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课件第一讲

合集下载

土地经济学土地规模经营PPT课件

土地经济学土地规模经营PPT课件
外部负效益第47页共58页一定时期城市规模cjctcn城市发展中的门槛成本cn正常的扩建成本ct门槛成本cj跨越逐个门槛的成本第48页共58页3城市规模扩大的厂商效益不成本效益单位投资产出率投资利润率成本工资场地费用外部成本2城市规模扩大的个人效益不成本效益直接货币收入享用公共设施受益成本场地费用通勤费用外部成本第49页共58页城市规模acab城市规模不企业成本效益分析图ac企业平均成本ab企业平均效益第50页共58页城市规模不个人费用效益分析图mcacabmbab合幵平均效益mb边际效益mc边际费用ac城市平均生活费用第51页共58页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益和外部成本单位城市规模万人总成本政府负担外部成本居民负担外部成本净效益102030501002003004006008001000120015001125182822922913379546835191554160186341658267736998117912941414163220772766333138294707548762046876782348743041842447257567075891810651204133615266928649961208160521912661307137894422500055406297054535877128117171917186017121311854378103824注无论效益还是成本都是相对值即其占gdp的
是指农业生产单位中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组合关系,也就是土地、 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数量界限。
2、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土地或耕地的数量。
第5页/共58页
二、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评价 (一)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征
就是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它有以下三个特征: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学科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虽然我国当前的土地问题分别隶属于不同学科,但是通过土地经济学的发 展,也有效地推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将土地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引入土 地规划学,则可以增强土地规划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以实现土地规划实施手段 的多元化,这都将更有效地推进土地规划的实施。
土地学科应用的基础性作用
土地经济杠杆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租 地价、土地税费、土地产权等制度的完善,不断提高了我国土地利用和土地管 理的效率。因此,土地经济学的应用性研究,将更有利于其他土地学科理论与 方法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 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20 年代。但在此之前,一些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就 对土地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
• 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 化,以及经济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 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 形成与发展。
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这两个原则,对于合理确定土地利用规模以及产
业部门之间土地资源的分配关系具有实践性意义。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抽象思维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讲 土地市场 第二讲 土地市场
• 第一节 土地市场概论 • 第二节 中国土地市场体系 • 第三节 中国土地市场管理
1. 供给的稀缺性 土地是自然赋予的不可再生物,对于不断增加的人口和不断增 长的需求来说,土地资源永远是稀缺的。
2. 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土地一经投入某项用途之后,欲改变其利用方向,一般来说 是比较困难的。
3. 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任何过度开发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在经济上也是不划算的。 在增加土地投入时,必须寻找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投资 的适合度,确定最佳的投资结构,不断改进技术、以便提高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

最新土地政策学第一章PPT课件

最新土地政策学第一章PPT课件
促进经济增长 推进社会公平发展 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1.1.4 土地政策特点
1.经济性 2.社会性 3.政治性
1.2 土地政策学学科性质
➢ 1.2.1 ➢ 1.2.2 ➢ 1.2.3 ➢ 1.2.4
土地政策学 土地政策学与土地资源学 土地政策学与土地经济学 土地政策学与土地管理学
5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表现
临床没有甲减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清TT3减低,rT3增高 血清TT4正常,FT4正常 血清TSH正常 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与TT3减低的程度相关 严重病例可以出现TT4和FT4减低,TSH仍然正
常,称为低T3-T4综合征
51
治疗
患者的基础疾病经治疗恢复以后,甲状腺 激素水平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不需要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垂体性甲减TRH试验的TSH反应是迟钝的,呈现低平曲 线。(增高小于2倍或者增加≤4.0mIU/L)
44
其它检查
轻、中度正色素性贫血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 心肌酶谱可以升高 部分病例血清泌乳素升高、蝶鞍增大,需要与垂体泌
乳素瘤鉴别
45
诊断与鉴别诊断
46
病史
甲状腺手术 甲亢放射碘治疗 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病史和家族史等
1.3.5 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实验者有目的、有计 划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 其规律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实验者,即实验研究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主体 二是实验对象,即实验研究所要认识、研究的对象 三是实验环境和手段,即实验对象所处的社会条件
土地政策的产生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
土地资源学是资源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内 容包括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地域与空间分布、资源演 变历史规律、资源结构、资源评价等,其特点是以野外 考察、调查和室内制图为主。

最新土地经济学第十八章土地金融PPT课件

最新土地经济学第十八章土地金融PPT课件
土地资金运动的固定性和较强的自然增值性,也 吸引了金融机构乐于贷款或投资在土地上。
第二节 发达国家房地产金融 发展概况
一、美国的房地产金融概况 (一)土地金融
美国专业土地金融机构的上层组织是“联邦 土地银行”,基层组织为“土地银行合作社”。 (二)住房金融
美国具有发达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这个体 系不仅包括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和监管 金融机构的一整套监管体系,而且还包括为住房 抵押贷款创造流动性二级市场的政府及准政府机 构。
一、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历程
为配合国家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宏 观经济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出台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加大住房 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两个文件, 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迅速发展起来。 伴随着住房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国有土地 也逐步成为一种商品,实行市场化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实行了城乡土地公有 化,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土地金融随之消亡。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农村中普遍实 行了以农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制,使农村土地 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随后,在20世纪80年 代后期对城市国有土地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城镇 职工住房制度改革也逐步展开。
一、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历程
到20世纪90年代,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转让、租赁等活动逐渐发展起来,城镇职工住房 制度改革也全面展开,实行多年的实物性福利分 房制度取消,住房作为商品全面进入市场。
199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 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商品住房需求开 始集中释放,住房市场得到快速发展。
德国的住房金融体制是一种由私营、合作和 国营银行并存的多渠道融资形式。
四、发达国家房地产金融发展 经验的借鉴

农业土地培训课件(共75张PPT)

农业土地培训课件(共75张PPT)
所谓土地使用权,是指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 位及其他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依 法交由它使用的国有土地或者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 用、收益的权利。
四、农业用地使用权

2、土地承包经营权
所谓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集体经济组织内的 成员在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集体所有的 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没有农用地,就不可能有农业。
2、农业用地所有权

农业用地所有权是指农业用地的土地所有者为实 现农业生产的目的,对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只有土地所有权人享有最终的处分权。虽然土地所有权人 有完全的土地处分权能,但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不得任 意处分土地。

四、农业用地使用权

1、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1、农村土地承包最基础的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条: “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 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 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 ”
2、农村土地所指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 本 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 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 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权利的派生性 相对于土地私有制国家而言,这是我国土地所有权最具特 色和先进的地方。 土地的使用权就是从所有权当中分离出去的,还包括地役 权和相邻权。
2、土地所有权的特征

4)权利的排他性 土地所有权人依法享有排他性的拥有、占有、使用、收益 和支配的权利。 在我国,所有权所包含的各项权利都可以独立于所有权而 存在。 所有权权能的分离,往往能给所有权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 益。

中国农业大学_852土地资源管理_本科生讲义 第一章 绪论

中国农业大学_852土地资源管理_本科生讲义 第一章 绪论

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
环境
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 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环境的涵义往往比较模糊, 范围也较土地更为广泛。
二、土地的属性
1.土地的资源属性
• 生产性:本质特征 • 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 面积的有限性。
• 土地的不可代替性。
2.土地的资产属性
供给的稀缺性 使用的永久性和增殖性 流通的特殊性
土地资产的最重要内容不是它的实 体,而是占有和利用它的权利或是
产权关系。
三、土地资源概述
1.土地资源的概念
土地资源 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 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 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源。
说土地即土壤(辞海,1979),是地球上疏松的,可生长植物的表层。
土地是自然界为辅助人类而自由给予的陆、水、空气、光热
等各种物质和能力(A.Marshall)。这种理解把土地等同于自然 资源。 土地是包括一切自然资源和自然生产力,凡人能够占有地面 者即可管制这些资源和能力。这种理解把对土地的理解无限扩大,
3.土地相关概念
土壤 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国土
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
辖的区域,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广义上包括一国
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景观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 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 生态和美学价值。肖笃宁(1997)。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 存在外延上从重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课件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课件
3、自然供给的现状
30
三、土地的经济供给
1、概念
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 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强调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
土地供给数量。
自然供给——自然存量——经济供给(其中供给人们利 用的部分,当人们有足够的兴趣使用它,对其用途产生 需求,并赋予一定的价值或愿意承担包括开发成本在内 的成本时,土地资源才具有经济意义。)
土地经济学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经济学概述 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土地经济学学科来源于经济学 其产生和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1)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土地经济问题,要求人们去
研究解决; (2)有了经济学,人们具有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能力
去研究这些问题,并取得了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成果。 2、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
2、土地资源是指在生产上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 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
3、土地资产是指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 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11 产的权利。
资源:一切可为人类形成财富的因素。包括自 然和社会因素,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 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 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界形成的可供人 类生活与生存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 和。)
社会资源:一切能用于创造财富的社会因
素或社会条件。它是来自人类社会的人的因素,
是人类自身通过劳动提供的资源,包括社会、
经济、技术三方面的因素,其中劳动力资源最
重要。
12
土地:经过人类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自然资源(已 开垦利用的土地),附加了人为的因素,一般应 具双重性,但仍然称为自然资源。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章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章

按土壤质地
黏土 壤土 沙土 ……
国有 集体所有 私有 ……
按土地权属
性质
按土地利用
现状
……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1土地经济学的对象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利用
1 土地利用 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 括土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 的规划与计划、土地分区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 地规模利用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归结起来就是研究人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1.4.1土地经济学的产生与传播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但在此之前,一些西方 古典经济学家就开始对土地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威廉·配第、杜尔阁、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恩格斯……
但是,这些研究仍然从属于政治经济学或其他学科范畴。到1924年,美国经 济学家伊利和莫尔豪斯(E. W. More house)合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的 出版,标志着土地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后,土地经济学的研 究不断深入、完善并得到广泛传播,一些大学也陆续开设了土地经济学课 程。
综上所述,可以简要地说,土地是由地球陆地及其水面的土壤、岩石、矿藏、 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1.2土地的特性
土地的自然 特性
位置固定性 面积有限性 质量差异性 功能永久性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的经济 特性
供给的稀缺性 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牧草地:141天然草地 142改良草地 143人工草地 15 其他农用地 :151畜禽饲养地 152设施农业用地
153农村道路 154坑塘水面 155养殖水面 156农田水利用地 157田坎 158晒谷场等用地
2 . 建设用地
20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201城市 202建制镇 203农村居民点 204独立工矿用地 205盐田 206特殊用地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课 件第一讲
土地经济学
导 论 对土地的基本概念及土地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的概括性论述
第一单元 土地利用 第二单元 土地制度 第三单元 土地市场
土地的经济特性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配和使用
(人与地)
土地制度— —土地所有 制、土地使 用制、土地 管理制度 (人与人)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土地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 人与土地及 土地利用中 人与人的关 系的科学, 是经济科学 的一个独立
分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地利用中的生 产力组织和土地 所有、使用与管 理中的生产关系
及其调节
思考题
1、土地的概念和国土的概念 2、土地的功能与分类 3、土地的自然特性与经济特性
32 其他土地: 321河流水面 322湖泊水面 323苇地 324滩涂 325冰川及永久积雪
国外将土地利用分为 10个类型:
住宅用地 工商业用地 耕地
林地 牧场和放牧地 矿业用地
娱乐用地
交通用地
服务性用地 裸露和荒芜的土地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土地市场— —土地权属 转移、土地 土地利用经 价值、土地 济——土地 收益分配 在国民经济 (人与人) 各部门的分
C. 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
1. 农 用 地
11 耕地: 111灌溉水田 112望天田 113 水浇地 114旱地 115菜地
12 园地:121果园 122桑园 123茶园 124橡胶园 125其他园地
13 林地:131有林地 132 灌木林地 133疏林地 134未成林造林地 135迹地 136 苗圃
土地的功能
承载功能 生产(滋育)功能 资源(供给)功能
资产功能 景观功能
新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二级



15个:A. 耕地、园地、林地、

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3个: B. 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
农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 71个 建设用地、 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 未利用地 水利建设用地;
26 交通运输用地: 261铁路用地 262公路用地 263民用机场 264港口码头用地 265管道运输用地
27 水利设施用地: 271水库水面 272水工建筑用地
3. 未利用地
31 未利用土地: 311荒草地 312盐碱地 313沼泽地 314沙地 315裸土地 316裸岩石砾地 317其他未利用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