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6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6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6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 “经济地位决定了城市等级体系”不正确,文中说“在一些新兴的经济区域,逐渐形成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并重的城市等级体系”,政治因素仍起着重要作用。

2.B “削弱了长安、洛阳这两个城市的政治地位”错,原文说“唐代全国性城市仍以长安、洛阳为首”,可见长安、洛阳这两个全国性城市的政治地位并未削弱。

3.C. 原文“较大城市中出现同类商品的集中贸易,中小市镇中形成以某类商品交易为主的专业化贸易”,选项“使得唐代较大城市商品的集中贸易和专业化贸易”错。

4.B5.C(“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错;)6.D(“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是金城公主的建议。

)7.(1)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

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殓”“但”“积年”各1分,大意2分)(2)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

多次受封后作为武都县的地方长官,不久拜为太子少傅。

(“所历”“伯”“俄”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李暠,淮安王神通的玄孙,清河王孝节的孙子。

李暠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侍奉母亲非常谨慎。

唐睿宗的时候,多次升迁转任卫尉少卿。

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因为悲伤过度骨瘦如柴,家人及关系密切的亲属从不曾看见他说笑。

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朴,州县一派肃然。

和他的哥哥李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

李昇等人每个月从东都洛阳来探访李暠,悄悄地往来,州中人都不知道,李暠像这样清廉谨慎。

不久任太长少卿,三次升职后任黄门侍郎,兼任太原府尹,同时任太原以北各军节度使。

太原过去有个习惯,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

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

黄坑旁边有上千条饥饿的狗,它们吃死人的肉,因为伤害小孩及体弱者,远近的人们为此很忧虑,前后官员都不能禁止。

陕西西安中学高届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西安中学高届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西安中学高届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作者:————————————————————————————————日期:陕西西安中学高2014届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

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

在漫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

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生息与传衍。

因之,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

比如闽地的南音、云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

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

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

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

城市文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

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

一部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梁房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一群群穿着半似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

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

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上发生变异。

【精品推荐】西安中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

【精品推荐】西安中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2015年—2016学年度西安中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化学(平行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以下所有问题均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 27 S 32 Cl 35.5 K39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50分。

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 中国古代的下列发明创造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用黏土烧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2.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碳酸钠可作胃酸的中和剂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的产物相同C.SO2、NO、CO2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HCl、HNO3都是强酸,和FeO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4.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试管管口倾斜向上C.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吸收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磨口玻璃瓶、玻璃塞保存NaOH溶液B.加入适量的金属钠除去酒精中少量的水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D.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一定是Cl26.因为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了内层金属不.再.被空气氧化的是()A.Na B.Al C.Fe D.Au7.下列物质反应以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轻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铁钉投入Cu(NO3)2溶液8.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12 g单层石墨中,含六元环的数目为1N AB.50mL 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充分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 N A C.42 g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氢键的数目为6N AD.1mol过氧化钠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mol·L-1 KCl溶液与1 mol·L-1 K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K+)为2 mol·L-1 B.120 g NaCl溶液中溶有20 g NaCl,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20 gC.22.4 L HCl气体溶于水制成1 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把5 g胆矾溶于45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 .同温同容下,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12.在硫酸工业里,焙烧硫铁矿(FeS 2)制取SO 2的反应为4FeS 2+11O 2 = 2Fe 2O 3+8SO 2 。

西安中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

西安中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西安中学2015年-2016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数学(理科平行)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15,|320A x x B x x x =<<=-+<,则A C B =( ) A .{}|25x x << B .{}|25x x ≤< C .{}|25x x ≤≤ D .φ 2.若:21,:lg 0xP Q x >>,则P 是Q 的(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必要条件4.函数lg xy x=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5.0000sin15cos15sin15cos15-=+( )A .3-B .3C .33-D . 336.已知函数()sin 3cos()f x x x R =+∈,函数()f x ϕ+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对称,那么ϕ的值可以是( )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7.已知R 上可导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2(23)()0x x f x '-->的解集为( )A .(,2)(1,)-∞-+∞ B. (,2)(1,2)-∞-C .(,1)(1,0)(2,)-∞--+∞ D .(,1)(1,1)(3,)-∞--+∞8.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向量,a b ,满足2,2AB a AC 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4)a b BC +⊥B .1b =C .1a b =D .a b ⊥9.如图,从气球A 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 C 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m ,则河流的宽度BC 等于( )A .120(31)m -B .180(21)m -C .240(31)m -D .30(31)m +10.已知11cos ,cos()33ααβ=+=-,且(0,)2παβ∈、,则cos()αβ-的值等于( ) A .12- B . 12 C .13- D .232711.在ABC ∆中,P 为BC 中点,若(sin )(sin )(sin )0C AC A PA B PB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12.已知函数()()y f x x R =∈满足()()f x f x -=-,其导函数为()y f x '=,当0x >时,()()xf x f x '<,若11112(),(2),(ln )22ln 22a fb fc f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 B .b c a << C .b a c << D .c a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若209Tx dx =⎰,则常数T 的值为________.14.已知命题“任意215,502x R x x a ∈-+>”的否定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函数212log (231)y x x =-+的递减区间为________.16.已知点P 在曲线41x y e =+上,α为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42222x ty t ⎧=-+⎪⎪⎨⎪=-+⎪⎩(其中t 为参数).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1)写出直线l 和曲线C 的普通方程;(2)已知点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f x x a =-.(1)当2a =-时,解不等式()1621f x x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1f x ≤的解集为[]0,2,求证:()(2)2f x f x a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53cos ,cos ),(sin ,2cos )a x x b x x ==,记函数2()f x a b b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f x 单调递增区间.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设2,3BC BD CA CE ==,(1)用向量,AB AC 表示向量AD 和BE ,并求AD BE ;(2)求AD 在BE 方向上的射影.21.(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边分别为,,a b c ,且3,26,2a b B A ==∠=∠,(1)求cos A 的值;(2)求c 的值.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1()(21)2ln ()2f x ax a x x a R =-++∈. (1)若曲线()y f x =在1x =和3x =处的切线互相平行,求a 的值; (2)求()y f x =的单调区间;(3)设2()2g x x x =-,若对任意(]10,2x ∈,均存在(]20,2x ∈,使得12()()f x g x <,求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BBCDCADAADCB二、填空题:13.3 14.5(,)6+∞ 15.(1,)+∞ 16.00135180α≤<或3,4ππ⎡⎫⎪⎢⎣⎭三、解答题:17.解:(1)由题,消去直线l 参数方程中的参数t 得普通方程为2yx =+.又由2cos ρθ=得22cos ρρθ=, 由242222x ty t ⎧=-+⎪⎪⎨⎪=-+⎪⎩得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20x y x +-=.(2)曲线22:20C x y x +-=可化为22(1)1x y -+=, 设与直线l 平行的直线为y x b =+,当直线l 与曲线C 相切时,有112b +=,即12b =-±,18.解:(1)当2a =-时,不等式为22116x x ++-≥, 当2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2116x x ---+≥,解得173x ≤-; 当122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2116x x +-+≥,解之得13x ≤-,不满足,舍去; 当12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2116x x ++-≥,解之得5x ≥; 不等式的解集为17|53x x x ⎧⎫≤-≥⎨⎬⎩⎭或. (2)()1f x ≤即1x a -≤,解得11a x a -≤≤+,而()1f x ≤解集是[]0,2, 所以1012a a -=⎧⎨+=⎩,解得1a =,从而()1f x x =-,于是只需证明()(2)2f x f x ++≥, 即证112x x -++≥,因为1111112x x x x x x -++=-++≥-++=, 所以112x x -++≥.19.解:(1)222253cos sin 2cos ,sin 4cos a b x x x b x x =+=+,22531cos 2()53cos sin sin 6cos sin 23(1cos 2)2253sin 25cos 2775sin(2)262xf x x x x x x x x x x π-=++=+++++==++∴22T ππ==. (2)解:不等式222262k x k πππππ-≤+≤+得∴36k x k ππππ-≤≤+,()f x 单调递增区间为,()36k k k Z ππππ⎡⎤-+∈⎢⎥⎣⎦.20.解:(1)1122AD AB AC =+ 23B E B A A E A B A C=+=-+ 1121()()2234AD BE AB AC AB AC =+-+=-;(2)227()33BE BE BE AB AC ==-+=, AD 在BE 方向上的射影13742873AD BE BE-===-. 21.解:(1)因为3,26,2a b B A ==∠=∠,所以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326sin sin 2A A=.所以2sin cos 26sin 3A A A =,故6cos 3A =.(2)由(1)知6cos 3A =,所以23sin 1cos 3A A =-=.又因为2B A ∠=∠,所以21cos 2cos 13B A =-=,所以222sin 1cos 3B B =-=. 在ABC ∆中,53sin sin()sin cos cos sin 9C A B A B A B =+=+=, 所以sin 5sin a Cc A==.22. 解:2()(21)(0)f x ax a x x'=-++>. (1)(1)(3)f f ''=,解得23a =. (2)(1)(2)()(0)ax x f x x x--'=>.①当0a ≤时,0,10x ax >-<,在区间(0,2)上,()0f x '>;在区间(2,)+∞上()0f x '<, 故()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2),单调递减区间是(2,)+∞.②当102a <<时,12a >,在区间(0,2)和1(,)a +∞上,()0f x '>;在区间1(2,)a上()0f x '<,故()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2)和1(,)a +∞,单调递减区间是1(2,)a.③当12a =时,2(2)()2x f x x -'=,故()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④当12a >时,102a <<,在区间1(0,)a 和(2,)+∞上,()0f x '>;在区间1(,2)a上()0f x '<,故()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0,)a 和(2,)+∞,单调递减区间是1(,2)a.(3)由已知,在(]0,2上有max max ()()f x g x <. 由已知,max ()0g x =,由(2)可知, ① 当12a ≤时,()f x 在(]0,2上单调递增, 故max ()(2)22(21)2ln 2222ln 2f x f a a a ==-++=--+, 所以,222ln 20a --+<,解得ln 21a >-,故1ln 212a -<≤. ② 当12a >时,()f x 在10,a ⎛⎤ ⎥⎝⎦上单调递增,在1,2a ⎡⎤⎢⎥⎣⎦上单调递减, 故max 11()()22ln 2f x f a aa==---. 由12a >可知11ln ln ln 1,2ln 2,2ln 22a a a e>>=->--<,所以max 22ln 0,()0a f x --<<,综上所述,ln 21a >-.。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考试试题

2015年—2016学年度西安中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

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

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

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

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多。

譬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定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

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

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

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

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

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

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

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

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5年—2016学年度西安中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

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

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

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

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多。

譬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定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

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

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

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

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

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

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

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

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II)卷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II)卷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一上·沈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王岐山为何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张广昭最近,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可谓洛阳纸贵。

市面上几次脱销,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也曾向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推荐此书。

这样一本探究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起源及特点的著作,能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除了高层领导人的推荐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书中内容与当下中国的关联性。

法国贵族在丧失了其古老政治权利后,仍占据着高官显爵的地位,并保持着种种令人憎恶的特权(主要是免税特权),对人民漠不关心,而且越来越顽固地维护他们的封闭利益,从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个旧制度的顽症。

当今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开始面临一些转型难题。

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固化、社会不公等现象,都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挑战和考验。

出路在哪里?答案是深化改革。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风险很大,但不改革风险更大。

改革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挠,尤其是那些依靠权力寻租、依赖特权致富的人群,不愿意改革,不愿意牺牲一些利益,阻力障碍会很大。

但是停滞、不改革,忽视社会的公平正义,只会增加群众的不满情绪,甚至使社会陷入动荡的危险境地。

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迹象显示,新一代领导人已经拿出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和魄力。

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因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18世纪末,时代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法国的平民等级,尤其是平民的上层资产阶级,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法国贵族还想要像中世纪那样维护他们的特权已经行不通了。

正如托克维尔所说,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2016学年度西安中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

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

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

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

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多。

譬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定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

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

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

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

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

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

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

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

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

道家由‚道‛取代‚天‛的地位,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

‚天人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人要行善,要不断地修养德行。

‚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整个就不一样了。

过去认为,有三种人学习道家会比较有心得。

一是年长的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非常聪明的人。

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他们的作品所用的语汇,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的:‚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这显然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会中。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

况且,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要交给谁来担当呢?由此观之,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节选自傅佩荣《国学的天空》,有删改)1、下列对有关道家思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家认为人为的造作多,麻烦就会多,假如不定真善美的标准,每个人都可开心自在。

B道家认为要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看一切,只有不受时空拘束,才可能自由逍遥。

C道家认为“天地”并称主要是指自然界,自然界能自给自足,它的问题远比人类社会少。

D道家认为“道”孕育万物,以“道”代替“天”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2、下列有关儒家与道家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以便人类永续发展;道家认为要超越人类本位,顺其自然。

B儒家以“天”为最高存在;道家认为“道”是宇宙最后的根源,“道”才是至高的。

C儒家强调要不断地修养德行;道家认为智慧的觉悟和解脱重要,觉悟了“道”尤其重要。

D儒家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至善;道家希望“与道合一”,人就成为了有道或行道者。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主宰。

B面对乱世,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儒家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比道家强。

C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D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否则,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共19分)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

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1日积。

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

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是时闽、楚告警。

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

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2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

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3,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

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

柳僻南服,俗犷悍。

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

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愿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

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饷应期至,军乃戢。

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

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

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

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

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

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

‛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臵足所。

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

‛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

‛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

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

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

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有删节)[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

②渠魁:首领。

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趋”,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且:将要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顾:回头看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④饷应期至,军乃戢⑤守臣当先以身殉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⑤⑥D. 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而死。

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

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

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

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

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7.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5分)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5分)(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11分)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8.请简析首句“绕郭云烟匝几重”在全诗中的作用。

(5分)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

(6分)10、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2)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请在第三、第四两道大题中任选一题,涂黑标志,并完成下列题目。

(2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报复雨果·克里兹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

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

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

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

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

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

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

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

‚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

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

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

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

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

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