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工程(第3版)》教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空调工程 ppt课件

●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 ●半集中式:冷热源集中、空气处理集中部分集中、部 分分散(★)
9
1 绪论
●分散式:冷热源与空气处理为一个整体,每个空调房 间均须布置,如:分体式空调。 注:说明解释①中央空调;②户式中央空调。
(1)按用途分 ●舒适性空调:主要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对温、湿度
阻等。
29
3 空调负荷计算及送风量确定
●暖通规范(GB50736-2012-3.02条) ●确定方法:主要考虑一下方面因素确定
① 房间(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标准(档次)要求 ② 生活水平及习惯 ③ 各类建筑规范的相应要求 ④ 节能要求 ●注意 ①节能与舒适要求; ②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③工艺与舒适要求。
7
《空调工程》教学大纲
6 参考书目
[1] 赵荣义、范存养等,空气调节(第四版),中国建工出版社,2009。 [2] 陆亚俊等,暖通空调(第二版),中国建工出版社,2007。 [3] 何天祺,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4] 马最良等,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736-2012。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2009。 [8]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二 版)中国建工出版社,2008。 [10] 地下建筑设暖通空调计手册,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 [11] 《暖通空调》等专业期刊。
空调工程 第一章 绪论

绪论
2 2020/6/27
1.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
采暖通风空调的重要性(矿井,温室, 车间,,医院,
分类 实际场合的选择
绪论
3 2020/6/27
词汇
采暖(Heating) 火炕,火墙, 通风(Ventilating) 新风,去湿,稀
释 空调 (Air conditioning) 温度,湿度,
一部空调
1911 焓湿图产生 空调是19世纪10大
科技发明之一
绪论
7 2020/6/27
1.4 采暖通风与空调的发展概况 (二)
国内 1931 上海大光明影
院 苏联援助 80 年代后快速发展 2003年 2200 万台 温室气体
绪论
8 2020/6/27
总结
回顾所学的内容 指出应用所学内容的方法(作图,
空调工程 第一章 绪论
1. 暖通空调讲什么? 2. 本课程讲什么? 3.这门课的特点是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绪论
1 2020/6/27
本次课的内容
1.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
1.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工 作原理
1.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分 类
1.4 采暖通风与空调技术的发展概 况
说出你的想法
规范,计算) 反馈
绪论
9 2020/6/27
其他信息
列出书籍、文章、电子文档资源(规范) 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189-93 旅游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标准 GBJ144-8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GB4270-84 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说明 GBJ66-84 制冷设备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空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空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空调工程英文名称:Air Conditioning课程编号:x3010031学时数:48其中实验学时数:4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3.0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A1)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及低温技术方向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及各种空调系统特点、设计计算方法及其运行调节规律,掌握空调系统中常用热湿处理设备及净化、输送设备的结构及设计方法;作为制冷专业拓展专业面的一门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学生今后从事空调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绪论理解空气调节的概念,了解空气调节的作用、任务、发展历史及应用前景。
(二)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掌握湿空气的热物理性质及其状态参数的获得方法,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焓湿图。
重点是含湿量和相对湿度概念,焓湿图结构及应用。
(三)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及送风量的确定掌握冬、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原则及方法,掌握空调系统室内温度、湿度设计标准,了解太阳辐射热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熟练掌握空调房间冷湿负荷的计算方法以及冬夏季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的确定方法。
重点是空调房间冷湿负荷的计算方法以及冬夏季送风量和送风状态的确定方法,难点是空调房间冷负荷的计算。
(四)空气调节系统掌握各种空调系统的定义及特点,熟练掌握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中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的空气调节过程及设计计算方法,了解双风道系统的空气调节过程及系统的特点,掌握变风量系统的调节原理及其变风量末端装置的结构和型式,掌握诱导器系统中诱导器的工作原理、系统的空气调节过程和特点,熟练掌握风机盘管系统的空气调节过程及系统的特点。
重点是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的空气调节过程及设计计算方法,变风量系统的调节原理,风机盘管系统空气调节过程,难点是风机盘管系统空气调节过程。
(五)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掌握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空调工况区的划分原则及方法各工况区的调节方法,掌握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以及室内冷热湿负荷变化时各种调节方法的原理及调节过程,了解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的两个环节,了解变风量系统和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方法。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

第 1 章绪论1.1 设计目的“空调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也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做设计的过程,通过查阅各种规范和资料,使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
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将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理解掌握,同时还将培养我们的信息获取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且我们要应用一些办公软件,像word、excel,熟练应用这些软件将对于我们更快、更好编辑说明书和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处理有很大帮助,并且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也将用到这些东西;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习应用CAD ,鸿业,天正暖通等专业设计软件,这些软件为我们提高画图的效率和进行一些修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性, 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制图基础。
通过设计,我们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们对此类问题会有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的宝贵的经验。
1.2设计任务福州市某酒店的一二层中央空调设计,包括:建筑物冷、湿负荷计算,送分量的确定,排风量和空调系统设计计算,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以及管道的水力计算,施工图的绘制,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等工作。
1.3 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一层为设备机房,地上一层为大堂、西餐厅、保龄球馆等,二层为餐饮、康乐等,三层为多功能厅、KTV 等,四层至十二层为客房,地上部分建筑面积约12000m2建筑高度为44.7米。
本次设计内容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的通风、空调系统。
第2章设计依据2.1气象资料由福州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在鸿业软件负荷菜单工程地点气象参数中查得福州市气象参数如下表:表2-1室外气象参数表室外设计参数(夏季)如下表:表2-2夏季室外计算参数表2.2房间参数说明各房间人员密度和照明密度如表中所列,人员体力活动性质参见表3-15⑴选取不同室温和不同劳动性质的散热量和散失量。
不同房间室内计算参数(夏季)如下表所示:2.3室内设计参数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3-2002)以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不同房间室内计算参数(夏季)如下表所示:表2-4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温度(C)风速(m/s)相对湿度(%更衣室270.250办公室1260.360保龄球场240.360西餐、咖啡厅250.460大堂270.560商务部60260.4办公室260260.3消防控制室60250.22.4建筑参数及其他计算参数1 •由建筑高度为44.7米,一共十二层,层高为3.6m。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绪论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绪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空调工程的基本原理、设备选型、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空调工程的计算、设计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空调工程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空调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评价;3.空调系统的类型、设计和计算;4.空调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5.空调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空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典型的空调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空调设备的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设备的性能和运行原理。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空调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空调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空调设备的实验装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空调工程单元1绪论

寒冷地区的建筑
屋顶表面温度
室外空气温度
室内空气温度
埃及的民居
巴格达地区的传统建筑
墙厚340~450mm,屋面厚度460mm,利用土坯热惯性。室外日夜温差24℃,室内波动不到 6℃。
干热地区的建筑
土窑洞借助土壤热惯性大,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 。
陕北土窑洞
陕西绥德靠崖窑
气候与中国居民
中国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冬季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采暖和抵御北风侵袭,屋顶设计避免了夏季室内过热。
蒙古包
用木料、毛毡建造,造型独特,可抵御沙暴和雨雪侵袭,冬暖夏凉 。
草原建筑
湿热地区建筑
干阑竹楼(云南) 防雨,防湿和防热。
布依族石屋(贵州) 就地取材,冬暖夏凉,不怕火灾,隔音性能好。
建筑环境:特定建筑空间内部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全部物质世 界(包括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声环境),我们更侧 重于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 建筑环境控制方法:根据室内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分别应用供热、通 风与空调技术来消除各种干扰,进而在建筑物内建立并维持一种具有特 定使用功能且按需调控的“人造环境”。 以八卦五行、河图 洛书等易学文化为基础; 注意建筑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 认为不好的住宅物理环境对人的心理有影响,导致影响人的命运; 涉及环境心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建筑学等; 对自然现象解释不清的地方,陷入巫术、迷信。
集中供暖
瓦特发明的蒸气机
城市热网
原苏联、东欧国家长期积极发展热电厂供热使得苏联的集中供热居世界首位。到现在为止莫斯科的集中供热系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供热系统。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了100%。 地处寒冷气候的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迅速,这三个国家以集中热水供暖为主;挪威石油、电资源丰富, 主要采用集中热水供暖、电采暖; 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主要采用地热采暖; 瑞典则主要为热泵供暖。 西欧的英国主要采取集中供热;法国以电采暖为主。南欧的意大利、葡萄牙夏季炎热、冬季相对温暖, 一般采用空调供暖。 亚洲如日本、韩国只有公用建筑使用集中热水供暖。大量采用地板辐射热采暖是这两个国家室内采暖的主要特点。
空调工程知识要点

第一、二章:绪论、湿空气的焓湿学基础1、空气调节: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能够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洁净程度。
现在的定义: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求的技术. 人工调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六度速度及清洁度(“四度").2、空调系统按空气调节的作用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大类型。
组成:一个典型的空调系统应由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及空调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五大部分组成.(1)空调冷源和热源:冷源是为空气处理设备提供冷量以冷却送风空气;热源是用来提供加热空气所需的热量;(2)空气处理设备:将送风空气处理到规定的状态;(3)空调风系统: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入空调区,其基本组成包括风机、风管系统和室内送风口装置;(4)空调水系统:将冷媒水或热媒水从冷源或热源输送至空气处理设备。
(5)空调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调节送风参数、送排风量、供水量和供水参数等,以维持所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3、饱和湿空气:在一定温度下,湿空气的水蒸气达到最大限度蒸汽量的湿空气称为饱和湿空气;相对湿度:某一温度下,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的比值,却不能表示水蒸气的具体含量。
绝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
含湿量:含湿量可以表示水蒸气的具体含量,但不能表示湿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
湿空气的比焓:是以1kg空气为计算基础,1kg干空气的比焓和dkg水蒸气的比焓的总和,称为(1+d)kg湿空气的比焓。
4、露点温度:湿空气的露点温度是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湿球温度:是指某一状态的空气,同湿球温度计的湿润温包接触,发生绝热热湿交换,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干球温度:是从暴露于空气中而又不受太阳直接照射的干球温度表上所读取的数值,干球温度计的温度在与当前空气中的湿度值无关。
5、热湿比线:为了说明湿空气状态变化前后的方向和特征,常用湿空气的比焓和含湿量的变阿虎的比值来表示,称为热湿比εε=已知某状态的湿空气,其热量Q变化(或正或负)和湿量W变化(或正或负),则热湿比为ε= =Q/W式中Q单位为w,W单位为kg/s;6、湿空气的焓湿图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及送风量的确定1、空调的负荷可分为冷负荷、热负荷和湿负荷三种。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四号黑体)(一)总体目标:(小四号黑体)《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是配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调控)专业学生培养,为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安排的教学环节。
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暖通空调专业设计的主要过程,锻炼和提高对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计算和绘制暖通空调施工图的能力。
在适量适度指导的同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提高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研究的综合素质。
在要求学生不断完善设计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掌握熟悉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能独立完成暖通空调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使学生具有负荷计算、设备选型、风系统设计、水系统设计和暖通空调制冷机房设计的初步能力,进一步增强工程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小四号黑体)课程目标1:1.1熟悉建筑图纸、拟定设计方案1.2计算建筑的冷热湿负荷课程目标2:2.1确定建筑的空调方案2.2进行设备的选型计算课程目标3:3.1水系统设计3.2水系统的水力计算课程目标4:4.1风系统设计4.2风系统的水力计算及气流组织计算课程目标5:5.1绘制空调水系统平面图5.2水系统平面图的修改及完善课程目标6:6.1绘制空调风系统平面图6.2风系统平面图的修改及完善课程目标7:7.1绘制机房流程图7.2机房流程图的修改及完善7.3编制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编制目录并装订成册(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小四号黑体)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三、教学内容(四号黑体)模块一:图纸分配,负荷计算1.教学目标熟悉建筑图纸、拟定设计方案;计算建筑的冷热湿负荷2.教学重难点图纸绘制的规范性,设计方案的选择,冷热负荷计算的结果及比较3.教学内容设计方案的选择比较过程,冷负荷的计算过程,检验方法等4.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提问、查资料、讨论等5.教学评价能对空调系统各种方案熟悉,选择合适方案,并能准确计算负荷,控制在合理范围模块二:确定方案,设备选型1.教学目标确定具体设计方案;根据参数进行设备选型2.教学重难点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分析,设备选型的过程3.教学内容多种具体方案的综合比较,风机盘管、新风机组、冷水机组等设备的选型方法4.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提问、查资料、讨论等5.教学评价能分析空调方案的优劣,设备选型合理,会校核模块三:水系统设计1.教学目标掌握水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2.教学重难点水系统设计的步骤及设备选型,水力计算3.教学内容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空调水系统设计步骤4.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提问、查资料、讨论等5.教学评价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模块四:风系统设计1.教学目标掌握风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2.教学重难点风系统设计的步骤及风机选型3.教学内容风系统的水力计算,空调风系统设计过程4.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提问、查资料、讨论等5.教学评价风系统设计的合力性模块五:水系统平面图绘制及完善1.教学目标掌握水系统设计图纸绘制方面的关键问题,规范性2.教学重难点水系统绘制的步骤3.教学内容绘制图纸的方法4.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提问、查资料、讨论等5.教学评价绘图的规范性,水系统管径的校核等是否正确模块六:风系统平面图绘制及完善1.教学目标掌握风系统设计图纸绘制方面的关键问题,规范性2.教学重难点风系统绘制的步骤3.教学内容绘制图纸的方法4.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提问、查资料、讨论等5.教学评价绘图的规范性,风系统气流组织的校核等是否正确模块七:机房图纸绘制及完善,1.教学目标掌握机房设计图纸绘制方面的关键问题,规范性2.教学重难点机房的流程及设备布置3.教学内容绘制图纸的方法,机房工作流程,设备选型等4.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提问、查资料、讨论等5.教学评价绘图的规范性,图纸的完整性四、学时分配表2: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教学进度(四号黑体)表3:教学进度表六、教材及参考书目(四号黑体)1.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T 50114-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5.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6.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七、教学方法1.讲授法:授课教师就教学内容进行逐条仔细讲解,将正确的概念、思路传授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 空气调节技术简史
1901年,威利斯.开利(willis H.Carrier) 图1-1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验研 究室。 1902年7月17日开利博士设计了世界 公认的第一套科学空调系统。
1.3.2 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 空调冷源和热源; 空气处理设备; 空调风系统; 空调水系统; 空调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
1.4 空气调节的应用 1.4.1 空气调节技术在工艺性空调方面的应用 1.4.2 空气调节技术在舒适性空调方面的应用 1.4.3 空气调节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②影响内部环境空间的各种内外干扰量 (通常主要指热、湿负荷)的计算;
• ③各种空气处理方法(加热、加湿,冷却、 减湿及净化等)和设备的选择;
• ④空气调节的方式和方法; • ⑤内部气流的合理组织; • ⑥空气的输送和分配 • ⑦干扰量变化时的运作调节等。
1.3 空调系统的类型及组成
1.3.1 空调系统的类型
1906年,开利博士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喷 淋式空气洗涤器(Spray Type Air Washer) 即喷水室图1-2。
1911年12月,开利博士绘制了湿空气焓湿 图图1-3 。
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离心式冷水机组图1-4。
开利博士-“空调之父”,被美国“时代” 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 一。开利的介绍
1931年首先在上海一地的许多纺织厂安装了 带喷水室的空调系统。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创办“供热供煤 气及通风”专业。
改革开放至今,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 气调节研究所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具有 专门从事空调方面研究。有中国制冷学会 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暖通 空调专业委员会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学术、行业团体。
舒适性空调
舒适性空调是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空气环 境调节,其作用是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状 态,为人们提供适宜的工作或生活环境, 以利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以 及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
工艺性空调
工艺性空调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 科学实验过程,其作用是维持生产工艺过 程或科学实验要求的室内空气状态,以保 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1.1.2 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趋势 能源的合理利用 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
加强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空调行业 的应用
加强标准化建设ຫໍສະໝຸດ 1.2 空气调节的定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2.1 空气调节的定义 • 开利博士和克勒谋工程师的定义是:
①加热或降温,能够调节空气温度 ②加湿或减湿,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③能够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 ④能够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洁净程度
克勒谋先生-“多面手工程师”,“纺织空 调先驱” 。
第一座空调电影院建在在芝加哥(1911年)
第一家使用舒适空调的大型商店是布鲁克林 Abraham & Straus商店(1919年)
第一辆配备了舒适空调的火车是从巴尔的摩 - 俄亥俄运行线上一辆火车的餐车(1929年)
第一幢无窗办公大楼建于Hershey巧克力厂 内(1935年)
1904年身为纺织工程师的克勒谋(Stuart W. Cramer)图1-5负责设计和安装了美国 南部约1/3纺织厂的空调系统,系统共包括 了60项专利 。
1906年5月,克勒谋在一次美国棉业协会 (American Cott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缩写ACMA)的会议上正式提 出了“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术 语,从而为空气调节命名 。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GB50155-2015)将空气调节定义为:使服 务空间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气 流速度和空气压力梯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 求的技术,简称空调。
1.2.2 空气调节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气调节技术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内部空气环境各项参数控制指标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