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化建筑的电气保护方式和接地措施
探析智能建筑电气保护及接地有效措施

的接地项 目。每一种工作接 地都有 自己的功能 ,例如变压器 的 容 易导致触 电事故
中性 点接地 ,它能保证电气 设备三相系统 中相线对地的 电压 不 2 . 3防雷接地 变 ,保证 电压的平衡,有效预防了零序 电压偏移,这对 智能建 将雷 电引入 大地 ,预 防人 员或建筑物遭受雷 电损害,这就 是 防雷接地 的目的 。在智能化 的建筑里 ,大楼 内的项板 、地板 筑 电气来说是十分重 要的。变压器 中性 点经 消弧线圈的接地 , 在接地时有效消除接地短路点的电弧 ,预 防电压过高,而防雷 和侧墙都布满 了线路, 这些 电子设备都有遭受雷电袭击的危险, 设备接地就是为 了更好的释放地面 的雷 电流 。 1 . 2低压配 电系统接地方式 1 . 2 . 1 T T系统 所 以,防雷接地必须是智能建筑物 的接地 重点,有必要建立完 整 、严密 的防雷结构 。在 日常工作重点中的各类 防雷接地设置 的电阻,通常是根据落雷的反击实际情 况而 定的。防雷设置和
主要危险来源于其保护接地的灵敏度低 , 如果接地时 电流 不足 , 的误动作或通信质量 的下 降,更为 了预防 电子设备所 产生的高 就无法 保证装置 的正常运作 ,其电气设备的金 属外 壳就会 出现 频能量 对外释放 ,设计人 员需要讲线路的滤波器 、变压器的静 危险 电位 。而将 T T系 统用放在 智能建筑 中,就需要大容量 的 电屏蔽层、电缆 的屏蔽层 、屏蔽室 的屏蔽网都进行接地,这就 漏 电电流保护装置和 电流保护装置。 是屏蔽接地 。在 智能化 的建筑物 中, 电磁 的兼容设计尤为重要 ,
能安全有效 ,最终保护使用者 的人身安全 。 1 . 1工作接地 以便 电气设备得 直 接接触 到人体 ,就会产生导 电,严重的 电击会造 成人 员伤亡甚
浅析智能建筑电气保护与接地的措施

浅析智能建筑电气保护与接地的措施电气工程是建筑项目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建筑内部用户有着很大的影响。
面对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改革的发展,电气保护施工的要求增多,且在接地系统的布置上也出现较大的变化。
针对这些,本文重点分析了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智能建筑供电接地系统需要采取的方案,以维持正常的接地施工。
标签智能建筑;电气保护与接地;措施为了保证建筑内部使用性能的正常发挥,在建筑安装过程中要维持良好的结构设施,这样才能营造出安全、准确、高效的建筑环境。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意外事故发生率的上升,建筑行业开始重视了电气保护与接地方面的安装工作,这对于整个建筑都是很关键的组成元素。
接地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设备的持续运行,为建筑物自身及用户带来安全条件。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建筑物,在供电设计中都会配备相应的接地系统设计。
此外,因建筑内部的自身需要不一样,对建筑设备的功能选型也作出了调整,这就更加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全面的施工安排。
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现代智能化建筑选择的接地系统、电气保护方式等详细分析。
1 智能建筑的介绍智能建筑主要根据建筑物内部的构成要素进行优化调整,包括: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这样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联系,保持正常的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为用户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从建筑行业角度看,建筑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科学技术与智能建筑结构的优化调整,这样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
智能建筑融合了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为人们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生活,提高了正常的社会生活水平。
建筑智能化结构涉及到了3个重要的组成,具体有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智能建筑的核心(SIC)是借助综合布线系统(PDS)实现对BAS、OAS和CAS的有机整合,通过一体化的模式创建先进的管理服务范围,以此来形成良好的建筑结构,满足了城市居家的需要。
因此,智能建筑需要包含的结构有SIC、PDS和3A系统等。
探究智能化楼宇电气保护与接地措施

探究智能化楼宇电气保护与接地措施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不管哪类建筑物,在供电设计中总包含有接地系统设计。
尤其进入21世纪,大量的智能化楼宇的出现对接地系统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
而且,随着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
国家对电工的技术规范、标准作了大量修订,基本上全部等效或等同IEC标准,例如《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明确提出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三种。
一、在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中,哪一种能够适合智能化楼宇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下面几种接地系统。
1.TN-C系统TN-C系统被称之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
这种接地系统虽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单,但它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
智能化大楼内,单相负荷所占比重较大,难以实现三相负荷平衡,PEN线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中存在着的由于荧光灯、晶闸管(可控硅)等设备引起的高次谐波电流,在非故障情况下,会在中性线N上叠加,使中性线N电压波动,且电流时大时小极不稳定,造成中性点接地电位不稳定漂移。
不但会使设备外壳(与PEN线连接)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也无法取到一个合适的电位基准点,精密电子设备无法准确可靠运行。
因此TN-C接地系统不能作为智能化建筑的接地系统。
2. TN-C-S系统TN-C-S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PEN线与PE线的连接点。
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配电由公共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为TN-C系统,在进户配电箱处做PEN线的重复接地,配电箱馈出线将N线与PE线分开至设备,并不再有电气连接。
智能化楼宇中的接地保护措施

智能化楼宇中的接地保护措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化楼宇已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化楼宇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便捷性,还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但是,智能化楼宇的建设中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和接地保护的问题。
因此,本篇文档主要讨论智能化楼宇中的接地保护措施。
一、什么是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建筑物用电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安全措施。
它指的是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接线与地面相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的接地体系,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接地保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线路中电流过载和短路时产生的电弧、电击和火灾等危险情况,从而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智能化楼宇中的接地保护措施1. 接地电阻测试在智能化楼宇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接地电阻是指接地体与地面之间的电阻,其大小主要受土壤导电性、接地体形状和材质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该小于4欧姆以保证安全。
2. 接地体的选择和安装在智能化楼宇建设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接地体,并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安装和使用。
常见的接地体类型有钢筋混凝土接地体、螺纹钢接地体和塑料接地体等。
其安装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接地体与地面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深度,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疏解电流。
3. 金属外壳和接线的接地在智能化楼宇电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确保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接线都与地线相连,以避免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电击。
对于一些使用不锈钢作为金属外壳的设备,还应特别注意在连接过程中避免出现生锈等问题。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化楼宇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是保障接地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系统可以通过灰尘、烟雾和温度等多种方式感知火灾,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有些高档电气防火系统还可以自行断电,防止火灾进一步扩散。
5. 双重绝缘除了接地保护之外,智能化楼宇中还可以使用双重绝缘的电器设备作为接地保护的补充措施。
探讨智能建筑电气保护及接地有效措施

第一, 低 压 配 电 系 统 可 划 分 为 四 个 保 电气设 备 中三相 供 电 系统 的相 线 对 地 电 为 参 照物 , 根 据 实 际情 况 确 定所 需 电阻 。 而 压 始终保持 稳定, 从 而 防 止 零 序 电 压 出 现 如 果 电气 设 备 与 防 雷 设 置 共 用相 同 的一 个 偏 移 的 情况 。
从而 确保 在 高 压 的 环 境 当中 , 中性 点 性 线 同接 地 保 护 线 处 于 相 互 分 离的 状 态 , 蔽层、 屏 蔽 网以及 静 电屏 蔽 变压 器进 行接 地 缘 体 , 促 使 电气设 备始 在具体 的接地应 用过程中, 接地保护 线中 设 计, 即为屏 蔽 接 地 。 这 样 了设计 方 式 不仅 接 地 仍然 具 备 保护 的 功能 , 此外, 变 压 器 中性 不 会 通 过 任 何 不 良 的 电流 , 而 且TN— s 系 能 够 将 外 来 各种 电磁 波 的 干 扰 以 及侵 袭 降 终 处 于 正 常的 运 行 状 态 。
Q :
Sc i enc e a nd Te ch no l o gy I nn ov at i on Her al d
建 筑 科 学
探 讨 智 能 建筑 电气 保护 及 接地 有 效措 施
( 1 . 道恩集 团烟台化工设计 院 山东烟台
李强’任春 琪 2 6 4 0 0 6 ;2 . 山东黄金集 团烟 台设计研究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烟 台 2 6 4 0 0 3 )
统 的应 用 和 普 及 。 当前 , 比较 常 见 的智 能 建 主 要 是 为 了将 地面 上 出现 的 雷 电流 释 放 出 雷电袭击所能够影 响的范围内。 在 此 环 境 筑 接 地 系统 包 括 低 压 配 电系 统 的 接地 与工 去 ; 中 性 点 经 过 消 弧 线 圈接 地 能 够 有 效 的 中, 建 立 完善 的防 雷 设 备、 进 行防 雷 接 地 对 防止 出现 高 电压 的 情况 , 并对 短 路 处 出现 的 于 智 能 建 筑 接 地 而 言具 有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作 接地 两 种。 电弧 进 行 消 除 处 理 , 变 压 器 中性 点 接 地 不
智能化楼宇中的接地保护措施

稳定性
接地保护系统可以有效地 抑制干扰,提高设备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高效性
接地保护系统能够有效地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 少设备的故障率。
接地保护系统的功能
保护人身安全
通过接地保护系统,可以 避免因漏电等原因而引起 的触电事故,从而保障工 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保护设备安全
接地保护系统能够有效地 防止因雷击、电磁干扰等 原因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
为了防止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将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
静电产生
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它们会带电,这就是静电。例如,当我们穿衣服时,衣服与身体摩擦会产生静电。
静电消除
通过接地线将静电导入大地,可以消除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环境的湿度和减 少摩擦来减少静电的产生。
变压器
变压器是接地保护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能够将高电压转换成 低电压,以满足设备的工作电压
要求。
配电柜
配电柜内装有各种电气开关和保护 设备,负责将电能分配给各个用电 设备。
电气设备
如UPS、空调、照明等设备,都需 要通过接地保护系统来确保其安全 可靠运行。
接地保护系统的特点
01
02
03
安全性
接地保护系统能够有效地 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率, 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接地保护是建筑物内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
接地保护的重要性
1 2 3
保障人身安全
接地保护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气事故发生时的高压 电反击和电击事故,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人身安 全。
防止设备损坏
接地保护能够防止电气故障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 备造成损坏,从而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更换成 本。
浅析智能化楼宇的电气保护与接地

以 防 止 雷 害 为 目的 的 接 地 叫 作 防 雷 接 地 , 要 主 作 用 是 把 雷 电流 迅 速 导 入 大 地 。 中 铁 四 局 集 团 施 工 的 广 州 大 学 城 华 师 大 二 期 机
两 点 , 防 止 侧 向雷 击 。 从 第 二 层 起 , 两 层 利 用 结 以 每 构 圈梁 水平 钢 筋与 引下 线焊 成 均压 环 , 有 引 下线 , 所 建 筑 物 内 的 金 属 结 构 和 金 属 体 等 与 均 压 环 连 接 。柱 头 钢 筋 与 接 地 体 连 接 , 成 具 有 多 层 屏 蔽 的 笼 形 防 组
供 配 电 系 统 的 接 地 方 式 可 分 为 TN — C 、 TN —
等 级 低 , 干 扰 要 求 高 , 受 雷 击 的 部 分 。 不 管 是 直 防 怕 击 , 击 , 击 都 会 使 电 子 设 备 受 到 不 同 程 度 严 重 干 串 反 扰 或 损坏 。 此 该 教学 楼采 取 了严 密 、 靠 的 防雷接 因 可
—
C— S 接 地 系 统 适 合 三 相 负 载 不 平 衡 的 场 合 , 以 可
保 障人 身及 设 备 的 安全 , 使 电子 设 备 共 同 获得 一 能
个 稳 定 的等 电位基 准 点 , 保设 备 的正 常运 行 , 合 确 符 智 能 楼 宇 的供 电特性 , 以 用 作智 能 建 筑 物 的接 地 可
地 。其 他 的 功 能 接 地 , 是 以 防 雷 接 地 系 统 为 基 础 , 又
建 立 了 严 密 , 整 的 防雷 结 构 。 完
s、 TN—c— s、 TT、 T 系 统 等 几 种 。第 一 个 大 写 字 I 母 T 表 示 电源变 压 器 中性 点直 接 接 地 ; I表 示 电 源
论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技术

论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技术1 接地系统的类型分析1.1 TT系统。
TT系统很少被智能建筑采用。
TT系统一般被称为三相四线接地系统,常用于来自公共电网的建筑供电。
TT系统的特点中性点接地与PE线接地是分开的。
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管三相负荷平衡与否,在中性线N带电情况下,PE线不会带电。
但是因为公共电网的电源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智能化设备的要求。
1.2 IT系统。
IT系统不适用于拥有大量单相设备的智能建筑。
IT系统被称为是三相三线式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无中性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电压(220V),保护接地线PE独立接地。
优点是:当一相接地时,不会使外壳带有较大的故障电流,系统可以照常运行。
1.3 TN系统.(1)TN-C系统。
TN-C接地系统不适合做智能建筑的接地系统.TN-C系统属于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是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
(2)TN-S系统。
TN-S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
该系统完全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对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时,一般智能建筑都采用这种接地系统。
(3)TN-C-S系统。
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供电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采用TN-C系统,进户处做重复接地,进户后变成TN-S系统。
TN-S接地系统明显提高了安全性,如果采取接地引线,从接地体一点引出,并且选择正确的接地电阻值,使电子设备共同获得一个等电位基准点等措施,那么TN-C-S系统可以作为智能建筑的一种接地系统。
2 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2.1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电气低压配电系统分为TT系统、IT系统和TN系统三种形式。
各种接地形式的低压配电系统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和相关适用范围。
在选择低压配电系统时,要根据电气设备的环境条件、设备的特点及设备用电要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由于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设备等特殊设备都不允许断电,电气设备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损坏,极易出现接地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智能化建筑的电气保护方式和接地措施摘要:本文以智能化建筑为研究对象,从TN-S系统、TN-C系统以及TN-C-S系统三个方面对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的常见接地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智能化建筑应采取的接地措施做出了侧重分析与研究。
本文围绕智能化建筑的电气保护方式和接地措施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合理的电气保护方式与接地措施在确保建筑供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乃至进一步提升整个智能化建筑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保护方式接地措施分析
对于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而言,供电系统当中电气保护与接地可以说会对整个供电系统稳定运行性能的发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合理的电气保护方式与接地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对于电气接地而言,按照电气接地功能分区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保护性接地、功能性接地以及保护功能性接地这三种方式。
其中,保护性接地的最关键目的在于确保整个建筑项目电网系统在突发性故障情况下,电网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性,现阶段最为常见的保护性接地方式有过电压接地以及防静电接地等;而对于功能性接地而言,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确保整个建筑项目运行过程中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电气装置的运行可靠性,电源中性点接地即为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最为常见的功能性接地方式之一。
相关
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方面的问题:在现代建筑技术,特别是智能建筑迅猛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建筑电气保护及接地面临着怎样的困难?究竟何种接地方式才最适用于智能化建筑?以上也正是现阶段智能化建筑相关设计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现阶段几种常见接地方式分析
1.1 TN-S系统
图1为TN-S接地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此种接地系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由PE线以及三相①四线所共同构成的组合型接地系统。
由图我们可知:在整个TN-S接地系统当中,中心线N与保护接地线PE 仅在变压器装置中心点位置存在共用式接地。
除此种情况以外在整个系统当中不再以任何形式进行电气连接。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受到三相负荷不均衡因素的影响,中心线N存在一定的带电可能性。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零带电来源的保护接地线PE。
这就是说PE线在于外部设备及金属构建相连接的过程当中不会以带电形式存在,从而确保整个接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1.2 TN-C系统
图2为TN-C接地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此种接地系统区别于TN-S 接地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整个系统在以三相四线为构成的基础之上,对中性线N以及保护线PE做集中处理(即我们所俗称的PEN线)。
对
于智能化建筑应用实践而言,这种接地系统作用之下占据比重较大的单相负荷会导致PEN线上存在不平衡电流,进而导致整个运行线路出现电位波动以及电流不稳定的故障情况,从而无法为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可靠运行提供线路保障,因而此种接地方式并不适用于在智能化建筑中广泛应用。
1.3 TN-C-S系统
图3为TN-C-S接地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在此种接地方式下,部分保护线与中心线统一,部分相分离。
对于整个供电系统来说,在进户之前以TN-C方式做接地处理,进户位置实施重复性接地,以此将整个接地系统转变为TN-S方式。
此种接地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2 智能化建筑适用接地措施分析
2.1 智能化建筑交流工作接地分析
对于TN系统而言,交流工作接地应当侧重对中性线作接地处理,选用接地线对接地体进行有效连接。
一般来说,在热稳定性能表现不变的情况之下优选智能化建筑物自身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交流工作接地后应当对电阻值进行测定,以策安全。
2.2 智能化建筑防雷接地分析
我们知道,智能化建筑物内部存在大量的电子仪表设备及布线系统。
以上仪表设备及布线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建筑物有着较强的抗雷击性,从接地角度上来说,设计及现场施工人员应当将建筑物内部金属构件与接闪器装置网格相连接,同时与建筑物地段作为引下线的构建筑钢筋之间建立相应的电气连接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健全的防雷系统。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在对智能化建筑防雷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参数进行确定的过程当中,接地电阻应当符合接地体的最小限度参数要求,一般来说以1Ω为限。
2.3 智能化建筑屏蔽接地及防静电接地分析
大量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屏蔽及其接地方式的正确性是防止智能化建筑遭受电磁干扰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方式。
一般来说依照设备工作频率,选用一点接地或是多点接地的方式对设备线缆屏蔽层进行连接,完成屏蔽接地。
与此同时,在规定做防静电处理以及可能出现静电问题的潜在区域施作防静电地板,以此完成防静电接地处理。
3 结语
在建筑专业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智能化、现代化、集成化已成为新时期建筑项目的发展方向与必然趋势。
任何形式建筑项目,特别是智能化建筑项目的正常运行与建筑供配电系统运行安全性
与稳定性是密不可分的。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接地系统在整个智能化建筑供配电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本文针对智能化建筑的电气保护方式和接地措施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康大生,王金玲.建筑电气消防审核和验收中的常见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6):697-698.
[2] 苏建元,孙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电气节能评估模型[J].低压电器,2007(1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