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县乡土树种保护与开发利用
坚持六个到位 强化林业用地管理

坚持六个到位强化林业用地管理作者:徐甫粟远和来源:《林业与生态》2014年第04期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22.25万公顷,林地面积17.3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
近年来,该县充分依托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立足“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文化强县、工业富县”的发展战略,在基础建设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始终把林业生态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坚持林业用地管理六个“到位”,有效遏制了乱征乱占林地现象,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
组织机构管理到位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通道县委、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林地管理工作,县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县林业局指定1名副局长主管此项工作,林地办作为职能管理机构配备了主任、副主任和7名工作人员,同时,在全县21个乡镇配备21名林地管理工作联络员,专门负责林地管理信息反馈工作,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林地征占用管理组织机构,做到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为确保林地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县林业局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为林地办落实了林地管理工作经费,配备了一辆工作专用车,购置了电脑等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为顺利开展林地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宣传培训到位为了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保护林地、合法开发、利用林地的良好氛围,该县林业主管部门多管齐下。
一是认真开展工作调研,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做好工作汇报,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和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合作的管理机制。
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各种会议加强林地保护的宣传,将国家林地征占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到各乡镇、村、组,贯彻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三是在21个乡镇出动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把林地管理宣传资料分发到各家各户;在人口密集的6个集镇悬挂林地宣传标语;在主要公路干道设立林地管理永久性标示牌,让林地保护工作深入人心。
四是采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侗戏表演、侗歌演唱形式,进行林地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广大群众在文化大餐中吸取政策营养,明白“谁受益、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道理。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道侗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道侗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2.25•【字号】通政办发〔2018〕6号•【施行日期】2018.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道侗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通政办发〔2018〕6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机关有关单位:《通道侗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已经2018年1月30日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2月25日通道侗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方案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筹措扶贫工作建设资金,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号)、《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用好用活用足增减挂钩政策对易地扶贫搬迁实行特殊土地政策支持的意见》(湘国土资发〔2016〕4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将废弃的农村建设用地、工矿用地等复垦为耕地,获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指标。
增减挂钩项目指标在保证我县建设用地后,流转节余指标,筹措扶贫建设资金,全面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对全县范围内除城市规划区、乡镇集镇区、侗寨申遗核心区、传统文化村落核心区外的易地扶贫搬迁原居民点、移民避险解困搬迁原居民点、空心村、农村废弃建设用地、乡镇废弃公共服务设施和闲置工矿用地等可复垦地块,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020年前完成复垦面积153公顷,扣除建新地块外,节约建设用地指标100公顷。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森林旅游资源初探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森林旅游资源初探作者:李屈强吴祥军肖际亮吴和意李建华裴庭锦杨昌岩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11期摘要:分析了通道县侗寨旅游、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红色线路旅游等旅游线路的情况,指出了通道县境内的动植物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极为丰富,对通道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森林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生态旅游1引言通道县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
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多变,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是集沟谷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季雨林、侗寨风水林、碧水河流和古老叠层石景观于一体的绿色旅游明珠。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废气的排放,雾霾天气不断增加,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也会日益强烈。
因此,开展以森林资源旅游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2丹霞地貌旅游景观资源通道县有丹霞地貌景观资源,面积160km2,有景点107处,由北至南分布。
2.1万佛山景观区区内丹霞峰林立似海,峡谷石苍纵横交错如网。
比较典型奇特的有南海神龟、天书岩、千佛壁、架桥岩、月亮湾、幅子岩、仙人居,三十六湾等。
丹峰成群,景点最多、最集中、规模最大,古树名木遍布谷地与峰顶,生态环境最好,有保存完好的大片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植被结构完好,郁闭度大,形成了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游人至此如临仙境,心旷神怡。
景区内有罕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华水韭。
2.2将军山景区区内三列丹霞群峰有规律排列,构成一系列壮丽景观。
将军山为本景区的主峰,海拔612.5m,其西壁突出分列的俯雀石柱,高大挺直,形似头戴钢盔、身穿战袍、手执兵器驰聘沙场指挥战斗的将军,故称将军岩。
西壁另一突出分列的俯崖石柱高而瘦小苗条,形似一位头挽玉簪、亭亭玉立、身着长裙的少妇,故称望夫岩,又名美女望夫。
景区内的磨盘岩、螺丝峰、石鼓峰、钟岩、虎跳岩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乡土树种项目实施方案

乡土树种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乡土树种是指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具有较强抗逆性和适应性的本地树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乡土树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开展乡土树种项目,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景观、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
1. 保护乡土树种资源,促进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2.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保持力和水源涵养能力;3. 提高乡土树种的利用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 增强乡土树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三、项目内容。
1. 调查评估,对当地乡土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明确各类树种的分布、数量和生长状况,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 种苗繁育,选取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树种,进行种苗繁育工作,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3. 引种栽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方式,进行乡土树种的引种和栽植工作,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4. 养护管理,对已经引种栽植的乡土树种进行养护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定期修剪和施肥等工作,确保树种的健康生长。
5.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对乡土树种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乡土树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社会参与和支持。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区域和范围,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估,编制乡土树种资源清单。
2. 制定乡土树种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明确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 开展种苗繁育工作,建立种苗繁育基地,进行种苗的选育、繁殖和培育。
4. 在合适的地点进行引种栽植工作,注重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的结合。
5. 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建立乡土树种养护管理制度,确保树种的生长和发育。
6. 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组织乡土树种知识讲座、树种观赏游等活动,提高公众对乡土树种的认识和关注度。
五、项目效果评估。
1. 对乡土树种引种栽植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包括树种的存活率、生长状况和生态效益等方面。
2. 对乡土树种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生态环境改善、景观提升和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植物资源调查

2019年10月錄色料仗Journal of G ree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第19期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植物资源调査吴满毅\袁通志、李拥军\吴志敏\杨义春2,杨昌岩2(1.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地连国有林场,湖南通道418500;2.湖南省通道县林业局,湖南通道418500)摘要:对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地连国有林场高等植物79科230属82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为地连国有林场生态安全提供重要的植物物种资源。
关键词:植物资源;调查;地连国有林场;通道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166-031引言地连国有林场(以下简称林场)位于通道县中部,距 县城16 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1'53"〜110°43'17", 北纬26°8'15〃〜26°11'50"。
林场境内西北与菁芜洲相连,东邻万佛山镇,南接双江镇,属雪峰山山脉。
境内南 北长10 km,东西宽8km,总面积1145 km2,林地面积 1142. 8km2,森林蓄积量125593 m3,森林覆盖面94.58%。
2植物资形成的自然条件2.1地质地貌条件林场位于通道县中部,而通道县属云贵高原向南岭 过渡地带一东邻城步十里大南山,南连广西九万大山北 部山地,西接云贵高原东缘延伸地带,北靠靖州青定山。
在林场境内,渠水的源头通道河从东南向西北贯穿,把 林场分为东西两大区域,东部的狗头山(海拔682 m)和猪婆界(海拔683 m)、西部的梅花界(海拔649 m)和九 层界(海拔694. 5 m)等山峰由南向北延伸构成四周山峦环抱的低山区。
最低的金竹滩,海拔340 m,相对高 差354.5 m,平均海拔450 m,坡向以东、西为主,坡度一 般在15〜35°之间。
基于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怀集县为例

·17·我国人口基数大,城镇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城市的不断扩容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挤压,大面积的天然林场已经非常稀少,生态平衡也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有介于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乡土植物资源进行保护,通过开发利用提升其经济价值,造福当地百姓。
本文对怀集县乡土植物资源进行了简单概述,提出了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的策略,并且通过开发利用提升其整体经济价值,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对乡土植物资源保护机制,继续强化做好经济开发战略。
1.怀集县乡土植物资源的简单概述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于绥江上游,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以亚热带丛林为主,并伴有多种乔木和灌木。
由于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其农副产品也非常多。
主要副产品类型有松脂、油茶子、竹笋、山苍子、油桐子、芒秆、木柴和茅草等。
目前,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2.63%以上,2018年,全县完成造林绿化13.86万亩。
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完成14万多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落界工作。
在冷坑、蓝钟、大岗、连麦、诗洞等镇完成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二期建设9700亩,其中实施人工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4700亩。
表一为近些年来怀集县森林资源覆盖率,有力的保护和培育了森林资源,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表一 怀集县2013~2018年森林覆盖率变化情况年份森林覆盖率2013年66.9%2014年69.28%2015年70.45%2016年70.61%2017年72.63%2018年72.63%2.乡土植物资源对城市绿化对乡土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需求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的植被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能够有效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需要开展对绿化树种资源的获取。
一般来说有两种途径,既可以从外地直接引进绿化树种,也可以从乡土植物资源中进行转化。
为此2018年,怀集县积极开发乡土植物资源以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及早制订下达造林绿化计划任务,发动群众切实做好造林整地和造林种植工作,掀起新一轮绿化怀集热潮,全县完成面上造林作业面积13.86万亩,占县下达计划13.77万亩的100.6%;完成森林碳汇造林9700亩、森林碳汇林抚育9430亩,均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建设24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8个,县级示范点6个,均占任务的100%;在蓝钟镇建设森林公园1个,占年计划的100%;完成中幼林抚育17.6万亩、义务植树160万株,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0.86%和100%。
湖南通道县侗族村寨风水林树种资源调查

湖南通道县侗族村寨风水林树种资源调查作者:吴和意李屈强朱大兴肖际亮陆安信杨昌知杨昌岩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12期摘要:指出了侗族先民们把聚居村寨周围的古树林木封为“风水林”,风水林内任何人都不许砍伐林木,不许开垦,不许放牧,这种保护风水林中古树林木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对保存较完整的几片风水林中的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风水林中的树种资源较丰富,有些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对于保护和研究珍稀树种具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侗族;风水林;树种;调查;通道中图分类号:S718.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20050031引言侗族居民聚居的村寨,依山傍水而建,村寨前都有溪河、园田阡陌,村寨后是青山叠翠,祖先们把后龙山封为风水林,古树封为“神树”,并制定乡规民约、侗款、山歌、宗教信仰等多种形式。
通过民众协商,把保护森林的条款刻在碑上,将碑立在村寨旁,以示众人遵守。
至今在通道侗族村寨还保存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风水林内,树种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珍稀树种得以保存下来,这对于种质资源保存、珍稀树种的繁殖提供重要的资源条件。
2自然概况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10°01′,北纬25°~26°29′之间。
东邻南岭山脉西部的“八十里大南山”,南连广西“九万大山”北部山地,西接云贵高原东延伸地带,是南岭山地、桂北山地、贵洲东部山地和雪峰山地的交汇过渡区域,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与发源地[1] 。
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7.3℃,≥10℃积温4914℃,无霜期298d,平均降水量1480.7mm,较集中于4~8月,雨日168d,雾日91d,相对湿度83%,日照时数1400.3h。
土壤成土母质以板岩、页岩为主,属地带性红壤、黄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
护茫茫林海 保生态平衡

文/ 陆志旺陆奇勇陆松全通道是全国重点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74.56%。
全县境内林海茫茫,曲径通幽,处处碧水青山蓝天,是天然的“生态氧吧”、丰富的“动植物博物馆”。
自上世纪90 年代中期,通道县就确立了“在生态保护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不懈地推进林业生态保护。
多年来,通道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公益林保护之路,为维护湘西南的林业生态平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法化于形:在功能区划中推进生态保护通道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林业经济一直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中,林业收入占到60%以上。
在生态公益林保护与林农增收之间,通道县探寻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平衡之路。
坚持功能区划进行保护。
法律保护是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通道县区划并报国家核准了4.89 万公顷生态公益林,占全县林木面积的27.3%;万佛山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地;区划了龙底漂流景区,申报为国家3a 级旅游景区;区划了九龙潭景区,申报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规划范围内林木均实行永久性禁伐、限伐制度。
法制保护步伐的快速推进,使逾千万株林木的生态效益得到长期稳定的发挥。
落实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
县林业部门每年开展公益林核查工作,对全县4.89 万公顷公益林的补偿到户面积进行了复查登记,将补偿对象、补助标准、资金用途、拨付方式等信息,在村务公开栏和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7 天以上的张榜公布,经公示无异议后,将中央和省级补偿资金通过“一卡通”账户拨付到位,集体和国有林木补偿基金拨付到所属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中心,每年资金拨付到位率均达到100%。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后林农失去了直接的经济来源,而生态补偿又相对非常微薄,林农生活变得困难起来,公益林保护建设压力非常大。
为此,通道县整合扶贫、林业、农业、财政等资金,大力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业,切实缓解生态保护与林农增收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道县乡土树种保护与开发利用
杨玉玮
(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湖南通道418500)
摘要:乡土树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通道县乡土树种保护和开发
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种质流失和遗传侵蚀严重、开发利用滞后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泛宣传、科学规划、创新科技、落实政策和完善机制等乡土树种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
关键词: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科技创新;通道县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919(2019)01-0127-02
DOI:10.13691/23-1539/f.2019.01.041
·127
·
生态建设
中国林业经济(CHINA FORESTRY ECONOMICS)2019(1)
树种的使用率不断的提升,极大的促进了我县乡土树种种苗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县域种苗面积达50km 2以上,红豆杉、罗昌含笑、樟树、楠木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存在问题
2.1本土树种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通道县树种种质资源可评价性差、可保存性不高。
森林起源均为天然林和人工林居多,而且很长时间内,由于对乡土树种保护意识不高,同时还存在杂树烧炭的情况,而且还针对性的进行“去杂树”工作中,伴随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各种工程建设,对乡土树种形成了很大破坏,造成非常严重的种质资源流失。
2.2造林树种单一
通道县以往在林过程中主要重视数量与面积上的扩增,对树种的多样化重视不够,主要种植的树种为杉木、马尾松等单一的几个品种。
树种不仅单一,而且重复利用情况比较普遍,不仅观赏价值不高,而且病虫害的发生率非常厉害,导致其经济与生态功能不断下降。
2.3开发利用滞后
造林过程中,缺乏对乡土树种生物学特性以及的形态特征的认识,一般都不做选用的树种使用,以至于乡土树种的使用范围非常的小。
而且树种繁育工作人员在树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存在非常突出的短期性行为,仅仅对几个品种进行开发利用,但不重视乡土树种的引用,造成乡土树种缺乏足够的市场。
3对策措施3.1加强宣传
在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农村居住环境改善中,必须要依照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以及省内对林木的采伐规定,树木的移栽或采挖等规定,对当地的古树以及名树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加强区内代表乡土树种的保护,促进稀土树种资源的不断扩大。
应当利用当下现有的电视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乡土树种保护的重要性,促进其开发利用。
而且要让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2稳步推进
加强区内乡土树种资源的调查工作,准确的确定乡土树种的数量、种类以及其实际分布情况,根据远期与近期以及异地和原地与一般和重点的原则,对乡土树种进行科学的开发利用,与林业经济发展相同步,使目标进一步明确,提升措施水平,并系统的进行实施。
加强乡土树种的保护
与开发,促进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不断发展,增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协调各有关部门,统筹管理,为乡土树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支持。
3.3科技创新
要与各类科研院校进行有效的合作,针对区内乡土树种进行全面的基础调查工作,提升乡土树种的保护水平,同时加强乡土树种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乡土树种的种子园以及母树林等建设,打造优质的乡土树种采种、采条基地;同时加强种子库以及幼苗库与田间基因库建设,为种质资源提供充足的保障。
如果条件具备何可进行细胞组织培养,保护分生组织以及愈伤组织;还要完善林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推广,促进良种的开发与利用。
3.4完善政策
在重点林业工程中加强乡土树种的使用,强化审批程序,以及规划设计,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成效考核,促进乡土树种在各大工程中造林的使用比例,加强乡土树种的造林建设,通过几年来的发展,促进乡土公益林以及商品林的不断发展。
力争让乡土树种成为当地林业建设中的骨干树种。
同时针对林业建设,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并将其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加强乡土种子资源调查工作以及种子的收集和保存等工作,同时进一步提升良种选育和良种基地建设的投资水平,并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资金扶持,同时积极发动社会团体进行乡土树种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投资,促进当地种子资源的不断发展。
3.5完善管理
针对当地的乡土树种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开发机制的制定与完善。
如果相关企业或者科研单位具备乡土树种良种培育的条件,可以使其积极进行树种繁育,同时吸引社会团体进行乡土树种全面建设;加快乡土树种的培育,打造乡土树种品牌。
提升乡土树种的市场竞争力。
对出售假冒伪劣的树种种质资源以及种苗者进行严格管理,加大处罚力度,为乡土树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曹申义.乡土树种为何成濒危物种[N],中国绿色时报,2010-2-9(B2).
[2]张海浪,刘国云.湖南省通道县龙底沟谷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研究[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3]李星照,陆奇勇.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路实]
··128。