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板颤纹缺陷的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冷轧半成品常见缺陷及改正措施专题

冷轧半成品常见缺陷及改正措施专题

冷轧半成品常见缺陷及改正措施专题一、压痕特征:带钢表面呈周期性凹状印痕原因:1、因勒带或穿带甩尾不正常,带钢在工作辊表面造成堆焊或粘接2、在轧机空转时预压力过小,造成工作辊与支撑辊点接触而使支撑辊周长方磨损,受损支撑辊反过来造成新更换工作辊表面压印而造成带钢表面压痕3、支撑辊掉肉造成工作辊表面压印,即在带钢表面产生压痕措施:1、轻微小面积压痕可对工作辊进行修磨(用砂石),严重压痕应更换工作辊2、轧机空转时给一定轧制压力或采用正弯辊,以避免局部损伤轧辊,发现支撑辊局部损伤,避免使用负弯辊,减轻轧辊表面压痕深度,勤换工作辊,必要时及时更换支撑辊二、压印特征:带钢表面呈周期性凸状印痕原因:工作辊表面产生裂纹或掉皮措施:1、更换新工作辊之前,严格检查轧辊表面质量,防止未磨净裂纹辊投入使用,(轧辊间应确保应有磨削量,特别是粘钢辊,以完全消除裂纹层)2、确保各机架工艺润滑良好,轧制液温度、浓度、压力在正常范围,防止喷嘴堵塞,避免轧辊局部温度过高3、发现压印及时更换轧辊,更换新辊后,要进行一定预热,同时,开轧头几卷钢要严格控制升速制度三、划伤特征:带钢沿轧制方向的直线凹状缺陷原因:1、各种导辊与带钢速度不一样2、带钢与辅助设备异常接触3、生产线设备有异物措施:1、定期检查辅助传动辊是否转动灵活及表面状况2、固定辅助设备与带钢应保持一定间隔3、及时检查、清除生产线设备中的异物4、发现带钢表面有划伤,应从后向前逐个检查,查出事故原因后,根据情况采取的办法给予处理四、裂边特征:带钢边部局部开裂或呈锯齿形裂口原因:1、酸洗剪切边部状况不好,造成轧后带钢裂边2、热轧板本身边部裂口或龟裂3、吊运中夹钳碰撞,使带钢边部碰损措施:1、酸洗剪切边剪刃间隙,应按剪切的不同厚度规格精确调节2、热轧原板边部缺陷应在酸洗工序尽量切除(呈月牙形)3、吊运钢卷时,夹钳应稳、准、轻,防止吊具将钢卷边部碰损五、热划伤特征:带钢表面沿轧制方向无规律的局部条状凹痕原因:1、轧辊和带钢温升过高2、轧制薄规格时,在高速高压下,轧制油的油膜强度不够,使润滑不良所致措施:1、正确选择轧制油浓度和轧制油类型,确保良好的润滑性能2、使各机架的负荷分配尽量均匀3、正确选择轧制液的温度、压力,确保良好的冷却性4、选择适当的轧制速度,在润滑和冷却不好的情况下,轧制速度不应超过1000mpm5、当已经发现有较严重的热划伤时,立即更换工作辊六、轧穿特征:带钢表面呈周期性孔洞原因:1、工作辊表面严重粘接2、严重粘辊裂纹(一般前架板面产生压印,经后架轧钢延伸造成轧穿)3、轧辊表面凹状缺陷措施:1、更换新工作辊2、防止异物掉入轧机进入辊缝,避免轧辊表面损伤七、板形缺陷A、双边浪特征:带钢两边呈可见波纹状原因:轧辊凸度小,轧制压力过大,轧制温度低、正负弯辊使用不当措施:减小轧制压力或加大后张力,合理控制好辊型,将工作辊中间部分轧制液流量尽量减小,增大正弯辊B、单边浪特征:带钢一边呈可见波浪状原因:有浪一边轧制力过大,轧辊温度不均,工作辊水平未调好,来料厚度不均(楔形)措施:通过压下双摆,将有浪一边轧制力减小,严格要求原料同板厚差不超规定,头尾有镰刀弯在酸洗一定.要剪掉C、中间浪特征:带钢中部呈可见波浪状原因:与双边浪相反措施:与双边浪相反D、二肋浪特征:带钢沿宽度方向1/4、3/4处或部分区域呈可见波浪状原因:轧制温度不均,局部过热与浪相对应的轧辊冷却液喷嘴堵塞措施:加大二肋浪部位的轧制液流量,认真检查二肋浪部位喷嘴是否堵塞八、厚度不均或不合特征:带钢沿轧制方向厚度波动变化超出产品要求或轧制成品厚度与产品要求厚度不符原因:1、热轧原料本身厚度不均,材质硬度不均2、AGC系统没有投入时,压下及速度调节不及时3、各机架张力波动范围过大4、测厚仪(特别是最后机架)不准措施:1、确保热轧原料厚度精度,对严重超厚或超薄部分应切除,轧制中发现原料厚度波动,应及时降速,待调节好后再升速,当厚度波动严重时,要停机,然后按实际厚度进行手设定计算,再启动设备进行轧制2、AGC系统没有投入使用时,随速度的变化及时调节轧制力和张力,保证厚度精度正常3、严格保证系统的张力稳定4、定期检查测厚仪的精度,轧制时如发现异常状况,及时检查、核对成品实物厚度与测厚仪显示的一致性,否则立即通知计控人员进行处理九、卷形A、溢出边特征:钢卷边部局部不齐原因:酸洗来料溢出边,热轧板形较差,卷取张力过小及波动,轧制压力不稳定,入口无跑偏控制装置措施:发现原料溢出边严重时,人工首先降速,及时采取手动对中调节,严格控制好板形,对带头板形不好的部分,应切除,严格控制卷取张力,确保压下稳定正常,尽快使人工跑偏控制装置投入使用,一旦出现严重溢边,在最后机架分卷B、塔形特征:钢卷边部呈弧形状原因:酸洗卷塔形,带钢头部板形不良或卷心有废带头,卷取张力过小,卷心与卷取机卷筒之间有窜动,各架侧倒板间隙过大等因素,均可造成卷取时钢卷塔形措施:轧制酸洗塔形卷时速度不能高,人工随时进行对中调节,当实在无法纠偏时,最后机架轧钢工根据情况进行分卷,严格控制好穿带头部倒板,当带头板形不好时,应及时切除,废带头一定不能卷入卷心,确保卷取张力正常,满足工艺制度的要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发现塔型应立即分卷C、心形卷特征:钢卷内径局部下凹原因:带卷头部卷取张力过小,轧制规格薄措施:提高头部卷取张力,一般应大于设定张力20~30%,适当增大带头厚度,必要时更换小直径卷筒D、抽心卸卷时,卷取机卷筒将卷心部分带出,或是热处理吊车在掉卷时,将卷心部分吊起,无法将钢卷吊走特征:钢卷内径局部溢出原因:带钢头部板形不好,卷心卷取张力过小,卷取机卷筒位移或钢卷小车上塑料垫磨损不均,造成钢卷中心与卷筒中心不一致措施:确保带钢头部板形良好,特别是废带头不要卷入内径,手动方式加大头部卷取张力,将偏移的卷取机复位,同时更换已磨损的钢卷小车塑料垫块,经常检查吊具的表面状况及磨损程度E、塌卷特征:钢卷卧放时呈椭圆状原因:在整个轧制过程中,卷取张力都小于设定张力,卸卷以后便暴露,尤其以薄规格产品为明显,经吊车吊运后会发生卷内孔径全塌,厚规格产品,经退火后平整机上料时暴露出来措施:在张力调节系统或张力设定不正常时,要通过手动操作方式,将卷取张力升高,以保证带钢头部及整卷的卷取张力符合工艺的要求,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冷轧带钢的质量指标中,带钢的尺寸偏差、板形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是很主要的项目,消除产品在这些方面的缺陷是冷轧生产中质量提高的关键之一。

常见冷轧质量缺陷

常见冷轧质量缺陷

大面积残留
点状残留
.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平整液残留
缺陷原因: 1)平整机平整液流量过大,平整机出口侧排 烟系统故障导致平整液蒸汽结露后掉落在钢板 表面; 2)平整机吹扫系统出现故障,未吹扫完全;
控制措施: 1)调整平整液喷射流量; 2)检查吹扫系统压力、过滤器等;
.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油斑
缺陷特征:带钢表面点状周期性出现,呈现黄 色或黑色;
缺陷特征:带钢表面呈现黄白相间的分布状况, 板面发花;
.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黄斑
缺陷原因: 1)来料冷硬卷表面存在锈蚀; 2)炉子出口水淬槽水质较脏; 3)带钢在水淬槽内与脱盐水发生化学反应;
控制措施: 1)加强对来料冷硬卷的表面质量检查,发现来料严 重存在锈蚀缺陷时及时甩卷; 2)定期检测炉子水淬槽内水质状况,根据电导率、 浊度等进行排放并补充新水; 3)水淬槽内添加缓蚀剂;
.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擦划伤
缺陷原因: 1)机组某个辊子表面有划伤,导致带钢表面被划伤; 2)机组中某个辊子转速与带钢速度不同步; 3)平整机板形仪高度不当造成带钢下表面划伤; 4)冷硬卷表面存在划伤;
控制措施: 1)快速确认擦划伤产生的位置,若是辊子表面有划 伤则需要停车修磨辊子表面; 2)由于板形仪导致的划伤则需要增加板形仪与带钢 之间的距离;
控制措施: 1)带钢经过平整机出现浪形时关闭板形仪自动控制人工调整弯辊 力; 2)生产薄宽规格产品时要时事观察炉子出口带钢板形状况,出现 浪形及时调整炉区速度、温度及张力等参数;
.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辊印
缺陷特征:带钢表面有轧机或平整机工作辊印 痕,一般无手感
.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辊印
缺陷原因: 1)轧辊磨削或毛化不良,辊面粗糙度不均等 使得带钢表面局部区域粗糙度不均形成辊印; 2)冷硬卷横截面上厚度分布不均,存在局部 高点,导致平整后带钢局部高点处发亮; 3)生产过程中轧辊被带钢损伤,传递到带钢 表面后形成辊印;

冷轧厂生产冷轧板表面缺陷的起因及对策分析

冷轧厂生产冷轧板表面缺陷的起因及对策分析

冷轧厂生产冷轧板表面缺陷的起因及对策分析冷轧厂的主要生产路线是酸轧-罩退-平整-重卷。

该工艺路线的生产运行情况和产品质量决定着冷轧厂的总体经济效益。

其中,每一道工序,特别是前三道,如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轧制产品的表面缺陷。

这些缺陷会使产品品级降级,严重者成为废品,因此,应该分析缺陷所造成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1.轧制过程可能造成的缺陷:大致可分为:原料缺陷、表面斑迹缺陷、板形缺陷和边部缺陷。

所谓原料缺陷,是指由原料引起而在冷轧过程中造成并继续保持或残留下来的一些缺陷。

原料缺陷通常有气泡、夹杂、铁皮压入、原料划伤和辊印等。

板面斑迹缺陷,主要是由于带钢表面的轧制油和轧制时产生的铁粉吹扫不干净,轧制后残留在带钢表面所造成的。

板面斑迹缺陷在钢卷退火后,在带钢表面碳化而形成黑斑,影响带钢表面质量。

冷轧板表面残油残铁超标,是造成罩退工序后产生黑带的主要原因并可能导致平整-重卷工序中产生黄斑。

所谓板形缺陷主要是指连轧机产品存在的各种浪形和瓢曲。

主要原因是机架负荷分配不均衡、机架间张力设定不良与工作辊辊型不合理等。

这种缺陷容易造成罩退炉内发生粘结现象,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

边部缺陷,主要是由于酸洗切边质量不好或带钢的塑性较差所造成的。

边裂多成锯齿状,严重的边裂容易造成断带,带来生产事故。

要消除边浪等板形缺陷,必须制定合理的压下规程,降低末机架压下率,优化弯辊调整值。

2.罩退工序可能造成的缺陷:主要是粘结缺陷。

粘结是冷轧带钢采用罩式炉退火时难以避免的情况,大部分发生在带钢中部,少量在边部。

粘结钢卷在进入平整工序时,由于粘结部位突然被撕开,带钢局部应力超过屈服。

热、冷轧板带材质量缺陷类别、原因及措施

热、冷轧板带材质量缺陷类别、原因及措施
分层
1.粉末烧结板坯密度不均匀;2.由于热轧开坯时道次加工率小造成不均匀变形,致使产生分层,带入冷轧。3.中间退火不均匀。
1.保证板坯质量;2.控制好热轧工艺;3.改进退火工艺
10
针孔
由于环境卫生不好,粉尘颗粒落到轧件表面,轧制时致使压透箔材而形成微波孔眼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加强文明生产。轧前坯料要认真清洗和检查
冷轧板、带材常见缺陷及消除方法
序号
缺陷名称
产生原因
消除方法
1
表面裂纹
1.来料表面裂纹未清除干净,冷轧时继续扩展;
2.来料表面脆性吸气层未清除,轧制时表面层与内层金属变形不一致,使表面被拉裂;
3.压下规程不合理,道次加工率过小,道次太多,使表面硬化太快,轧制时开裂;
4.道次加工率分配不均,造成严重地不均匀变形使局部拉裂。
11
表面粗晶和条状组织
经挤压、锻造的钼及其合金板坯,如果加工率不足或以后退火时,未能达到充分再结晶,轧时易出现此类缺陷
开坯时要给予足够的变形,提高退火温度或增长保温时间,使再结晶充分进行
12
厚度超差
1.量尺寸时不精确或量具不准确,误差过大;2.压下装置未调整好或指针不准确。
1.测量应细心,量具要准确;2.调整好压下装置,校正压下指针。
7
裂边
1.来料裂边未除净,轧制扩展了;2.冷轧加工率过大,边部被拉裂;
3.轧辊曲线配置不当;4.退火不均匀。
1.来料剪裂边要除净;2.调整压下规程;
3.配置好轧辊曲线;4.改进退火工艺。
8
表面起皮
1.道次加工率过小,轧制道次过多;
2.粉末烧结板坯,烧结密度偏低。
1.调整压下规程;2.保证板坯质量。
9

冷轧钢板表面缺陷分类及分析_王炜

冷轧钢板表面缺陷分类及分析_王炜

冷轧钢板表面缺陷分类及分析王炜1陈斌1李浩2钱健清3申斌3(1.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安钢集团冷轧指挥部;3.安徽工业大学)摘要通过对冷轧钢板常见表面缺陷进行分类,对其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冷轧板表面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冷轧板缺陷分类分析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N SURFACE DEFECTS OF COLD ROLLED SHEETWang Wei1Chen Bin1Li Hao2Qian Jianqing3Shen Bin3(1.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Ltd;2.Anyang Iron and Steel Stock Co.,Ltd;3.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 It analyzed the forming reasons on surface defects of cold rolled sheet through classifying these defects,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which could improve its surface quality.KEY WORDS cold rolled sheet defect classification analysis0引言冷轧板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表面缺陷,由于冷轧板的冶金生产过程长、规格薄,因此容易出现诸如线状缺陷(国内部分研究者也称为条痕)、孔洞、疤/坑、夹杂、氧化铁皮压入、表面裂纹等表面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板材外观及其使用性能。

表面缺陷一直是国内外钢厂感到棘手的质量问题,被认为是常见的而又是难以消除的顽症,因为有些缺陷无论是冶金过程还是演化过程都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其外貌特征也都极为相似。

下面就各种常见的冷轧板缺陷进行基本的分类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供有关设计、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冷轧带钢产品板形质量缺陷的分析与控制

冷轧带钢产品板形质量缺陷的分析与控制

130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冷轧带钢产品板形质量缺陷的分析与控制刘 涛(邯钢品质部用户服务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0)摘 要:在冷轧产品中,板形质量缺陷是比较显著,也是客户反映比较多的质量问题。

冷轧带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褶皱、浪行、瓢曲等,其缺陷问题的产生与加工原料、轧制过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可以有效消除上述质量缺陷问题,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冷轧带钢;板形质量;缺陷问题;控制中图分类号:TG3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2-0130-2收稿日期:2021-06作者简介:刘涛,男,生于1980年,宁夏中宁人,本科,研究方向:于冷轧产品的研发及售后。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于各种规格高品质带钢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冷轧板带及汽车板、家电板等深加工产品已成为钢铁企业当前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各钢铁企业围绕提高冷轧产品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质量改进,以满足市场客户不断提高的要求。

冷轧带钢产品生产工序较多、工艺控制复杂、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缺陷。

在冷轧产品中,板形质量缺陷是比较显著,也是客户反映比较多的质量问题。

冷轧带钢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褶皱、浪行、瓢曲等,其缺陷问题的产生与加工原料、轧制过程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生产工艺的调整可以有效消除上述质量缺陷问题,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 冷轧带钢的板形控制冷轧是常温条件下,利用冷轧机按照一定的规格尺寸对钢板、热轧带钢等进行的轧制加工。

因此,作为一种物理式的加工方式,带钢的板形质量缺陷主要来自于轧件的机械性能,以及轧制加工的各项参数。

冷轧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板带横断面形状和平直度不良问题,均可归结为带钢的板形缺陷。

板带横断面形状是指宽度方向上板带厚度的分布规律,由于冷轧时压扁变形远小于轧辊弯曲挠度,因此对于带钢横断面形状通常以凸度作为其描述特征和控制对象;平直度主要是指带钢翘曲,包括板带各种浪形,在轧制时应尽量排除。

冷轧产品缺陷及预防介绍

冷轧产品缺陷及预防介绍

产品缺陷介绍一、冷轧产品缺陷1、表面夹层1、缺陷特征表面夹层形状不规则,呈片状折叠并伴有非金属夹杂物。

2、产生原因表面夹层是由连铸工序中非金属夹杂导致,开始存在与皮下,加工后暴露于外。

2、孔洞1、缺陷特征孔洞是材料非连续的、贯穿带钢上下表面的缺陷。

2、产生原因材料撕裂产生孔洞。

钢质不纯,有非金属夹杂物,轧制后会出现孔洞。

带钢越薄,其现象越明显。

3、氧化铁皮1、缺陷特征氧化铁皮压入是由热轧中被轧入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引起的,氧化铁皮可在酸洗工序中去除,但留下的印点在冷轧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缺陷的外观可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

2、产生原因氧化铁皮压入是由于热轧除鳞高压水压力不够,氧化铁皮被轧入带钢。

4 、乳化液斑1、缺陷特征乳化液斑是残留在带钢表面的裂化乳化液。

它们随机地分布在带钢表面,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

2、产生原因乳化液斑是残留在带钢表面的乳化液发生裂化作用。

由于在退火过程中残余的乳化液没有被完全蒸发,带钢上多余的乳化液没有被吹净。

5、辊印(凸起)1、缺陷特征凸起辊印是在带钢表面周期性的点状凸起。

2、产生原因凸起辊印是由于冷轧或平整过程中工作辊上有压痕造成的。

6、辊印(凹入)1、缺陷特征凹入辊印在带钢表面呈一定周期性的压痕或印痕。

2、产生原因由工作辊粘有杂物引起。

7、边浪、中浪1、缺陷特征边浪和中浪是沿轧制方向产生的波浪,未扩展到整个带钢宽度。

2、产生原因由辊缝形状与轧件入口形状不匹配造成。

可能是入口轧件有凸度或辊缝设置不合理;也可能是支撑辊凸度或支撑辊位置不合适。

边浪也可能由于园盘剪刀片位置不合理造成。

8、隆起1、缺陷特征隆起是沿轧制方向带状增厚,特别是当带钢被卷起时,可导致不均匀的程度增加;在极端情况下,隆起可能导致波浪、厚度起伏、带卷破裂。

2、产生原因隆起主要发生在热轧机上,而且一旦发生,则在随后的冷轧中也不能消除。

因为钢卷取时,厚度增加会因放大效应而变的越来越明显。

9、氧化色1、缺陷特征氧化色发生在退火后的冷轧带卷上。

冷轧板常见板形缺陷的形成机理成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冷轧板常见板形缺陷的形成机理成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冷轧板常见板形缺陷的形成机理成因分析及改善措施王成龙(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摘要:当前阶段,我国工业随科技进步不断快速发展,诸多较为重要的生产领域对冷轧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毫无疑问,冷轧板形作为影响冷轧薄板总体质量的核心因素,其面临着一些缺陷问题必须要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

文章结合现阶段我国冷轧板生产现状,对其常见缺陷形成机理冷轧板较为常见的板形缺陷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科学化的相关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使得冷轧板轧制过程中的板形质量得以改善。

关键词:冷轧板;常见板形缺陷;改善措施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作者简介:王成龙(1985-),男,安徽南陵人,主要研究方向:轧钢工艺及管理。

现阶段冷轧生产工艺生产周期较长且整个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而大多数的产品缺陷往往出现在表面,且有的肉眼可以分辨,有的不好区分且极容易混淆,给工作工艺技术人员消除缺陷带来极大难度。

1解读现阶段冷轧板生产现状众所周知,冷轧板通常较薄,且绝大大多数冷轧产品所产生的缺陷都往往在钢板表面出现。

甚至部分缺陷产生的机理尚不明确,即便是生产线上的专业质检人员也难以精确对某些缺陷进行鉴别。

据调研,当前阶段的冷轧板日常生产过程中,通常较为常见的冷轧板形缺陷形式可分为:边部波浪、单边波浪、中间波浪、复合波浪等等。

而这些较为明显而常见的缺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都是存在于日常的轧制环节里。

想要有效解决冷轧板形的各类缺陷问题,认为相关工作工艺技术人员一定要集中精力全面提升和改进板形的控制技术,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除了采用最先进的控制设备外,并且要制定和完善冷轧板形先进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做好日常各项监督工艺管理工作。

2常见的冷轧板形缺陷及形成机理成因分析冷轧板形即为板面的平坦度,包括板凸度以及板面平直度。

客观而言,板形缺陷通常指的是板带材在日常的轧制环节过程中横向部位因工作失误工艺控制精度不够而产生了一定褶皱和波浪,这种情况让板带材的内部产生大量残余应力存在,对冷轧板质量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 控制 措施 后 , 磨 床 工 序 造成 的颤 纹 缺 陷 大幅 降低 , 轧 辊 的磨 削 质 量 得 到 提 高 。轧 制工 序
在 出入 口操 作 台会有 明显 的振 感 , 板 面 颤动 , 厚度
出现波动 , 板面出现横向的 、 均匀状条纹 。
3 . 3 工艺 参数设 定 的影 响
的板面质量得到 了提高 , 产 品因颤纹缺陷产生 的 质量 问题基 本 为零 。
编辑 傅冬梅
差别使两辊之间的线速度存在速度差 , 使齿 轮箱
3 0
受 到强制 咬合 , 也会 造 成机架 相应 振 动 。
( 2 ) 工 艺 润滑 系统 的润 滑效 果 对 轧 机 的振 动
影 响较 大 。润滑较 好 , 摩擦 系数 相应 较小 , 易发 生 打滑 事故 , 导 致 轧 制力 的 变化 影 响 轧制 过程 中相关 参数 的设 定直 接影 响着 整个 轧制 过程 。相 关 参 数 设 定 不 合 理 , 如张力 、 压 下 量、 工艺 润滑 的指标 参数 、 配 辊参数 等 是颤纹 缺 陷
控制 。
( 2 ) 在轧 机 的共 振 区 实 行 分 道 次 通 过 的 方 法, 在轧 制公 里数 较 短 时 以低 于共 振 区域 的速 度 进 行轧 制 , 在 公里 数较 长 时快速 通过 共振 区域 , 以 减 小共振 的影响 。 ( 3 ) 重新 修 订 了 工 艺 参 数 , 对 工 艺 润 滑 系 统
削质 量 , 也 是 颤纹产 生 的影 响 因素 。
3 颤纹缺 陷的原 因分 析
( 1 ) 保 证 磨 床 的设 备 精 度 , 制 定 合 理 的磨 削 工艺 , 加 强轧 辊磨 削后 的质量 检查 , 在 现有 的状 态 下 通过增 加 道次数 、 降 低磨 削速 度 、 修磨 托 架进 行
No . 1 Ma r c h 2 01 3
《 中国重 型装 备》
C H I N A HE A V Y E Q U I P ME N T
均, 影 响 最终 的产 品 质量 , 无 法 满 足 高精 度 、 高质 量 的板 面要 求 。
2 颤 纹缺 陷产 生的影 响 因素
产 生影 响 。
振现象 严重 时 , 会 对 轧制 、 轧辊 和板 面产 生影 响 。 ( 3 ) 轧辊 磨 削
( 2 ) 职工对于磨床 的控制 、 磨床设备精度 的 调节 、 设备本身不稳定 因素的控制及磨削频率 和 道次的设定都会对颤纹缺陷产生影响。
4 颤纹缺 陷的控 制措 施
与 轧制 规范 进 行 了有效 结 合 。根 据 压 下 量 、 轧 制
为有效的控制板 面质量 , 根据其影响 因素进
行 了控 制 , 对 颤纹 缺 陷的产 生原 因进行 了分 析 。 3 . 1 轧 辊磨 削 的影 响 通 过对 轧辊磨 削 过程及 磨 削后 的表 面质量 检
测, 发现 磨 削 的托 架 凹凸不平 , 轧 辊 的顶针 未能 有
轧机 在运 转过 程 中与机 械设 备 的振动会 产 生 共 振点 。每个 轧 机 的共 振 点不 同 , 当在 轧 制 过 程
中听 到连续 的嗡 嗡 噪 声 时 , 就是 出现 了共 振 。共
( 1 ) 职 工对 于 轧 机 的操 作 水 平 、 压 下 量 的大 小、 速 度 的控制 、 共振 区的操作 方式会 对 颤纹 缺 陷
产 生 的影 响 因素 。
( 2 ) 轧机 振动
轧辊与带钢表面形成印痕 , 但不会 产生划伤等缺
陷。 ( 3 ) 压下 量 、 张力 设定 不合 理 , 会 造 成 轧机 的 起 步 困难 、 打滑等 事故 , 也是 板 面颤纹 产 生 的影 响
因素 。 3 . 4 操 作技 能
通过 自身操作技能的提高、 相应控制参数的改善 , 共振区域的缺陷及轻微打滑现象得到消除。轧制
( 1 ) 1 7 0 0 m m六辊单机可逆轧机采用单电机
传动 , 为保 证轧 辊 转 速 的一 致 必 须 保 证 工作 辊 的 辊 径 相近 。在 角 速度 一 定 的情 况 下 , 轧 辊辊 径 的
厚 度等参 数 控制 工艺 润滑 的相关 指标 。将 轧辊 的 配 辊参 数 , 由0 . 5 mm 调 整 为 0 . 1 m m, 通 过 逐 渐 控 制 的原则 保证 上下 辊 的辊径 差一 致 。 ( 4 ) 通 过现 场 缺 陷及 相 关 理 论 知识 的 培 训 ,
效 地控 制轧 辊 , 轧辊 与 托 架 的接触 面有 轻 微 的 凹 凸, 设 备 的精度 超 差 。磨 削 后 的 轧 辊 上线 轧 制 的 板 面 出现 明显 的颤纹 缺 陷 , 所 占比例 约 为 4 0 %。
由于轧辊在磨削后的颤纹很轻 , 不易被发现 ,
随着 轧制 过程 的进 行 或 轧 制 量 的 增加 , 颤纹 会 逐
渐的显现和加重 , 使其很清晰地反映在板面上 。 ( 4 ) 操 作技 能 职工对于设备的掌握程度 、 工艺制定 、 设备的 维 护保养 及调 整都 将直 接影 响轧 制过 程和 轧辊磨
3 . 2 轧 机振 动 的影 响
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 措 施 实施后 的效 果
通 过轧 制 过 程 的 跟 踪 与 调 试 数 据 的对 比分 析, 精 确测 出轧 机 的共 振 区 为 速 度 3 8 0 m / m i n~
4 3 0 m / ai r n 。在此 区域轧 机 出现连 续 的嗡 嗡响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