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非常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甘肃水资源概况

甘肃水资源现状及对策一、甘肃地理概况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中腹地带,位于32°31′~42°57′N、92°13′~108°46′E之间,平面形态总体为“哑铃”形,呈北西—南东走向分布,从文县甘川边界到安西县甘新边界长1655km,最窄处在张掖地区山丹县,南北宽仅24km。
西南面与四川、青海接壤;西北部与新疆毗连;北部马鬃山区有一小段与外蒙古接壤;东北面大部分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小部分与宁夏自治区相接;东面与陕西省相连。
国土总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其中山地和高原约占60%,川区和沙漠平原区约占40%。
人口密度56.0人/平方公里(1999年)。
二、甘肃水资源总体概况甘肃省河流年径流量约600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
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603亿立方米。
1.地表水资源甘肃境内自产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9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135亿立方米,长江106亿立方米,内陆河57.9亿立方米,人均自产水量1500立方米,居全国22位。
人境河川径流量304亿立方米,自产加入境的总水量为603亿立方米。
总的来看,全省地表水资源较少,分布也不平衡。
长江流域为丰水区;黄河流域为缺水区;黄土高原北部既缺地表水,又缺地下水,人畜饮水困难,是严重缺水区。
2.地下水资源:全省地下水资源149.8亿立方米/年。
在地下水资源中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资源量有10.5亿立方米/年,其中北山及走廊山脉2.06亿立方米/年,走廊平原4.94亿立方米/年,黄土高原3.51亿立方米/年。
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系包括河流、渠系、田间灌溉、大气降水入渗及凝结水,全省总量为149.2亿立方米/年,其中走廊平原地下水站给量44.17亿立方米/年,黄河、长江流域山间盆地和河谷潜水17.24亿立方米/年。
甘肃水资源现状分析

甘肃水资源现状分析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国家的一级重点水资源保护区,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甘肃省的水资源现状总体上呈现出供需矛盾尖锐、资源紧张、水质污染严重的特点。
首先,甘肃的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
根据数据统计,甘肃省的年平均有效降水量为260毫米左右,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部相对富集,北部则相对贫乏。
此外,甘肃的自然水资源还受到蒸发、渗漏、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更为有限。
其次,甘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尽管甘肃省拥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但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限制,目前只有少部分水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
大部分农田仍依赖天然降水灌溉,农村地区严重缺水。
此外,甘肃还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导致水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甘肃的水环境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和农业活动的不可控因素导致水资源的污染程度严重。
甘肃省存在着很多非法采矿、非法捕捞、废水直排等问题,水质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此外,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
对于甘肃省目前水资源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
首先,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
同时,鼓励农业用水的节约和灌溉方式的改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
其次,需要加大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后,要强化水环境治理,加大对水质污染的处理力度。
加强监管,严惩水污染行为,建立健全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同时,加强河道清淤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对水质的影响。
综上所述,甘肃的水资源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供需矛盾尖锐、资源紧张、水质污染严重。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加强水环境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全面利用。
甘肃水资源的特点及保护利用

文章编号:10002694X(2000)022*******甘肃水资源的特点及保护利用Ξ唐海萍1,唐少卿2(1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21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摘 要:阐述了甘肃水资源的4个特点:降水偏少、地区间悬殊大;地表径流不足,且东多西部少,中东部地高水低,西部径流利用方便;固体水库——高山冰川是甘肃水资源的一道风景线;地下水资源分布面积广,水质好,对干旱区和干旱季节补充地表水之不足很重要。
从体现水资源使用价值的水质、水量和水能3种表现,以及开发利用水资源的2种基本形式,消耗性用水和非消耗性用水分析了甘肃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利用水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甘肃中图分类号:F323.213(242)文献标识码:A1 甘肃水资源的特点甘肃省年均降水302mm,全省东西、南北之间距离大,受水汽来路和地势高低等因素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以六盘山—西秦岭—祁连山为分界线,其南为丰水区,其北为贫水区及干涸区(表1)。
其中,在河西走廊干涸区的安西、敦煌等地仅为85~36mm。
由于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在全省总土地面积中,半干旱和干旱区面积占75%[1]。
表1 甘肃省降水分区Table1 The div ision of average annualprec ip it ation i n Gan su Prov i nce降水分区年均降水量 mm 包括地区丰水区800~600六盘山—陇山区、陇南山地、甘南高原、祁连山地贫水区600~180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兰州以北地区干涸区<180以祁连山麓为界的河西走廊、北山山地及其它荒漠地区 甘肃自产地表径流30915亿m3,人均1500多m3,不仅人均水量和每公顷耕地的水量大大低于全国年均水平,在西北五省区也是低的(表2)。
甘肃省水资源节约成效分析

27EXPERIENCE区域治理甘肃省水资源节约成效分析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白英,马婷婷,权浩渤,徐静,孟浩贤摘要:甘肃水资源相对短缺,为了促进水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范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高用水效率。
文章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甘肃省水资源节约成效,结果表明:相关政策对2004-2018年间甘肃省水资源节约利用起到了积极的调控作用。
2004-2018年间,甘肃省工业用水量大幅下降,生态用水量增加明显,但农业用水量控制效果不显著,导致总用水量下降比例较小。
十五年间,甘肃省万元GDP用水量逐年降低,工业万元GDP用水量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农业万元GDP用水量高于全国水平,表明今后甘肃省水资源节约利用的重点应向农业用水量调控倾斜。
关键词:甘肃省;节水;成效;对策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027-0002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境内分布有黄河、长江和内陆河三大流域。
甘肃省水资源相对短缺,2010-2017年间,甘肃省水资源总量呈波浪形变化,水资源总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和地下水资源量[1]。
经统计,甘肃省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1345.7立方米/人[2],远远低于全国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1971.8立方米/人[3]。
如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
因此,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家有关水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并立足甘肃实际,深入开展水资源节约工作,使得用水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一、甘肃省水资源节约相关政策法规为l 做好节水工作,在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范l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先后出台了《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1990.07)、《甘肃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2003.05)、《甘肃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2004.04)、《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实施意见》(2004.11)、《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2010.06)、《关于甘肃省“十二五”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2011.06)、《甘肃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办法》(2011.06)、《甘肃省加快水利改革试点方案》(2012.07)、《甘肃省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2013.01)、《甘肃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实施办法》(2013.11)、《甘肃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2015.11)、《甘肃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6.08)、《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2017版)》(2017.05)、《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19.02)、《甘肃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2019.10)等文件,从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价格、污水处理收费等方面进行约束,以促进节水。
提升甘肃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研究

< DEVELOPING lilM策埋提升甘肃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研究■ 课题组甘肃是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内陆河水系发源地,同时又 是全国水资源缺乏和最干旱的省份之一。
做好水资 源保护及综合髙效利用,对甘肃省筑牢守好国家西 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本 文以2010-2018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就水资源短缺 对甘肃人口聚集、城市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 综合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 用水平的具体建议。
一、甘肃省水资源概况及综合利用情况(一)水资源概此。
甘肃省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 值289.44亿m:i,其中黄河流域为127.79亿m:i,长江流域为100.37亿内陆河流域为61.29亿m:i。
从水系看,全省分属内陆河、黄河和长江三大流 域、12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m:<的河流68条,大于0.1亿m:<的约有152条。
其中黄河流域总面积 14.6万km2,主要有黄河、洮河、湟水、渭河、泾河五 个水系;长江流域主要在陇南地区,总面积3.8万 kn^,包括嘉陵江1个水系;内陆河流域位于河西走 廊东端的乌鞘岭以西,总面积27万km2,有疏勒河、黑河、石羊河3个水系。
从水资源看,主要是大气降水、地面河流、冰川 融水以及地下水源。
1.降雨量。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82.99mm,降水总量为1274.93亿m:i,其中内陆河流域、黄河流♦课题组成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史海春、康旺儒、马小蕾、雷克刚、李建、程修文、孙海峰、贾建伟、陈新、陈诚、苏蕊特别策划1 DEVELOPING表1 2019年供水组成表单位:%流域分区地表水源供水量蓄水引水提水跨流域调水小计地下水其他水源内陆河37.027.2 1.3 3.669.128.8 2.1黄河9.031.442.20.082.610.8 6.6长江29.58.830.00.068.323.58.2全省27.028.316.32.273.822.43.8注:其他水源主要指雨水利用和污废水回用域、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 量分别为130.24mm 、484.78mm 、577.77mm 。
甘肃省水资源利用及节水型农业发展研究

甘肃省水资源利用及节水型农业发展研究2013年05月13日15:33 来源:《中国水利》2013年第1期作者: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2 摘要:甘肃省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发展节水型农业存在制度性障碍、技术性障碍和投入性障碍。
推进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长效节水机制和完善政策保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研发农业节水新技术,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进节水农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型农业,持续发展,甘肃甘肃省是中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
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已经成为制约该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甘肃省水资源现状1.地表水资源短缺,蒸发量大甘肃省是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
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约为289亿m3,仅占全国总量的1%;人均水资源量为1 152 m3,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3%。
其中河西走廊缺水状况尤为明显。
据近年统计,甘肃省水资源总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河西走廊境内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石羊河,20世纪50年代地表来水5.8亿m3,90年代则骤减至1.7亿m3;加之近10年分水到下游,平衡生态用水的增加,该流域水资源利用已超出承载能力20%,地下水水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平均下降近20 m,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2.水资源分布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平衡受季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甘肃省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
如表1所示。
甘肃水资源还存在着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
甘肃省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最需要水的时间是播种以后的4—6月。
而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冬季(11月—次年2月)的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5%~25%、45%~70%、10%~30%和8%左右。
甘肃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研究

甘肃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研究甘肃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研究一、引言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兼具农业、畜牧业和能源资源的省份。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甘肃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和粮食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
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可持续利用,需要进行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研究。
二、甘肃省的资源状况1. 水资源: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山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东部地区较为丰富,而西部地区则非常干旱。
河流水量较小,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对于保证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2. 土地资源:甘肃省地势复杂,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山地、草地和沙漠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起到不同的作用。
因此,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甘肃省面临的重要课题。
3. 能源资源:甘肃省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新能源资源。
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甘肃省的能源供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甘肃省还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新能源资源,以提高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4. 粮食系统:甘肃省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发展对甘肃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限制,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确保粮食供应安全,成为甘肃省农业政策的关键问题。
三、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关系分析1. 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耦合关系: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在甘肃省的自然条件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能力的关键。
因此,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之间必须进行合理的耦合协调,以实现最优的农业生产效益。
2. 水资源与能源资源的耦合关系:能源是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甘肃省地势复杂、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减少能源资源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为水资源与能源资源之间的重要耦合问题。
甘肃水资源总结

甘肃省水资源概况分析甘肃省水资源概况1.甘肃省水资源情况简介甘肃省深居内陆腹地,远离海洋,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因而,降水稀少,加之地表多被透水性强的黄土厚层覆盖及干燥气候所致的蒸发强烈等诸多原因,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很少,地势高亢, 地形复杂, 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 水资源短缺且随地域、季节及年际变化极大, 水旱灾害频繁, 严重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据2003年10月甘肃省水利厅发布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全省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为1368 m3, 其中有64%的地区降水量小于300mm, 西部内陆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42mm, 广大地区气候干燥。
自产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9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为378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居全国省市区均水资源的后列。
并且,人均水资源量也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
因此,甘肃的水资源是非常贫乏和紧缺的,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
全省包括三个流域9个水系,分为外流区河流和内流区河流,外流区河流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内流区河流为河西内陆河流域。
内陆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乌鞘岭以西,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从西到东分布有疏勒河(含苏干湖区的哈尔腾河等)、黑河、石羊河三个水系;黄河流域位于我省中东部地区,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主要有黄河(包括支流庄浪河、大夏河、祖厉河及直接入干流的小支流)、洮河、湟水、渭河、泾河五个水系;长江流域主要在我省陇南地区,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除汉江水系八庙河外都属嘉陵江水系。
2.甘肃省水资源的突出问题2.1 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是天然来水减少; 二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用水量增加, 现有的供水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生活、工业、农业灌溉用水要求, 部分地区己经严重缺水; 三是地区间供水矛盾加剧, 相邻省之间(如甘肃、宁夏之间), 甚至本省区内的不同引水口之间也都普遍存在水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 汉 江 2个 水 系 。全 省 河 流 中年 径 流量 大 于 1亿 m 的河
流有 7 8条 。
有 中水 利用 、 雨水集蓄利用 、 矿井疏干水 利用 、 苦 咸 水 淡 化
利用等。
2 水 资 源 开发 利 用 状 况
根据 甘肃 省 水 资源 综 合 调查 评 价 成 果 , 全 省 多 年 平 均水
程 供水 量 3 3 . 5 2亿 m , 引水 工程 供水 量 3 9 . 8 2亿 m , 提水 工 程 供水 量 1 4 . 9 9亿 m , 调 水工 程供 水 量 2 . 6 3亿 m 。
1 . 1 水 资 源 量
全 省 多年 平均 降水 总量 约 为 1 2 5 8 . 3 1亿 m , 降 水稀 少 ,
0 1 7年 3月 第2 3 9卷 第 2期
地 下水
Gr o u n d wa t e r
Ma r ., 201 7 V0 1 . 39 NO. 2
甘 肃 省 非 常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及 前 景 分 析
王 筱 萍
( 甘肃 省庆 阳水 文水 资 源勘 测局 , 甘肃 庆 阳 7 4 5 0 0 0)
工 业用 水 1 3 . 1 0亿 m ; 城镇公共用水 2 . 9 0亿 m ; 居 民生 活 用水 5 . 0 0亿 m ; 生 态 环境 用水 1 . 7 9亿 m’ 。见 表 1 。
气 候干 燥 。多 年平 均 自产 地 表 水资 源 总 量 为 2 8 2 . 1 4亿 m , 人 均水 资 源量 仅为 1 1 0 0 m , 不 足全 国平均 水平 的 1 / 2, 耕 地
非 常 规 水 资源 是 指 区别 于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地 表 水 、 地 下
水的( 常规 ) 水资源 , 主 要有 雨 水 、 中水 ( 经 过再 生 处 理 的污
1 . 3 河 流 水 系
甘 肃省 分 三大 流域 1 2个 水 系 , 内 陆河 流域 为 石 羊 河 、 黑 河、 疏勒 河 和哈 尔 腾 河 苏 干 湖 4个 水 系 ; 黄 河 流 域 为 黄 河 干 流、 洮河 、 湟水、 泾河 、 渭河 、 洛 河 6个 水 系 ; 长 江 流 域 为 嘉 陵
2 . 2 用 水 量
2 0 1 3年 全 省 总 用 水 量 1 2 1 . 9 9亿 m , 其 中 内 陆 河 流 域 7 9 . O 1亿 m , 黄河 流 域 4 0 . 6 5亿 m , 长 江流 域 2 . 3 3亿 m 。 按 用 水行 业分 , 农 田灌 溉 9 0 . 5 8亿 m ; 林 牧 渔畜 8 . 6 6亿 m ;
我 国水 资源严 重短 缺 的 省 份 之 一 。研 究 非 常 规 水 资 源利 用
区、 内蒙 古 自治 区接壤 , 并 有少 部 分与 蒙 古 共 和 国接 壤 , 国土
总 面积 4 2 . 5 8万 k m , 按 流 域 划分 全 省 分 属 内陆河 、 黄河 、 长
江 3个 流 域 。
程 等其他 水 源供 水量 为 1 . 6 0亿 m 。地 表 水 工 程 中 , 蓄 水 工
亩 均水 资 源量 为 3 7 8 m , 不 足 全 国平均 水平 的 1 / 4 。并 且 , 人 均 水 资源 量也 低 于 国际公认 的 1 7 0 0 m。的警 戒 线 。 因此 , 甘 肃 的水 资源是 非 常 贫 乏 和 紧 缺 的 , 属 严 重 的资 源 型 缺水 。 是
河流域 1 2 7 . 7 9亿 m , 长江 流 域 1 0 0 . 3 6亿 m 。
2 . 1 供 水 量
2 0 1 3年 全省 供 水 量 1 2 1 . 9 9亿 m , 其 中 地 表 水 供 水 量 9 0 . 9 6亿 m , 地 下水 供水 量 2 9 . 4 3亿 m , 污 水 回 用及 集 雨 工
水 和废 水 ) 、 海水 、 空 中水 、 矿井水 、 苦咸 水 等 , 这 些 水 源 的
特点 是 经 过 处 理后 可 以再 生 利用 。各 种 非 常 规 水 源 的 开 发
利 用具 有 各 自的特 点 和 优 势 , 可 以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替 代 常 规
水 资源 , 加速 和 改 善 天 然水 资源 的 循 环过 程 , 使 有 限 的水 资 源 发挥 出更 大 的效用 。非 常 规水 资源 的开 发 利 用 方 式 主要
[ 摘 要 ] 甘 肃省是 一 个 以农 业为 主 , 工业 欠发 达 的 内陆 省份 , 水 资 源短 缺 问题 尤 为 突 出, 加 之 国 家分 配 的 用
水指 标 有 限 , 在 此 情 况下 , 调 查摸 清甘 肃 省境 内非 常规 水 资 源数 量 , 探 索非 常规 水 资 源利 用很 有 必要 。 因此 , 评 价 其 资 源数 量 、 质量, 提 出开发利 用 建议 , 可 以在 不增 加 用水 指 标 的 情 况 下 , 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 对促 进 甘 肃 省 水 资 源
1 概 述
甘 肃省 位 于 我 国西 北 部 , 长约 1 6 0 0 k m。东 接 陕 西 , 南
邻 四川 , 西南 和西 部 与青 海 、 新 疆 连接 , 北 部 和 宁夏 回族 自治
资源 总量 为 2 8 9 . 4 4亿 m , 其 中: 内陆 河 流域 6 1 . 2 9亿 m , 黄
短 缺地 区经济社 会 发展 意 义重 大。
[ 关 键词 ] 非 常规 ; 水 资源 ; 开发 利 用 ; 前景 [ 中图分 类号 ] T V 2 1 3 . 9 [ 文 献标 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1 0 0 4—1 1 8 4( 2 0 1 7) 0 2— 0 0 4 0—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