7;PaCO
60
min时Bland・Ahman一致性分析结果:PaCO,与TcPCO,的偏离度为1.4,95%CI为1.1~1.7,一致性
界限为一1.0~3.4;PaCO:与P。,CO:的偏离度为一3.1,95%CI为一3.5~-2.7,一致性界限为一6.7—0.5。
2个时点PaCO:检测的重复系数为2.1,TcPCO:和P。,CO:检测的重复系数均为2.3。结论 全麻下老
DOI:10.3760/cma.i.issn.0254・1416.2016.02.019
【摘要】
目的评价全麻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无创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准确性。方法
全
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并存糖尿病的老年患者66例,性别不限,年龄65—76岁,体重49~95 kg,ASA分级 I或Ⅱ级,采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监测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分别于气管插管后30、
2
与P。,CO:的偏离度为一3.2,95%CI为一3.6—一2.8, 一致性界限为-6.6~0.2。 气管插管后60 min时PaCO:为(39±3)mmHg,
TcPCO
2为(38+4)mmHg,PETC02为(42±4)mmHg;
Bland-Ahman一致性分析结果:PaCO:与TcPCO:的 偏离度为1.4,95%CI为1.1—1.7,一致性界限为 一1.0~3.4;PaCO:与P ETCO:的偏离度为一3.1,95%CI 为一3.5—一2.7,一致性界限为一6.7—0.5。 2个时点PaCO:检测的重复系数为2.1,TcPCO: 和P。,CO:检测的重复系数均为2.3。
old
Sixty—six
Society of
diabetic
patient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