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豫北高三语文答案(二)
豫东豫北高三语文答案共18页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8Leabharlann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豫东豫北高三语文答案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豫东豫北高三语文答案(三)

2013年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语文·答案1.C 2.D 3.A 4.A 5.C 6.C7.(1)放出其他的人作为刺探消息的人来追踪访查,约定三天后再来,就得知案子的实情,被关押的人才得到释放。
(关键词“踪迹”“其实”“释”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间谍得知金人背弃盟约,州里缺少船只,人们为此忧虑,莫濛尽力办理收集,等到敌人侵犯边境时,百姓依靠这些船只渡河。
(关键词“渝”“虑”“赖”“济”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莫字子蒙,湖州归安人。
因祖上恩荫补任将仕郎,两次法科考试第一,累积迁官至大理评事、提举广南市舶司。
张子华因为贪赃败露,朝廷命令莫前去审理此案,莫依法治了他的罪。
又上言秦、郑时中接受张子华的贿赂,统计价值好几千缗。
回朝,授任大理寺正。
吏部失火,牵连获罪的有几百人,很久不能判决,命令莫处理此案。
莫细察其中最可疑的人留在牢里,放出其他的人作为刺探消息的人来追踪访查,约定三天后再来,就得知案子的实情,被关押的人才得到释放。
黄州通判上奏亲自捕捉盗贼五十多人,皇上命令莫彻底追究,盗贼押解到以后,都哀告冤枉。
莫命令给囚犯去掉刑具,带通判上堂,询问盗窃发生的原因,和敌人战斗的场所,地点时间全都互相矛盾,和他辩论,回答不出。
莫开列出正犯几个人上奏,其余全部释放。
皇上告知辅佐大臣说:“莫不仅通晓刑狱,还可以让他管理财政。
”朝廷派遣莫筹措管理浙西、江淮的沙田芦场,莫想方设法搜括督责,得到二百五十三万七千多亩。
言官指责他丈量不真实,罚监饶州景德镇。
起用为光化军知军。
间谍得知金人背弃盟约,州里缺少船只,人们为此忧虑,莫尽力办理收集,等到敌人侵犯边境时,百姓依靠这些船只渡河。
当时军饷紧张,(莫被)授任淮南转运判官,莫拖延不上任,右司谏梁仲敏弹劾他不敬君命,(莫)最终被罢官。
宣谕使汪澈替他向皇上求情,官复原职,召见他,皇上告知说:“我总是记得你从前筹措办理沙田的事很不容易。
解析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而又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三峡文化:三峡文化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作为连接长江流域上下游的咽喉要道,三峡是串接长江下游吴越文化、中游荆楚文化、上游巴蜀文化的人文走廊、信息交流渠道和物流通道,是中国东西部人类文化与信息交通的走廊要道。
而峡江两岸鬼斧神工的地理奇观,雄、壮、险、奇的天然美景,又形成富有人文色彩的三峡百里画廊,构成三峡山水文化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
三峡盛产的盐、丹资源,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故人们以之为中心,形成富有盐丹资源文化特点的三峡文化与社会生活特色。
由于山高峡急、岭峻谷深,造成交通不便,当地民众生存条件艰辛,性格耿直剽悍。
三峡文化正是在这么一种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独有的大河流域走廊文化、神秘山水文化和盐丹资源文化的结合体。
从商周时期的巴族开始,三峡文化就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
自两千多年前秦灭巴、蜀、楚,中原文化的融入,使三峡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并在历史发展中绵延不绝。
明清以来,几次由东向西的大规模移民,使三峡地区的民众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其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发展。
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和国内其他区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其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几千年来,由于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文化中的基本文化内涵一直保持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主线与传统。
在三峡神秘山水间,云遮雾罩,烟雨朦胧,霞蔚虹霓,常常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
源自三峡的巫文化、易理哲学与山水文学,均与这种奇幻、浪漫的山水文化有关。
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以“巫山云雨’’为题材而至今为人思念;唐代诗人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将巫山云比之沧海水,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4届高三考前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对于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当年的费孝通曾经专门将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而提出来进行研究,但今天的城市化似乎走到了一个单向度发展的快车道上去,而体现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也出现了一种发展的瓶颈。
当越来越多的人挤到大都市寻找工作、生活以及未来之时,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是否真正能够满足越来越城市化生活的需要,乡村的去留问题,都将是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一种考验。
乡村如果是这样一番处境,文化的未来又将会走向哪里同样是作为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吸引着晚年费孝通的注意力。
或者说,从1948年前后开始撰写《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这两本小册子的时候开始,费孝通就一直探究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大变革的时代中,中国文化到底该何去何从,这种探究只有到了他晚年90多岁时才真正变成是一种自觉性的思考,并为此而提出一种“文化自觉”的概念去试图予以彻底解决。
对许多阅读过《乡土中国》的人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就是“差序格局”,或许受到潘光旦先生反复讲述的“五伦”观念在中国社会伦理结构中的影响,费孝通由此而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提出这一概念的实质便是试图与一种西方“团体格局”相对比之下而对中国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给出一种更为贴近真实的理解,以克服一种西方社会学教科书般的对于中国的远观。
它为我们的社会理解找寻到了一个可以依附的框架,与此同时,他也借此暗示了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可以把分散开来的个人一个个地聚拢在一起的基础究竟在哪里,而这个基础就在于一种强烈意识的自我的存在。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4届高三毕业班一轮复习联考(二)语文答案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D【解析】“并不表明他们在发明上就是稀有天才”错,这是对“它也夸大了诸如瓦特和爱迪生之类稀有天才的重要性”的曲解,这句话还是承认他们是“稀有天才”。
2.A【解析】“不要怀着特定的目的去发明”错,文章并没有否定怀着特定的目的去发明的观点。
“发明只能是修修补补不断完善后才能运用的”说法太绝对。
此外,因果关系也不成立。
3.B【解析】A是先有发现,才有运用;B先有需求,再有发明;C先发现激光,后才有运用;D说的是望远镜的改进,没有说需求。
4.①“相当多的”表明许多发明符合“需要乃发明之母”观点,一部分发明不符合这个观点;②“其他的”指的是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外的重大发明;③“许多”“大多数”表明发明中更多的是当初并不存在需求。
④这些都是对“发明”数量的准确和必要的限制,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评分参考: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5.①先提出“需要乃发明之母”观点,并进行解说,再列举曼哈顿计划、轧棉机和蒸汽机的发明等事例加以证明;②指出以上例子让人们误以为其他的发明也是为了满足需要,再用许多发明是先搞出来再找应用证明,提出“发明常常是需要之母,而不是相反”的观点。
③接着用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到最后才发现录放音乐的主要用途、发动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卡车才取代马车和瓦特的蒸汽机另作他用的事例加以证明。
④最后,指出“需要乃发明之母”观点的局限,即把发明的通常作用和需要弄颠倒了,和夸大发明天才的重要性,再用瓦特改进纽科曼的蒸汽机的事实,批驳瓦特看到蒸汽从水壶嘴冒出来而发明蒸汽机的观点。
(评分参考:①②各1分,③④各2分,共6分,学生围绕论证过程、论证方法等进行阐述,意思对即可)6.A【解析】“这美景让他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错误。
原文是“我常趁这时候写点东西。
但我写的并不多”。
7.B【解析】“夸张”错,并没有使用夸张手法。
8.①处表达了对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的惊喜之情,对各种颜色和各种风格的山的赞美之情。
豫东豫北十所名校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解析

(4)有人担心“旭日阳刚”只是昙花一现,而王旭却 表明就算是昙花也要灿烂,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 结合全文,选择一个方面,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观点一:支持“就算是昙花也要灿烂”的说法。 ①王旭从社会的最底层走来,他熟悉社会的要求,能够更好地 唱出符合大众欣赏水平的歌来。②王旭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 他不是一个服输的人,他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③即使是昙 花一现,他也要拿出最好的水平来,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观点二:支持“‘旭日阳刚’只是昙花一现”的观点。
①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 ②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 ③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 ④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 ⑤初,晟之奉使也,语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 一抔土也。”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C项。①②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明孙晟有才学,⑤表 明孙晟有见识。 ③是说派王崇质做孙晟的副手去送 降表, ④是说孙晟钟谟二人在京受到厚待,这些都 与才学见识没有多大关系。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国际米兰的四大核心中,若论对球队的贡献率,斯内 德无疑居首,但是谁又能否认米利托的9粒联赛进球不是保 证国米依旧坐在积分榜首的重要因素呢? 否定不当
①“旭日阳刚”都是草根出身,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②他们 能够登上春晚的舞台,更多的是凭借他们传奇的经历,待他们 为大众所熟悉之后,大众必然会降低对他们的关注。 (观点2分,论述合理、充分6分。意思对即可)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3分)
A、如果NBA球员工会被解散,劳资双方或许将会对簿公 堂,一旦惹来任何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利益受损的,恰恰 是这些老板、联盟本身以及球迷们。 (在公堂上受审) B、如果不是司法部门在“彭宇案”和“许云鹤案”等好心 救人事件中,违背疑罪从无的原则,何来人们对老人倒地 的无动于衷? C、有分析人士指出,360在中国概念股集体皮软时表现出 的升值潜力,与其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深受用户欢迎 的产品模式息息相关。 D、让很多人意外的是,高晓松放弃了上诉的机会。其安之 若素的态度反而换来了许多粉丝的嘉许。
2015届高考模拟豫东、豫北名校高三二测作文题目及下水作文(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豫东、豫北名校高三二测作文题目及下水作文作文辅导0124 10:49::(名校:安阳一中、郸城一高、扶沟高中、鹤壁高中、淮阳中学、开封高中、濮阳一高、商丘一高、太康高中、温县一高、新乡一中、夏邑高中、偃师高中、虞城高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位教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点,让学生将这两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
一个学生径直走上来就将这两点连了起来。
教授没有说什么,他在黑板上另外画了两排点,横竖各两点,共四个小点,排起来就像是一个“口”字。
教授说:“再画一条直线,把这四个点连起来。
”那个学生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不管是横画、竖画还是斜着画,一条直线最多只能连接两个点。
班上许多学生也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时,有个学生走上讲台,他把粉笔横压在黑板上,用力画过之后,一条粗粗的直线就将那两排点全部覆盖了。
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场的所有学生也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多年以后,这个人经过努力,成为全球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就是沃伦巴菲特。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黄科锋粗粗的直线能将那两排点全部覆盖,一条宽宽的公路能让千万辆车南来北往,一种大大的胸怀能使很多人拧成一股绳。
巴菲特因而成功。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被美国人称为“除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恐怕不单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更是做人的成功。
他能把99%的财产捐赠给各个慈善基金会,说明他不自私,愿意和人们共享。
人们之所以愿意给他出钱出力帮他炒股,就是觉得能在巴菲特这里分一杯羹,所以才使巴菲特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增长,甚至在2015届高考模拟一度超过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林则徐在自勉联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虎门销烟时,他是英雄,但不久软弱的清政府便在洋人的压力下把他当成替罪羊了。
但林则徐不以为意,被贬到新疆伊犁之后大兴水利,造福一方,留下了“林公渠”的佳话。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文.pdf

2013—2014学年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外之致 胡传海 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
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
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
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
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
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
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
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
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
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
“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
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
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
语文·答案
1.C
2.B
3.A
4.A
5.C
6.B
7.(1)这个职位清闲而俸禄很高,权贵及有势力的人大多争夺它,根本没有机会求得能胜任的贤才。
(关键词“廪”“贵势”“不暇”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但都害怕奸臣的凶残,最终使谋臣心怀忠诚但张口结舌,义士满含怨愤却忍气吞声。
(关键词“慑”“淫嬖”“蓄”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阎缵,字续伯,巴西郡安汉人。
祖父阎圃,担任张鲁的功曹,劝张鲁投降魏(有功),被封为平乐乡侯。
父亲阎璞,继承爵位,在吴做官到柯太守。
阎缵客居在河南新安,年轻时就同英雄豪杰交游,多加交结,博览典籍,完全通晓事物的道理。
父亲死后,继母不慈爱,阎缵恭敬地侍奉更加勤谨。
而继母憎恶他更为严重,竟然诬陷阎缵偷盗父亲留下的金银珠宝,上告到司法部门。
于是被清流贬议了十余年,阎缵没有怨恨之色,孝顺恭谨不懈怠。
继母后来恨意消解,向中正官更正
(阎缵)后来做太傅杨骏的舍人,转任安复县令。
杨骏被诛杀时,阎缵弃官回家,邀请杨骏先前的主簿潘岳、掾史崔基等共同安葬杨骏。
崔基、潘岳害怕招来罪责,推举阎缵做主。
坟墓修成,正要安葬,杨骏的堂弟杨模(把此事)告诉了武陵王司马澹,将要上表请杀出主意的人。
众人都非常害怕,填了坟墓逃跑,仅阎缵用自家钱财修成坟墓,安葬了杨骏后离去。
国子祭酒认为阎缵才能足以胜任著作郎,就向秘书监华峤推荐。
华峤说:“这个职位清闲而俸禄很高,权贵及有势力的人大多争夺它,根本没有机会求得能胜任的贤才。
”最终未能任用。
河间王司马引荐(阎缵)做了西戎校尉司马,阎缵有功绩,被封为平乐乡侯。
愍怀太子被废时,阎缵用车拉着棺材到宫殿,上书为太子申辩冤屈。
等到张华遇害,贾谧被杀,朝野震动恐惧,只有阎缵抚着张华的尸体痛哭说:“我早就劝告你退位而你却不肯,现在果然不能免祸,这是命啊!”又经过贾谧尸体旁叱责说:“你这小儿是乱国的祸端,杀你杀得太晚了!”阎缵不拘小节,为人慷慨而
史臣说:愍怀太子被废,天下人都说他冤枉。
但都害怕奸臣的凶残,最终使谋臣心怀忠诚但张口结舌,义士满含怨愤却忍气吞声。
阎续伯官位比侍郎还低微,职位不能执掌兵权,但轻生重义,视死如归,俯身上奏而等待处以极刑,载着棺材而走向鼎镬(受刑),观察他的言行,难道不是忠诚正直的壮士吗!回头看晋朝的其他公卿们,竟不能与那些刑徒奴隶相比。
8.“插”字最妙。
(1分)它以动写静,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山以动感,(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独秀峰穿破青天的孤高与挺拔之势。
(2
9.前六句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形神毕肖地勾勒出独秀峰的奇特壮观;诗人伫立峰巅,遥望远处的青山绿水、流霞烟岚。
(2分)末二句笔锋一转,由实转虚,即景生情,抒写了作者无尽的人生感喟。
(2分)末尾两句体现了诗人秉性正直、特立独行的性格。
(2
10.(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樯橹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11.(1)BE(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A给1分;选C、D不给分)
(2)①开头写“我”专程去买画册,这是“偶遇”的机缘。
②“我”在返回途中看画册时,被他造出的声响“惊觉”,凸显流浪汉的举动对“我”的吸引力,引出“偶遇”的经过。
③结尾写“我”看到画册就想到他,表现“我”对他的牵挂,突出“偶遇”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每点2
(3)①外表肮脏丑陋。
胡须蓬乱如草,久未洗发,脸歪歪扭扭。
②处境贫穷。
天气寒冷时,只能到地铁这样较暖和的地方享用一顿饭。
③心地善良。
友善地提醒“我”要及时吃药。
(每点2分)
(4)观点一:不同意。
这一情节合乎情理。
①他莫名其妙地突然从衣袋里抽出一把近乎20厘米的刀子,周围人的惊慌十分自然。
②邋遢肮脏的外表,本来就给人以怪异之感,加之又拿出了刀子,引起震惊属情理之中。
③街头小报对此类事件的渲染和报道,也加重了大家对他的疑虑和恐惧。
观点二:同意。
这一情节不合情理。
①他拿出一把刀子时,车上的乘客就神经紧张,这种杯弓蛇影的过度反应,有夸张之嫌。
②因前文缺乏必要的交代,直接写乘客看到刀时的过度反应,情节显得突兀。
③为制造波澜就夸大一把刀子的作用,有些刻意为文的做作感。
(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12.(1)BD(选B给3分,选D给2分,选E给1分;选A、C不给分)
(2)①平生玩的东西五花八门,玩兴广,涉猎多。
②玩出了大学问,因“玩物”而“成家”,玩出了“世纪绝学”。
(每点3
(3)①一生留下与玩有关的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
②撰写的《髹饰录解说》,开辟了艺术书注解的先河。
③明式家具系列论著填补了学术研究空白。
④写出了名篇《秋虫六忆》及“奇书”《锦灰堆》。
(每点2
(4)启示一:玩并不都是坏事。
①玩是休息,也是学习。
王世襄玩鸽子,写出了《北京鸽
哨》;玩蛐蛐,整理出《蟋蟀谱集成》。
②玩能培养专注、认真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王世襄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整理古籍的精神,正是在玩中培养起来的。
③玩也能玩出大学问。
王世襄与玩有关的专著《髹饰录解说》及《明式家具珍赏》系列著作
启示二:要学会玩。
①玩时要忘我。
他玩物成癖,读大学时,架着大鹰或揣着蝈蝈去上课。
②玩时要动脑思考。
没有思考,就不会用心钻研,也就不会有卓越的研究成果,王世襄的成就,与他玩中的思考分不开。
③玩时要进行研究。
王世襄不是为玩而玩,而是在玩中进行研究,启功说他是“研物立志”。
(启示合理2分,分析充分6
13.D 14.C 15.C
16.(示例)那些看似丑陋细弱的,未必无用;而那些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有时却会成为麻烦的制造者。
(答出一层意思给2分,两层都答出给5
17.(示例) 一道牢固厚实的大坝,不能任由蚂蚁打洞筑巢,否则就会趋于崩溃一方明净清澈的池塘,不能任由浊流注入其中,否则就会趋于污浊(每句3分,其中句式相同1分,语意连贯2分)
18.【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写时要先读懂材料,找到写作的切入口。
一般人都
认为粉笔只有一种握法,但事实上,它还可以横过来写,其实所有的知识与经验也是一样,我们不能用固有的知识对事情作出死板的判断,更不能按照固有的理论走现实中的每一步。
我们只有与众不同、独辟蹊径,才能获得成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立意:①跳出思维定势,另辟蹊径;②不迷信经验常识,勇于摆脱固有知识的限制;③拥有创新能力比丰富的知识更具价值。
【评分标准】
一类:立意准确,语言美,结构好,材料新。
(51
二类:立意较准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材料较新。
(44分—51
三类:立意有偏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
(36分—43
四类:立意偏离材料,语言表达较差,结构不合理或残卷。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