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讲义食品学院食品工艺学课件411
合集下载
食品工艺学教材(PPT 61页)【优质文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原辅材料
生产面包所需的原辅材料分为基本材料和辅助材料 两大类。
基本材料:小麦粉、酵母、水、盐。 辅助材料:油脂、糖、乳品、蛋品、改良剂、各种
馅料装饰料、营养强化剂等。
一 小麦粉
1 面粉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面粉的主要成分有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 矿物质、维生素、酶。
(1)水分
面粉中的水分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面 粉中的水分绝大部分呈游离水状态,面粉中水分的变化 也主要是游离水的变化,它在面粉内的含量受环境温度、 湿度的影响。结合水以氢键与蛋白质、淀粉等亲水性高 分子胶体物质相结合,在面粉中含量稳定。
食品工艺学 (下篇)
第一篇 焙烤制品工艺学 概述 第一章 面包生产工艺 第二章 饼干生产工艺 第三章 蛋糕工艺
第二篇 软饮料工艺学 概述 第一章 原料与材料 第二章 碳酸饮料 第三章 果蔬制品工艺
第一篇 焙烤制品工艺学
概述 第一章 面包生产工艺 第二章 饼干生产工艺 第三章 蛋糕生产工艺
§概述
焙烤制品是泛指糖食制品中采用焙 烤工艺的一个大类产品。产品的范围十 分庞杂,分为许多大类,每类又分为数 以百计的不同花色品种,它们之间即存 在着同一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食品中的淀粉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但是在接近0℃的低温范围中,糊化了的-淀粉分 子又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的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 粉分子,迅速出现了淀粉的化,这就是淀粉的老化。
(4)脂质 小麦中的脂质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容易因氧 化和酶水解而酸败。
(5)矿物质 小麦和面粉中矿物质是用灰分来测定的,国家标准 规定:特制一等粉灰分(以干物计)不得超过0.70%
国家面粉质量标准规定:特制一等粉和特制二等粉 的水分为13.5%;标准粉和普通粉的水分为13.0% 。
§3 原辅材料
生产面包所需的原辅材料分为基本材料和辅助材料 两大类。
基本材料:小麦粉、酵母、水、盐。 辅助材料:油脂、糖、乳品、蛋品、改良剂、各种
馅料装饰料、营养强化剂等。
一 小麦粉
1 面粉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面粉的主要成分有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 矿物质、维生素、酶。
(1)水分
面粉中的水分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面 粉中的水分绝大部分呈游离水状态,面粉中水分的变化 也主要是游离水的变化,它在面粉内的含量受环境温度、 湿度的影响。结合水以氢键与蛋白质、淀粉等亲水性高 分子胶体物质相结合,在面粉中含量稳定。
食品工艺学 (下篇)
第一篇 焙烤制品工艺学 概述 第一章 面包生产工艺 第二章 饼干生产工艺 第三章 蛋糕工艺
第二篇 软饮料工艺学 概述 第一章 原料与材料 第二章 碳酸饮料 第三章 果蔬制品工艺
第一篇 焙烤制品工艺学
概述 第一章 面包生产工艺 第二章 饼干生产工艺 第三章 蛋糕生产工艺
§概述
焙烤制品是泛指糖食制品中采用焙 烤工艺的一个大类产品。产品的范围十 分庞杂,分为许多大类,每类又分为数 以百计的不同花色品种,它们之间即存 在着同一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食品中的淀粉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但是在接近0℃的低温范围中,糊化了的-淀粉分 子又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的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 粉分子,迅速出现了淀粉的化,这就是淀粉的老化。
(4)脂质 小麦中的脂质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容易因氧 化和酶水解而酸败。
(5)矿物质 小麦和面粉中矿物质是用灰分来测定的,国家标准 规定:特制一等粉灰分(以干物计)不得超过0.70%
国家面粉质量标准规定:特制一等粉和特制二等粉 的水分为13.5%;标准粉和普通粉的水分为13.0% 。
(最新整理)食品工艺学培训课件.ppt

2021/7/26
37
2021/7/26
38
2021/7/26
39
2021/7/26
40
2021/7/26
41
冷藏运输:
2021/7/26
42
2021/7/26
43
2021/7/26
44
2021/7/26
45
2、冷水冷却
• 浸入式 • 喷雾式 • 淋水式 • 优缺点
2021/7/26
• 营养、方便、卫生、经济 • 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
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2021/7/26
7
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
• 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就有利用天然冰 雪来贮藏食品的记载。
• 冻结食品的产生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 冻机的发明。
• 1834年,Jacob Perkins(英)发明了以 乙醚为介质的压缩式冷冻机。
• 这些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可使鱼体温度 上升2~10℃,如不及时冷却,就会促进 酶的分解作用和微生物的繁殖。
2021/7/26
27
二、冷却的方法
(一)固体物料的冷却 (二)液体物料的冷却 (三)其它冷却方法
2021/7/26
28
(一)、固体物料的冷却
1. 冷风冷却
2. 冷水冷却
3. 碎冰冷却
4. 真空冷却
• 酶作用的效果因原料而异 • 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 一般的冷藏和冻藏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2021/7/26
22
三、低温对非酶因素的影响
•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 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
2021/7/26
23
第二节 食品的冷却
一、冷却的目的
食品工艺学教材(PPT 36张)

普通食品:有营养与感观两者功能的食品
特殊膳食用食品:为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 某些疾病患者的营养需要,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的食 品。
保健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 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 品。(营养强化食品:针对某一功能添加营养强化剂。)
第二节 食品加工工艺
3、提高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性:食品加工中通过一定的处理
过程和卫生要求,可以减少由原辅料、环境等带来的安全危害。
4、食品加工可以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食 品:食品加工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食品原料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
质。并通过减少有害物质和无功能成分的含量相对提高食品中营 养成分的含量。
5、提高食品的食用方便性: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人类快节奏的
食品的分类(图片) 1、按加工工艺分:干制食品、罐头食品、冷冻食品、 发酵食品、焙烤食品、腌渍烟熏食品、软饮料等。
2、按原料种类分:粮油食品、畜禽肉类食品、果蔬 食品、水产品、乳与乳制品、蛋制品、糖果和巧克力 制品 。 3、按保藏方式分:罐头类、干藏类、冷冻类、腌制 品、熏制品、发酵肉制品、发酵乳制品、辐射制品。
第三节食品工业及发展趋势
食品加工和食品工业
食品加工 改变食品原料或半成品的形状、大小、性 质、纯度,使之符合食品标准的各种操作 利用这些操作将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制 成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的全部过程。
食品制造
食品工业
是指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 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 经济活动的工业体系。
二、研究内容和范围 (一)根据食物原料特性,研究食品的加工和保藏 1、食品原料特性:食物化学成分多、体系复杂;除营养成分外还 有其他几十种到上百千种的化合物;胶体,固体,液体,大多数 食物原料都是活体。 蔬菜、水果、坚果等植物性原料在采收或离开植物母体之后仍 然是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在屠宰后,组织即死亡,但污染这 些产品的微生物是活的,同时,细胞中的生化反应仍在继续。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工艺学 课件.ppt

乳糖被摄取后在胃中不消化,它在小肠黏 膜上皮细胞中的乳糖酶作用下被分解利用。
若人体缺乏乳糖酶,将表现为腹泻、呕吐 等乳糖不耐症。由于发酵乳中的乳糖被部 分分解,缺乏乳糖酶的人食用后不再表现 为乳糖不耐症,或仅有轻微表现。
乳糖的分解产物葡萄糖作为人体的能源被 利用或以糖原的形式贮存起来。半乳糖被 肠道、肝脏吸收,变为脑和神经组织的部 分成分,到达小肠下部则成为肠道菌群的 营养物质。
乳糖(Lactose)的分解和乳糖不耐症
乳糖在乳糖酶(Lactase)的作用下分 解成单糖,经微生物分解成酸和其他 成分。
双糖类中乳糖最难利用。乳糖为双糖, 难溶于水,在消化器官内经乳糖酶作 用而水解后才能被吸收,如果乳糖被 直接注射于血管或皮下,则从尿中排 出。
婴儿体内乳糖酶活力大,可以在乳粉 中强化乳糖;母乳化乳粉,乳糖占 50%以上
乳糖的性质和作用
1. 乳糖远较麦芽糖、蔗糖难溶于水
2. 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单糖,经微生物 分解成酸和其他成分,意义很大
3. 乳糖水解后所产生的半乳糖是形成脑神经 中重要成分(糖脂质)的主要来源,在婴 儿发育期,有重要作用;一部分乳糖被送 至大肠中,由于乳酸菌的作用生成乳酸, 而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的繁殖,对防止婴儿 下痢也有很大作用
2. 乳脂肪的理化特性
1)易氧化 脂肪与氧、光线、金属接触时,氧化产
生哈败;工艺上,避免使用铜、铁设备和 容器,应使用不锈钢设备
2)易水解 含低级脂肪酸比较多,即使稍微水解也
会产生带刺激性的酸败味
水解起因于乳本身的解脂酶和外界污染 的微生物酶
3. 乳脂肪球的构造及其存在状态
1)乳脂肪以脂肪球的形式存在于乳中
第四节 牛乳成分的化学性质
一、水分
结合水:约占2-3%,以H键和蛋白质的 亲水基或和乳糖及某些盐类结合存在
若人体缺乏乳糖酶,将表现为腹泻、呕吐 等乳糖不耐症。由于发酵乳中的乳糖被部 分分解,缺乏乳糖酶的人食用后不再表现 为乳糖不耐症,或仅有轻微表现。
乳糖的分解产物葡萄糖作为人体的能源被 利用或以糖原的形式贮存起来。半乳糖被 肠道、肝脏吸收,变为脑和神经组织的部 分成分,到达小肠下部则成为肠道菌群的 营养物质。
乳糖(Lactose)的分解和乳糖不耐症
乳糖在乳糖酶(Lactase)的作用下分 解成单糖,经微生物分解成酸和其他 成分。
双糖类中乳糖最难利用。乳糖为双糖, 难溶于水,在消化器官内经乳糖酶作 用而水解后才能被吸收,如果乳糖被 直接注射于血管或皮下,则从尿中排 出。
婴儿体内乳糖酶活力大,可以在乳粉 中强化乳糖;母乳化乳粉,乳糖占 50%以上
乳糖的性质和作用
1. 乳糖远较麦芽糖、蔗糖难溶于水
2. 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单糖,经微生物 分解成酸和其他成分,意义很大
3. 乳糖水解后所产生的半乳糖是形成脑神经 中重要成分(糖脂质)的主要来源,在婴 儿发育期,有重要作用;一部分乳糖被送 至大肠中,由于乳酸菌的作用生成乳酸, 而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的繁殖,对防止婴儿 下痢也有很大作用
2. 乳脂肪的理化特性
1)易氧化 脂肪与氧、光线、金属接触时,氧化产
生哈败;工艺上,避免使用铜、铁设备和 容器,应使用不锈钢设备
2)易水解 含低级脂肪酸比较多,即使稍微水解也
会产生带刺激性的酸败味
水解起因于乳本身的解脂酶和外界污染 的微生物酶
3. 乳脂肪球的构造及其存在状态
1)乳脂肪以脂肪球的形式存在于乳中
第四节 牛乳成分的化学性质
一、水分
结合水:约占2-3%,以H键和蛋白质的 亲水基或和乳糖及某些盐类结合存在
食品工艺学教材(PPT81页).pptx

微生物按生长温度分类
微生物类型
嗜冷微生物 嗜温微生物
最低
-7~5 10~15
温度℃
最适
15~20 30~40
最高
25~30 40~50
嗜热微生物
30~45 50~60
75~80
部分微生物生长和产生毒素的最低温度
食物中 毒性微 生物
粪便指 示剂微 生物
微生物
肉毒杆菌A 肉毒杆菌B 肉毒杆菌C 肉毒杆菌D 梭状荚膜产气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杆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大肠杆菌类
(1)水分蒸发
❖ 食品在冷却时及冷藏中,因为温湿度差而发生表面 水分蒸发。
❖ 水分蒸发不仅造成重量损失(俗称干耗),而且使 果蔬类食品失去新鲜饱满的外观。 ▪ 减重达到5%时,水果、蔬菜会出现明显的凋萎 现象。
(1)水分蒸发
▪ 肉类食品因水分蒸发而发生表面收缩硬化,形成 干燥皮膜,肉色也有变化。
❖ 肉类在冷藏中的成熟作用。
(5)脂类的变化
冷却贮藏过程中,食品中所含的油脂会发生水 解,脂肪酸氧化、聚合等复杂的变化,使得食 品的风味变差,味道恶化,出现变色、酸败、 发粘等现象。这种变化进行得非常严重时,俗 称为“油烧”。
(6)淀粉老化
微晶形式存在的(20%直链/80%支链)普通淀粉( -淀粉) 糊化 较高温度下(食品加工)
4℃ 24h
宰杀 → 降温至18~20℃→排酸→冷藏链
b.水冷法
▪ 浸渍式、喷淋式
特点
冷却速度快而均匀;
无干耗;
可连续化作业,所需空间小; 易引起微生物污染。
冰水预冷机
适用范围
家禽、水产、部分果蔬、罐头食品
c.碎冰冷却法 ▪ 利用冰块融化吸收相变热,降低食品的温度的 方法。 特点 简便易行;
《食品工艺学第三章》PPT课件课件

(3)注意事项
n 不管是水调面团还是松酥面团,在调制时都应使用 温水。
《食品工艺学第三章》PPT课件课件
25
(五)糖浆面团
(亦称浆皮面团,Syrup-mixed dough)
n 用蔗糖制成糖浆或用饴糖与面粉调制而成的面团。 该面团既有一定韧性,又有良好的可塑性。
n 适合制作浆皮包馅类糕点。例如:提浆月饼、广式 月饼、浆酥麻饼等。
该法生产的糕点起酥性好,柔软酥松,入口即化,皮色稍
深。
《食品工艺学第三章》PPT课件课件
11
o 冷热水调制法:首先将部分开水冲入油、饴糖等原辅 料➢中此,类乳面化团均蛋匀白后质拌吸入水面胀粉润,受调到成一坨定块限状制。,用淀手粉摊部开 面分团糊,化稍,冷面却筋片网刻络,均再匀逐细次密加,入面冷团水延调伸制性,强反。复加水34➢次产。品将皮面色团适搓中、,拉酥、脆抻不、硬摔。至光滑细腻并上筋后,再 用手摊开面团,静置一段时间使之退筋散热并待用。
9
3. 调制方法
目前,国内调制水油面团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o 冷水调制法 o 温水调制法 o 冷热水调制法
《食品工艺学第三章》PPT课件课件
10
1. 冷水调制法:首先搅拌油、饴糖,再加入冷水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面粉。
此法制出的产品皮色浅白,酥层不易断脆,起酥性偏硬。
2. 温水调制法:用40-50℃的水调制面团。
n 油滴作为隔离介质分散在面筋之间,使面团表 面光滑、柔韧。
《食品工艺学第三章》PPT课件课件
8
o 水油面团按用油量和用途可分为
烘焙型 油炸型 油炸型的水油面团筋力可低些。
o 水油面团按照用途分为
延伸性面团:单独包馅用的水油面团 弱延伸性面团:与油酥面团制成酥皮面团包馅
食品工艺学PPT课件(共28单元)干制方法

如北方干燥的蔬菜比南方的水分含量要低,因 北方空气相对湿度小;
第四节 食品的干制方法
干制方法可以区分为自然和人工干燥两大类
自然干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干制食品的方法:晒干、 阴干、
人工干制:在常压或减压环境中用人工控制的工艺条 件进行干制食品,有专用的干燥设备,如:空气对流 干燥设备、滚筒干燥设备、真空干燥设备 等
B.干端处则与低温高湿空气相遇,水分蒸发缓慢, 干制品平衡水分相应增加,干制品水分难以降到 10%以下;
因此,吸湿性较强的食品不宜选用顺流干燥方式。
两种干燥设备干燥曲线的比较
(3)双阶段干燥设备
基本结构
顺流干燥:湿端水分蒸发率高 逆流干燥:后期干燥能力强,平衡水份低
双阶段干燥:取长补短 特点:干燥比较均匀,生产能力高,品质较好 用途:苹果片、蔬菜(胡萝卜、洋葱、马铃薯 等) 现在还有多段式干燥设备,有3,4,5段等,有 广泛的适应性。
齐。
①喷嘴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①喷嘴易堵塞、腐蚀和磨损。
②可采用多个喷嘴(1-12 个) ②不适宜处理高粘度物料。③
提高设备生产能力。③可用于 操作弹性小。
并流、逆流、卧式或立式干燥
机。④动力消耗低⑤制品蓬松
⑥塔径较小。
①可制粒径 5μm 以下的产 ①动力消耗大。②不适宜大型
品,可处理粘度较大的物料。 设备。③粒子均匀性差。
要降低干燥介质的温度,务使食品温度上升到干球温 度时不致超出导致品质变化(如糖分焦化)的极限温度 (一般为90℃)
一般还可降低空气的流速,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如 加入新鲜空气)进行控制。
(4)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 制品水分含量指标来加以选用。
干燥结束时食品中水分含量大小是达到与当时 介质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水分。
第四节 食品的干制方法
干制方法可以区分为自然和人工干燥两大类
自然干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干制食品的方法:晒干、 阴干、
人工干制:在常压或减压环境中用人工控制的工艺条 件进行干制食品,有专用的干燥设备,如:空气对流 干燥设备、滚筒干燥设备、真空干燥设备 等
B.干端处则与低温高湿空气相遇,水分蒸发缓慢, 干制品平衡水分相应增加,干制品水分难以降到 10%以下;
因此,吸湿性较强的食品不宜选用顺流干燥方式。
两种干燥设备干燥曲线的比较
(3)双阶段干燥设备
基本结构
顺流干燥:湿端水分蒸发率高 逆流干燥:后期干燥能力强,平衡水份低
双阶段干燥:取长补短 特点:干燥比较均匀,生产能力高,品质较好 用途:苹果片、蔬菜(胡萝卜、洋葱、马铃薯 等) 现在还有多段式干燥设备,有3,4,5段等,有 广泛的适应性。
齐。
①喷嘴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①喷嘴易堵塞、腐蚀和磨损。
②可采用多个喷嘴(1-12 个) ②不适宜处理高粘度物料。③
提高设备生产能力。③可用于 操作弹性小。
并流、逆流、卧式或立式干燥
机。④动力消耗低⑤制品蓬松
⑥塔径较小。
①可制粒径 5μm 以下的产 ①动力消耗大。②不适宜大型
品,可处理粘度较大的物料。 设备。③粒子均匀性差。
要降低干燥介质的温度,务使食品温度上升到干球温 度时不致超出导致品质变化(如糖分焦化)的极限温度 (一般为90℃)
一般还可降低空气的流速,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如 加入新鲜空气)进行控制。
(4)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 制品水分含量指标来加以选用。
干燥结束时食品中水分含量大小是达到与当时 介质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水分。
食品工艺学课件(PPT 65张)

本课程教材及课程网页
1. 《食品工艺学 》 , 夏文水主编,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2007,1 国家级规划教材
2. 食品工艺学国家精品课程网页 /jpkc
主要参考书
1. 《食品加工原理》,夏文水等译, 2001,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Principles of Food Processing Dennis R.Heldman and Richard W.Hartel 1997
1. 安全性
• 指食品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与“食品
卫生”为同义词;
•有微生物、化学、物理方面
微生物:细菌总数、致病菌、霉菌等;
化学:重金属铅砷汞、农药残留、药残、
激素、滥用化学添加剂或用量超标;
物理:杂质、外形、异物
2. 保藏性
有一定的货架寿命或保质时间
食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品质或食品品质降低
食品工艺学其他参考书
1.《肉制品加工原理与技术》,夏文水主编,20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乳制品生产技术》,张国农等译,2002,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 The Technology of Dairy Products,1998,UK, Ralph Early 3.《水产品加工技术》,夏文水等译 , 2002,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 Fish Processing Technology, 1997,UK, G.M.Hall
到不能被消费者接受的时间被定义为食品货 架寿命或货架期;
取决于加工方法、包装和贮藏条件; 消费者选择食品的依据之一;
3. 方便性
便于食用、携带、运输、贮藏;
易拉罐、易拉盖、易拉袋; 外包装、纸盒、箱子等;
净菜、配菜;
开袋即食
四、食品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用小麦粉的生产
小麦粉的用途
(一)主食品:馒头、
包子、面条、饺子、烙饼、 油条和各种面包、糕点等。 (二)其它加工品:谷 朊粉、小麦淀粉、胚芽产 品 、麸皮制品、其他辅 料等。
主食
2.国外专用小麦粉的分类方法
美国小麦粉根据用途和原料分4大类:第1类— 面包用粉(硬质小麦粉),第2类—糕点用粉 (软质小麦粉),第3类—面制食品用粉(软质 小麦粉),第4类—通用粉。
(六)矿物质
矿物质:以灰分来测定 矿物质(钙、钠、磷、铁等)以盐类存在, 将小麦或面粉完全燃烧之后的残留物绝大部分 为矿物质盐类,也叫灰分。麦粒中1.5%-2.2% 面粉中灰粉很少,灰分大部分在麸皮中,小 麦粉以灰分来分级,表示麸皮的除去程度。
(七)面粉中的酶类
1. 淀粉酶:α-和β-淀粉酶,两种在焙烤食品上重要的 酶。 β-淀粉酶含量充足,而α-淀粉酶不足。可以使一 部分α-淀粉(糊精)和β-淀粉水解转化为麦芽糖,作为 酵母发酵的主要能量来源。
面筋:将面团在水中轻轻揉洗时,可溶部 分溶解于水,淀粉和麸皮微粒等呈悬浮态脱 离出来,最后剩下的具有一定弹性和延伸性 的软胶物质就是面筋。
面筋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麦胶蛋白和麦谷蛋 白,约占80%。
1. 影响面筋形成的主要因素
面团温度(30-40℃) 面团放置时间 面粉质量
谢 谢 各 位 聆 听
3. 脂肪酶:这种酶对面包,饼干制作影响不大,但 对已调配好的蛋糕粉有影响,因为它可分解面粉里 的脂肪成为脂肪酸,易引起酸败,缩短储藏时间。
三、小麦粉的品质规格与标准
(一)面粉的营养价值
1.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主要在表皮和糊 粉层中,而淀粉在胚乳中,脂肪在胚芽中。
2.小麦加工精度要高,营养素大幅度降低,碳水化合 物和热量增加。 3.出粉率80%以下,纤维素、维生素B1、B2、烟酸、 矿物质及总灰分都很低,出粉率80%以上,上述营 养成分都明显地增加。制作面包的面粉需要面筋含 量高,筋力大,颜色白,出粉率必须在75%以下。
精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 学院食品工艺学课 件411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原辅材料 第二章 面包 第三章 糕点
第一章 原辅材料
第一节 小麦面粉
➢小麦的品种与品质规格 ➢面粉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面粉的种类和等级标准 ➢面筋及其工艺性能
一、小麦的品种与品质规格
小麦规格标准:我国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各类小麦按体积质量分为五等,以三等为中 等标准,低于五等为等外小麦 。
β-淀粉酶热不稳定,糖化水解作用在酵母发酵阶段;
α-淀粉酶将可溶形淀粉变为糊精,改变淀粉的流变 性。它对热较为稳定,在70~75℃仍能进行水解作用, 温度越高作用越快。α-淀粉酶大大影响了焙烤中面团 的流变性,在烤炉中的作用可大大改善面包的品质。
2. 蛋白酶:面粉中蛋白酶分为两种,一种能直接作
用于天然蛋白质的蛋白酶,另一种是能将蛋白质分 解过程中的中间生成物多肽类再分解的多肽酶。搅 拌发酵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蛋白酶,它的水解作用 减低面筋强度,缩短和面团时间,使面筋易于完全 扩展。
加拿大小麦品种规格按蛋白含量区分,贮 藏时从12.5%到14.5%,分为三等,每增加1% 为一等,按等级分别流通。澳大利亚小麦规 格也分为七种类,每种又有等级,等级也按 含蛋白的量区分。
二、面粉的化学成分及性质
(一)水分:国标规定13±0.5%
(二)蛋白质:8-14%
✓麦胶蛋白:醇溶性蛋白,pH 6.4-7.1 不溶性蛋白,占80% ✓麦谷蛋白:溶于稀酸或稀碱, pH 6-8 面筋的主要成分 ✓麦球蛋白 ✓麦清蛋白 溶于水和稀盐酸溶液中,属于可溶性蛋白 ✓酸溶蛋白
英国小麦粉根据用途分为:面包用粉、乔利伍 德面包用粉、饼干用粉、糕点用粉、家庭用粉。
日本的小麦粉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分为5类:强 力、准强力、薄力、普通、特殊小麦粉。每类又
根据灰分高低分为特、松、梅3个等级。
四、面团及其工艺性能
面团:面粉加适量水经机械搅拌或手工揉 搓后得到的,具有一定弹性和延伸性,柔软 而光滑的团块。
粗纤维:大多在麸皮中,不能为人体吸收,一 般影响面粉质量,制粉工程中应除去。
(四)脂肪
脂肪:存在胚芽和糊粉层中,含量少,小 麦中1~2%,虽是营养成份,多由不饱和脂 肪酸组成,易氧化酸败使面粉或制品变味, 制粉过程中一般除去。面粉中脂肪更少,低 于1%。
(五)维生素
维生素:小麦中维B1、B2、B5较多,还含有 少量的维E 、维A ,微量的维C,但不含有维D。
(二)小麦粉的分类
按用途划分工业用和食品专用面粉:
工业用面粉一般为标准粉和特二粉,用于生产 谷朊粉、淀粉、粘结剂等。
食品用面粉分成三大类:通用粉、专用粉和配 合粉。
1.通用粉指可以制作一种或多种一般性的食品, 适用范围广 ,等级粉和标准粉就是通用粉;
2.专 用 粉 是 按 照 制 造 食 品 的 专 门 需 要 加 工 的 面 粉 , 品种有低筋、高筋、面包粉等;
(三)碳水化合物
占麦粒重的70%,面粉中的75%,包括淀粉、 糊精、纤维素、游离糖和戊聚糖
溶解性碳水化合物:指碳水化合物中能为人 体消化利用部分包括淀粉、糊精和游离糖类。 淀粉主要在胚乳,糖在胚芽及糊粉层,这两种 占麦粒70%以上,以淀粉为主,糖约占10%, 随着麦粒成熟,糖大多转化为淀粉。
小麦淀粉由19~26%直链淀粉和74~81%支链淀粉 构成,前者50~300个葡萄糖基,后者300~500。直 链淀粉易溶于温水,几乎无粘度,而支链淀粉易 形成粘糊。
3.配合粉是以小麦粉为主根据特殊目的添加其他 一些物质而调配面粉,包括营养强化、预混合面 粉等。
1.我国面粉的分类标准
专用小麦粉分为:面包用粉、面条、馒头、 饺子、酥性饼干、发酵饼干、蛋糕、糕点 用粉等
面粉品种是按灰分多少,粗细度等为标准 进行分类。
长期以来,我国的面粉种类单一,各项指 标并不是针对某种专门的特殊的食品来制 定的,实际上仍是一种“通用粉”,而不 是专用粉,不适应制作不同食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