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一:语言文字应用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训练定则规范: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图文转换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训练定则规范: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时间:45分钟分值:75分)题组一3年高考真题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采用了2014年的考查方式。

要把构思框架图转换为文字,一定要观察图示的构成和层次,准确理解各层次的内容要点及其关系,然后以简练的文字表述出来。

转换此图宜采用总分复句的形式。

组织答案要注意符合题干提出的要求。

答案(示例)“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

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晩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要整体把握全图,抓住特点,然后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表述与说明,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

注意迎新生晚会活动构思框架图中的先后和总分关系,活动分“通知动员”“演出”和“评奖”三个环节,“演出”这一块有三个要求“参演人员”“内容”“形式不限”,“参演人员”又要求为高二高三,“内容”又要求为学习生活。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顾名思义与书密切相关,其主要是教学、学术研讨、祭祀,学行温、良、恭、俭、让,体证仁、义、礼、智、信,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求索问道、成就人才、传播学术等方面达到了重要作用。

《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

”范仲淹年轻时在河南商丘应天书院苦读5年,( ),推动了书院学风朝方面转变。

范仲淹在河南邓州花洲书院写下了《岳阳楼记》。

毛泽东说,学范公齑粥自爨。

习近平说,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新儒学程颢、程颐兄弟在河南登封嵩阳书院著书讲学, 了“洛学”,范仲淹、朱熹也在此讲学。

其儒学教育建筑古朴雅致,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院中嵩山碑王《大唐碑》巍然屹立,稀世之宝将军柏虽躯干老态龙钟,但枝叶生机盎然。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该院刻书讲究,以雕版印刷为主,内容为学规、名家读本、师生研究成果、丛书、志书。

山长耿介联语:“万卷缥缃藏名山传其人究竟本原无二理,千秋文献继往圣开来学要知体认总一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功效经世致用创立拟写B.功效守经达权树立撰写C.功能经世致用创立撰写D.功能守经达权树立拟写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传播学术、求索问道、成就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B.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传播学术、求索问道、成就人才等方面达到了重要作用。

C.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求索问道、传播学术、成就人才等方面达到了重要作用。

D.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求索问道、传播学术、成就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学思想是他后来在掌教书院时提出的B.后来掌教书院时提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学思想C.“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学思想在他后来掌教书院时就提出了D.“以天下为己任”是他在掌教书院时提出的教学思想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018-2019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文字的运用 Ⅰ标点符号

2018-2019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文字的运用 Ⅰ标点符号

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把握语境,体察细微Ⅰ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一套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常见的点号有7种,标号有8种。

见下表:点号作用是点断,表明语句间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

标号作用是标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其中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不大常用,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一、顿号、逗号、分号顿号、逗号、分号表示了句子内部大小、性质不同的由短到长的停顿。

(一)顿号用法其用法可用下面的歌诀来概括:①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用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③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隔开来。

如“中小学”“师生员工”中间就不能用顿号。

)④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他看上去十七八岁。

)⑤多个(三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大宅子”“鱼翅”“鸦片”分别比喻什么?)⑥连词前不带顿。

(并列词语中“和”“及”“或”等连词前不带顿号。

)⑦并列词语带语气词,不打顿打逗。

(如:房间里真乱呀,书呀,纸呀,椅子呀,衣服呀……乱七八糟。

)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香梨啊……B.这次海外追逃行动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广大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C.在这次会演中,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都会带来新剧目。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选词用词须细心,切磋琢磨求工稳

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选词用词须细心,切磋琢磨求工稳

7.【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 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如:三年来,经他手的钱成千上万,但他清廉自守,离职 时依然是那点简单的行李,别无长物。 如:时过境迁,此刻的他已经从世界第一产油大国石油部 长的高位上一落千丈, 沦为除一身牢衣之外别无长物的阶下囚。 8.【浩如烟海】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 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6.萍水相逢 VS 邂逅相遇: (1)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2)邂逅相遇:邂逅,未约而相逢。指无意中相遇。 7.胸有成竹 VS 心中有数: (1)胸有成竹:多用来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打 算。 (2)心中有数:指心中有个大概的了解和一定的把握。
8.不胫而走 VS 不翼而飞: (1)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事情无需推行,就 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如:战败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中州的人都知道了。 (2)不翼而飞: 指没有翅膀却能飞, 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也用来形容消息言论等传播很快。 如:藏在抽屉里的钱不翼而飞了。 两者都可用来形容事情传播迅速,但不翼而飞还可用来 表示东西无故丢失。
3.【巧夺天工】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对象为“人工”之物,不能为自然景观。 如:要何等灵慧的人,才能设计建造出这样巧夺天工的 小桥啊! 如: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是巧夺天工 呀!
4.【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所能为。鬼斧神 工既可用于形容自然界之景,也可形容人类之物。 如: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如: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 不重要吗? 如:作画时,工艺师气收于丹田之中,力发于腕指之上, 精细之处非目力所能及,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古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选练题(10)及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古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选练题(10)及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10)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四川省彭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一节诗,另选写作对象,再仿写一节。

要求:句式与所给的诗大致相同,字数可略有增减。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

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

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

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

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2.【17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把语段改为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一涓细流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尽管我们把浩荡沧海观遍;我们识尽喧嚣红尘,但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的还是那一片沉稳而清新的寂寥空山。

【答案】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

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有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房价高涨,市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进行调控。

现在,房价已出现环比略降的态势。

老百姓心里安定了,只要实现了住房梦,就能让社会稳定下来,而社会穗定下来,老百姓就一定能有满满的幸福感,国家也必然会富强起来。

2018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_词语_混合类(实词虚词、成语熟语)_练习(28)

2018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_词语_混合类(实词虚词、成语熟语)_练习(28)

混合类(实词虚词、成语熟语)课后练习(28)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2011年10月5日,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辞世,这令许多喜爱他的粉丝如丧考妣。

B.时下商业竞争愈演愈烈,情形十分复杂,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C.说是让我们给提合理化建议,可我们还没有说完一句话,他早就勃然大怒了。

D.到了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临近时,中国的各大报纸对全球战事,尤其对欧洲战事的变化和进程一直在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本来就对这套广播体操比赛不熟悉,你却硬要让我去领操,这不是差强人意吗?B.鉴于各国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不一,我国出口企业除花大力气提高农产品质量外,还应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

C.要提高国人正确洗手率,根本措施还是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加大正确洗手等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让国人从小就冠冕堂皇地养成良好的正确洗手的生活习惯。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应该反复诵读揣摩,并且还要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对诗歌内容才能做到知情达理,了然于胸。

B.他说话忸怩不安,像个大姑娘似的。

C.《再别康桥》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

D.今天我们重读徐志摩的诗作,在心潮澎湃的同时,诗人的悄然离世更令人扼腕叹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9日报道,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斯拉姆-增敏(SLAM-ER)”今年6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因推进器问题坠毁。

然而,韩国空军方面5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B.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附文言文翻译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附文言文翻译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已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毅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虚词)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虚词)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解题锦囊】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是对词语意义的把握,而对虚词的考查则主要是对表达作用及语法意义的把握。

虚词考查的题型无外乎三种:选词填空、判断正误、修改。

一、考查考生关联词的搭配能力,看考生是否理解了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语言的形式,①能是美的,②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①②③④⑤⑥【答案】①之所以②因为③所以④也⑤尽管⑥但是二、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从全句的角度看前后句是否顺畅。

例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答案】更加【解析】本句的横线处应填“更加”,还是“越发”?这两个副词都表示程度加深,但“越发”多用于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用于两个或更多的分句前后呼应的场合,往往与时间因素有关;而“更加”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它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用于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因此,本句应填“更加”。

三、有时考查学生对副词、介词使用习惯的感悟能力。

例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病。

”【答案】该正确使用虚词,除了要留心易用错的虚词特别是易用错的近义副词(如如“对、对于、关于”,“往往”与“常常”等)之外,重点是要正确运用六种虚词的其中四种:一、正确使用副词(一)副词的意义和种类(1)意义: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2)种类:a.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b.表示范围:也、都、全、总、总共、共、统统、又、仅仅、只、光、净、一概……c.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d.表示肯定、否定:不、非、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e.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F.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二)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一: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要求] 表达应用E一、真题练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014·新课标全国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_的天职。

(2)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3)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答案 C解析题目中涉及“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三个成语。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强调责任不能推脱,如果推诿了,会受到制度、法律的制裁。

贷,推卸。

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题型为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成语数量为三个,难度较低,重点是考查在语境中辨析易混成语的能力。

2.(2014·新课标全国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2)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3)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B.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C.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微杜渐答案 B解析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杜,阻塞。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这三个成语的侧重点不同。

第(1)句侧重于祸患的预防,第(2)句侧重于早做准备,第(3)句侧重于预防祸患的积累。

试题评点该题与同年新课标全国Ⅰ的命题思路、形式完全相同。

这种题型,成语数量减少了,看似难度有所降低,但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的准确性要求却有所提高。

3.(2015·全国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

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B.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C.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答案 C解析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第①句中用来形容“经验丰富”的主教练,符合语境。

深思熟虑:指深入细致地考虑,侧重形容人思考的深入、时间久。

符合第②句“经过几天”的语境。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符合第③句“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了“战略措施”的语境。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重点放在了近义成语上,题型与2014年一致。

答题时必须把近义成语的区分点与不同的语境对应起来。

这三个成语都有“考虑周全”意,但又有细微区别。

“老谋深算”侧重在“老”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侧重在“远”字,考虑长远;“深思熟虑”侧重在“熟”字,反复考虑。

而三个句子的语境分别给了相应的信息。

第①句是“经验丰富”,第②句是“经过几天”,第③句是“早在上个世纪末”。

各自的语境对应各自的成语即可。

4.(2015·全国Ⅱ)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__,就会落后甚至为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答案 B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题型与同年全国Ⅰ成语题一致,答题也必须把近义成语的区分点与不同的语境对应起来。

这三个成语都有“因循守旧”意,但又有细微区别。

“墨守成规”偏重于按老规矩办事;“故步自封”偏重于不肯上进,不求进取;“抱残守缺”偏重于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

而三个句子的语境分别给出了相应的信息。

第①句有“不敢越雷池一步”,第②句有“不断进取”,第③句有“新的生命力”“创新”。

各自的语境对应各自的成语即可。

5.(2016·全国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答案 D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这里属望文生义。

②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这里误用为“事先做准备”了。

③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使用正确。

④讳莫如深:形容紧紧隐瞒。

使用正确。

⑤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与句中“跑”的意思相矛盾。

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使用正确。

试题评点2016年成语题考查点与题型均有小小的变化。

不再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而是重在成语运用:给出六个句子,六个成语,三个一组,进行“正确”选择。

考查成语的数量增加了,试题难度似乎降低了。

所选六个成语中,“目不交睫”“厝火积薪”较冷,而且设误点也设在这两个上面,但后面四个成语较熟,可以以熟推新,运用排除法,也是可以选准的。

6.(2016·全国乙)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答案 C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不合语境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

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修饰对象一般为人,用在此处不合适。

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这里用来修饰“社会生活画卷”,使用正确。

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改弦易辙”。

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不合语境。

比喻两本书水平相当,不分高下,可用“并驾齐驱”。

⑤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这里指难得的言论,使用正确。

⑥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使用正确。

此题可在确认某些选项的基础上采用排除法。

试题评点该题的变化与同年的全国甲卷一样。

所选六个成语均是常见常用的,考生应该不难选择。

7.(2016·全国丙)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答案 B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用在“著名豫剧演员”身上,不合语境。

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对象误用。

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本句中采用了它的第二个义项,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使用正确。

⑥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望文生义。

试题评点该题的变化同2016年全国甲、乙卷一样。

从所选的六个成语看,均是常见常用的,没有一个较冷的,故难度不大。

二、真题启示1.纵观课标卷近几年的成语题,你发现其命题有何特点?答案(1)成语题属容易题。

中华成语虽多,但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

(3)题型主要有成语选择填空题和成语正误判断题。

(4)题目选项常设的陷阱有:①近义成语误用,②望文生义,③褒贬误用,④对象误用,⑤不合语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